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新车十多年前家里有一辆福克斯并且安全行驶了十多年,我对福特的印象还是蛮好的,车的配置虽然不算高,但是质量和耐用性绝对是好评的。 24年马上过去了,九月份福特探险者才姗姗来迟的更新了24款的新款车型。来到店里也是展车有了一辆全新的24款顶配昆仑版本的车。但是试驾车依旧还是23款的,而且店里随便找了个理由不能试驾搪塞掉了,最后也只是在店内静态感受了一下 【动力性能】本次全新的福特探险者采用了2.3T的发动机额定功率和扭矩均有比上一代的参数有所增加,配上了10AT的变速箱动力输出肯定会很平顺而且也增加了燃油的经济性。最后又把油箱增加到了81L,真的是加满一箱油能玩的更洒脱,但是加满油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了。 【越野性能】给我第一眼印象最深的就是昆仑版前脸的两个橘红色的拖车勾,一左一右明晃晃的暴露在外面,但是该说不说我觉得反而像是一种点缀让车头前脸设计更饱满也是更好看了。然后在越野时脱困或者救援时可选择性也更多了。车后还有拖车勾,具有两顿多的拖引资质。当然了如果是选择昆仑巅峰版车型还可以享受官方赠送的拖车臂和球头还是很香的。 然后巅峰昆仑版还原厂安装了265/65 R18的AT轮胎,绝对也算是大脚版了。并且是带有限滑后差速器可以拥有更好的越野脱困能力。真心觉得经销商应该把这个昆仑版的展车开起来,在自己的场地内稍微的做一些简简单单的封闭场地越野小项目体验一下就好了。 【智能座舱】 车机芯片使用到了高通的8155芯片,虽然这块芯片早已也不是现在市场更主流的8295了,但是按福特的这套车机系统来讲可能也确实永远都用不上那么高的算力了。要夸赞的是巨大的驾驶仪表盘还有中控屏和副驾连接一起的大连屏还是蛮好看的,壁纸一条龙设计的很帅,但是实际的车机界面和交互和国产车肯定还是没得比的。 【内饰】 大范围使用了真皮的材质,上到探险者车上明显就是会感受到整体做工和用料都要比锐界好一个档次。而且音响也是用到了BO品牌音响,音质上也是蛮好的。 最后还是要吐槽一下福特的经销商了。目前福特的车几乎和北京现代一个样子,除了蒙迪欧销量还能勉强拿得出手,其余几款车型都是一个比一个拉胯,而且到店后,销售的服务和态度和国产车相比简直是天差地别。而且很重要的一点,福特官方目前一定是在极力宣传自己的车好不好试驾才能知道,而且官方也是做了实打实活动来给到经销商承接,但是实际操作上和很多人沟通都存在卡着试驾流程不能通过,店里草草应付了事的现象,反而给进店试驾的人造成不好的印象。 众所周知,车企卖车很大一定程度是要依靠经销商的,但是经销商现在这个样子,厂家再努力可能也不见得能看到更好的结果了。
#辣评新车小米SU7自从上市以来热度很高,许多人对小米SU7的保时捷外观赞不绝口,但比亚迪这两年审美上来了,还是原创设计,性能方面更是全方位碾压小米SU7,而且汉L更具豪华感,驾驶乘坐空间也更多些,你会怎么选呢?
