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骏吐槽大会 最近小ba从奇骏工程师口中问到一个关于“发动机盖打开转速就提升”的解释,非官方,但也许代表日产方面对于此事件的解释话术。 解释是:当发动机盖被打开,行车电脑就会判断车辆将进入维修状态,从而提高转速、保证发电量,更利于车辆维修。 你会相信这个解释吗?奇骏销量不温不火的原因或许不仅是因为这台三缸机? 总之小ba觉得解释有些牵强,提高转速、保证发电量的这些做法明显有点“脱裤子放屁”的意味。
#奇骏吐槽大会 奇骏这次营销真的是21世纪的失败典型案例。 说说几个明显的bug点: 1、带奇骏去冲沙漠。这明显是想通过恶劣路段来展示奇骏的四驱性能和动力,常规的新车发布会一般会找几个竞品车型在场地做一做场地试驾,像斯巴鲁比较喜欢比个加速、爬个大坡、测试一下主动刹车等,但一般也不会直接拉到沙漠里去玩,毕竟这样做就有点像——拉一台MPV去跑蒙扎赛道,根本没有生活场景,而且“欲盖弥彰”,观众们更会对这种行为嗤之以鼻。 2、找YYP来充水……这就非常不明智了,大家回想一下,YYP在近几年的风评如何?全网骂声不断,明显这位大哥已经是为了赚钱满嘴跑火车的人,不过可以理解,毕竟人家也要生活,也要养活公司,但是在这个时间段来找YYP充水,显而易见的是不合时宜的,再加上YYP这次确实有些夸张表演的成分,消费者这些年明显比YYP刚出道的时候,聪明的多。 3、危机公关不力。事情发展到这一步,真的是一步错步步错,从一开始的沙漠发布会,到后来的种种大V的带货,明显是茅坑里扔石头,激起民fen。在被判定“过度营销”的关口,为何不及时收手,还继续允许这帮人充水?如果真的是好产品,难道不是车主来说好?这一点奇骏应该跟特斯拉学一学。 4、日本高管这次集体失智。记得之前参加过全新汉兰达、威兰达、皓影、新轩逸等等这些日系车企的发布会,日本人的严谨有目共睹,小到主持人到演讲台走几步、大到发布会开始到结束要精确到秒,这都是需要高管过目的。但是这次发布会出现的种种失误、问题,让人联想起了前段时间长安UNI-K的上市车祸,啧啧。 最近这不有来了么,开发动机盖就涨转速,这衣服一层一层被扒开,谁也扛不住。
陈庚auto:大家好!我是陈庚,之前拍节目的时候也多次提到过我是汉兰达车主,之前是二代改款后的2.7L豪华(图上这辆前期款是朋友的),后面买了三代15款2.0T至尊,目前跑了9万大几公里,即将突破十万公里大关,明天(6月25号)全新一代汉兰达就要上市了,作为老车主想和大家分享一些看法,也想和大家多交流交流。 Q1:新款比老款贵4万,这个价格可信吗? 当年现款即将上市的时候,也爆出了一个特别可信的预售价,也是非官方渠道由经销商这边爆出来的,当年预售23.58-39.98万元,最终上市价格是23.98-42.28万元,可以说很接近了。这次官方预售价28-37万元,非官方渠道爆出来的预售价是28/33/36.6万元起(精英/尊贵/至尊),目测明天上市也就是这个价格大差不差,可能会略微低一些,毕竟从营销的手段来说,预售价报高一点,实际指导价低一点,消费者心理层面会觉得舒服一些。 Q2:贵的这4万,值吗? 我觉得值不值的核心就是:换代是否带来了质的提升? 如果有质的提升,而非堆配置这种量级的变化,这4万就值。 【底盘舒适性】因为TNGA架构优化了驾驶体验,从凯美瑞就能直观的感受到。现款汉兰达虽然也比较舒服,但欠缺一些厚重的底盘高级感,换了TNGA架构应该能提升这点。 【配置】毕竟是新平台架构,也是新时代的产品,配置得拔高一波。终于不是脚刹了!而且会用上更新的TSS(Toyota Safety Sense)。相比现款提升很明显,但放到这个价位横向对比,其它竞品早就有这些了,或者有的竞品还会拔高的更高,所以配置只能说比自己进步了,比他人只是同级别正常水准。 【乘坐空间】外在尺寸虽然提升了,但内在乘坐空间就是维持现款水准。 【储物空间】中央扶手箱依然还是巨大,特别好,因为我的车里中央扶手箱里巨巨巨乱,纸巾、雨伞、各种乱七八糟的东西,好用;现款的中控贯穿式储物格太逆天了,现在新款拆成两段,实用性不如之前,只能说现款这个部分确实太强难以超越。 【动力】2.5L混动在城市里的驾驶感受会比现款2.0T更好,第一响应更快,现款2.0T在2500转以下的动力响应偏慢,加上涡轮迟滞,低速跟车不够轻快,混动靠电机的辅助可以提升响应速度;第二更安静更舒适,低速儒行纯电,中低速混合驱动,相比之前会更安静更舒服,而且不用过度担心在城市里的动力,混动的凯美瑞和RAV4在城市里开着动力还是挺好的;但是!比较担心在高速的中后段加速以及满载时的动力储备,因为现款2.0T在满载时的动力就谈不上有多好,高速上电机基本无法起到辅助,汉兰达又是这么大的车,高速上比较担心动力。 