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专业汽车测评人 汽车工程师
张enzo爱开车
12 万就能有激光雷达?真没开玩笑,零跑 B10 这一波直接把激光雷达的门槛降到底了,谁说智驾是有钱人才能用的,技术平权才是王道!...查看全文
3月22日,高性能豪华家轿—艾瑞泽8 PRO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4款配置车型,限时红包价10.39万-11.99万元。作为艾瑞泽8序列的全新力作,艾瑞泽8 PRO不仅继承了王者实力,更凭借豪华颜值、奢享座舱、澎湃动力、全维安全,树立中国燃油...查看全文
充电速度越来越卷,究竟多快的速度才能称得上纯电时代技术新标杆?看看比亚迪的10C快充吧...查看全文
昨天看了比亚迪与大疆合作的车载无人机系统在豹8上落地,其实这两个东西要整合到一起看,无人机并非简单“嫁接”到车顶,而是深度嵌入整车智能化生态——通过车机系统直接控制起飞、跟拍及自动回收,拍摄画面实时回传至中控屏,这对户外越野场景的路径规划、路况预判有实质帮助。尤其豹8搭载的云辇-P系统与无人机的协同,让车辆在复杂地形中多了双“空中眼睛”,技术逻辑比营销噱头更值得关注。 王传福提到“科技无国界”时,重点强调了开放协作对产品创新的推动。比亚迪的整车制造能力与大疆的空间智能技术结合,确实验证了“强强合作典范”的价值。个人更关注实际使用细节:例如无人机收纳舱的防震设计、低电量自动返航的路径算法,以及车顶起降平台对极端环境的适配性,这些才是决定用户体验的关键。 豹8作为首款搭载该系统的车型,或许会重新定义硬派越野的智能标准。当无人机成为车辆感知系统的延伸,未来的自驾穿越、应急救援甚至地质勘探都可能出现新的解决方案。技术落地比概念更值得讨论,这才是中国科技企业应有的务实态度。 #王传福说科技无国界# #比亚迪大疆发布车载无人机#
2025年的中国车市,竞争依旧激烈。新能源渗透率继续上升,价格战、技术战交织,市场格局还在快速演变。而在这场持续洗牌中,比亚迪依然稳居销量榜首,凭借产品和技术赢得市场。 最新数据显示,比亚迪1月销量300,538辆,蝉联中国品牌销冠。宋PLUS以51,341辆成为最大单一车型,海鸥41,212辆紧随其后,刚上市的夏也突破10,000辆。高端市场方面,腾势D9继续领跑MPV,方程豹、仰望等品牌销量稳步增长。 海外市场同样表现亮眼,1月出口66,336辆,同比增长83.4%,成为中国车企中增速最快的品牌。随着全球新能源市场的扩大,比亚迪的海外布局或将在2025年迎来更大突破。 技术与产品依然是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刀片电池、DM-i超级混动等技术夯实了产品竞争力,而从入门到高端的完整产品矩阵,也让比亚迪能在不同市场稳步增长。 2025年的新能源市场仍在快速变化,竞争加剧的同时也充满机遇。从目前的表现来看,比亚迪凭借技术积累和产品布局,依旧保持领先。但在这场持续洗牌的竞争中,能否稳住优势,还要看接下来的市场走势和企业应对策略。
极星4相比起极星1和极星2,明显向舒适性妥协了,如此一个固执的品牌,妥协后还有北欧的感觉吗?...查看全文
到三亚了,除了阳光沙滩大海,想看点不一样的,还是得自驾游,那我们今天就开着 580KM 续航的零跑 C16,深度游三亚!...查看全文
旗创新高,天工逐耀。1月7日,在长春一汽研发创新基地举行的“燃动冰雪,见证‘相信’——红旗天工08产品上市发布会”上,红旗智造中大型豪华纯电SUV天工08正式上市,以领先技术和卓越实力为用户提供高品质出行新选择。...查看全文
全新腾势 D9 升级来袭,从乘坐舒适性和舒适化配置都有不小进步在众多 MPV 车型中有很强的竞争力...查看全文
不试不卖,一试就爱!12月17日,“硬刚·全球直播安全碰撞暨风云A8L上市发布会”在安徽芜湖的奇瑞碰撞安全试验室正式开启。作为奇瑞倾力打造的中级混动轿车新标杆,风云A8L搭载鲲鹏超能混动C-DM5.0,拥有“安全节能,一真二实”的核心优势,...查看全文
2024年12月16日,iCAR品牌在北京正式推出其最新力作——V23,并同步开始交付。这款备受瞩目的新能源车型不仅在设计和驾驶体验上进行了全面创新,还搭载了先进的智能科技,旨在重新定义越野车市场。V23的官方指导价区间为9.98万元至13...查看全文
