#方程豹钛3预售13.98万起. . 大家好,我是木木先生,是领克06的车主。今日我分享下方程豹钛3的试驾体验,主要还是其优缺点细节,希望能对大家购车有所帮助。 - 首先,我说说它的几大优点。 - 1.乘坐空间方面还是挺充足的。本人179cm,将前排座椅调节到最低后,头部空间有接近2拳,而且腿部左边有点剩余空间并且腿部右边刚好也能支撑腿部,不会觉得拥挤。而后排头部空间有1拳多,并且膝盖与前排座椅靠背距离刚好1拳,腿部膝盖与后排座椅边缘刚好可以支撑,车内整个空间并没办法做到最低。 2.车内储物空间不少,其中亮点比较大的就是前备箱,宽度跟深度都非常大,应该可以放不少大件物品。 3.说到动力方面,其提速非常明显,并没有任何的顿挫感,而且前排噪音不是特别大,底盘声音较为厚实,开起来比较安静。而且,方向盘跟油门反应速度比较快,其经济模式的动力表现也还行,相比较舒适和运动模式来说,不会有太多的区别。 4.车内亮点这块,我主要说它的后备箱,当打开后备箱后,其边缘宽度够宽,如果临时停车后想坐车外看风景,我们还是可以临时在上面坐下的。 - 说了几点优点,接下来怎么说说它的不足点。 - 1.提速确实明显,只是感觉刹车这块还是不够灵敏,需要急踩才能慢慢停住,开起来特别不舒服。 2.车内异味比较重。除了一开门闻到比较重的味道外,乘坐途中也能闻到,这点还是很降低乘坐体验的。 3.智驾拨片开启不够便捷。它的智驾开启方式是拨下有车“智驾”标识的拨片的,只是操作起来并不是特别容易,需要花较大力气才能拨开,开启略显麻烦,不够便捷。 4.前备箱开启并不轻松。它的前备箱开启方式在主驾下面,只是被隐藏起来,想要打开需要蹲下来并且用手摸索才能找到,这个设置的不够实用。 5.车内噪音还行,过坑洼路段,看了下噪音数值在68分贝左右,感觉还行并不算特别大,但是呢?当在快速路段以超过80时速以上车速行驶时,不管是后排还是前排都能听到明显的胎噪声,感觉防噪效果还是不够优秀。 - 总之,该车的优点我觉得主要体现在动力、空间上,而不足点就是体现在噪音、车内异味以及一些细节不够实用等方面。以上是我本人试驾过后的观点,大家觉得如何?欢迎评论区留言!
#你对唐L价格满意吗?. . 昨日唐L上市,插混车型起步价24.98万,与同级车中的理想L6起步价一样,那么两款车如何选?这里我简单跟大家分享下我的看法。 - 首先,我觉得大家选择唐L DM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 第一,唐L的空间比理想L6大,因为它有7座,能满足更多人乘坐需求。特别是它的长度大了12cm多,这点给第三排或者后备箱空间提供了更多空间,其会更加吸引家庭用户。 第二,唐L加的是92号汽油,后续能耗成本应该会更低。理想L6对油品要求较高,只能加95号以上汽油,两者一升相差几毛钱,也就是正常加满60L油箱,要多20-30元/箱,对于有些人来说这点就增加了成本。理想L6因为其只能加95号汽油,所以吸引不了那些想加92号汽油的消费者,个人感觉唐L的用户范围会更大些。 第三,对比智驾,唐L的用车场景会更加丰富些。理想L6智驾是1年前的技术,而唐L则采用了带有激光雷达的天神之眼B方案,后者除了可以进行高速智驾外,它还可以进行城市智驾。有了城市智驾,最起码下高速后可以依旧自行自动驾驶,开车会更加舒服,这点的优势在用车场景方面会更加吸引人。 - 但是,我觉得有些人选择理想L6的理由,有可能是因为这2个原因。 - 第一,我感觉唐L部分配置给的不够真诚,不够吸引人。 - ①能省则省,方向盘能给你非真皮就给你非真皮,确实它让车企省了不少钱了,但是呢?它带来的负面影响也会让消费者觉得它诚意不够。 ②抬头显示技术还是不够高级,没有盲区监测等技术,人家理想L6是去年这个时候上市,我觉得情有可原,但是呢?它没有在这方面有提升,只是简单的W-HUD,意思就是静态HUD,没有AR-HUD提供的更多动态信息,盲区安全性依旧没有提升。而且它没有离车提醒功能,这个功能有什么好处呢?一般等红绿灯时,有时我们会因一时的失神而没有及时启动车没有通过红绿灯,这点影响的是时间,但是后面的车有可能会按喇叭,这点确实尴尬,所以这点影响的是双方的心情,有这个功能好处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这个问题。这点我觉得还是得有,毕竟又不是特别高级的配置,又想要提供彩电冰箱大沙发,又有些配置不带,这点感觉还是不够诚意的。 - 第二,5座座椅实际的车内乘坐空间会好于7座的唐L,坐起来会更加舒服。 - 总之,如果你想要更低的油耗、更大的空间、使用场景更加全面的智驾体验的话,推荐唐L,而想要5座的坐乘舒适性以及更加精致的内饰细节,我推荐理想L6。
#唐L/汉L上市,你建议入手吗?. . 今日汉L EV正式上市,低配价格21.98万,跟小米SU7低配车型价格接近。这里我想承认的是汉L EV在车身尺寸、电动机马力值、充电速度、激光雷达等方面确实比小米SU7好不少,但是小米SU7还是有不少地方存在优势的。 - 第一,就是其最大扭矩应该会比汉L EV这款车好,毕竟百米加速时间小米SU7更优,但是这仅限起跑速度,日常两者速度都够用。 - 第二,小米SU7是有车侧盲区监测的,这点提升了车外盲区的安全性。有些人在车外盲区时,我们人是看不到的,所以有了这个功能后不容易刮蹭或者碰到人,这点安全性还是有所提升的。而汉L EV我感觉这功能还是有点跟不上时代步伐的,我前段时间试驾的很多车型都有盲区检测,其中就包括某克900,感觉现在标配盲区检测应该是非常正常的事了,而它没有,感觉诚意上还是有所不足的。 - 第三,小米SU7的价格还是挺稳定,1年内价格波动不大,如果新款出来价格有变动或者配置有提升,我觉得这种最起码不会存在背刺的可能。而比亚迪的车型去年到今年的配置和价位就存在不少变化,特别是非智驾版往智驾版本转换,新老车主都怕刚买改款又会上市,这种变化,新车主对它的信任度我觉得还是会低点的。 - 第四,新款小米SU7我觉得应该会很快换代了,因为第一款是去年3月份上市的,小米每一次新车型或者改款上市都会造成行业一大波波动,所以,25款小米SU7配置是否有大幅度的升级,是否技术有所提升等,这块还是值得期待的。 - 所以这里我建议: - ①若不考虑小米SU7的消费者,那可考虑汉L EV,毕竟目前的配置还是挺齐全的,只是刚上市的车型一般都没有优惠,所以建议车主等1-2个月再购买,后续应该会有优惠。 ②对于两者都可以选择的消费者来说,我觉得新款小米SU7还是值得等一等的,后续配置差了那再考虑汉L EV,若赌对了那就证明等待还是有价值的。 - 总之,若要买以上2款车型,我建议都要等1-2个月,毕竟现在市场行情不好,新买的车型一般价格都是最高的,而且小米SU7换代在即,技术配置是否有所提升,这点还是值得等的! - 这里让大家选,大家会如何选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吉利银河星耀8定档4月10日预售. . 我看了下别人对吉利银河新款车型星耀8的评价,这里我简单汇总下它的一些优缺点细节,希望能对大家购车有所帮助。 - 首先,我说说它有优点的地方。 - 第一,车内副驾前隐藏储物柜有个挂钩,这个挂钩我觉得实用性非常高。这种实用性主要针对经常点外卖回家吃的或者回办公室这类场景,没有挂钩的车,特别是汤有可能会因为晃动过大直接倒在车里,这样可以避免这种风险。 第二,我看了173cm身材的人坐后排腿托还是可以支撑到膝盖位置的,座椅与膝盖接触面并没有很大的角度,这点的好处就是坐起来不会太过憋屈。 第三,底盘调教不差,具体怎样表现出来的?它的底盘以60时速过减速带时,坐后排不会有明显的腾空感,稳定性较好,这点感觉还是挺提升坐乘体验的。 第四,当在70时速下,车内还是比较安静的。低速情况下,车内噪音表现较好。 第五,提速轻松,不管是智能模式和性能模式,其提速都非常明显,而且不会有纯电车那种过于激进的提速,开起来舒服。 第六,中控屏幕相比较银河E8直接改成小横屏,这样的好处就是黑屏的问题出现的可能性不会过于频繁或者直接不发生,还是能增加吸引力的。 - 以上是我认为的优点,当然它目前也存在明显的不足。 - ①后排头部空间太过拥挤,173cm坐后排只剩1根手指的距离,这个显得太过拥挤了,虽然后排右边座椅可以往前移动来增加头部空间,但是只有这个座椅才有这个功能,其它座椅并没办法体验到同样的驾乘体验,感觉它还是不够诚意。 ②智驾确实有所升级,但是后续城市智驾不支持ota升级,它的意思就是说这个智驾就是以后开这辆车的最终版本,不管吉利后续出多高级的智驾,它的城市智驾就不会升级,这点我觉得还是会让消费者觉得技术不过硬,后续升级都升级不了的东西应该还是属于半成品,这点心里上很难让消费者过得去。 ③小横屏也存在这种问题,就是功能没有大长屏的多,位置处于中间,前排副驾的体验应该没有银河E8的好,这种对于有这方面需求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应该不强。 ④上面说了时速70以内,但若是超过70时速,它的胎噪和风声会明显些,这点应该是无边框车门或者玻璃厚度不足等多重因素导致的,但是一般开车速度一般都会超过70时速,感觉会降低车内坐乘体验。 - 总之,我觉得星耀8有优点也有不足,优点主要体现在动力、底盘、听劝等方面,当然不足主要体现在智驾不够诚意以及后排头部空间不足,这点确实会影响购买吸引力,当然,你说它后续上市价非常有吸引力,那当我没说。 - 对于此,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我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
#北京越野BJ40增程焕新价15.48万起. . BJ40增程版本这个价格对于两种人来说,有不同的看法。 - 第一种,买了BJ30车主,它觉得BJ40的车性价比更高,感觉还是买早了,有点后悔,这种我觉得:早买早享受!汽车方面的升级我们阻止不了,只能去学会享受当前。 - 第二种,对于钛3情有独钟的人,他们觉得钛3的配置很能打,比BJ40好太多了,如果让他们从中选择1辆,肯定会选择方程豹钛3。但是,我想说,他们的想法只是看到了一面。 - ①方程豹这个品牌没有BJ40底蕴高,方程豹的上市时间就只有几年,就因为它是某迪旗下的,就得高大上了?我觉得我们还是要有种敬畏之心,要感恩,没有它的存在,或许难以借鉴! ②方程豹钛3目前也是刚上市,未受到市场检验,存在难以预料的潜在问题,例如喷粉问题,这个还是很影响心情的。之前方程豹某款车型就存在跟元plus同样的喷粉问题,这感觉就是质量问题,若钛3还有除了影响心情之外,另外一点就是品牌信任度会有所下降。相比之下,BJ40目前并未发现有这方面的内容。 ③BJ情怀并不是方程豹钛3能估量的,这类消费者更倾向BJ40。我有个朋友就喜欢买丰田的车,觉得丰田的车发动机等不错,所以第二辆车还是买了丰田的车,BJ粉也一样,这就是一种情怀,你能说它钛3有情怀?No,它才刚上市,哪有BJ40的12年久呢,这12年内肯定积累了不少BJ粉,我觉得它的需求量肯定不会少。 ④我也觉得BJ40有在进步,因为它出的增程车确实省油。你说油耗高,我出个增程版本来降低油耗,这点我觉得相比较某些合资品牌一成不变的做法好很多了吧!而且它确实油耗下降不少,为啥这么说?BJ40增程版车型的WLTC亏电油耗为8.68L/100km,相比较燃油版的平均10几个油来说会少很多,这点相比较之下用车成本会低不少,这点成本的大幅度降低我觉得还是非常吸引人。而且增程车还有个油车比不了的优点,毕竟它是混动车,起步和提速并不会有明显的顿挫感,驾驶感受会特别舒服。这两点我觉得都会提升坐乘体验。 . 有些人在喷无边框车门,但是我却看到了它在进步,因为目前做无边框车门的越野车型非常少,不管后续是否噪音差,最起码它尝试了,而且也不一定表现差?我觉得应该先承认它是有在学习和改变吧! - 对于此,大家对于BJ40这款增程车的看法如何?我觉得它的社会底蕴以及增程版还是非常吸引人的。大家觉得如何。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2025款小鹏X9官宣4月8日首秀. . 新款小鹏X9有什么重大变化呢?这里我通过已知的跟大家简单分享下。 - 首先,新款大概率全系会标配Nappa真皮座椅和中通道,其实Nappa真皮座椅改我觉得并不重要,毕竟有没有我们都可以坐下来,但是标配中通道这点确实会极大的提升进出第三排的便捷性,这点之前就让很多老车主诟病,但是我感觉小鹏这点是听劝的,它标配了,感觉还是挺有诚意的。 - 其次,提升车内防噪表现,它标配多层防噪玻璃,理论上车内噪音表现应该会好些,但是我对小鹏X9之前的噪音来源不明,有可能是底盘或者胎噪等因素影响,这点虽然增加了多层隔音玻璃,但是其它因素若能考虑下去,我觉得还是能更加完美的。 - 再者,底盘会调教的更加舒适些,具体如何?新款估计还会是双腔空悬,这个变动估计不大,有可能会通过提升降低或者抬高底盘时间来提升底盘舒适性,这点就需要更高的技术支持,具体什么技术,我还是非常期待的。 - 当然,还有更加明显的提升应该就是电池容量和充电倍率了,这两点都有明显的提升,主要是提升续航和节约充电时间,降低大家的里程焦虑。 - 总之,结合以上的五大提升,我觉得新款小鹏的整体驾乘体验应该会大幅度提升,因为它提升的点都是大家需要的地方。 - 说了那么多提升的点,那么小鹏X9的这两个问题,我觉得还是存在或者是否有所提升呢? - ①小鹏系列存在的共通点,车内内饰做得不够精致,就是不怎么入眼球,这里简单说说方向盘,你说是真皮我都不相信,没有任何装饰,就是一个单色,非常的单调,我觉得比较丑。 ②有车主反馈冷车或者启动空调时有明显的噪音,而去车行反馈却说是正常的,这点我觉得除了小鹏售后服务这点做得还是不够好的之外,我听了视频这个声音确实很大,你说正常,那么我能否说是大部分车都有这个问题,显然会降低我们车主的体验的,是非常大的减分项,希望新款梦有所改进。 - 新款改进的点,确实我还是挺有诚意的,当然目前存在的问题也希望能有所改进。大家觉得新款小鹏X9如何?欢迎评论区留言!
#这报价值吗?-哈弗H6. . 目前长城集团3月份总体销量下滑证明了什么?我觉得有几个因素。 - ①竞品竞争因素,25年是特别卷的一年,原本走量的哈弗系列价格不再是优势,消费者选择的方向不少。 - ②能源类型转换。目前哈弗走量的车型还是燃油车,而目前全国新能源车已成为主流,能源转换是车企需要去做的事情,转换快就会更加适应市场。长城也不是所有产品销量都下滑,魏牌系列就有所提升,主要提升的车型应该是魏牌蓝山这款,毕竟新能源车型,消费者反馈还不差。 - ③品牌提升不明显。我看了下3月份其旗下部分品牌销量才几十台,虽然比去年同期的几台多了10多倍,但是还是改变不了其品牌认可度差的问题。我觉得品牌认可度差,有以下几个原因。 - 第一,外观辨识度等受众群体会少些,毕竟外观因素也是人家选择车型的主要因素。哈弗外观新款确实做了不少改变,只是它的大狗车头设计感觉还是受众群体少了些,这里就包括新款哈弗H9,当时确实很多人都在说它形象不佳,这点我相信还是很影响吸引力的,所以销量自然也会下滑。 第二,与热门品牌过于雷同,人家更愿意信任热门品牌,毕竟冷门品牌目前影响力小,哪一天就会像极越一样突然破产,那后续售后谁来处理也是个问题。 第三,价格因素或者科技原因,目前汽车行业特别卷,你上市价格若不吸引人销量就很难好,这点确实也是好处也有坏处,坏处就是人家一窝蜂的行为就对该车下了定位,所以有些企业就会在上市前故意提高预售价,然后通过正式上市价的极高差价来提升影响力,所以目前车企间的不正常竞争也给其带来了不好的影响。而且长城目前的技术并没有特别的突出,你说魏牌蓝山跟华为合作,利用了华为的影响力,自主技术还是差了点,认可度一般。 第四,爆品少,我觉得这是它销量下滑的主要因素。人家某迪的很多车型一个月销量都是1-2万台的,个别更高,这就是所谓的爆品,而长城车型中能破万的车型很少,这就缺乏了爆品,而且老款车型销量因为竞争因素,销量下滑也明显,之前哈弗H6销量还能排前几的,现在只能排10名开外,这也说明了其影响力还是有所下滑的。 - ☆其实,我觉得车企间的竞争很重要,但是品控一定要做好,例如哈弗的坦克系列还是影响力不差的,大部分原因还是其品控做的确实不差,目前没有爆品估计是缺乏个契机或者更吸引要求的技术/价位,所以这里我建议车企往这个方向去探索。
#奇瑞QQ概念车官图发布. . 奇瑞QQ概念车我觉得能吸引到我的目前就一个外观设计上。为啥这么说? - 汽车方面,我相信眼缘,奇瑞这款Qq新概念车外观它的很多点都设计在我喜欢的点上了。 - ①全车有很多细节是带有QQ元素的。 *车头是两个QQ形状的LED车头大灯,抛弃了传统的实体大灯设计,以数字形式展现,看起来很有科技感。 *车轮几个轮毂中间的logo和车头、车尾都带有Qq标识,辨识度非常高。 *车头前端是垂直设计,与传统车型相比少了些弧度,尾部也是一样的设计,这里也包括尾灯,很Qq的蕴意,相互对称,而且也很特别,不会觉得丑。 - ②车身比例看起来很协调,特别是前挡玻璃的设计倾斜度比较大,尺寸也较长,反向溜背设计很符合我的审美要求,而且看了车门细节,好像没有实体门把手,这样看侧面确实很整洁,具体是否存在实体门把手还得等车展看实车才能得出呢,这个还是挺期待的。 - ③车顶尾部带了点尾翼设计,从45°尾部倾斜视角看,还是运动感十足。 - 综合这几点,我觉得它很符合我的审美,而且看了车友圈很多人的正面评价,感觉全新Qq外观设计应该俘获了不少消费者了。 - 而这里我还是有点担忧,就怕新款Qq有以下做法,这些做法应该会降低购买欲望。 - ①因为它毕竟是奇瑞品牌车型,定价就怕不够诚意。目前定价多少,惊不惊喜才是很多人选车的主要原因,是否能吸引消费者,定价很重要。去年我看了风云A8L、iCar V23等车型定价不低,配置一般,这让很多人觉得其诚意不足,所以销量也一般,所以Qq会不会也这样,这点还是挺值得关注的。 ②毕竟目前出的是概念车,虽说设计师有说过极其相似,但是难免会有所偏差,就怕真实外观相差太多,若改变丑了很多确实很难引起消费者购买欲望。 ③该车是新能源车并非燃油车,有些消费者会觉得其没有燃油版车型,不值得购买。这点虽然不重要,但是这毕竟是燃油车主需求,甚至老Qq车主情怀的表现,是否后续有这方面的开发,希望车展能给予明确方向呢。 - 对于新款Qq,大家觉得如何?我比较喜欢它的外观,当然希望后续配置、价格等都有惊喜。大家如何看?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极氪007 GT车型解析. . 极氪007 GT作为极氪车型的又一款猎装车,肯定与极氪007有不少相似之处。这里的相同点就包括智驾方案、车型外观、内饰布局等基本接近。只是该车也存在不少区别。 - 首先,新款整体尺寸会有略微的提升,虽可以略微提升头部空间,但是并不多,影响不大。极氪007让177cm身材的人坐后排头部空间仅有1mm距离,确实拥挤了些,而极氪007 GT的头顶掀背设计并没有极氪007的激进,弧度往下的设计感觉没那么急促,车顶尾部原本倾斜往下的改为偏扁平设计,而且高度提升了几毫米,这些确实会让后排头部空间有些许提升。长度提升1cm多些,视觉效果并没有感觉有多少变化,其次,你新增的那点距离,对于高身材的人来说影响不大,这点我觉得并没有多少提升。而且,作为一款猎装车型,它的定位不是性能车型,是一款偏向旅行定位的车型,GT是Great Tour的缩写,也就是说它是为了旅行而出来的一款车型,也偏向家庭定位,对于空间要求也要高点,毕竟长途旅行行李多点需要更充足的空间,感觉它在空间上还是有所欠缺的。 - 其次,整车的纯电续航时间缩短了,这证明什么?我觉得它这种改变有可能会让车整体的价格下调。毕竟纯电续航是成本的重要组成因素,而且极氪007的销量目前非常差,我觉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底盘比较低,很容易刮到底盘,很影响用车体验,而另外一个因素我觉得就是价格比较高,新出的这款新车型大概率会通过降低售价来提升销量。 - 当然车型的噪音表现应该会比老款更好,因为它全系标配了双层玻璃,正常来说应该噪音表现会更好。但实际上噪音这点受多方面影响,其中也包括轮胎、底盘等隔音处理,这点是否会有所改善,还是得期待下的。 - 这辆车我觉得非常遗憾的地方有2点。 - ①前面说了,其底盘没有太多变化,依旧较低,容易碰到石头的问题应该存在,这点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值得深思。 ②智驾水平依旧没有太多升级,智驾方面特别是城市方面的智驾体验还是会有所欠缺的,而原本以为吉利会将英伟达芯片Thor用在这款车身上,但是首发是在领克900这款车身上,而它上市时间是4月10日,显然它并无任何可能会搭载该芯片,显然智驾水平并无提升还是让人觉得非常可惜的。 - 极氪007 GT是否能给吉利带来更多订单?或者给消费者带来更好体验以及降低成本?这点我觉得还是值得期待的。大家觉得如何?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新款吉利博越L官图发布- - 最新款的博越L即将上市,新款有什么大变化呢?这里我做下简单分享。 . . 首先该车变化最大的估计是这三点了。 - 第一,车内整体尺寸都有不小的提升,特别是长度提升了整整6cm,轴距变化不大,主要该空间提升的是后备箱尺寸,后备箱储存空间会大些。 第二,前脸有不少变化,特别是前栅网格线。原本网格线是呈斜线设计的,新款改为竖直线设计,感觉立体感多了些。 第三,车内的车机屏幕改为横屏了,从图片看确实更加顺眼些。同时,我也了解到车机大概率会改成flyme auto系统,有可能是某克08最新升级的系统,其中重要升级的一点就是其音乐音质的提升,这点安静情况下扬声器效果会更加明显,应该可以提升用车体验。 - 这里为啥我会拿领克06和博越L进行对比呢?因为它俩的1.5T发动机一模一样,也就是动力等表现接近,只是品牌、外观、配置、尺寸等都有不少的区别,这点就让选购哪款车产生了不少分歧。 - 虽然,对比25款领克06,它的很多配置确实优秀很多,特别是尺寸、车机智能化等方面优势特别明显,但是我选择领克06的原因有几点: - ①品牌原因,因为我不考虑吉利这个品牌,但是不排斥领克这个品牌,所以如果只能选择其一,我还是会选择领克06; ②车内内饰精致程度会高些。我看了领克的很多车内饰精致程度确实不输吉利旗下的车型,感觉用料会好些,这点确实提升了后续的坐乘体验; ③前后排空间挺不错的,对于本人179cm身高的人来说,它还是有不少多余空间,我个人觉得并不会觉得憋屈。 - 尽管如此,我相信还是有不少人会选择博越L,理由如下: - ①新款博越L的内饰,我看了下相比较老款确实精致不少,而且博越L的车机智能语音智能化相比较领克06来说会好些,因为它可以连续性进行语音操控,这点确实会提升其竞争力。 ②其整体车内空间不输领克06,车内空间会大不少,特别是后备箱空间更大这点也会吸引不少人。 ③对了,最后一点我觉得还是挺大区别的,它就是领克06没有2.0T发动机,动力会差些,如果对动力要求更多的,这点选择博越L无疑了。 - 大家在这两辆车中会如何选择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当然,如果还有其它车型,麻烦在评论区留言!
