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上电动车品牌争奇斗艳,但标杆似乎只有特斯拉Model 3。Model 3国产之后降价非常任性,从不考虑韭菜的感受。试驾车是LG的三元锂电池,后面换成国产宁德时代电池,价格还得降。工信部续航668km,打个8折基本就是实际续航。
后桥永磁同步单电机,5.3秒破百的成绩不如比亚迪汉EV3.9秒。但Model3的电门行程调得很细腻,右脚非常容易掌握动力输出的比例。动能回收低跟标准2挡,低档位虽然仍然能感受到拖拽感,但是基本接近油车的感受。
底盘偏运动调校,悬架支撑有力,路感传递比较多。因为电池铺在底盘,重心低底盘很稳,但滤震感受略硬。为减小滚阻,Model 3建议胎压是2.9Bar。如果觉得颠的厉害,放掉一点屁股会舒服很多。转向手感较沉,车头响应很快,转向在电子助力里也算是操控感不错。
Model 3的缺点是隔音不理想,速度一起来胎噪非常明显,车内比较吵杂。
标配的驾驶辅助体验都挺不错,选装FSD完全自动驾驶辅助需要6.4万元,否则不能OTA升级。语音控制跟车机互联体验不如小鹏P7和蔚来ES6,后者的车联网体验更符合国内消费者的使用习惯。
钻石:有点安卓机叠配置的味道
漫步人生路44511:你竟如此清秀
对特斯拉MODEL 3本身,我没有任何意见,精致时尚的外表、简约且科技感足的内饰、硬核的性能和辅助驾驶都是优势,外表靓丽,做工较于进口版细节处理要好一些,但门框的密封橡胶不修边幅,拼接处缝隙较大。标配L1辅助驾驶,可以自费选装L2或是L3级辅助驾驶,提前体验L2甚至是L3级辅助驾驶带来的便利不失为一个选择,但不可过多把希望寄托给系统。长续航版实标668km续航里程,在满电、标准动能回收、空调调至22℃、3挡风、车内两名乘客的情况下,测得综合续航533km(包括城市路段、城际高速和高速路段)。低速行驶不会有太多的电流声,NVH抑制到位,开起来很安静,后置175kW(238Ps)的动力线性而澎湃,短小精悍的车身,在激烈驾驶时也是优势,底盘调教偏硬,虽说颠簸路段表现不佳,但在铺装路面路感清晰,颇有运动车的味道。也正是偏运动的调教,欠缺一定舒适性和空间表现,2875mm的轴距虽不短,身高182cm的乘客坐进后排,腿部间距一拳有余,头部两拳有余。国产MODEL 3标准续航版自19年发售以来,已有7次调价,由35.58万降至24.99万元,“割韭菜”般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它在国内市场的发挥。
特斯拉Model 3从外面看,很容易觉得很小,主要是车头没有发动机、变速箱等东西,导致车头很扁;从车内看,就是整个面板很低,视野非常不错。由于车标是在前备箱盖板上面,外加车头扁平,所以,model 3在正面基本不容易注意到特斯拉的标志,尤其是其他车子的司机,驾驶视野角度更不容易看到。
至于内部空间,我认为在宝马3系和加长版5系之间,甚至偏向于加长版5系一些。我个人对于开车坐姿很喜欢有点半躺状态,当我座椅调整到这种状态后,并没有压迫model 3后排座位的乘客的腿部空间,如果换了宝马3系,或者没有加长版的5系,后排乘客的膝盖是比较压迫的。
对于中控屏,网络上很多人声讨这一点,说中控屏对于看车速很不友好。实际上,非常棒,很直观的大数字显示在方向盘旁边,由于有GPS等辅助,你还可以随时看到所行驶的路段限速是多少,非常方便。
