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友鲜试驾阿维塔07作为阿维塔的第三款车型,于上月上线。07主打还是增程版本,价格也比之前11和12少了不少,可见阿维塔还是准备了绝地反击了。作为新能源汽车爱好者,肯定不能错过阿维塔的重磅车型。刚上市时,我由于工作时间较忙,就耽搁了下,但好处就是这段...查看全文
#懂车帝30车碰撞测试懂车帝又整活儿了,周五发布这个,感觉很多车企就措手不及了。 三个代表科目分别是时速64公里40%重叠正面碰撞、时速80公里重叠追尾碰撞和时速56公里重叠钻入卡车碰撞。 特斯拉测试车型是特斯拉 Model 3 2023版后轮驱动版。目前特斯拉Model 3的视频还没放出来,但文字结果出来了。30款车型里总成绩可以说是很靠前的,和特斯拉Model 3一样好的还有以安全为主的沃尔沃S60。对比分项目结果,特斯拉Model 3结果是优于沃尔沃S60,在目前公布车型中应该是第一名,可见特斯拉之前宣传的五星安全不是乱吹牛的。在很多车企眼中落后和被吊打的车型这次在安全上的“不含糊”值得很多车企学习。不能为了打价格战,冲销量就在安全配置上做“减法”。 我们先看看特斯拉Model 3优秀部分。本次成绩好就细说了。我个人觉得30%追尾货车那个其实蛮难的。很多驾驶员没命就是这样的情况。记得多年前我爸爸就遭遇这样的事,他当时坐副驾。事故还是造成了他小腿骨折,在医院医了很久,好在他当时年轻也没造成永久伤害。这次看特斯拉,至少这个速度下完好无损,必须点个赞。 说回特斯拉Model 3缺点部分。虽然成绩算好,但也有问题,并不是满分。 一是在40%正面和30%追尾都eCall功能异常,这点不是那么重要,也希望特斯拉工程师团队尽早修复。我老款好像还没这功能。 二是30%追尾出现B柱轻微变形,虽然目前看没什么,但速度更快会不会有问题,还是要关注的。 三是40%正面前后排假人胸部伤害是A,就说明还是有受伤的可能性,也需要关注下。 四是虽然40%正面时,后排约束也是A,但假人头部解触和后排成员保护都是没有缺陷。这个就只有后面看视频了。 综上所述,特斯拉Model 3在懂车帝这次碰撞测试中表现出色,成绩斐然。作为车主我们是相当满意。毕竟安全比什么都重要,尤其是被动安全部分。最后必须提示“道路千万条,安全第一条,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 这就是我看特斯拉Model 3在本次测试的一些想法。欢迎大家讨论,不喜勿喷哦。
#懂车帝30车碰撞测试上周五,懂车帝发布了碰撞安全测试的视频。我是专门关注了特斯拉Model 3和大众途观L。关注大众途观L的原因是我家还有辆油车是奥迪Q3和途观一样同为MQB架构。这次懂车帝没有撞Q3,那么途观L就对我参考意义很大。我长途出行可全靠Q3。言归正传,实验车型是大众途观L 2024款 出众版300TSI 两驱龙腾版(名字真够长的)。我们来看途观L的成绩,其中30%重叠钻撞卡车是M;40%重叠正面偏置碰撞是M;70%高速追尾是G。令人欣慰是没有P。 先看看30%重叠钻撞卡车这个项目里,这个项目虽然是M,但也属于很好的了。这个项目本来就是常规测试以外的“B卷”考试。失分的点是没有紧急呼叫系统、A柱断裂(B柱挺住了)以及碰撞中车门打开。其实第一点我觉得还好,基本大众也好奥迪也好,只有高端才有。测试车型里有在钻撞后也基本失灵,原因是线束可能断了。当然以后车装上改进一下这点。钻卡对SUV考验更大,基本靠ABC柱抗,能抗住的本次这批SUV车型基本就没有。虽然A柱被撕裂,但B柱和C柱依旧坚挺。副驾肯定是有生命危险的,但后排乘客应该问题不大。主驾假人已经证明了完好无损了。被撞侧前车门在碰撞中打开也是扣分项,意义其实不大了,副驾已经“死亡”了。不过如果门没开的话,得分将更好,至少由于GLC在这一项目的得分。 再看看40%重叠正面偏置碰这个项目,这项得分还是M。这个项目属于正常科目了。主要扣分点还是在于没有紧急呼叫系统、发动机舱有轻微冒烟(可能产生短路)和副驾安全气囊出现明火。