#媒体:小米SU7迎“至暗时刻”. . 小米SU7的高速碰撞起火事件我们得有怎样的警醒呢?我觉得就是自己的安全最为重要。 - 我本人平常是如何做到安全的呢? - 首先,我上车前会饶车走一圈,确认周围是否有小孩或者轮胎是否有异物等,确保人家和自身安全。 其次,上车后,看看胎压正常?然后确保其它座位的安全带有系上。 - 以上这两点,看起来很繁琐,但是这点也是确保汽车和车内安全的重要因素,有些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我们发现了并没有去排除这个隐患导致的,这点我感觉非常重要。 - 当然,上路后的安全防护才最为重要。如果车内有高阶辅助驾驶,那么其主动安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起到预警和防护作用,例如紧急刹车功能,但是呢?这种毕竟不是人为控制的,事事都有万一,所以这里我给予大家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①如果走市内这种短路途的,一般车都会比较多,相对拥挤,那么这种情况就要确保我们的速度不能过快,不要强塞,控制情绪,理智些,确保安全。 ②如果走长距离,这里的驾驶路段一般是高速路段。这里就有可能会因此有疲劳驾驶的问题出现。所以,上高速前一天早点休息,确保第二天不要太过疲劳,而高速上一般都有服务区,建议走个几十或者上百公里到每个服务区休息个10-20分钟,这个我亲身体验过,剩下个20-30㎞非常困的疲劳感真的太难受了,也感觉非常危险。实际上我是希望去往服务区路段有多1-2个应急停车位的,因为高速路上很少看见应急停车位的,这点有些不足,高速部门能有所改善。 ③还有高速上不要过度依赖快速道,快速道一般是用来换道使用的,占用快速道太久,速度太慢就会导致追尾风险,太快就有可能前面事故来不及减速换道操作,这点希望能引以为戒。 ④不要过度依赖自动驾驶。现在很多车都有自动驾驶功能,有些人双手离开方向盘或者回头跟朋友闲聊,这种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所以,切记使用自动驾驶后,双手不要离开方向盘,时刻盯紧左右和前方状况,确保安全回家。 - 以上这四点是我对大家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然,这次事故不管是小米汽车的问题还是那车内人的问题,我还是希望大家引以为戒!自己的生命才最为重要,不要将自己的生命交给汽车呢!
#领克900试驾打卡. . 试驾后,领克900有什么优缺点,这里我跟大家简单分享下。 - 首先,我先讲讲优点。 - 第一,车内前后排空间比较充足,坐车内还是非常舒服的,不会有压迫感。 第二,外观方面,交互灯可以自定义设计内容,还是有不少的仪式感的,毕竟有时候有些人求婚可以通过其自定义设计出求婚的词语,仪式感满满。 第三,座椅的实用性非常高。第二排和第三排可以进行90°和180°旋转,车内面对面喝茶、吃饭成为可能,互动性有所提升。 第四,说到动力,该车动力表现还是非常充足的。提速明显,没有任何顿挫感,不仅仅是运动模式,其它模式动力也不错。而且,其油门不重,方向盘、刹车比较轻,反应灵敏,没有太多阻碍感,操作起来还是挺舒服的。 第五,底盘还是挺稳的,坐车内过减速带或者爬坡,其稳定性非常高,不会有明显的上抛感觉,所以,很提升我的坐乘感受。 第六,车内有不少设计还是挺吸人眼球的。①中间的大屏幕可以与前排中控屏幕、抬头显示互联,智能化十足;②后备箱的拖车钩(可以按钮控制)、天地门钓鱼台等设计对于拖车、野外露营等方面实用性还是非常高的。 - 说了那么多优点,那么接着说说2点缺点。 - 第一,车机反应速度虽然快,但是智能语音助手并不能准确判断给它的指令,例如关闭跟合上这种类似的词语并不能通用,智能化差点。 第二,后备箱空间还是小了点,这点从人家测评视频就可以看出。 第三,第二排和第三排噪音表现还是差了点。 - 综合评价:该车的车内细节、外观、底盘等还是挺不错的,不足之处还是中间和后排空间略有不足,以及车机智能化差了点,其它还行,大家觉得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抢先体验问界M8. . 今天我看了好几个的问界M8试驾的视频,我给大家简单汇总下。 - 第一,该车车型比M9略小,弦外之意就是它的空间跟M9差不多,如果预算有限的话,可以考虑问界M8。而车灯方面,尾灯会有交互功能,看了视频只有几个交互图片,若后续能自主设计交互内容就会更加吸引人。 第二,该车的车外门把手相比较问界M9来说,它改成半隐藏门把手了,而且这个门把手有个特别炫酷的功能:隔空开门,这点给该车带来了点科幻色彩,虽然相比较传统开门把手实用性差点,但是有这个功能总比没有的好。 第三,智驾方面大概率会跟问界M9一样搭载3颗固态激光雷达,估计最终会是选装,整体智驾感受不会差。只是该车是否能升级到L3级辅助驾驶这点也是很多人都特别关注的点,这里需要期待下。 第四,车内的智能座舱会更加智能,可以用手机控制车内细节,而且冰箱、彩电、空调等一应俱全,坐乘体验肯定不会太差,这点大家可以去看实车体验哦! 第五,车内空间还是可以的。我看了185cm身高的人坐车内第二排的头部空间和第三排膝部距离还是不算差的,最起码留有空间,坐起来不会显得太过憋屈。 - 该车不足的点我认为有3点。 - 第一,看似丰富的配置,实际很多配置需要选配,而且看了试驾车基本还是中高配为主,有可能30多万连冰箱以及后排彩电都不会是标配,这点过于寒酸了,感觉诚意还是差了点。 第二,后备箱的空间过于狭小了,如果全家6人,就需要买6座版本的,这个后备箱空间肯定是不够的,这点还是明显不足。 第三,我认为最不应该改的地方就是底盘,感觉有点可惜。问界M9的底盘调教方面会比较问界M8更好,其钢材是全铝合金底盘,开起来稳定性更佳。而问界M8为了省成本,底盘材料大概率会是钢铝混合,底盘过颠簸路段时体验会更差,这点确实会降低坐乘的舒适性,30多万的车底盘感觉做得不够好,这点也会降低其吸引力。 - 以上是我通过别人家的试驾视频得出的观点,大家觉得如何?是否有对大家帮助的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方程豹钛3预售13.98万起. . 方程豹钛3预售价上市了,13.98万起售价,这个价格还是有不少人觉得惊喜的。只是这里就有个疑问?它到底掀的是友商的桌子还是自家的桌子呢?我觉得是自家的多些。所以这里我简单说说它的不足。 . 上面说了它的这款车影响了比亚迪的不少车型,下至元plus,上至方程豹5低配版。它的价格只是预售价,正式上市价有可能会12万多,低配与高配价格处于上述两个车型价格区间。我简单对比了下元plus的配置,该车型低配比12万多的元plus配置好不少,特别是充电时间大大减少了12分钟,虽说同样是刀片电池,但是显然它的这点还是会省了不少充电时间,这点会让人会觉得钛会优于元plus,导致岌岌可危的自家兄弟元plus雪上加霜。而本来方程豹5的名声已经够呛了,靠低配走些量,你上个方程豹钛还是四驱而且弄了个无人机版本,这点会吸引有各方面意向的消费者,所以定价方面感觉还是过于激进了,毕竟对自家兄弟的销量还是会有实质性的影响的。 . 紧接着说服务,个人觉得还是方程豹还是有所欠缺的。好的服务都需要有车行来做售后,方程豹这点明显是不足的,全国才100多个网点,有些城市更是没有任何个网点,人家买你的车还没有地方做售后或者要跑个几十上百公里去做保养,买车就是要便捷的,你确实没给我们带来便捷。 . 其次就是有存在续航虚标的可能。老款元plus的第一代刀片电池实际测出的续航与公布的续航还是有些区别的,而同家的方程豹豹5也存在类似问题,也就是方程豹钛3的电池续航是否也会存在这个问题,也会让消费者产生质疑,这点也会影响其销售。 . 其实方程豹钛3定位的还是偏越野属性车型,这种越野车型的优点就是越野性能比较好、通过性不会太差,但是因为其车内布局等因素有可能会让车内空间略显拥挤,方程豹钛3看起来空间比元plus大,但实际车内空间厚度等因素有可能坐车内空间都没有元plus的好,所以这点对于空间要求比较高的就需要反复斟酌试驾体验方可决定是否合适你的需求呢。 . 总之,该车在纯电续航、空间以及售后服务方面存在的潜在不足还是会劝退不少消费者的,具体如何?我也期待消费者购买后评论区留言!大家如何看待钛3呢?
#圈友鲜试驾. . 大家好,我是懂车帝鲜试官木木先生。前天我去车行动态试驾了海豹05,该车如何?我觉得优点主要体现在底盘稳定性和驾驶体验上,不足之处我觉得还是噪音上的不足,具体如何?请听我一一讲来。 . 【试驾信息】 . ☆本人身材:179cm,体重80㎏ ☆试驾车型:25款海豹05 尊贵型 ☆天气:晴天有些闷热 ☆路段:国道+些许乡道,有颠簸路段 . 【动态试驾】 . 本次动态体验,我主要讲车上的乘坐体验和驾驶感受。 . (1)乘坐体验 . 该车的后排稳定性还是挺不错的,坐后排比较稳。开车期间,本人坐后排后,大概看了下销售的驾驶速度在40-50㎞/h,坐后排没有很明显的往上抛感觉,特别是过颠簸路段时,也没有明显的颠簸感,感觉底盘的稳定性还是挺不错的。 . 车内有些许异味,比较难闻。开门的第一感觉就是觉得车内有些许异味,个人觉得驾驶期间车内会偏闷,打开空调后,温度和味道都会下调些,只能说还行。 . 因为开车后,车内就有了温差,玻璃上就会起雾,这个一般开启除雾功能即可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开启后,它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车头玻璃不管怎么开启就是没办法除雾,最后只能人手介入去抹去(这里我用雨刮去除),是否是偶然问题,欢迎懂的车友告知下。 . 停车后,想从后排出去,不自觉的会碰到车门与车顶连接边缘。它的这个边缘设计的较为凸出,对我这种身高的人来说,不自觉会磕到头,个人觉得该框体设计存在不小问题。 . 噪音觉得前排好于后排,估计是前排做了更好的防噪处理。坐后排,当销售的驾驶速度在23㎞/h时,测试的噪音分贝平均值在58分贝,处于正常交流范围;而当时速在40㎞/h以上时,噪音分贝平均值有61/63两种,其中最大值有76分贝,处于非常吵闹的范围,实际感受也是一样,个人觉得噪音主要来源是轮胎和车外其它车声音。而坐前排后,其实际感受就会好些,不仅仅是车外声音,其底盘的声音也感觉不一样,虽然两排的底盘过减速带时都会有些许不刺耳的声音,是略沉闷的声音,这点都是底盘调校较好的表现,但是前排的声音明显比后排声音会更加深沉些,而且过减速带的稳定性更好。综合以上两点,感觉前排的防噪效果会比后排的好些,估计是底盘厚度和前排玻璃的厚度会比后排好些。 . 车机体验如何?我本人觉得使用起来还是比较顺畅的,毕竟它切换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而车机智能语音助手要通过“你好,小迪”唤醒,使用起来它的连续性语音控制的还是挺流畅,例如,让其连续性开天窗和关闭天窗、打开空调、导航等操作还是能很快并且准确执行,只是这里的开启天窗打开遮阳帘后,其关闭天窗的操作并不能关闭遮阳帘,也就是说这个遮阳帘是手动操作的,用起来还是不够智能化。对了,仪表盘的界面显示的地图界面,日常不打开导航功能,其界面照样会显示,而且该地图会显示红绿灯读秒功能,个人觉得还是实用性非常高的。 . (2)驾驶体验 . 该车的驾驶模式跟其它车没有什么差异,就经济、动力、舒适和雪地四个模式,想要切换直接在中控台的最右下角的拨片进行切换,虽然切换很容易,但是感觉这个拨片还是太小了,就一根手指的宽度,看起来有点小气。 . 该车我比较喜欢的是舒适和动力模式。这两个模式的动力表现非常棒,提速明显,虽然动力模式下,方向盘转向和刹车会重点,但是并不明显,挺适合日常驾驶的,个人觉得开起来还是挺舒服的。而经济模式会差点,其方向盘转向和刹车都不重,就是油门提速的太不明显了,动力比较差,如果大家对动力表现要求较高的,这个驾驶模式谨慎开启。 . 智驾通过在方向盘后面的智驾标识开启,销售推荐高速上使用,因为试驾路段并没有高速路段,所以整个过程并没有体验到该车的智驾,但是体验了下该车的自动泊车,个人觉得不够智能化。试驾自动泊车的整个过程,不知道是不是车位挨得太紧的原因,它自动识别和手动选取都没有办法识别左手边的停车位,我反复前后移动了好久都没有办法识别,个人觉得其这点智能化还是差点呢。 . (3)售价费用 . 最后销售给我做了份价格细节,这边我做下汇总: . 该车指导价93800元,目前没有任何优惠,而当地政府补贴9000元,置换补贴2500元(顶配才有),保险费用6000元,上牌费用是200元。也就是若你是置换车,全车落地价是93799.72元。 . 若你分期2年,目前比亚迪有2年5万元免息,但是若想分更多期,它们会赠送2年利息,但是感觉还是2年5万免息的成本会低些。 . 这边我从销售得到一个信息,低配版本的海豹05没有任何优惠,而同级的秦plus非智驾版则目前有8000元优惠,也就是说如果你考虑比亚迪这款车,想要更低价格拿下,可以考虑比亚迪的秦PLUS,价格更便宜。 . 【总结】 . 该车我觉得它的动力、前排坐乘体验还是挺不错的,最主要的不足就是后排的噪音表现差些,车内有些许异味,以及车内的部分配件细节差一点。大家觉得该车如何?
#辣评新车. . 25款探岳L月初的时候就上市了,该车有缺点也有不足。 . 我觉得它提升最大的就是尺寸,长度高度都有明显的提升,这两点都能提升坐乘体验,毕竟空间更大了。而且外观它还是有了不小的变动,有些人会喜欢它的这两点变化。但是,这两点也正面的反映了它新款出来的不足。 . 25款除了探岳L这款之外,它还有众享款,跟24款配置基本接近,看似大变化,实则变化不大。我在车友圈里找了很多人提供的提车价格都是众享款的价格,也就是实际上25款依旧卖的24款的产品,这点反映了什么?探岳L的吸引力还是严重不足,那么什么原因导致了它的不足呢? . 我觉得它探岳L还存在烧机油的可能,诚意有些不足。因为它还是保留了第三代EA888发动机,这种发动机的动力和油耗等方面都没有第五代EA888发动机好,而且也存在烧机油的质量问题。况且加上前段时间新款途昂也标配上了这个发动机后,大家就会觉得新款探岳L的诚意不够,而众享款目前的价格还是相比探岳L来说价格还是低不少,两者的心理平衡就发生了一定变化,这点不买途观L的可能性非常大。 . 其实不仅仅是探岳L,新款众享款也存在不小的问题。 . 第一,全系没有标配USB插口,实用性差了点。USB插口的作用是什么?不就是听U盘音乐,路上可以增加些乐趣。目前的车机听歌软件基本都要收钱的,没有收钱的要不就是不能听完整版,不然就音质差,这种都会影响我们的驾乘体验的呢。有人说不就是花几块钱弄个转换接口的事?其实确实也没有问题,只是你说它标配与自己去买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会让人觉得舒服些。 . 第二,众享款L2级别不能选装,体现不了智能化带来的便捷性。新款众享款车型是没有标配L2辅助驾驶的,而且实际上它后续也是不可以进行选配的,也就是该车一出厂就只能用L1级辅助驾驶,它仅能实现某些功能的一些自动化,相比较L2级来说自动化差些,而且L2还有选配换道辅助功能,这点智能化两者还是有区别的。对于想体验L2辅助驾驶又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我觉得众享款又不太合适,因为它满足不了他们的需求。 . ☆总之,新款探岳,不管是探岳L还是众享款,其没有标配第五代EA888,一些车内细节做得不够好,以及智能化表现差等原因确实让该车的吸引力略显不足,所以有些人会产生买25款不如买24款的想法。这点大家同意?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24款探岳众享实际是24款探岳的减配版本,价格降了,但是配置也下调了,除了百米加速时间有略微提升外,其它点并没有明显的变化。而提升的点,我觉得主要还是减配的配置让整车重量轻了,相比较老款动力提速方面有略微的提升。 . 对于25款探岳,它有老款降配版和探岳L版本,我们作为消费者该如何选呢? . 首先,你考虑价格的话,对于25款的配置要求不高,那么可以考虑25款的众享款300TSI,它的价格必定比24款的300TSI豪华进阶plus低,目前有4万多的优惠,若贷款应该还可以更低。 . 其次,如果对动力有要求、预算充足的情况下,我建议直接上四驱顶配,毕竟配置更加齐全,而如果考虑动力和性价比的话,四驱的豪华版会更加合适,毕竟它只比顶配的车型少了抬头显示、记忆座椅以及变道辅助功能,这几个配置或者功能对日常驾驶并没有多大影响,所以它在四驱车型中性价比最高。 . 该车哪个配置是我最为推荐的车型呢?个人觉得是两驱精英city包,该车有电动后尾门以及L2辅助驾驶等丰富配置,一个是提升打开后备箱的便捷性,另外一个则是提升智能化,安全性也有所提升,配置更加齐全,相比较顶配来说便宜个3万元,我拿部分钱提升下选配配置也是可以的,该配置是我觉得性价比最高的。 . 个人看来,选性价比可以考虑city包,而如果预算不足的话可以考虑25款众享版,预算充足就直接上顶配。
#辣评新车. . 虽然说新款银河E8上市后,销量提升是肯定的,但是我看了懂车帝的排名,它这几周都没有上榜,证明其销量还是不高。部分消费者估计是因为它的缺点才不买的,那么新款银河E8有什么不足呢?我个人着重讲4个不足以及2点建议。 . 第一个,新款依旧保留了大连屏的设计,这个大连屏视觉效果确实震撼,但是就怕存在老款银河E8的黑屏的问题,这点若后续还会出现这个问题,消费者肯定也不会因此买单,所以他们存在这方面的顾虑也正常,毕竟若正常还好,不正常的话就会影响后续的使用。 . 第二个,本人试驾的时候体验过,该车的后排噪音还是比较大的,这点估计是无边框车门+单层玻璃的双层影响下才会有这种结果,这点还是有点影响体验的,毕竟噪音大,特别是在高速上行驶容易行成对自己的噪音污染,体验还是差了些。 . 第三个,后排头部空间略差,但是这个仅限比我高的人来说,我本人179cm,头部空间只有4指,看似不错,但是为啥我会说它头部空间差呢?因为它是全景天幕设计,本身厚度就少了些,4指在这里看来刘显得不够看,而且夏天全景天幕玻璃有点烫,感觉很强烈,这点对于好动小孩来说,有可能会烫伤。 . 第四个,智驾过于激进了,设计的不够人性化。它在高速只要前面不远处没车,它就立马加速到最高限速值,而且到接近前面车不远处才会慢下来,对于喜欢稳着开车的我来说有点不习惯,有点恐惧,这点设计的还是太过激进了。 . 以上4个是我总结该车的几个不足,主要集中在第二排头部空间、噪音、智驾过于激进、大长屏有黑屏风险上。 . 而目前车企销量不足估计还是诚意上不足,所以我有2点建议。 . 激光雷达只有顶配有,其它配置只是基础的纯视觉智驾,有些人就会觉得其它配置还是差了点,这里建议次顶配也可以下放激光雷达版本,或者直接赠送方式来提升该车的影响力毕竟顶配价格还是高了点,价格低点也能省下些成本,对消费者和企业来说都是好事。 . 中控屏幕大长屏改为选配最好。毕竟不是每个人都喜欢大长屏,而且老款银河E8的大长屏幕还存在黑屏的问题存在,既然有投诉那就改正,增加多个选择也能吸引更多消费者,何乐而不为! . 以上是我对银河E8的不足和建议,大家认可?欢迎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我承认仰望U7 EV在很多配置方面比小米SU7 Ultra优秀,例如更充足的车内空间/纯电续航、易四方或者一些特殊技术。但是说句实话,这个价位我还是会选择小米SU7 Ultra。理由如下。 . 首先,仰望U7定位不突出,实用性不高,不能吸引我。目前仰望U7的突出技术不就是主动预瞄、易四方的平行横移或者原地调头,两者的用处我觉得还是炫酷,这点有可能在大街上操作会吸引人去观看,但实际用车上并不会怎么用到,例如你说主动预喵,就是它预判去自动下调底盘从而避免碰头的问题出现,但是实际上车顶碰到物品的概率很小,特别是这种小车,而限高杆的高度一般都要2米以上,它这辆车底盘调到顶都没有2米吧。还有那个说的平行横移,我看了人家测试视频,缺点就是特别慢,慢吞吞的感觉,我看得特别难受,特别是在狭窄路段汽车特别多的路段停车,这么慢的速度人家都要出来喷人了,实用性非常差。 . 其次,小米毕竟是手机制造企业,而且目前旗下的生态互联产品也不少,手机与车机以及配置的连接会更加流畅而且智能化。相比较下,比亚迪的仰望U7并没有这方面的优势,平平无奇,好听点就是汽车配置用起来会沉稳,不好听点不就是变通性差呗。 . 最主要一点还是我觉得仰望U7没有什么亮眼的成绩,而小米SU7 Ultra对比下,就会显得更加亮眼。它是纽北最速四门车、百公里加速2.1s、小米SU7 Ultra开售两小时大定10000台,等等。而仰望U7目前大部分宣传视频还是在说它的易四方、百公里加速2.9s、天神之眼B,但是这些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什么亮眼的地方了,而且它也不够实用。当然如果你说我想秀赛道成绩,偶尔玩下赛道,你2.9s的百米加速时间肯定没有小米SU7 Ultra的2.1s强,人家为啥要买你的车呢?又想要好的速度体验,但是你又不是最佳,买你不就自相矛盾了? . 总之,相比较小米SU7 Ultra,我觉得仰望U7的实用性、定位、亮点都不突出,两者我更加推荐小米SU7 Ultra。
