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驾体验吉利星愿马来西亚最初的电动梦,是宝腾eMAS概念车,2010年日内瓦首发,1.2L+增程,车子很小。 eMAS的e是电动的意思,MAS是马来西亚的简写,三电大部分技术来自路特斯。当时路特斯与丰田有合作,因此概念车的平台来自丰田iQ。 彼时宝腾汽车是马来西亚的民族骄傲,不同于日本大发技术背景的北鹿大,宝腾大部分技术都是自主研发,承载着无数马来西亚人的希望。 但eMAS是个例外,量产车的平台从丰田iQ换成了日产玛驰,但这依然无法逃离难产的结局,最后路特斯也取消了Ethos项目,马来西亚第一代电动梦就此破碎。 后来宝腾一直尝试纯电动的量产落地,比如入门小车iriz的纯电版,与LG合作,纯电续航300km,还有Saga纯电版等等,都打算卖到10万令吉以下,最后都无疾而终。 2017年,宝腾和路特斯都被吉利集团收归旗下,“eMAS”所承载的情感也逐渐被人淡忘。 ———————————— 2024年,一款来自中国吉利集团的SUV重拾“eMAS”的名号——银河E5,在马来西亚命名为宝腾eMAS 7。 这是马来西亚第一款量产的纯电动汽车,工厂位于霹雳州丹戎马林。 李书福锐评过马来西亚汽车生产的困难: 【目前马来西亚的供应链成本比中国高30%,比泰国也高10%以上,零部件更多依赖海外进口,本土竞争力不强】 宝腾eMAS7项目组要解决的就是这个困难。 此外——虽然造型上看不出来——但魅族Flyme Auto车机在马来西亚的法规适配,还有更适合马来西亚路况的悬架,里面很多工作都是宝腾方面负责的。 因为法规和隐私问题,大部分海外规格的银河E5都不能用魅族Flyme Auto车机,宝腾eMAS 7是个例外。所以联合研发的内容远超此前X50(缤越)和X70(初代博越)的范围。 而且量产车要在2025年上市——只比银河E5迟了半年而已。这说明宝腾在银河E5工程阶段就已经介入开发,项目压力与10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这是北鹿大汽车羡慕不来的。 ———————————— 马来西亚还有一个自主品牌:北鹿大。 1993年成立,与日本大发汽车合资,这个品牌所有的技术都是来自日方的,比如北鹿大Ativa SUV其实就是大发Rocky换标。 日本人不热衷电动车,所以北鹿大的电动化技术,目前的储备,为零。 据说,北鹿大的纯电动车要2026年才能面世,还是个油改电,上市可能得去到2027年了。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日本和中国的纯电动车差距过大,以至于宝腾和北鹿大两家,在电动化技术与量产方面,已经出现极大差距了。 可以想象,下一款宝腾自主设计的纯电动车,一定会在技术先进性、革新性、前瞻性薄纱北鹿大的纯电产品,这是可预见的未来。 这,就是时代。
#比亚迪燃油车停售迪粉是不是脑子都不太好,还是真没得黑了?居然拿吉利星愿的底盘护板来说事。 且不说310km版本属于城市代步车,对低风阻和防磕碰没啥需求。 就说这个护板——吉利星愿这么热销的车,必然会有大量后市场需求。 【搞到最后,这块护板也就50元一块】 (加了工时) 你说迪迪粉丝是不是脑子都不太好,哪怕说点技术上的东西呢?是星愿没得黑了吗?黑这种东西?