第一个就不用说了,前面都提到了。发动机舱有轻微冒烟确实有自燃风险,这个还需进一步看看是个案还是哪个地方设计有缺陷。副驾气囊起火在很多车都存在,这个就要是不是有供应商把不太合规的气囊装上了。这点一是查查供应商,二是如果某些批次有问题,该召回就召回。人员伤害方面其实都还好,有轻伤吧。 最后看看70%高速追尾,这个也是加试项目。除了日产、长安系和比亚迪旧架构车型外,基本还是不错的。反正油箱放在后轴以后这个项目肯定挂科。 总得来,德系车确实要优于日系品牌了,比部分国产其实要好的。但新国产车的水平也越来越高,这点也是能看出来的。希望大众集团也改进下目前有缺陷部分,对了有问题就召回,这点上合资做得还是比国产好些的。错了不怕,就怕错了不改,组织水军攻击,而不是回头看看自己的产品,像这次某些品牌的做法就挺令人痛心的。先说这么多吧,也欢迎大家来讨论。
#懂车帝30车碰撞测试上周五,懂车帝发布了懂车安全指数,同时也公布了30款车测试的视频。这次测试更像是“照妖镜”,把谁是真安全谁是假安全还是扒拉下来了。网上更是出现了这次测试的高度总结安全的语句“油车沃尔沃、电车特斯拉”。沃尔沃以安全著称的确实不错,三个测试项目分别是30%重叠钻撞卡车是G;40%重叠正面偏置碰撞是A;70%高速追尾是G。沃尔沃常年以安全著称的本色在这次表现中可以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这次测试车型是沃尔沃S60 2024款 B4 智逸豪华版。 先说下30%重叠钻撞卡车这个项目里,很多人都说轿车占了优势,这点我并不否认,没扛住的轿车组也比比皆是。另外真是发生事故也没分什么轿车还是SUV,都是众生平等。沃尔沃S60在这个项目上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紧急呼叫失灵,这个我发现很多车撞这个项目基本是失灵状态,估计和线束走向有关。二是A柱在撞击中略有变形,但整体强度是扛住了,不影响开门,算个小瑕疵吧。有个小细节,在撞击时,车身整体被压矮,使得A柱正面抗击压力变小,印证了沃尔沃的安全体系。三是人员实际伤害情况,大点的问题是副驾头部应该是伤害的,不过应该存活。最令人意外的是卡车后轴被S60干断了。 再说说40%重叠正面偏置碰撞,这个项目是A。大点的问题就是在于后排安全带约束,还有就是双闪灯有一处坏掉了。人员伤害上也都还好全部可以存活。最重要的是一直在给车门发送解锁信号,这个充分也说明了沃尔沃在安全性上花了大工夫。 最后说说70%高速追尾。这个项目是G,其实绝大多数都是G。S60在溃缩后,后门仍能很好地打开。 总而言之,沃尔沃在安全上花了很多功夫,确实没有白费,无论在测试还是在实际方面,都是“安全优等生”的存在。这次测试后,沃尔沃还是有发展方向的,比如说是线束布置。如果都做到了,肯定是满分的存在。再看看和沃尔沃同样技术架构的极氪和吉利车型,却是一言难尽了,学到了沃尔沃样子,但至于精髓嘛,可能还需时日。以上就是我观看沃尔沃S60后的一些看法,欢迎大家讨论。
#懂车帝30车碰撞测试上周五公布的懂车安全指数,搞得很多车企心慌不已。奔驰大G确实诠释了奔驰的造车工艺,也说明了奔驰确实是贵有贵的道理。实验车型是奔驰G级 2024款 G350,是G级的最低配。测试结果分别是30%重叠钻撞卡车为A、40%重叠正面偏置碰撞为A、70%高速追尾为G。 先看看30%重叠钻撞卡车这个项目,这个是很难的项目,SUV也好,越野车也好这个项目几乎全军覆没,唯一一个扛住的就是大G。优秀的方面比如气囊弹开较早,副驾的气囊面积极大等等。不如意的地方还有。一是紧急呼叫有,但无法回复。这点在很多车型碰撞时都遇到了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和布线有很大关系。二是A柱断裂,导致前排有尖锐物插入车内。神奇的是副驾竟然奇迹般地“活着”,这和气囊的面积大、包裹性好有很大关系。这也是在这个项目中SUV或越野车里唯一活着的副驾了。 