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车vs新车从电车保值率统计看,排在前面的除了比亚迪海鸥、宝骏悦也这种本来就不贵、跌无可跌的小车外,保值率高的都是高端车型,比如特斯拉、蔚来、极氪、保时捷等。 这个结论跟之前油车套路不一样,油车是定位高端的车反而保值率不高,跌价比较狠啊。新能源反着来,你觉得是为啥?
#新势力品牌周销量榜:小鹏汽车第一理想周销量按时到来,这周大家都慢慢过了节后综合征上涨不少,当然看点也不少,咱们来细细分析。 1. 上周理想榜单里边小鹏降幅很大,这让小鹏的高管再次发生质疑榜单数据。现在新的一周榜单出来,果然小鹏又支棱起来了,周销量0.81万不光又是第一,另外还超过理想不少。看来小鹏高管底气确实足,毕竟销量太火爆。 2. 理想和小米销量对比上周都上涨不少,不过还都追不上火爆的小鹏,只能分列二三位。 3. 低谷的问界有点起色了,从上周的第8艰难爬到了第6,不过只比第7名智界高一点。现在问界和智界算是相爱相杀了,榜单紧咬在一起,后面两界是不是还能雄起大家非常关注。 4. 最近蔚来比较悲剧,销量不振,上周还能第9,结果这周被腾势反超变第十,成守门员了。后面得加油了,不然掉出榜单可不好看。 5. 豪华版特斯拉这周确实不给力,这么大的优惠销量提升不多,上周还是第一这周就被BBA和理想一举反超变成第5。而沃尔沃销量太差被腾势挤下榜单,另外凯迪拉克已经连续多周没上榜了,估计后面有点难了。
#哪吒汽车争夺魔童哪吒商标被驳回今年哪吒的爆火真是现象级的,现在票房已经突破120个亿。按照这个热度估计还能持续不短的时间,这马上就能进全球票房前十了。 现在这个热度,让内卷的汽车市场也看到了,不少厂家开始从哪吒身上做文章。之前有哪吒汽车把哪吒电影告上法庭,主张动画电影使用"哪吒"字样构成商标侵权,索赔500万,结果被判败诉打脸。这是反面教材,不值得大家学习。 现在正面案例来了,长城和风行等通过送车和送票方式良性跟电影互动,这样既帮哪吒助推票房,自己也可以同步靠上了热点,也推销了自己的品牌还能让客户赞下大气,算得上三赢了!
#“智驾平权”是营销噱头还是产业升级开年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让智驾平权火了,结果4S店直播时展示智能泊车就出了事故。 后面又有小米用户网上爆料小米su7在高速上意外异常刹车,导致追尾,也是风险挺大。 最后也是网友网上爆料,问界M9智驾模式下撞向对面车道的小米su7,这个事故更吓人了,还好没有出现重大人员伤亡。 其实现在智驾都还是L2模式,你看顶尖公司都一样也不能完全避免事故。宣传智驾代替人的不是蠢就是坏,还是那句话智驾有风险,使用需谨慎啊!
#各家厂商积极推进智驾普及现在汽车领域最火的肯定是智驾,但是之前都是前装市场,也就是车辆在出厂时主机厂就配套好了。那是因为智驾涉及大量的车辆改装,包括网关、信号、线束等改装,还有摄像头、雷达加装,以及跟转向、制动等系统的通讯联动等,售后市场很难实现。 但是最近了解到有个开源的智驾系统openpilot,可以在后装市场使用,也就是车主自己买了自己改。 好奇去了解了下,改装需要车辆自带ACC功能,也就是原车制动和转向等系统有自动控制功能,Openpilot通过接入整车网络来实现功能控制。其实,这也相当于对原车的网络的破解和侵入,肯定有一定的安全风险。 不过从目前网传信息看,这个系统已经发展好几代,支持很多传统车型了,可以让很多老车实现智驾OTA升级。 这块从目前市场来看确实还是模糊区域,老车型功能做的不好,终端车主有升级需求,而主机厂却因为是老车型基本上放弃升级没可能再更新,因此这个开源的后装系统有了生存需求。 不过这个系统安装需要在车上有大量改装,其实相当于把车辆的系统都破解,侵入原车系统,就像杂交一样。这其中肯定有很多问题,包括设备耐久度、安装人员的手艺和经营度和设备和原车的匹配程度等,都会存在风险。一但出现整车相关的问题,厂家肯定会因为车辆改装而不愿意承担相关风险。 因此想入手的车主还是考虑清楚,改装有风险,尝试需谨慎!
#雷军:保时捷依然是世界上最好的车雷布斯是宣传之神肯定是公认的,公布这跑圈成绩超过保时捷,还不忘恭维下保时捷,瞬间变成热点了。 不过保时捷也学会入乡随俗了,马上发文回应雷军,也蹭雷布斯泼天流量。既得了流量又展示了胸襟,正面典型!
#2024年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大陆对所选5个国家的5千人进行了在线访问和实地调查,得出了这个报告。虽然不能代表所有的国家和所有民众的情况,但是看下总体情况和大趋势还是没问题的。 从报告中能得出什么结论?我把中国和其他几个国家有比较大差异的数据单独拿出来,得出如下结论...查看全文
#保时捷将在德国工厂裁员约1900人最近保时捷宣布2025年的运营利润率预计仅在10%至12%之间,远低于原定20%的目标。 这次调整也源于24年保时捷的运营利润预计只有55亿至56亿欧元之间,相较23下降约四分之一。 保时捷利润大降很大部分原因来自于中国高端新能源车的热卖,曾经的利润中心如今仅占保时捷全球销量的18%。要知道原计划24年要卖10万辆,结果实际销量仅5.7万辆。 这种情况让保时捷猝不及防,中国高端新能源让动力不输保时捷,智能把保时捷秒成渣。理想汽车设计总监说得挺好,小米汽车让保时捷只有品牌价值没有产品价值了。而一旦有钱人不再为保时捷的品牌价值买单的时候,那保时捷真的要哭死了,到哪个时候不是下调盈利预期和裁员能搞定的了!