#辣评新车. . 首先就是诚意不够。前段时间新上市的45臻选动感型+通风舒享包的配置存在既增配又减配的情况,正常你提升配置然后不减配的做法就会让人觉得有些诚意的,但是令人反感的就是它减配了部分配置,虽说不多,但这种毫无诚意的做法得不到大家的支持。 . 其次,我觉得奥迪A6L的选配太多了,也就是标配的配置太少了,跟目前国产车型配置来说还是有不少天壤之别的。我简单估算下奥迪A6L的选配费用,综合算下来要+8万多才可以加满全部配置,相当于我们原本30万多可以买的,想要体验更好的享受的话就要多花8万多元,也就是40万左右才可以买到,这还是远超购车预算的。当然,我们也可以不选配去购买丐版配置,但是,现在30多万的车还是丐版,对于这类消费者来说心理上还是过不去的,这点很降低吸引力。 . 最后,我觉得购车后续保养费用还是太贵了。其实,现在大部分消费者对车的保养知识还不是很懂,很多还是靠车行介绍去保养,也就是有可能无意中要加多更多保养项目,例如发动机清洗(这个不用每次保养清洗),而且本身奥迪车就有很多进口配件,成本会更高,之前看了有人做基础保养都要一两千,就是简单的换换机油这些保养项目,而且单看换机油的工时费都要300多块钱,普通车行的工时费也就100左右算高了,这个费用相当于其3倍,这点还只是其中一小项目,当然还有更多其它的隐藏收费。因此,奥迪的保养费用高也会让后面购买者有着一个不小的负面印象。 . 总之,我觉得奥迪A6L存在的最大的三个问题就是诚意不够,配置太差以及保养费用太贵。其实,这些主要还是大家的用车感受方面的问题,这点如果奥迪A6L后续能有所改善,我觉得还是会让用户接受的。对此,大家同意我的观点?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圈友鲜试驾. . 大家好,我是懂车帝鲜试官:木木先生。上周六去了小鹏车行试驾了最新的小鹏G6。本次试驾我将重点分析静态和动态试驾下的优缺细节,希望能对大家买车购车有所帮助。 . 【试驾信息】 . 试驾车辆:25款小鹏G6 625长续航Max旗舰版 路段:乡道+国道,国道是平整的,只是乡道转国道路段会有不小的颠簸 天气情况:晴朗 本人身高:179cm . 【静态体验】 . 1.外观细节 . 汽车车头大灯上面部分是整条贯穿式白色灯条,而其灯条上有不少的方格,亮起来从远处看就不会显得单调,有点层次感。该车的两种电子门把手解锁方式都不方便。第一种是从主驾车门的B柱刷卡进入,另外一种是下载手机app连接蓝牙方式,虽说靠近可以解锁,但是难免会有信号不好的时候,略显麻烦。 . 轮胎是米其林的255/45R20 105W轮胎,其中105W中的“105”表示单个轮胎最大能够承载925㎏,而“W”则表明该轮胎能承受的最高驾驶速度是270㎞/h,这个数值还是挺高。 . 该车尾部大灯是有6条分体式灯条组成,正常亮起来是红色,当尾部进行刹车或者打开后备箱时,其左右两边的各两条灯条会短暂的亮下黄色,对后面人有一定的警示作用,而且也醒目。后备箱的解锁位置在车牌中间的正上方,位置容易找,只是需要弯腰去打开,还是略显麻烦。 2.内饰细节 . 方向盘细节做的一般,功能键很难看清。方向盘本来上面部分就是浅色色调,而其左右两边的功能键又是白色颜色,这种色泽接近的颜色会让我很难看清功能细节,颜色细节设计的比较模糊。 . 副驾前并没有隐藏储物柜,这点觉得还是有所不足的,毕竟少了地方放东西了,所幸中控扶手台的深度够深,还能放不少东西。 . 后排座椅靠背可以往后移,只是进行该操作的是手动拉柄方式,相比较电子控制按钮来说虽直接些,但缺少了点高级感。 . 车内语音助手的反应速度很快,它的模型处于车机屏幕中的右下角,可以分区呼唤。呼唤它,它会迅速按你要求打开的app进行操作,例如打开地图导航去某个点,它会迅速的进行一连串的操作,界面刷刷的过,一点都不卡。 . 3.车内空间 . 本人将前排座椅调到最低后,前排头部空间有剩余2拳多距离,而且其腿部还有剩余空间,右边膝盖处的支撑性刚好,其前排空间这点还是挺充足的。 . 坐到第二排后,第二排的头部空间和前后排距离都还有1拳多,而且腿部可以伸直,其座椅边缘与腿部刚好可以支撑到,不会觉得憋屈。 . 后备箱空间比较大。它会比小鹏G9的后备箱大些,大概多个背包长度的尺寸,我觉得它至少能放得下3-5个大尺寸行李箱。而且后备箱隐藏储物柜也跟G9一样是掀开垫子设计,该垫子的优点就是可以放倒靠在后排靠背上,不足就是边缘没有固定选装位置,不好把握放置位置。而该隐藏储物柜虽没有G9大,但是也够深,放几个大书包是足够的。 . 对了,车内流媒体的体验我觉得非常棒,它可以非常清晰的看到离后面10m左右的物品,老款G6并没有这个功能,而且因为是掀背设计,所以很难看清后面的具体信息,新款这点实用性会更高些,安全性也有所提升,毕竟能看到的地方更多了呢。 . 【动态试驾】 . 1.乘坐体验 . 前后排的底盘都稳,底盘过减速带的回声是偏深沉的,不会太刺耳,坐车内前后排都不会有明显的震动感,不会晕车。 . 坐前排,当汽车时速在40㎞/h时,汽车噪音分贝是59;而坐后排在汽车50㎞/h的时速下行驶,汽车噪音分贝平均值是60分贝,这两个分贝值不高,与本人实际感受接近。该车的防噪效果挺不错的。 . 2.驾驶体验 . 该车的提速明显,但是不建议油门开能量回收,因为它的回收反应太明显了,开起来特别不舒服。而方向盘和刹车的灵敏度非常高,不会有任何的延迟感,我操作起来也特别的顺畅。 . 该车在国道上行驶时可以打开自动驾驶模式,拨2下怀档就可以开启,优点是全程基本无接管,而且提速不会太过激进,换道也能及时,它的智驾体验还是挺不错的。唯一不足的是就是红绿灯路口过行人道时,若行人道边缘有人的话,那么它就一直不会动直到行人走开才会重新启动,这里只能人为接管,这点还是不够智能化。 . 自动泊车这块需要提前选定好停车位置再泊车,这个过程大概30多秒,而它中控屏幕有前后距离显示,有问题出现也可及时处理。自动泊车后结果如何?正停中间位置,没有踩到线,感觉其自动泊车还是不差的? . 【费用细节】 . 我试驾的这辆车的指导价是17.68万,没有任何优惠,目前保险费用为6000多,居住地是二线城市,所以上牌费399元,综合得出该车的落地价为18.3万+。 . 【总结】 . 该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车内空间、智驾体验、噪音以及流媒体等方面,而不足之处就是车内细节做得差了些(例如方向盘以及后排座椅靠背拉扣)以及没有实体门把手等导致的便捷性差了些。对此,大家如何看?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领克900明天将预售上市,具体价格多少?大概率预售价36.98万起,真正上市价32.98万内!为啥呢?我觉得它不会步领克09/Z10后尘了。 . 【起因】 . 前面为啥我要说领克09和领克Z10呢?因为它们俩销量都很低,一个月才卖几百台,我觉得它们就是领克的迷之自信导致的,特别是领克Z10刚上市的价格和配置明显不相匹配,诚意严重不足,等后面众多负面评价后,该车虽象征性的给予了点政策,当然此刻的消费者已经不买账了,这点就导致了领克Z10销量的低迷。所以,领克900如果不想重蹈覆辙的话,加上央视新闻碰撞测试直播的造势已成,剩下的就是领克900的价格了,我认为起售价一定会在33万内。 . 【理由】 . 为啥价格会33万内?我认为有几个理由。 . 首先,它的定价一定要比领克09 EM-P高。定价高点就不会与领克09冲突,毕竟领克目前还不想放弃领克09 EM-P,刚好新出的领克900也可以弥补领克汽车30万级别以上空缺,看了下领克09顶配优惠价后的价格31.48万,那么领克900的价格必定不会低于31.48万。 . 其次,其同级车型腾势N9的起售价38.98万对比2.0T的领克900 Ultra配置上还是有明显的优势,所以其这款价格必定不会高于38.98万,所以低配车型相差几万是必然。说到该车,其实领克900目前车机的反应速度还是没法跟小鹏汽车的智能做对比,两者反应速度明显不同,所以还是有明显不足的,这点就是减分项,价格不低更不行。 . 所以,起步价最终会在31.48-38.98万区间,那么到底要定什么价格会更吸引消费者呢?我这里更相信前后价格反差,小米SU7 ULTRA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利用其前后明显的价格差来吸引消费者购买,这种做得好就可以提升该车的名气和销量。 . 结合以上,我相信明日领克900的预售价会在36.98万左右甚至更低?这个价格处于居中价格,好调价。而且查了懂车帝的部分人评价,它这个价格还是处于能接受的范围,所以预售价,车企还是不会定的太低的。 . 想要制造明显的价格差,那么正式价就是企业要重视的,相差4万这个反差足够了吧!也就是32.98万内。 . 当然靠这个价格32.98万并不能满足需求,我觉得应该重要配置标配,跟领克Z20的做法类似才会让我们更觉得诚意,销量自然也会来。 . 【总结】 . 领克900已通过央视新闻造势了,车是好车,接下来就剩诚意的价格了,我相信注定是有明显的价格差,那就是预售价:36.98万,真正上市价:32.98万。大家同意?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新款小鹏G6有什么缺点呢?我个人综合了以下5点。 . . 首先,解锁只能app关联解锁或者刷卡解锁。app本身就受到信号影响,靠近解锁并不能100%解锁,还需要打开app操控,那这样不就跟传统无钥匙进入无差别,这种设计还是实用性差了点。当然,另外一个就是刷卡解锁,而这个刷卡只有主驾这侧的B柱才可以刷,而另外一侧则不能刷,那么想要放东西在副驾,我就需要前往主驾这边再重新回副驾这侧,以上这两种用起来毫无便捷可言。 . 其次,新款跟老款副驾前没有隐藏储物柜,具体是什么原因呢?个人觉得,第一就是为了省钱,第二,本身座椅跟前面储物柜高度距离很窄,增加个隐藏储物柜后,打开就会磕碰到膝盖,小鹏G9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估计也是为了给我们一个好的体验吧!但是这种配置我觉得还是得有,如果你没有的话,那么其它地方就得有新的储物柜补充,这点我找了很久也没有发现,这还是有点不足。 . 接着,其售后服务还是有所不足。这个售后服务不仅仅是车行的服务,也包括车企线上的服务,这里就说说其ota升级次数,小鹏品牌我查了下,它一年升级的ota次数,基本在4-5次,相比较理想的平均17次的ota升级数量来说还是少了很多,ota升级可以作用不大,但是要有,这也表明车企对车主们的关注度强弱,显然这点小鹏G6线上服务这点还是有所不足。 . 最后,该车后备箱解锁位置还是太下了,太麻烦了。由于解锁位置不高,所以需要弯腰,如果你想要打开后备箱,就要撅起屁股,挺直腰去按这个位置才不会有闪到腰的风险,但是这种动作除了麻烦些外,在外人看来就会略显尴尬。 . 当然汽车内部分塑料件我觉得还是会降低该车档次,例如:后排调节座椅靠背的并非电子按钮而是手动塑料拉柄,我觉得还是会降低该车吸引力的,这点我就不做细说。 . 对于25款小鹏G6的不足,大家认可?当然,该车也有优点,这块后续我也会做细讲,后续敬请期待!
#圈友鲜试驾大家好,我是懂车帝鲜试官木木先生。前天我去看了下小鹏G9,该车车头灯光设计元素、车机表现等方面还是挺不错的,不足点就是第二排的一键放倒功能,个人觉得还是有点危险的。接下来由我从外观、内饰、空间这几个方面阐述该车的具体细节。 【具体信息】 ...查看全文
#圈友鲜试驾大家好,我是木木先生,懂车帝的鲜试官,前段时间受邀前往云南弥勒试驾了即将上市的领克900,该车如何?我觉得动力强悍、车内空间不错、乘坐体验也不差,部分配置设计的很实用,就是后备箱空间略有不足,接下来我将对该车进行静态和动态的深度分享,希望它...查看全文
#辣评新车. . 若你有35万,25款奥迪Q5和宝马X3,你会如何选?我个人偏向宝马X3,为啥? . 首先,它的车内空间比奥迪Q5大,坐起来不会太闷。它的长度和轴距要比奥迪Q5大10cm左右,而且宽度也要宽3cm,高度接近,更宽和更大的前后排空间会让我坐起来不会太闷。 . 其次,宝马X3正常开起来应该会更加顺畅些。两个车都是纯油车,所以变速箱也尤其重要,正常档位更多的变速箱其驾驶起来会顺畅些,同样因为其更加稳定也会更加得省油,相比之下,个人觉得奥迪Q5L这点的驾驶舒适性还是差了点。 . 当然,宝马X3其标配的这两点我觉得对于提升我的乘坐体验。 - *它标配的PM2.5会自动过滤空气,确保车内空气清新。 *它标配卫星导航系统,也就是面对信号缺失地段,可以利用卫星导航带出来,这点也能提供安全性。 - 总之,30多万级别车型,上面这两个地方虽不是每个人都会用到,但是,我还是希望能有,毕竟心里上会过得去呢。 . 再者,宝马X3还有不少配置是比奥迪Q5L好的,包括车外摄像头数更多以及更多的主动安全配置外,这两点都能提升该车的安全系数,所以,考虑安全这块,我更相信宝马X3。 . 最后,宝马X3的动力性能还是会高于奥迪Q5L的,提速会更加明显。奥迪Q5L才190的马力值,跟10万左右的车型的马力值差不多,并没有太多的亮点,如果我们考虑动力,根本就不会将其作为首要购买车型。而宝马X3的马力值要210多,相比较之下,会更加有优势,同样的两辆车在高速提速,100%宝马X3更快。 . 虽然奥迪Q5L在扬声器数量以及车身高度有略微的优势,但我本人更倾向于25款宝马X3,奥迪Q5L的不足太多了,除非后续优惠价后价格比它低,它才会是值得考虑的车型。 . 大家对于这两款车会如何选择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老款奥迪A4L有13-14万的优惠,优惠价后大概是19-26.10万元,而2月份新上市的奥迪A4L指导价是28.98-36.28万,我对比了下它们的参数和图片等细节后,觉得它并没有太多方面的升级,更多的改变是原本选配的配置,25款直接做了标配,虽然相比较24款来说减少了个车型,但是它的价格如果加上原本选配后的配件成本后,我觉得新款价格应该会是19.74-27.98万。 . 例如,24款和25款低配车型的差距只有车内氛围灯和多功能空调的区别,多功能空调和车内多色氛围灯的价格分别为4000元和3400元,也就是19+0.74=19.74万元,所以,如果新款低配价格是19.74万元起,我相信其会更有诚意,所以以此类推后,顶配价格应该在28万左右,这边我觉得27.98万更加合适,毕竟价格更低些也能更加吸引消费者呢。而新款的价格目前并没有任何调价处理,个人觉得偏高,不建议着急购买,如果特别紧急想要购车的话,我建议考虑老款,然后再根据自己需求选配一些功能和配置,估计体验也会跟新款接近。 . 25款奥迪A4L若按我建议的价格销售,它相比较宝马3系会有些明显的优势。 . 对比空间,奥迪A4L车内前后空间会有不小的优势,它比宝马3系长度/轴距多10cm,也就是前后排空间会更佳,虽然车身高度矮了点,但是也不至于后排坐起来憋屈。 . 新增的多色氛围灯在视觉上也会有所提升,加上原本选配的多功能空调改为标配后,与宝马3系的基础配置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不能说有优势,但最起码可以平起平坐了。 . 当然,目前这个价格还是偏贵的,它的很多方面还是透露着它的不足,新款价格就是严重的缺陷。 . 首先,变速箱宝马3系是8档,而奥迪A4L是7档,正常7档的变速箱开起来并不会有8档的顺畅且省油,理论上,宝马3系的驾乘体验要好些。 . 其次,奥迪A4L缸体材料用的还是铸铁,这种材料用久了因为生锈等等影响有可能会导致发动机散热差或者提升性能体验的动力性能下滑,本身马力值只有190匹了,如果再降下去,我们的驾乘体验肯定不会好的。当然严重来说,它也有可能会因此给我们带来烧机油的坏体验,这点还是宝马3系更加有诚意些。 . ☆综合以上,如果奥迪A4L的价格没有宝马3系香的话,那么消费者购买你的理由是什么呢?就因为你是奥迪品牌?我觉得并不,因为我们消费者现在都是理智的。 . 所以最后我再说一遍,想买新款不如买旧款,或者再等等,大家同意?
#圈友鲜试驾. . 大家好,我是木木先生。3月16日,我作为鲜试官在云南参加了领克900首次试驾活动,对于该车的试驾体验,本次我做下精简分享,希望大家能喜欢。 . 个人觉得车内空间还行。该车是6座设计,第一排和第二排的空间会好些,第三排略微拥挤,但前后距离也有4指左右距离。头部空间这块,第三排差点就能碰到顶,剩余两排头部空间都有1拳以上距离,本人身高179cm。 . 车内有三个大车机屏幕,这三个车机屏幕可以互联,实用性高。例如停车情况下,你可以将你后排正在看的视频关联到前排的两个中控大屏上,开车中,前排左侧的大屏不能被关联到。 . 座椅功能齐全,实用性也高。第二排座椅可以折叠90°旋转,也可以直接180°旋转,这两个功能不能同时进行,只是这样操作下来就可以与第三排面对面交谈,若有张桌子,日常喝茶交谈应该不错。 . 后备箱空间略小,装的东西不多。该车后备箱空间不大,比行李箱的宽度大些,如果不叠着放的话,放的东西就不会多,所以这里建议想要放多些可以套层防掉网然后叠着放就可以放多一排行李。 . 后备箱也有个自动收到折叠板,平常临时乘坐下人或者有些人利用其去摆摊的时候放点东西在上面,就可以充当一个小店铺。 . 以上是静态体验下的精简分享,接下来说说动态感受。 . 第一,方向盘/刹车反应灵敏,不会有任何阻碍感,能轻松操控。 . 第二,油门的能量回收中高低感受接近,个人更倾向低能量回收,踩起来没有任何回收感,更舒服。 . 第三,动力提速也明显,爬坡也能轻松上坡,对于性能模式还是智能电混模式下个人感觉动力接近,并没有明显太大的区别,有可能是自己并没有做太多深层次试驾吧。 . 第四,乘坐感受第一排还行,剩下两排差点意思。 . *第一排底盘噪音小些,而且车外声音也不大,乘坐起来也稳。 *而第二排和第三排的噪音略大些,而且过颠簸路段坐起来会有明显的颠簸感,这是大车的通病? . ☆总之,从我本次动态感受和静态感受可以得出,该车的整体表现还是不错的,包括动力、车内空间以及智能化表现。不足之处,我个人觉得还是后备箱太小,第二排和第三排乘坐舒适性差些,当然智能语音不能辨认模糊词语这点也是有所不足的。 . 以上是我对该车试驾的精简分享,希望能对大家前期的选车购车有所帮助,当然,后续我也会写个更加详细的试驾分享,希望能多多关注!
#辣评新车. . 近日,奥迪A6L改款正式上市,该车售价45.49万,该车是臻选动感型的改款,具体改在哪里?它有两点升级,第一个升级就是后排增加了多媒体屏幕控制,第二个升级就是原本选配的座椅调节和通风改为标配了,这两点确实会提升我们的坐乘体验,但是我觉得相当离谱的是,改款竟然减配了更为重要的360°全景影像和车外摄像头数量。 . 这种升级减配实际并没有太多意义,毕竟减配了能提供被动安全的配置,这样做该车的安全系数还是有所下降的,对于要求安全系数高的人来说会缺乏吸引力。而且,它的升级减配并不会带来正向评论,更多的是负面评价,对其销量有着负面的影响。其实我觉得奥迪最好的做法是保留原有配置而升级座椅通风等配置,价格不变或者略微提升点才不会有如此大的负面评价,大家同意? . 既然减配了,那这款改款还能买?我觉得还是可以买的,但是要等等,为啥? . 首先,增加的座椅通风和后排多媒体控制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加车内的舒适性,毕竟相比只有前排能控制的老款来说,它后排人也可以操作,会更加便捷些了,而且有座椅通风后夏天乘坐人的舒适性会更佳,这点对于他们来说会更加有吸引力。 . 其次,这个配置跟改款前变化不大,目前改款前车型有10几万优惠,指导价在30万出头,竟然改款后降配了,那么这款配置后续价格还是会下调不少,有可能会直接30万内,所以等些时间等它降价了再购买才是更加明智的选择。 . 总之,改款的奥迪A6L肯定降价,所以建议大家再等等。
#辣评新车. . 小鹏G6和海狮07属于同级车,两者都有价格接近的车型,若你想选择18万级别车型,你会选择哪一辆呢? . 从我看来,有4个因素会让你选择小鹏G6。 . 第一,该车纯电续航要多于海狮07,两者的纯电续航相差一辆插混车的纯电续航,虽然不多,但是对于有纯电续航里程焦虑的我们来说,小鹏G6的纯电续航高些会更加吸引我们。 . 第二,它的充电速度比较快,能节省不少充电时间。小鹏G6充电时间从10-80%只需要12分钟,而海狮07还是要接近半个小时,这点差距在服务区充电会更加明显,毕竟12分钟简单兜一圈就足够了,而且节省了排队充电时间,对于我们来说,经常走高速也会节省不少时间,而且最新的比亚迪超级e充技术也已经率先在汉L和唐L上搭载,也就是说后续的海狮07也会逐步搭载,如果搭载了,对于之前买了的我们来说,有可能就会觉得背刺,心理上也会过不去,这样的因素也导致了海狮07的吸引力会差些。 . 第三,考虑品牌方面,有人会觉得比亚迪的车就是定位低端,毕竟比亚迪就是从低端车型起步的,他们的第一选择并不是比亚迪,对于他们来说,比亚迪的缺点有可能会放大,从而降低海狮07的购车意向。 . 第四,提升乘坐舒适性的座椅功能,小鹏G6会更加齐全些。想象下有记忆座椅的车型其上下车的体验会更佳,而且休息时有座椅按摩可以放松身心,对于喜欢享受的我们来说有超强的吸引力。 . 综合以上几点,如果考虑座椅功能、充电时间、纯电续航以及品牌,个人推荐选择小鹏G6。 . 当然小鹏G6在尺寸上、安全气囊数上以及提升智能化的配置上会差些,对于有智能化需求以及前后排空间需求的我们来说,我个人比较推荐海狮07。 . 对于以上的对比,大家觉得18万价位,你会选择海狮07还是小鹏G6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最新款25款问界M9即将上市,新款如何呢?大体构造不变,新款会在外观或者大灯做些颜色的区别,据说新款也会新增1个激光雷达来提升智驾的安全性。这些提升个人认为只是简单的升级,并没有多大的变化。而该车的强大对手,估计是同家的问界M8了。个人认为,问界M8是M9的降维打击,如果想要增程选择M8,如果想要纯电车,则选择M9,理由如下。 . 首先,问界M8仅比问界M9整体尺寸小3cm多些,若考虑空间,我们大概不会在意这微小的区别,而且问界M8也有6座配置,这点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两者的相似度,所以选择M8和M9剩下考虑的就是驾乘舒适性和配置差了,显然空间舒适性这块两者接近。 . 其次,增程系列,两者发动机一致,都是同个品牌发动机,这更是实打实的无差别,如果考虑发动机性能这块,我们就会将其划为同级车,并将其划入购买清单的可能性也会增加。 . 再者,增程系列中,问界M8电池容量要比M9的高不少,纯电续航提升至200+km,这对我们来说,纯电续航里程焦虑会减少,显然这点也能增强其吸引力。 . 当然,说到智驾,30万级别车肯定会标配华为高阶智驾,整体体验上并不会有太大区别。价格高点的问界M9无非是在雷达、摄像头上做了提升,整体体验两者差别不大,而我们如果想体验更好的智驾肯定问界M9会好些,但是对于无所谓的人来说,问界M8会是更佳的选择。 . 最后,两者价格存在10万左右的差距,空间接近、纯电续航更高的情况下,如果不考虑智驾体验,降低购车成本也是选择车型的主要因素,个人考虑增程版,问界M8是更佳的选择,当然,因为问界M8没有纯电版本,所以考虑纯电选择M9。 . 对于以上我对两车的看法,大家同意?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圈友鲜试驾大家好,我是懂车帝的鲜试官:木木先生。前天我去静态体验了最新款的本田思域,该车如何?我觉得它乘坐空间凑合,就是车内储物空间太少了。下面我将从外观、内饰以及空间这三个层面细讲,希望能对大家选购车有所帮助。 【车辆/本人信息】 车型:25款...查看全文
#辣评新车. . 秦L EV即将于本月的23日正式上市,该车是秦L的纯电动版本,我觉得该车定价会10.98万起,原因很简单: . 从比亚迪以往产品定价来看,同类型车型的插混版本至少要比纯电版本便宜1万多元,例如:汉DM要比汉EV价格便宜1.4万,宋PLUS DM价格也比宋PLUS EV便宜1.4万元,所以按它定价规律得出,秦L EV的价格大概11.38万。 . 其次,正常来说,用户对10万的期待肯定要高于11万的定价,而且比亚迪为了应对竞争如此激烈的汽车市场,就存在下调价位至11万内的起步价的可能性。 . ☆综合以上这两点,我觉得秦L EV的定价10.98万的可能性很大。 . 那么,秦L EV除了抛开外观的变化,例如实体门把手改为能降低风阻的半隐藏门把手以及标配提升智能化的天神之眼C之外,我觉得它还有两点重点升级去提升用户体验。 . 第一,前后排空间提升了,后排坐乘舒适性也相应提升。秦L EV会比秦L DM长度要小10cm,车身长度虽然下调了,但是整体轴距提升了10多厘米,正常来说,轴距越长,车内前后排空间更好,相比较秦L DM来看,消费者坐该车后排的乘坐体验会更佳,压抑感会小些。而有些人会说它轴距长了,但是后备箱空间差了,但是我们要清楚它是中级轿车,并不是SUV,轿车的后备箱空间正常来说是要远大于SUV的,而且它还是中级轿车,即使尺寸下调正常也能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储存要求,显然这点尺寸的下调并不是配置的反向调整,更是对前后排空间的补充,并不影响用户的整体感受。 . 第二,有一定可能搭载超级e平台,节省充电时间。有很多用户反馈第一代刀片电池的充电时间比较慢,太浪费时间了,而且有部分用户反馈说其续航里程虚高,在3月17日,汉L和唐L将会预售,据说它们会搭载超级e平台技术,快充时间会有比较大的改进,虽然目前没有人说秦L EV也会搭载这个技术,但是也存在秦L EV也会搭载该技术的可能性,毕竟企业要的就是噱头,这个噱头确实也节省了用户的充电时间,对销量有起到促进的。 . 若25款秦L EV 10.98万起,而且其标配超级e平台,你会买?这点我希望大家踊跃发言!