再说说40%重叠正面偏置碰这个项目,这个项目表现为A。这个算是碰撞测试里的“基本操作”了。大G整体表现也不错。失分的点主要就是后排假人胸部受伤较重,后排约束系统约束不是那么好。这个看怎么优化一下。至于B柱有些变形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了。 最后谈谈70%高速追尾这个项目,除了几个把油箱放在后轴以外的车外,基本是G。大G当然也是G了,但还是存在问题。撞击后C柱出现变形,这个和后面平面的设计结果肯定是有关系的。至于尾部是不是要再加强下,这个就有待奔驰工程师的改进了。 以上就是奔驰大G的整体表现情况。总得看起来,同为上百万的车,奔驰制造确实比隔壁路虎好太多了。工艺水平到测试结果都体现出了“吊打”。德国制造这点确实值得肯定。某些车企动不动就1000万以内最好,还得看看安全到底怎么样?不能光在彩电冰箱沙发上下功夫吧。国内有些车企也是进步比较明显,但和一流国际车企仍然有差距,虚心学习优秀企业才是正道。先说这些吧,不喜勿喷。
#懂车帝30车碰撞测试懂车帝在上周五又“搞事情”来个懂车安全评测。现代伊兰特算是比较“神奇”的车辆,前后反差如此之大也算独一份了。我们就简单来看看这个“神奇”的伊兰特吧。本次测试车型是现代伊兰特 2023款 1.5L CVT GLS 领先版。伊兰特的碰撞成绩,其分别是30%重叠钻撞卡车是G;40%重叠正面偏置碰撞是P;70%高速追尾是M。 先看看30%重叠钻撞卡车这个项目,这个项目可以说是超高难度项目,通过的轿车组也只有3个,分别是沃尔沃S60、特斯拉Model 3和现代伊兰特的。其他轿车基本也都在这个项目中或多或少有翻车。不管说轿车矮也好,事故来临,可谓“众生平等”。伊兰特虽然存在结构上的轻微变形,但ABC柱都比较完整,这大大保证了成员舱人员的安全。人员伤害结果比沃尔沃S60的人员表现都好。这点确实厉害。伊兰特是没有紧急呼叫系统的,另外双闪未点亮,这点就有待改进了,尤其是双闪未亮,很有可能造成二次事故。 再看看40%重叠正面碰撞,这个项目其实是个基础项目。但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个项目,伊兰特居然拿了个P。第一个丢分点又是双闪未亮和没有紧急呼叫系统。紧急呼叫系统受成本的影响没装也正常,但双闪不亮就有点过分了。第二个就是A柱出现塑性角,这也说明前部的吸能做得不够好。第三个算是致命的,后排俩假人颈部和胸部都受到了致命伤害,就是说白了没有侧气帘有很大关系。 最后看下70%高速追尾,这个项目一般车都能拿G,但伊兰特只拿到了M。原因在于被撞后侵入量太大,影响尾部结构,完全打不开后门。 综上所述,现代伊兰特结构强度还是有待改进的,尤其是尾部。配置上不要太省安全成本,侧气帘该装上还是装上。双闪这些简单的,该召回就召回。韩系车本来在国内销量已经捉襟见肘了,卖韩系车基本是很忠实的用户了,不然离开中国就不远了。我只是有感而发,不喜勿喷。也欢迎大家谈谈自己的想法。
#鲜试官抢评广州车展iCAR V23这款车可谓吊足了胃口,我记得早在北京车展就已经亮相过了,据说是要在本次广州车展开始预售并于年底正式上市,销售模式拟采用类似特斯拉一口价的直营模式。有点意思了,这对传统车企来说其实有点难,尤其是经销商方面。话说多了,谈回iCAR V23本身。iCAR V23定义为小型SUV,主打越野风格,酷似卫士迷你版。车身尺寸为4220×1915×1845毫米,轴距为 2735毫米。动力有单电机和双电机可以选择,并使用宁王的59.5度磷酸铁锂电池和81.7度三元锂电池。其他公布的信息就很少了,不过从咱懂车帝车友圈的非正式信息里可以了解到,iCAR V23采用15.4寸2.5K分辨率的车机屏幕,配有高通8155智能驾驶是采用的智驾地平线J3+TDA4方案,为L2级,为此iCAR V23共有5颗毫米波雷达、12颗超声波雷达、4个环视摄像头以及1个单目摄像头。配置来看,如果10万元价位来说,算是中规中矩。车身机构为前麦弗逊后五连杆,也是中规中矩。 