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记录中国新能源汽车的海外崛起之路!
电车出海V
在蔚来做设计师,不仅是设计汽车,更是设计生活。 从蔚来设计副总裁Kris Tomasson的履历可以看出,与其他专注于汽车设计的设计师们稍有不同,他除了在宝马期间主导BMW i系列的外观设计,通过BMW C1荣获红点设计大奖中的“最高设计质量奖”。 Kris还跨界参与了可乐可乐100周年瓶身的概念设计,以及湾流公务飞机G650的设计。 由于Kris辉煌履历以及设计圈内庞大的人脉,逐步吸引上百名优秀的全球设计人才加入蔚来,组成一支学霸级艺术家的顶级设计团队。
中国电池早一步电车进入美国市场,中国动力电池巨头国轩高科正式启动“美国制造”战略。 继宣布进军伊利诺伊州和密歇根州的电池和材料市场之后,12月年末,国轩高科的第一个美国电池组在美国弗里蒙特工厂正式下线。 该工厂位于硅谷地区,是国轩高科在美国的第一条电池组生产线,计划产能为1千兆瓦时,生产线自动化程度为85%。 国轩高科弗里蒙特工厂的目标是美洲储能系统市场,重点是便携式储能产品和家庭储能产品,容量从3千瓦时到30千瓦。
随着西方制造商纷纷推出俄罗斯汽车市场,俄罗斯也是在费劲脑袋填补这一空白。 在电动车这块,从东风买技术,复刻的莫斯科人,是该国目前卖的最好的电动汽车。 当然,俄罗斯也没有停止自主研发的脚步,俄汽车制造商Avtotor生产的第一辆电动汽车Avtotor amber亮相,如图,这俩小眼睛,给我一种错觉,不像是能跟熊生搏的斯拉夫名族的气派。 俄Avtotor公司于1994年在俄加里宁格勒成立,是俄罗斯首家生产外国品牌汽车的企业。 俄Avtotor声称,关于Avtotor amber的一切都是俄罗斯制造,包括底盘,电机,电池组和电子设备。 这款车型预计将于2025年在Avtotor位于加里宁格勒的工厂投产,该工厂曾生产宝马、福特和起亚品牌的车型。 外媒嘲讽:俄罗斯第一辆电动汽车是“特斯拉杀手”,但看起来却很像一台洗衣机。 大家怎么看呢?
中国车在俄罗斯压库,什么导致热销的中国车库存17.5万辆? 俄罗斯Autostat调研机构通过整合俄罗斯进口、生产和销售中国车的官方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目前俄罗斯经销商手中的中国汽车库存已高达17.5万辆。 2023年1-10月,俄罗斯市场共计接收中国汽车58.19万辆,其中整车进口为42.85万辆,在俄组装为15.34万辆(包括哈弗在俄工厂、阿维托托尔工厂、莫斯科人汽车、远东工厂等)。 2023年1-10月,俄罗斯市场共计销售中国车为40.65万辆,也就是说还有17.5万辆中国车积压在俄经销商、分销商的仓库里。 一向在俄罗斯热销的中国车,为什么出现压库的情况呢? 车价上升是影响销量的因素之一。众所周知,进口车本就要堆加一些费用,造成价格翻倍的情况比比皆是,但俄罗斯的税费在一定程度上让中国车的价格,在俄罗斯市场上变成了2-3倍之多! 自8月1日起俄罗斯大幅增加进口车税费(报废税)后,人为地推高了中国车的进口成本,这些费用无一例外都被叠加到了车价上,并最终由俄罗斯的消费者买单。 再有就是俄罗斯调高了中央银行贷款利率,这无疑进一步打压了想通过贷款渠道购车客户的热情。要知道俄罗斯居民购买力本就不高,更是叠加俄乌冲突等影响,购买水平进一步受到制约,大额消费基本上都要通过贷款方式。 可能有的朋友认为17.5万辆汽车库存并不算多,那是针对我国市场而言。要知道俄罗斯2023年全国全年的销售目标才100万辆。 随着中国生产线不断转移至俄罗斯,也将大幅提升当地的生产能力,这表明未来中国车的发车量将会大涨,无疑会进一步加剧俄罗斯经销商的压力,并最终会倒逼汽车品牌方陷入发展困境。