#二手车vs新车有一说一啊,我不是劝大家去买,就是单纯觉得: 【哥们,韩国车罪不至此吧】 刚查到的时候真给吓到了,10年车龄的高销量中型轿车才3000美元,7年车龄的仅7000美元。 这在第三世界消费者眼里,就是做慈善的价格。 在中东,南美,东欧啥的,10年车龄属于起步车况,特别是韩系车这种保有量大,耐久性对标日系车的选手。 我敢保证,就那个2.4的索纳塔,拉到中东绝对属于精品车况。 太刺激了,大家想买能跑高速的废铁,建议整一个,跑废了也就3000美元。
#五菱之光/荣光等多款新车上市这是我有史以来最喜欢的五菱,没有之一。 严格来说,这车并不是一辆K-Car或K-Van,尺寸上要比日本小kk大一些。 这也是五菱最务实的体现:人家日本人是因为尺寸有规定,才做得又窄又方的。 我们中国的方盒子,为什么要遵从日本的规定呢? 五菱之光EV的名字也是务实,这车没有花里胡哨的产品定义,但有经典的传承,合适的定位。 这车有一个很务实的内核,就是这车哪怕很便宜,很小只,也不会敷衍了事。 我爱死这车了。
#马自达CX-80实车图曝光日本人也有自己的理想汽车! 马自达CX-80,长宽高4990、1890、1705mm,轴距3120mm,三排座。 轴距长,是因为纵置发动机架构【那个地方】很长——CX-80与CX-60是同平台的。 悬架十分高级,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纵置发动机,纯内燃机只有3.3T柴油直列六缸发动机可选,加钱可选48V。 最接近【理想L8】的动力配置,是由2.5L汽油机与电机联合组成的插电式混动系统。 在日本,定位为宝马X7的平替,起步价390万日元,约合20万RMB。 世界汽车,殊途同归,奥秘!
#本田丰田混动谁更强 本田N系列K-Car,在N-Box和N-Box Custom的基础上,追加了N-Box Joy车型。 也注重实用和主动个性化运动属性的前两者不同,Joy的主题是户外和露营,换了一个有点类似普拉多的前脸,本田对这款车的消费者预期是: ·【20多岁】 ·【社恐,喜欢往户外没人的地方跑】 ·【男友和女友拥有同样的价值观】 ·【50多岁或者60多岁的老夫妻】
#极氪9月交付21333辆我今天提了句【1辆逍客的利润顶8辆智己L6】 有人不开心了,问我有没有站在消费者立场,要是智己L6赚钱了,对你有什么好处? 我问他【那是不是厂家越亏钱的车,越值得消费者买呀?】 得到了肯定的回答。 ———————————— 好,现在我要给你推荐一款厂家绝对亏本的车。 同时这款车也是30万内成本最高的车,没有之一。 它就是——极氪MIX。 这车可逆天了,整个全新架构就两台车,可预见整个生命周期都不会有多少产品。 还是个超级安全的铁疙瘩,就这么小的MPV能给干到2.6吨。 三个外摆门,无论是密封,软件,稳定性,安全性等等,都消耗了团队成员巨量的脑细胞。 安总来了都没话说,只要求加个门把手。 极氪MIX开发团队里的某位老哥直接判定:要是换了豪华品牌,这个车至少70万起。 30万?做慈善呢这是。 ———————————— 智己L6那么便宜,还不是因为销量预期高。 而极氪MIX,打一开始大家都知道这车不太能卖出去,能搞到009一样的销量已经算异常状态,得查一下是不是有倒爷卖到海外去了。 家人们,这才是真正亏本的车,大家快买[笑哈哈][笑哈哈]
#吉利星愿将于10月9日上市参加吉利星愿workshop,其实产品点印象最深刻的,还是安全性…… 符合我对吉利的刻板印象。 电池包是CTP形式,为了柱碰撞0侵入量,星愿的电池包并不追求能量密度。 侧门槛梁与电池包留的冗余距离,高达149mm。 前舱,典型的三叶草结构,虽然是便宜的小车,但井型副车架,1500mpa最高钢材强度,64%高强度占比,一点也不比正经的传统紧凑型车差。 吉利根本绕不开这个坎。
