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6-08发布
这两天关于价格战,好多车企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我觉得这种企业大会的公共发言,一般都是片汤话,一般挑不出瑕疵,所以我觉得说的都对。 价格战肯定要基于法律之上,价格战肯定不是无底线的,价格战肯定还是基于技术升级,规模升级带来的效果。 价格战的背后谁是受害者?合资的算一个吧,5月广本同比跌4成,广丰跌2成;宝马的i3已经跌破20;合资的A、B级油车正在被重创,连高端车的BBA也在掉量… 我们现在就是在搞七伤拳,伤敌,代价也有。 拿供应链来说,就是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 某大厂季度竞标,四家竞,价低者得,你是供货方,你卷不卷?一块肉四只饿狼抢。 某新能源品牌,一年至少两次竞标,保质的基础上依然价低者得。 关于账期,半年账期+半年承兑汇票也就是一年账期,已经拖死了多少小玩家。 消费者狂欢的降价,除了车企间,供应链肯定更多要承压,压力传导。像轮胎等传统领域其实价格很公开透明了,像座舱、智驾类的材料价格被打的有点猛。 所以这价格战,现在已经不是该不该打了,大家都被绑到了战车上,时代滚滚向前,牺牲一些群体不可避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