📍图:比亚迪位于巴林的经销商(Fakhro Motors)门店。 Fakhro Motors隶属于Fakhro集团,该集团是巴林历史最悠久、最著名的家族企业之一。 集团成立于1888年,总部设在巴林,并在卡塔尔和阿联酋开展业务,经营从汽车到木材、从食品到电气和家用产品的各种产品。
红旗作为中国最顶级的汽车品牌,被称为“中国劳斯莱斯”,象征着身份和地位。 关于红旗的设计主刀--贾尔斯•泰勒,论名气和声望也都是顶级的,是现今汽车设计界里,最具深谙顶级豪华汽车哲学的设计师之一。 贾尔斯·泰勒,1992年毕业于伦敦皇家艺术学院车辆设计专业,曾在雪铁龙任设计师,负责了雪铁龙Xsara车型设计以及C3概念车设计; 之后在捷豹工作了13年,担任核心设计师,负责了XJ和XK等一系列车型的设计。 作为原劳斯莱斯设计总监,贾尔斯·泰勒曾主导过包括魅影、曜影、以及首款SUV库里南等多款车型的设计工作。 在2018年,红旗成功邀请到贾尔斯·泰勒担任全球设计副总裁兼首席创意官。在2021年上海车展上亮相的红旗L-Concept概念车,是公开的贾尔斯·泰勒加入红旗的第一个作品。 还有哪些车型出自贾尔斯·泰勒笔下,欢迎补充。
中国车的设计,喜欢找老外,是事实。 最成功的案例,是前奥迪设计总监沃尔夫冈•约瑟夫•艾格凭借一支画笔,让比亚迪脱胎换骨,将比亚迪带向全球的Atto 3就是出自他的笔下。 再一个,是吉利汽车全球设计副总裁史蒂芬•西拉夫,创作了极氪X,极氪009等个性化产品。 最让我意外的还是上汽培养的本土设计师邵景峰。大家都知道,中国汽车出口最多的车企是上汽,上汽出口最多的品牌是名爵,主刀名爵设计的正是我们的本土设计师邵景峰。 正所谓,一个中国人拿捏住了“老外胃”,这才是最厉害的。 你最欣赏哪家车企的设计主刀?
请老外设计师,实现“改头换面”,比亚迪是一个代表。 2016 年,前奥迪设计总监沃尔夫冈·艾格入职比亚迪,担任全球设计总监。 在沃尔夫冈的带动下,前奔驰内饰设计总监米开勒·帕加内蒂与前法拉利外形设计总监胡安马·洛佩兹(已离职)陆续加入比亚迪,分别担任全球外饰设计总监和全球内饰设计总监,与沃尔夫冈形成比亚迪设计团队的“老外铁三角”。 这三个人,用一支画笔,结合中华审美的设计语言,让比亚迪脱胎换骨,打造了王朝、海洋系列,销量口碑双丰收的好产品,将比亚迪带向全球的Atto 3就是出自艾格的设计团队。 “比亚迪+艾格”的“外国人管设计,中国人管制造”的实操路径,对每家中国汽车品牌来说,都是可以快速复制并立竿见影的经典案例。
中国电车越来越卷,产品设计也在卷个性化,来看看各家背后的设计主刀都是谁? 先来看阿维塔,最近,阿维塔汽车旗下阿维塔12借由米兰时装周的机会频繁的在欧洲亮相。 操刀阿维塔11和12的设计师纳德·法吉扎德(Nader Faghihzadeh),是一名伊朗裔德国汽车工业设计师,上代BMW 6系四门轿跑车的外观即出自他手,参与过BMW 7系、BMW iNEXT概念车、BMW i8等经典车型的设计,他曾为宝马获得过五次德国iF设计大奖。 Nader Faghihzadeh对汽车的审美有着非常独到的见解。在宝马工作了17年之后,他于2019年加入了阿维塔,担任首席设计官。 透过Nader Faghihzadeh展示的设计手稿,可以看到阿维塔12完成了对概念车的高度还原,塑造了极高的辨识度和近乎“科幻”的视觉效果。
研究机构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数据显示,比亚迪第三季度已追赶特斯拉在全球纯电动汽车市场17%的份额,预计第四季度将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领先者。 第三季度比亚迪和特斯拉在全球纯电动汽车市场上的份额均为17%,位居前两位。去年同期他们的份额分别为13%和17%。 