总结: 消费者最敏感的事情就是:换代我得到了什么?又失去了什么?全局来看,换代层面质的提升对于4万元的差价来说,个人觉得撑不起这个差价,加价就更没必要了。得到了配置和底盘质感的提升,但失去了绝对动力的满足感和一些储物空间小细节,更多的时候是和同级别竞品比,别人都是2.0T,甚至使劲堆一个高功出来,一看到这个车竟然是个自吸+电机的混动,还不是基于3.5L V6自吸的混动,多多少少心里会犯嘀咕,真正去到4S店愿意试驾,且能够真正试驾到的人又少之极少,更多的人只能通过纸面上的文字和数字来判断。 汉兰达确实是个居家实用的大SUV,空间、舒适性、保值率都数一数二。现款2.0T同堂销售的话,相信还是很多人会选择现款,因为东西虽好,也不能价格高太多,汉兰达的消费者是实用主义,看的是性价比,要说新款也延续这个2.0T发动机,加个48V轻混的,卖到这个预售价,大家还兴许能接受。
#你会“先租后买”影豹吗?感觉影豹这个营销方式有点厉害,这得对自己的产品有多大的信心? 给大家解释一下这个方案:比如A要买影豹,但是担心买了之后会后悔,可以先尝试「先租」,一个月租金888元,如果觉得不爽,可以随时解约合同,放弃租赁;如果觉得影豹还不错,可以在一年后「买断」,意味着之前的一个月888元相当于是提前还了车款。 不过我现在有点疑惑,如果出现比较大批量的先租后退的情况,这些二手车怎么处理? 每个月888核算每天30块钱的用车成本,这也太低了吧……对租车公司也是一种打击啊。
#亚洲狮与凌尚,你会选择谁?亚洲狮、凌尚这两台车我只是在车展上看过,因为实在不太感兴趣,就简单粗略的拍了几张照片,感受了一下,简单聊几句: 1、外观、内饰=卡罗拉、雷凌,感觉更应该叫卡罗拉L或者雷凌L; 2、内饰质感没有多大提升,除非你买次顶配、顶配,不然方向盘都是塑料的; 3、顶配的配置不错,该有的电动的、自动的,都有,不过差两百18万的售价,也够高的; 4、身边有朋友去试驾过亚洲龙了,我没开过,转述一下他的原话:这台带低速齿轮的CVT开起来是不一样嘿!30以内加速够猛; 5、还是来自于试驾过的朋友的转述:油耗6.5个,给大家个参考:还能更低,混动卡罗拉、雷凌4个出头; 6、这俩车主打细分市场,注定二手卖不上价格,慎重啊各位; 7、这俩车我都不选,我宁愿买织物座椅的亚洲龙。
#02 Hatchback能吊打GTI吗“领克02Hatchback——就是台前驱版的03+”上个月小ba短暂、高强度试过了02Hatchback之后,得出了这个结论。 02Hatchback完美继承了03+的那些优点——运动氛围营造到位、隔音不错、悬架舒服、同级别里加速挺快,不过也有03+的那些缺点——变速箱有点慢+傻、转向模糊、悬架极限低,不过02Hatchback在此之上又增加了新的缺点:重心高、转向指向「更」模糊; 02这台车设计之初本身就是一台SUV车型,发动机的放置角度、车身重心点,都是以SUV为出发点来设计的。就好像给一台SUV换上了绞牙悬架,提升阻尼、降低高度,难道这台SUV就好开了吗?很难。 说说悬架,02Hatchback比普通02提升了50%的硬度,侧倾确实小了一些,但是非要跟狗夫GTI相比,那真的差太远了,就单说一点,我之前在金港赛道开7.5代GTI的时候,这台车尾巴灵活的不像是前驱车,更像是四驱的感觉,这台车的调校就是为了让你开起来畅快的,转向很直接,电子味儿浓但是响应很快,最大的问题在于双离合变速箱在起步弹射的时候,会迟钝1~1.5秒(的感觉),但只要上了2档,整台车除了猛,我没有其他词来形容它。 02Hatchback相对就偏向家用,极限情况下也偏转向不足,整台车最大的问题在于重心高、坐姿高,但如果开的不极限,也体会不到重心问题,变速箱支持弹射模式,起步的时候前轮有打滑、弹跳但不明显,百公里加速跟高尔夫GTI差不多,但起步绝对要比高尔夫迅猛一些,但从50KM/H往上,变速箱明显就开始接不上劲儿,即使发动机马力比高尔夫大了30多匹,但没用。 到最后总结下,02Hatchback一定不是高尔夫GTI的竞品,感觉更像是一台高性能的前驱SUV,这台车在这个级别里没有竞品,你想开得快、隔音不错、悬架比较舒服、配置高、运动氛围营造好的车,02Hatchback是不错的选择。但是! 如果你想玩玩小钢炮,体验钢炮给你的快乐,也做好了忍受一些“钢炮带来的缺陷”,不如看看二手的狗夫GTI或者狗R,据我所知二手品相比较好的也就15个左右。 其实02Hatchback更像是「明骚」,其实有些害羞的人; 狗夫GTI更像是「闷骚」,但十分带劲的一个人; 以上就是它们的差别。
