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份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特斯拉,被外观深深吸引,从不了解到深入了解,看到各大交流平台褒贬不一。对待任何事物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观点,最终我的结论是个好车,接下来就是订车,等车,提车。
【充电时间】
自己装的第三方充电桩11kw,每小时80公里左右。
【续航】
基本上下班都是从省道,红绿灯很少,续航400公里应该没问题。
【动力表现】
电车的加速大家都明白,随叫随到,很给力。
【智能化】
对年轻人来说很好适应,都集成在一块大屏里,科技感还是有的,基础自动辅助驾驶还是蛮不错的,还有一些小功能也不错。
【最不满意】
最不满意的就是车漆,选的黑色,提车当天就有太阳纹,交付中心洗车洗的,不过来几天就不在乎了,毕竟早晚都得有划痕。
是辆不错的车,除了空间真的小了一点意外(本人187),开车头顶只有两指的距离,其他的可以说是非常棒了,动力随叫随到,方向盘几乎没有空行程,相比油车,特斯拉的方向盘只有一圈,不过很容易适应,现在习惯了单踏板模式以后真的开起来很舒服,
【续航】
本人比较喜欢大脚,所以基本上是一天一充,每天超冲大概在20元左右,续航表现一般
【提车价格】
选配了银色车漆8000元,裸车价24.39万元
【辅助驾驶功能】
特斯拉的辅助驾驶确实好用,高架上的表现我非常满意,高速暂时没有上过,有机会尝试一下
【保养】
暂时还没有保养过,不过看了保养单,只能说相比油车确实便宜,不过在电车里算是偏高
【购车经历】
11.3日下订,12.27日提车
KiraWang1993:老铁你一天开多少公里啊,每天20电费 那也不少钱哦
外观设计很漂亮,驾驶感受很不错,动力强劲,操控性强。在同级别车中有非常的大的优势,也是在价格中唯一能选择的车辆。内饰的风格是我很喜欢的,对于之前车内饰有过多复杂的按钮欣赏不来。特斯拉的辅助驾驶功能能让人在高速行驶中放松一下,没有那么紧绷的感觉,但更智能的配置就需要花钱来购买使用,还是因为穷,现有的功能已经非常够用了。提车1个月就跑了3千公里,这让我也更加熟悉特斯拉的安全,有几次都调出了主动刹车和紧急避让,让我有了人机交互的对话,这让我感觉很放心,针对网上的刹车事件,我行驶了这么久没有出现,但我会密切注意这个问题,毕竟安全很重要。这款车在续航上还是能满足我的日常使用,但不能开很久的长途,毕竟不知道下一目的地的充电桩是否是完好,有一丝续航焦虑,在现目前的新能源车中能耗还是很不错的,日常开的能耗就在120左右,时不时还是要开得激烈。最后,希望用小特完成一次川藏自驾游!!!
外观其实以前没买车之前看不上,考虑买车之后试驾了一次,被动力吸引直接就订车了,完了回来就怎么看怎么顺眼了;内饰还好,就是少个仪表盘比较不习惯,总想加装,但一直没有心中特别理想化的就搁置了,而且加装了也可能没有质保就一直没急着装;配置还好,功能完全够用;空间对我家人来说够用,我和媳妇都170+,全家人都属于比较苗条的,后排中间放上孩子安全座椅两边也能坐人;续航充满400平常通勤满够,家有桩,媳妇开一个月100电费,我开的话单位用随车充不花钱;智能化感觉一般,没有我油车的carplay好用,看后期OTA慢慢升级优化吧;驾驶感受官方加速5.4秒够用,我方向盘调的硬指哪儿打哪儿感觉挺舒服;2020年10月提车,目前无任何问题,包括网上的一切问题在我车上都没出现过;成本已经说过了月均0-100元不等吧。仅个人观点!