舒适度方面,对于胎压,骑过自行车的人都知道,轮胎气压太低,那么骑车就很吃力;轮胎气压很高,那么骑车就比较轻松,但是整个车身会很震。Model 3为了续航,胎压在2.9以上,所以,就比较震,但在可以接受范围,如果长途,建议添置一个柔软的靠枕,这样脑壳靠着座椅,就没什么问题了。当然,也可以认为避震不如十多万的车,只是要注意一点,兰博基尼的避震也不如十多万的车。隔音能接受的水平,主要是无框车门导致,这点在几乎所有无框车都是这个水平,没什么好批评的。上高速明显一些,市区内就基本没影响。由于长续航以上的版本都是高级内饰,音响也是比较好的,音效是很赞的。防紫外线涂层仅在车顶的茶色玻璃区域存在(尾部加热丝无茶色涂层那块区域没有紫外线涂层),其他地方建议贴膜。
续航应该是所有人关心的,如果没有特别激烈驾驶,以标准能量回收模式驾驶,市区内至少达到500公里以上的实际续航,如果算上充满电设置为90%,电量在15-20%充电,其实,400公里左右的市区续航没问题的,一般上班族和家庭用车,大概也就是5-7天充电一次。
动力方面,老实讲,特斯拉 Model 3 给我的驾驶体验完全超过了我的预期,全段加速更加流畅,不像内燃机车还需要换挡。平时我在使用的时候会将加速调整到轻松模式,因为我感觉标准模式加速太猛了,在市内开并不舒服。只有在城外的高速上我才会调整到标准模式,在时速超过 100 的时候加速比较快方便超车。
但是,所有考虑Model 3的人,还必须问自己一个问题:花20多万买车,产品极简了能接受,服务也极简了能接受么?理想与现实虽然还有距离,但特斯拉的逻辑似乎无可辩驳,就看花了20多万的你,接受不接受的了这极简的服务。尤其是,还有提供“海底捞式”服务的蔚来以及一众新、老实力在那里作为参照。
Model 3是2020年国内销量最好的新能源车,其中的销售主力就是标准续航后驱版本,降价之后更是只需24.99万元即可入手,性价比非常高。
优势如下:
1、动力出色,电机最大功率为275马力,峰值扭矩404N·m,官方标称百公里加速成绩为5.6秒,但实测甚至能够跑到5.5秒以内,比官方数据更出色。
得益于电动机出色的爆发力,起步驾驶给人的感觉相当轻快,即便是轻踩油门也能有出色的加速感,这种感受是同级别的燃油车所无法带来的。而且动力输出非常线性,中后段也有出色的动力储备,不管是市区还是高速上超车都非常轻松。
2、方向盘指向性出色,操控比较灵活,甚至小幅度的晃动方向盘,车头都能给出反馈,动作毫不拖泥带水,很有驾驶乐趣。市区内并线时能够给驾驶员很强的自信,悬架支撑性出色,车身的极限比较高。
3、动能回收力度可以调节,而且动能回收系统是目前新能源车中最出色的,在低动能回收模式下没有太强的拖拽感,车内乘客不会感觉到突兀,充分照顾到了舒适性。而且车辆甚至能够通过动能回收完全刹停,适应这样的单踏板逻辑之后,体验非常好。
4、后排腿部空间充裕,身高1米7的同事乘坐在后排腿部空间能够达到2拳出头,而且中央地台完全纯平,中间位置的纵向空间也放得下脚,后排满载三名乘客不会觉得拥挤。
后备箱内部空间规整,纵深表现也比较好,能够放入两个较大的行李箱,满足日常载物需求并无问题。后备箱地台下方还提供了一个非常大的储物槽,甚至能够放入一个20英寸的行李箱。如果依然不够用,前备箱同样能够放入一个20英寸的行李箱,这样的装载能力是同级别的燃油车所无法比拟的。
5、NEDC续航里程为468km,实测春秋季节跑高速续航能够超过300km,市区内代步则能够达到400km出头,满足日常代步需求并无问题。而且充电速度比较快, 使用特斯拉超级快充仅需25分钟左右就能将电量从30%补充到80%,使用国标充电桩则也能在40分钟之内搞定。
6、外形运动感强,改款之后整车采用了黑化设计,质感更出色,而且还加入了电动尾门,实用性更好。
7、内饰极简,超大尺寸的悬浮式中控屏很有科技感,方向盘的握持感也比较出色,视野非常开阔。座椅宽大,填充物柔软,乘坐舒适性比较强。