#33.8万,新理想ONE值得吗?新理想ONE这一圈体验下来,给小ba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切都差不多,一台没有惊艳感的“差不多先生”。 不过也有人说了,33.8万的车,还要啥自行车?还要啥惊艳感? 我先声明一句,以下我对理想ONE的评述,都基于33.8万这个价格来评价的; 壹、1.2T发动机确实抖。在电量低于20%的时候,发动机启动,发动机一直有节奏的、频率一致的震动,传递到方向盘、油门、头枕、座垫、后排地板等任何位置,在行驶的时候并不会觉得「很烦」,但静止状态下,发动机的震动感受确实不好,这点是不值30多万的售价的;不过能肯定的是——这台东安的1.5T震动控制,要比宝马的1.5T要好,但声音比宝马的1.5T明显更大; 贰、中控系统的逻辑一般,重新学习成本有点高。如果你是第一次接触这台车的话,估计会被这个复杂的1、2、3、4级菜单给难住,由于没有任何实体按键,有些常用功能(倒车影像、座椅设置)虽然在一级菜单,但按钮不是很大,需要你「稳准狠」的戳到位置; 叁、用料中规中矩,做工实在一般。四门材料都是钢制的,两盖(前、后尾箱盖)都是铝制的,30来万的车,这都很正常;前后车窗玻璃都是双层夹胶设计,这点不错;车顶也是激光焊接、车门锻造铰链、车头盖也有隔音棉,内饰皮子手感不错,四个座椅都有厚薄适中的航空头枕,主流、符合甚至略微微微超过了30万这个水平;但是——装配工艺实在不干恭维,档把、遮阳帘松松垮垮,扶手箱盖虽然比较厚实但左右确有松旷;做工不值30万,甚至都不值20万,迈腾都比它好; 肆、开起来就是一台电动车,隔音不错,值30万,这套L2+级的驾驶辅助系统也挺好的,好使程度已经无限接近于沃尔沃的citysafety(我心中最好用的驾驶辅助系统),嗯,这套驾驶辅助系统,值30万; 伍、钥匙就是在一块黑乎乎的塑料上挖了几个按键,虽然平时也用不到钥匙,但相信即使用到,也不太像拿出来,单看钥匙,就值5万,还没本田钥匙有质感; 陆、最后一个问题,值33.8万吗?小ba觉得不值,30多万这个价位太多选择了,大众丰田凯迪拉克雷克萨斯宝马林肯Jeep甚至英菲讴歌,这个价位里都有自己的拿手SUV,如果理想ONE这种一切都只是「差不多」的话,意味着它只是为了卖给一小部分人罢了。
#汉兰达抄底现款还是等新款?汉兰达跟其他车不一样,不存在抄底; 为什么这么说?就拿小ba现在在开的车——F30的3系来说,当时是抄底买的最后几批车,优惠到了20+个点(77折/78折); 现款汉兰达从2015年改款之后到现在卖了6年,这6年里,见过各种新闻头条,唯独没见过汉兰达优惠,价格坚挺到难以置信; 空间大、开着轻松、油耗不高是这代汉兰达的代名词,不过现款汉兰达也有不少瑕疵: 1、变速箱档位少,高速转速高; 2、隔音相较同级美系车稍差(锐界、开拓者、XT6等); 3、性价比要考虑一下(大部分地区需要加价提车); 4、四驱有跟没有差不多; 5、内饰质感、用料稍差; 新一代汉兰达使用TNGA架构,换装了8AT,内饰用料也明显变好(之前去上海车展感受过),脚刹也换成了电子手刹,四驱系统大概率还是不行(大概率会用类似威兰达的电动后驱)取消中央多片离合差速器,相当于是一个前驱车在后轮安上电机组成的四驱; 目前新款定价还不清楚,看到车友圈很多人都在说”40万落地、35万+落地“,如果真的是这样,那劝大家看看同价位的美系车吧,产品力大家都差不多,没必要为了个丰田标,多花冤枉钱。
#MINI EV只是合法“老头乐”吗?我之前一直觉得五菱宏光Mini EV是个老头乐,但看完这期节目,很震撼,想法也有改变。 之前我对五菱宏光Mini EV的安全性嗤之以鼻,之前去车展看过、线下也试驾过,整个轻飘飘的感觉,转向指向性模糊、悬架细碎,我当时心里把它定性为是个“老头乐”。 不过看完碰撞之后,「真」老头乐的表现确实让人觉得痛恨、气愤,挡风玻璃都没夹胶、座椅都是木头做的、无纵梁、无安全带、无任何安全措施的一台车,这样的车,在马路上,别说撞机动车了,撞到墙,碎掉的玻璃也足够把驾驶者划伤。 把老头乐规范化,确实很重要。 宏光Mini EV现在看来,确实要安全很多,起码是符合国标的一台车。 不过真的希望,路上的老头乐越来越少吧,接孩子上下学不是理由,更不是铤而走险的借口。
#星越L预售,「颠覆」了吗?颠覆??这个词真够打脸的。 苦等之后,星越L终于预售了,虽然不是最终售价,但估计也大差不差了。 对于14.8万~18.8万这个售价区间,小ba觉得绝对贵了,倒不是因为星越L产品力不足,而是它的竞品太强大,比方说—— 1、混动CR-V,i-MMD混动系统的车开起来更像是电动车,因为大部分工况都是电动机完成的,不比星越L省油么? 2、途观L,中型SUV,比星越L高一个级别,二手车更保值,其他我就不多说了; 3、别克昂科威/雪佛兰探界者,这俩车都是美系品牌里的甩卖王,常年打骨折不说,产品力不输新车太多,主要是便宜; 4、宋PLUS DM-i,还是混动、混动、混动,售价相似,但足够省油; 5、马自达CX-5,没其他优点,就是好开; 6、UNI-K、摩卡这俩新车就不说了,空间更大、配置不输。 这个价位竞争太激烈,如果星越L上市之后价格依旧不够”诚意“,同级别的竞品就能让吉利足够难堪。不管什么自媒体、水军在这怎么鼓动、躁动、吹,星越L这台车该卖不好,还是卖不好。 吉利,拿出诚意才是最重要。