#试驾体验2025款极氪001#堵车的源头竟是司机路边停车野餐# 在驾驶这门课上,大部分老中都呈现出一种低级的状态。 ——别的领域我不懂,我对开车很专业,我可以下这个定论。 绿灯,前排慢吞吞起步的司机,考虑过后车通行效率吗?不在乎的。 高速,最左边开80的司机考虑过社会影响吗?不在乎的。 入主路,不看周围闷头开出去的司机,考虑过主路车辆吗?不在乎的。 马路三大妈高速开80并排,在乎过后车吗?不在乎的。 错过高速口,一脚重刹,右打死的司机,知道后车有多危险吗?不在乎的。 那么在双向路随意停车的司机,就地野餐,在乎过通行问题吗?同理可得,也是不在乎的。 塔对此头疼了很久。为此制定了完善而宽松的法律,还有苦口婆心的劝导,以及布满道路的摄像头。 有些城市强制后排绑安全带,被骂了多久? 还有城区和高速的限速——高速超10%铁定不罚——就是希望大家开快点。 就是希望大家提高通行效率。 就是希望不要让自己处于低级的生活状态。 ———————————— 但大多数老中真的太低级了,带不动。 老中就是觉得,全方位低级别生活是好的,低价格,低利润,低消费,低品位,低素质,就都是好的。 塔很绝望。 塔是知道什么是好的,品位是很高的,你从塔对汽车的选择和规划,就知道塔做梦都希望老中【懂好东西,买好东西,用好东西】 ——欧洲5万欧元的极氪001,在老中这里只需要25万元。老中卖10万元的名爵MG4,在欧洲3.5万欧,同价可以买大众途观。 塔的工业水平,做到这种程度,真tm跟做慈善一样,对老中真的可以了! 我有时候都是,真的,心疼塔。
#实拍坦克300 Hi4-T最近在琢磨,要不要过几年整个坦克300柴油版,当传家宝。 就突然意识到,坦克300已经具备传统定义上【经典汽车】的特征了。 所谓经典越野车有几个特点——设计和质量能得到高门槛用户的认可、长时间换代、细分市场极高销量等等。 越野车的用户门槛极高,这帮人见惯了好东西,无论是经验,知识储备,还是财力,均远高于中国汽车消费者的平均水平。 【但坦克300在这个圈子里的口碑就没崩过】 坦克300大概率也是一款长时间换代的车型,2020年首发,到现在四年时间还没有改款。就算明年改款,到2030年依然能见到坦克300。 其他经典越野车也一样,LC200的丰田兰德酷路泽,2006年首发,到2022年换代,历经了16年。 诡异的是,2024年坦克还有牌还没出尽——2.4T柴还没出,插混产能很少,3.0T+9AT甚至还在搞限量。 竞争压力?不存在的。坦克300是整个长城汽车利润最高的车型。 【你再BB坦克300就直接标配3.0T[笑哈哈][笑哈哈][笑哈哈]】 长换代周期,说明各方的预期是稳定的,长城有稳定的产能、改进、利润估算。用户有稳定的购入成本、使用成本、寿命规划。 所以你能看到这个领域,基本都是极度追求稳定的大厂才会涉足的,比如德国的奔驰(G级)日本的丰田(兰德酷路泽)英国的路虎(卫士)美国的福特&通用(烈马&悍马)。 所以,如果坦克300能保持现状到2030年,不卷,不焦虑,那么大概率能成为传统经典越野车,跟列强们位列仙班。 咝,这么想的话,也难怪比亚迪那么着急吼。
#名爵5圈友报道这是专属名爵MG5的单篇,车是1.5T顶配,我尽量写短一点。 零百6.9秒有个代价,就是全油门起步一定会响胎,如果把原配的阿特拉斯AS380给换了,换成米其林的好胎,起步会更快。 (缤瑞、逸动也是国产胎) 1.5T+7DCT在低速很顺,除了响应够快,还有个特点是【降一个档】动作很快,但是深踩油门需要【降两个档】的时候,就得像爱信8AT那样等一下了。 降档+升档的动作很顺,我在山路不断加速减速,都没有感受到任何冲击。 DM21型7DCT在城市拥堵路况下,无论是响应性,平顺性,NVH均优于大众DQ200型7DSG。 MG5有一个非常家用车的底盘,滤震一般,NVH一般,侧倾控制倒是还可以。 