8、FSD使用体验出色,是目前表现最好的辅助驾驶系统。即便不选装FSD,自适应巡航和主动刹车也非常好用,尤其是跑高速时能够很大程度缓解驾驶员的疲劳感。
9、后期几乎不需要保养,基本上除了购车一次性开支之外,后期基本上没有额外的开支。在有家用充电桩的情况下,电费成本也非常低。
缺点:
1、做工比较差,新款车型车身接缝依然比较款,甚至不如很多10万元价位的自主品牌车型。内饰硬塑料材质比较多,后期也容易出现异响问题,而且很难彻底解决。
2、悬架比进口车型更硬,导致舒适性比较差,路感清晰,过减速带时车内会有明显的冲击力。
3、冬季续航能力比较差,只有200多公里,基本上比标称的续航值少了一半。而且换装磷酸铁锂电池之后,管理系统还有待优化,经常出现巡航时续航里程突然暴降的情况。
总结:
Model 3是一款非常适合在市区内铺装路面上行驶的代步车,外形有很强的运动感,操控表现也让人满意。但如果经常跑长途的话Model 3并不合适,舒适性和做工方面的表现也不能让人满意,不适合家用。
点评车型:
2021款Model 3 标准续航后驱升级版 3D6

4分“优秀”最开始没有考虑过买电车的,21年初开始看车,期间看了奔驰E300/宝马530/奥迪A6三款车都试驾过,都喜欢哈哈哈,也想买,但是在深圳这个限行的地方,跟我女朋友两个人一直要不到粤B牌,烦死了,之前的那个油车两次限行机会都被拍完了,再拍到要罚款了,后面等不了那么久了,就开始考虑新能源上个粤B绿牌,留一个人的名下还可以继续摇蓝牌,之后就开始去看了小鹏 蔚来 理想 特斯拉,在网上也做了不少功课,后面在21年10月低就订了特斯拉model3,至于为什么选择model3的原因第一是品牌,第二是动力够猛 操控好,还有就是当时价格比较便宜,加了6000选了19寸轮毂裸车价是24.1w这样,加上保险 后面考虑到去贴膜 总落地就花了26w左右,当时觉得这价格能接受,有能力全款拿下,后期如果能摇到蓝牌卖掉应该不亏什么钱[破涕为笑],后面试驾的当天就这样订了
总结一下用车体验把
动力:我觉得很ok,足够我激烈驾驶
操控:操控方面很棒
地盘:很稳,但是好硬啊,过减速带 过烂路很跳
隔音:这个就不太行了,胎噪声大,上了100+时速后排隔音更差
颜值:各有所好,外观我挺喜欢,内饰嘛就普普通通
空间:整体空间还行,不大也不小 一般
续航:南方冬天也就能开330-350这样把,夏天我女朋友开车比较温柔差不多能跑420吧
音响:感觉还需 一般般
标配的自动辅助驾驶:挺好用的,这个很香,目前跑了4000+公里,百分之95以上的高速里程都是自动辅助驾驶开的
我不太专业就总结这些吧,其它的我也不懂咋说,上面说的是我真实的用车情况
沉着荷叶23S:摇到了吗
Justinq:老哥你这个改色是gt银?
从13年就开始关注特斯拉,但是那时候太贵了?去年提车至今一年多,跑了三万三千多公里,原来用油车一年最多开一万公里。原因很简单:用车成本极低!操控非常好,跑长途非常省事放心。到现在就是换了个空调滤芯,去过售后中心不下五六次,每次跑长途前后都会去一次,做下常规检查(都是免费的),售后都说没啥问题,也没有要更换的东西?
所以一年多用车成本就是换了个空调滤芯二百多,高速公路服务区用国家电网充电桩充电费用二百左右,剩下的基本上是在家充电(费用没算过,但是感觉家里电费没有明显增加),和用特斯拉超充(赠送的超充额度还没用完)及目的地充电桩(免费)。
【亮点配置】
最好的就是赠送的ap太好用了,只要上高架和高速百分之九十九用的ap。还有就是前后撞预警功能,在高速上帮我避免了好几次追尾以及变道的风险。我老婆最喜欢的就是无钥匙进入,对他这种马大哈来说,再也不用担心没带车钥匙,以及忘了关门关窗。最不好的就是车子的情况24小时在老婆手机APP上被监控?