#圈友鲜试驾大家好,我是懂车帝鲜试官:专业做牛的木木先生,前天去静态体验了最新的途昂pro,该车如何?我觉得呢它有个明显的不足就是第三排空间太一般了。 接下来,大家看看我对该车的细节分享,希望它能对大家选车购车有一定帮助。 【车辆信息】 车型信息...查看全文
#辣评新车. . 25款元Plus和24款的深蓝S05属于同级车,两款车各有优缺点,若用户只有12万-13万预算,这两款车型该如何选择呢?这里符合条件的分别是元plus的510领先型和深蓝S05的510Plus纯电版。 . 首先,空间这块,深蓝S05整体上看会更有优势,头部空间则元plus更优。深蓝S05的长度和轴距都要比元plus多十几厘米,这点提升更多的是提升前后排空间,让坐后排的用户坐起来不会太闷,当然深蓝S05的高度会比元Plus小1指距离,对于头部空间来说这点差距不算小的,显然头部空间这块元plus要好于深蓝S05。 . 其次,用户若考虑动力性能这块,深蓝S05会更加契合需求。深蓝S05是后置电机,相比较元plus的前置电机整体动力表现会更优,特别是转弯和提速上会更加轻松和明显,而且它的马力值还是要比元plus高些,这些点的多重加持下,深蓝S05的动力表现会更优,而元plus则表现比较平稳,比较适合日常通勤不追求性能的用户。 . 当然,充电时间快慢也是用户决定哪辆车的重要因素之一,这点深蓝S05的优势非常明显。深蓝S05充电时间要比元plus快15分钟,太慢的充电时间用户等待的时间会加长,这点在节假日会特别明显,是降低用户体验的不足表现。 . 如果用户追求汽车智能化的,还是元plus会更佳。毕竟它搭载了天神之眼C的纯视觉智驾,24款深蓝S05这方面的功能还是有所欠缺,例如提升用户体验的自动行驶出匝道或者代客泊车这两个体现智能化的功能,它是没有的,这点对于部分有这方面需求的用户来说这就是不足,显然,元plus会更加合适。 . 结合以上,如果你追求智能化、平稳的驾驶体验,元plus会更加合适,当然,如果你追求更大的空间享受、能省时的充电倍率,深蓝S05会更加适合你。 . 以上是我对两款车的看法,大家觉得如何?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小鹏G9二月份销量是1000多台,而理想L6的销量接近2万台,两者销量相差10多倍。这里肯定大家有个疑问??为啥小鹏G9销量会差这么多?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点。 . ①,定价过高,低不成高不就。它低配26万起,顶配30多万,看起来是可供用户选择范围多了,但是同级别车型的价格会更低,例如,理想L6顶配也才26万多,它的低配相当于理想L6的顶配,所以后面销量差才会有降价2万多的优惠出来,我简单对比了下两者参数,小鹏G9的配置方面的优势还是不少的,只是这个降价还是太晚了。 . ②,空间比较差,家庭用户接受程度低。理想L6的整体尺寸都要比小鹏G9多2-5cm,其中影响较大的是宽度和高度,更高和更宽的理想L6的空间坐起来就不会太过压抑,虽说该车的轴距会比理想L6大些,但是听车友反馈其前后空间距离设计的不足,所以坐后排其前后距离实际也并没有太大优势。更舒适的乘坐空间会受更多家庭用户喜欢,显然小鹏G9这点还是做的不够好的。 . ③,能源类型是纯电,虽说价位区间不小,看起来受众群体应该多,但是它只是纯电车,对于有油混意向的用户吸引力不足。小鹏G9是纯电动汽车,而理想L6是增程车,增程车综合续航正常来说都可以达到1000多㎞,小鹏G9则最多700多㎞,开非纯电车的车主上高速走远路也不会轻易产生里程焦虑。小鹏G9因为其纯电属性在这方面就有所不足。 ④,我觉得售后服务小鹏G9还是做得差些,为啥这么说呢?我这边查看了两辆车的ota升级次数,理想L6是16次,相当于一个月升级1-2次,而小鹏G9只有6次,相当于2个月才升级1次。理想L6为啥升级频繁,不是因为产品不行,它只是想提升用户的体验,所以才多次升级维护,而更少次数的ota升级证明了车企并没有切实的考虑用户的驾乘体验方面,这点也是其售后服务缺失的表现,所以该车上市前都会有不少的负面评价,我看了很多文章并没有多少个人说它有多好,好的售后服务才能吸引用户购买,显然它这点做的还是没有理想L6好。 . ☆对于25款小鹏G9,虽说它降价是必然,毕竟要竞争,但我还是希望它的对应升级都能提升用户体验,否则即使价格再低,或者配置再好,用户体验差也不会有好的销量的。 . ☆大家期待25款小鹏G9吗?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圈友鲜试驾大家好,我是鲜试官:专业做牛的木木先生。今天我试驾了最新的大众ID3聪明款,该车如何?我觉得该车开起来还是挺舒服的,当然也有不足点,具体该车如何?下面我给大家做下试驾分享。 【试驾信息】 ☆试驾车辆:25款大众聪明款 三元锂款 ☆试驾路...查看全文
#辣评新车. . 新款小鹏G6将上市,上市前我简单分析下该车的一些具体升级的地方。 . 首先,车头大灯升级了,之前是分体式大灯,现在改为贯穿式设计,晚上亮起来会更加醒目,而且X这个标识logo也上移了,依旧简单明了。 . 其次,内饰升级了不少东西,其中就包括前排新增座椅按摩/通风/加热等提升前排用户驾乘体验的配置,当然这里我主要讲讲下面两点。 . *新款升级了流媒体后视镜,它会比肉眼看的画面更加清晰,实用性更高。它不会随着转动而导致我们看到的东西不一样,拍照也无需找角度拍,用起来也更加便捷。 *全景天幕上新增了很多线条氛围灯,虽说白天用处不大,但是晚上亮起来在车内看还是会让人有更加丰富的视觉体验。 . 再者,新款纯电续航的提升,减少了用户的里程焦虑的同时,也加大了该车的竞争力。新款车的纯电续航是625/725㎞,相比较老款的580㎞续航还是会多不少,走长距离的充电次数会减少,当然该车相比较特斯拉的model Y来说,纯电续航的优势会大些,特斯拉这款车的续航是593/719㎞,老款车的续航有人说它比Model Y差,但是这点不足在25款的上市也会烟消云淡,新款车的这点提升会吸引更多对续航要求高的用户。 . 当然,新款的智驾技术也有所提升,它利用了AI智驾,后续可以自己学习升级,实用性会更好。AI智驾会通过不断的学习走过的不同路况去改进自动驾驶方式,它还是会越来越匹配适合我们的驾驶感受,这点好?肯定好,毕竟它在逐步迎合我们的习惯,后续错误也会更少,对于我们来说就是有更好的体验。 . 整备质量也提升了,相比较23款来说重量要重40㎏以上,正常来说,同款车型如果重量更多,正常其汽车的用料或者配置都会好很多,这点新款相比较老款来说用料应该会更好,当然重量更好也会提升底盘稳定性,这点开起来应该会更加平稳些。 . 充电速度会加快,节省了不少时间。老款快充时间要半个小时以上,太慢了,新增了充电倍率为5C的AI电池。同企业下的小鹏G9使用了这个技术后10-80%的充电时间为12分钟,可见小鹏G6的快充时间也不会相差多少,而相比较老款来说会大幅度降低等待时间,10几分钟就看会抖音的时间,这点还是很提升用户生活品质的。 . 当然,说了那么多升级的地方,新车必定会大涨价?我觉得不会,而且新款还是会保留24款同样的指导价。目前市场竞争激烈,涨价只会让用户反感,这点配置提升更多的是提升用户对该车的,例如之前小鹏M03刚上市给的有诚意的价位,这点我觉得新款小鹏G6还是会用同样的招数去提升用户对小鹏G6的好感度。 . 以上是我对25款小鹏G6的看法,大家觉得如何?我欢迎大家在评论留言。
#辣评新车. . 2月底,大众迈腾2025款改款车型正式上市,指导价为17.49万-20.69万。改款车减配的地方不少,它为啥改款配置反而差了呢?我觉得这是大众迈腾的一种负面营销策略。 . 首先看看配置到底减配在哪里呢?第一,无钥匙进入4门标配改为只有前门标配;第二,减配了交通标识功能。这两点的减配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使用便捷性以及驾驶体验。 . 其中全系标配的无钥匙进入门锁改为只有前排车门才有,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想要开后排车门则需要解锁前排车门才可以打开后门,相比较未改款前用起来太过麻烦。交通标识识别功能的取消,对于经常跑高速或不熟悉路况的驾驶者来说,无疑也是个遗憾,影响了整体驾驶体验。 . 而新增的280舒适型售价只比豪华型低2000元,相比较改款前的280豪华型配置差的不是一丁点,老板键、分区空调、座椅调节等提升舒适性体验的配置一个都没有,没有性价比可言。这样的配置调整,让我们对其不诚意感到失望。 . 那为什么大众迈腾要这么做呢?我觉得还是受其销量压力影响导致的。2月份迈腾销量12192台,相比较1月份的减少了4000多台销量,排名也下调1名。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B级车市场,车企希望通过改款来刺激消费。但令我费解的是,这次改款不仅没有增加产品竞争力,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配置优势。 . 我觉得这应该是车企清理库存的营销策略。25款大众迈腾是去年10月份上市的,一般超过4个月的车都算库存车,也就是过了今年2月份的车型基本算库存车了,通过改款制造话题,放大老款车型的优势,引导我们去购买库存车,或许是车企的真实目的。毕竟,在配置和价格相近的情况下,大多数人还是更倾向于选择配置更好的车型。 . 对于25款大众迈腾改款,大家觉得该车如何?是否改到自己点上或者觉得有所欠缺呢?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圈友鲜试驾. . 大家好,我是专业做牛的木木先生,本人之前试驾过不少汽车,包括大众迈腾、领克Z20、宋pro等车型。本次试驾的25款宝马X3,该车如何呢?我比较欣赏它的空间表现和车机表现,当然动态试驾下,底盘稳定性和噪音表现也非常不错,以下是我对该车的优缺点分享,希望能对大家选购车有所帮助。. . 该车的优点和不足如下。 ▽ 第一,空间这块,宝马X3没有短板。 . *前后排距离充足。本人身高179cm,前后排距离有2拳多距离,这点还是充足的,而且腿部还可以伸直,膝盖支撑够,前后距离不觉得拥挤,乘坐起来还是挺舒服的。 *头部空间更好。我将前排座椅调至最低后,前排头部空间有1拳多些,而本人坐后排后,后排头部空间也有1拳多剩余空间,坐直并不会碰到头,正常来说,一般车的头部空间只有几指距离,甚至更少,更加充足的头部空间会让坐车不会显得压抑,这点宝马X3的头部空间还是相当优秀的。 *车内后备箱空间能放得下几个大行李箱,这点应该是该车的一大亮点。我拿我的小包放它的角落上,从远处拍它只占领一点点空间,还有不少剩余空间,这点设计的跟某鹏M03接近,空间对于家庭用户来说很充足。而其后备箱垫子底部还有个不小的隐藏储物空间,放几个小包还是游刃有余的。后备箱还有一个很实用的点,它的后备箱的12V充电接口对于有充电需求的用户来说会更加实用,最起码放个冰箱或者使用吸尘器吸尘也更加便捷呢。 ▽▽ 第二,该车动力表现非常好,加速明显,很容易超车,切换中控台的水晶旋钮可以切换驾驶模式,其中运动模式下,该车会伴随着声浪,这个声浪我听起来很真实且直接,毕竟传统的声浪声音需要手动打开,例如前段时间试驾的某河E8车型的音浪是自己要在车外扬声器才能找到并打开的操作会显得麻烦些,它直接打开运动模式加速就会有明显的声浪声音,我了解了下它是模拟声浪+发动机双重结合而成才有的真实音效,这点还是会让人觉得运动感十足,非常酷炫,并不会觉得吵。 ▽▽▽ 第三,该车底盘是有覆盖一层皮的,并不能看到底盘的真实材质。在平路上,个人感觉比较平稳,不会太多颠簸,车内噪音也不大,只是一旦底盘过减速带,还是会有不小的底盘声音传出,这点噪音的不足还是会降低用户的乘坐体验的。 . 说到该车底盘静谧性,接着就说说该车车内噪音表现,在车内噪音不大。该车应该有不少防噪材料,我看了轮胎周边都被包裹的严严实实,可见其对轮胎隔音有做了相应处理,而且我用测算噪音分贝的app测算了该车在乡道路段50㎞时速下的噪音表现,最大值在60分贝,最小在50分贝,平均值在58分贝,这个数值处于“室内谈话”的噪音表现,车内噪音不大,加上胎噪声音不大的因素,更低的噪音表现只会提升用户驾乘体验。 ▽▽▽▽ 第四,新款宝马X3是想体现该车的科技感和智能化的,只是部分配置有点多余甚至用起来不够便捷。 . *车机智能化充足。它可以连续性并准确操控我给它的指令,并且自动泊车全程只花20多秒左右,没有任何停顿,非常丝滑,就感觉是自己倒车一样,而且所停的位置比较准,这点证明了新款宝马X3的L2级辅助驾驶用起来还是非常实用的,科技感十足。 *新款宝马X3在车内很多地方增加了触屏操控,看起来科技感十足,但是这些并没有带来多少便捷,实用性一般。其中就包括了中控台空调出风口下的触摸屏、前排车内门把手呈三角形形状的的触摸屏以及后排空调出风口下的触摸屏,这几处主要作用就是调节空调出风口大小,而且毕竟去除了实体键按钮调节了,所以新增了些许科技感,但是用起来如何?我觉得会略显麻烦,它不能一步到位,需要多次触屏,这点实用性一般。 *全景天幕上铺满了不少的线性灯条,也就是说它会亮,虽然听起来觉得会酷炫,但是个人觉得这个功能用处不大。首先,它美观度一般,只是多条线条组成,没有看出多少豪华感;其次,它只能晚上才能看得了,白天光线太亮几乎看不到,要看也只能在隧道上才能看到,并不能全天可以使用,用处不大。 ▽▽▽▽▽ 第五,车外门把手的设计是半隐藏式的嵌入门把手,跟某克20接近,但是没有它直接点车门把手里面的按钮开起来便捷,缺乏一定的创造性和实用性,这点我觉得没有惊喜。 ▽▽▽▽▽▽ 第六,方向盘、油门操控起来非常丝滑,没有任何延迟的感觉,但是操控不足的一点就是刹车,开起来不是很安全。它总有种踩不住的不安全感,感觉刹车只有脚尖能垫到,脚没有得到很好的支撑,就怕面临急刹事故时印踩不住而造成事故风险,这点是设计有问题,还是老款车本来就这样的?希望有知道的车主可以回应下呢。 . ☆新款宝马X3让我觉得惊喜的就是动力、酷炫的音浪声音、不俗的底盘稳定性、充足的车内空间以及自动泊车的准确无误等,当然,部分细节等让该车缺乏它所谓的智能化方面以及刹车太短而产生的安全感问题,这些欠缺还是一定的影响了用户体验。 . 25款宝马X3,大家喜欢它的哪些地方或者不喜欢它的哪些地方呢?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2025款今日将正式上市。在上市前,我想简单说下2025款坦克300的一些重要变化。 . 首先,变速箱升级了,驾乘体验应该会有所提升。老款坦克300采用的是采埃孚8AT变速箱,正常来说,档位更高,其档位换挡会顺畅些,顿挫感会更好,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9AT变速箱新款还会8AT的更好,但是,从老车友反馈来看,老变速箱的驾驶体验不差,这点变化是否会提升用户的驾驶体验或者有反面效果呢?我还是挺拭目以待的。 . 其次,新款摒弃了3.0T汽油机,改为2.4T柴油机,这点变化如何?我个人觉得动力性能差了点,但是其用油成本会降低。3.0T发动机的马力值达300多匹,隔壁的坦克400的柴油2.4T才186匹马力,相信坦克300的2.4T柴油机也不会有多少提升,动力差了不少,对于有动力要求的用户有可能不会选择坦克300。 . 而柴油机与汽油机的区别在于其用油区别。第一,价格区别,汽油要比柴油贵2-3毛钱一升,加油总费用肯定会有所下调。第二,燃油经济性更好,柴油机的热效率要高于发动机,会更加省油。结合以上两点,柴油机用油成本肯定会下降,这点对于有用油顾虑的用户来说会降低他们的用车费用。 . 当然,内饰方面我觉得改动比较大的还是其换挡手柄改为怀档了,这点会降低操控感,同样也会缺少关注度。越野车还是要有越野的野性,没点操控还是不行的,而怀档呢,缺乏了一点野性,没有中控台换挡手柄有操控性。而且想要炫酷,操控得让人看到,例如你转方向盘,坐副驾的人一眼就知道你要转方向了,而老款坦克300的换挡手柄改为怀档后,换挡只在一瞬间,人家并不会像老款坦克300那样会注意到你的换挡操作,这点就缺乏了所谓的关注度。 . 总而言之,坦克300新车的家用性会有所提升,毕竟油耗省了些,但是治标不治本,企业还是得集中提升越野性能,一心两用不一定会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销量呢。 . 以上是我对新车坦克300的理解,大家觉得如何?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问界M8的预售价在36.8-45.8万,很多人觉得价格高,不会有竞争力了,但是事实如此?我觉得并不,它的价格只是预售价,正式上市价大概率会是33万起,而且还是有人会买。 . 首先,说到价格,它的价格应该会在33-46万区间,其中增程车会在33-43万区间,纯电车会在45-46区间。 ▽ 它这款车主要是补全了问界系列价格的空缺,销量会相应提升。目前问界33-46万区间是空缺,新增车型与老款车型同价的可能性很低,不然必定会产生负面竞争,而且老款车型对于有33-46万区间需求的用户吸引力会不足,这点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问界的销量,所以新增车型价格在33-46万区间的可能性很大,也提升了用户在这价格区间内选择问界的概率,这点也必然会增加问界汽车销量。 . 其次,新款车如何?我觉得优点跟缺点并存。 . 优点呢?这里我不叙述华为的高阶智驾,毕竟它如今已经成为大部分车的标配了,不是特别突出的亮点,而且相比较老款车型没有多少技术层面上的提升,这里我主要还是讲讲提升用户体验方面的优点。 ▽ 第一,车身尺寸对比老款M7提升明显,特别是车内长度,提升了10cm多,这点主要提升在后备箱空间,更充足的后备箱空间,也就可以放更多物品。这点对于经常需要出行或者长途旅行的用户来说,就可以放更多东西,不用再把放不了东西放前后排座椅了,这点提升更多的是用户的出行感受。 ▽▽ 第二,续航相比较M7会有不少的提升,当然也会降低这些用户的纯电续航里程焦虑。问界M7最长是175km纯电续航。肯定之前有用户会说它续航太低,而新款M8增程车系列纯电续航最高可以达240km,对于不想用油的用户来说,这点只会降低他们的纯电续航里程焦虑,毕竟续航高点,也可以少用油,成本降低也是必然呢。 ▽▽▽ 第三,它还是保留了5座座椅,提升了个人驾乘体验。6座或者7座座椅虽然可以提升乘坐人数,但是对于家里人数比较少的用户,坐不了6-7个人,多出来的1-2个位置就是浪费,而且也会降低前后排空间或者后备箱空间,保留了5座座椅也是提升了这些用户的感受,而且不是所有的客户都是家庭用户,满足个人需求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 当然,该车还是有不少不足点。 ▽ 第一,车身尺寸太大,不好停车。开车最重要的一环就是停车,我相信这辆车垂直倒车入位100%没问题,但是难的点就是侧方停车,它5米多车身+3米多轴距,侧方停车将会是个难点,有可能有人会说它不是有自动泊车功能?但是这个功能目前并不是100%无误,而且也有些用户还是喜欢自行手动泊车的,手动泊车这点会提升用户的操控体验,当然如果你家里有比较大的停车位的话,这点缺点还是可以去除的,反之,这点就会放大该车的缺点。 ▽▽ 第二,低配车型续航太低,诚意不够。上面说了纯电续航会240㎞,但是低配纯电续航只有161㎞,两种相差80㎞续航,这点如果用户考虑续航,价格又想低些,该车相比较问界M7来说的竞争力就会差不少,问界M8在这点诚意明显不足。 . ☆综合得出,该车的定价应该在33-46万区间,而且该车的优点主要表现在用户的空间、动力性能、续航方面的提升上,而不足之处就是没有考虑到用户停车问题,低配车型续航不诚意等方面。 . 大家对问界M8的看法如何?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车主有话说. . 大家好,我是专业做牛的木木先生,领克06的有什么优缺点呢? . 优点有以下几点。 . 第一,车内前后排空间不差,我本人179cm,前后排空间还有1拳多距离,头部空间也充足,这辆车虽然是小型车,但是前后排空间相比较锋兰达、本田XRV都要好,这是我选择它的主要原因。 . 第二,车内内饰挺高级的,虽然是23年买的,但是新款的运动座椅、皮质座椅、坐乘体验都不会显得掉价。 . 第三,360全景影像用处多,例如,在狭窄地方过,它会实时显示距离,避免碰撞,很适合新手,当然,我这种老手也喜欢。 . 第四,小巧玲珑,好停车,该车属于小型SUV,不大,所以转弯半径等较小,好停车。 . 第五,操控起来很灵活。方向盘不重、刹车跟油门也灵敏,很提升我的驾乘体验,开起来很轻松。 . 第六,底盘还行,过减速带震动感不强,底盘用料应该还是不差的,过减速带声音不刺耳,比较沉重。 . ☆当然,该车的不足点也很明显,很影响驾驶体验。 . 首先,胎噪太大了,平路也大,特别是在高速上,太吵了。 . 其次,后备箱略小。车身本来就小,所以前后排空间好的情况下,肯定会牺牲后备箱空间,这点还是有目共睹的。 . 再者,车机反应慢些,毕竟是老款车机,够用就行,也很久没有进行ota升级了。这点大家觉得ota升级重要? . 最后就说说油耗,正常市区油耗在9-11L/100km,市区偏高。当然,如果经常走快速路或者高速,油耗在5.3-7L/100km,这点还是很不错的。 . ☆以上这些不足都会影响用户的驾乘体验,当然,整车驾驶起来还是不错的,而且最近不知道是什么情况,个人觉得油耗有所下降,这点会不会是油品的提升导致的呢? . ☆大家有兴趣的也可以分享自己爱车的情况,包括;选购对比、用车情况(爱车优缺点、好的摆拍等),关联#车主有话说 这个话题,只要优质就有送收纳箱,大家快行动吧!
#辣评新车. . 新款思域到底值不值得买,目前我认为其价格过高,然后配置相比较老款并没有太大的提升,更多的是减配,目前新款性价比不高,想买新款的建议再等等,如果等不及可以看看老款。以下是我的观点。 . 全新思域主要新增的点我认为有三点。 . 第一,车身长度增加10cm多些,而轴距不变的情况下,前后排空间不变,所以新车提升的不是前后排空间,更多的是后备箱空间,也就是说它更会吸引那些对后备箱空间更加充足的家庭用户,用户范围还是有所提升的。 . 第二,车身结构从原本的二厢车改为三厢车,这点提升并不讨好。部分用户看好思域的其中一点就是其运动风格设计,而二厢车设计这点更加强了其满满的运动感,而新款直接升级为三厢车了,也就没有了亮点,跟隔壁的丰田凯美瑞或者大众迈腾等传统设计也没啥区别,失去了改装车的意义,这点对于有着运动情怀的用户来说,它的吸引力不够了,这点我觉得是反向升级。 . 第三,手动拨杆取消了,也就是说该车全系升级为自动车,操控性对于部分人来说会差些。新款取消手动拨档车,改为全自动车,虽然是趋势,但是对于喜欢操控的用户来说就是缺乏操控感,这点是大改但是也是趋势,只是部分车企还没放弃这类用户而已。 以上部分升级确实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用户的体验,但是新款车能买?我觉得得再等等,因为它有不少的减配点。 . 首先,取消了前雾灯、备胎等提升用户安全体验的配置。前雾灯可以在大雾的时候给前车坐下提醒,减少碰撞危险,而备胎一般是爆胎等严重情况下才会使用,对于油车无备胎的用户有可能换胎都需要拖车换,浪费时间有可能也会增加成本。有可能有人说,目前国内大部分人有可能几年都没有自己换过一次备胎,所以有没有也没什么关系,但我想说,它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这也是影响用户购车体验的一环。 . 其次,动力下调了,低配车型还涨价了。老款车型是标配182马力,而新款车型是129马力值,更大的马力值提升的不止止是动力,更多的是用户感受,想象下动力性能差的车型追不上前车而带来的不爽就给他们带来了不好的用户感受,而老款车目前还有5万的优惠,也就是低配9万多指导价,新车低配目前的优惠力度折算后也万10万以上,这点价不匹配其性能,新款车型注定价格会下调。 . 综合这两点,新款车型降价的可能性更多,所以,如果想要买新款的用户我建议再等等,而目前的老款思域会更值得购买呢。 . 对于我的观点,大家同意?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新款元PLUS上市了,价格在11.58-14.58万,全系标配天神之眼C,部分配置还增加座椅通风加热、冰箱配置,这里看似升级,实则诚意不足而且也容易被超越。 . 首先,没有配备第二代刀片电池,与所谓的二代元pPLUS不符合。一代刀片电池存在鼓包等安全问题,也就是我开车还需要时刻注意它是否会出现这个问题,就怕突然电池一鼓包,严重些会有自燃的风险。而新款没有替换成二代电池,这类问题将有可能会持续,很多客户对此问题应该还会有不少反对的看法。 . 其次,充电依旧太慢,没有彻底解决用户充电问题。快充半个小时,而慢充要7个小时多。它是30分钟选手,而隔壁的银河E5是19分钟选手,人家跑在前面,你依旧停留在原地,没有技术上的升级,更慢的充电时间对于着急上班的用户来说,慢下来的11分钟或许就是他们迟到的决定因素,这点没有任何升级点,毫无诚意而优势可言。 . 再者,没有隔壁银河E5续航、空间大,容易被超越。新款这辆车的空间、续航没有任何的突破,相比较去年8月份上市的银河E5还有不少差距。这点证明了啥?就是25银河E5一旦上市,标配高阶智驾后,元PLUS销量就会大受打击,原本的天神之眼C就不会是优势,所以新款没有任何明显亮点,容易被其它车企超越,所以,想在银河E5和元PLUS中选择、但是又不着急买车的用户,我建议再等等,银河E5新款上市肯定会放大招。 . 以上三点证明了元PLUS的不足以及可替代性,诚意不足,这点大家认可?欢迎评论区留言!