#「四个字」形容你眼中的星越L四个字“火急火燎”哈哈哈哈 帮大家算算时间,从星越L有谍照露出到现在即将上市的阶段,半年多的时间可谓一点进展都没有 中间还搞了一个盲定 营销点是“小沃尔沃”、“CMA架构”等等这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吉利啊吉利,是真不会营销,学学比亚迪不好吗
志明同学:亚洲狮,这个名字起的很有趣,有种强行蹭亚洲龙的感觉,让消费者误认为它和更高级别的亚洲龙有所联系,但实际完全不是。亚洲狮的外观设计,内饰部件以及车身宽度都照搬了卡罗拉,唯独轴距加长了一点点。所以它其实叫做卡罗拉L更合适。这是一个为了抢占市场,多生好打架的中国“特供车”,不过因为脱胎于产品力优秀的卡罗拉,所以它的各项表现倒也说得过去。座椅柔软舒适,内饰朴素到没什么能让人记住的点,但看久了倒也不腻,后排腿部空间优秀,座椅的角度舒适度也很高,但头部空间依然不足,会蹭头发。是一辆各方面都合格的“老好人”。动力方面换装了2.0自吸发动机,别以为数字大了就变强了,实际上依然很肉,而且由于2.0自吸发动机的噪音更大,而亚洲狮又没对隔音降噪做强化,所以加速起来发动机的声音很吵。经过我们测试它在各个速度区间下的噪音表现都不是很好。不过加长之后并没有让整车显得拖沓,依然温顺,好开。总之,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丰田车型,无功无过。不过14~18万的售价,完全可以买到更豪华,更好开,更符合时代潮流的国产车。所以亚洲狮,我不太推荐。
懂大叔的新车:经举报,该内容已被官方隐藏
#全新思域变平庸了吗?11代思域逐渐掀开面纱,回想当年10代思域刚上市的时候,那叫一个惊艳,可以说开创了一个时代。 2016年的时候,紧凑级车市场大部分都是卡罗拉、朗逸、雷凌这类适合家用、慢吞吞的车型; 直到思域出现,这台1.5T发动机能让这台车百公里加速到7秒出头,销量也证明消费者对于紧凑级车也是有加速、操控需求的; 从2016年到2021年这六年里,紧凑级的「运动型车」越来越多,越来越注重加速,什么03+、名爵6,再到后来的影豹,这些注重加速、操控的车越来越多,也还都卖的不错; 不过说到11代思域,小ba觉得……唉,有点失望,每一代思域的出现都代表着本田对于新一代设计语言的理解,但这一代思域外观内饰更像是“抄袭”雅阁的造型,动力总成目测也无新的变化,像是中期改款,不像是换代车型; 不过我依旧相信,11代思域也一定会卖得不错,这毋庸置疑,但…… 但11代思域的亮相,一定代表着思域的时代结束,被奉为“标杆”的思域,也许会藉藉无名; 但或许这也是本田设计师给广大思域粉传达的信息:鬼火少年终将会长大,包括思域,也会变成熟,也会变平庸。
#你觉得小鹏P5外观好看吗?小ba继续聊上海车展~ 来到小鹏展台,P5这台车不停的在台上转啊转。 其实车展开始之前网络上有很多声音,说小鹏P5是G3的换代版本,因为跟G3同平台,我也没有细想。 但是见到实车之后,才发现与G3同平台的一些「优缺点」; 老规矩,先说缺点—— 1、圆滚滚的车身、短短的轴距,现在还拿不到具体轴距数据,但猜测应该与G3差不多,实车看起来像是低趴版的SUV(多了个后备箱); 2、还是外观——不知道小鹏的设计师跟比亚迪的设计师有没有串通过,小鹏P5简直是翻版的秦PLUS DM ,尤其是侧面比例、尾灯设计; 其实槽点集中在外观,有人说好看,但是小ba觉得真的不敢恭维,年度最丑车颁给他。 然后就是优点了~ 1、激光雷达应用:激光雷达的特点就是贵,因为它确实灵敏度高、探测举例远,前几年发展不起来的原因一是成本,二是坏天气的折射问题(雨雪雾天气,激光会被反射),但近些年来激光雷达进步比较明显; 2、主动安全系统比较成熟,整套系统已经在G3、P7上得到充足验证,32个传感器+1组高精度定位单元让这台车有厘米级的距离判断精度; 3、空间不错,虽然看起来圆滚滚不协调,但最起码车内空间保住了。 这台车暂时说到这,等以后开起来,小ba再给大家带来详细反馈~ 最后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觉得这台车像不像秦PLUS DM?够好看吗?