一、科技感,包括其宣称的“自动驾驶“与不一样的内饰风格,中控屏集成度特别高
二、加速性能虽不算最快的,但是加速平顺感非常好
三、特斯拉的BMS系统非常不错,续航还可以
四、底盘较稳,前双叉臂与后多连杆结构加上低车身高度保证了整车的稳定性与操纵性
五、营销策略优势,马斯克的各种操作给特斯拉树立了智能科技的形象
站在现在对汽车的理解层面上说,特斯拉表现确实不算好,尤其如下这些容易被诟病。缺点:
一、座椅乘坐舒适性差,尤其后排腿会弯曲,头部空间也不好,非常不能接受
二、NVH差,风噪与胎噪会让人不太舒服
三、集成式中控,容易出现死机等,不能防错且操作不简便
四、电池安全性不够,容易起火爆炸
五、做工粗糙,缝隙大易掉漆、存在异响与雨刷刮不干净等
六、 语音识别不太智能。
11.7号订车,12月最后一天提车,5.6s的加速已经绝版了,续航一般般,充满电300多公里。
不管夏天还是冬天都是300多,春天秋天不开空调能跑远一点,如果冬天停在室外不是每天充电的话,只能跑200多。
最满意的是外观和动力,贴了亚灰色
高速开起来操控很爽,风阻低,指哪打哪。城市单踏板轻松省心,外观改色贴膜好看。续航够用,340-380km,开满高速3小时累了充个电刚好。充电速度还行,除非技术更新到10分钟充个几百公里,不然快个十几二十分钟没体验上差别。需要注意区分城市与高速单踏板开车习惯,不然高速遇到事故踩刹车慢半拍。养车费用不错,值得。总体挺好的。
用户7178376820286:特斯拉真实情况就是马路杀手,
鱼薇薇薇:能具体讲讲高速和城市单踏板模式的用法吗?谢谢
清闲的叶子XJ:真实情况
点评车型:
2022款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

4.72分“优秀”方便,智能,一个手机,一个车,保养无忧,充电方便,加速太爽了吧,在广州没有续航焦虑,随便造
个人是多辆电车爱好者,一个人开,就是特斯拉了,其他车各有千秋,但是特斯拉就是用来开的
【动力表现】
3秒俱乐
【智能化】
够用
【最不满意】
地盘太硬
【续航】
8折左右
Model 3
特斯拉Model 3 车标T 光看轿跑车型就知道这车不简单,工业园有一辆Model 3 白色的,香港和内地两车牌。
个人看法,续航短适合大城市上下班通勤,之前特斯拉纯进口的时候价格和人气居高不下,加上外观各种改,深受年轻人喜欢,电动车里的领头羊独角兽,网上一搜一大把,有兴趣可以搜一下。
特斯拉在上海国产化以后,降价优惠幅度也是挺大的,总是能看到很多定了车还没提车的朋友发的帖子毛豆3又降价了。
外观很好,轿跑嘛能差到哪里去,内饰一般毫无豪华感,甚至有的地方胶条塑料感。
动力来说,电车和传统的对比就是电车起步快,驾驶感很好,而且提速很快,刹车下坡等会动能回收,轻踩刹车不费劲。
乘坐的话可能轿跑的原因?与地面接触反馈比较大,舒适度极差,路况毫无保留的传递给你,过减震带悠着点,跑广园路...至今没看到几辆毛豆3。车噪大,风噪,胎噪跟A级车感觉不遑多让!
空间大小,一开始Model 3 用的是松下18650电池,好大一盘一节节的圆柱电池网上据说是1万08佰多节,后面换LG,听说国产化后换宁德时代的电池。
如果大城市用来家用自己乘坐毛豆3是不错的,就是现在国产化了老降价...这谁抵得住啊!