我们就这个配置简单说一下吧,电池度数够用吧,最低配都差不多了接近60度电池了,一定程度上续航能得到一定保证,但也要注意方盒子造型带了风阻上的弊端。我记得海南众测中第二个趴窝的就是iCAR T03,当然它电池也只有50多度。智驾地平线J3+TDA4这套方案,在目前算是中等水平,和华为、小鹏的智驾差距还是不小的,但日常高速行驶问题不大。15.4寸2.5K分辨率的车机屏幕,屏幕不小,但高通8155算是普通操作,目前肯定是不卡顿的,但过两年就不好说了。 iCAR V23面临的竞争对手,有人说是吉姆尼,吉姆尼太少了。反而我认为iCAR V23对手其实是比亚迪元UP、宝骏悦也。 对于比亚迪元UP来说,iCAR V23造型更具有个性,更吸引人,科技配置也更丰富。动力上也是iCAR V23更强劲,尤其是四驱。智能驾驶水平表现更好。但价格上比亚迪元UP更便宜,尺寸也略大,最重要的是有庞大的客户群,服务维护网点丰富。 对于宝骏悦也来说,iCAR V23动力肯定是碾压式的强劲,尺寸也更大,配置更先进,处处都能“吊打”宝骏悦也。不过宝骏悦也价格便宜,性价比高,城市代步完全足够了。 从以上对比我认为,要个造型带个步,就选宝骏悦也;家庭实用,注重保证,不小众就选比亚迪元UP;个性好玩,带玩具乐趣属性,那就一定要看看iCAR V23。iCAR V23更多还是可玩性较高,尤其是四驱版本。 关键的是,iCAR V23一直价格保密。我猜测肯定是12万元起是没跑的了,毕竟电池成本也不低。希望iCAR V23在智能配置和越野风格方面的独特优势对消费者产生购买需求。月销量确实不好说,但我觉得应该比03要低很多,估计也就是2000辆样子吧。原因我觉得是细分市场没法细分,受众群体体量小;真玩越野也不会玩电车越野;品牌力虽然背靠奇瑞,但还是这个价位段竞争激烈,选择太多。因此,我并不是很看好iCAR V23。以上就是我的个人观点,不喜勿喷,但也欢迎大家一起讨论下。
#鲜试官抢评广州车展腾势N9 DM将在广州车展上首次亮相,作为腾势旗舰SUV出现。腾势N9定义为大型SUV,长宽高分别是5258×2030×1830毫米,轴距为3125毫米。外观挺好看的,与路虎揽胜有几分相似。从目前了解的资料来看,动力系统上,搭载2.0T发动机组成的第五代DM混动系统,采用“易三方”技术,配备三台电动机。底盘采用“云辇A满血版”双腔空气悬挂。从上述信息可以看出,腾势基本用来了目前最好的技术了。“易三方”技术保证了后轮独立转向等功能;“云辇A满血版”保证舒适和运动间自由切换。这些方面技术相当扎实。 不过嘛……重点来了,腾势N9 DM车内配备了内嵌式仪表与副驾娱乐屏、悬浮式中控屏、电动吸合门、智能冰箱、航空级座椅、后排大屏幕等这些配置的。等一下,这些信息,您第一印象想到谁?毫无疑问,肯定是理想。不难看出,腾势N9 DM的同级竞争车型就是理想L9和问界M9这两个增程车型了。 与理想L9相比,腾势N9 DM拥有更大的尺寸、更强的动力、更厉害的三电技术。理想L9则有更高的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理想L9的月销量长期稳定在6、7000辆样子。 与问界M9相比,腾势N9 DM尺寸上略大,动力和三电技术也强于问界M9。不过问界M9在华为的帮助下,系统智能化、车机智能化,可谓是“遥遥领先”。最为可怕的月销量,更是“遥遥领先”,产能爬升后,月销量一直是15000辆以上的存在,这可以47万元到57万元的车,BBA都没它卖得好。 那么腾势N9 DM是这两车的对手吗?我个人觉得打理想L9还是可能性很大的,打问界M9就比较难了,市场认可度和用户忠诚度都是极高的,加上华为的生态链,很难撼动M9的销量。 就目前的信息,如果要我推荐的话。我觉得如果看中三电技术,喜欢大空间的朋友可以看看腾势N9 DM。如果喜欢华为生态链的,在乎智能体验的那就选问界M9。 那么价格是多少?大家众说纷纭。很多朋友觉得是40万元以上,应该和理想L9、问界M9差不多。如果是那样,销量就连理想L9都困难了。我个人觉得大概率是40万元以下,甚至有可能是35万元起样子,性价比凸显,对理想L9肯定能构成直接威胁。加上有比亚迪技术支持的背景,预计腾势N9在市场上将有不错的销量表现,非常适合追求高品质和高性能SUV的家庭用户群。盲猜一个月销量,如果37万元,至少腾势D9相差无几,月销也能来到6000辆到7000辆这个区间。 当然我都盲猜的,腾势D9具体销量还得看后面市场反馈以及消费者接受度。 以上就是我对腾势N9 DM一些简单看法,希望大家批评指正。