比亚迪第三季度销售了 822,094 辆乘用新能源汽车,其中纯电动汽车 431,603 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390,491 辆。 特斯拉的车型均为纯电动汽车,第三季度全球销量为 435,059 辆。 近年来,比亚迪已将海外乘用车业务拓展至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日本、巴西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 比亚迪在发给《环球时报》的一份声明中表示,今年1月至11月,其新能源乘用车出口量超过20万辆,接近2022年全年的四倍。
在2023第三季度,比亚迪全球BEV份额追赶上了特斯拉。 那么有个问题,比亚迪每售出一辆纯电动汽车的利润会不会也有机会追赶上特斯拉? 或者再细分到:a)在中国销售的BEV利润,b)在海外地区销售的BEV利润? 或许,这应该也只是时间问题。特斯拉的利润率正在下降,电动汽车的竞争环境正在平等化。 还有消费者也在意识到,他们配备'自动驾驶'的特斯拉,并不能让他们每年赚到3万美元。
继月初国轩泰国合资公司第一批电池包下线,从长城汽车独立出来的电池制造商蜂巢能源,首款在泰国生产的电池组也下线了。 该电池组是蜂巢能源的LCTP电池组,容量为60千瓦时,CLTC续航里程可达500公里;基于磷酸铁锂(LFP)化学,采用Svolt Energy的L600系列电芯,可满足泰国市场A级车的主流电池需求。 该电池组预计将于2024年第一季度量产,首先搭载于长城汽车欧拉品牌的泰国版好猫车型。 蜂巢能源的泰国工厂是该公司在当地的子公司与泰国Banpu Next公司的合资企业,主要生产动力电池、2-3 轮汽车电池、储能电池和电池回收。 该工厂位于斯里拉查春武里府,于7月份开始建设,主要是对当地租赁的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 根据蜂巢能源提供的信息,该工厂预计年产能为60,000个模块和电池组,将拥有两条生产线,一条用于生产HEV、PHEV和BEV模块,另一条用于组装电池组。
香港街头还是能看到几辆比亚迪~ (图:双层巴士上比亚迪投放的广告)
比亚迪欧洲工厂正式官宣,与匈牙利再续前缘,将在匈牙利南部城市塞格德(Szeged)建造一家电动汽车乘用车工厂。 该工厂将分几个阶段建设,为匈牙利创造数千个就业机会,建设预计需要两年时间。 该工厂将生产比亚迪的纯电动和插电混合汽车,年产量将达到六位数,每年生产超过10万辆电动汽车。 比亚迪已经在匈牙利西北部城市科马罗姆(Komarom)拥有一家电动巴士制造厂,计划中的塞格德工厂将是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在欧洲建立的第一家电动汽车工厂。 法国最新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要求欧洲制造才能享受,也就是说,最快两年后的比亚迪,就可以领取法国5000-7000欧元的新能源汽车补贴了。
澳门看到最多的车是丰田和现代的MPV,新能源车就看到了特斯拉。
英国电车新政策出炉,中国电车毫发未损! 虽然英国将禁售燃油车的指令推迟到2035年,但从2024年开始,英国已为每个制造商设定了零排放汽车 (ZEV) 销售目标。 新的ZEV指令强制规定,从2024年开始,要求汽车制造商在英国销售规定百分比的ZEV(包括电池电动汽车 (BEV) 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FCEV),并且这个数字每年都在增加。 ZEV强制目标2024年生效,要求22%的新乘用车销售必须是零排放。2025年,这一比例将提高到28%,到2030年将提高到80%。 2035 年,随着禁止销售新的燃油车的规定生效,零排放目标将达到100%。