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界M9成50万以上销量第一最近理想重新恢复榜单发布了,具体原因大家心里有数就行。 当年李想立下的flag “不分能源形式,50万以上的销量冠军” 已经在国产车上实现了,是来自这款成交均价55万的问界M9 ,目前还在持续创造奇迹的路上狂奔。 有些人还不明白为什么理想在整个2023年节节攀高,12月销量说5万就5万的,怎么到2024第一个月结束一下子掉下来了? 我们过去学到的“价格受价值的影响,随供求关系上下波动”,但是实际操作层面,这条规律是建立市场参与者都是理性人的前提下,也就是大家都懂经济,都懂价值和价格波动规律,但实际上平常老百姓更多面临的是信息的不对等,所以不明白一款商品的实际价值和价格规律。现在是自媒体经济时代,虽然个别销售给消费者营造吹嘘自己销量向好的信息茧房,但是难掩友商认真造竞品的光芒。 在2021~2023理想疯狂吃下“增程红利”的赚钱效应,现在2024年赛力斯和华为也终于体会到造车没有竞手的感觉是多么爽,以M9的科技旗舰定位,后续迭代车型仍然会是业界天花板,可能长期面临没有对手的局面。 今年华为最重要几张牌轮番轰炸,新M5出完了,M7改款马上到来,第三季度的智界SUV和年底的M8非常考验定位和定价。 问界M9目前已经统治了50万级,如果M8往下探到38万~45万级别,友商不得不去想想到时候战线调整了,是持续被动降价压缩应对,还是破釜沉舟搞点新东西出来点对点突破得以留存有生力量,第一条路靠整合资源和导入低成本的做法不可持续,第二条路不能迅速飞上天,确实都挺难的。
#星纪元ET新车点评星纪元ET上市了,一台完全足够家用的水桶车 奇瑞仍然维持着在圈内一贯的作风,“给的多” 讲几个优秀的点 【全球化平台架构】 新能源车时代,技术内核是平台开发,平台架构代表着一个企业的正向研发实力。 这款倾注了奇瑞全球顶级资源打造的E0X平台,有物理平台架构和电子电器架构组成的软硬件架构,相当于一个模子里要兼容高拓展、高带宽、高效电驱、高安全电池系统、安全及轻量化、驾控及舒适的需求。 平台开发的流程时长都是以五年八年计算的,但是一款优质的平台往往可以长期有效地缩减车企开发新车型的时间,提升整车开发效率。 E0X平台在设计之初就是朝着面向全球化平台来打造的,奇瑞这几年出海都非常成功,这几年国产新能源的技术出海慢慢变成常态,这款平台后续肯定少不了在海外发挥的机会。 【核心配置堆料】 增程版3个SKU,纯电版5个SKU,核心配置差异主要在高压平台、电池容量、电机数量、智驾硬件数量、音响个数(详细见整理的配置表) 增程版全系只有后驱,这是我唯一觉得配置不足的地方,在SUV零百4.5s~7.1s横行的新能源时代,7.8s虽然不是顶尖,但是对于带娃带老人家用来说,肯定是非常足够的。 增程的入门版只有简单的LCC/ACC辅助驾驶基本功能,Pro版和Pro+才有高速智驾功能,增程版均没有激光雷达,所以不支持城区智驾,看得出来增程版就是用来拉低中大型SUV入门价格的。 所以增程版整体核心配置上比纯电版少了一个电机和城区智驾,但舒适性配置和其他几款SKU差异不太大,且增程Pro和Pro+版在权益期还免费赠送CDC+空气弹簧,20万~22万级能有这样的配置,竞争力相当强悍,合资SUV在市场上更难了。 纯电版才有后驱和四驱可选,一台中大型SUV的零百最快能干到3.8s,在业界是屈指可数的存在。 Pro城市智驾、Max、Ultra这3款才有城区智驾,但是这三款的核心差异仅仅在电机和100公里续航上,每一款的边际效应差距很小。 而另外两款纯电SKU整体续航和辅助驾驶水平和增程没啥区别,且续航还不如增程,实际跑下来考虑折损仅有500-600公里的话,我认为会有很强的焦虑感。 综上分析,虽然看得出来星纪元ET想主推纯电版,但是纯电版的高端版本边际效益不高,反向凸显了增程版的性价比。假如这个平台给到华为来赋能,纯电顶配版可能就非常有价值了,所以这么看,星纪元ET到底还是缺了点什么[笑cry][笑cry]
继长安,吉利之后,蔚来即将宣布自己第三个换电合作盟友,你们猜猜是谁? 换电这种补能方式,效率高,体验好,还可以不占用居民工业用电高峰,无论从个人还是国家电网角度,都是一种完美的补能方式,大家怎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