#鲜试官抢评广州车展方程豹 豹8在上次西安车展正式亮相,估计也不会缺席本次广州车展。豹8是方程豹品牌的第二款车型,目前是该品牌的旗舰产品。产品力究竟如何?同级还有哪些车型?价格几何?值不值得买呢?听我慢慢道来。 从目前公布的信息来看,方程豹豹8只公布了高配版的一些配置信息,低配怎么样还得拭目以待。从公布的高配信息来看,豹8属于DMO插电混动越野平台的车型,配置了云辇-P主动液压车身控制系统及华为乾崑智驾ADS 3.0,以及装配了18扬声器帝瓦雷品牌音响系统。这三点是很吸引人的,看一下这三个亮点。 (一) 云辇-P主动液压车身控制系统。我在豹5试驾体验过,一是以往越野车的乘坐感受就是颠簸得很,有了云辇P后颠簸就减少了很多;二是在我高速过弯时,开起来都不像是越野车,悬架支撑到位,侧倾抑制得就很好;三是升高悬架后,其通过性大大加强。对了当时试驾时有个小瑕疵,我还是感觉到细碎振动感传入车内,希望豹8已经修复这一小瑕疵。 (二) 华为乾崑智驾ADS 3.0,配有192线激光雷达。这个可谓是华为比亚迪两大巨头强强联手了。我记得新款M7上就是这套智驾系统,城市NOA表现很优秀,妥妥目前国内第一梯队。电瓶车那种穿插都能有效识别,复杂的城市路况能轻松应对。题外话,车机用上鸿蒙系统会更棒,但从目前配置来看车机还是比亚迪的Dlink系统。 (三) 18扬声器帝瓦雷品牌音响系统。这个我在腾势N7试驾时体验过,帝瓦雷的调音水平也算是世界一流了,层次清晰,是一种享受。 其他方面还有很多亮点,像是内饰豪华、皮质包裹足这些,就不一一评论了,倒是有机会试驾时再慢慢体验。 重要的是豹8车身结构为非承载式,并且装备了全尺寸备胎,这两项是越野车的标配了,就不赘述了,没有就别叫“越野车”了。 既然这么有亮点,岂非无敌?并不尽然,打合资或进口越野车问题不大。但别忘了长城的存在,这个可是国产越野车的标杆品牌,尤其是坦克系列。长城可谓把一大段价位段给锁住了。低端点有长城哈弗H9守下限,坦克700 Hi4T守上限,中间还有个坦克500。这些车型都是中大型越野车。 简单看看,我们看看这些车产品力吧。先说H9,H9配备2.0T发动机、8AT变速箱和L2级驾驶辅助系统。就算加10万元的油,都远远便宜过豹8,优势在于就是售价,其性价比极高。但在动力、智驾等方面就是远远不如豹8了。坦克500 Hi4T同样配备2.0T发动机、9AT变速箱和L2级驾驶辅助系统,同样便宜过豹8,但在尺寸上、动力上还是智驾上也是落后于豹8的;最后看看坦克700 Hi4T,价格应该和豹8大差不差,坦克700 Hi4T装配了3.OT发动机、9AT变速箱和L2级驾驶辅助系统,高配版还有空气悬架。同500一样都是装备了丰巢37.1度三元锂电池,大于豹8的弗迪36.68度磷酸铁锂电池。另外电池布局上,我觉得坦克布局优于方程豹的,其他在总动力上和智驾上都逊色于豹8。总之,选择长城系列,看重性价比和纯粹的越野性能,纯粹越野爱好者,没问题。选择豹8,在于动力和智驾,以及三电技术,更偏向于享受类型的消费者。具体选择还看自己了。 价格预测一波吧,现在目前给出了40万到50万元的预售价,我觉得实际售价很有可能35万到45万元这样就正好在卡着坦克500到700之间,即可以打500又可能打700。至于销量,如果我预测准确的话,月销量应该是在3000辆左右。豹5其实就是很好的例子,在高价完全卖不动,一旦降5万销量就冲上了4800多辆了。 最近喜欢中大型越野车、中度越野需求的朋友可以关注这车一波。看下最后的售价。以上均是个人浅见,欢迎大家评论。