不过,2030年至2035年之间的情况将在未来的立法中规定。 那些未达到目标的汽车制造商可能会面临巨额罚款的风险。未达标的制造商,每售出一辆非ZEV汽车,将面临15,000英镑的罚款。 当然,可以通过先借用未来积分,也可以买其他厂家的先抵消,但都是有条件的。 那么,哪些制造商会面临风险?我们以2024年的ZEV目标标准,把制造商分了三类:安全区、待定区和危险区。 首先看下安全区,根据EV-volumes.com和SMMT的数据,截至9月,销量已超过ZEV指令销售目标的制造商(不包括纯电动品牌)包括名爵(38.9%)、宝马(24.1%)、梅赛德斯-奔驰(22.2%)、Cupra(27.2%)、保时捷(28.2%)和捷豹(26.1%)。 对于待定区的许多制造商来说,BEV的份额距离2024年22%的目标并不遥远,需要额外的推动才能超过这一目标。例如,今年前九个月,大众汽车的乘用车中ZEV的比例为16.1%。不过,该品牌的产品系列中有四款BEV,为买家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 日产也在努力争取BEV份额。凭借聆风车型,日产被公认为大众市场的先驱,但在今年前九个月,日产只售出了6096辆纯电动乘用车,仅占其总销量的8.8%。新款Ariya可能会帮助其提高纯电动汽车的销量,同时日产表示,从现在起将只推出纯电动车型,到2030年实现零排放。 危险区主要是日美系车的大本营了。福特在今年前九个月的注册量中,只有2.2%来自纯电动汽车。福特的产品阵容中只有一款纯电动车型,即Mustang Mach-e。同时,与大众合作生产的首款汽车探险者(Explorer)已推迟到明年年中上市。 丰田也可能面临风险。丰田唯一的BEV是bZ4X,而Mirai FCEV销量很小。今年1月至9月,其注册量中仅有 0.6%来自零排放车型。
克罗地亚的电车市场如何?来自电车出海共创群群友的讨论: A:就这点销量搞啥?(如图) B:克罗地亚市场很差,当地官官勾结,极其腐败,上次我朋友去开拓市场被人抢劫了2000多现金。 报警警察管都不管,更可怕还是在当地特别好的一个酒店,被人拿🔫冲进房间抢的。 看来,有的市场,调研都可以省略了!
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上,小米SU7设计师团队公开了: 小米造车团队中主导的几位设计师曾在宝马和奔驰总部供职。 首席设计师,李田原,曾是宝马iX外观设计师,主刀设计了宝马iX车型的外观设计,他从2012年就加入了宝马集团,2012年-2016年就职于宝马Designworks, 2016年到加入小米之前,就职于宝马i/M部门。 外饰设计负责人,仇臻,曾是奔驰概念车设计师,负责过奔驰 EQXX的内饰。 内饰设计负责人,Shin Muto,曾是宝马内饰设计师,负责过宝马Xi内饰。
极氪007昨日正式上市,各种智驾放大招,全系标配8295智能芯片,英伟达Orin 智驾芯片算力高达508 TOPS,可以实现“识人避物”“人脑级规划路线”等功能,2.84s百公里“加速王”、全栈自研智能座舱“实用王”、全系800V“诚意王”...… 太多的诚意,在竞争激烈的纯电动轿车市场,极氪007绝对“卷王王中王”! 还必须提一下颜值这块,极氪007,无论从外观设计,还是到内部设计,都展现出极高的水准和独特性。 极氪007由极氪全球设计总监,也是前奥迪和宾利设计总监Stefan Sielaff领衔设计团队诠释,Hidden Energy设计理念,摆脱以往家族式外观设计语言。 正如Stefan Sielaff指出,极氪认为一成不变的家族外形,只能让人记住logo,而我们想让你记住的:是极致的线条,纯粹的美感,是让人着迷的这辆车本身。 极氪的设计团队请的非常值,这颜值,顺便拍个广告片,直接省去广告费了 😎。 谁不为极氪007心动?
