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你的Dream Car千呼万唤始出来的i4,经过了i8和i3创新性但不太成功的探索后,i4可以算是宝马真正成熟的纯电动轿车,基于4系平台应该可以带来纯正的宝马驾驶感受,目前仍较为单调的电动车市场终于有了豪华车选项。
#秀出你眼中的最佳内饰第四代飞度上市后,呆萌的外观和GK5差异巨大,争议较多,有人喜欢有人觉得退步。相较于外观的争议,四代飞度的内饰普遍得到好评。相较于GK5面包车层次的内饰氛围,四代飞度内饰的质感大幅提升,看这布局和配色颇有些高档车的感觉。液晶仪表的科技感十足,并且全系标配,比上代飞度的传统指针式仪表高大上多了。而且显示的车辆信息可以更为丰富。加上高配的全新中控屏,两块液晶屏把整个内饰的档次提高了很多,让我这GK5车主口水不已。自动空调也是液晶显示,四代飞度的内饰终于和廉价说拜拜了。同时CVT的变速箱档杆也比上代好看多了,GK5的自动挡杆没什么设计可言,还不如手动挡杆好看。座椅其实材质和前几代飞度差不多,但双色拼接让车厢的氛围一下子活跃了起来,并且和中控杯座相呼应,居家气息很浓。 总之作为GK5车主还是很羡慕新飞度的内饰的。
#你这台车有什么“看家本领”第四代飞度和前三代最大的变化就是增加GS1车型,名字是潮越MAX。GS1跨界的造型让人有了无限的想象,看来飞度不再局限于城市代步小车的定位了。增高的底盘、黑色前后保险杠护板、防擦轮眉和黑色车底侧护板,让飞度GS1有了越野的属性,这是在以前从来没有过的。 我想GS1上市后,人们不仅能在赛道看到各种各样的改装飞度驰骋,在寂静的郊外、人迹罕至的林中、一望无际的草原等等野外场景也可以看到飞度的身影。所以我为第四代飞度P上了一定专业的车顶帐篷,看上去非常的和谐,让GS1增加了自驾游浓浓的野趣,这样更能表现GS1要给人们传达的信息和理念吧。
#这个车企的“灵魂车型”是啥新飞度GR9和GS1已经发布了,这些填四代飞度非常火,抓住了大家的眼球。因为三代飞度超强的话题性和销量表现,让新飞度的发布格外引人注目。作为GK5的车主,我对新飞度也非常关注。四代飞度用萌萌的外观和漂亮的内饰将飞度作为家用的理念再一次发挥到了极致。本来三代飞度GK5也是走家用路线的,没想到却因为超强的动力和无限改装潜力的车身被车迷们拥趸成了赛道神器、改装神车。我当初去年买GK5的时候也是从性能和家用两方面考虑的。 新飞度从外观上来看不像GK5那样犀利,少了些战斗气息,不过可爱的大灯、胖胖的身材应该比GK5更能吸引女孩子的注意。GK5论坛大部分车友都在谈改装、赛道、性能、“飞度不该不如推下海”这句话更是让马路上经常能看到武装到牙齿的改装GK5,战斗气息十足。但GK5这样进攻性的风格也劝退了不少女性车主。 新飞度的内饰居家风格更为浓重,和外观匹配度很高,重回了本田设计飞度的初衷。液晶仪表、大中控屏、数字自动空调,这几块屏幕让新飞度科技感暴涨,用起来更方便、功能也更多,这内饰不仅讨女孩子欢心,连我这GK5车主都羡慕不已。对我来说,都有些希望把新飞度的内饰套进GK5里面,那该多好啊。 总之,新飞度的受众群体应该比GK5更为广泛。
#我是车品评测官360胎压监测仪做工精致,安装简单,太阳能供电,胎压数字实时显示,高低压报警,温度显示,比普通的无显示胎压告警更能随时掌握轮胎气压情况,让行车路上安心、安全。更详细的评测请看我的的系列小视频。
#我是车品评测官GK5一万公里了,越来越忍受不了原厂轮胎了。EC300定位省油实用,耐磨性好,契合飞度节俭家用的定位,但带来的缺点就是又硬又颠、胎噪大。作为家用车的第三代飞度一上市就背离了本田对它的初衷,不断朝着赛道性能和极致改装的路子飞奔下去,GK5象是一款一切皆有可能的车,每个人都能将她打造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和感觉。我用飞度主要是市内代步和轻度改装,所以对舒适性要求比较高,车内增加了很多配置后,行走部分就打算先从轮胎入手。 下面从几个方面说说我换轮胎的经过感受: 品牌:原厂的邓禄普比较中庸,我的需求是降低胎噪和颠簸。在几个大品牌里选来选去锁定了主打静音舒适的马牌cc5。据用过的车友反馈,cc5静音不错,胎质柔软,可以隔绝路面琐碎的颠簸,缺点是耐磨性不如原厂胎。但这个缺点我不太在意,我一年跑不到1万公里,市场上大品牌的轮胎跑十几万公里都不是问题,更耐磨的胎对我意义不大,反而是时时能感受到的舒适性才是刚需。 