#极氪001上市发布小ba去上海车展去看了这台车,感觉极氪001真的被吹爆了好吗! 这两天,铺天盖地的极氪001广告,主要夸奖的无非以下几点,给大家捋捋: 1、从斜后方45度来看,像保时捷Panamera车尾; 2、2米的宽度; 3、3秒多加速; 4、底盘调校好; 5、空气悬挂; 6、主动安全系统; 总而言之,这些亮点,卖你这个价钱,你认可吗?
#选福特还是特斯拉?我还是觉得Mach-E这台车有几个问题,都是开起来的疑问,因为这台车目前没有试驾车,但从配置来看,发现几个问题: 1、既然顶配的First Edition限量版对标MODEL Y的Performance版本,官方公布的加速时间Mach-E竟然比MDODEL Y更慢,明明扭矩比MODEL Y大了200+牛·米,可见Mach-E的车身一定重了不少; 2、MODEL Y顶配的后轮宽度是275,而Mach-E是245,难道车很更重、扭矩更大,不需要更宽的轮胎来抓地? 3、对于悬挂不可调,我还是持怀疑状态,毕竟800+牛·米很强悍,但也要适应日常走街,如果悬架不可变,太软的悬架会塌屁股,太硬的悬架又没法保证日常舒适性,虽然没开过这台车,Mach-E的悬架一定不会软,甚至会很硬! 4、前麦弗逊悬挂……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对标MODEL Y的双叉臂,差太多了。但看悬架形式,双叉臂一定会比麦弗逊更好、更能让车辆可控。 以上就是Mach-E的几个问题,期待早点开到Mach-E,希望能继承Mustang的运动吧~
#星越L实车分享大家关注的星越L,小ba已经体验过了,废话不多说,我讲几个印象深刻的点: 1、大家最关注的一米屏,确实是分开的,副驾驶那块屏幕分辨率不错,目测尺寸与iPad Pro类似,角度稍微有些“仰”,小朋友看的时候可能会反光; 2、座椅用料挺好,手感类似于Nappa皮,但没Nappa那么细腻,不过对得起这个价位; 3、简单试驾了一下,隔音不错,尤其是路面噪音不大,高速时底盘不会像廉价车一样“轰隆轰隆”,风噪也不大,没想到这车隔音挺好,猜测应该是BOSE音响的降噪功能起作用; 4、车道保持、主动刹车、自适应巡航都挺灵敏,但有点过于灵敏。在地库里挪车的时候,稍微带点速度就会触发警报甚至主动刹车(一脚踩死那种感觉),但有时候又不灵敏,隔特别近的时候都不会触发警报,很奇怪; 5、车上到处都是「CMA」字样,厂商真把CMA当卖点了,我还是觉得架构跟消费者关系不大,仅仅是厂家节省成本的方式罢了; 6、车身到处都是“领克”的标识,刹车卡钳、缸体等位置,跟领克是一个生产线出来的; 7、高配车,车顶一整块翻毛皮; OK,就baba这么多,现在就看定价了!