#圈友鲜试驾. . 大家好,我是专业做牛的木木先生,前段时间去试驾了新款宝马X3,这款车如何呢?我觉得就是智能化提升了不少,车内部分驾驶模式会略吵。现在我这边做下试驾的精简汇报,希望能对大家购车选车有所帮助。 . 1.前后排距离充足。本人身高179cm,前后排距离有2拳多距离,这点还是充足的,不挤。 . 2.头部空间更好。头部空间有1拳多剩余空间,这点就不会显得压抑。 . 3.动力性能不俗,有多种驾驶模式,提速明显,而且还有不同的场景变化。 . 4.底盘稳定性在平路驾驶很稳,车内静谧性好,而底盘过减速带,会有不小的底盘声音,会降低用户对其底盘好的感受。 . 5.声浪声音不是假的,它可以炸街。它的声浪是切换运动模式后发动机自行发出的声音,车内也是可以听到的,声音很明显,而车内相比较来说会有些许隔绝声音的作用,可想而知,外面用户听这个声音会更加明显。 . 6.车机挺智能的。它可以连续性操控我给它的指令,同时,也可以自行泊车,泊车20多秒左右就停好车位,智能化够高。 . 7.车内有多个地方是触屏操控的,会更加智能化,但也有不足。中控台空调出风口下的触摸屏、车门内门把手边缘的触摸屏以及后排空调出风口,都是调节空调出风口大小,这点用起来科技元素会高点,毕竟去除了实体键按钮调节了,但是用起来略显麻烦,需要反复触屏,不够灵敏,用起来略显麻烦。 . 8.车内后备箱空间放几个大行李箱是没问题的,后备箱空间没有短板。 . 9.车外门把手是半嵌入式的门把手,跟领克Z20一样,只是不够智能。领克Z20是内部有个按钮的,点下按钮就开门了,更加便捷性,而它呢?便捷性不够,还是传统的拉柄模式,不够智能。 . 10.方向盘、油门都没有问题,操控起来很轻松,但是,个人觉得刹车太短,只能碰到脚尖,不舒服,感觉安全性不高,想要踩到就得座椅往前调,这点有谁还有跟我同样感受的呢? ☆新款宝马X3让我觉得惊喜的就是动力、酷炫的音浪声音、不俗的底盘稳定性、充足的车内空间以及自动泊车的准确无误等,当然,部分细节等让该车缺乏它所谓的智能化方面,这点还是有所欠缺的。 . 对于新款宝马X3,大家觉得如何?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圈友鲜试驾大家好,我是专业做牛的木木先生,是懂车帝的鲜试官,前天我抢先试驾了最新款的吉利银河E8,这辆车如何?新款是否有提升的地方呢?本次我分享下自己的试驾体验,希望能对大家选购起到帮助。 此次试驾的车型是25款银河E8智驾版,试驾体验我会从外观、内...查看全文
#银河E8用车感受. . 大家好,前段时间我去试驾了新款银河E8,这款车如何?我现在做下精简汇报。 . 1.动力嘎嘎的好,能量回收最好选最低,运动模式这个驾驶模式是驾驶感受最舒服的,提速轻松。 2.中控屏幕很大,震撼到我的就是其壁纸设计,这里需要按中控台的水晶旋钮选择,而且该车有一些游戏可以玩,这点还是非常值得体验的。 3.发布会说的前后排座椅有按摩座椅等功能,但是后排仅限最右边的座位有这个功能,所以这点还是得自己实车查看最好。 4.该车有两个提升用户体验的配置,第一,无麦KTV,开启后,在车内无需麦克风直接可以像KTV那样操作,很酷,另外一个就是车外扬声器,可以作为音响使用。 5.全景天幕设计,没有遮阳帘,估计是为了提升头部空间设计的,白天用手触摸会觉得比较烫。 6.副驾后排座椅可以前后移动,提升前后排空间。 7.智驾只限高速道路,运动模式会偏激进,直接90-120㎞提速,不建议使用。 8.市区的智驾就是定速巡航,也可以自行变道,但是不能自行拐弯,市区表现一般。 9.头部空间会表现更佳,前后排空间真的后排空间一般,后排乘坐人腿部支撑性一般。 10.该车前备箱跟后备箱空间尚可,特别是后备箱有上下两层,底部空间很充足。 11.底盘稳定性不错,而且底盘噪音不大,用料不薄,底盘震动声音不是很刺耳的声音。 . 结合以上,我对该车的评价是:智驾没有出问题,就是偏激进,坐乘体验不差,空间尚可,动力表现好。这款车我个人还是比较喜欢的。 . 对于新款银河E8的试驾精简分享,大家如何看?我欢迎评论区留言!当然,想要更详细的细节,大家可以前往我主页查看最新的试驾深度分享文章!
#辣评新车. . 新款凯迪拉克CT5今日正式上市,价格限时一口价21.99万起,那么这个21.99万跟23款的豪华型pro有啥区别呢?两者实际降价后价格接近,新款有没有明显的变化或者让人吸引的点?有,但是不多。 . 这个车型有两点吸引我的地方。 . 第一,外观颜色,加上一些熏黑配置,确实让车身看起来很豪华。但是,内饰颜色与外观很不协调,没有性能车该有点运动座椅,板板正正,而且深色座椅有点老套,没有任何创新意义。 . 第二,摄像头、超声波雷达数有所增加,但是它是一定要增加的配件,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它新增了自动泊车这个需要更加多配件支持的功能,这个功能确实用起来很酷,也是转型自动驾驶的重要的一部分,好的自动泊车很快就能准确入库,是因为它需要更多摄像头或者雷达支持才能更加准确安全入库,这点配置的增加是必然的。 . 但是,以上的增加却还是逃脱不了车型的减配。 . 首先,真皮座椅改为皮质座椅,有时一个细节就能让客户决定是否购买该车,真皮座椅情节有一定的决定因素。 . 其次,转向辅助灯也减配了,确实夸张,它提供的不止止是情绪价值,带来的更大的安全感。有这个辅助转向灯,亮度会增加,开车在外也会更加醒目,车后汽车就会更容易注意,也就不容易造成碰撞的事故发生。这点减配太不应该了。 . 以上的减配我觉得新款凯迪拉克CT5还是不够诚意,假设它在提升摄像头、雷达数的前提下,保留了真皮座椅、辅助转向灯等有意义的配件的话,价格高个几千块钱,我觉得还是会更加有诚意的。以上是我对该车的看法,大家觉得如何?欢迎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昨日,埃安新款车型埃安UT正式上市,该车低配车型6.98万起,这个价格如何?我觉得很香。 . 首先,更低的价格提升了车企的竞争力。6.98万,相比较同级的星愿和海鸥有着很显著的优点。 . 其次,该车内空间更佳,提升后排坐乘舒适性。轴距2750mm,如此大的轴距,目前一些小型SUV的轴距都没有它的长,显然其空间会表现的异常优秀,这点我相信有提前去静态体验过的用户都知道。更大的车内空间,比亚迪的海鸥,吉利的星愿能比?比不了! . 虽然低配只有300多㎞纯电续航,但是还是远比五菱宏光MINIEV、长安Lumin长。人家考虑续航,若有国家置换补贴,低配价格最高会是5.48万,当然,如果在某些地方还有政府补贴,价格应该会破5万,而上述两个品牌最多也就是215㎞续航,同样价格,空间、续航会是更重要的选择。显而易见,埃安UT这点的优势会更加明显的。 . 限时赠送的对外放电功能,实用性非常高。埃安UT这个就类似移动充电的功能,户外可以通过放电功能实现电器等使用。而朋友的电车没电的时候,它就是一个移动充电桩,可以给朋友的车充电,以上这两点实用性都非常高。而另外一点优势就是它能与电网合作,在充电高峰也就是电费较贵的时候把电卖出去,而充电低峰的时候把电买回来,类似股票操作,通过高出低进的措施将电费降到更低。搭赠的这个功能因为其更高的实用性和经济性还是能吸引不少用户的。 . 综合以上,同级内,该车的亮点非常明显:空间大、续航有优势、又有实用性非常高的功能,我想这车销量肯定不会差,这点大家如何看?
#圈友鲜试驾【个人介绍】 大家好,我是专业做牛的木木先生。本人是领克06车主,也是懂车帝鲜试官,平常喜欢分享汽车的用车体验,之前就有试驾过比亚迪的宋pro和夏,也写过对应的文章,前段时间去车行对比亚迪的海豹05 DM低配7.98万车型进行了深度的静...查看全文
#圈友鲜试驾【个人介绍】 大家好,我是专业做牛的木木先生。本人是懂车帝鲜试官,平常就喜欢去试驾新车并做真实试驾分享。前段时间我去试驾了吉利银河最新款车型吉利银河L7 Em-i,当然,本次试驾我也会结合之前试驾的经验给大家做真实分享,也希望此次分享能对...查看全文
#圈友鲜试驾大家好,我是鲜试官专业做牛的木木先生。前天我对新上市的25款传祺E8 PHEV Pro+进行了试驾,该车是不是值得买呢?对于想买MPV的用户看过来,传祺E8 PHEV Pro+这款车它的这些优缺点是你要知道的,接下来大家跟我一起体验下该车的...查看全文
#辣评新车. . 今晚简直就是出了个王炸,小米SU7 Ultra低配车型直接52.99万起步。作为一款高性能车,它与极氪001 FR进行比较,你更看好哪款车呢?我看好小米SU7 Ultra。 . 首先,价格就是王道,更低价车型就会增加更多用户购买。两辆车属于同级别车,一辆车售价52.99万,而另外一辆车售价76.9万,两辆车相差一辆小米SU7的价位了,而小米SU7 Ultra的价位属于50-60万级别车型,也就是说它有可能会加入到这类群体的购买清单,但即使价格在50-60万区间,那些有更高预算的用户也不一定不选择,所以这点极氪001 FR有点吃亏了。 . 其次,品牌方面小米热度更高,会让人更加注意其旗下品牌。小米SU7 Ultra之前在纽北赛道创造的好成绩更为其添了一把火,而极氪001 FR热度不高,并不会有太多人会注意它这辆车,除非是之前有看过或者有意向此车型的用户会考虑该车。两者相比之下,品牌力小米SU7 Ultra太强了。 . 再者,纯电续航方面,小米SU7 Ultra的优势不是一点点,用户的里程焦虑会少些。有550㎞纯电续航的极氪001 FR实测才373㎞,极氪001 FR是否存在纯电续航虚标的可能性,若虚假的话这也会降低用户购买它的欲望,其次更低的纯电续航更加适合市区行驶,而小米SU7 Ultra更高的续航会提升客户远途旅行的可能性,更能提升购买欲望。 . 当然,快充时间短些也能提升用户的体验。小米快充时间11分钟左右,而极氪的快充15分钟,这里显然小米的快充时间会更快些,10分钟能做啥,就是上下洗手间的时间,特别是在高速服务区,它的这点用处会更加明显,极大的减少了用户的高速排队充电恐惧症的发生,而极氪的15分钟虽然也不差,但是还是24款版本,这点能否超越小米SU7 Ultra,还得看25款的极氪001 FR。 . 以上这几点都是站在用户方面考虑的,毕竟客户有需求,这辆车才会有销量。当然,有可能极氪001 FR的25款也会出王炸,这点还是非常期待的。 . 而相比较极氪001 FR,我感觉小米SU7还是有所保留了。更少的摄像头、雷达等方面会减少小米SU7 Ultra高阶智驾功能的安全性,同个设备肯定还是得更齐全的配置搭配才能发挥作用,显然小米SU7 Ultra这款车还是有所保留的,就是没做那么绝,给别人留点后路,还是有让其它车超越的可能,当然,别人超越了它,它就再超越,这才会是更好的良性发展。 . 对于以上我的观点,大家认可?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今日特斯拉推送了最新的软件版本FSD,据说该功能只会推送给之前花6.4万一次性买断该功能的用户。有些人觉得它就是割韭菜用的,而部分人则持认可态度。实际情况如何呢?我觉得它让车主等了个寂寞! . 首先,推送的用户群体很少,适用性不够广泛。这个FSD只会推送给之前花64000元一次买断该配件的车主。64000元也就相当于低配车型24.99万元的Model Y搭载该配件后实际就是31.39万元,成本本来就是人家考量购车的重要因素,这么大的价格差,人家就会有更多选择,这个64000元仅针对部分预算足够而且期望有更加智能化驾驶配置的用户,占比应该不会太多,所以本次推送的FSD能用得上的用户不会太多,只是小部分人。而剩余大部分车主的车机就不会有这方面的升级,同车不同待遇,花钱购车还要再单独买个配件,而且这个配件费用还这么高,就类似做手术中途价钱的做法,让人心生愤恨感。 . 其次,FSD还不完善,这不就是当那些已购买这些配置的车主是韭菜盒子。搭载了该配置的车型,几年了车主终于等到它升级了,但是这个并不是完善的FSD,与美国的FSD不同,新升级的只是对于L2级辅助驾驶等部分功能进行了深度强化,并不是完整的FSD,而且阉割版的,国内应该会叫做AP。今日FSD实测中,有部分车主反馈一天内因为其踩线等误操作导致其12分全部扣光,甚至部分狭窄、人多路段需要人为操控,依旧不是属于完全自动驾驶,这点对于这些车主来说等了几年等了个寂寞,估计完整版车型得等他们车型报废后才会出来吧。 当然,特斯拉应该后续会有这两点的操作,而这两点也将会是老车主愤恨的点。 . 第一,月租模式。模仿美国现有的99美元月租,也就是你只需要几百元就可以体验,持续性的受到它的牵制。 . 第二,买断形式大降价。大降价就是原本64000元的直接降价至19000元内或者大放送,价格更低或者免费,大部分用户还是会接受的,但是对于大部分的老车主来说有没有可能是大冤种。 . 结合以上,花6万4买的配置没有什么更好的用处,在别人眼中或许会是一种笑话,目前的FSD就是阉割版,配置不完善,即使官方你宣称不是FSD,有没有可能就是一种宣传手段,不然它怎么会引起这么大的热度,特斯拉自己应该心知肚明的。而且费用64000元,后续还有可能会降价,老车主短期内并不能得到更好的驾驶体验,对于现车主来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什么时候出完全体版本呢?估计得等到老车主车子报废了吧!所以,个人不推荐这个所谓的“FSD”。这点大家如何看?欢迎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外观方面,尾灯不变,都是很显眼的一条杠。毕竟目前一条杠的车尾灯设计的车不多,它的这点还是能让人知道它就是理想车型的。 . 电池方面,标配800V快充,甚至存在900V的可能性,网传12分钟能充500㎞电,5C充电倍率,保真?我觉得有一定可能性,800V标配已不是亮点,目前标配900V车型的车才会更加引人注目,也就是吸引人购买,而5C的充电的倍率,12分钟充500㎞在如今已不是做不到的事情,尊界S800十分钟能从20%充到80%,而且这个充电时间也就是在高速服务区上个洗手间或者吃份小吃的时间,新车解决了充电时间长的问题,提升了用户体验。 . 掀背车身,显得更加运动化,这款新车是要向性能车转型?我觉得并不,毕竟它还是像理想其它车型一样是方正的大体车身设计,这样就让人觉得并不灵活,而且更大尺寸的宽度只会增加风阻,而性能车一般都会在车身角度上做些处理,显然这款车设计上还是延续了理想其它车型的设计,看不出任何性能感。 . 新车会搭载长尺寸的中控屏幕。从图片中的前玻璃看出其车前排会有比较长的中控屏幕,这会是跟理想L8一样搭载两个15.7英寸的屏幕?假设真的搭载的话?那么这种屏幕怎样做会更加舒服呢?是不是有可能会增加零重力座椅提升乘坐体验,而且更长的中控大屏幕尺寸,也就是增加了用车的可玩性,想象下在前排打游戏机的场景,是不是很酷。 . 车内配置一如既往的豪华。新车会有冰箱的可能性很高,而且标配L2级辅助驾驶、智能座舱、完善的座椅功能等都在其它理想车型身上可以看到,新款车应该也会如此。 . 当然,新车最让人期待的就是它的智驾。从外观看车头顶部有1个激光雷达以及侧面各有1个高清摄像头,这或许该车会拥有更高阶智驾,不再是传统的AD Pro或者AD Max ,这点就会与现有理想区分,但是它还是理想的一部分,也体现了理想技术的进一步提升。 . 综合以上,理想i8即使有了更加运动化的车身或者更高阶智驾的提升,它不变的地方很多,始终还是理想。 . 以上是我对新款理想i8的个人看法,大家预测该车会有什么新配置呢?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途昂新一代Pro,真Pro还是伪升级? . . 最新途昂pro将于下个月3月10日上市,新一代途昂直接命名为途昂pro,那么pro在哪里?也就是它具体升级在哪些地方呢? . 首先,动力升级,燃油经济性也会有所提升。新途昂pro将搭载上汽奥迪A5L同款第五代EA888发动机,该发动机的优点主要有两个,一个就是提升动力性能,而另外一个就是提升燃油经济性。这两点都是用户特别关注的点,动力提升提速明显,开起来也更加顺畅,而提升燃油经济性则用车成本更低,这两点都是很提升用户感受的地方。 . 其次,整车尺寸有所提升。新车提升了头部空间和后备箱空间。其中变化特别大的就是长度和高度。长度提升了11.3cm,而轴距不变,显然其提升点主要体现在后备箱的尺寸提升上。而头部空间增加了1.5cm,差不多3指距离,这种提升主要体现在后排的头部空间上,因为前排大部分车都可以自动调节座椅高度,前排对高度要求没有后排的高,这种提升主要是提升后排的头部空间,减少后排乘坐局限性,人坐后排就不会因此而觉得太闷。当然头部的提升自然也会提升后备箱的头部空间,在宽度接近的情况下,后备箱容积提升了将近3.37L,这点提升看起来不多,但是如果是装每瓶容量为1L的水的话,可以多装3瓶,实用性会有所提升。 . 最后,说点不好的pro,有两点。 . 第一,那就是价格,价格据说会提升3万,真正想购买的人成本会提升不少。按目前所知的内容,新款车型的内饰、配置、车机智能系统等都比老款好,加上刚才所说的尺寸以及第五代EA888发动机的提升都在一定程度上会提升该车的成本,而按目前低配24.99万的指导价来看,新车肯定不会低于24.99万,我更相信是25.99万起,如果价格直接按网传的那样要多3万的话,也就是27.99万,那么它的竞争优势有所降低,车主考虑购车成本方面就会有更多选择,这块也会减少它的销量,所以我宁愿希望它是25.99万,毕竟提升不多,用户接受的程度会更高。 . 第二,外观/内饰等反差并不会提升用户的操控感。新款途昂pro的门把手改为嵌入式门把手,看似升级,实际这种门把手用途并没有太大的优势,仅仅就是减少了些许风阻,但是实际操控感相比较传统实体门把手会有所欠缺,而且还会有夹手的风险,弊大于利。内饰方面,我觉得这点升级就是毫无用处,中控台屏幕下的增加了一个音量的调节触屏屏幕,当然,看起来肯定更加科技化了,但是实际操作起来如何呢?我看过某之家一个博主在测试该车的时候就吐槽了它反应慢,或者没反应,这种估计就是该设计升级的缺陷,显而易见,特别是在开车期间想手控调节音量就会显得麻烦,严重点的话就有可能因为分心而造成更多事故的发生,这点我觉得有点画蛇添足了。 . 那么,途昂pro的哪些升级点会让大家觉得惊喜呢?我本人比较喜欢它的尺寸、发动机以及一些配件的升级,当然该车让人觉得不适的就是其价格的提升和内饰/外观某些地方的画蛇添足,这些都是该车型的反向pro。对于此,大家有何看法呢?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广汽传祺E8 phev在本月上市了新款车型pro+,这款新车没有很特别的升级处,更多的是配置的缩减。然而有些人觉得它虽然减配了,但是价格下降了接近2万块钱,很香,当然也有人觉得不好。那么,这辆车还能入手?这里我拿江淮旗下的24款瑞风RF8 phev智聆版 1.5T 150㎞荣耀型做下对比,看看它还是不是能购买呢? . 首先,同样价格下,空间表现瑞风RF8更加优秀。更好的车内空间能让驾乘人员不显得压抑,提升乘坐舒适性。两者不管是车内空间还是后备箱空间,这些瑞风RF8都表现俱佳,其中尤其明显的是其车身长度,比传祺E8要长29.5cm,而轴距长17cm,显然后备箱的表现也会比传祺E8的更加有优势。如果你考虑这两辆车,传祺E8的车内空间并没有任何的优势,我更加推荐瑞风RF8。 . 其次,动力性能方面,我也更加推荐瑞风RF8。其不管在最大扭矩、发动机/发电机马力值这几方面都会比传祺E8的优秀,这几点都是反馈动力性能的重要因素,正常它们的数值越高,其动力性能会越好。而更好的动力性能能解决大家什么难题呢?我觉得主要是起步和超车会更加轻松些,这点极大提升了用户的用车体验。有没有人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在高速上想超车通过,但却很难追得上前面的车辆,心里一时觉得心烦,而且这也可能会让我们心里产生这个想法:下一辆车还是要买动力更好的。 . 当然,底盘稳定性也很重要。传祺E8的底盘悬挂用料一般,后排没有标配独立悬挂,这会导致什么样的结果出现呢?主要是后排乘客在过一些坑洼路段或者减速带时,汽车后排就不会稳,有些用户有可能会晕车,极大的降低了用户的乘坐体验。相反,瑞风RF8则前后标配独立悬挂,而且本身江淮汽车也是从底盘做起的,底盘的技术正常来说不会太差。如果考虑底盘稳定性,我会推荐瑞风RF8。 . 综合以上的车内空间、底盘稳定性、动力这几点我会推荐江淮的瑞风RF8。但是,传祺E8这款车真的不能买了?也不是这样的,它这些地方提升了用户体验。 . 第一,车内配置传祺E8也更加好,其中就包括有零重力座椅、按摩座椅等提升第二排用户的乘坐体验的配置,当然车机芯片8195对比江淮的6125会显得更加高级。传祺E8不足的地方就是将主要配件全部加装在第二排上了,剩下两排座椅的乘坐体验就会差些。 . 第二,侧滑门方面传祺E8是双侧电动开启的,而瑞风RF8这款车型就只有一边是电动开启的,这点传祺E8实用性更高。仅有单侧滑门的RF8,在多人乘车时,如果需要从没有电动滑门的一侧上下车,就需要手动开门,相比电动滑门,便利性大打折扣,尤其是对于老人、儿童或行动不便的乘客来说不太友好。而当我们双手拿着东西时,也无法像电动滑门那样可以通过按键方式轻松开门,这极大的降低了便捷性,也降低了用户的购买欲望。相比较之下,传祺E8更加齐全的配件更多的提升了实用性。 . 第三,传祺品牌知名度比江淮瑞风要高,而且江淮瑞风部分车友反馈售后一般,所以如果一辆车买了没有更加完善的售后,显然也很难让用户接受,如果考虑品牌和知名度我会推荐传祺E8。 . 综合得出,如果你不考虑底盘稳定性、动力以及空间,只考虑便捷性、更加齐全的配置和品牌售后等,传祺E8这款车是不错的选择。反之,我推荐瑞风RF8。 . 对于以上的两款车,大家会选择哪款车呢?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25款普拉多将于本月26号上市,新款价格有不少升级,有优点也有缺点。 . 首先,我说说它的不足点。 . 第一,价格会更高。国外新车价格65万,相比较老款车价格上调了不少,成本更高,客户的选择性也会更多。国内做硬派越野车的企业也不少,坦克系列也很受国人喜欢,一月份坦克销量10468台,而普拉多的销量会有这么多?这也代表国人对国货的认可。而你涨价了,提升了用户等级,也就是能买得起这辆车的用户会更少,这不就是自掘坟墓的概念? . 第二,你外观改成这样,辨识度太差了,不讨喜。其实24款以后都是这种轮廓形状明显的设计,有点类似机器人的设计,有可能设计师是想展现科技元素,但是货不对板,新车辨识度不高,侧面看哈弗H9既视感,但哈弗H9是狗头既视感,最起码从远处看还能知道它是哈弗家族汽车,而丰田普拉多VX的车头设计没有23款及之前的那么醒目,辨识度一般,10几万的车也是这样的设计,平平无奇,几十万的车做成这样没有任何的豪华感,有些人会购买这辆车的原因就是看重了外观,新款吸引力不足。 . 其次,我讲讲新车的优点。 . 第一,新车配置会更加齐全些,例如标配真皮座椅、座椅加热等,这些都会提升用户的乘坐体验,今天主要讲它的底盘悬挂,新车悬挂是双叉臂悬架,这种悬挂方式会极大的提升底盘的稳定性,特别是后排乘坐顿挫感会有所降低,对用户来说,他们的舒适性会有所提升。 第二,能耗这块新款会大幅度减少。新款会增加柴油版本,也就是说它是加柴油的,就是我们平常在加油站看到的“0”号油。之前,我有个朋友他就是开普拉多的,油耗接近2元一公里,而柴油肯定会比汽油的油价低,而且其发动机热效率正常来说会更高,燃油经济性也会更佳,上述两种情况相结合下,25款普拉多的能耗会大幅度下调,具体多少得看上市后再看。而且据说,它年底会上架一款柴油版的48V轻混配置,这点也会提升燃油经济性和汽车稳定,从而提高用户体验。 . 综合以上,新款普拉多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燃油经济性、底盘稳定性等提升方面,不足之处呢,就是价格太高,而且外观不够吸引人,辨识度不高,这两点都会劝退潜在用户。 . 对于25款普拉多的提升和不足,大家认可?如果有不同看法,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2月18日,阿维塔07新增两个配置车型,它们分别是阿维塔07 Pro+增程版和纯电版,价格为21.99万和22.99万。这两款新车有什么优势值得大家购买的? . 首先,就是价格下调了。该车上市限时有5000元定金抵扣15000元优惠,也就是价格下调1万元,其次还有1万元的限时补贴和6000元的保险补贴,这几样都是现金抵扣并不是部分车企的积分赠送方式,显得更加有诚意。综合优惠2.6万,抵扣后价格是19.39万,也就是增程版价格会低于20万的指导价。阿维塔07原本定位是20-30万级别车型,如今直接降了个大级别,部分15-20万级需求的用户有可能会考虑新款阿维塔07+增程版,这种优惠后的降价会吸引这类用户购买,而增加了购车范围,其新车的销量大概率会有所提升。 . 其次,新款车最大的亮点就是搭载了华为的乾菎主视觉智驾。这个配置好不好呢?我觉得很好。 . 第一,该车并不是传统的L2级辅助驾驶,也会比比亚迪的纯视觉智驾“天神之眼C”更加智能化。天神之眼C只能在城市高速路段或者某些快速路段实现换道等自主驾驶,而城市内它目前并无法实现自主驾驶的操作。而搭载华为乾菎智驾ADS SE的阿维塔07 pro+则可以实现在城市内自主识别路线行驶,智能化更强,相比之下搭载天神之眼C的车型的局限性会更加明显。而对比之下,20万内的比亚迪车型只能配备天神之眼C这种智驾方案,而阿维塔07 pro+增程版优惠后价格在20万内,对智能化要求更高的用户,有可能在同级车中选择阿维塔07 pro+的可能性会更高些。 . 第二,即使不使用它的自动驾驶功能,它的配置也会让我们更加安全。有可能有人会说,虽然它配备有这个智驾,但是使用它的频率较少,实用性对他来说并不高,成本如果能更低些会更好。其实像他一样想法的人还有很多,只是如果不用这个功能,它的实用性不高?我觉得并不能这样认为,因为它会让我们更加安全。搭载这个智驾的前提是它能满足足够的配件来支撑这个功能,相比较下它拥有更多的摄像头数、超声波雷达数、毫米波雷达数,而更多的安全配件也会让行车更加安全。虽然我们不用这个智驾的自动驾驶功能,但是它的这些配件还是会实时运行,并不是毫无用处,更加提升了我们的安全性。 . 其实,我没想到阿维塔07 pro+会给这么大的优惠,价格优惠方面还是存在不少惊喜的。对于新款阿维塔07 pro+的降价,大家如何看呢?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前段时间,全新岚图梦想家正式上市了。这款新车上市有不小的变化,以下我简单说说它的几个重要变化。 . 首先,新款车身尺寸全系提升。之前部分车型车身宽、高尺寸跟顶配车身尺寸略小,新款恢复成42.99万那款车型的尺寸,也就是宽度和高度提升了将近2cm,更高的头部空间以及更长的宽度,都会提升用户的乘坐体验,例如头部不会有太过压抑的感觉,而宽度更大的是提升后面两排的空间,增加第二排前往第三排的通过性,极大的提升了用户体验,这点提升非常好。 . 其次,新款车型全系标配了华为乾崑智驾ADS3.0,部分用户购车成本会降低。目前华为智驾属于行业第一梯队,智驾的能力和安全性都会比老款的智驾要更好,而有些人购买顶配车型的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它有华为乾崑智驾,现在35.99万就标配,也就是说他们可以35.99万就得到这个配置,两者的价格差接近7万,对于这类用户来说,他们省了16%的购车成本,这个购车成本后续除了充电费用外,也可以通过选装增加自己喜欢的配置,成本降低会让部分客户将其加入购买车型行列,有增加厂家的销量多可能性,1月份岚图梦想家虽然只有1万台,但是12月份则有1万多台销量,显然大部分人知道会有新款所以才延迟了购买时间,而这个月新款上市,购买人会更多,大胆猜猜,2月份岚图梦想家销量会破万。 . 当然,梦想家减配的地方也有,但是它会影响购买力?我觉得并不会。这辆新车它减配了空气悬挂这个配置。这个配置可以自动根据路况调节车身高度。更高的车身就不会容易碰到石头,通过性会更大,视野也会更加宽阔。而更低的车身则稳定性会更好、动力表现也会更佳。当然,新车减掉了这个配置后就会衍生出不少缺点,例如汽车通过性会变差,过减速带会有更明显的顿挫感,这些都会降低用户体验,但是价格毕竟下调了,如果想要这些配置就购买更高的配置车型,当然成本也就提升了,这点我觉得它减的好。只是如果车企能增加选配功能,也就是说空气悬挂可自行选购的话,我觉得会有更多用户愿意花钱购买,这点车企还是没有考虑到啊! . 梦想家这两款新车我觉得它的加减法做的妙,更多的是降低了用户的成本考虑,也有更高的配置提升。有些人有可能不喜欢购买这两款新车型,但是主要还是看个人需求。如果你对悬挂要求更高,想要追求极致的舒适性,又要有更好的智驾体验,选择顶配42.99万车型更适合;当然,追求成本,但是又要有更高级的智驾体验,选择35.99万的四驱卓越乾崑版也是可以的。 . 对于岚图梦想家这两款新车,大家如何看呢?或者有没有什么遗漏的配置,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哦!