#日产/本田谈判破裂内幕曝光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本田、日产和三菱三家合并抱团取暖的事有了下文,三家因为具体条款没谈拢最终告吹。先不说这么大的事让几家国际巨头搞的像过家家似的,就这个事情后续对各家影响肯定很大。 比较明显的是日产立刻实施裁员、削减产能等措施实施自救。在这个关键时刻,国内公司开始反向输出,帮助处在困难时期的日产度过难关。 最近有消息称,东风旗下包括岚图汽车在内的自主品牌正在向东风日产等合资品牌进行技术“输血”,包括三电总成、混动技术等。 现在中国汽车行业经过长期的努力,到了开花结果的时候,各个品牌在内卷的市场都积累了一身硬功夫,就算国内发展的不是太好的品牌,在智能化、三电等方面水平也是远超国际巨头的。 做个形象的比喻,就像武侠小说里边武林门派养蛊一样,让那些毒虫都在一起生活,能活下来的绝对都是毒物中的强者!
#比亚迪全系车型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中国速度一般都是正面的意思,但是放在内卷的新能源市场,可不一定都是好事情。为了应对车市内卷,各家都在绷紧神经搞迭代。 那迭代一块频繁了自然就会让老车型落后,而刚提车就落后就更让老车主绷不住。去年最典型的就是极氪一年磨三剑,而今年开年比亚迪发布天神之眼和标配高阶智驾就又让老车主受伤。 现在网上开始卖天神之眼相关的恶搞车贴,天神闭眼、天神眨眼等都还算好的,更有夸张的天神瞎眼、瞎了gou眼等字眼充分体验了老车主的郁闷。 不过这种事也只能自认倒霉,毕竟原因为老车主升级买单的品牌不多,大家还是擦亮眼睛且买且珍惜吧!
#小鹏高管质疑理想销量榜单最近一期的理想周销量榜上小鹏以0.34万辆成绩跌落至第三名,小鹏副总裁发消息质疑周销量榜单中的小鹏上周交付数据不准确,小鹏汽车副总裁表示上周小鹏汽车实际交付超过5500台,还欠着用户海量的车没交。 这不是小鹏第一次质疑这个榜单了,之前小鹏汽车产品营销总经理黄泓霖在朋友圈质疑理想周销量数据造假,这个事以理想汽车icon回复数据获取合法合规结尾。 不知道这次的质疑会不会有新的变化,大家拭目以待!
#比亚迪天神之眼高阶智驾到底怎么样最近根据消息,小鹏汽车联合头部保险机构将推出定制化智驾保险,聚焦智驾场景下的各类风险保障,覆盖城市/高速导航辅助驾驶(NOA)、自动泊车等核心功能。 这么做是对自己产品的信心,也是推广智驾的好的方向,只有让用户无忧了才敢用。之前作为智驾头部的鸿蒙也推出过类似的智驾险产品,看来对自己产品有信心的都敢上! 而最近很火爆的比亚迪天神之眼口号喊得很响,不光要平权标配还能力很强,在很多媒体嘴里已经变成第一梯队了。不过余承东还是发文暗指好用安全和凑合能用完全不是相同的境界,因此这也被看成余承东对低成本智驾方案的质疑! 现在就不知道第一梯队的比亚迪是否也敢像小鹏和鸿蒙一样给客户兜底了,敢兜底的才是真智能。另外比亚迪自己也搞车险,做这个岂不是更方便!
#沃尔沃回应“山寨”音响事件最近沃尔沃爆出有车主发现自己购买的沃尔沃 S60后,随车赠送的价值 10679 元的宝华韦健中置音响 + 水晶档把原厂套装,被 4S 店换成了第三方配件。 其中宝华韦健 Bowers & Wilkins 的英文标识中,第二个单词首字母从 W 换成了 VV,而赠送的水晶挡把也不会发光。这个事情就很搞了,4S选择在主机厂和终端客户两边吃,不过因为吃相难看被曝光。 由此可见其实传统的4S店销售模式不靠谱,主机厂没办法控制服务质量。这个事情在之前传统4S还挣钱的时候相对还好,毕竟大家都还有赚,做的还算不那么过分。现在都不赚钱了,那各种小动作都出来也不奇怪了。 以后大家去4S店买车要当心,不要被当成冤大头给宰了!
#分析:特斯拉销量下滑局面不会扭转新年一开年,特斯拉销量就来了个开门黑,在全球各大主要市场相对去年1月份都大跌,这是钢铁侠的光环不再了? 来看下详细数据,在特斯拉老家美国,25年1月销量49000辆,低于2024年1月的54444辆,同比下降10%。要知道在这个数据背后是2024年特斯拉在美国销售633762辆汽车,本来就较2023年下降了5.6%了,这25年又降可以说是跌跌不休了! 在欧洲,主要销售国家如德国、法国、荷兰等25年1月销量相比24年1月均有显著下降。整体欧洲主要国家合计销量从16125辆降至8469辆,同比下降47.48%,可以说是接近腰斩。 再来看新能源最好的中国,25年1月份在中国市场总共售出63238辆车,比24年1月份的71447辆同比下降11.5%。 你要说中国可能受春节影响还说的过去,那美国和欧洲也这么跌是不是就找不出理由了?特斯拉靠老车型割韭菜的套路越来越不好使了,后面要看换新版Model Y是不是又能支棱起来。如果不行,还得加快产品迭代。另外你看这Model 3优惠政策都啥样了,你觉得特斯拉是不是急了? 你看中国的新能源都卷成啥样了,别说三年磨一剑了,一年磨三剑都不稀罕了!
