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方程豹与华为乾崑智驾合作国内制造业一家亲,这门婚事我看中。 比亚迪方程豹与华为乾崑智驾在深圳签署合作协议。 此次,比亚迪方程豹携手华为乾崑智驾,强强联手,共同研发全球首个硬派专属智驾方案,首发搭载在方程豹豹8车型上。 当中国汽车销冠和中国智驾第一的华为合作,真相只有一个。 那就是为了更大的目标,引领中国汽车走向世界。 比亚迪也最早提出“上半场是电动化,下半场是智能化”,拥有4000多名智驾研发团队,同时比亚迪是获得全国第一张高快速路段有条件自动驾驶(L3级)测试牌照。 比亚迪全栈自研的“天神之眼”高阶智驾系统,5月份的时候我在上海试驾过,高速100多公里全程0接管。 这次与华为合作,一来打造更多差异化产品,二来为出海做好更全面的准备。
#领克Z10试驾打卡昨天去珠海试驾体验了领克Z10,作为领克第一款纯电车有哪些特点? #操控舒适都想要过分吗# 和领克的产品工程师深入交流了,了解到了整车开发的每一处细节和故事。 首款带有激光雷达的纯电车型,也宣誓了领克正式进军智能驾驶赛道。 操控、底盘都是一流的,传统车企的优势就在这。 特别是方向盘的运动、舒适联动可调,是经过30万公里验证调校的。 你想方向盘稳重就调运动,你想轻盈就调舒适,适合女生。 音响是哈曼卡顿1600w,效果很棒,在20万以上级车里绝对超值。 顶配车型还有4座按摩、通风、加热,而且后排座椅坐着很舒服,有点行政级轿车的感觉。 操控说一说:变道的时候,整车是一下就过去,极具运动感,我的评价是,像一只上帝之手在拿捏着车辆,指哪打哪。 双腔空悬也有了SUV的舒适性,轻微的颠簸都可以过滤掉。 缺点是,胎噪有点大,下雨的时候辅助驾驶经常退出,智能化还是短板。 外观、空间都相当不错,门把手按键的设计简约科技,我个人非常喜欢,是豪华电车该有的样子。
#深蓝S07正式发布深蓝S07上市售价区间为14.99-21.29万元。 这款车最大的亮点之一是搭载了华为乾崑ADS SE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采用的是纯视觉方案,能够实现全国高速公路、城市快速路等驾驶场景的领航辅助驾驶。 撒贝宁说:走过最多的弯路可都是深蓝S07自己开的,新能源下半场拼油耗更拼智驾没错,续航和智能是国内消费者最关心的两个指标。 智能方面公认做的最好的是华为、特斯拉、小鹏。 而特斯拉FSD要6.4万元价格不菲,而且国内道路复杂,比如重庆的奇葩路口、盘龙立交桥,水土服不服还不知道。 相反华为、小鹏简直不要钱。 深蓝S07在智能驾驶、动力续航、配置以及设计上都表现出较高的竞争力。 在15万级别目前是唯一的存在。
#极氪7X实车图曝光溜背造型我认为就是白、瘦的审美,看着好看,其实内在大打折扣。 SUV偏向家用,就得以唐朝杨贵妃式的审美来鉴定。肌肤细腻,骨肉均匀,身材不胖也不瘦,娶回家过日子,就得上得厅堂下得厨房。 溜背造型好看,低风阻,颜值高,这个流行风从轿车一直刮到SUV,但真实的市场表现往往是,SUV溜背造型的车优惠高达8万元,普通车优惠1万元左右,比如奔驰GLE。 SUV定位家用,家用就是空间大、续航高,智能化的时代,还要加上车机好用,智能化做的不错。 购买SUV溜背造型的车主,往往还是极少数, 买回去就知道后排乘客头部空间有多压抑,储物空间直接打7折,一点都不实用。 我的观点:买啥轿跑、溜背版,只是让你过表面的生活,回头多看一眼,而过日子讲究的是内在。 你会选择“大溜背”还是选择“大空间”呢?