【驾驶感受】
操控无敌,提速秒杀路上99%的车,现在开始追求黄金右脚挑战最低能耗。目前33,000多公里,平均能耗128。
【充电时间】
在家充不用说太方便了,回家插上上班前拔掉。特斯拉的超冲基本上半小时就足够了,因为不需要充到100%,其他的第3方充电桩基本上问题也不大。我一般充电不超过半小时,最多40分钟。几次长途跑下来,没感觉到任何充电焦虑,不论是去海南还是去四川。
【最不满意】
胎压高,道路不好就会比较颠。这车的设计非常伤轮毂,买来不到一个月4个轮毂都被擦伤了,现在也无所谓了。高速上超过90后风噪非常大,无框车窗没办法,而且我们老韭菜是没有双层玻璃的。导航非常一般,虽然最近几次更新后好不少,但是和主流导航软件来说还是有相当差距。最烂的就是语音识别,非常难识别,和国内的其他车语音识别比起来差太多了。
【动力表现】
这方面没得说,性价比最高的车,当时三p太贵了,否则就买3P了。但是基础版已经相当够用,考虑到老婆是女司机,所以标配版就已经足够用了。
【续航】刚买来充满电表显380多公里,现在充满表显370多公里,刚觉大部分时间也够用了。
最大的感受就是重新找到了开车的乐趣。曾经和老婆一起去野外露营,睡在车里看着满天星光太爽了。
诗和远方:这个车缺点是只能和老婆睡车里
用户8173918535945:无钥匙进入不是可以不带钥匙。
桔梗桔梗花:高价AP怎么好,说说看呀
点评车型:
2021款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 3D3/3D1

4.39分“优秀”特斯拉3P 算是 一辆优秀的市区日常代步车! 在对比前请大家放下3.3加速成绩这个特点. 会更能客观的比较. 因为你的对比对象 千万不要去设想 RS4, M4 ,911T,C63这些专业驾驶机器. 什么30万买100万的效果,或许有点妄想了 . 所以看用途选车是我给大家最诚恳的建议选车方式.
说说3P ,账面参数大家都懂, 我就说下跟普通版本标续的使用和驾驶感受,给纠结这2款车的朋友分享些实际体验看下这10.4W差价划算花么。
1. 从5.6秒到3.3秒的百公里提速, 说实话这个提速加成 很有用, 首先是来自低速瞬间提速超车这个反应,其次是120以上还要加速这个体验是完全不一样的。
2.续航的变化 先说驾驶习惯 我个人 21款 3P 开下来 17-18度电区间, 20款 3标续开下来 15-16度区间,标续是低回收状态,要不会更节能些。 3P 充90% 我的驾驶习惯可以开330公里左右。 3标续 三元版本90% 能开280公里左右。 我开下来 3P高速比标续掉电更慢 标续上了120 费电不少。 我都有点奇怪。 正常使用来说,3P 比标续 温柔点多开50-100公里是能做到的。
3.操控 3P 明显 悬挂支撑要好不少,转弯极限也高了很多,地板电也基本不滑, 标续是妥妥的滑的。最重要的刹车脚感 3P比标续的小卡钳明显提升一个级别,脚感柔软 制动力强(在此仅仅对比20款标续),避免被喷。
4.音响效果, 绝对有提升 比我自己加破解线的 效果还是要好一个级别的,3P 整体听感 超越 3系 的哈曼卡顿。
5. 颜值来说 大轮圈+红卡钳 走起来还是有点点运动基因的。
6.残值空间评估 车价差10.4万, 3年后 个人认为跟标续比 残值差价4万应该还是有的。
根据以上理性分析,再结合之前去奥迪看了Q5L 45掀背版 宝马530i 看了都是涨价+缺货+不合理的贵,蔚来EC6开了500KM深度 试驾 驾驶感不喜欢, 最终 我还是入了 3P 目前家里2辆model3。有的朋友说有点疯,其实自己喜欢+适合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老炮785:911tubro992服991.1.2服,997和RS4看了想碰碰,M3和C63想开到零百4秒内基本没可能吧,新款M3不提。
hope2094:续航这么低的吗。?