2024年,难得有品牌还记得柴油拥趸老炮们~...查看全文
在之前试驾红旗燃油版HS3时,对这款车的外观和内饰设计我非常认可,当时就在想红旗什么时候能推出HS3 PHEV呢?毕竟用纯电行驶更能体现红旗的静谧性和行驶质感。...查看全文
11月15日,iCAR在广州车展放了个大招,全新车型iCAR V23正式开启预售!两款车型,价格区间11万到15万,你可以选择401km续航的两驱版,也可以豪横入手501km续航的四驱版。抢先下单的朋友,还能拿到优先交付、专属车顶行李架和个...查看全文
11月15日,广州国际车展盛大开幕,各大车企都卯足了劲,提前亮相自家新车。广汽埃安这次可谓赚足了眼球,车展前一天不仅宣布郭麒麟成为全球代言人,还全球首发了最新的埃安UT鹦鹉龙!这款10万级纯电掀背车凭着超高颜值和硬核实力,一下子成了车展前夕...查看全文
这是一个迟到了一年的视频,当一款纯电车经过了一年,你依然还觉得它值得拥有,那说明是真喜欢。e-tron GT这款车是我认为对我来说目前最好开的纯电车,他没有大屏没有自动变道的辅助驾驶,直线加速成绩也不亮眼,但无论行驶质感还是驾驶体验,都是我...查看全文
动力稳 ,油耗低,在“移动会客厅“享受惬意人生...查看全文
新手露营最大的难点一个是搭天幕,一个是生火做饭,好在现在有了可以外放电的新能源车,电磁炉就能解决露营没饭吃的大问题,所以新能源车外放电功能真的是有鸟枪换炮的感觉。 恰好我们工作室隔壁又是专业露营的商店。秋高气爽,我去找他们租点装备。所以欢迎...查看全文
要说有了车我的生活有什么变化,那就是生活半径更大了,这台EH7我提了有俩月了,开着坐着都挺舒服,上次去完盐场我发现这车还真挺适合开着走走看看自驾游的,所以这次咱们再去个小众目的地。 有了车的幸福感在于吃点不一样的,这期要去的这个地方叫徐水神...查看全文
这两年我把家中所有车都换成了纯电车,也总有人问我有没有里程焦虑,说实话刚开始由油车过渡到电车的时候是有一点焦虑的,但近两年的电车续航越来越扎实,充电速度也大幅加快,开上红旗 EH7之后,这种焦虑基本上就没有了。 作为一个P人第二天出行前一天...查看全文
一辆车给生活的改变就是能去更远的地方购物,并帮你拉回满满一购物车的物品。我的小房正好刚刚装修好,一顿饭都没做过呢,刚好开着这台红旗EH7去shopping一下子,也请我这哥几个来家里温个灶。都说没有一个人可以空手从山姆走出来,尤其是对本地没...查看全文
谢邀~电动车下赛道的难点目前就是「刹不住车」和「退不了烧」,电动车自重大加速快,赛道驾驶又需要频繁刹车。大部分电动车最大动能回收在0.3G左右,而现代IONIQ 5 N将回收强度增加到0.6G后,帮机械刹车分担了大部分压力,不过边用边充,就...查看全文
凯迪拉克刚刚发布了敞篷概念车SOLLEI,这台车的设计很有特点,甚至将之前装饰艺术风格做了现代化的诠释。这是一台我很喜欢的敞篷车设计,也是凯迪拉克目前唯一一台车名中没有“iQ”两个字母的电动车。...查看全文
领克07EM-P的设计非常亮眼,尤其是C柱和整体轮廓十分有当年萨博的身影。...查看全文
车是寻求悠闲生活的载体,既装得下一成不变的无奈,也装得下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为了寻找这一份悠闲,我开着我的红旗EH7,来到了中国可能是最咸的地方——长芦汉沽盐场...查看全文
试驾现代NEXO,这是一台氢燃料电池汽车,加注氢,排放水,是真正的清洁能源,然而氢燃料电池车和纯电车开起来有什么不同呢?...查看全文
几年前的一个暑假的事,因为是《汽车之友》撰稿人的缘故,所以跟他们的摄影师和编辑关系都不错。有天摄影师问我 “来北京玩不?有两台劳斯,过来当我个摄助不给工资不报车票的那种。”我一听劳斯 “我靠去!!我再给你们带10个驴火!!!...查看全文
选择新能源汽车,总是绕不过续航问题,我也开过不少电车,补能方式有换电也有快充,虽然能缓解一些里程焦虑,但是总觉得不如增加续航里程来的直接,并且在市区通勤,超快充快速补能速度提升的感知度并不高。前几天还举办了一场三车众测活动,对比的就是这三款...查看全文