#比亚迪智驾系统将覆盖15万以下车型比亚迪最近天神之眼智驾发布以及标配高阶智驾真是核弹级的营销,这开个发布会就把自己推到了很多媒体眼里的智驾第一梯队。之前智驾吊车尾,王老板还说智驾是忽悠,现在这上升速度说是坐火箭也不为过吧?难怪余承东很慌,马上发声意有所指啊! 再此不得不再次感叹比亚迪的厉害,这技术感觉像忽然一下从天上掉下来的。这次是天神之眼,之前是云辇,都是一个样,这让人感觉很恍惚啊。这是工程师之前都在睡大觉,在其位不谋其政还是工程师都在埋头干活,厚积薄发,让人感觉很好奇,哈哈!
#新势力品牌周销量榜:小鹏汽车第一先说大趋势,上次理想是两个周一起发的,就算中间有个过年,看起来还是普遍比这个周的量多,现在看大家过年综合征还没过来,处于低谷调整阶段。 那下面具体看看各品牌情况: 1. 焦点肯定还是榜首之争,小鹏领先三周以后终于被理想夺回榜首。小鹏确实下降的有点多,不光被理想超过还被小米超过,只能位居第三。 2. 小米厉害,靠着一款车冲到第二名,之比第一理想差了300台,这么看以后小米冲到第一也不是没可能啊! 3. 让大家大跌眼镜的问界现在跟蔚来一样多了,一周一千台出头。另外坊间传闻问界也有现金优惠两万多的政策,看来不是之前大家说的业绩完成躺平了,没有金融政策的原因导致的。 4. 不光问界不大好,智界也跌的很难理解,之比蔚来多500台,华为这国货之光号召力不行了? 5. 最稳的还是五菱,大家都在大跌的情况下,就它能稳住,人民的五菱有群众基础啊! 6. 过年生龙活虎的BBA过了年马上就蔫了,看来过年真是BBA的高光时刻,大家都买车过年争面子。现在豪华车榜单被特斯拉又打到了榜首,另外理想也冲到第三,BBA今年感觉更难了,以后豪华版看不到BBA会不会让人惊掉下巴?
#比亚迪掀起智驾普及风暴延续去年开年价格战,今年开年比亚迪把智驾打成了白菜价。不管是智驾版海鸥的6.98万,还是21.98万的唐DM-I 激光雷达版,都刷新了市场最低。 这么搞下来估计也就五菱的成本能跟的住吧,其他家都要哭死。特别是吉利,年前刚有几台车能跟上比亚迪价格战的节奏,这又要被送走了! 不过比亚迪老车主也是郁闷,特别是年前刚提车的,这提车既落后,会不会悔不当初?
#比亚迪全系车型搭载天神之眼高阶智驾比亚迪从看不上智驾到要普及智驾其实算是转变很大的了,这天神之眼如果真能把高阶智驾拉到十万级那对智驾来说确实是天大的好事。 现在有不少厂家跟进,长安发布天枢2.0、小鹏P7+全系标配图灵AI都是。现在连五菱都来了,宣布宝骏云海全系标配灵眸智驾2.0Max。 你不得不说五菱蹭热点也是一流的,先不说这动作怎么样,就这海报看起来好像它第一似的,设计师要加鸡腿了,哈哈!
#小米汽车回应断轴事件最近汽车圈流量热点小米断轴新进展,小米官方辟谣断轴。描述中说车主在限速20的路段以70的车速碾过大坑,暴力驾驶导致悬架断裂,另外车主不同意酒精测试因而放弃保险报销维修。 从这个信息看这个事故可以合理猜测,车主涉嫌超速100%行驶,悬架在高强度的撞击中断裂。而车主之所以会开这么快,可能是因为酒驾。在向保险公司理赔被拒赔,就网上发帖让小米汽车买单。 这个事现在开始有点罗生门的意思了,后面看继续发展吧!
#赛力斯2024年营收暴涨300%最近赛力斯披露2024年业绩预盈公告,预计实现营业收入1442亿元到1467亿元,预计净利润为55亿元至60亿元,将实现扭亏为盈。按照这个数据算,利润率3.8%-4.1% 这个盈利水平怎么样,咱们横向对比下新能源的几个典型头部公司。 先说这几年一直挣大钱的特斯拉,按照第三季度营业收入看营收251.82亿美元,GAAP净利润为21.67亿美元,利润率8.6%。 再来看中国车企一哥比亚迪,2024年第三季度营收2011.25亿元,净利润为116.06亿,利润率5.8%。 最后看下新势力里边标杆、也是新势力中第一个盈利的公司理想,第三季度营收429亿,季度净利润达到28亿,利润率6.5%。 现在看看塞力斯的利润率,虽然跟这几家比还有不少差距,但是已经算是比较好的了。毕竟塞力斯是全年数据,而这三家是第三季的数据,按照汽车市场规律,一般第三季度会比全年数据好不少。 由此可见傍上华为的塞力斯真的是闷声赚大钱,华为的影响力太大了,感觉华为可能要成为中国汽车行业里边新鲨鱼,要大杀四方了!