#圈友鲜试驾作为上市即对标小米SU7的车型,我作为新能源车主,当然不能错过了。昨天,我去试驾智己L6。L6这个型号在很多车都有智己、理想、吉利银河、瑞风都有,听起来已经很普通,且容易混淆了。上次发布会上公布价格可谓直击SU7,价格也可算是“掀了桌子”。...查看全文
#辣评新车海豹2025款与海豹07将于8月8日上市。海豹2025款这次算是比较大的调整了。这次调整的不是外观内饰,而是智驾方案。本次硬件最大升级是标配800V平台以及激光雷达和后摄像头的选装。其他信息就公布得很少了。我试驾过不少比亚迪车型,明显感觉到比亚迪在智驾方面的进步,从最早的车道线保持严重“画龙”,到“一遇到过急弯道就退出”,再到上次试驾海豹06DM-i时L2的平顺。这点还值得肯定的。相信搭载了激光雷达和后摄像头后,海豹做得更加出色。 不过目前海豹的销量在比亚迪众多销量明星产品来看,可谓“惨不忍睹”已经跌至1000辆左右了。海豹车型上市之初,可以说是风光无限,月销达到了15000台。随着海豹DM-i等车型上市加上海豹EV本身大幅降价,老车主感觉到了“背刺”。加上之前出现的一些质量方面的投诉,导致销量进一步下滑。和汉EV差不多价格情况下,大部分消费者还是愿意选择汉EV,虽然汉EV的悬架系统不如海豹EV,但空间和舒适度上面可谓远高于海豹,且起售价还低。说回2025款海豹,虽然本次海豹又迎来了大的技术升级,销量会怎么样?我个人觉得并不会有很大提升。这个价位段对价格一直很敏感,如果加了激光雷达后,价格识别进一步提升,且对智能辅助驾驶也并不是刚需。如果价格上涨的话,销量可能还会下降。其实我个人觉得海豹应该和汉EV做出明显差距,海豹如果调校更加运动激进,可能就会吸引一部分热爱驾驶的朋友入货。小米SU7的成功就是很明显的一个例子。另外品控也是很关键的,也需要进一步对品控的加强,这样用户也会口口相传。大家觉得这次海豹EV能否“逆风翻盘”吗?欢迎大家讨论。 (图片来源于懂车帝车辆外观图片,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辣评新车“新瓶装新酒”,哈弗H9十年来迎来换代。第二代H9也在上次北京车展上亮了相。外形上依旧采用哈弗家族设计的最近流行方盒子造型。内饰上,和坦克系列都挺像的。明显感觉到了长城在下放坦克上的一些技术和设计到新一代的哈弗车型上。这些都不是重点。据小道消息,二代哈弗H9的售价可能在20万元左右,比现款还要低一些。如果是这个价格,那基本就又是在“掀桌子”了。同样平台的坦克500可是在30多万元价位。加上买新不买旧的原则,大多数消费者可能还是容易选择H9的。第一代H9长期不换代,加上平台也比较老旧,一直被人诟病。 第二代H9的参数上更适合越野。在通过性上,新车的接近角较第一代提升3度,离去角提升2度。同时,还提供了前后差速锁、博格华纳四驱系统以及第二代全地形控制系统。我在坦克500试驾时,曾经感受过。简单体验越野场地来看,基础越野科目基本能通过,炮弹坑、大小枕木都没啥问题。如果和坦克500类似的话,应该表现也不会差。另外第二代哈弗H9提供了柴油版,柴油在低扭情况下会有更加强大的爆发力,更适合玩越野。 最后来谈论下第二代H9能打吗?从之前的销量数据上看,那叫一个惨,2023年全年销量不足6000辆,2024年就更低了,甚至一度传出停产的消息。现在看来,原来是魏总在憋大招。如真如20万左右的价格杀入中大型越野车市场,我个人觉得还是受到了比较大冲击的,越野车销量上万,比较难,但月销5000辆就不算夸张了。 话说回来,如果真玩越野的话,我个人也是肯定会选择燃油车而非混动,更不可能是纯电。当然缺点就是油耗高,这也是不能避免的。总会有不如意的,哪有完美的车嘛。 大家会为新一代哈弗H9买单吗?欢迎大家积极讨论。 (图片来源于官方图片,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辣评新车长安CS75 PLUS曾经是国内自主品牌的冠军选手之一,与哈弗H6可谓是相爱相杀。