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小米SU7封面
    小米SU7封面

    小米SU7车友圈

    封面图由@小米汽车 拍摄

    头像头像

    圈主:车友圈管理员小代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27万车友等你加入

    车友

    27万

    认证车主

    2993

    问答

    4769

    口碑

    358

    加入圈子看车

    358人评价

    4.07

    优秀

    查看详情

    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19579条内容

    04-03回复
    哪个家伙说油车不自然的,可以出来了图哪个家伙说油车不自然的,可以出来了图
    04-03回复

    #小米YU7建议收集为小米汽车提几点安全整改建议: 1. 智能可调底盘+结构强化双升级 在用户提出的智能底盘调节基础上,建议融合高强度铝合金悬架设计(如断轴事件中摆臂断裂问题需强化抗冲击性)。同时参考比亚迪U7技术,通过传感器实时监测坑洼路面并联动悬挂阻尼调节,避免超速通过障碍物时的结构损伤。 2. 空气动力学与重心平衡 增加底盘导流板设计降低风阻系数,结合搜索结果 提出的降低车身重心方案,可减少高速过弯侧倾风险。实验数据显示,SU7 Ultra麋鹿测试已达82.6km/h,但需进一步平衡操控与通过性。 3. 多维度障碍物识别升级 针对施工路段锥桶识别失效问题,需强化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融合能力。参考小米现有智驾系统对临时障碍物的响应延迟(当前AEB对锥桶无响应),建议增加红外补盲摄像头。 4. 极端场景仿真测试库 建立涵盖夜间施工改道、爆胎等特殊工况的测试模型,尤其需模拟高速撞击隔离带时的系统接管策略。目前小米智驾系统接管提醒时间仅1秒,建议延长至3秒并增加声光警报层级。 5. 固态电池+热失控双重防护 针对爆燃事件,可加速研发蜂窝状固态电池(减少电解液泄漏),同时在电池舱顶盖采用陶瓷化硅橡胶防火层。参考宁德时代麒麟II电池技术,其放电功率已达1330kW,但需优化碰撞时的能量隔绝。 6. 碰撞后安全机制 增加高压电自动切断+车门联动解锁功能(当前依赖机械拉手)。优化前舱吸能区结构,避免电池包受纵向冲击,可借鉴宝马i系列“防撞骨架”设计。 7. 驾驶员状态监测强化 升级DMS系统,通过瞳孔追踪+握力检测识别分心驾驶(事故前系统仅提示轻度分心。必要时给紧急联系人短信预警。 8. 立体逃生通道设计 除侧门逃生外,增加车顶爆破式天窗(联动气囊传感器触发),并优化车窗爆破装置的玻璃碎裂粒度,避免二次伤害。 9. 事故数据区块链存证 建立加密数据平台,允许车主实时访问碰撞前30秒的完整行车数据,减少类似断轴事件中的责任争议。 10. 第三方安全联盟共建 邀请中保研、清华大学等机构成立质量监督委员会,定期公开碰撞测试原始数据。目前SU7已获中保研3G+评级,但需增强测试过程透明度。 有些技术短期可能无法实现,希望国产车企加强安全配置的研发及合作交流,让国产车的技术更上一层楼。 有其他建议,评论区讨论,祝所有人安好。

    小米汽车安全整改建议!图小米汽车安全整改建议!图
    04-03回复
    04-03回复
    04-03回复
    比亚迪:只提供电芯,电池是小米组装的图比亚迪:只提供电芯,电池是小米组装的图
    04-03回复
    小米汽车只图1小米汽车只图1
    小米汽车只图2小米汽车只图2
    04-03回复
    独眼龙小米SU7图1独眼龙小米SU7图1
    独眼龙小米SU7图2独眼龙小米SU7图2
    04-03回复
    04-03回复