时间过得真快,距离我提红旗EH7已经过去一周了,提车前一直认为,20万这个区间的电动车,表现应该都差不多,动力上普遍偏运动,悬架上普遍偏硬,NVH 普遍有待提高,红旗EH7或许也会是他们中的一员,毕竟一台20万的纯电车,平平无奇也情理之中。...查看全文
首先我个人不太看好插电混动和增程技术,在我买车的时候也在这个问题上纠结过,但和身边PHEV车主交流发现,买了PHEV之后,其实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以纯电的方式开,因为相比起油,电的使用成本要低得多,相当于每天背着一箱油在开。...查看全文
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科技的飞速发展,新能源汽车已逐渐成为许多消费者的首选。而油价的日益上涨,让一些燃油车的拥趸也开始纠结,是不是要换一辆电车,给自己的钱包放个假。在政府层面,为了缓解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各国政府纷纷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查看全文
我们都知道 美系pony car的精髓之一就是大排量自吸,但受环保政策影响,pony car势必会小排量化。所以2.0T四缸的科迈罗还是不是大黄蜂了呢?...查看全文
因为一部电影爱上了大黄蜂,儿时的汽车梦开始的地方,那个大黄蜂真的会变身吗?...查看全文
近年来,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增强和各国政策的支持,新能源汽车市场得到了迅猛发展。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尤为显著。根据最新的保单数据显示,过去三年里,新能源汽车在中国市场的占比翻了三倍之多。在保有量最多的前十大品牌中,...查看全文
试驾大众ID4 CROZZ,电动领域的大众,还比较高级吗?...查看全文
当我们谈论电车与油车轮毂设计的差异时,许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节能与风阻的问题。的确,封闭轮毂设计的一大优势便在于其优秀的减阻性能,这与隐形门把手、流媒体后视镜等设计思路如出一辙,都是为了减少车辆在行驶过程中的空气阻力,从而提高能效。但问题的...查看全文
总有各种车企对标理想,然而在我看来理想根本不算车企,确切的应该归为母婴用品,这是一个奶爸躲不开的车型~...查看全文
我一直认为,长城做硬汉车或者工具车是有两把刷子的,比如长城炮和坦克。而2023款长城乘用炮升级的地方更多的是让这台车能适合更多人驾驶,尤其是内饰升级甚至有了一些豪华感。...查看全文
途观L Pro作为新上市的车型,无疑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小的关注。指导价23.68万起售的它,在智能化、外观设计以及内饰舒适度上都有着显著的提升,为消费者带来了全新的驾驶体验。在智能化方面,途观L Pro与大疆合作开发的IQ.Pilot智能化驾...查看全文
在如今新势力层出不穷的时代,你还会选择一辆由传统车企打造的纯电汽车吗?...查看全文
我在520发布会直播下订奥迪Q4 e-tron之后,终于在9月14号生日这天顺利提车,想过很多遍拥有自己名下的第一台车会是怎样一种体验,没想到刚好赶上生日提车。再次感谢4s店给准备的生日惊喜! 所以Q4我提了,Q4(第四季度)也要来了,Q4...查看全文
租一台奥迪开上多洛米蒂雪山的想法,直到2020年回国,都没能实现,这个愿望成为了遗憾。不过与其沉浸在遗憾中,不如实际行动订它一台!...查看全文
混动车常常为了油耗而牺牲动力,对于中产家庭来说,有没有油耗动力兼得的选项呢?所以我看了35-45万区间的混动车之后,找来了一台林肯航海家混动版,看看它值不值得各位购买。...查看全文
纯电和复古风格听起来是相悖的两个元素,但是这两个碰撞也会产生火花,iCARV23就是一个成功的尝试。...查看全文
新能源销量占比超过50%的2024年,买一台纯电车绝对是一个好时机,对于我的第三辆电车,选择纯电我会从几个层面去考虑,安全、设计、品牌以及驾驶感受,红旗EH7就是我综合了需求之后选择的车型,好开、好看、安全并且权益更新后整体性价比进一步提升...查看全文