这次也不例外,紧接着哈弗H6上线第四代车型,长安CS75 PLUS也算立即跟进了。外观上,造型也是现在比较流行时尚的贯穿灯组、隐藏式门把手。乍眼一看,还以为是新能源车。外观样子提升了不少,不过我个人觉得隐藏式门把手其实没有什么必要,油车续航是没有焦虑的,这个感觉是为了设计而设计。不过令我感觉到惊艳的是内饰变化,三联屏的设计确实比之前的双联屏高级许多。怀挡设计也使得驾驶变得更加方便,这点我深有体会。内饰变化使得整车更看,这对吸引消费者应该能起到一些作用的。配置上,并没有公布太多,按现在汽车市场卷的程度,不会有所减少,只会有更多。长安CS75 PLUS除了新的H6外,最大竞争对手是比亚迪宋PRO和PLUS系列,销量上也是比CS75 PLUS要高的。其很大优势就来源于较低的能耗带来的使用成本的降低。长安CS75 PLUS换代后,这个问题依然存在。至于销量上,这完全看长安CS75 PLUS怎么出价了。我个人预计价格应该和现款优惠后的价格一致,大概也就是10万元起售。销量应该也是月销10000多台样子。但如果最低配新车办完落地价格低于10万,无疑是枚重磅炸弹。这关键中的关键,就看长安怎么出牌了?可能卷价格,也可能卷配置,还有可能都卷起来。能否超过比亚迪宋PRO和PLUS系列,还是挺令人期待的。大家觉得长安CS75 PLUS售价多少合适?能否成为爆款?欢迎大家讨论。 (图片来源于官方图片,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圈友鲜试驾本人作为一名汽车爱好者,平时已经非常关注新能源车的发布了。不过这次说实话,我还真没注意到ID.与众的发布,我算是孤陋寡闻了。我是去一家商场才发现这个车。当时我就产生了疑问,大众新能源车不是一直以数字排序吗?这次咋改变成了这么特别的名字。我还...查看全文
#辣评新车最近关注领克发布电车是一款接着一款,极氪也先落后,也发布了极氪7X。这款车外形既有极氪007的元素,也有极氪X的元素。既能有很好家族传承,也非常特别,原创性很高。从公布的数据来看,主要竞争对手应该就是特斯拉Model Y,且在空间上比Model Y更大。也可能对未来上市的小米SU8产生一定威胁。当然低价位会有个比亚迪海狮在等着。极氪这个价格牌其实并不好打。极氪7X公布的配置很少,就连预售价格也没有公布。唯一很明确的就是全系800V,话说回来,800V这个概念在今年确实挺火的。没有这个概念都感觉都没脸发布了一样。如果人人都有,优势就不再存在。关键中的关键还是在价格配置上,毕竟大家对性价比还很在意的。很多人看开极氪7X就是007的SUV版本。近日,极氪才发布2025款001系和007系新车,搭载极氪AI OS和浩瀚智驾2.0。其中,001系升级浩瀚智驾2.0后官方起售价为25.90万元;007系共有四个版本,起售价为20.99万元。这么来看,极氪7X肯定是比007略贵,比极氪001便宜。我预估起售价格为21.99万元。顶配可能来到32万左右,含空气悬架。作为新款车型,像007那套上的大尺寸悬浮屏、怀挡、8295芯片、AR-HUD应该不会缺席,但也达不到对其他车的明显优势。从官图来看,顶配是有激光雷达的,其他版本还不好说,但配置肯定是顶基本是一个基本基调。 至于销量其实并不好说,在这个价位正好是在海狮和Model Y之间,算是一个空隙吧。且上述两车都未配备空气悬架。当然对手不止这两个,还有小鹏G6、智己LS6这些车,但销量都不咋地。总的来说,我个人觉得销量6000台左右,原因是挑战Model Y在现阶段确实挺有难度,毕竟市场认可度极高;另外小米SU8一旦上市,其市场的热度也很高;再加上像小鹏G6、智己LS6等这样的车型可以采用降价策略对市场进行冲击。看如今车市早已是红海一片,极氪7X能杀出重围,成为爆款,还比较难得。如果有6000台的销量已经是个不错的成绩了。 大家觉得我说得对吗?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图片来源于官方图片,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辣评新车华为鸿蒙智行又来了一个成员--享界。