陈玉心态崩了是个笑话:适合城市代步?过减速带不颠吗?
点评车型:
2021款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 3D3/3D6

3.93分“良好”Hey bro,今天要和大家聊的是最新版的特斯拉Model 3高性能版,虽然这次只是中期小改,但实际上改动后的效果是比较显著的,具体有哪些改动,跟我一起往下看吧。
外观
外观方面,这次改款主要有一下几个明显的变动,首当其冲的是外观整体的“黑化”处理,在门把手翼子板、车窗边框等部分取代了原来的镀铬装饰,相对以往的老款呆板的“ET”造型外观,新车那可就是“玩的就是运动,玩的就是时尚”。前大灯造型没有变化,依旧标配LED近远光灯和LED日行灯,不过内部灯组增加了透镜,根据官方的说明,这样的改变使其具备了自动调节照射角度的功能,能够增加了夜间的行车安全。车身侧面,短促的前后悬和大溜背造型基调是没有什么变化的,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配备规格为235/40 R19的前后车轮,搭配双五辐式锻造轮毂和大尺寸的红色刹车卡钳,细条辐风格很有改装车的感觉,“这你受的了吗?”轮胎匹配的是倍耐力P ZERO系列产品,得益于这套轮胎强大的抓地力,才能够让这台车无论是内在功力还是外在眼缘都对得起它3秒多的加速实力。除此之外,外后视镜支持电动调节、折叠、记忆、加热、倒车自动下翻和锁车自动折叠功能,“花式整活还得看特斯拉。”Performance高性能版本在尾部加入了同样是黑色的仿碳纤维扰流板,不仅视觉效果更强烈,对于降低风阻也能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在右下角的“MODEL 3”标识下方加入了红色线条装饰,彰显高性能独特身份。
内饰
内饰方面,整体布局也没有太大变化,此次改款车型的内饰依然延续了简约的设计风格,不过针对之前车主们的建议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主要是中央储物区域采用了更高级的材质和更细腻的做工,中控台木纹饰条也延伸至门板处,让车内的一体感更出色。前排储物盖板经过重新设计,由原来的钢琴烤漆材质换成了哑光材质,这就避免了指纹和划痕留痕的尴尬。但是木纹装饰板的加入也使得内饰与外观形成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风格,如果你不太能接受这种反差效果,也可以选装价值8千元的白色座椅加黑色内饰的搭配风格。总之,在细节处的升级很大程度提升了内饰的档次和豪华氛围。另外,这台高性能全轮驱动版还配置了单色氛围灯,虽然只有一个颜色,但总比没有好。
三辐式多功能方向盘没有变化,依旧是真皮包裹,小巧的尺寸和有一定分量的手感,让喜欢驾驶操控的我摸上去就想操作一番。此外,高性能全轮驱动版增加了方向盘加热,并且还带有方向盘记忆功能。横幅上的多功能模块采用滚轮控制,包含外后视镜、方向盘前后上下调节等诸多功能都可以通过滚轮的上下左右轮动完成。在空间方面,新款依旧延续老款宽裕的乘坐空间,再配上头顶两块硕大的全景玻璃,乘坐舒适性、宽敞性比较不错。
动力
动力方面,高性能全轮驱动版搭载前感应异步、后永磁同步双电机,综合最大功率为357kW,最大扭矩为659N·m,NEDC续航里程为605km。实际驾驶起来,高性能版“油门”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它更加轻快智能,提速比普通版Model 3来得更为迅速,当然“有人在背后使劲蹬你一脚”的加速感依然是原汁原味。
操控
特斯拉2021款车型采用了自适应的能量回收,松开电门后,车辆会根据行驶情况自动计算出所要施加的能量回收强度。而驾驶车辆时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拖拽力强弱的差别,高速行驶时松开电门你会感受到较为明显的刹停感,而在低速行驶情况下,例如20km/h的时速,能量回收会减少介入,这个时候便更接近普通燃油车松开油门滑行的感觉。所以说,从燃油车到纯电动车的过渡,这个能量自适应系统还需要车主花一些时间来适应。底盘布置没有变化,依旧采用前双叉臂独立式+后多连杆独立式后的悬挂组合,高性能全轮驱动版在驾驶模式上增加了运动模式,在运动模式下,整个底盘和转向手感会响应都会更快,让你体验一下紧致的地盘和“短小精悍”的车身带来不一样的驾驶乐趣。
最后
我个人为2021款Model 3 performance 高性能版依此次提升更加注重豪华体验和性能体验,让“小年轻们”更加无法抗拒,“诶,你怎么说。”
奋发阿弗丽尔2v6:都说内饰差,为啥车企不改进改进,如改进好点销量恳定大增。
师太快救我:是真的有异响吗??