#辣评新车. . 今日全新豹5正式上市,起步价23.98万起,新车如何?我觉得诚意不足。 . 首先,就价格方面,它涨价了。该车实际新车价格23.98万起,顶配32.98万起,而24款顶配价格也只有27.98万,相比较之下价格涨了5万元,成本因素还是购车的重要因素,对于成本的提升,会极大的降低该车对用户的吸引力。而且这个降价5万元会不会过段时间又要有降5万的“背刺行为”出现吧,对这点,部分车主还是存怀疑态度。而新车一些重要硬件还减配了,例如座椅从真皮座椅改为仿皮了,真皮座椅的用料、乘坐舒适性并不是仿皮能完全代替的,不然所有人都采用仿皮,对于车企来说不就省了更多成本了?但实际部分仿皮用料一般,存在异味或者其它潜在风险,乘坐体验会差很多,这些对于新车主来说是就是减配,价格涨了,配置还差了,显然诚意不足。 . 其次,低配在续航、能耗方面没有任何的变化,包括一些发动机、发电机技术上都没有任何的改变,你说它是25款,我觉得它更像是23款plus版本,跨了2年,技术升级提升不明显。 . 再者,比亚迪在2月10日上市的天神之眼划分中,20万级别以内车型是天神之眼C,而低配车型23.98万才配备天神之眼C,这是象征着它的价值只值20万以内?25款豹5相比较其它20万已搭载激光雷达车型中显然竞争力不足,而且它只标配天神之眼C,如果价格它卖20万以内,我相信会有很多人购买,显然它搭载的这个天神之眼C更加彰显其诚意的不足。 . 不管是价格、配置还是它的天神之眼C,低配车型诚意不足,高配车型价格又太贵,搭载华为乾崑智驾车型价格太高,只会劝退不少用户,这点大家如何看?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最近25款吉利银河L7 Em-i上市了,新款车型搭载的新技术对于油耗、动力等都有着不少提升。而相比较更低价格以及搭载天神之眼C的的宋Pro DM来说,新款吉利银河L7有哪些地方值得我们购买呢? . 首先,提速明显,摆脱社死现场。新款动力性能会越强,而好的动力性能会提升驾乘体验,特别是超车时提速会更加明显,这点会极大的提升我们的用车体验。假设你准备超车,而不管如何提速就是超车不了,你本人首先会觉得很尴尬,其次也会觉得因为动力不足而心生不爽。显然,吉利银河L7这辆车的动力表现能给我们带来更多好的用车感受。 . 其次,吉利银河L7 Em-i适合开长途。吉利银河L7这款车型的纯电续航是115㎞,也就是说它可以进行更长距离的行驶,这点对于经常需要进行城市间行驶的用户来说会更加吸引力。毕竟买新能源车就是为了省钱,而比亚迪的宋pro这款车型只有75㎞,长距离行驶一般距离不会太短,而长距离行驶就会增加用油的概率,一般人家选择新能源车也就是为了能省个油钱,而如果你上了高速还要频繁用汽油的话,那么这也省不了多少钱,所以不仅仅是市区消费者,所以如果对于经常进行城市间的长距离行驶的用户,宋pro的吸引力没有吉利银河L7的高。 . 再者,吉利银河L7更重的车身以及更好的底盘调教给予了用户更高的乘坐舒适性。一般汽车乘坐舒适性主要体现在噪音、还有乘坐稳定性方面,这两方面都是吉利银河L7更好。一辆车底盘如何,就看它悬挂如何,吉利银河L7采用的双叉臂后悬挂会更胜一筹。当然,该车整备重量要比宋pro重140㎏,相当于多2个成年人的重量,车辆越重,其车身稳定性会更佳,特别是在高速路段过横风路段,时,更重车辆行驶会更加稳当,而宋pro遇到这些路段的稳定会更加差些。当然,更重的车身,汽车的底盘等配件会更加牢固,这些都会起到降低噪音的作用。综合上述两点,吉利银河L7的乘坐舒适性会俱佳。 . 当然,如果考虑辅助驾驶的智能化,吉利银河L7 Em-i的这点估计会劝退不少人。吉利银河L7的主动安全配置没有宋pro齐全,而11万级别这个价位宋pro还搭载了天神之眼C的高阶智驾,也就是说驾驶宋pro这款车可以在高速上实现自动变道、上下匝道的自动驾驶体验,人们体验了更加科技感的同时,也解放了双手,正常来说驾驶比亚迪宋pro在高速上会更加轻松。 . 综合来看,若你更看重动力、驾乘舒适性的话以及经常需要走长途的话,吉利银河L7 Em-i是更佳的选择;而宋Pro DM能提供智能化的辅助驾驶。这两款大家会如何选呢?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有可能大家所谓的豪车就是BBA类,像宝马、奥迪、奔驰、宾利、保时捷等定位豪华品牌车型。实际上,它们能称为豪车因为其有着悠久的品牌底蕴、特定技术、更强悍动力以及更高的价格定位,当然用户也能通过其品牌得到更好的服务,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豪车。但从中我们得出,除了性能、外观、价格外,豪车还有个共同特征,它就是有独特的技术,这些独特的技术,能提升用户的驾乘体验。现在我说说今日的主角,它就是尊界S800,它能被称之为豪车就是因为其有独特的技术,这些技术的高度是目前众多车企所达不到。接下来,我重点讲讲尊界S800的六项技术中的两项,以及这两项是否真正提升了用户的驾乘体验? . 首先,它首发的途灵龙行平台,搭载的L3级智能驾驶系统,对于用户来说会减少脑力疲劳,提升安全感。为啥这么说? . 第一,L3级智能驾驶跟L2级智能驾驶有很大的区别,它允许双手不用放在方向盘上,也允许双眼不用一直盯着前方看。只是它仍然在一定情况下需要有人接管,而相比较L2级自动驾驶来说,它解放了双手双眼,会缓解了驾驶人员的疲劳感,目前其跟真正自动驾驶只差全自动驾驶这一步了,这是很提升用户体验的点。 第二,上面说了该技术可以解放双手、双眼,这点就是说明该车的安全技术有所提升,但是这种技术会100%安全?我的答案是不可能,因为目前非自动驾驶的车型占绝大数,每个人的驾驶习惯不同,有些不好的习惯有可能会促使自动驾驶中的汽车发生意外的可能性也不少,所以完全让汽车自动驾驶目前并不是理想的事情,而且它这辆车想要达到更高的安全等级,只能优先给有条件的城市率先使用,例如上海的S32申嘉湖高速公路路段等,虽然能达到条件的道路在逐步建设中,但是已建成的道路也仍不成熟,其并不能达到100%安全,而今日首发的剩余2项技术为L3自动驾驶提供了更感的安全配件支持,包括提前信号接收等。但它也向用户展现了该车因为携带这高端技术所带来的满满安全感。 . 其次,大家在选购汽车是新能源还是油车时,有个重要因素实际上会影响用户选择,它就是时间。一般来说,一辆车充满电的时间会比加油的时间长,所以一到节假日,在高速服务区排队充电的人就会比较多,少的半个小时,多的2-3个小时,这么长的等待时间会让一些用户产生负面情绪,后续换车时会降低他们选择新能源车的概率。尊界S800搭载的巨鲸电池2.0,官方说有6C的充电倍率,一般车企中充电时间是按30-80%的充电时间核算的,而尊界S800的充电时间是从10%-80%来计算时间,它只需要10.5分钟,这很显著的提升了充电时间,10分钟有时候在服务区上个厕所就过去了,这对时间要求很高的用户会有更强的吸引力,而它的这些提升也是技术提升的巨大体现,这还是对未来充电时间超过加油时间埋在伏笔。 . 当然,除了以上几点外,我觉得还有一点是能提升用户感受的。尊界S800有纯电和增程两个能源类型的车型,相比较单一能源类型车型来说不会太过局限,选择性会更多,对于意向用户来说,想要的能源类型都能满足才是懂他们的点,这就是服务。 . 尊界S800的超强悍科技配置展现了其强大豪华感,个人觉得其豪车定位是必然。虽然科技技术目前并不成熟,但是结合现有的以及未来科技的预测,其整车豪华性能只会更强。这点大家同意?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就在刚刚官方公布了上汽奥迪A5L的实车,这辆车我比较满意的点有不少,现在这边通过一些公布的信息对其简单做下预测。 . 首先,这款新车应该会定位高性能车,原因有三点: . 第一,新车至少会有3个配置车型,预测其中包含2个两驱车型和一个四驱车型。上汽奥迪A5L搭载第五代EA888的可能性很高,该发动机有着更强的动力的优势,相比较老一代发动机优势明显,这点会体现在哪呢?应该会体现在零百加速上。实际更强的动力,提速更明显,超车更轻松,轻轻点下油门就超车了,这对驾驶人员会有更好的用车体验。 . 第二,该车的轮胎是98Y的高性能轮胎,其能承受的最大速度是300km/h,而实际该车的最大速度是235㎞/h,一般家用车的最大速度是180-200km/h居多,如果定位家用车车企就没必要去增加更多成本而标配适合该速度车型的轮胎了,而参考前几天预售的ET9的其中一款车的最大承受速度是240km/h,它就是定位高性能车,显然上汽奥迪A5L定位高性能车的可能性很大。 . 第三,车身形象。汽车车身还是采用了比例协调的溜背型设计,侧面看是运动感十足,性能车一般来说都拥有运动感十足的外观形象,上汽奥迪A5L的运动感车身也是其成为高性能车的条件之一。 综合以上,25款上汽奥迪A5L定位高性能车的可能性非常大。 . 其次,说到用户体验,新车会有哪些地方能提升用车体验呢? . 第一,我觉得就是车内空间的提升。新车相比较奥迪A4L不管是长宽高尺寸还是轴距,都有着不小的优势,这些对提升前后排空间、头部空间以及后备箱空间都起着不小的作用,特别是其中的宽度,增加了差不多4cm,主副驾的宽度不会有更多的局限性,特别是腿部空间应该有更多地方支撑,显然驾驶人员的腿部不会再觉得憋屈了,很提升驾驶感受的升级。 . 第二,据说新车会搭载48V轻混。虽然这能源类型对能耗的减少影响不大,但是我觉得它更是提升用户体验的重要。为啥这么说?众所周知,大部分燃油车的发动机都有静谧性差或者顿挫感等不足,这些对于油车来说是降低用户操控性和舒适性的用车体验,而48V轻混它能减少因起步或者加速时的发动机顿挫感,包括提升更好的静谧性,这两点都能提升用户的用车体验。但是,药物有利有弊,奥迪的48V轻混后续维修成本会更高,而且是否还会像之前出现多频次的发电机故障,部分用户还是对奥迪该技术存怀疑态度。 . 第三,上汽奥迪A5L会搭载华为的纯视觉智驾。为啥是纯视觉智驾呢?我看了车外观等都没有激光雷达的影子,目前合作的点就是它的纯视觉智驾,纯视觉智驾目前可以进行代用户进行泊车、高速上自动换道等操作,高速上智驾对于长距离高速驾驶上的用户会减少用户疲劳感,提升用户体验,当然不足之处就是相比较激光雷达等操控会更易受环境或者突发情况影响,安全性不足,所以使用这个功能的用户还是要时刻保持注意力,会增加脑力疲劳感。 . 25款全新奥迪A5L这款车如何呢?我觉得优缺并存,它的优点在于更大的车内空间、更强的智能体验以及更稳定的驾乘体验方面,当然因此存在的安全性缺失、产品问题、成本提升问题等不足也会显露无疑,所以,对于此,25款上汽奥迪A5L是否会有所改变,如果提升明显,我相信该车应该会受更多人喜爱,反之,吸引力则会不足。这点大家如何看待呢?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圈友鲜试驾大家好,我是专业做牛的木木先生,本人之前就对不少汽车进行了深度试驾分享,其中就包括领克Z10/Z20/07/06、大众迈腾B9、比亚迪宋pro等车,而之前试驾过吉利品牌的车型就有吉利星愿,吉利银河E5。上周五我利用空余时间试驾了吉利银河最新...查看全文
#辣评新车. . 今日,沃尔沃发布了25款沃尔沃XC60 B5的车型官图,新款车在外观、内饰、配置等做了改变或者升级。有可能大家以为我接下来会说这款新车改变或者升级的点。但是,今天我不讲新款车的变化之处,我想讲讲沃尔沃XC60这款车保留的或者有所升级的黑科技配置以及其能提升用户体验的地方。 . 首先,个人觉得有红绿灯读秒功能的车除了更加智能化外,用起来更加便捷。25款车机会升级地图红绿灯读秒功能,该配置的好处就是能一定程度上提醒驾驶人员绿灯到来的时间,减少红绿灯等待时间,大家是不是有同样的感受,当绿灯亮的时候,停在你前面有不少车会慢慢启动甚至整车不动,需要等个几秒钟才会开走,但等到你想要通过划线时刚好红灯,这对于部分车主来说应该当场骂街了,标配这个配置对用户来说就会减少这种问题出现,提升了汽车过红绿灯的通过率的同时,也会提升他们的驾乘体验。 . 其次,25款沃尔沃XC60还有空气悬挂这个配置,个人觉得并不会标配,但拥有这个配置我个人觉得底盘的稳定性会更好。它会在驾驶中自动调整高度,一般来说,当底盘调整到较低的时候,有利于提升汽车的稳定性和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而对于个别人来说,汽车底盘较低时有可能会更加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有可能会使汽车显得更加运动感,之前思域很多改装车就是把底盘下调,这点对于这部分人来说它提升了外观吸引力。当然,它的这个空气悬挂配置也可以自动调高底盘,底盘高点从外面看会显得该车更加高大,会提升空间更大的视觉效果,而当它在复杂路段时,特别是越野道路,相比较老款来说底盘不会轻易碰到石头等硬物,一定程度上会提升越野能力,它的这点提升对于越野爱好者有着更大的吸引力,这里大胆猜测一波,25款沃尔沃XC60销量假设会提升的话?我觉得其销量提升的主要用户应该是越野爱好者呢。 . 新款车型开起来稳定性会好。25款XC60大概率还会标配48V轻混,部分客户会觉得其故障率的可能而减少了他们对该车意向的可能性,那么沃尔沃为啥要保留这个发动机技术呢?我是这样想的,它的这个技术重心主要是提升汽车启停感受,并不是减少能耗。沃尔沃48V轻混相比较丰田的双擎技术上的不足就是能耗降低不明显,而其更大的优点就是减少启停和驾驶期间的顿挫感和提升整车的静谧性。有开过油车的人都知道油车有这两个缺点:第一,发动机太吵;第二,启动起步太慢,而且提速时偶尔会有顿挫感,这两点实际上还是降低了用户对油车的渴望,显然油车销量也会有所下滑,当然,它标配这个技术对于提升车内的静谧性和减少汽车顿挫感有着很明显的益处,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 以上的红绿灯读秒功能、空气悬挂技术以及48V轻混这三个黑科技,不管是这些黑科技是否得到保留或者升级,我觉得25款XC60这款车还是真真实实考虑到用户的用车体验了,对他们来说不仅提升了驾乘舒适性,而对于车企来说有可能会提升销量。这点大家认可?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前天,25款全新宝马X3正式上市。此次升级有亮点也有槽点,就目前而言,我认为大家先别急着入手,不妨再观望观望。 . 首先,我讲讲25款宝马X3相比较老款升级的地方在哪里?为了更直观说明升级所在,这里我拿25款的低配车型和23款顶配车型来进行对比。拿这两款车来对比主要是价格接近,但是25款车型的价格更高,此价格的差距证明了25款应该有不少地方的升级,所以25款宝马X3升级在哪里了呢? . 第一,就是尺寸的升级。25款相比较23款轴距增加了接近11cm,整车长宽尺寸也有不少的提升。也就是说25款车型相比较23款车型来说汽车的前后排空间会更大,这点应该是该车吸引家庭消费者的主要原因之一。 . 第二,主动安全/被动安全新款配置会更加齐全。其中的安全气囊相比较老款会多增加1个。汽车安全气囊的数目也是检验汽车安全系数的重要标准之一,数量更多,显然大众消费者认为该车的安全系数会更高,对比两车,安全气囊数的增加也是新款车的主要升级之处。 . 第三,辅助驾驶级别提升到L2级别。25款相比较老款的辅助级别提升了,车道保持辅助系统、疲劳检测、车道保持等配置相比较老款级别更高了。L2级别这个配置目前在很多10万级别车型中也有标配,但是拥有这个配置的车型的驾驶感受会更好,像我的领克06有标配这个功能,踩线或者旁边来车/来人时等都有提示音警示,可以做到提前预防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提升用户驾驶体验,是一个很好的配置。新款提升的这点还是非常好的功能。 . 第四,新款主动闭合式进气格栅标配了。这个功能优点之一就是更加节能,油耗正常来说,同样性能的车,拥有这个配置的车型正常油耗会更低。对于有这款车的购车用户来说,它很大的提升了他们的乘坐舒适性。 . 但是,25款宝马X3这款车型是目前的更优选择?我个人觉得并不是这样的。我觉得25款相比较老款有不少的减配。 . 【哈曼卡顿并不是标配了】23款是标配哈曼卡顿的,能买得起30万以上车型的用户往往对用车体验有较高要求,希望新款在用车体验上能优于老款,而25款显然不符合其高级感,应该大概率会降低用户的购车意向,新款宝马X3的这点减配值得吗? . 【全景天窗改为天幕了】实际这点改变的主要原因我觉得就是高度尺寸降低了,但是天幕因其厚度的减少确实可以解决高度不够的问题,但是天幕的防晒效果、防噪效果或者说空间的局限性会更加受限,从而产生压抑感,这些也会降低用户的体验,虽然宝马X3这样做的主要原因应该是为了减少生产成本,但是这点还是改得有点不恰当,毕竟其让车内空间有所限制了,会减少部分人的购买意向,但是如果高度保持不变,还是天幕设计,车内空间将会有更大层度的提升,这点应该会更加吸引人。 . 【座椅功能的减配】这点我觉得减的有点不应该了。新款配置没有腿托了,这个配置好不好?我觉得实用性特别高。当你临时休息时,升起腿托就可以让腿部有更好的支撑,是很能提升坐乘体验的配置,25款显然减少了该配置,对于此有不少新老车主是不认可的。 . 【动力降了】不管是马力值还是最大扭矩值,新款价格提升了,但是动力上并没有得到任何提升,反而下降了,我想这点对于有着动力需求的购车用户来说就是他们不买的理由之一,减配比较严重。 . 总之,看似升级,实际减配的东西不少,这些配置的缺失我相信会降低意向车主的购买欲望。 . 为啥我说要让你们再等等买车呢? . 首先,新款车提升的点主要在前后排空间的提升,并没有实际上的增配,更多的是减配,新款价格还是大概率会有不少的降价空间。 . 其次,同级的25款奥迪Q5L估计会是促使其降价的关键因素。25款奥迪Q5L臻选动感型优惠后价格为31.77万,相比较34.99万会更便宜,但是其用料方面会更加实诚。25款宝马X3座椅材料都是仿皮,而奥迪Q5L是真皮材料,这点显得新款宝马X3诚意不够。这两者虽然有不小的价格差,但是消费者在配置更好,价格更便宜,而且品牌都是知名度相当的汽车面前,我觉得他们会选择奥迪Q5L的可能性更大,所以,25款奥迪Q5L的销量应该不会低于25款宝马X3,而假设25款宝马X3想要打破这种局面,获得更多销量,价格只能更低,29万以内应该更佳,所以25款宝马X3的降价应该是必然。 . 大家如果想要购买宝马X3我建议新款再等等,新款价格应该还会下调,而如果等不及可以考虑25款Q5L或者23款宝马X3,他们价格更加合适。 . 对此,大家是如何看的?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25款凯迪拉克CT5将于本月的18日开启预售,从目前公布的内容来看,其震撼感还是非常强的。新款凯迪拉克CT5从外观、尺寸来说并没有太大变化,本次升级最大的估计是下面几点了,以下几点是目前已知的内容。 . 首先,外观颜色增加了台风蓝、逐风绿。我本人看了宣传片,确实这两款颜色非常入我的眼,不知道是不是错觉,这两款颜色的CT5车身显得更加修长了,而且溜背设计会更加丝滑,这里大胆猜测下其尺寸有了些许改动。 . 其次,整车沿用了BLACK WING车型的黑标性能套件。这些黑标套色主要在车标、logo、字体、修边等位置增加了黑标套件,整车看起来会更加浑厚。 . 再者,底盘悬架采用了MRC电磁悬架,并且还有机械式限滑差速器。一般来说,底盘的稳定性的很重要标准就是悬架,新款增加的MRC有着响应速度极快、可以自动调控阻尼以及增加操控等优势,相信这点会提升用户的乘坐舒适性,这技术在过颠簸路段时顿挫感会有所减弱。但是,这里有个大胆想法,它底盘悬架会采用是双叉臂悬架? . 而轮胎方面采用了米其林PS4S轮胎,更显其赛道性能。既然一辆车要有赛道性能,轮胎就不能差。