#2021上海国际车展2021上海车展,slogan是“拥抱变化”。 所谓拥抱变化,既要拥抱新冠疫情给大家带来的生活微调,也要拥抱汽车产业从「燃油」变向「新能源」的变迁。 这次小ba来给大家盘点一下,车展上几款比较重磅的新能源车~ 1、福特Mustang Mach-E——福特的首款纯电车型,续航600KM,对标的是MODEL Y,后续会由长安福特进行国产,小ba很期待这台车的售价会低于30万,这样才能对MODEL系列车型形成对攻之势; 2、宝马iX——X5级别的纯电SUV,这台车配置了激光雷达、高清摄像头、高敏度传感器,宝马在主动安全保护装置一直都不错,这台车会不会成为这个级别的“安全标杆”?期待; 3、大众ID.6——大众缺一款途昂级别的纯电SUV,这不就来了~比途昂稍微小一号,但比起ID.6的目标竞品(蔚来ES6、MODEL Y)来说,这台车在尺寸上有优势。
#高合HiPhi X值不值这个价?小ba认为,高合HiPhi X这台车,真的是个「配置完全体」,什么是「配置完全体」? 你能在时下看到的,最热门的配置,它一样不缺,都悉数用上了最好的配置,我感觉这台车的工程师期望把这台车做成“完美无瑕”的产品。 首先:HiPhi X这台车,为什么是这个造型?小ba猜测,最大的原因肯定是又想要SUV的头部空间,又想要轿车的操控性,所以就设计成了低重心SUV,不过这个造型可能有点“怪异”。 第二:座椅皮质确实很不错,全车半苯胺真皮座椅,大家老听说的Nappa真皮,其实比半苯胺真皮座椅也会低一等级。 第三:L3级辅助驾驶,虽然不知道实际用起来如何,但这个“标号”是合格的,L3。 第四:后轮转向、空气悬挂、CDC减震系统,都是为了让这台车更好开,更好坐。 第五:质保还不错,具体信息大家可以官网搜一下。 以上还都是配置的冰山一角,什么英国之宝音响我就不说了。 总结一下,我觉得这台车是用心了的,想造一台“完美”的车。 但仔细想想,相当于是把N个配置,打包一个80万的价格卖给你,品牌力目前还得不到保证、这个品牌能走多久也得不到保证、车子调教、被动安全都没有验证。 所以——凭空出现一台确实不错的车,如果是一个比较贵的快消品,买也就买了,毕竟不用考虑售后等等事情。 但车作为长期持有使用的工具,确实还得三思。 还有一个问题是——这些配置堆在一起,值不值80万? 我感觉,有点悬,毕竟80万能买到的车都不差。
#「CMA架构」算是星越L的卖点吗?小ba认为,大可不必因为CMA架构去选择一台车…… 包括大众的MQB/MQB EVO/MLB平台、哈弗的柠檬平台、宝马的CLAR平台、UKL平台等等。 平台化,只能证明厂商在新研发汽车的时候,可以大幅度降低研发成本;在生产汽车的时候,能大幅度降低生产成本;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星越L在CMA下,在商家的无限暗示下,消费者总以为买了一台“小沃尔沃”,但实际是这样的吗? 即使使用了一样的平台,不同的价位/定位,不同的工艺、质量、材质、配置、调教,可能更影响一台车的表现,大家大可不必因为XX车用了XX平台,脑海里出现这台车会是什么样的「刻板印象」; 如果你出现了这种刻板印象,只能说明厂家的营销到位,给这个平台赋予了华丽外表; 一提到CMA架构,难道就代表安全? 丰田的TNGA架构主打的“操控”、宝马CLAR平台主打的轻量化,到不同的车上表现也是完全不同的。 CMA架构主打安全,难道星越L就一定能保证全优的碰撞成绩? 我看未必 所以不要被“平台理论”蒙蔽了双眼,更多的还是要看这台车性价比如何、实际测试如何~ 哪怕你是因为这个“一米长屏”而买了星越L,也总强过你因为一个“看不见摸不着,全靠脑补“的「架构」,而选择一台车更强。
#豪华性能车谁更强著名改装品牌ABT为了纪念诞辰125周年特别推出了奥迪RSQ8-R,限量125台,起售价为299,000欧元(约合人民币236.6万)。外观方面,新车升级了碳纤维前后包围套件、碳纤维扰流板、黑化四出排气以及23寸10辐运动轮毂,并且新车拥有更低的离地间隙,车身姿态更加战斗。动力方面,ABT为RS Q8所搭载的4.0T V8双涡轮增压发动机调校了两种动力,其中一阶的最大功率为515kW,峰值扭矩为880N·m,二阶的最大功率为544kW,峰值扭矩为920N·m,3.4秒即可破百,但其最高时速被限制在250km/h。程序都给刷好了的奥迪,你爱了吗?
#豪华性能车谁更强宝马改款后的M5曝光,外观内饰看图。动力方面,新车依旧搭载4.4T双涡轮增压发动机,最大功率441kW,峰值扭矩750N·m,传动系统匹配8速自动变速箱,百公里加速3.4秒。新车保留了现款车型上可切换为后驱模式的四驱系统,拥有更丰富的驾驶乐趣。