#宁德时代否认减产磷酸铁锂电池最近有消息称宁王正梳理产线资源,推动降本,按照这个思路合理推测明年动力电池电芯出厂价可能会跌破0.4元/Wh,最终被压缩到0.32元/Wh! 按照按照碳酸锂8万价格测算,铁锂电芯成本预计最低在0.32元/Wh左右(不含税),三元 523电芯成本预计最低在0.45元/Wh左右(不含税)。 这应该是宁德这种垄断市场的巨无霸的出厂价,而被阿维塔称为杂牌的其他电池厂(包括比亚迪在内)成本可能都要比这个高,那以后他们杂活? 不过电池价格降了,那整车价格是不是还能降?按照目前价格差,按照60度电的电池包来看成本能降大几千上万甚至接近两万都不是没可能。 那就又会是今年你不买我不买,明年电车价格又会降两万么?大家拭目以待!
#新势力品牌周销量榜:小鹏汽车第一不过也是没办法,自从年前问界销量疲软以后一直起不来,一直在销量榜中排的比较靠后,现在只能用定语才能排到前面了。 之前理想发榜的时候被骂死,现在问界也有榜了,还各种定语,不知道大家怎么评论?
#2025年车圈价格战打疯了24年的价格战是比亚迪开的第一枪,结果从年头杀到年尾。而到了25年,开第一枪的成了新能源的大鲨鱼特斯拉,给出了8000元的保险补贴、5年0息以及充电补贴等,这一套下来优惠超过3万2。 特斯拉的这么大优惠不光让刚提车的车主绷不住,也让不少竞品车企也坐不住,纷纷开始跟进。包括小鹏、乐道零元购在内的众多车企纷纷拿出诚意满满的大优惠,让价格战白热化了。 这开年就到高潮的内卷一点预热都没有,来的让人觉得猝不及防啊,可能预示着25年的价格战会比24年更加血腥。难道又成了你不买我不买,过阵还能降两万的节奏?
#DeepSeek进军车圈今年春节期间Deepseek的异军突起让AI大火,现在汽车圈子也要加入了。不光是蹭热点、还是真要搞,反正AI这技术大趋势是躲不过去了! 目前Deepseek还是语言大模型,画图、设计这方面还不能搞,但是跟座舱融合做语音相关的语音识别、连续发问、万物互联还是没问题的。 现在就等着吉利岚图接入后看实际效果怎么样,希望能做出让人眼前一亮的效果,才不负这么大的流量热度!
#端对端成智驾新赛点最近还有网络大V在宣传在智驾过程中使用方向盘的配重设备,用来规避方向盘的脱手检测,实现脱手控制。 但是目前智驾还都处于L2的水平,再怎么宣传L2++或者L2.999都还不是L3,没办法做到完全的安全,在紧急情况下需要驾驶员接管。这个状态包括头部的华为也是一样的,就连猛夸自家智驾的余承东去年过年自驾回老家也不敢全程脱手,因为不但危险也是违反交通法规的! 现在这种状态是最危险的,做不到L3但是却往L3上忽悠,让用户觉得完全可以自动驾驶了,还有很多人开智驾去后排睡觉或者干其他事情,真是不怕死! 现在真的太需要靠谱的驾驶员监控系统(DMS)了,这样可以保证驾驶员在智驾过程中能注意交通情况而不走神。现在的大部分通过方向盘手力来做的脱手检测都是没用成本的,效果太差,配个重甚至放一瓶水就能破解。 再高端一点的是用电容方向盘,要手放在上面才能通过检测,但是这种也保证不了驾驶员走神看别的东西。 真正靠谱的DMS还是要通过摄像头识别驾驶员的面部表情和目光方向,不过这个成本很高,好多车型为了降低成本不用这种方案。 不要觉得这是吹毛求疵,要知道特斯拉就是因为DMS做的不好,被美国NHTSA处罚过。NHTSA通过多起事故分析认为,多起事故的特斯拉车主在出事故之前如果关注交通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事故的,就是因为DMS没做好,让驾驶员有机会偷懒做别的事情才没及时看到障碍物。 希望现在某些网络大V多做些正确引导人们观念的事情,而不是发这种有风险的事情让大家跑偏!
#比亚迪秦L DM-i智驾版到店实拍最近比亚迪的股价在长期低迷后突然飙升,从不到280直接飙到了330。为啥这刚过完年大家刚上班就会有这么大的异动,原来是比亚迪要在9号到10号开智能化战略发布会,这是要All in智驾了。 之前比亚迪就说过要把智驾打到十几万级别,这次的发布会估计会有很大的进展,因此才会让长时间低迷徘徊的股价飙升。 不得不说智能化真是智能车的香饽饽,最近除了比亚迪以外,还有长安也要all in了。长安发消息也在9号携旗下5大品牌共同推广科技,还打出科技伟大不在于越级,而在于普及的口号,这么一看针对性极强啊。 现在看来9号汽车圈非常热闹了,看看智驾能普及到什么价位吧!