规格:原车轮胎的是185 60R15,既然打算换胎,索性在轮毂的承受范围内升级轮胎规格,直接上了195 60R15,更宽的轮胎能带来更好的抓地力和行驶平稳性。其实选择扁平率为55的胎,车轮直径更接近原厂,速度表更准确,但因为单位附近停车困难,有时需要上马路牙子,所以选择了更厚的60扁平率。 安装:在马牌特约授权店换的,产品质量和安装工艺更有保障。195的胎单独看没什么感觉,但新旧轮胎放在一起,明显比原车185的胎宽一些大一圈,用手按胎壁也能感觉比原厂EC300更软。授权店的设备很全,换轮胎后做动平衡,师傅还特意让我把胎压监测传感器装上后再做,虽然只差轻微的几克重量,但说明师傅的责任心和专业性。 噪音:换胎最主要的诉求就是降低噪音。三代飞度之所以被戏称“超跑GK5”,除了同级最强的动力,另一个原因就隔音差。发动机的轰鸣有人觉得悦耳,但轮胎的噪音可就没有任何人喜欢了。原厂胎的橡胶硬,路噪比较大,这可能是耐磨胎的通病。CC5的胎质很软,用手按这两款轮胎就能明显感觉到。CC5的花纹设计也比EC300复杂,中间交错的纹路和空腔据说能扰乱轮胎共振,也就是厂家宣称的所谓“3D主动降噪”技术。 换胎后我专门用手机测试了噪音,选择晚高峰的路程,全程关窗开空调,同样时间段、同样的路况。为了测试的对比性,两天的下班路上,不开收音机、不听音乐,连大气都不敢喘,哈哈。对比下来的平均分贝数差距还是挺明显的,车内噪音降低了4分贝。 数据是一方面,主观听觉感受就是发动机声音更明显了,也更纯净了,之前发动机声音夹杂着胎噪是让人不舒服。对于车迷来说,降低胎噪是为了能听到更纯粹的发动机轰鸣,这点CC5确实提升很多。原先路面稍微粗糙些,胎噪就能让人抓狂,现在较软的胎质对噪音适应性就宽泛了许多。如果在非常平整的路面,那简直就是安静的享受了,全程只有随着油门深浅掌控的发动机声音,那纯净感会让人觉得这一刻钱没白花,呵呵。 滤震:同样是因为胎质硬,原厂胎的飞度舒适性非常一般,路况稍差就会觉得颠来颠去。CC5的胎质软,而且我又选的是60规格,又厚又软的轮胎起到了很好的缓冲效果,能过滤不少路面的琐碎感觉。过小坑洼时,原厂胎是砰砰的声音,CC5是咚咚的沉闷声音。从身体感受和听觉都更为舒适了。 估计很多人会问过减速带的感觉如何,这里只能说改善不大。毕竟对于滤震来说,避震器的作用远大于轮胎。CC5能更好地处理砂石、柏油接缝等细小颠簸,但对于恶劣路况和大的坑洼,只靠轮胎就勉为其难了。CC5让飞度的行车质感提升了,之前悬挂的廉价感减轻了不少,后排乘客也感觉较之前更为舒服。 加速:一般来说换了宽胎会影响轮上马力,但GK5的动力对于家用车来说是过剩的存在,所以我并没有感觉到动力有任何的衰减。当然我也不是专业车友,没有测过01和赛道圈速是否和换胎之前有什么不同,只是从自身的加速体感来说,感觉不到对动力有影响。 抓地:宽胎自然会提升抓地力,和路面接触面积大了嘛,这是物理原理,没什么好说的。 操控:较软的胎质让轮胎感觉更粘,更宽的胎面也能提供更好的支撑和摩擦力,所以换了CC5后操控更有信心了。特别是速度较快地转弯时,以往那种要滑出去的感觉没有了,车子能稳稳地抓住路面,更好地执行驾驶员的操作,也就是整车的操控极限有了提升。 总之就像有的车友说的,换胎如换车,虽然没有那么夸张,但飞度换了马牌CC5后,噪音和滤震确实改善明显,让这款7万的小车有了些许的高档感,同时操控和抓地力也增加了驾驶者的信心。也许较软的胎质让CC5的耐磨性不足,但对于行驶里程不是太多的人来说,还是在有限的时间内享受更好的行车质感和驾驶舒适性更有意义。
懂车帝视线:海外 | 最后一台宝马i8下线 6年生产20500台驶入跑车“名人堂”
#日系改装大王研究了五种排挡:Type R虽然最燥,但全金属冬冷下烫只适合赛车手套;最中意si,但全网未扫到;RS虽然全皮,但颜值太low;本来想用FC1替代si算了;但看到了这个無限mugen款,感觉能媲美si了,果断下手!真皮+红线,握感提升,换挡行程也比原车短了,营造了战斗气息。
#新年心愿车牙克石,一个几年前就魂牵梦绕的地方。如果不是宝马粉丝,可能都不会知道北国这个冰雪小城,但对于国内的bimmer来说,零下30多度的牙克石不仅是极寒之地,更是让人热血沸腾的地方,因为她是国内宝马冰雪驾控的终极所在。...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