为了避免强劲的1.5T使得悬架出现不可控的状态,ESP的介入时机较早,很柔和。 家用的底盘,使得推头后的可控性和宽容度不多。 所以在弯道中,这车最舒服的状态就是——弯道尽量不要响胎——弯道慢点没关系——出弯之前就踩尽油门——由于迟滞的存在,在刚好ESP介入之前,回正方向盘+285Nm全力爆发——这是MG5在弯道最顺畅的跑法。 转向系统没啥毛病,但方向盘的材质真的要换一下。 对了,如果你要一个正常的后排,7万块一定要买油车,同行的徐老师开惯了电车,没想到久违的紧凑型油车居然有这么舒服、贴合、正常的后排坐姿。 在酒店等今天晚上20点半的飞机,实在太闲了,就先写这么多吧。
#领克01入圈打卡去提车啦! 今天应该是我最后一次开领克了。 开惯了领克01 PHEV,会觉得插混车下一辆真的是纯电,跑不掉的,在两种补能-输出形态反复横跳得越久,对这个认知会越深刻。 有一说一,领克01真的是很棒的车,两年前我选择它的理由很简单,当时发生了好几件事: ·领克01 PHEV一直是欧洲销量最高的中国SUV之一 ·开过新01 EM-F,不满意 ·20万左右缺乏高品质PHEV车型 遥遥落后的P2.5混动,可以在【1.5T+7DCT纯汽油SUV】和【60kw/81km老年代步车】之间反复横跳。 我最欣赏的一点就是遥遥落后的P2.5混动,它可以提供极为纯粹的纯汽油机体验,132kw的1.5T动力其实就是沃尔沃T3动力,7速双离合变速箱在换挡逻辑上,也完全照搬了老舅动力总成。 T型电池是沿袭沃尔沃的布置,得益于此,车厢空间是正常的,坐姿是正常的,8向电动座椅调节幅度巨大,1.5米身高到1.95米都能适配。 我还喜欢换挡杆,传统的双仪表盘(时速+转速),实体按键,这些老舅设计让我原谅了惨烈的车机和娇小的后排空间。 在深夜听着《take your time》在孤独的国道行驶,周围只有克制的氛围灯、路、星空,燕飞利仕能让整个世界沉静下来。 情绪价值就是这么一回事,感性的东西就是可以忽视所有短板。 祝它遇到一个会善待它的主人。
#提车日记跟吉利银河的店头聊了一下。 -广东小城市的店子,目前收到的订单有百来张。 -目前积压的订单有50多张,指望10月份配额多一点,能缓解订单压力。 -配额看之前678销售情况,这家店之前卖了几台E8,配额宽裕很多。 -车是优先给一二线城市的,在大城市订车可以做到一个月交车,小城市在一个半月到两个月。 -很多小城市出现了吉利中国星,吉利银河,领克合并为一家的趋势,最大的好处是售后共享,降低运营成本。 -我觉得星愿只给银河B网果然还是很抽象。
#提车日记今天劝了一哥们【别买垃圾】他有一辆可以卖4万块的雷凌,家里能再支持10万。 但他想买零跑C16。 我:? 这哥们我比较了解,他很专业,不是那种会买烂车的人。 想买C16,是因为有个前置条件:当地有巨额置换补贴,大概在两万左右。 然后,他的需求是增程+大车,可选项不多。 我是这么劝他的: 【二手车现在极其划算,三万公里的岚图Free,星途星纪元ET,智己LS7都是骨折价格】 【你因为二手车不能贷款,不能用补贴,所以想买个凑合玩意】 ——这个决策一定是有问题的。 我明确告诉他【你会后悔】 现在哥们正在纠结,想看看二手车能不能也套置换补贴,比如转让给亲属啥的。 大家有什么招?讨论一下。
