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新车原本说的上市时间没看到上市发布会,是我错过了吗?没有搜到这个上市信息呢,大家其实也在等这个磷酸铁理版的,都是在预估价格能便宜个1万来块。迟迟不见上市的销售,看很多4S店都在发起来这个展车到店了,我前几天也去4S店问了一下,销售竟然不了解有这个版本出来,这个有点夸张。培训没有做到位。 对于南方来说,磷酸铁理更加的合适一点,相对于三元里电池不仅仅是价格问题少1万块的区别,磷酸铁理更加耐高温不容易起火或者爆炸,电池衰减到80%,循环次数也多是三元里的2倍,能循环最高到5000次,按现有这个450的续航,循环5000次算4000次,每天开车上下班40公里,能开10天冲放电一次的话,加上没有规范充电什么的情况,基本上磷酸铁理电池能用到8-12年寿命或者20万公里,就不用考虑电池寿命的问题,这个车用到10年也就差不多可以报废了置换新车了。这个版本的电池只是对北方的朋友比较不友好,低温下-20多度这个电池容量衰减会在50%一下,可能450的续航你冲满电到冬天只能跑个200公里。但是我们南方是不存在的,冬天就没有零度以下的时候,能看见雪都要兴奋好几天。 磷酸铁理版增加的配置按目前的情况来看,主要还是电池,其他的白色的内饰,中央扶手的改变,轮毂的变化,这种都是小的变化,整体外观和内饰其实变化不大。这里增加最实用的是这个后排的靠背的调节,现款的ID3我做了下,感觉有点靠背太直了一点,做着有点累的。要是有后排需求,南方的朋友可以考虑下这个磷酸铁理版的。北方就不建议选装这个版本了。直接可以现款的25款ID3进行选择了,没有什么好期待的,毕竟三元里的在冬天续航表现更好一点。就是选择什么版本的问题了。 现款选买推荐:还是要选择出众版本,价格就贵了8千5多了L2辅助驾驶,这个开高速还是很实用的,不仅解放了双脚注意力也不需要高度集中的去开车了。多了倒车影像和天窗,方向盘从塑料变成皮质了摸起来手感好很多,还带了加热。座椅主副驾电动调节了,还有个可有可无的单色氛围灯,这个8500块还是很值得的,升级到下一个配置感觉性价比就不是很高了。 ID系列最大的吐槽点是这个鼓刹,基本国产车型或者合资车型后轮都采用这个碟刹了,ID系列还在使用这个鼓刹,这个最大的性能是耐热,基本上货车上在采用这个进行刹车比较多。国内现在轿车基本都采用碟刹了,这个优势就是制动速度快,制动距离短。对行车安全有很大的帮助。要是不建议这个碟刹还是鼓刹其实问题不大,基本上鼓刹的寿命会比碟刹的更长一点。这个电车估计开报废,这个鼓刹的刹车片都不用换的,各有千秋吧。 另外一个是虽然🦶聪明款,但是这个车机按起来还是有点尺寸的,和国产的8295芯片那些车机的流畅度还是比不了的,有购买意向的可以去试下车机这个流畅度是不是你能接受的。 作为老牌车企,买个10万左右这种车型的,我个人还是推荐买个ID.3还是不错的。底盘的调教和操控性会好很多,但是我和朋友推荐ID.3,几个朋友不参考,他们想去买星愿 性价比更高一些。毕竟价格差了3万来块钱,女孩子开星缘更合适,对动力和操控没有什么需求性,男的开这个ID.3会更好一点,带来的加速和操控会更好。
#懂车青年提车打卡说了好多次我要换车啦,终于在25年3月购买了新车id.3。 第一台车高尔夫7已经开了10年,满满都是感情确实舍不得更换,但是作为一线业务打工人,每天通勤距离在80-120km左右,油费在1000元+,且大众老车毛病确实多,机电单元容易出问题,已经有2次坏在主干道的不好经验,于是让我萌生了换车的想法。出于工作便利,换车首选电车,但是普通牛马又不想承担太多费用,首选在10万左右的车型。在购车时也询问了行业内几个客户,有的商家推荐海豚,有的推荐id.3,也有的推荐小鹏mona03,经过多种评测对比,最后锁定id.3,对于长期开德系车的人来说,已经习惯了德系扎实的底盘和超控,购买id.3相对于首次买电车的我,更容易习惯,操控整体偏向于油车。 经过多家4S店对比,最后锁定购买2025款聪明款出众版,选择了白外黑内,三元锂电池版本,裸车10.65万,保险6670元,落地11.3万,月供2000多,且新能源省补1.2万,整体费用在可承受的范围内。且4s店赠送了充电桩,全包围脚垫,贴膜,行车记录仪等,购车体验还算不错。 万万没想到,换上电车,唯一不适应的居然是快充电缆太重了,对女司机来讲相对困难些,第一次充电着实费了好大的力气,但意外的是快充从20%到80%只需要25分钟,非常便利。 在使用了2周,感受到电车真的太太香了,且id.3提速很快,开起来非常丝滑,驾驶感受居然超过了高尔夫,美中不足的是,座椅真的太硬了,开了2周腰酸到不行(还在新车适应中)。由于南方近期温度较高,需要开启空调,电耗基本保持在14kWh/100km,对于新手来说,不懂电耗是否算高。目前长期使用D档,动力十足,B档单踏板模式极其不适应。美中不足的车机系统,作为一个从毛胚高尔夫进阶到新能源来说,也算够用,虽然不如新势力品牌功能多,但也看个人买车的需求,选择id.3主要看重操控性,所以对于车机系统自然不是很在意。至于是否推荐购买,只能说见仁见智,注重操控性且预算不高的朋友,建议购买可谓是通勤神器呢