其实说到「诚意」我们难免会去往「性价比」的方向想,但我一直以来有个理论就是「性价比和质感是两个对立的词」。追求性价比的人会更注重有实用性的“里子”而弱化营造质感的“面子”。而我认为豪华品牌的「诚意」其实就是在保证了“里子”的情况下,尽可能多...查看全文
蒙迪欧市区油耗 3.81L?这还是我认识的那个蒙迪欧吗?现在的B级车卷到蒙迪欧都开始拼油耗了?这是我看到这个问题之后,脑海里冒出来的三个疑问。所以我上网查了一下,虽然有人确实开出来了这个油耗,但网友们和我的质疑都差不多。...查看全文
这个价位的用户买的都是家中第一台车,需要车子是一个全能选手,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交通工具,更是家的延伸。我看到这个话题,想就着座舱空气质量聊一聊408.家中第一台车,安全性很重要。只是很多人都没有意识到这一点,我们选车的时候大多重视的是主被动...查看全文
我认为不是,相比起传统车企,新势力品牌虽然设计和功能更大胆,但造车并不是在元宇宙里,新能源车有轮子,有底盘,有电池,有电机,也有座椅。而汽车是要扎扎实实的跑在公路上,接触各种地形的。...查看全文
年前哈弗借给我一台新哈弗H5,本想用它装年货,结果后备箱太大,买的水果根本吃不完!!...查看全文
只有到了雪天才知道,绿灯冲出来不打滑的只有quattro...查看全文
总是听说 5C 充电,那什么是 5C 充电呢?5C 充电有什么优势呢?...查看全文
试驾沃尔沃EX30,开上它,感觉我变成了环保小标兵~...查看全文
豪华品牌的油电转型是一件非常难以抉择的事,一来新势力来势汹汹,传统豪华在燃油时代的品牌力在转型到纯电之后还能剩余多少都是豪华品牌要考虑的问题,二来燃油车刚需用户占比依然庞大,就像题主所说,这些用户占比达到了80%,壮士断腕般的转型就意味着放...查看全文
谢邀~相比于燃油车,电四驱对于新能源汽车来说,则显得更为重要。之前在意大利租车自驾,有条件的情况下都会优先选择四驱车型,因为它除了可以拓宽出行半径外,还增加了旅行的深度。...查看全文
德国,作为欧洲的制造业中心,以其精湛的工艺、严格的质量控制和创新的科技实力,赢得了“德国制造”这一金字招牌。说到德国制造的高品质,我们不得不提到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卓越声誉。这种声誉并非空穴来风,而是源于德国人对品质的极致追求和对工艺的精湛技艺...查看全文
如果加油都需要单双号,你还会去执着于动辄百公里30升的大V8吗?这是1973年石油危机之后发生在美国真实的一幕,也正是在这一年,美系三巨头收敛了那些豪华轿车天马行空的设计,一个豪华设计大放异彩的黄金时代就此放慢了脚步。...查看全文
去三亚租了一台一汽大众ID.7 VIZZION,这是一台非常好开的纯电车,虽然它和当今疯狂内卷的新势力有些背道而驰,但抛弃消费主义购车的浪潮,一台驾驶轻松,乘坐舒适的纯电车好像还真不太好找。...查看全文
很有意思的“倒挂”现象,说明了________
炒股的人太可怕了
“网上吵架没赢过,__________”……
宋L马上也要有混动版了...纯电版看实车还挺好看的,不知道混动前脸怎样.... 迪子充分贯彻了一件事:「用户有需求就做」。现阶段的用户需求就是混动,就是油箱。 越来越认同:纯电大卖靠油箱。什么意思,深入体验过混动,才越发觉得自己需要纯电,这点大容量增程/插混功不可没呀~ #比亚迪##比亚迪宋l#
眼尖的看看是不是腾势的N9,其实看着也像凯迪的Visitiq... 腾势N9有可能是M9、L9 killer?N9之前对外的调子起的不低。不过感觉到这个阶段,L9、M9的韧性已经出来了。
不负责任的拆一下车型的大定量: 问界M7:4300台 问界M9:1200台 问界M5:700台 智界S7:800台
飞凡R7:你礼貌吗?[笑cry] 智界首款SUV也叫R7,跟轿车S7一样都是7字辈。 一般来说,从成本角度来看,轿车应该比SUV便宜一点,但眼下的车市似乎是混乱的。 之前S7跟星纪元有定位上的差异,做了价格差。后来证明了星纪元要降价,但也不太好卖,现在智界感觉更毫无顾忌了。考虑到现在的卷度,友商比如阿维塔的07,有baas的乐道,都肯定想办法尽量控制价格,对于R7而言,不可避免要跟Y、乐道竞争,有无可能价格比自家的S7要低?可以期待一下。