圳在發財Tianhong:轮胎是韩泰的不是倍耐力谢谢
内饰真的是朴实无华啊,刚使用转向的确有些不适应,按键位置不对,感觉应该大拇指附近,单踏板很爽,喇叭按键重了点,导航语言可否添加几种方言,当然年轻人可以忽略,对于我这种老年人,希望导航给予“川普”“广普”等一点照顾
续航还是短了,电池要是能再大一点就好了,运动座椅坐久了腰疼。其他都很满意
特斯拉现代汽车配件:底盘高低咋样?蹭地不?
M4yyds:续航大概多少呀
再追我可挂二档了:加速咋样
1.外观: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说说本小编的第一眼感受,更加犀利,更加运动;
2.内饰:还是一如既往的特斯拉毛坯房特色,也不能说啥也没有,只能说只要您不嫌弃,还是OK的
(后排新增了多功能屏幕,前挡风玻璃处新增了氛围灯)
3.配置:取消了怀挡及转向灯拨杆,新增了前排座椅通风,这一配置还是很具有吸引力的
取消毫米波及超声波雷达,采用纯视觉模式,搭配HW4.0还是挺值得期待的
4.空间:还是和老款一样,没有多大的区别,后排还是一样的小板凳,长途高速还是很不舒服
5.智能化:特斯拉智能化是车机的先驱者,无论是AP辅助还是FSD的进阶版智能辅助都是在前列,但是针对中国市场,个人感觉没有很好的融入本土化,相比较国能车企,还是有一定的不足之处
最后再说一句,没有驾驶屏幕,放个HUD有这么难的吗???
外观内饰这玩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驾驶感受非常好,乘坐感受差的一皮。目前2000公里 自动驾驶也就用了3公里左右不做评价 。积水,下雪,等各类路面基本都开过了。从没有出现刹车失灵等车辆问题 ,都是自己剐蹭的小事故,路况好的话噪音一般还能接受,差的地方体验很差颠的要死 ,噪音还很大。音响目前还没改,不过现在不错。另外这玩意儿跟油车就不是一种驾驶模式,我不知道目前网络上那些出了事故的各位车主,到底是车的问题,还是自己问题? 我2021.1.15下来的驾照,2.25提的车,目前新手一枚,剐蹭很多都是停车自己剐的 。上路这个车有前撞预警非常好用 。另外就是这个车的使用成本,公司充电不花钱, 目前2000公里 花了20块充电 真香。
对方正在干饭:据说这车2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刹不住,售后开来另一辆Model3也是刹不住撞了
十一先生:胎压降一降,颠簸感会好很多
🍄:啥公司充电不要钱,我也想去
从年初看10w的国产车到8月家里要求买c260/330i/a4 45quattro,最后10月下定特斯拉,真可以说是一波三折hhh。最后以我放弃国产车,家里人放弃bba为代价买了model3。
国庆节下定,11月16提车,六周等满。由于是新购车,一分钱补贴都没有。全款拿下,没做分期,因为家里人说不喜欢分期。
开起来特斯拉肯定是最爽的那一批,油门没什么延迟,底盘硬但是支撑很好,反正就是开着爽。
买车之后上牌去了两次深圳,漫展去了两次广州,买车就是为了出cos的时候不用挤地铁(确信),开了一千多公里,个人原因不信任辅助驾驶,ap很少用,aeb触发一次避免追尾,总体还行。