作为和北汽联合打造的车型,加上又是旗舰级轿车,余总可谓开足了马力宣传,并将对手定位是宝马7系、奥迪A8以及奔驰S级。华为鸿蒙智行系列车型在智能化方面确实做到了“遥遥领先”,但在品牌价值、底盘调校等方面,78S地位还挺难撼动的。非说BBA的话,享界S9的对手可能是56E的可能还大一些,且A6都不到40万元就能拿下。享界S9配置没得说特别顶,昨天也公布了正式售价39.98万元和44.98万元,确实也很顶,但比预售便宜了不少。享界S9也公布了其大定数量5000台,看样子远不如问界M9的热度。未来,享界S9的售价如此之高,可见销量不会像问界M9那样优秀,估计也就是和智界S7差不多,甚至更低。我个人觉得就是月销3000辆样子。当然这个也是我个人的一些肤浅见识了。 华为鸿蒙智行推出问界、智界、享界和未上市的尊界四个品牌,均对标高端豪华车型,预计尊界将推出百万元级别超豪华车。目前的三个品牌来看,仅有问界销量不错,智界销量可谓惨淡形容也不为过。可见国人对SUV的喜爱程度,而对性价比的追求。当然享界S9并不是兼有主流走量车型的重任,更多是一个定位,高端形象的定位。比如蔚来ET7、智己L7也是同样走高端,可惜目前来看已经算是失败了。 我们简单来对比下蔚来ET7和享界S9,车身尺寸上享界S9略长,蔚来ET7略宽。轴距上也是蔚来ET7略长一丢丢。可以说基本是同样尺寸的车型。电池配置上,享界S9全部装备100度三元锂电池,而蔚来ET7装配75度磷酸铁锂电池+三元锂电池。激光雷达配置上,享界S9的192线优于蔚来ET7的150线。正如我之前所说,并没有构成明显优势。蔚来还有个换电优势呢。 给我的感觉是,享界S9配置上也没有领先这些国产新能源多少,唯一领先可能就是智能辅助驾驶方面。还有一种可能,现在其实新一代的消费者对传统豪华品牌的忠诚度不高,也愿意尝试国产高端品牌,但又不喜欢蔚来和智己两位大佬的风格。这种可能性就不大了。 大家觉得享界S9会像问界M9那样热销吗?达成华为在轿车市场和SUV市场的双赢局面吗?欢迎大家评论。 (图片来源于官方图片,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圈友鲜试驾作为新能源车主,新车上市我还是比较关注的。本次试驾的车型算是小资女生座驾的代表之作,Mini早在1959年推出,风靡全球,我记得小时候看“憨豆先生”就开这车,特别有印象。2000年第一代Mini停产,宝马随即推出了第二代,并改名为“MINI...查看全文
#懂车帝夏测车主体验日懂车帝夏测车主体验日下午,我们主要体验:1.车辆在50、80公里/小时下,开启ACC时,遇到前面事故车辆的反应情况;2.车辆在50公里/小时时,遇到前面事故车辆的主动刹车情况。我体验时,阿维塔12探测到障碍物较早,均能做出及时反应,未发生碰撞。表现比较优秀。
#懂车帝夏测车主体验日本次我作为鲜试官,这次有幸提前来参加懂车帝夏测体验活动,亲自见证下流程和标准。我还是比较激动的,毕竟这是算是汽车界的“高考”吧。 我在体验日前一天提前来到了武汉,本次夏测车主体验的所在地。我算是第一次来武汉了,这个有文化有底蕴的城市。 第一...查看全文
#懂车帝夏测车主体验日懂车帝夏测车主体验日下午,我们本来已经体验完了。附加再体验下极越01的车在50公里/小时的LCC和AEB情况。我们组体验LCC一切正常,均能刹停。前面一组体验AEB,出现碰撞,据前面一组体验者说,能发现前车,但制动较晚才发生碰撞。对了,极越01不能单独开启ACC,只能开启LCC。
#圈友鲜试驾本人作为新能源车主,一直比较关注新能源车辆,今天来试驾了小鹏G6 2023款 700四驱高性能Max。我试驾小鹏车还是比较多的,包括P7、G9、G6,除了G3我都试过了。尤其是P7,当时我买车时,主要的对比就是P7对Model 3。 “小鹏...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