#第五代EA888发动机正式亮相之前大众火爆的时候挤牙膏,发动机和变速箱用拉胯的过时产品没少出问题。现在不行了才把王牌EA888拿出来,觉得可以大杀四方,要找回昔日荣光! 但是今日不比往昔,国产发动机已经迎头赶上。大排量就不说了,但是就2.0T这个黄金排量,国产最少有三款跟它同档次甚至有胜出。 虽然大众这发动机算是不错,但是感觉离大众自诩最强机皇的段位还差点距离吧。还是那句话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新势力品牌周销量榜:小鹏汽车第一因为上周还在春节假期中,因此没有发布周销量榜,这次销量是两个周一起的。从总得来看各品牌过年期间交付量都不算大, 毕竟大家都忙着过年,不过还是有不少看点。 1. 最大的看点还是小鹏和理想的榜首之争,小鹏以百量的优势险胜理想,继续坐在新势力榜首位置。而零跑也在理想后面紧追不舍,现在小鹏、理想和零跑成为榜单前三名的常客。 2. 以一款车打天下的小米排在第四,确实厉害,稳压问界。问界最近两个月销量一直不见好转,不知道是不是受到了同父异母兄弟智界的影响? 3. 腾势和智界发挥还行,把蔚来挤到守门位置,不知道加上乐道会不会数据好看点? 4. 年关市场真是BBA的天下,豪华品牌榜单BBA把特斯拉拉开不少,这在去年算是不太常见的。就算特斯拉有立减1万和5年免息的巨大优惠政策,依旧不是BBA的对手,后面就看BBA的优势能领先多长时间了。
#高性能车规级MCU芯片发布虽然大过年的,但是咱们还是专业的人聊专业的事!今天聊聊汽车上的MCU! 现在电动化和智能化趋势,咱们中国肯定是旗手啊,咱们已经在桌上吃饭,其他人还正在往桌子上爬。因为这个情况,再加上某些公司在芯片领域的突破,被网友说成了各种遥遥领先。 那现在车用MCU的统计数据来了,来看看汽车用芯片是不是真的如这些网友说的完全自给自足,不用担心卡脖子了? 先从汽车行业变化开始说起,之前都是从上至下的金字塔结构,OEM整车厂占据顶层,下面各级供应商依次往下。现在变成产业链里的各种供应分散在OEM周边,围绕OEM开展工作,OEM可以找1级总成零件供应商合作,也可以直接跟2级的芯片厂商合作。这样主机厂经过零件整合可以带动国产芯片厂商直接入局,可以推动芯片国产化。 而智能化又让汽车上的芯片数量大大增加,普通传统燃油车上MCU数量在70个左右,豪华传统燃油车最多翻倍也就150个。而“智能汽车”的MCU用量会超过300个,即便考虑汽车EE架构的中心化趋势,能让功能简单的MCU数量减少,但也会大大增加MCU的市场容量。 从各机构预测的数据看,汽车 MCU 不仅是当前市场价值最高的行业类别, 也将是未来数年内市场价值最高且 CAGR 增长率最快的应用。预计到 2027 年,汽车市场价值会达到 155 亿美元;届 时汽车 MCU 在整个 MCU 市场价值占比会在 37%左右。 从 TechInsights 2024 年 3 月发布的统计数据,2023 年汽车 MCU 市场份额的五大玩家包括英飞凌、 瑞萨、恩智浦(NXP)、STMicro(意法半导体)、Microchip(微芯)。英飞凌以 28.5%的市场份额成为汽车 MCU 领域的最大赢家,瑞萨(22.5%)、恩智浦(21.5%)紧随其后。 这五家市场参与者吃下了汽车 MCU 市场约 90%的份额,市场的集中化程度相较前两年更为显著。但随着汽车 电动化程度的更进一步,国产汽车自主品牌及国产汽车 MCU 市场参与者将有机会分一杯羹,最终稀释这五家企业的汽车 MCU 市场份额。 从这里就能看出国产汽车 MCU 与国际大厂 MCU 产品间的差距,尤其在动力系统、底盘控制、 ADAS 等功能域 MCU 芯片国产化率仍然比较低;不过另一方面也表明国内汽车 MCU 大有可为的市场前景,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 车及新能源车增长市场,车规级芯片需求潜力巨大。 前段时间因为美国的制裁,加紧高端芯片出口。国家几部委也一起发布汽车行业谨慎采购国外芯片的建议,这就给国内芯片供应商提供了绝好的上车机会。希望国内供应商能抓住机会,完成国产替代!
#国庆假期汽车租赁市场火爆2024年“租车”话题在主要社交、短视频平台的内容声量大幅提升,2024年全年的声量比2023年翻了一倍。那来看看调研数据,真实情况是这样的么? 通过调研数据分析,租车的行业规模在快速扩大。比如2019年中国汽车租赁行业市场规模为477.7亿元,2023年就飙升到1369.42亿元。而2024年Q1为435.4亿元,相当于2024年一个季度的规模已经接近2019年一年的水平。 再来看下租车群体都是什么人,从数据统计看到00后、95后、90后累计占比为75%。 现在人们不光租车频次高,但是租车时间也在加长,经常都是3天以上的租车出行。 有趣的一点是,年轻人就算租车,也大部分集中在理想、小米这种新势力新能源品牌。这么看来传统真是难啊,年轻人就连租车都不考虑他们了。 现在年轻人租车已经成为很多人常态,那你觉得日益扩大的租车市场会对新车市场销售产生很大的影响吗?
#13省汽车置换补贴政策汇总最近商务部等8部门联合下车辆换购补贴政策,根据条例显示25年个人消费者报废2018年12月31日前注册登记的新能源乘用车,并购买新能源车的一次性补贴2万元。 看到这感觉国家觉得第一批的新能车6年就可以考虑换车了,再想想蔚来这个新势力的先行者第一批车辆在18年6月28日交付,现在已经有不少车主可以报废车辆领补贴了,这是不是很魔幻? 蔚来从14年开始被被喊要完,一直喊到现在十年了。而第一批敢吃螃蟹的车主大把已经安心跑了接近30万公里,无忧服务加免费换电,估计费用都省出一辆车了。 很多人还在喊蔚来要完的认知茧房里出不来,估计是喊成习惯了,离不了。不过不怪这些人,毕竟有些人的认知有局限,看不清楚也正常!
#上海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128.8万辆上海真是全国新能源发展的桥头堡,之前是新能源乘用车卖的多,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现在商用车也开始放量。 24年7月份发布《上海市鼓励国四柴油车淘汰更新补贴资金管理办法》,其中包含新能源重卡更新补贴,按照630元/kWh予以补贴,最高封顶28w。 在10月份办法正式生效后,上海的电动重卡开始起量。月销量从之前的个位数、一二十辆,直接飙升到年底的1351辆。这个单月销量全国排第三,占总销量的3%。 上海为了发展新能源,不光背着骂声义无反顾的送牌,还拿出真金白银贴补市场,这种力度真是新能源发展桥头堡的作用。难怪虽然上海的车企暂时进入销量低谷,但是上海周边的研发人员和供应链密度还是全国独一份的!