新款车型会采用米其林PS4S轮胎,看了下其可以承受最大时速240㎞/h,普通家用车轮胎级别一般在200㎞/h时速上下徘徊,能承受的时速更大的轮胎其性能更强,能上赛道的轮胎肯定也要满足这一点。具体它是否标配呢?我觉得并不会标配,不然怎么会出赛道性能版呢。 . 当然说了已知内容后,我说点预测配置吧!目前,24款CT5的平均油耗在10个油以上。想必该车油耗高已是很多车主非常烦恼的事情了,而25款CT5有透露出会有混动车型,而且该混动技术属于通用的自研技术,这点大家期待?增加混动车型除了减少能耗外,也能一定程度上吸引更多想省钱的消费者。 . 综合得出,实际从目前已知的汽车信息来看,25款CT5的重心主要在汽车形象上的升级,也就是颜值的提升方面。在过去,我相信它的这种提升确实能吸引到消费者为其买单,但是如今中国汽车的进步也非常大,你说要好的颜值,国产车中就有不少车颜值比25款凯迪拉克CT5要好,我本色的比较喜欢领克Z10、小米SU7等车颜值,显然其外观的变化应该在中国行不通。 . 当然,25款凯迪拉克CT5要怎么做才能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呢? . 我觉得第一就是价格,24款车型目前已有8万的优惠,按正常定价尿性来说,新款车型的定价不会低于优惠后的价格,所以对于竞争激烈的市场,20万级别的好车不少,你应该要更优惠的价格,不然人家怎么会选择你的车呢?目前价格是否会一口价的问题?我个人觉得不会。之前有人说很多品牌都设立一口价车型,其中就包括大众品牌的旗下车型,这点对于车企来说确实会筛选一波人,简化程序,或者说后续销售就不需要太多了,降低成本。但是,这是凯迪拉克品牌,并不是大众,人家也没必要去跟随他们的脚步,况且一口价对于消费者来说会觉得是因为卖不出才会选择这种措施,这样会显得汽车掉价,而且后续价格上调浮动的可能性会很低,有可能会限制企业的发展,所以我才认为25款凯迪拉克CT5不会有一口价的定价。 . 第二,配置升级要到人家的心坎里去。按凯迪拉克市场布局以及产品特性来看,25款CT5连最基本的L2级辅助驾驶也不会全系标配,估计按摩座椅、记忆座椅等配置也会跟24款车型一样不齐全,这些配置也是很多用户选择车的标准之一,假设同一个价位,而且有一款车配置齐全,品牌等知名度也很高的情况下,我相信他们大部分会选择配置更好的车型,毕竟国产车技术也成熟了。25款猜测并不能满足大众需求,这点估计会让大部分消费者失望。 . 一辆车如果只靠颜值我相信不会走得太长,如今想要走得长远,它应该要更注重内在。2月18日,我希望凯迪拉克CT5不要辜负我们的期望,当然有可能是我本人想太多了。大家期待25款凯迪拉克CT5?觉得它会有哪些变化呢?欢迎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今日25款银河L6 Em-i以其7.98万起的指导价震撼上市。25款吉利银河L6 Em-i如何呢?而7.98万这个价格,如果让你从吉利银河L6和刚上市的海豹05 DM中选择,你会选择哪一款呢?针对这两款车型,我会毫不犹豫选择银河L6。理由非常多,这里我简单跟大家说一说。 . 首先,空间上银河L6更大。整车尺寸,长宽、轴距这三点都比海豹05 DM的要强,特别是轴距,银河L6比海豹05多3.4cm,这区别也就是说银河L6有更加充足的前后排空间,前后排空间更大会增加后排的舒适性。而银河L6不足点就是其高度比海豹05 DM略矮些,这里就有个疑问:吉利银河L6这里会不会因其头部空间的的不佳而减少受众人群呢?这块还需要去真实试驾方能知道。 . 其次,整车性能方面,吉利银河L6会更加有优势,这里我从纯电续航性能和动力性能来进行简单说明。 . a.纯电续航能力也是银河L6更强。它俩虽然相差不大,(一个60㎞,一个55㎞),但是电池多几千瓦时容量的差距能减少乘客的用油次数,低纯电续航的混动车中,汽油费用还是占大头的,目前92汽油费用要接近8元/L,假设一个月额外多用1箱油(油箱60L),也就多480元/月,一年多接近6000元,对于一些精打细算的家庭用户来说这个多出来的费用就会取消他们购买该车的想法,银河L6在纯电续航方面会更具优势。 . b.动力性能方面,吉利银河L6更佳。目前反映该车动力性能如何的指标就是该车的最大扭矩和马力值,吉利银河L6的这两者都比海豹05 DM大很多,其中银河L6的综合马力值达到330匹,已超过大部分家庭用车的动力值,对于动力更高的车型,其超车、起步等操作会更加有劲,吉利银河L6的这款车的动力性能亮点估计会吸引一波用户去购买。 . 再者,说到纯电续航,就要对比下两者间哪款车能耗费用更低,显然这里还是吉利银河L6更优。吉利银河L6比海豹05 DM不管在油耗还是电耗都要小。正常来说,一辆车重量越重,其能耗应该会更高,而这里刚好相反,吉利银河L6要比海豹05 DM重90㎏(相当于一个成年人)的整备质量,这里为什么会有如此情况出现呢?其中主要原因还是吉利的Em-i发动机的热效率要高于比亚迪第五代Dm-i发动机的热效率,两者相差0.44%,这里的热效率其数值更高,其能耗会更低,它显然是降低银河L6的能耗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另外一个能耗更低的原因,我觉得还是吉利银河L6的风阻系数很低,更低的风阻能耗也必然更低,估计吉利银河L6在降低风阻系数方面做了不少功夫,这点在比亚迪的海豹05 DM身上没有看到其这方面的优势。综合这两点,吉利银河L6在能耗方面比海豹05 DM低就是必然。 . 如果是家庭用户,他们选择吉利银河L6的可能性更大。家庭用户在购车时尤其注重空间、能耗、配置、底盘稳定性以及价格。我在上面就说过同样价格情况下,吉利银河L6的空间、能耗以及底盘用料方面都要比海豹05 DM更加优势,当然除了上面几个之外,吉利银河L6的这个配置上的实用性会更吸引这些家庭用户。这个配置就是吉利银河L6 标配3.3kw的外放电。这个配置对他们来说还是是非常实用的,毕竟家庭用户难免会有出去户外旅行或者露营的可能性,有标配这个配置的车就不用考虑额外备用发电机或者自热产品等物品,只需要带上转换插排即可,不需要带太多东西就减少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实用性非常高。相反之,海豹05 DM则没有这个配置,该车吸引力应该会大减。 . 当然,吉利银河L6在底盘的用料方面也非常好,该车全系标配独立悬架,其中后悬架是双叉臂悬架(目前10万内车型我就知道它标配),这有利于提升底盘的稳定性,减少顿挫感,从而提升后排乘客的坐乘体验,而它相比较海豹05 DM的非独立悬架来说更胜一筹。 . 综合以上,25款吉利银河L6 Em-i不管在车内空间、能耗、动力性能、底盘稳定性以及配置方面都要比海豹05 DM好,而且吉利跟比亚迪一样知名度非常高,单看这些优势就很难找出不选吉利银河L6的理由。当然如果你想要说吉利银河L6的缺点,我觉得有两点。 . 第一点,该车没有标配L2辅助驾驶,对于习惯智能化的车主来说应该会缺乏吸引力。 . 第二点,该车并没有标配快充口,只有慢充,也就是说它更适合有家用充电桩的消费者,大概率会劝退不少意向用户,这点感觉还是非常可惜的。 . 同样7.98万,这里我更倾向吉利银河L6 Em-i,大家对这两款车有什么看法呢?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 在文章的最后,我问吉利厂家一个问题:7.98万的吉利银河L6 Em-i会生产吗?
#辣评新车. . 据说,本月底宝马将发布25款宝马X3,新款宝马X3如何呢?我觉得它有几大改变。 . 【四大改变】 . 首先,我觉得改变最大的就是车内空间,车内空间提升了不少。相比较老款的车型,其长宽、轴距都有不小的提升,特别是长度和轴距,提升了11cm左右,该车的车内空间主要提升的是前后排空间。而新款车高度降低了,这会降低车内头部空间?我觉得并不会,因为新款车型将可开启天窗改为全景天幕,有坐过全景天幕的人都知道天幕的车就是头顶增加的一块玻璃,厚度相比较可开启天窗要薄些,所以宝马利用其特性在一定程度上使头部空间的改变并不大。但是宝马的全景天幕的防热性效果如何?也需要用户体验方能知道,天幕这点也是一把双刃剑。 . 其次,发动机动力从原本在售款的最低184马力提升到25款最低212马力。其实184马力就已经能满足大部分家庭的消费者了,只是还是太过普通,目前10万出头的车也拥有了差不多甚至更高的马力值,就像我的领克06燃油版新款车指导价10万出头就有181匹马力值,而宝马X3车价格都在三四十万区间了,对此如果新款宝马X3不做任何改变,显然不会让用户满意的,提升动力性能是肯定的,这点大家是不是也是这样觉得呢? . 再者,内饰我觉得主要有两大改的地方。 . 其中一个就是中控屏幕跟仪表盘连接在一起了,成了一体式大屏幕了。这种设计好?我觉得有好的地方也有不好的地方。好的是,这证明宝马X3还是有紧跟时代步伐的,毕竟这一体式大屏幕的车在如今很多国产车中都有搭载,主要还是能满足中国消费者的需求,当然搭载这一体式大屏幕的宝马X3,估计在车机智能化、视觉感受方面会有不小的提升,但是不好的呢就是部分消费者会觉得其美观不足,当然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体式中控大屏,之前假如仪表盘坏了,就只需要修仪表盘就好了,如今成一体式了,直接整个换,相比较传统企业来说,宝马品牌我相信其维修费用不会低,这种配置的维修有可能会提升用户的用车成本,从而降低购车欲望。 . 而内饰另外一个改变较大的地方就是中控换挡配置。老款是传统的换挡手柄,会有更强的操控性。而新款车型直接改成换挡拨片,这点好?我觉得极其不好。改后它的操控性差了,你说一辆车命名叫什么运动套装,运动是什么,不就是有一定的赛车体验感?而赛车手的车会用这种换挡拨片?他们的车不会有这种拨片,这显然降低了整车操控性,而且换挡拨片有些车型还是水晶配件,感觉略有些掉价了,与其定位略有不符。 . 当然,争议很大的就是外观的网格线设计,它相比较老款车型尺寸会更加大。虽然这样会增加视觉冲击力,但是,我个人觉得其还是颜值不够高端。新款车的车头设计有种哈士奇的既视感,特别是这网格线设计如果颜色变黑点估计就会类似哈士奇鼻子,不仅没有增添萌感,反而显得有些怪异,拉低了整车的档次。 . 【客户群体和综合评价】 . 25款宝马X3的目标客户还是家庭用户为主。增加的车内前后排空间、动力的提升都是为了提升家庭用户的用车体验。但是事与愿违,新款车实际上亮点不多,特别是其奇怪的设计也会让人诟病,新车设计方面我并不是特别认可。 . 【一大遗憾】 . 当然作为目前智驾普及的社会,25款宝马X3并没有抓住这个机会,它没有激光雷达,而且也没有像比亚迪那样的天神之眼C的纯视角智驾,这显然是25款宝马X3的一大遗憾。对此,大家如何看?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2月12日,也就是明天25款奔腾小马将正式上市,目前新增的两款车型伶俐马和玲珑马的预售价在2.89万和3.49万。25款车型将会有多大变化呢?现由我来做下预测呢。 . 首先,改动较大的就是新款车型标配了中控大屏幕,而且新款搭载了国内热门deepseek智能AI功能。搭载这个deepseek有什么优势的地方呢?我觉得主要的优势就是它能进行学习从而达到自动进化的能力,这也就是说,目前在用的一些功能有一定概率后续不用经过厂家ota升级了,它可以自动学习进化了。目前能承诺并做到ota升级的厂家不多,这点我相信是很多车友感同身受的地方。这里我简单举我23款领克06来说,该车的高德地图软件不能显示红绿灯读秒功能,而且车企后续又不进行对应的ota升级,这点对包括我在内的现任车主有可能会觉得没有红绿灯读秒功的高德地图实用性不高,而且也会觉得我们并没有受到车企尊重,对领克缺乏信任感,后续换车也大概率不会考虑换领克车了,这有可能会对其销量产生影响。当然,它搭载deepseek功能后,其自动学习后若能自动生成新增红绿灯读秒功能,这点除了可以让我们提前知道前面的红绿灯时间,加快我们通过时间,也一定程度上会减少交通压力。这对我们用户来说是会提升驾乘体验的。当然,之前老款车型并没有标配中控大屏幕,估计也因此丢掉了不少有意向的购车用户,如今增加的中控大屏幕,它可以听歌、看软件,甚至有可能会标配360°全景影像,这种升级会极大的提升用户的坐乘体验,对于老款车主来说这估计会是一种遗憾,但相反之,新车主会更加满意该增配。 . 其次,我结合网上一些信息了解到该车型的大改之一就是后视镜功能这块,具体是否会标配后视镜折叠这个功能这块我们也需要拭目以待。 . 当然,纯电续航这点我相信大家也非常期待。目前纯电续航200㎞内且不支持快充的车型是要额外加收购置税的,而老款奔腾小马的200㎞内纯电续航的车型都是不标配快充的,这就意味着购买这些车型的购车用户需要额外加收3000元左右的购置税,这会劝退部分意向购车用户。那么伶俐马和玲珑马会做出怎样的改变呢?我通过网上曝光的信息了解到会有205㎞纯电续航的车型,这是不是会全系标配,目前这块并没有任何说明,但是按照之前五菱宏光MINIEV的改款去除200公里内车型的尿性来看,新款奔腾小马这两款车型大概率会标配200㎞以上纯电续航,而且25款这两款车型会标配快充,但是这170㎞纯电续航车型是否会保留?我觉得大概率不会,毕竟老款车型也在售,新款就没必要额外增加车型去生产了。 . 当然,不足之处,我觉得就是新款车型外观减少了“芝士白”配色,对于有此配色需求的购车用户新款车型吸引力不足。 . 25款伶俐马和玲珑马相比较老款来说,我觉得其会更加智能化,续航里程相比较老款大部分车型来说会更加有优势,该车实际上升级的地方不管是不是受市场竞争还是国家政策等多方影响,其增加的配置还是挺能符合大众胃口的,我觉得25款的玲珑马和伶俐马销量不会比24款差。 . 对于我的看法,大家觉得如何呢?如果大家有不同看法的,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今日,长安UNI-Z PHEV上市了25款车型智慧新蓝鲸125公里战舰版,该车指导价12.49万。对于该车的评价,我觉得它降价的同时,整车配置也升级了。 . 那么该车是如何降价的呢?首先该车定价12.49万,配置肯定是要比11.79的领先型要好的,相反来说,它肯定不会比13.19万的卓越车型好,这就是铁律。但是,它在上市期间就给了很有诚意的政策,这里我来简单捋一捋。 . 首先,该车上市就给予15000元的现金优惠,相比较某些车企给予的150000积分会更加有诚意。这里抵扣掉实际价格就是10.99万。 . 其次,新车实际搭赠了充电桩。按官方说明,只需要888元就可以得到3000多元的充电桩,加上之前的10.99万,这辆车的实际指导价格就是11.07万,相比较11.79万的车来说就是降价。其实,我觉得车企原本有可能把新车价格定在11.07万的,但是通过这一888元购买充电桩的噱头,让消费者觉得其实际价格就是10.99万,多出个888元的意愿会更大,而且价格更低这个因素也会吸引更多消费者选择该车,可谓是一举两得。 . 对比24款领先型,该车升级在哪? . 该车安全系数有所升级。新款车新增了2个安全气帘,看似只有2个安全气帘,之前有问过汽车车行,一个安全气囊的成本大概在1000元左右,2个大概是2000元,成本增加的同时,还提升了后排乘客的安全,值得点赞。 . 座椅功能更加丰富。新款车型标配主副驾电动座椅,而座椅功能方面新增了记忆座椅、座椅加热功能,拥有更加丰富的座椅功能的车型能提升驾乘人员的用车舒适性。目前在11万左右级别车型中标配记忆座椅的车系很少,这体现了其配置功能的稀有性,但是随着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用材成本会更低,该功能应该会逐渐普遍应用,但是目前来说其确实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该车的高级感,也提升了汽车的便捷性。但是,这里有个想法,如果增加个按摩座椅会不会是锦上添花呢? . 车内前排增加了多层隔音玻璃,一定程度上会减少噪音。噪音的影响实际受很多因素影响,其中就包括发动机声音、是否配备隔音棉、轮胎胎噪、全车玻璃等因素,增加前排多层隔音玻璃虽然会减少前排部分噪音,但是是否这就是现代的“亡羊补牢”呢,这车还有后排的三个玻璃呢?如果其它地方没有进行同样的处理,前排隔音效果就会大减,前排增加的多层隔音玻璃就是成本上的浪费,作用并不大,这点大家同意不? . 总之,对于25款uni-z PHEV战舰版这款车来说,不管是它优惠后11.07万的价格来说,还是车内摄像头、前排多层隔音玻璃的增加、座椅功能配置的增加等方面都体现了该车的诚意满满。但是,对于新车主来说,他们应该会很惊喜,幸亏没有早买汽车,有种“爽歪歪”的庆幸感,但是,对于老车主来说,他们的心情就是天壤之别,这里建议车企还是多关注下老车主的感受,看看怎样才能弥补他们因为价格、配置上差距的失落感呢? . 对于25款的长安Uni-Z PHEV战舰版这款车,大家是否还有其它看法,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25款大众ID3聪明款改款将于2月13日上市,该车如何?而且改在哪里?这里我简单说说。 . 首先,改动较大的其中一点就是中控台的改动,改款的扶手台跟扶手杆整合成一个完整整体,这个改款好?我觉得很好。原本的中控台高度不够,从而导致中控扶手台的储物空间深度不够,空间不足,这样的改动让车内储物空间有所增加,确实会提升坐乘人员的驾乘体验,而且原本扶手的地方是扶手杆,并不符合传统的设计,而且也会显得有些掉价,整合后就更加符合大众审美,消费者购买的意向应该会增加。 . 其次,增加了后排空调出风口,这设计也是改款的点睛之笔。实际只有前排空调出风口的车型,后排的温度调节变动不够大,后排坐乘体验会比较差,增加了后排出风口,极大的提升了乘客的体验,大家是不是也是这样觉得的?当然,如果后排的空调出风口改为多功能空调,该车的高级感就会更加明显。 . 再者,车内内饰颜色丰富了些。改款内饰增加了“幕光交响”、“白色乐章”的颜色,这内饰颜色是由2种颜色混搭而成,对比老款颜色不显得单调,丰富性更足。当然这对于爱好此混搭颜色的消费者来说吸引力应该会更加足。 . 汽车续航增加了1㎞。改款电芯为磷酸铁锂电池,相比较老款的三元锂电池来说,纯电续航增加了1㎞。正常来说,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要高于三元锂电池,对于改款的大众ID3聪明款来说,此次改款对于大众ID3这款车又会增一卖点:相比较老款车型来说,这辆车安全性更高。但是这磷酸铁锂电池确实比老款车型的三元锂电池好?我并不是这样觉得的。 . 该车磷酸铁锂电池的重量要比三元锂电池重80多㎏,相当于车内多一个成年人的重量,重量也是影响能耗的关键因素之一,这里因为重量原因改款能耗会有所上调,原本是13.1kwh/100㎞,如今是13.4kwh/100km,虽然上调的不多,但是能耗提升了就是事实。 . 而且,冬季低温条件对于新能源车来说就是一个严峻的考验,相比较三元锂电池来说,磷酸铁锂电池在冬季的电量释放量要比三元锂电池的低不少,相差接近20%,正常来说,冬季磷酸铁锂电池的纯电续航会比三元锂电池的更高,即使你增加1㎞纯电续航,改款的冬季续航能力也会比老款的差,这点改的是不是太过了呢。 . 当然,磷酸铁锂电池的充电时间也会上浮,这点对于那些时间观念特别强的消费者来说也会降低他们的购买需求。 . 总的来说,改款的大众ID3聪明款,我觉得还是挺满意的,它不管是大改的扶手台,还是后排增加的空调出风口,我觉得它还是真正切实的考虑到大众的需求了。当然电池的大改是否会有如上不足,还是敬请期待吧! . 以上的观点,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踊跃发言!