#荣威D5X DMH上市 售11.98万起9月上汽战报,荣威&名爵全线增长。荣威涨了26.7%,名爵涨了13.7%。 其中名爵MG5上市18天有了4500张新订单,大部分都是售价7.5万的1.5T顶配车型。 以至于你在各种平台只能看到1.5T的咨询和晒单。 此时我们回顾一下胖头鱼的说法: “新一代 MG5,月销(至少)五千以上,如果达到正常水平这个车就破万了,没有理由不破万的。” 准啊。 ———————————— 主打DMH插电式混动车型的荣威品牌,也实现了26.7%的环比增长。 现在大家最大的呼声,就是给D7系列车型来个改款,让前脸造型更好看些。 销量没理由不上天。 ———————————— 最后是出口。 按惯例,这是上汽集团最牛逼的一集。9月全球卖了6.4万,今年累计将近60万,环比增长分别+了10%和4.4%。 按这个数来推算,全年可以实现80万销量。 虽然有欧盟加税,但除了欧洲之外的销量都在猛涨。 很难说欧洲人是不是在给上汽打广告[笑哈哈][笑哈哈][笑哈哈] 下半年,上汽会加大油混/插混在欧洲的投放力度,反正大众POLO停产了,我就不信MG3当不来平替。 而纯电的MG ES5下半年也会上,给欧洲那堆油改电的小SUV上点强度[笑哈哈][笑哈哈][笑哈哈]
#上汽大众推出9月限时优惠你有没有发现,上汽海外销量的口径,变成了【全球零售销量】而不是出口销量。 出口固然可以为国家和人民赚米,但在海外长期发展的话,必然会像丰田大众奔驰菲亚特通用那样——全球布局,内外两开花。 终有一天,你会发现一些车企,出口销量不高,但全球销量很高。 我们拥护全球化,不能只拥护有利于我们的全球化。 大家参悟一番。
#2023款丰田凌放车型解析我觉得大家要试着转变思路,看中国汽车在海外表现如何,看当地销量才是最准确的,而不是汽车出口。 因为【汽车出口】这种东西越来越虚,在海外卖车可以有好几个渠道,为什么非得要【中国生产】呢? 比如说欧盟给上汽纯电车开了38%的关税大棒,上汽可以在欧洲本地建厂,也可以在其他国家生产,绕过惩罚的范围。 宝腾与吉利合作的S70、X50在马来西亚满地跑,一个是帝豪,一个是缤越,都是中国汽车的海外延伸,也都在马来西亚本地生产。 ——这些都不算【汽车出口】 又比如说为了好看的出口数据,某家车企把车运到欧洲的港口,然后出口销量炸裂,一看当地具体销量,根本对不上。你看着港口囤积的巨量汽车,悟了。 某家车企在几年前,自己的渠道建设几乎没有,大部分海外二级散养,车也是批发价卖给人家的,利润大头全让这些二道贩子赚了,但人家【汽车出口】牛逼。 所以说【看当地销量】是最准确的。 你看德国和日本的数据,人家从来不看出口销量,因为只有很少的量在本土生产,大部分都是海外工厂,所以统计的时候都是直接按海外销量来算的。 我们的思路也应该转变一下,以后我们车企和机构统计,也不要只看汽车出口这一项,也应该把海外销量和产量都算进去。
#小鹏全新车型定名“P7+”小鹏G6香港上市,卖28.9万港纸,与特斯拉Model 3同价。 有几个亮点。 G6这次把完整的XOS带出去了,可以支持粤语交流。支持OTA。 而不是像很多品牌那样,国内一套,国外一套。比如吉利的银河E5国内用flyme auto,海外就是另一回事。 所以小鹏是怎么做到的,隐私、认证、合规等问题怎么过的,非常好奇。 虽然但是,小鹏G6右舵版的XOS似乎没有适应性变化,主界面还是在左边,只有Dock栏进行了对应变化。 跟什么大众丰田一样,看来小鹏也懒哈哈哈哈哈哈。
#广汽埃安首个海外工厂在泰国竣工广汽埃安的泰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款车是AION Y Plus,本地零部件占比45%。 工位的指示牌上标明的语言有【泰文】、【中文】、【英文】三种。 位置在泰国罗勇府阿玛塔市工业区,位于东部经济走廊(EEC)开发项目区,面积为85000平方米。投资约23亿泰铢,年产能5万台,一期年产能2万台。
#人人写点评消费降级太可怕了。 群里有个远古秦DM车主,最近动力电池终于撑不住了,只有怠速,开不动。 想换个车,如果想买新车的话预算20多,也可能买个过渡的便宜车。 结果群里的哥们,包括我,都推荐便宜的老舅破烂车。 之前我吹极氪007的时候,大家应该还记得我想买个大黄版来着。 现在我觉得吉利银河E5挺好,想买一个。 都不敢花钱。 你们也是这样吗?