预测一下本月鸿蒙销量。 上个月销量:30578 6.8-6.9大定: 4500
尽显颓势?智界多少
最近租了一台自吸天籁。如果你开惯了电车,会越发觉得滑稽,猛踩油门,看着挺唬人的(发动机吼叫气势足,转速秒提5000转),但速度就是上不来了…[笑cry]一查马力150匹,瞬间合理! 开了大概500公里,快速路为主,百公里油耗大概在7.1L,海口92号汽油9.11元/L。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雅阁天籁凯美瑞曾经是无数人的dreamcar了,别瞧不起当时的价格…以前觉得天籁还不错,因为有个可变压缩比的发动机,还有大沙发。现在看来,还能是优势吗?
咱中国区是没人了吗?不能帮马总的想法好好翻译一下,像机翻… 现在国产一年一改,甚至更短,不知道特斯拉怎么看[doge][doge]
把价格战粗暴的理解为偷工减料,这不对吧。 当然你可以偷工加料,但肯定不可持续,势能会丢。所以,卷核心技术才是正道。 仔细想想日韩美德一些汽车强国,也才多少个汽车品牌?虽然没有手机厂商洗牌那么严重,但也经历过了大浪淘沙,最终也只剩那么几个品牌。 国内厂商也确实到了该卷该洗牌的时候了。占着资源,不思进取,吃政策,吃资源,不干实事的也该淘汰了,不然只会拉低自主竞争力。最终倒闭了兼并重组,还留下一屁股烂账。 央企: 一汽、长安、东风 地方国企: 上汽、广汽、北汽、奇瑞 地方民企:比亚迪、吉利、长城… 新势力:蔚来、理想、小鹏… 细想利益交错… 最终洗牌到多少家?#比亚迪##蔚来#
五月俄罗斯本土汽车销量127,178辆。销量前五的车型分别是:拉达(俄罗斯自主)、哈弗、奇瑞、吉利、长安,中国品牌在俄市占接近54%。 高端市场,最受欢迎的是 Exeed星途(3,872 辆),第二名是坦克品牌(1,742 辆),第三名是理想汽车,5月份销量为783辆。横向对比宝马,宝马售出783辆,问界卖出了122辆。高端市场占比80%。 这事儿说真的除了是咱的技术升级,也得感谢西方助攻。不过抢俄罗斯市场百利无一害,无论未来俄跟西方脱不脱钩,我们的投资都非常稳固。我去东南亚的一些国家,当地巨头依然是日韩,这里头有产业链,有用户心智,如果平替了产业链,胜负手就出来了。 目前俄索斯市场是出口前十市场,但连前五都够不上…
关于卷,与价格战,Pick谁的观点? ✔️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其实“卷”是一种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本质。市场经济的核心就是竞争,竞争才能产生繁荣。所有的(汽车行业)企业家都要拥抱、参与这种“卷”,要拥抱这种竞争,在竞争中为国家做贡献,打造世界级品牌。 ✔️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对于车企及产品而言,卷的是品质与价值,对于用户服务来说,卷的是体验,对于行业来说,卷的是产业的升级迭代,这三个维度,卷都是好事!不卷才是坏事!卷的越激烈,消费者受益越大!存活下来的车企竞争力也越强!欢迎FSD入华,共同把智能驾驶产业做大。 要致敬用户,敬畏消费者,认为消费者才是这个行业最重要的,没有之一,消费者重要性远超车企与从业人员,谁让消费者体验更好,谁就能脱颖而出,以用户为根,夯实科技创新的核心能力,推动中国新能源汽车跃升式的发展,在三电技术,人工智能,新材料,先进制造持续性的突破。 赛力斯坚决走联合跨界之路,与华为双向奔赴,坚持软件定义汽车,一级供应商由300家集成为100家,未来会集成为50家,赛力斯因用户而生,将坚持全心全意为用户服务,用户自豪,用户安全是赛力斯的企业使命,坚持长期主义,向上生长,向下扎根,为用户提供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极致体验,追求与用户共同成长。 ✔️长安董事长朱华荣:卷是良币驱逐劣币的正常过程,卷本身就意味着追求卓越,会卷出中国品牌的新高度,会卷出用户利益的最大化,为用户真正创造价值,我相信未来十年,必将会有更多的中国品牌,卷成世界级品牌,给朱总点赞,这次说了人话。 