#辣评新车. . 2月10日,海豹05 DM跟2025秦PLUS款将同步上市。从目前曝光的配置对比来看,两者基本一致,而海豹05 DM公布了最新的价格,8.98万预售价,这是否也会是25款秦PLUS的售价?海豹05 DM作为25款秦plus的平替,真能凭借这个价格在市场上掀起波澜,卖疯?我觉得并不会。 . 首先,价格就是很大的问题。低配8.98万起,我在之前的文章就预测过25款秦plus的价格会是6.98万起,与其相差2万区别,如果没有很大的优势,显然其不配有8.98万的价格。而海豹05 DM对比25款秦PLUS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价格层面上没有任何层面上的优势,尺寸等配置都是一致的,目前价格往往是影响消费者决策的关键因素,海豹05 DM相比较7.98万的24款秦 PLUS来看价格还高1万元,对于精打细算的购车者来说,显然就会有截然不同的选择,而且海豹05 DM没有明显的配置优势,这很难让消费者为其高价格买单。 . 其次,纯电续航降了,能耗也有所提升。虽然它搭载了第五代Dmi,理论上能耗相比老款车型会有所下调,但是它从根本上并没有解决这个问题,短板明显。海豹05 DM续航有43㎞和90㎞续航,相比较24款秦PLUS的纯电续航下降了7-10%,这显然增加了消费者用油的概率,用油的费用更高,目前92L汽油的价格7.79元,如果一个月多用1箱油,油箱大概60L左右,也就多用了500多元,一年用车费用也多6000元,对于不少人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对于追求性价比的消费者来说,该车的吸引力会大幅度削弱。 . 再者,其综合续航里程让人心生质疑。海豹05 DM对外宣称纯电续航90㎞,综合续航达2000㎞。而这1910㎞的续航巨大差异是靠油箱堆积而成的?这不免让人怀疑其数据的真实性。按照正常油车标准,这续航估计得100升以上容量油箱才能满足该车需求吧。虽然这确实能增加纯油续航,但是如此大容量的油箱不仅会占用车内空间,同时其安全性也会大减。毕竟谁也不愿意每天坐在一个大容量的“汽油罐”上行驶。这么大的续航差距,显然这与其是新能源车的定位会有所相悖。当然,如果油箱没那么大,那么这么高的综合续航能力就有可能虚标,这显然会让部分人因为它的虚标而不选购此车,对汽车品牌的口碑和销量肯定也会受到不小影响。 . 综合以上多方面因素,我认为海豹05 DM作为25款秦PLUS DM的平替,它不仅不可能卖爆,而且有可能销量会相当惨淡。海豹05 DM从价格的诚意不足,还是续航和能耗方面的短板都让这款车在激烈的市场中处于劣势。虽然等2.10正式上市后价格会下调,即使7.98万起,基于其目前暴露的问题,这个价格依旧缺乏足够的竞争力。这点大家同意?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25款吉利银河L6即将在本月中旬上市,预售价8.98万起,我觉得大概率会7.98万起。25款银河L6相比较24款来说有不少维度的更新,但是优势与短板同样显著。 . 首先,我说说25款的优点。 . a.发动机/发电机的变化促使其动力性能略微上调。25款银河L6搭载最新Em-i混动系统,新款车型排量全系标配1.5L发动机,自然而然,其对应的发动机马力值等都会相应下调,而发电机动力性能方面会有一定的提升。当然,有些人会觉得其动力性能会下调,但是25款的综合马力值反而高过24款的,平常用车场景就不可能只用发动机,综合动力会略佳,但是如果是纯电模式下的动力性能25款远大于24款的。 . b.搭载新系统后,能耗下调了。能耗下调的主要原因就是新款搭载新的Em-i混动系统后,主要提升的就是燃油经济性。该车的发动机热效率会更高,相比较24款的44.26%提升了5%。1.5L自吸发动机相比较1.5T涡轮增压来说,发动机热效率越高,燃油经济性会更佳,显然25款的能耗会有所降低。能耗的降低一定程度上会减少用车成本,对于有此需求的消费者来说会更具有吸引力。 . c.续航也升级了。低配的车型续航跟24款保持一致,而140㎞相比较24款中高配版本在续航上有一定的增加,原本是125㎞,接近20㎞的续航增幅可以减少使用发动机而增加的油耗,同时1.9C快充可以节省充电时间,这两方面都会提升用车体验。 . 当然,25款银河L6有不少明显的不足点。 . a.变速箱挡位的下调,底盘应该会略显顿挫。正常来说,挡位更多,该车的底盘会更稳,换挡会更加顺畅,25款搭载的1挡DHT变速箱不出意外底盘感受会比24款差,换挡顿挫感会强些。 . b.新款配置减配的地方不少,这里我讲三个地方。 . 第一,轮胎材质用得差了。25款轮胎承受的最大速度是180㎞/h,相当于速度级别中的“S” ,而24款则是235㎞/h,级别接近“V”,差别2个大级别,通常来说,轮胎能承受的时速越大,证明其用料会更好,显然25款的轮胎用料差了很多。 . 第二,25款的60㎞和140㎞低配车型的方向盘材质是塑料材质,而老款全是皮质材料,这点小物件用料成本都能省,可见吉利银河L6的降价决心得多大。 . 第三,以上两点只是用料材质的替换,而该新款车应该还是有不少减配的地方,为什么呢?新款车型的整备重量比老款车辆轻不少,替换配件可能性不高,配件减少的可能性更大,这点大家怎么看? . 其实,该车减配的主要原因应该是降价吸量。有人爆料说8.28万起,大家觉得可能?我觉得应该是7.98万起。因为价格预售价8.98万起,正式售价更低是必然;其次,该车相比较秦PLUS DM低配来说不管是动力性能、续航里程、配置齐全、尺寸等方面会更加具有优势。这里我拿动力性能和悬架区别来说,秦PLUS是110匹,而吉利银河L6则是112匹,而25款银河L6后悬架是双叉臂,比亚迪秦PLUS是非独立悬挂,银河L6的动力和整体用料还是会更佳。所以,25款银河L6车价格比秦PLUS DM多几千的可能性很高,而目前秦PLUS还有5000元的优惠,新款车型降价的目的之一就是为了打破老款银河L6的销量瓶颈(该车连名次都排不上),如果价格相差1万显然竞争力不足,所以我觉得7.98万的可能性更高。 . 对于25款银河L6我觉得它虽然有减配,但是没有减配安全气囊数,这点还是很值得点赞的地方。当然,如果25款银河L6价格7.98万起,整体性价比应该会更高,这种情况下你们会买?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目前比亚迪官方已公布最新的秦PLUS DM,该车的变化有什么呢? . 【亮点】 . 车身尺寸长了点。新款的轴距不变,所以前后排空间不会有太大变大,主要提升的是后备箱空间,对于有后备箱需求的消费者来说会更具有吸引力。 . 比亚迪尾部大灯的尺寸有变化。几字型设计依旧不变,变化的是中间一横的长度,它缩短了,相对应两边的撇、捺设计就会看起来更加饱满些。还有就是尾部logo改为通用的“BYD”字体,相比较老款看起来更加简洁,不丑。 . 新款车型会更加省油。相比较老款,新款会搭载第五代Dmi技术,该技术的优点之一就是燃油经济性,相比较24款来说,新款整体能耗会有所降低。 . 【比亚迪秦plus的两降】 . 第一降:纯电续航降了。25款相比较24款的低配车型来说,46㎞降为43㎞续航,虽然看起来不多,但是它实际的用车场景会有所变化,长距离行驶会更加受限,同时也增加了客户的用油使用频率,能耗成本会更高; . 第二降:动力也有轻微下调。25款秦PLUS车型马力值是101匹,而老款是110匹,25款秦PLUS的动力上相比较24款会差点,那为啥要下调动力性能呢?难道是觉得老款的动力性能已经相当能打了?这显然不对,估计就是为了下一步考虑。 . 【那么比亚迪的下一步要做什么呢?】 . 我觉得它的下一步主要还是降价,增量,冲第一。 . 目前同级别车型12月份只能排第三,轩逸、朗逸的地位还是难以撼动的。加大车身尺寸、搭载更高级的技术只为了吸引更多消费者,而24款秦PLUS DM最低价格为7.98万元,在享受5000元限时保险补贴后,实际到手价格为7.38万元。考虑到新款车型在动力和续航上的下调以及比亚迪扩大市场占有率的需求,新款车型确实有较大的降价空间。 . 同时,随着技术的成熟和生产规模的扩大,比亚迪在零部件采购和生产工艺上或许已经实现了成本的优化。第五代Dmi技术目前已经应用在比亚迪的大部分汽车里面,其规模化应用,可能使得相关零部件成本降低,这为价格下调提供了有力的支撑。 . 【25款秦PLUS的客户群体分析】 . 该车的客户群体依旧是网约车大军。老款车型的销量主要客户就是网约车客户,新款增加的尺寸、内饰升级等方面也就是提升了乘客的乘坐体验,同时本身价格也不高,一定程度上会吸引更多网约车车主。 . 然而,网约车属性就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家庭消费者而言,秦PLUS网约车定位会降低其吸引力。尽管其价格优势明显,但家庭消费者在购车时往往更注重车辆的综合品质和形象,网约车属性可能会让部分家庭消费者产生顾虑。比亚迪若想进一步开拓家庭市场,或许还需要在品牌形象塑造和产品定位宣传上做出更多努力。 . 综合来看,25款秦PLUS DM在产品升级与下调的同时,跌破6.98万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但是降价不一定要降质,否则消费者也不会买单,这点还是希望车企能引以为戒!
#辣评新车. . 近期25款银河E8即将上市,该车价格我觉得会是16.58万起,700㎞续航的价格应该会在21.88万,下面我为大家详细阐述具体原因。 . 【整车重量不变】新增的575㎞续航车型跟24款的550㎞续航车型的整车重量不变。正常来说,一辆车如果有大变化,整车重量等都会有一定的大变化,对比了新老两款并没有重量的一丝变化,显然没有大改动,大概率配置会跟24款接近。 . 【电池容量不变】不管是新款的575㎞续航,还是700㎞续航,实际上其两者电池容量跟对应的550㎞和665㎞一致,但是为啥续航里程会增加呢?我觉得应该是吉利的电池技术有所升级了,相对应的纯电续航也增加了,此外,车辆的电控系统是否优化、电机效率是否提升等因素也是该新车上市值得我们期待的。 . 【综合得出】以上两点表明该车25款跟24款变化不大,加之24款近期官方全系下调1万元,虽不排除市场竞争、清理库存等因素,但这很可能是为了25款的上市做的嫁衣,新款车型不可能比老款车型价格低,所以我预测价格跟老款原价格一致,价格在16.58万-21.88万。 . 新款改动的地方不多,但是我预测新款这些地方会有不小的变动。 . 第一,正如前文所述,本次的大改变就是其纯电续航的增加,在长距离行驶时,会在一定程度降低驾驶人员的“里程焦虑”,提升用户体验。 . 第二,轮胎用料会有优化。25款车型轮胎的速度等级从24款的T级(最高时速190km/h)提升到了H级(最高时速210km/h)。更高的速度等级意味着轮胎在高速行驶时具备更好的稳定性、抓地力和散热性能,这不仅能提升车辆的操控性能,还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行车安全性。由此可见,25款银河E8在轮胎用料和性能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 . 第三,配置会更加齐全。银河E8目前存在着不小的问题,老款16万左右车型配置很差,像L2级辅助驾驶、360°全景影像等基础配置都不标配,这些配置的欠缺会降低消费者的购买欲望,而且24款的银河E8只有顶配和次顶配有800V高压快充平台。因此,我推测25款银河E8大概率会增加1 - 2个车型标配800V高压快充平台,在大幅缩短充电时间的同时也可以提升用户的使用便利性。同时,为了增强市场竞争力,很可能会全系标配360°全景影像等基础配置,让消费者享受到更齐全的功能,从而提升用车感受,增加购车欲望。 . 目前国内车企竞争太激烈了,不改变就是退步。新款银河E8我觉得应该会有些大动作,如若有大变化,我觉得该车的销量应该会有所提升。这点大家怎么看?
#辣评新车. . 今日,2月1日东风风行星海S7推出了2025款换代款车型-555鸿运版车型,作为一款中大型纯电轿车,它的亮相就引发了很多热议,那么它值得购买?今天我们就来好好唠唠。 . 首先,我先说说它的三大突出优势。 . 【价格同级最低】鸿运版这款车的指导价是10.99万,对比同级别车型来说,该车是所有中大型纯电轿车中价格最低的。之前长安启源A07是同级别车型价格最低时就受到不少消费者热捧,12万还能买着中大型轿车,这在以前简直不敢想。而星海S7鸿运版,相比较同级的长安启源A07还是要低1万,性价比很高,这款车对那些追求大空间、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其吸引力不会小。 . 【续航很能打】星海S7鸿运版这款车的纯电续航还是延续了24款车型的555㎞,对比同级别的长安启源A07的515㎞还是会更胜一筹。虽然长安启源A07其它配置车型续航更高,但是其实际购车价格更高。同级车中,在成本接近的情况下,其纯电续航会更优。 . 【车内空间很优秀】星海S7的长宽高、轴距全面超越同级别的eπ007、长安启源A07。通常来说,同样轴距的情况下,其车内前后排空间会相近。eπ007的后备箱没有星海S7大的主要原因就是尺寸更小。而长安启源A07在轴距和整体尺寸上也比不过星海S7,其车内空间、后备箱空间的差距也不小。 . 那么10.99万的星海S7值得入手?我觉得还是值得的。对于有长续航要求、空间需求更大、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这辆车还是值得购买的,毕竟上述三个要求都能符合他们的需求。但是如果对于有特定需求的消费者来说,星海S7的缺点会劝退不少人。 . 第一,11.98万和10.99万这两款车型的一些必要的配件很少甚至没有。L2级辅助驾驶、车外后视镜来车/人预警等不是标配,而且安全气囊数偏少,10.99万的鸿运版本后排竟然没有任何安全气囊,这点既降低了消费者的乘坐舒适性,整车的安全性能也不高。 . 第二,前排座椅并没有电动座椅功能,调节座椅需要手动操作,便捷性不高。目前电动座椅应该是国产车的标配,星海S7这点确实跟不上时代了。 . 【综合评价和车型推荐】 . 星海S7这辆车在空间、纯电续航、价格方面确实优势明显,但是该车的安全性、配置等方面的不足显然降低了星海S7的档次,会劝退不少的消费者。这里还是建议车企别把一些必要的配件削减了,安全性实际还是很多车主选车的重要标准之一。 . 星海S7目前25款只出了鸿运版,而24款的所有车型目前仍然在售,所以对于预算有限的消费者来说,可以考虑25款鸿运版。而性价比最高的,我觉得还是悦享版更加值得推荐,配置还算齐全。对续航要求更高的消费者建议选择650至尊版,该车纯电续航更高,配置也很完善。 . 大家对于25款星海S7还有什么想法,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发言!
#辣评新车. . 腾势N9这辆车如何呢?目前该车会跟腾势Z9一样标配易三方,动力性能、续航性能方面都很充足,看起来该车很不错,但是对我们消费者来说,你会入手?对我来说,我不会入手,原因主要还是腾势N9这辆车的不足点很明显。 . 【低配配置会是丐版?】腾势的部分车低配版本的配置不高,这里拿腾势D9 DM低配版本举个例子,该车型33.98万的驱动方式是前置前驱,这种驱动方式是很多低端车型的驱动设计。其次,腾势D9座椅材质还是仿皮,30多万的车座椅还是仿皮,这显然与其高端品牌定位不符合。那么腾势N9这款车低配配置会是丐版?我觉得不会是丐版,但是除了不标配智驾芯片雷达外,其部分基础配置或者材质相比较中高配会更差。 . 【性价比表现一般】在纯电续航方面,腾势N9的纯电续航才165公里,同级的理想L9纯电续航达220公里,其续航等关键指标并不占优,会让消费者对其性价比产生质疑。 . 【智能驾驶短板明显】在智能驾驶领域,相比华为、特斯拉、小鹏等在智驾领域深耕已久的品牌,比亚迪的智驾推行较晚,智驾芯片目前并不被大部分人认可,而实际上它在智驾芯片这块的成绩并不突出,你说它能用,确实可以用,但是不够激进且也不够成熟。为什么呢?我见过一些测评人测试腾势Z9GT的智驾,该车的缺点就是很多行为反应慢,而且部分行为不敢去做,特别是车流量大的地方行驶,让人看起来很怂,而且还需要人去接手驾驶,并不能达到很高概率的自动驾驶,如果一个技术很成熟,就不会有这种行为表现,显然这将是腾势N9的短板。 . 【产品成熟度争议】腾势目前部分车型存在下述两点争议。 . (1)续航虚标。去年懂车帝夏测中就测试过8款汽车的续航能力,其中就包括腾势N7这款车。腾势N7的表现是在所测汽车中是垫底的,它的续航达成率只有70.2%,而且这是夏测,温度高,正常情况下纯电续航不会降低多少,显然腾势N7这款车续航存在虚标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说腾势N9是否续航虚标也是很受争议的事情。 (2)失速问题频繁。目前有很多车主反馈腾势Z9 DM存在失速的问题。失速的产生有可能是由于制动系统故障、发动机机械故障等方面引起的问题。该问题严重的话,特别是高速行驶时突然失速有可能会导致追尾等大事故发生,存在很大风险。 . 【外观争议】最后一点该车的外观设计方面缺乏创新性,该车有模仿路虎揽胜的嫌疑,部分消费者并不认可该设计。 . 【总结】 . 综合以上来看,腾势N9这款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其“易三方”、后轮独立转向这高端技术上,而不足点还是其性价比不高、智能驾驶短板、产品成熟度不高、品牌知名度差、外观受众群体少等方面,这些确实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所以这些才是我不推荐的原因之一。 . 对于腾势N9这款车,大家还有什么意见?我欢迎大家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最近,2025款锋兰达上市,此次上市车型实际改动不大。 . 【车型数量骤减】车型从原本的9款骤降为2款,消费者的选择范围大幅度减少,新款难以满足更多消费需求。 . 【价格上调】2款车型对应2024款的车型价位会有略微上浮,虽说它涨幅不大,但是涨价难免会让消费者心里不太舒服。 .. 【颜色变化】车身尺寸、外观基本没有变化,唯一变化的便是颜色,2025款去除了琉璃金这个颜色,对于有此颜色需求的消费者应该不会考虑2025款。 . 【争议最大的估计就是双擎车型在2025款直接不生产】我觉得主要原因应该是其双擎车型堵塞问题的客诉太多,而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就直接去除了该车型,这点好不好?我觉得并不好,毕竟锋兰达的销量中双擎车型也占比不少,数值接近销量的20%,去除双擎车型大概率会有不少销量的下滑,而且本身双擎这能源类型也是丰田的优势之一,去除这点应该也会削弱其卖点。 . 【座椅材质变化】座椅从织物改成仿皮,我觉得这点估计是锋兰达涨价的主要原因之一,那么换成这个座椅材质好不好?我觉得并没有太大必要,因为其成本直接涨了3000元,日系车我觉得织物座椅已经是习以为常的配置了,消费者直接套个两三百的仿皮座椅,乘坐舒适性接近,省下几千块钱去购买其它必需品不香吗? . 【综合评价和购车建议】 . 对于2025款这点变化,我觉得它整体上并没有比2024款的优秀多少,感觉2025款就是应付性的上市,有种摆烂的感觉,并不值得推荐,它对于消费者来说没有任何实际性的帮助。如果你说车内空间更大了、车机性能更好了,价格还低了,动力更强了,那么消费者选择2025款我觉得并没有任何问题,但实际上它只是象征性的改了点,毫无意义所言! . 2025款锋兰达目前我看不到任何推荐的地方,它的上市诚意不大,对消费者而言缺乏足够的吸引力,所以大家想要购买锋兰达还是考虑2024款吧。而如果考虑性价比,我觉得2024款的领先版会更加值得推荐,它的配置还算齐全,相比较低配精英版来说驾乘体验会好些,10万级别车还是值得推荐的。
#辣评新车. . 五菱宏光MINIEV2025款即将上市,该车主要变化在哪里呢? . 我觉得主要变化是新款车型的价格会高些,新款售价价格不出意外应该会是4.68-4.98万。这个价位主要是顶配车型配置会更加丰富些,而新款车型的整体尺寸会比老款更大,增加的4车门设计,对于有此方面需求的消费者来说这价格并不高。 . 那么这里就有人拿2024款长安Lumin跟五菱宏光MINIEV2025款来选择,该怎么选?我比较推荐五菱宏光MINIEV。 . 刚才说了,五菱宏光MINIEV的指导价应该会在5万以内,而Lumin两款价格都是5.89万,比较成本因素,五菱宏光MINIEV的成本更低。我听销售说,如果购买五菱宏光MINIEV的消费者名下有辆汽车应该还有3000元的优惠,而且在广西购买该车型,政府还有8000元的购车补贴,其它地方估计也有类似的政府补贴,这些政府补贴也会让五菱宏光MINIEV的成本更低。 . 考虑空间,2025款五菱宏光MINIEV的车内空间会比长安Lumin更大,而且上车便捷性会更高。新款五菱宏光MINIEV的轴距更长,正常轴距更长的车,车内空间不会太差,而该车也采纳了消费者的建议,增加了4车门的车型,相比较Lumin的2厢车来说,其上车便捷性会更高,相信这点应该值得人家花多钱去购买五菱宏光MINIEV。 . 动力方面,虽然从数据上看长安Lumin会略高,但是实际上2025款五菱宏光MINIEV应该会更佳。我觉得原因主要有一点,该车的电机布局是后置后驱的方式,而Lumin则是前置前驱,这种造车方式虽然对车企来说造车成本更低,对消费者来说开车会稳些,车内空间会大些,但是缺点也很明显,整车的爬坡性能会更差,车辆转向性能则更差,而两者的马力值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发电机的驱动方式的差异完全可以弥补这点马力值的差距而提升其动力性能。 . 最后,我说说两者的能耗,五菱宏光MINIEV会更佳,能耗更低些。长安Lumin能耗偏高的原因是它比五菱宏光MINIEV重,而且五菱宏光MINIEV还有神炼电池技术加持,整体能耗相差1kwh/100km,如果按商业用电1.8元/kwh来算,相当于百公里相差1.8元,但这是纯电车,这点区别实际上并不是消费者购车的决定因素。 . 所以,五菱宏光MINIEV相比较长安的Lumin来说,它的前后排空间、动力、价格等方面会更加优秀,所以我才更加推荐五菱宏光MINIEV,我觉得五菱宏光MINIEV这辆汽车的性价比会更高。 . 五菱宏光MINIEV这么多车型,其它配置的车型就不值得推荐了?我觉得其它车型也是值得推荐的,目前中低配车型还是五菱宏光MINIEV的主销车型,只是目前没有快充或者纯电续航里程没有达到200㎞的车型是要额外交3000左右的购置税,这点购置税如果车行能减免的话,我觉得还是值得去选购的。 . 对于2025款五菱宏光MINIEV,你会买?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辣评新车. . 奇瑞最新发布的风云T8,预售价是10.99-15.69万,这里针对同样1.5L发动机车型来说,11万级别,从风云T8和蓝电E5,你会选择哪款呢?我这里选择了两款价格接近的车型进行对比,一个是风云T8的低配舒适版5座,另外一个是蓝电E5的尊享版,两者价格接近,而且同样都是中型插混SUV,将其进行对比很合理。 . 首先,蓝电E5这块有着明显的优点,它的纯电续航高过风云T8这款车。按理来说,65㎞确实可以满足日常市区驾驶,但是这个续航里程都是标高的,实际驾驶并不能达到,在冬天更会直接打对折,所以蓝电E5这款车再怎么打对折也能有50㎞的续航吧,所以,新能源车我一般会推荐拥有更高的纯电续航的汽车。 . 其次,动力性能方面,风云T8略有优势。最大扭矩、马力值这两个方面风云T8要好过蓝电E5。这两个参数正常来说,数值越大,用户在爬坡的时候就会越省力,而且日常超车开起来也会更加流畅,更会有更好的驾驶体验。显然这里风云T8的动力表现会更好。 . 当然,如果考虑空间方面,我觉得得因人而异去分析。蓝电E5的长宽和轴距都比风云T8大,正常长度越长轴距越长的情况下,前后排空间肯定不会小,这里针对前后排空间需求更大的消费者来说蓝电E5会是更优选择,而这款风云T8后备箱空间会更大些,更适合有家用/出远门需求的消费。 . 而能耗方面,我觉得风云T8会更有优势。风云T9发动机是1.5T的,综合能耗跟1.5L自吸的蓝电E5接近,甚至更优,而这款风云T8则是1.5L自吸,发动机也是采用了跟风云T9同样的1挡DHT,正常来说,1.5L的风云T8肯定要比1.5T的风云T9要低,相比较之下,风云T8这款车型的能耗会比蓝电E5更优。 . 如果考虑座椅数量,风云T8会更加丰富。风云T8可供选择的座椅数量除了5座之外还有7座,对于家庭人口更多的消费者来说会更加有吸引力。 . 当然,选择蓝电E5和风云T8,我觉得产品的品牌力和便捷性也很重要。目前蓝电E5的品牌知名度不高,而且售后能力差,很多城市都没有网点,大部分消费者不可能从几百公里开外买辆车回去,后续维修保养都不能得到保障,显然蓝电E5在这两方面都不占优势。 . ☆综合得出,如果考虑后备箱空间、座椅数量、售后便捷性、品牌知名度、动力、能耗等方面,风云T8会是更合适选择,而如果考虑前后排空间、续航能力,蓝电E5会更加有优势。 . 选择风云T8,还是蓝电E5?我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留言!
今日已安全到家,总驾驶里程402.9㎞,基本是高速路段,平均油耗是5.4L/100km,大家觉得这个油耗可以吧! 还有就是今天路上有点困,如果大家有跟我同样的情况的话!!一定要找个临近的服务区休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