#每日车鲜闻6月5号,奔驰G级,宝马1系、5系部分召回,沉寂了n多年的双龙汽车也跟着发布了一波召回车辆: 2001年到2006年间生产的双龙主席。 现在才发现15年前产的车有问题,是不是太迟了点? 它要不刷这波存在感,我都快忘了还有这个品牌
#你买这车后悔了吗?开了一天的smart,一个字:呕! 城市小精灵不假,代步10公里内能接受,稍微长一点距离的出行这车真的不行。 松散的底盘传来的噪音和震动,让我想开着窗静静。 这台0.9T的发动机启动怠速堪比筋膜枪,弹射起步3秒真男人,然后开始疲软干吼。 内饰的做工用料差到让我怀疑这台车是不是国外的老头乐。 另外吐槽一下中冷仓盖,这开启方式,wc,看图吧 for two便如此,真为for four车主糟心呐
#每日车鲜闻小ba今天试驾了启辰星1.5T+48V轻混顶配版本,起步电机介入平稳,7速双离合的变速箱换挡顿挫感不明显,加速感不弱。 座椅还挺舒适,有点日产大沙发的意思,副驾是带腿托的女王座,躺平简直不要太舒服(小心高跟鞋戳到天窗) 它是基于VSA平台打造的第一款车,这个颜值比以前的启辰高太多了,顶配预计15万的价格还是挺香的
#细数“神机”S63发动机 作为宝马目前旗下动力最强的发动机 现在搭载在M5、M8上面 最大马力626匹(雷霆版) 最大扭矩750Nm 4.4的排量,V8发动机 德国人开始研究V8的时候,还真没老美什么事了
#爱车陪我打“战疫”我的老家在湖北,2020年因为新冠状肺炎的爆发,好好待在家就是为国家做贡献,但是作为一个待不住的人,主动向组织申请了志愿守岗。因为家离岗位比较远,而且从天亮守到天黑,同时还要忙工作,爸爸担心我太累,就每天早上开着小福送我去,晚上接我回,中午还会开着小福给我送饭,无论雨雪风吹,小福都载着父亲的关怀与爱,按时到达。小福来我家也7年了,身子骨依旧硬朗,很少出毛病,但是它年龄也大了,爸爸很爱惜它,就像爸爸也变老了,但他依旧撑起了我们的家,2020年,我也要更爱他,也要更爱生活!希望所有人都健康幸福!(ps:照片不是我哦)
#这车惊艳到我了红旗H9的实车终于来了,外观确实惊艳,直瀑式前脸庄重但不缺时尚,大灯目测应该是矩阵式LED。 车身侧面线条修长优雅,溜背造型凸显一些运动感,类似7系上的高尔夫球棍造型的镀铬装饰条在视觉上拉伸了车长,另外双色车身真的奈斯(见仁见智,舔迈巴赫的走开)。 尾部的车灯用了流行的贯穿式设计,但是依然是继承了红旗经典的宫灯设计。 内饰设计一个字:稳! 动力方面搭载3.0T V6机械增压发动机,具体参数还不确定,应该不低。 5米2的车长,3米1的轴距,足够大了! 能不能干翻奔驰E、宝马5就看这车最后的定价了。
#谁是icon 赛道开杠B级豪华车的标杆我认为是雷克萨斯ES。故障率极低,颜值不错,内饰在这个级别里相当有质感,给人一种家一般的氛围感,动力就不多说了,丰田的混动和2.5自吸,谁开谁知道,平顺省油还舒服。有这个钱干嘛非得去买漏油宝马3,ES搞两年一卖,一样能买辆CT5,不香吗?
#有哪些「表里不一」的车型福特F-150谢尔比版要来了,这台原原本本的家用车楞是给塞进了一台5.0L V8的大心脏,最大马力770匹,百公里加速3.5秒,跟迈凯伦570GT在一个水平,狂躁不?这台超级眼镜蛇的国外售价折合人民币65.7万,且限量250台,国内估计很难了,各位大佬们枯燥一波~
#聊聊那些“设计失败”的车老款的红旗H7在发布的时候这个外观设计就已经落后于其他国产车型了,再加上其高昂的售价,月销量寥寥无几,最后靠着官方采购作为公务车使用才回了点血。最近网上爆出了新款H7造型,请了劳斯的设计师就是不一样,透着一股子劳斯味儿,不过算好看。大家怎么看?
#顺风车归来:你会用吗顺风车其实是的非常方便的交通方式,特别是对于北京这种半夜打车还要排队的城市来说是非常需要的。但又因为顺风车缕缕出事,导致其被迫关闭,究其原因还是驾驶者素质控制不严,如果能够加大对顺风车驾驶员素质的把控和求救程序的简单高效化,顺风车还是比较可靠方便的交通方式。
#雷克萨斯涨价 你怎么看雷克萨斯全线涨价?新一代的ES刚刚建立起来的好感顿时全无!是你雷克萨斯飘了?敢这样玩?对于刚下定金还没提车的消费者来说这不就是霸王条款吗?妥妥的不守信用!中国消费者也不是傻子,我相信中国市场会用一个“优秀”的销量来教你做人!
#城市最佳通勤车辆城市日常上下班都处于车流量的高峰期,道路拥堵,想去逛个街吃个饭还难停车,这时候smart for four就体现出它的优越性了,小巧的车身可以灵巧地穿过车流,停车困难户也可以轻松将这辆小车停入车位中,1.0的自吸发动机也满足了日常通勤的动力需求,且油耗低,通勤成本低了不少,for four的四门四座也比for two的两门两座要实用不少,节假日带父母带宝宝逛街逛超市也更加方便。预算足够,追求运动的话还可以选择巴博斯版,有人会说smart的悬架太硬,不舒适,小ba想说,城市短途通勤,能遮风避雨,快速回家,要啥自行车?