对于落后者的垂死挣扎,无需怜悯的一笑而过即可,时代变了,再也不能尸位素餐的躺着数钱了?扛不住,抱怨大环境不好的,有没有可能阁下就是破坏大环境的人呢?卷的就是你,你难受就对了,做不了就别做了,给能者腾地方。你不行,不代表别人不行。 比亚迪盈利了并在急速扩张,华为车bu那么高的研发成本都盈利了,赛力斯不也盈利还在扩招吗?他们增加的就业就不是就业吗?能不能找找自己不思进取的原因呢?跟不上变革的,就自觉变成变革的代价就可以了!卷下去不是办法吗?不,卷下去不是燃油车的办法!卷下去不是买办的办法! ✔️广汽董事长曾庆洪:整个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特别是打价格战,打得已经是头破血流,企业现在是“让本”而不是“让利”。让本是不正当竞争,已开始对整个汽车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影响。 (价格战)不打也不行,你不打人家就不买,在效益方面可能对股东有一定的影响。我们希望国家相关部门出台相关政策,引导市场公平竞争,这样打下去对谁都不利。 ✔️吉利李书福:“中国汽车工业的内卷程度全球第一,举世无双。”然而只有健康的竞争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任何产业的健康发展都必须表现在投入产出比方面实现较好的经济效益,无穷无尽的内卷,简单粗暴的价格战,其结果就是偷工减料、造假售假、不合规的无序竞争。 “对于汽车工业而言,依法健康竞争十分重要,只有依法健康竞争,才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中国已经取得的电动汽车成果才能得到巩固,才能受人尊重。
这两天关于价格战,好多车企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这种企业大会的公共发言,一般都是片汤话,一般挑不出瑕疵,所以我觉得说的都对。 价格战肯定要基于法律之上,价格战肯定不是无底线的,价格战肯定还是基于技术升级,规模升级带来的效果。 价格战的背后谁是受害者?合资的算一个吧,5月广本同比跌4成,广丰跌2成;宝马的i3已经跌破20;合资的A、B级油车正在被重创,连高端车的BBA也在掉量… 我们现在就是在搞七伤拳,伤敌,代价也有。 拿供应链来说,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某大厂季度竞标,四家竞,价低者得,你是供货方,你卷不卷?一块肉四只饿狼抢。 某新能源品牌,一年至少两次竞标,保质的基础上依然价低者得。 关于账期,半年账期+半年承兑汇票也就是一年账期,已经拖死了多少小玩家。 消费者狂欢的降价,除了车企间,供应链肯定更多要承压,压力传导。像轮胎等传统领域其实价格很公开透明了,像座舱、智驾类的材料价格被打的有点猛。 所以这价格战,现在已经不是该不该打了,大家都被绑到了战车上,时代滚滚向前,牺牲一些群体不可避免了。
李想于重庆论坛上表示:理想汽车将在今年第三季度推无图NOA,在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推出基于理想自研的端到端大模型+VLM视觉模型L3级自动驾驶体系。李想同时认为,基于这一体系,无监督L4级别自动驾驶三年内可以实现。
今年三季度,阿维塔07将正式上市,提供纯电和增程两种动力选择,到今年年底还将发布三款车型,均包含纯电和增程。届时,阿维塔将形成四个车型二种动力8款产品的矩阵。 有的人觉得技术有高低贵贱,虽然增程纷纷上车,但依然瞧不上。 因为增程汽车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在纯电动汽车的基础上增加一个增程器,以提高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并减少频繁充电的需求。增程技术的结构相对简单,涉及的专利壁垒也较少。 说到底他们觉得增程结构简单,没技术含量。 但换个角度看,我觉得多品牌搞增程不是技术退步,好事儿啊!一定程度加速混动普及向纯电切换,用了增程会想换纯电,这是为啥?