#享界S9内饰官图发布智界S7我试驾了一个多月,来说说对享界S9的看法。 内饰前置仪表显示屏,绝对会成为行业标杆,这个设计完全符合人体工程学,吊打各种花里胡哨、华而不实的hud。 hud不仅光污染,而且会让开车更累,眼睛瞳孔不停地在远近切换,合着锻炼我的睫状肌呢。 反而这种前置仪表盘,开车的时候,我只需要用余光一扫,头都不用晃就可以轻松获取信息。 我说的对不对,你开了才知道,这个设计用了就回不去了。 另外l113车头短,空间留给内部,引领新的美学设计。 不需要学老式豪华车,车头长就是豪华的旧观念。 好不好看,审美是一种递进的过程,新式美学和传统的,到底谁好看?过程一定充满了碰撞和冲突,乃至融合。
#欧盟拟效仿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历史题:鸦片战争后, 西方国家谋求在中国传教权的根本目的是 ? A.从精神上侵略中国 B.进行单纯的宗教活动 C.传播西方科学文化 D.为清政府提供精神武器 正确答案:A 欧委会名义上对中国反补贴税,实质上是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摸底。 一百多年过去了,西方人的吃相还是这么难看,只不过这次换我们输出了。 欧委会的反补贴税十分离谱,要求中国企业提供电池配方等五项核心技术信息和机密信息。 还要求中国企业提供核心商业秘密和运营秘密,如产能计划、销售策略、客户名单等。 不过此公告也引起了多家欧洲巨头车企的纷纷反对,梅赛德斯-奔驰、宝马集团、大众汽车集团都表达了反对。 合作共赢才是真,闭关锁国是不可取的,相互敌对,加增不合理关税最终不会有赢家。 只有中欧双方应一道共同努力才会双赢。 欧盟我劝你耗子尾汁。
#电车续航多少公里最合适电车续航多少能取代燃油车? 2020年,我开着纯电车小鹏P7往返南京上海高速320公里,夏天可以,冬天不行。 2024年,我开着小米SU7,上海南京636公里,轻轻松松。 我觉得高速续航500公里足够了,就算车不休息,人也需要休息吧。
#欧盟拟效仿美国对中国电动汽车征税意味着你在国内买的蔚来es8,50万,国外要100万起。 你买的奇瑞瑶光,国过售价15万,国外卖到40万。 小鹏G9国内24.39万起,国外47.16万起,直接翻番。 比亚迪的 Seal U 车型(即中国市场的宋PLUS)在中国的售价为20500欧元,在欧盟的售价为42000欧元,即使加征30% 的关税,也有相当可观的利润。 此时此世,恰如彼时彼刻,想到外国人想买更好的汽车,又要付出那么高的溢价。 你作何感想?
#欧盟为什么对中国电车加征关税欧盟委员会发布公告,将从7月起对自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最高加征38.1%的额外关税,比亚迪、吉利和上汽等车企在列。 新闻连着看,我给大家整理一下其中的关键信息。 在2023年的前8个月,中国对欧盟的汽车出口量就已经达到了54万辆,同比增长93%,接近2022年全年的出口量。特别是在纯电动汽车领域,中国对欧盟的出口量呈现出显著增长。 市场就那么大,中国汽车芝麻开花节节高,你卖的多了,我赚得肯定少了,要谁谁不急啊。 以前中国汽车产业一穷二白,只能拿市场换技术,但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这些外资企业牢牢掌握,从2012年的国家补贴新能源,PPT造车骗补,左手倒右手,车还没工厂就已经套取了几万补贴,”南阳水氢发动机“轰动一时。弯道超车道?捡钱都来不及,还超啥车? 后来”骗补“曝光后,至暗时刻结束,迎来了国内新能源大发展的光明时刻。 2012年引入特斯拉这个”巨型鲶鱼“,市场涌现了蔚来、小鹏、理想、小米等新势力,依靠特斯拉的强大销量,真个新能源产业链形成了闭环。 国企、民企也在新能源赛道上不断发力,卷出来一个可怕的汽车市场。 60年一甲子,12年一纪,中国人的古话,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2024年的中国汽车出口已经打败日本、德国成为世界第一。 美国对中国汽车加征100%关税(我们根本没打算卖过去),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也就是释放一个信号,洪水来了,是挡不住的,只能从侧面反映出,中国的电动车造的太好了。 其实这就是打牌,欧盟一张牌出去,我们还有很多牌可以应对。 比如在欧洲当地投资建厂等方式,深化与欧洲市场的合作,我们有技术,你们拿市场换嘛,合作共赢,我们都有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