#2024年度汽车终端车型销量排行榜内卷的时代大家都喜欢排榜,各种定语加满的榜单也是看的人晕晕的。现在完全没定语的榜单来了,看看24年十大畅销车型,是不是会让你惊奇? 新能源已经占了市场份额一半,销量高也是正常的。你看前两名就是新能源里边的销量大户,特斯拉和比亚迪。比亚迪不用说,特斯拉也是牛,虽然总量不如比亚迪,但是单一车型销量真是高。之前是Model 3,现在3不行了Model Y上了,一款车一年卖48万辆,这才是真正赚钱的路子。 而比亚迪总量高就靠多生孩子来达成了,前十名里边占了一半,不得不说比亚迪是团队作战。 最后说两个让人惊奇的,就是榜单的第三和第四依旧是之前的销量王日产轩逸和大众的朗逸。这个网络时代,这两款车你是多久没听到过他们的消息了? 但是他们依旧在24年卖出了三十多万辆,现在都还是哪些人会买这两款车?估计这些车主都是不上网的吧,但凡会上网的估计都不会买这两辆车吧?
#2025年L3自动驾驶将迎来规模落地最近在地平线智驾科技畅想日,CEO余凯发声,他要推动整个智驾产业实现3年脱手开(handsoff),司机仅需处理突发情况;5年能够闭眼开(eyesoff),司机放心闭眼驾驶;10年能够随心开(mindsoff),司机可以完全不用管汽车的行驶,完全靠车自主行驶。 按照这个说法,L3最少也要3年以后才能来。 要知道地平线在国内算做的比较好的智驾平台供应商,客户遍及传统车企和新势力主机厂,它的老板对智驾的判断还是有很强的专业度和计划性,可信度比较高。 所以,迷信国内智驾L3马上能到来的可以死心了,3年之内估计不大可能实现,安心等着吧。 按照这个机会,3年实现,5年才能普及。按照目前新能源的卷法,等一般人用上车型都换了两代了!
#英媒:中国汽车销量在俄罗斯创新高从2024年汽车出口统计来看,俄罗斯绝对是中国汽车的福地,有28.7%的车辆被出口到了俄罗斯。 从俄罗斯的品牌占有率排行榜也能反应这个趋势,除了拉达和俄罗斯人两个品牌,前十名里有八名都是中国汽车,占据半壁江山。 不过车卖得好是一方面,做好品牌建设和售后是另外一方面。最近不是爆出俄罗斯自媒体发视频投诉中国汽车只管卖不管售后的事情就是一个警示,品牌建设好了才能长期卖的好,不然一股风过去,可能就被客户抛弃了!
#马斯克强调纯视觉方案为自动驾驶未来24年智驾圈最热闹的就是端到端大模型和纯视觉方案了,现在搞的好像没有端到端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激光雷达都要亡了的感觉。 现在看两则信息,来看看是不是真的是这回事。CES上激光雷达头部公司禾赛和速腾聚创都推出了千线以上的激光雷达。就拿禾赛的来说,产品信号AT1440,从命名就看的出来,1440线。 这个雷达角分辨率做到了0.02°,能够输出极致高清的图像级点云,比当前主流车载激光雷达提升了30倍以上。按照它的说法,能够看清地面细小的坑洼。 你端到端大模型再厉害,看的清楚才是好的基础吧,有了这么个无敌的玩意,总是如虎添翼的。纯视觉再厉害,总有光线不好和炫光场景吧? 另外现在奥迪也开始推出激光雷达车型了,虽然智驾奥迪不是个优等生,但是差生才知道痛点,知道啥是好东西不是? 现在激光雷达也开始疯狂内卷,因此两个路线的战争才刚刚开始,现在下死亡诊断书还太早!
#墨西哥还是中企卖车“福地”吗这个世界有好戏看了,川普让美国再次伟大,墨西哥和加拿大跟着倒霉,现在这俩小弟也不干了,大家开始互相伤害。那这下后面这个世界就全乱了,大家一起毁灭吧? 那帮想靠墨西哥投机取巧进美国的中国车企也肯定要被误伤,后面中国车企要想强大靠这些小把戏没用,还得真正的靠自己做大做强才是正路!
#比亚迪车主投诉电池续航衰减现在大家已经有了共识,目前电车标的续航都是很虚的,实际使用会打一个很大的折扣。那为啥会这样,今天拿数据来看下。 续航标准其实一直在变的,之前用NEDC,全称是New European Driving Cycle,这个是欧洲制定的续航测试...查看全文
#周鸿祎准备给粉丝送车周鸿祎送车这个事本来也是引流的好机会,也算是再造人设的好事,结果还是因为格局不够好的好事变坏事。 所以说雷军口碑好是必然的,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成为雷布斯。雷军未来不可限量,因为喜欢他的都是年轻人,得年轻人者得天下!
#2024年比亚迪销量冲击450万辆24年中国车市继续增长,而全球车市却止步不前。这种趋势下在中国大杀四方的比亚迪不出所料从去年的全球第十一跃到了福特前面,成为全球第六! 与比亚迪大涨百万的大好形势对比的是其他国外车企都过了自己的巅峰,销量都在下降,丰田艰难保住了自己过千万的销量。 如果25年继续延续目前的情况,估计比亚迪有望再前进一名,而其他车企销量会继续降低,那全球车企就没有过千万的了,大家都在几百万这个级别竞争了。 跟比亚迪一样上涨的吉利也首次进入前十名,离前面日产只差一万,明年的争夺也是很好看!