为了搞钱,拼尽了全力。 小鹏有了新的技术路线,靠着大众的软件服务与平台服务,赚点供应商的钱。 蔚来的换电,要独立融资,走盈利模式。当然蔚来还有第二品牌撑着,乐道2-3万月销开始盈利。 理想就是稳扎稳打,砍掉无谓的幻想。 有意的是,三家中虽然蔚来亏的最多,但不少人反而最看好,这是烧钱换壁垒吗?
资本会更冷静,但民间,蔚来越亏越被看好,有人觉得亏出护城河了,逻辑成立吗?
小牛说车可能被封了,抖音已经搜不到了。 剑走偏锋博流量的路子越来越窄了。最近有发现吗?各家法务都认真上工了…大流量的几个品牌最活跃,频频亮剑。 其实我一直在好奇,为什么理想没有出手。你觉得下一个有可能谁会被封?这事也说明了一个道理:互联网不是法外之地,个体休想对抗资本…
余总:我们不擅长卷价格,不擅长做超低成本,我们还是擅长卷智能化,擅长卷豪华感。 请问卷高价算卷吗?彻底攻入BBA腹地。
最近一直热议的蔚来“开挂”的销量,李斌给了解释,看来Baas是主因。#蔚来汽车#
智己的增程真的来了,SUV车型对标理想L7。 都在嘲讽理想,却又努力模仿+超越理想 智己现款几个车型似乎都不温不火,要说技术肯定是有的,价格也够穿的,似乎真的该找大师看看名字,看看风水…增程定义能救吗
看了蔚来的财报,指引不错,但预估蔚来跟理想Q2财报都不会那么好看。理想干掉了一切毛利的对手,蔚来是需要Q3看乐道销量,Q3一切都会明朗。Q2则是两个品牌阵痛过渡期,一定程度反应了今年的形势。
李云飞隔空回应大嘴“比亚迪卷价格”: 技术好,产品好,价格好,消费者乐见,消费者受益,这才叫好价值。印象中华为过去1-2年也降过2次价格,这也是卷价格。比亚迪更多的是卷技术,卷规模,卷产品。 在看大嘴原话:汽车行业卷王是比亚迪,已经不是特斯拉了,我们不擅长卷价格,不擅长做超低成本,我们还是擅长卷智能化,擅长卷豪华感,我们会努力卷价值,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 我觉得这事儿本质上大家都在推动新能源的发展,只是有各自方式方法,以及理念上的区别。侧面也反映了,“高管企业家”的IP能量,一句话就能出火药味。[笑cry]你还能说周鸿祎,张勇的路子不对吗?[二哈][二哈]
朋友: 挺打脸的,之前觉得最能狙击小米SU7的都是吉利系。除了现款的001/007,后面还有领克zero以及魅族纯电…结果小米SU7开局就吃饱了,甚至分流给蔚来…[笑cry] 听起来像是小米不给吉利系狙击的机会..
某品牌要把增程作为重点打声量的技术进行传播,可以等着看。这搁以前是不敢想象的,几年前增程还是落后的定义,大众曾经也盖棺定论过… 那么你觉得增程本身到底有没有技术? 考核增程技术的几个指标: ☑️增程器 增程器的热效率,油电转化系数;发动机的最高功率,以及发动机的持续发电功率;馈电油耗、静谧性等。 ☑️电池 电池容量与纯电续航;增程充电速率,现在快的可以支持4C了;电池安全性。 ☑️电驱 电驱动功率,WLTC电驱功率,静谧性与多地形通过性。 增程长周期使用后的感受: 油箱让自己心安,但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来我一直用的电,原来用电并没有想像中那么不方便,原来所谓的焦虑都是我以为…我之前就有这样一个心态的转变。 根据目前的情况,混动走高,纯电被压着是客观情况。但随着混动阵营的走高,未来肯定会有一批人转纯电,可以说越深入混动越可能换纯电。
最近接触插混/增程的产品比较多,越发觉得随着体验的深入,真觉得不如换纯电了。 根据目前的情况,混动走高,纯电被压着是客观情况。但随着混动阵营的走高,未来肯定会有一批人转纯电。油箱让自己心安,但当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原来我一直用的电,原来用电并没有想像中那么不方便,原来所谓的焦虑都是我以为…我之前就有这样一个心态的转变。 所以越深度体验混动产品,越容易转纯电。大盘上混动压制纯电,过几年我们再看看纯电的总量起伏。老生常谈的问题,没有充电条件选混动还是纯电?如果是后者,说明你悟了