誊原拓海:德系车是不是最强车系?这事儿要这么想 什么车才符合在人们心中是最好的 每个人的定义是不一样的 工薪阶层可能觉得只要省油、空间大就是好 小资阶层可能觉得好开、小众、特立独行就是好 土豪级别的可能要追求品牌、豪华感、以及能不能给自己带来身份的象征 所以这个好本来就是有歧义的 那如果我们把这个歧义给统一起来 有哪个车系做到了好开、省油、空间大、特立独行、品牌感、豪华感呢? 显然在量产车型里没有车能做到,也没有任何一个车系能做到 但是最贴近上述“完美”车系的 一定是德系车 如果在这个星球上,劳斯莱斯、宾利代表着顶级 那么奔驰、宝马、奥迪就代表着高端 别怪我不加林肯、雷克萨斯 林肯大陆还算不上高端 雷克萨斯LS的行驶质感相比S和A8L、7系还稍微差点事 虽然它足够小众,但是实际你开过就会知道 LS的空气悬挂对于小震动过滤,相比A8L、相比7系的魔毯、相比S级都不够舒服 细碎震动偏多、后排空间、配置都逊色一些 所以高端车型还是德系车更加出色 就连RR和宾利不也是德国工程师在调教吗
#这车惊艳到我了星途LX是奇瑞旗下的子品牌星途在推出首款车型星途TX/TXL后即将推向市场的一款产品,星途LX的定位是紧凑型SUV,前脸进气格栅不再使用大哥TX那样的虎啸式的大嘴造型,而是使用大量横向线条的设计,搭配矩阵式LED的大灯,看起来科技感满满,侧面粗壮的腰线力量十足,车顶带点溜背设计凸显出运动感,贯穿式的全L ED尾灯在视觉上不输奥迪,车内两块连体式的液晶屏和触摸式的空调面板呼应了外观的科技感,环抱式的座舱设计使人感到安全和舒适,层次分明的仪表台搭配木纹装饰体现出高级感。目前能看到的只是官方的宣传图,如果星途LX搭载奇瑞的1.6T发动机搭配8AT变速箱,并且价格在15万以内,或许能够挽回星途TX/TXL丟失的颜面。
#国产PK韩系谁能赢关于这个话题,小ba就挑两款年轻人喜欢的车型进行一个对比:名爵6和现代菲斯塔(都为最顶配)两者都是动力性能比较突出的车,动力部分就不多说。 首先,从外观上看,名爵6的前脸看起来十分具有攻击性,车身的运动套件和溜背造型也更加体现出运动感,菲斯塔的前脸因为有曲线的加入显得柔和一些,车身侧面的溜背造型才体现出运动轿跑的风格,从这一点上小ba认为名爵6的外观设计是成功的。 再者,从内饰上看,名爵6的内饰有双色搭配的皮质包裹,中控更加简洁,相比于菲斯塔的内饰更加有质感,但是菲斯塔的内饰也有一些小亮点,比如方向盘上的红线,有红色点缀的座椅,档把上的红色装饰等,都能为内饰增加运动气息,内饰我认为两者各有优缺。 最后,从空间上看,两车均为溜背造型,名爵6的内部空间要比菲斯塔更大一点,两车的后备箱空间也相差不多,但是名爵6是真正的掀背尾门,拿放东西更加方便,也更加拉风,菲斯塔依旧是三厢车的尾门,在空间这一点上不如名爵6。 在价格上,名爵6也比菲斯塔要便宜,顶配经过官方补贴后售价14.48万,这个价格拥有比菲斯塔更加运动的车身设计,比菲斯塔更加丰富的配置,有啥理由不选它呢。 国产车的质量和动力系统一直是被国人吐槽的地方,但是小ba想说,国产车不一定就比合资车差,国内的一些品牌已经逐步追上了国际的步伐,少一些对国产车的吐槽与抛弃,多一些对国产车的支持与包容,为国产点赞👍👍👍
#老爸开什么车奶爸该买什么车?小ba推荐的是比亚迪宋MAX。 第一,小ba认为奶爸车最重要的是舒适性,全新比亚迪宋MA经过前奔驰S级专家汉斯的调校,使比亚迪宋MAX的舒适性有了很大的提升,对于宝宝而言,良好的行驶舒适性不仅能使宝宝安心睡眠,还能保证宝宝的安全。 第二,奶爸车的内部空间,全新宋MAX的第二排以及第三排的空间都进行了精心的调整,使乘坐空间进一步得到提升,将宝宝放在后座上,富裕的空间也能使宝妈更好的照顾宝宝。全新宋MAX的后备厢的进深也能轻松放下折叠婴儿车,纸尿裤等婴儿用品。 第三,奶爸车的动力性能,全新宋MAX搭载的1.5T四缸发动机,无论是燃油版还是混动版,从2017年上市以来就已久经市场的考验,在奶爸带宝宝和家人们一起出行的时候不用担心动力不足和可靠性的问题。 近年来,国内家用MPV市场潜力很大,这对于自主品牌是一个良好的发展机会,但是想在这个市场里分一杯羹,虚有其表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内在品质的发展,小ba认为宋MAX就是一款注重品质的家用MPV,“奶爸专用车”实至名归。
#秀出你眼中的最佳内饰法系车给人的印象就是高贵奢华,雪铁龙C6就是这样一款低调奢华的车,低调沉稳的外观内是奢华精致的内饰,全车内饰大面积的真皮包裹,真皮上雕刻的花纹,真皮包裹的门把手,实木装饰的点缀将法国人的浪漫和精致体现的刚刚好,全液晶仪表盘和简洁的中控台体现出一些科技感,后排宽大的空间,柔软的真皮大沙发,巨大的中央扶手和老板键使你拥有越级的乘车体验。花一二十万的价格享受四五十万的空间内饰和配置,你说值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