内饰很素,但是能接受,目前就在中控后面粘了个立牌,导航属于能用的级别,暂时也就不上手机支架了。
买车之后发现上班还是两轮速度快,到现在也就开了一千多公里。1月打算开车去南宁漫展,一来一回一千六百公里的样子,到时候试试五人满载高速能耗表现。目前单人/双人高速能耗在10.9/11.9百公里的样子。
虽然家里有车位但是还没装充电桩,师傅来看了下说20米就能到电表,谷电0.23似乎很好,但是考虑到我开车不多就暂时先放放。
前备箱很好用,可以放鞋子和替换的衣服,很喜欢。
和家里买车就是为了去漫展,现在发现其实并没有那么多漫展去也没那么多cos出,该琢磨痛车的事情了hh
后备水军:没有以旧换新和购车补贴吗
xszxszxszxszxszxsz:我也在东莞诶,你是本地人吗,我爸妈也开奔驰宝马,不过他们都觉得国产电车可以,我在看国产电车了
火星人9527:优质作业
20年9月底提车,刚好赶上改款的前几天,提车几天后降价3万多,特斯拉提供了三个补偿方案:1退车换改款,要等一个月提车,2送三年超充,3送家庭充,我选择了家庭充。挺喜欢新款3系的,但某些原因家里人让买的Model 3,个人也挺喜欢特斯拉,那时候负面新闻还没有这么多。
-续航和充电
提车充满显示530,3.5万公里后充满510左右,衰减20公里,95%都是用第三方快充,平均能耗151wh,小区不给装充电桩,交涉了一年依然无果,第三方快充最大功率90kw,朋友说是特斯拉支持的最大电压只有380v的原因,可能有的桩电流大一点会达到充电桩最大功率,车友群的其他家庭充车主跑了2万公里基本没有衰减。
充电是20%-90%也就是70%一次,365公里,但市区通勤只能跑200公里不到(过热保护A/C打开,平时回到家待在车里坐十几二十分钟),冬天可能更低,但跑长途基本能做到1:1,速度保持在110以下不激烈驾驶的情况下,电动车跑长途还是比较顶的,但节假日充电是个问题,不过对于特斯拉来说我觉得充电不算什问题么问题,2.2一度电让人望而生畏,只要你有钱你都不怕排队两小时,因为没什么人充,充的基本都是用免费额度的多,用完后大家都去用第三方的桩了,最起码在我的城市是这样,每次去都会有位置,并且大部分是空的。
-外观和内饰
这个车的外观和内饰也是我选择这个车的原因之一,特别是内饰。
外观比较圆润和前卫,我个人比较喜欢,放到5年以后应该也不算老土,有人说它抄袭某捷,这个我只能说像,但不是抄袭,外观让我最不满意的就是正前方看像蛤蟆,很丑很丑。
Model 3的内饰我第一次看到图片的时候我就眼前一亮,觉得内饰还能做到这么简洁美观吗,我一看到我就分享给我的朋友说这太好看了,我非常非常喜欢这个内饰,是Model 3的内饰,S和X我都不喜欢,当然现在新款的S和X的内饰我更加喜欢,可能有的人说它简陋,但我觉得这是审美的差距。
-动力
这个没什么好说的,家用车里面特斯拉说第二没有人敢说第一,又便宜又跑的快,特斯拉的出现让加速性能变得一文不值,只要35万就能拥有百万级别跑车的加速性能(Performance版),但电车毕竟是电车,没有燃油跑车那么耐造。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不服碰一碰?