#圈友鲜试驾. . 大家好,我是懂车帝鲜试官木木先生。前天我去车行动态试驾了海豹05,该车如何?我觉得优点主要体现在底盘稳定性和驾驶体验上,不足之处我觉得还是噪音上的不足,具体如何?请听我一一讲来。 . 【试驾信息】 . ☆本人身材:179cm,体重80㎏ ☆试驾车型:25款海豹05 尊贵型 ☆天气:晴天有些闷热 ☆路段:国道+些许乡道,有颠簸路段 . 【动态试驾】 . 本次动态体验,我主要讲车上的乘坐体验和驾驶感受。 . (1)乘坐体验 . 该车的后排稳定性还是挺不错的,坐后排比较稳。开车期间,本人坐后排后,大概看了下销售的驾驶速度在40-50㎞/h,坐后排没有很明显的往上抛感觉,特别是过颠簸路段时,也没有明显的颠簸感,感觉底盘的稳定性还是挺不错的。 . 车内有些许异味,比较难闻。开门的第一感觉就是觉得车内有些许异味,个人觉得驾驶期间车内会偏闷,打开空调后,温度和味道都会下调些,只能说还行。 . 因为开车后,车内就有了温差,玻璃上就会起雾,这个一般开启除雾功能即可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开启后,它并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因为车头玻璃不管怎么开启就是没办法除雾,最后只能人手介入去抹去(这里我用雨刮去除),是否是偶然问题,欢迎懂的车友告知下。 . 停车后,想从后排出去,不自觉的会碰到车门与车顶连接边缘。它的这个边缘设计的较为凸出,对我这种身高的人来说,不自觉会磕到头,个人觉得该框体设计存在不小问题。 . 噪音觉得前排好于后排,估计是前排做了更好的防噪处理。坐后排,当销售的驾驶速度在23㎞/h时,测试的噪音分贝平均值在58分贝,处于正常交流范围;而当时速在40㎞/h以上时,噪音分贝平均值有61/63两种,其中最大值有76分贝,处于非常吵闹的范围,实际感受也是一样,个人觉得噪音主要来源是轮胎和车外其它车声音。而坐前排后,其实际感受就会好些,不仅仅是车外声音,其底盘的声音也感觉不一样,虽然两排的底盘过减速带时都会有些许不刺耳的声音,是略沉闷的声音,这点都是底盘调校较好的表现,但是前排的声音明显比后排声音会更加深沉些,而且过减速带的稳定性更好。综合以上两点,感觉前排的防噪效果会比后排的好些,估计是底盘厚度和前排玻璃的厚度会比后排好些。 . 车机体验如何?我本人觉得使用起来还是比较顺畅的,毕竟它切换速度还是比较快的,而车机智能语音助手要通过“你好,小迪”唤醒,使用起来它的连续性语音控制的还是挺流畅,例如,让其连续性开天窗和关闭天窗、打开空调、导航等操作还是能很快并且准确执行,只是这里的开启天窗打开遮阳帘后,其关闭天窗的操作并不能关闭遮阳帘,也就是说这个遮阳帘是手动操作的,用起来还是不够智能化。对了,仪表盘的界面显示的地图界面,日常不打开导航功能,其界面照样会显示,而且该地图会显示红绿灯读秒功能,个人觉得还是实用性非常高的。 . (2)驾驶体验 . 该车的驾驶模式跟其它车没有什么差异,就经济、动力、舒适和雪地四个模式,想要切换直接在中控台的最右下角的拨片进行切换,虽然切换很容易,但是感觉这个拨片还是太小了,就一根手指的宽度,看起来有点小气。 . 该车我比较喜欢的是舒适和动力模式。这两个模式的动力表现非常棒,提速明显,虽然动力模式下,方向盘转向和刹车会重点,但是并不明显,挺适合日常驾驶的,个人觉得开起来还是挺舒服的。而经济模式会差点,其方向盘转向和刹车都不重,就是油门提速的太不明显了,动力比较差,如果大家对动力表现要求较高的,这个驾驶模式谨慎开启。 . 智驾通过在方向盘后面的智驾标识开启,销售推荐高速上使用,因为试驾路段并没有高速路段,所以整个过程并没有体验到该车的智驾,但是体验了下该车的自动泊车,个人觉得不够智能化。试驾自动泊车的整个过程,不知道是不是车位挨得太紧的原因,它自动识别和手动选取都没有办法识别左手边的停车位,我反复前后移动了好久都没有办法识别,个人觉得其这点智能化还是差点呢。 . (3)售价费用 . 最后销售给我做了份价格细节,这边我做下汇总: . 该车指导价93800元,目前没有任何优惠,而当地政府补贴9000元,置换补贴2500元(顶配才有),保险费用6000元,上牌费用是200元。也就是若你是置换车,全车落地价是93799.72元。 . 若你分期2年,目前比亚迪有2年5万元免息,但是若想分更多期,它们会赠送2年利息,但是感觉还是2年5万免息的成本会低些。 . 这边我从销售得到一个信息,低配版本的海豹05没有任何优惠,而同级的秦plus非智驾版则目前有8000元优惠,也就是说如果你考虑比亚迪这款车,想要更低价格拿下,可以考虑比亚迪的秦PLUS,价格更便宜。 . 【总结】 . 该车我觉得它的动力、前排坐乘体验还是挺不错的,最主要的不足就是后排的噪音表现差些,车内有些许异味,以及车内的部分配件细节差一点。大家觉得该车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