    小米高速碰撞起火至三个如花似玉的姑娘去世,这是谁都不想看到的,高速行驶车速要控制好,如果前方车道视野良好车速上120是没问题的,如果前方道路不清,请务必控制车速,高速跟车也要保持好车距,请给自己留够刹车的时间和距离。 导致此次事件的原因无非有二种情况, 一是驾驶员在足够刹车避险的时间内观察到了前方道路状况,但相信NOA智驾功能,认为智能驾驶可以完成对道路占道施工的减速与变道。 二是分心驾驶,未观察路况。 这两种情况都可能导致,碰撞前一秒,也就是智驾提示接管时才手动接管车辆,这个时候已无法避免车祸的发生。 小米智驾驶培训课中提到,路遇占道施工情况应立即接管智能驾驶。据媒体报道,车辆驾驶员并非车主本人,小米用户手册中也提到过,车辆交于他人使用应退出车主账号,未完成智驾培训者禁止使用智驾模式。不清楚驾驶员是否使用自己的小米账号登录了车辆,是否了解智驾使用限制?碰撞前接管的时机是否合理?再碰撞前一秒才提醒人工接管是否得当?也许小米官方能给出更多解释。 无论怎样,事故已经发生,愿逝者安息,生者如斯。 再次提醒各位司机朋友,如今的智能驾驶始终是辅助驾驶,不能全权代理驾驶员行驶,请把自己的生命安全把握在自己手里,把车辆操控权全权交给智驾无异于自杀。

    04-03回复
    su7旅行版(假想图)图su7旅行版(假想图)图
    04-03
    04-03回复
    不知真假!图不知真假!图
    04-03回复

    #媒体:小米SU7迎“至暗时刻”. . 小米SU7的高速碰撞起火事件我们得有怎样的警醒呢?我觉得就是自己的安全最为重要。 - 我本人平常是如何做到安全的呢? - 首先,我上车前会饶车走一圈,确认周围是否有小孩或者轮胎是否有异物等,确保人家和自身安全。 其次,上车后,看看胎压正常?然后确保其它座位的安全带有系上。 - 以上这两点,看起来很繁琐,但是这点也是确保汽车和车内安全的重要因素,有些事故的发生就是因为我们发现了并没有去排除这个隐患导致的,这点我感觉非常重要。 - 当然,上路后的安全防护才最为重要。如果车内有高阶辅助驾驶,那么其主动安全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起到预警和防护作用,例如紧急刹车功能,但是呢?这种毕竟不是人为控制的,事事都有万一,所以这里我给予大家几点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 ①如果走市内这种短路途的,一般车都会比较多,相对拥挤,那么这种情况就要确保我们的速度不能过快,不要强塞,控制情绪,理智些,确保安全。 ②如果走长距离,这里的驾驶路段一般是高速路段。这里就有可能会因此有疲劳驾驶的问题出现。所以,上高速前一天早点休息,确保第二天不要太过疲劳,而高速上一般都有服务区,建议走个几十或者上百公里到每个服务区休息个10-20分钟,这个我亲身体验过,剩下个20-30㎞非常困的疲劳感真的太难受了,也感觉非常危险。实际上我是希望去往服务区路段有多1-2个应急停车位的,因为高速路上很少看见应急停车位的,这点有些不足,高速部门能有所改善。 ③还有高速上不要过度依赖快速道,快速道一般是用来换道使用的,占用快速道太久,速度太慢就会导致追尾风险,太快就有可能前面事故来不及减速换道操作,这点希望能引以为戒。 ④不要过度依赖自动驾驶。现在很多车都有自动驾驶功能,有些人双手离开方向盘或者回头跟朋友闲聊,这种都是非常危险的行为,所以,切记使用自动驾驶后,双手不要离开方向盘,时刻盯紧左右和前方状况,确保安全回家。 - 以上这四点是我对大家的建议,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当然,这次事故不管是小米汽车的问题还是那车内人的问题,我还是希望大家引以为戒!自己的生命才最为重要,不要将自己的生命交给汽车呢!