看李想的经营理念: 汽车是一个高资产、长周期的行业,毛利率只有维持在 20% 以上,才能在减去研发、销售、管理费用之后,将营业利润率维持在 5% 以上。它使得企业可健康经营、持续发展。 确实目前理想是唯一一个长期将毛利率控制在 20% 以上的新能源车企。 结合上次大嘴说的:汽车行业卷王是比亚迪,已经不是特斯拉了,我们不擅长卷价格,不擅长做超低成本,我们还是擅长卷智能化,擅长卷豪华感,我们会努力卷价值,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 现实的情况是,整个行业不是谁想卷就能卷,合资为什么不打价格战,为什么头部领头羊才敢打价格战。为什么理想、问界都切入BBA的增量市场,为什么做高价格客户..很多信息是对的上的。
飞凡的第三款车RC7,看R7、F7的价格就大概有数了,20万内的定位。 有些产品卖的不好,也不能完全归咎产品力不行,毕竟飞凡系列的价格确实已经很穿了,对得起产品。感觉拿去做专车非常好!坐着还不晕!
上周销量为例,新势力前十中,有一半的选手带油箱。 带油箱前五: 理想8400 问界7000 零跑4300 深蓝4200 腾势2500 纯电前五: 蔚来6700 极氪4200 小鹏2500 小米2200 极狐1400
上周销量: 理想8400,问界7000,蔚来6700。 而五月: 鸿蒙5月销量:30578 理想5月销量:35020 蔚来5月销量:20544 小米5月销量:8630 本月看点: 理想L6继续爬坡,同时新M5、M7集中交付,看新车交付。 小米双班制,产能拉升能力。 蔚来能不能继续高歌猛进,高端纯电意义非凡。
奇瑞5月销量:188,556辆,同比增长35.5%;其中出口92,481辆,同比增长20.4%。说到出口,前两天余承东与尹同跃的对话非常有意思,手把手教大家如何花式吹捧。 余承东: 恭喜奇瑞取得了中国出口第一的好成绩!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 那也是华为教我们怎么做车,怎么出口,怎么创新!所以我们每个月都在环比上升。很大程度是来自于华为的感染。 余承东: 尹总这么优秀,还这么谦虚。 尹同跃补充: 在极致产品力打造上,华为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很多细节,非常执着的花大力气去做。外国有乔布斯、马斯克,国内则有余承东。 观众:遥遥领先! 尹同跃: 的确产品、技术遥遥领先。余总对产品的理解,给我们重新定了一个标杆,我们好好学习。 余承东: 我们两家未来会是非常好的组合,合作充满信心! 就这彩虹屁,一般人可遭不住吧。
最近研究增程技术,改天好好讲讲。 以后可见度很高,能量路径:发动机—发电机—电池—驱动电机—车轮,总感觉增程技术各家殊途同归,它不像插混技术那么参差。 考核增程技术的几个指标: ☑️增程器 增程器的热效率,油电转化系数;发动机的最高功率,以及发动机的持续发电功率;馈电油耗、静谧性等。 ☑️电池 电池容量与纯电续航;增程充电速率,现在快的可以支持4C了;电池安全性。 ☑️电驱 电驱动功率,WLTC电驱功率,静谧性与多地形通过性。 目前大趋势是纯电品牌拥抱增程,尤其产品定位偏高的,后面阿维塔也用上了增程,同事直言:感觉品牌被污染了。 现在纯电品牌独苗: 小米:第一款车算爆了,一打多的存在,完全不缺流量,后续车型也是不缺流量的存在。 蔚来:有高端属性,服务、换电、baas是独特卖点。 小鹏:智能化是强基因。下半年有mona还有一款B级车,看得出来小鹏想把价格下来,在结合自己领先的智能化来卖,到时候就能看出大众的成本“角色”了。不过有人提议:小鹏不如转做供应商。 极氪:本身一直卖的不错,强技术,背靠集团,非常稳定。 特斯拉:唯一获得比较好盈利水平的纯电品牌。 以上,有些品牌绝无可能向增程妥协,有些还真有可能吧?总体上独苗可能越来越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