-乘坐体验
一个字,硬,底盘硬,避震硬,座椅硬,但开习惯了我觉得非常喜欢,毕竟我还年轻,我的腰承受得住,没开过跑车,但听群里车友说跑车都硬,提车以前都给我爸当司机,真没奔驰E舒服,甚至没有我朋友的凌渡舒服。
-辅助驾驶功能
辅助驾驶是一个见仁见智的功能,你在激活辅助驾驶之前它向你交代了使用辅助驾驶可能出现的问题,个人觉得对于使用这个功能出问题的车主来说,只能怪自己,你知道它不是完美的,但你还是要用。
跑高速开AP或者ACC经历过三四次幽灵刹车,前方没有任何人和车的情况下突然急刹车,可能是因为特斯拉视觉识别的原因,把某处识别成了人或者车
。
-质量和做工
3.5万公里,驾驶习惯比较激进,平时跑工地,经过各种坑洼路段,车子没什么问题,没出现过这个坏那个坏,偶尔安全带的地方会异响,用力扯几下就好了,低速行驶刹车异响持续了几个月到现在,去服务中心检查过没有问题,下雨天和洗车后这个问题得到解决,过一段时间还会异响,这个没什么影响,就是等红绿灯的时候觉得很尴尬。
做工就不说了,充电口的盖子不能完全贴合,缝隙大小不一,但没有太夸张,玻璃的水会被风吹到驾驶位车窗,后排车门的角有点隔手,但这些问题对于日常使用来说完全没有影响,但对于一辆30万的车来说这是非常低级的问题,也不应该存在。
-刹车
刹车是大家最关注的一个问题。刹车大厂布雷博代工,4活塞不用怀疑它的制动力,但对于刹车失灵6这个任何一个人都不希望它发生。个人亲身经历过一次140时速超车右边大货车突然向左变道的情况,那时候刹车已经踩到底了,车辆还是没能刹停,但速度已经降低到80以下了,印象中是60,因为是在高速,变道的大货车前面是一辆满载大货车,速度很慢,所以变道的大货车速度应该在60-80,因为路面干燥所以车辆没有打滑侧翻,我很庆幸,如果换做是别的车或者是没有4活塞的车我不知道是怎么样的结果,但我很庆幸没有追尾,很感谢特斯拉。
-空间表现
本人175,在设定好我前排驾驶位的空间后,后排坐过一次,腿可以稍微向前伸,但想跷二郎腿是不可能了,除非是孩子。后备箱放倒后我175刚好可以甚至腿,只能在中间最长的位置。说它空间不够吧,它又是一辆不到4.7米的车,说它空间够吧,它轴距又有差不多2.9米,个人觉得后备箱的空间太大了,往后缩一点后排应该可以有更大的空间。
-最不满意
前排空调不能单独关闭。
10.8万公补充:
8万轮胎从原来的PS4换成没有静音棉的PS5
噪音方面没太大区别
7万的时候底盘响换了6避震摆臂
8万的时候快充坏了,三电质保
哈喽改改:车不错,就是单位不让特斯拉进大门
浩楠辽A:你说的非常客观,不仅特斯拉还是其他电车,目前续航焦虑都转换成了充电焦虑,什么时候充电桩和加油站一样多,那就短途长途,冬天夏天都一样了
都是没有给闹的:看到这个兄弟的用车感受我特想笑只能说这兄弟挺佛系
1、外观:确实很好看,这个毋庸置疑,我在纠结Y还是3的时候,就看中了颜值选了3
2、内饰:真就朴实无华,毛胚内饰,不会特斯拉他没有这么花里胡哨的东西,很极简!也是要看个人喜好,有的人喜欢极简,反之。没有氛围灯,只有一个方向盘及电脑真的啥都没有了。
3、配置:在现在降价的价位里性价比确实高,同级别里该有的都有
4、空间:我177的身高,驾驶位调至最舒适的位置,乘坐后排,头顶一拳的距离,膝盖到座椅2指的宽度,也是可以乘坐没有那么难受,但是长途的话就会很难受了,再加上后座椅不能调节倾斜度,Y可以微调。
5、续航:提车充的第一次电,充满显示439,特斯拉超充,续航还是可以的。
6、智能化:一句话就能概括了,买电脑送车!就是语音和导航真不好用,车漆太薄了!已经贡献一血!可以到我主页看。
【驾驶感受】
还没行驶多少,胎噪是大的,这个可能跟他的底盘有关系吧,再一个胎压2.9。
默默的小羊:主要是便宜啊,赶紧买特斯拉,便宜就不要在乎这些细节上的问题
深蓝的小青蛇:不买特斯拉,星链撞我家!
Angela旧梦:就我一个欣赏不来 3 的外观吗。我感觉不咋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