操控一流,空间略显捉急。虽然能效控制不错,但60kw电池太小导致续航也一般,没有家充条件或者对空间舒适性要求高的慎买。
特斯拉Model 3属于两极分化比较明显的一款纯电动轿车。出众的品牌效应和外观设计,使得这款车一直具有比较高的人气,但却掩盖不了内饰做工的粗糙和过于简洁的内饰布局,而空间层面的表现也比较一般,特别是后排座椅长时间乘坐并不友好,跟一众国内品牌的纯电轿车相比,特斯拉在车内的驾驶氛围和乘坐感受并不占优势。值得肯定的是Model 3的操控性能,底盘调校风格比较紧致,而且在日常驾驶中配合上直接迅猛的动力输出特性,会有一种十分接近运动型轿车的感觉,可圈可点的操控性也是很多年轻消费者将Model 3作为大玩具定位的原因之一。总的来说特斯拉Model 3更像是一款比较具有“面子”加成的电动轿车选择,不仅满足了日常代步的通勤需求,可玩性较高的调校风格也能赋予车主一定的驾驶乐趣,但如果要追求更多科技配置甚至档次感体验的话,Model 3的价格水平之下,自主品牌的纯电动车型选择范围无疑更多。
点评车型:
2021款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

3.86分“良好”官方给出的3.3秒的零百加速成绩,我们在抓地力不是很强的水泥地上,开启运动赛道模式测得的成绩为3.8秒,有一定的差距。电动踏板在轻松模式下非常好控制,给多少有多少。赛道模式就有点窜,轻微一踩就会窜一下,不太好控制力度。起步不支持弹射起步,轮胎也没有打滑现象,与汽油车相比整个加速过程非常的平稳线性,没有任何顿挫,这也是电动车独有的特性。在连续20次的零百加速测试后,整体成绩有一个下滑趋势,最差成绩4.2秒,相差的并不多,但也说明在连续激烈驾驶时,性能多多少少会有一点下滑,而燃油车不会有此问题出现。在20次的零百测试中,一共跑了6.1公里,电池续航里程掉了48公里,说明激烈驾驶的电量损耗大概是普通驾驶的8倍左右。
底盘整体偏运动,很紧致。面对坑洼路面能明显感受到振动,滤振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在高速过弯,车身姿态非常稳定,漂移时,重心偏低,表现非常从容,韧劲十足,坐在车内不会有左右来回摇摆的感觉。
转向手感适中,可根据模式的不同来调节,赛道模式时非常沉稳,给人一种很靠谱、把握得住的感觉。
由于轮胎为倍耐力高性能运动轮胎,利弊明显,在隔音上也不是很好,尤其是高速上120km/h的速度,虽然配备了隔音玻璃,但是胎噪还是非常明显。而且高速行驶时风噪也比较明显。
因为车头为行李空间,所以驾驶Model 3的是以后会感觉到车头很轻,这一点颇有驾驶中置跑车的感觉。电池续航能力基本属实,充电快捷。续航里程跑高速时候需要提前规划充电位置。长续航版本情况会略好一些。做工比较粗糙,很多功能过于集中在中控屏幕上,操作便利性不是很好。导航系统不太符合国人使用习惯,不如其他公司产品便利。
点评车型:
2020款Model 3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轮驱动版

4.07分“优秀”前后搭配两台高性能电机组成全轮驱动系统,百公里加速3.4s,性能表现优秀。635km的续航里程也很够用。算是Model 3的几个版本里面最值得购买的版本。内饰方面,只有一块中控大屏,在操作上需要一定的适应时间。
Model3的国产绝对是国内电动市场的一头狼,它给不得不买纯电动、又想要品质和科技感的人群提供了一个必选项。Model3在品牌上知名度很高,国产以后不断地“降价”,也时刻吸引着消费者的注意力。
国内新一批的纯电车在设计上,都逐渐有了新意,显然Model3的竞争力不只是一个外观。尺寸不大、带电量很大;价格不很贵,续航里程很长。后驱长续航版工信部续航里程达到了668km,这是它的最强优势。充电环节上,特斯拉的超充站虽然免不了画饼的嫌疑,确实看起来很美好,V4版本的超级充电会让很多Model3用户兴奋不已。
Model3本质上是一个电动跑车,它开起来不光直线贼快,整个车都是一直紧绷的状态,这是很容易被忽略的一点。与国内纯电动车舒适家用的设计取向完全不同,也就是说,如果家里纯代步使用,Model3不是一个最好的选择。尤其是,后排空间的局促,跟短轴版的宝马3系差不多,座椅的角度和椅垫的承托也谈不上有多好。
内饰的极简风格很有吸引力,只不过几乎所有的功能都集成了大屏中,会有些操作不便。
大屏死机、车身做工粗糙等故障在这款车上都不算什么了,最让潜在用户揪心的一定是Model3出现的“离奇自动加速事故”。特斯拉目前仍没有给出正面、全面的回应确实会让人们有所顾虑,可如果手握30多万,完全不考虑Model3也不太现实。
尽管一片“割韭菜”的声音,客观来说Model3竞争实力非常强大,这个事实无法否认。
我高渐离在此:很客观
上帝偏爱pp:确实适合家里的第二台车。
如果需要多人出行,后排座椅差了一点。
自由的宇宙sV:品种就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