#2024年第一周理想和小鹏销量暴跌小鹏智能化吃了第一波红利,但是大家都跟上以后没有明显优势的情况下基本上后劲不足。 现在大家都在智能化上发力,没有特色只能等死。现在小鹏找到了性价比路线,一飞冲天。现在看来还是救命良药,用好了啥时候都有效!
#媒体:美国新能源发展堪忧先从销量数据看2023年美国电动车销量排行前十名总销量884476,这个数据到了2024年的总销量只有848363。 按说这么轰轰烈的的新能源大,再加上国家的补贴,别说下跌了,持平都是做的差的。但是反观美国数据别说上涨了,还在下跌。就前两名特斯拉的Model y和3就看的出来,狂跌不止啊! 现在特朗普上台,第一天就把支持新能源的政策废除了,转而支持传统石油行业,这种状态下后面美国新能源能好才怪。
#国内汽车经销商库存积压上升24年过去,汽车行业各种榜单大家估计看腻了,现在换个视角再来看一个不一样的汽车行业。 关于排榜大家都关注谁家销量第一,但是这个销量也有水分,传统主机厂对外放出的是一般是批发量,而新势力大部分都是零售量,这两个之间的差值就有很多文章可以做。 了解汽车行业的都知道,批发量是车企把车给到4S的量,但是不代表这个车卖出了。而销售量才是一线门店最终的销量,这两个量之间的差值就相当于厂家把车压到了4S里,也就是坊间的说法压库。今天一起对比下这两个量,来看看谁家的水分最大? 先看12月份的数据,第一名第二名比亚迪和奇瑞这两个数值之间的差值都是10万辆左右,但是对比实际销量来说,比亚迪40万是奇瑞20万的两倍,这个数据各位应该看的明白,我就不往下细说了。到第三名吉利,这个差值只有3万了,相对来说情况好的多。 另外来看下两个反常的主机厂,长安和上汽大众,零售比批发的多,说明销售比出厂的多,相当于销了库存。 那再把视线拉长到24年全年,比亚迪全年差值53.2万,奇瑞这个差值就来到了118万,差距被拉大很多。 当然这个数据包含出口车型在内,奇瑞出口多,比较吃亏。而上汽大众还是依旧零售比批发多不少,而一汽大众和一汽丰田表现也不错,几乎可以拉平。
#大众入股小鹏引车坛强震最近有消息称大众计划跟美国新势力Rivian扩大合作,除了投资58亿美金成立合资公司外,还要Rivian帮助它开发新的电动车架构。 之前大众50亿入股小鹏,跟小鹏在电动化和低成本方面开展合作,小鹏正在帮大众研发新的电动车架构和新车型。 现在大众又拉上Rivian,并投入了多的多的资金,估计是要两条腿走路,用来研发适应不同区域的车型。 估计大众也怕了, 怕宝压在一条路上会走死,现在多一条腿能走的更稳。 Rivian定位主要是高端车型,在美国卖的还可以,这样大众就能形成高低两条新能源的发展方向做互补,还是挺合理的。
#二手车出口因何成为外贸新亮点因此相较于其他发达国家,我国二手车出口起步较晚, 2019 年才正式启动。不过虽然时间短,但是咱们出口增速快。相比19年3000台的出口量,23年就已经增加到27.5万辆了。 现在提到中国汽车不得不说新能源的发展,二手车也不例外。2023 年,我国新能源二手车比传统燃油二手车出口还多,出口13.8 万,占比50.3%。 现在我国二手车出口全球 160 多个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以中亚、东欧、中东为代表的“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成为我国二手车出口的主要目标市场。 2023 年,我国二手车出口前三的目标市场分别为吉尔吉斯斯坦、俄罗斯和乌兹别克斯 坦,出口量分别为 7.1 万辆、 4.5 万辆和 3.6 万辆。 二手车也是跟着汽车行业发展起来的,汽车行业崛起了,汽车制造业的技术进步了,新车卖的好了,二手车才会被国外认可。 另外国人较高频次的更新换代,淘汰的二手车状态相对较好,也让二手车市场获得了发展的机会。
#车企倒闭潮下一个轮到谁24年下半年,极越以非常不体面的状态突然死亡。本来到了25年觉得能好一点,结果刚开年,合创就被宣告结束。 再加上各家起劲的价格战,那25年估计是更加惨烈的一年。现在国产新能源品牌很多,今天放一起,你觉得哪家会撑不下去?
#8155落后了?高通8295车规芯片将至新能源智能化时代,内卷是全方位的。24年大家智能座舱还都在争先恐后8155芯片上车,这转眼8295就已经成了气候。 高通骁龙8295采用5nm技术,相比8155的7nm工艺,算力达到了30TOPS,比8155提高了7.5倍。 从车型统计数据看,排名靠前的新势力基本上都打搭载了,月度销量超过17万。 去年用8155算高端配置,这以后用8155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了?内卷的智能化,配置迭代太快了!
#国美系跨界卖汽车迎新进展从京东养车开始到国美车市,这些商业零售企业纷纷踏足汽车行业。 而中国车市在过去一年价格战贯穿始终,内卷上天。这京东和国美两大巨头入局,如烈火烹油,战况会更加焦灼。 去年大家目光都聚焦在车企层面,偶尔会有供应商相关的信息翻出水花。现在刚开年,京东和国美开始在销售和售后层面做文章,不知道25年是不是车市的焦点会往销售和售后方面转么?