    小米SU7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什么提醒?图1小米SU7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什么提醒?图1
    小米SU7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什么提醒?图2小米SU7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什么提醒?图2
    小米SU7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什么提醒?图3小米SU7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什么提醒?图3
    小米SU7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什么提醒?图4小米SU7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什么提醒?图4
    小米SU7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什么提醒?图5小米SU7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什么提醒?图5
    小米SU7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什么提醒?图6小米SU7这个事件给了我们什么提醒?图6
    04-03回复
    04-03回复
    04-03
    小米自助泊车发生碰撞商家推卸责任不处理图小米自助泊车发生碰撞商家推卸责任不处理图
    04-03回复
    发布会现场PPT图发布会现场PPT图
    04-03回复
    04-03回复
    04-03回复
    04-03回复
    140的速度碰7488719930129859097视频140的速度碰7488719930129859097视频
    04-03回复
    高速碰撞起火🔥图高速碰撞起火🔥图
    04-03回复
    这是谁的部将?图这是谁的部将?图
    04-03回复

    最近,小米SU7高速爆燃事故闹得沸沸扬扬,家属发声直指小米有重大责任,这不禁让人疑惑:为啥现在车一出事,大家就一股脑儿地找厂商呢? 先来说说这次小米SU7的事故。三个年轻女孩坐着这辆车去参加编制考试,结果车辆撞上高速路水泥护栏后燃爆,无一生还。家属质疑智能辅助系统没认出施工标志,还对车门锁死、撞击后车门打不开等问题存疑。这起事件把矛头直接指向了小米,让小米被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在以前,油车时代出了事故,大家关注的主要是驾驶员的操作和交通规则的遵守情况。可现在不一样了,电动汽车越来越科技化、智能化 ,尤其是智能驾驶模式的出现,让事故责任划分变得复杂起来。就拿这次事故来说,智能驾驶到底有没有问题?是系统缺陷,还是驾驶员没有正确使用?这些都成了争议点。 再从消费者心理角度来看,现在车企的宣传力度很大,CEO亲自开发布会,把产品夸得天花乱坠,给消费者一种很强的心理暗示。消费者觉得花大价钱买了高科技产品,一旦出了事,就会觉得是车企宣传过度,实际产品没达到预期,自然就把责任往车企身上推。 从法律层面讲,虽然目前有相关法规规定L2级辅助驾驶驾驶员要“全程监控并随时接管”,但在实际操作中,对于智能驾驶系统的责任认定还存在模糊地带。当事故发生,消费者往往不清楚到底该谁负责,找厂商似乎成了最直接的办法。 另外,媒体和舆论的导向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一旦有类似事故发生,媒体迅速报道,网友们也纷纷跟风讨论,在信息不全面的情况下,很容易一边倒地指责厂商。 车出事故就找厂商,背后是复杂的原因。但在事情没有调查清楚之前,一味地指责并不能解决问题。还是得等权威调查结果,明确责任归属,这样对各方才公平 。

    车出事故就找厂商,这届车主怎么了?图1车出事故就找厂商,这届车主怎么了?图1
    车出事故就找厂商,这届车主怎么了?图2车出事故就找厂商,这届车主怎么了?图2
    车出事故就找厂商,这届车主怎么了?图3车出事故就找厂商,这届车主怎么了?图3
    车出事故就找厂商,这届车主怎么了?图4车出事故就找厂商,这届车主怎么了?图4
    车出事故就找厂商,这届车主怎么了?图5车出事故就找厂商,这届车主怎么了?图5
    04-03回复
    04-03回复
    04-03回复
    前往

    小米SU7 · 懂车分(口碑)

    4.07

    优秀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358人评价

    25万-35万新能源总榜

    NO.22

    超过72%的同价位车系

    4.07

    综合

    3.95

    内饰

    4.03

    配置

    3.50

    空间

    4.51

    外观

    4.04

    舒适性

    4.19

    操控

    4.28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懂车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