#爱车用养大作战自22年1月提车以来,已经过去了三年多,蓝胖子的里程也来到了60000公里,按照保养手册,可以考虑更换制动液了,正好也到了常规保养的时间,于是又回到了三年前我提走蓝胖子的4s店。 ID4常规保养的重要内容是更换空调滤芯,但我都是每5000公里自行更换一次,就不劳烦4s店了。 师傅首先升起蓝胖子,对底盘和轮胎进行了检查,并用我自带的橡塑润滑剂对底盘橡胶件进行了保养。之后是连接电控系统,对故障码进行消除,确认了全车系统没有更新版本(去年9月到店升级了2949),并检测了动力电池的健康度,三年一共衰减了7%,尚可接受。之后在我的要求下,对后视镜调节电机可能造成的异响进行了润滑,并检测小电瓶的健康度,小电瓶健康度为72%。 接下来就是重头戏,更好制动液,其实电动汽车由于有动能回收,制动系统的负荷相对油车要小很多,考虑到制动液会吸收水分导致沸点降低,保养手册推荐3年/6万公里进行首次制动液的更换。虽然目前蓝胖子制动液的含水量约为2.5%,还能再战,但为了消除不确定性,我还是决定进行更换。 ID更换制动液需要拆卸后轮,共需要消耗两瓶制动液。师傅将两瓶制动液加入换油机,打开放油螺丝,并连接废油壶。机器开动,十分钟左右就完成了新旧油的交替,比起加注R744可是快了许多。最后,借助店里的设备,我开通了下车警示和紧急辅助两个隐藏功能。 总结:ID的保养还是一如既往的简单,本次保养由于之前4s赠送的缘故免费,制动液更换在叠加官方活动和用积分兑换维修保养券后实付35元。
#圈友鲜试驾最近销售说最新款的ID.4展车已经到店了,所以就来体验一下更新后是怎么个说法。 我看的展车正好是2025款 纯享版,14.99万,也就是比较推荐最低配,从体验上来说,作为代步车能接受,但如果说家庭使用嘛还是感觉各方面差点意思。 🔻 🚗静态感受 外观上差别真的很小,正面最低配没有发光LOGO和贯穿灯带,换成了白色的LOGO和线条,在白天看真有点丑,就像是塑料壳子一般。 侧面取消了后视镜下面装饰的饰板,就是感觉素了点。不过半隐藏式的门把手要给个好评,也和小米SU7一样是内扣的按键,起码不用担心夹手了。 有一点比较粗糙的就是车尾的灯罩上有很多孔洞,我图片也拍出来了,细看有很多,感觉像是注塑点,这一点看起来有点丑陋了。 🔻 🚗内饰感受 1️⃣内饰变化很少,之前档把是在仪表屏右侧,变成了和ID.7、迈腾之类的怀挡,正常多了,不过这个怀挡有点不同,它是旋转换挡而不是拨动的,所以档把要粗很多,看起来不是太精细。 2️⃣第二个就是中控尺寸变成了12.9英寸,再加上车机系统的更新,取消了空调风量之类的物理按键了,确实没原来那么方便直接操控了,只能在车机上操控开车时候还得找准位置点,麻烦很多。 3️⃣整个内饰可以说门板是皮质包最多的地方,中控台基本都是塑料,就算上中控台面也只是一层硬皮质而已,摸起来都是生硬的,下半部分那全是塑料板,长期使用异味和塑料遇热变形是比较担忧的,而且变形后异响肯定少不了。 4️⃣方向盘塑料的,真的很硬,不过这精简的小仪表盘我还蛮喜欢的,看信息比较清晰,档位也和原来一样显示在右侧比较亮。 5️⃣主驾驶侧门板上的控制按键才是最难受的,想要调整后窗需要长按REAR,亮起才能控制,大众的新车都这么搞有点特立独行了,但是也有一个亮点,就是童锁直接放在门板上,可以一键控制,很多车都是只能在后车门机械设置的,ID.4这个童锁放在主驾是真方便。 6️⃣座椅是皮织混搭的,看着这个织物座椅确实有点不太高级,座椅的承托比较一般,前排只有6向调节,没有座椅倾角调节,所以大腿没有办法承托,座椅到大腿还有四指高的空间。 7️⃣最低配也没有座椅的通风加热,在店里主驾坐了一会儿后背真有点捂汗了。还有一点就是这个座椅上有白色的条纹装饰,摸起来非常粗糙,有损坏衣服的风险,千万不要穿毛衣或者皮衣之类的。 8️⃣上车感觉地台有点太高了,上下车都有点不太方便,尤其是家里有小孩老人的还真要稍微搀扶一下。后排的座椅坐上去更明显,感觉人坐上去,膝盖都要和窗齐平了,坐姿真有点太高了,前排可以调高低,所以影响就不大。 🔻 🚗车机智能 说是升级了车机系统,但是可玩性还是不高,但话说回来既然都看大众了,也不看重这个智能化了。 1️⃣车机滑动,地图滑动这些还是比较流畅的,地图也是作为了桌面来使用,左侧显示一些自定义的卡片还是蛮合理的,方便主驾驶操控。 2️⃣语音助手反应和操作可以,但是不支持连续语音,说很多个也只能控制说的第一个指令,而且并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够控制,比如车窗就要求我自己控制。 