#余承东用问界M9送祝福平心而论现在春晚灯光、音效和舞美等技术用到极致了,但是节目内容却一言难尽。歌曲不琅琅上口、相声没有新意,确实一年不如一年! 再加上广告插入太多、太生硬,问界、小米贴脸输出,战斗力那叫一个强啊!
#上汽申请“尚界”等商标上汽陈虹一句灵魂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让上汽背负了几年的骂名,现在上汽也扛不住跟华为合作了。 现在上汽申请了尚界的商标,应该是跟华为合作后推出的另外一个以界为名字的品牌。 上汽的尚界感觉还是保留上汽的一丝影子,商标也是上汽SAIC缩写S的变体,感觉上汽还在努力保留一丝自己的体面,不知道这以后车型出来了还能有上汽的基因么?
#余承东在线摇人搭他车回老家过年汽车行业最火的两个顶流雷军和余承东,都被网友举报封了直播间! 这两天要卷到年尾的汽车圈顶流,雷军和余承东开车做直播,都被网友举报,然后直播过程中直接被封了。 面对这个事情要严格意义上说,肯定算是违法了。毕竟开车不能玩手机等,直播肯定会分神,不能因为他们是名人就网开一面。 不得不说现在网友真的是正义感爆棚,谁都不惯着,只要你违法了,一概举报,绝不留情!
#智能驾驶公司纵目科技陷入资金困境纵目科技算是小米产业链公司,自2013年成立以来,已经完成了10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达到22.47亿元人民币。投资人包括小米集团、君联资本、高通、电装等知名机构和行业内知名公司。 截至2023年12月31日,纵目科技已成功为50款车型提供智能驾驶解决方案。在2021年至2023年期间,纵目科技与中国2022年销量排名前十的OEM厂商及多家主要新能源汽车品牌建立了业务合作关系。获得了几个项目的定点。 就算有这么多行业内外的资源支持,小米还领投了D+轮融资,好像对公司的运营推动作用也不明显,结果目前已经亏损超过16亿元。 现在智驾行业算是新能源行业最火的一个版块了,但是就算这样也有太多的公司跑不出来。毕竟中国汽车行业太卷了,每个细分领域都挤满的人!
#二手车vs新车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的数据,近十年来二手车市场快速发展,23年全年二手车交易1841万辆,24年前十个月就到了1593万辆,按照这个数据估计,24年全年二手车交易量应该可以逼近2000万辆。 要知道新车销量也才3000万出头,二手车市场已经接近新车市场的2/3了,这对喜新厌旧的国人来说已经算是很高了。 不过按照目前新车销量高峰以及增换购的占比提升,后续二手车市场肯定还会快速上涨,这对汽车流通来说是个非常大的促进。 另外根据近三年的数据看,二手车交易价格也在组件攀升。10万元以下车辆交易数据持续下滑,而20万以上的占比在24年前十个月已经到了18.4%。这说明大家对二手车不再是为了买个车过渡或者代步,已经到了按需消费的阶段,二手车再也不是低端便宜货的代名词,二手车消费持续升级! 与新车市场新能源车占比不断攀升的情况相应的是二手新能源车交易量也在不断攀升。已经从22年的3.5%到了24年的5.6%,24年前十个月交易量接近90万辆,24年全年预估可以到110万辆量级。这说明新能源真正的开始为市场接受,毕竟二手车交易才是一辆车是否值得长久持有的最本质的体现。 与交易量快速成长相辅相成的是保值率的变化,目前纯电车型三年平均保值率已经可以到43.5%,跟传统油车的48.3%相比已经所差不多。这说明二手纯电开始受到消费者认可,大家再买纯电车就不用太担心保值率的问题了。 说到保值率不得不提下贯穿24年全年的价格战对保值率影响很大,因为新车降价太快太狠,导致二手车保值率也大幅下降。一年保值率从超过70%下降到50%出头,三年保值率从不到60%下降到47.5%,由此可见汽车往后会越来越便宜,不光新车还是二手车,这才是促进消费的最大助力! 说起价格战,其实最受伤的还是传统合资品牌,从二手车保值率也可以看的出来。欧系、日系和韩系车型保值率下降迅速,美系因为保值率本来就不高所以下降不多。不过德系和日系保值率在大幅下降后还高于其他车系,但是按照目前价格战情况长期来看这个趋势可能不能保持,后续会被拉平。 分车型来看,大型车的保值率依旧远远高于小型车,消费升级态势明显。以后大家买车还是尽量往大了买,毕竟国人干啥都喜欢要大的! 最后来看下几个热门细分赛达的车型保值率榜单,看热门车型谁家最保值。 1. 传统自主品牌保值率最高竟然是坦克,3年保值率63.3%,这个是不是让人觉得吃惊?毕竟现在网上口碑长城有点式微,但是市场反映出相反的情况,这个值得深思! 2. 新势力品牌保值率最高的是腾势,1年保值率65.9%,前十名是目前比较活的几个品牌,包括理想、特斯拉、鸿蒙智行和蔚来等,保值率都超过了50%。 3. 燃油品牌保值率榜单还是以传统超豪华车为主,但是坦克能名列第四,仅次于宾利、劳斯莱斯和法拉利,排在保时捷之前,确实让人出乎意料,不得不再次感叹坦克厉害啊! 4. 新能源品牌保值率榜单依旧是坦克领先,看到这不知道该说啥了,坦克这是要超神?
#价格战重锤汽车零部件供应商从全球供应商排名看,前十名中国只有宁德一个入局,前二十名也只多了一个延锋。 虽然整车现在销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迪王啥的新能源销量也遥遥领先,看似已经在弯道超车,但是零部件也是汽车行业里边的重要组成,从零部件企业看中国还有很远的路要走。 啥时候中国能出来一个博世这种公司,不光做的大,还各个版块都有领先的产品才是真的厉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