#本田丰田混动谁更强 大家也别太上心,丰田到现在都还没出个声明,难道还不够说明问题吗——丰田根本不介意负面舆论的伤害。 要是新势力,早几十世就会跟你科普: 运动模式在哪,档位上的S为什么是发动机制动。 发动机制动的意义是什么? 还随便举全球的某个地区的工况,比如东非高原,亚利桑那什么的,来阐述为什么需要发动机制动。 最后diss一下某些品牌和媒体,你们没去过全球,没做过这么复杂的工况,你们就少点出声,少出洋相。 md,有画面了。
#名爵5圈友报道这期工信部新车目录太乏味了,唯一有点意思的车型居然是名爵的小SUV,叫S5 EV。 没别的原因,其实就是这车不怎么“卷”。 这车的尺寸参数遥遥落后,4.4米的长度和1.84米的宽度跟闹着玩一样,特别是这个宽度——同级车哪个不是拉到1.88米,1.9米的? 设计上也很克制,线条比较简单,不知道的一眼看过去还以为是合资车出品。 那就对了,这车就得有合资味。 —————————————— 上汽名爵对这车的定位十分清晰——其实就是海外版名爵ZS EV的换代车型,ZS EV是油改电,换代的S5 EV是纯电平台产品,这点从2.73米的轴距可以看出来。 纯电平台的技术条件显然是升级了的。 面向海外的必要条件就是车子不能太大,动辄2.0米的车身宽度是富人区才容得下的尺寸,S5 EV这1.84米的宽度在中产住宅区刚刚好。 至于这车是不是MG4 EV抬高版,家人们大可不必对上汽星云架构如此缺乏信心,平台化的魅力,就是所有选择都可以是最优解。 要是实在不信,那: 【名爵MG4 EV的轮距是前1553mm/后1562mm】 【名爵MGS5EV的轮距是前1570mm/后1577mm】 但你可以把名爵MG S5 EV看作是MG4 EV同一时代的产物。 不内卷的产品看起来就是舒服,这车给海外普遍存在的油改电小型SUV产品来一发痛击,我觉得问题不大。 至于价格,别太期待。这车就算卖998,大部分人该嫌弃的还是会嫌弃。
#五菱银标全新SUV曝光五菱缤果在泰国上市了,才41万泰铢,折合8万RMB,起步就是333km,和国内也没差多少了。 不过这个低配没有快充,电池保修政策是8年或12万公里,整车保修3年或10万公里。 老规矩,拉其他车对比一下价格: 在日系品牌里,40万泰铢你能买到……不对。 这点零碎连威驰都买不到,威驰这破车都得60万泰铢[允悲][允悲][允悲] 我把检索范围设定为【不超过50万泰铢】然后有了以下结果: ·顶配铃木奥拓【不愧是铃木】 ·低配日产玛驰【上一代的,对,这车还没停产】 ·铃木Carry【铃木不坑穷人呐(哭了】 ·或者你用40万泰铢买一个9年车龄+13万公里的本田锋范? 不行,吐了。 ———————————— 然后我意识到一个问题。 【50万泰铢以内】这个条件限定没有哪吒aya,难道它超过了50万? 结果一查,居然是真的——这鬼东西起步54万泰铢,而五菱缤果比它便宜了足足13万! 你怎么选?你没得选。 ———————————— 我现在有个疑问。 如果我没有遗漏的话,这车应该是整个泰国汽车市场,最便宜的五门纯电车,比丰田威驰和铃木雨燕便宜了30%,没有人能忽视如此巨大的性价比差距。 so,@五菱银标 你们给泰规缤果规划的销量目标究竟是多少?
本田高层在上个月受访时说过,新一代缤智的预定量大大超出了预计销售量——这听起来像不像官话套话?在当时是的,新一代缤智在日本本土市场作为极受欢迎的SUV之一,怎么可能只卖5000台/月呢?...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