3️⃣车机还是把常用的一些功能内置支持的,比如新能源车型比较喜欢用的场景模式,在娱乐上也支持像爱奇艺之类的视频APP。 4️⃣空调冬天热风开真有点慢,最大风量在加热没起来之前都只是微风,我都以为是空调有问题,后来等了很久终于出了大风量的热风,只能说上车之前还是用APP车控提前预热一下吧。 5️⃣好消息是手车互联还是在的,CarPlay和CarLife都有,这个有应该大众用户就已经满意了,毕竟有这么个大屏幕,再加上手机控制导航音乐都要方便很多。 🔻 🚗空间感受 以我身高180,体重120为例。 1️⃣前排头部空间还是非常大的,一拳多,如果从天窗开始算都要有两拳了,打开天窗坐在主驾非常通透,没有压抑感。问题是在于腿部的承托不够,大腿基本悬空的,再加上大众车的油门和刹车踏板比较高而且生硬,长时间开车还是蛮累的。 2️⃣后排的头部空间和前排差不多,也有1拳4指,问题还是前面提到的,地台太高了坐姿也很高,感觉半个身子能透过车窗看见。腿部空间蛮大的,前排我正常的驾驶位,膝盖也有好几拳的距离,敲二郎腿也不在话下。重点是后排地板纯平,大众车给我的阴影就是朗逸宝来速腾之类的二排高高隆起,跟四座车一样,ID.4新能源不是这个样子我就很满足了。 3️⃣后备箱最低配没有电尾门,需要稍微用点力气抬起,不过这个后备箱蛮大的,明显还要比二排空间大很多,巨能装,平铺4个20寸行李箱毫无问题,后排再放倒拿来当货拉拉我都觉得够。 🔻 🚗静态总结 我之前开过老ID.4,也开过ID.3和ID.7我觉得配置比不上但是底盘是真的好,开起来很顺畅,这就是很多国产新能源比不上的,大众合资的底子还是在的,对很多人来说,看ID.4也是从大众油车看过来的,相信大众的品质,习惯了大众的驾驶感受,这才是选择它的理由。
#辣评新车我琢磨着,比亚迪唐L上市的时候,起步价可能得22.98万。我看网上大家对这价格说法可多了,有猜预售的,还有猜盲订价的,但我觉得我说的这个价,还挺靠谱,听我给你掰扯掰扯。 🍩定价策略 比亚迪一开始把唐L定位成30万级别的SUV ,之前也听说盲订价大概在25 - 32万。咱都知道比亚迪的习惯,上市价一般比预售便宜。你看秦L,原来预售价12.98万起,结果上市直接9.98万起;还有海豹06 GT,预售价15 - 20万,上市就变成13.98万,降价幅度在10% - 20%。唐L想在这么卷的市场里火起来,就得给大伙点价格惊喜。就算按10%的降价幅度算,30万级别的唐L,最后上市价大概率就22.98万起。 🍱想大卖,价得低 比亚迪对唐L可抱了大期望,喊出月销过万的目标。现在SUV市场竞争多激烈啊,合资品牌扎根很久了,国产的也在使劲儿。像理想L6、问界M7这些对手,各有各的优势,占了不少市场份额。唐L要是想月销过万,就得便宜又好用。价格实惠,再加上空间大、配置好,才能吸引更多人来买。毕竟大家买车的时候,价格可是重点考虑的因素。 🎛️产品矩阵 再看看比亚迪自家的产品线。秦系列主打5 - 15万的轿车,元系列是10 - 15万的SUV,宋系列在10 - 20万SUV市场,汉系列是15 - 25万的轿车,唐系列之前在15 - 28万的SUV区间。唐L要是定价太高,在市场上就不好卖;要是低于22万,那就和现在的唐抢生意了。唐L空间、配置都升级了,价格要是和老款差不了多少,大家肯定都买唐L,老款唐就卖不动了,这不成自己人打自己人了嘛。所以唐L价格在22 - 30万比较合适,既能和自家其他车区分开,又能在市场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市场竞争力 跟同价位的车比起来,唐L有自己的长处。和理想L6比,唐L空间可能更大,大家庭出门更方便;和问界M7比,要是价格更便宜,再把智能驾驶系统搞好点,也能吸引不少人。而且唐L是新能源车,平时用起来比烧油的车省钱,不管是上下班还是全家出去玩,都更划算。 在现在的SUV市场,唐L机会和挑战都有。只要价格定得合理,利用好自身优势,还是有机会火起来的。但也得把车的质量和性能搞好,特别是智能驾驶这块,得赶紧追上对手,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里站稳脚跟,实现月销过万,成为比亚迪的又一个爆款 。
#蒙迪欧提车日记1、购车背景 坐标上海,去年拿了驾照,算是自己的第一辆练手车。主要用车场景是通勤和自驾游,预算30w以内,需要一台动力够用、驾驶性好、有一定通过性、具备较好装载能力的车子。 2选车过程: 大概选了半年,试驾了很多车,有绿牌的领克08、07、...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