再来看,2023年荷兰市场还差最后一个月的总排名,特斯拉Model Y已经囊括了今年的冠军头衔,注册量几乎是亚军车型的两倍。这将是Model Y在荷兰市场的第一个销量冠军。 有趣的是,自2018年以来,荷兰市场做到了“雨露均沾”,每年都有新的畅销车型出现。 2018年:特斯拉Model S 2019年:特斯拉Model 3 2020年:大众ID.3 2021年:归斯柯达Enyaq 2022年:Lynk&Co 01 PHEV 2023年:特斯拉Model Y 2024年:特斯拉Model S?(又一轮回开始)
荷兰11月电动汽车市场:总份额占比46%,纯电份额占比34% 11月,荷兰电车注册量增加至12,902辆,同比增长34%,市场份额占到46%,这要归功于纯电新注册接近10,000辆(同比增长41%)。 特斯拉夺得销量排行榜第一名和第二名,领先于沃尔沃XC40和起亚Niro。 中国车的表现,有几个亮点。MG4排名第五,MG ZS EV刚好踏入前20的门槛,名爵另一款新车MG5注册116辆。 小鹏G9本月在荷兰获得新注册72辆。小鹏G9荷兰的起价为58,000欧元,比较小尺寸的特斯拉Model Y标准版高13,000欧元,比同尺寸的特斯拉Model X低44,000欧元;全规格G9 AWD Performance版售价为72,000欧元,比Model X低30,000欧元,非常有竞争力!
最后一个月,各家海外要加把劲! 看十一月的海外销量总榜单,头部几家都很稳定。 有两个品牌值得提起,一个是小鹏,一款G9欧洲破圈;另一个就是埃安东南亚市场正式发力。 后起之秀,不可低估!
英国11月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占比25.7%--2024年ZEV指令正在重塑市场 11月,英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为25.7%,其中,纯电动汽车 (BEV) 占15.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HEV) 占10.1%。 相比之下,同比份额为27.7%,其中纯电动汽车占20.6%,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7.1%。 我们可以看出,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份额有所上升,但纯电动汽车的份额同比明显下降。即使整体市场同比增长9.5%,纯电动汽车销量仍下降了17%以上,这有点不寻常。 至于纯电动汽车的前景,市场面临分歧。英国的ZEV指令将于2024年生效,要求汽车制造商在英国销售约22%的 ZEV(即BEV和FCEV),否则将面临巨额罚款。 将原定于2023年年末向客户交付的纯电动汽车推迟到2024年1月,可以让制造商在满足2024年新要求方面占据先机。 奥迪是11月英国最畅销的纯电动汽车品牌,占据英国纯电动汽车市场13.4%的份额,领先于宝马和名爵。 特斯拉11月的交付量异常低,销量仅为1,599 辆,而去年11月的销量超过3,000辆,这可能也与即将出台的ZEV指令有关。 值得提的是,11月是比亚迪迄今为止在英国销量最高的月份,销量为257辆,其中包括Atto 3和海豚。 目前,比亚迪在英国的交付批次仍然有点参差不齐,但随着该品牌在该国的知名度不断提高,毫无疑问将会趋于平衡。 比亚迪正在英国与名爵争夺最具价值的纯电动汽车市场,但要赶上名爵的销量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对于英国即将生效的ZEV指令,后面专门梳理下,老看哪些品牌受影响最大?
挪威11月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占比90.6%--大众、起亚、福特首次亮相 11月,挪威电动汽车渗透率达到90.6%,其中 BEV(纯电动汽车)占 81.6%,PHEV(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占 9.1%。 Model Y再次成为最畅销汽车,销量为1,496辆,斯柯达Enyaq和丰田BZ4X分列第二和第三。 特斯拉在挪威非常受欢迎,即使在销量非高峰的月份,其销量也几乎超过后面3款车型的总和。 前20名中,有一款中国车值得提起--新款小鹏G9,11月销量增至298辆(10月为78辆,9月为12辆),排行榜位列第8位。 11月,挪威汽车市场新面孔出现三个: 首先是大众 ID.7,这款车非常热门,首批销售 73辆;起亚EV9也于11月在挪威首次亮相,首批销量为32辆;福特 F150 Lightning皮卡车首次亮相,共售出4辆,目前售价为1,183,000克朗(100,606欧元),这或许是其不会大量销售的一个原因。
国内“代工”,国外“LV”。 达契亚春天,东风代工,湖北产,国外贴上罗马尼亚品牌的标,翻身就成绝对香喷喷。 江淮国内,之前也是一直为蔚来“做嫁衣”,虽然自己也做整车,也出海,但不知为啥?给我的印象,也是一个代工厂。 看数据,东风的车海外卖的比江淮好。 👉整车代工哪家强?
地远偏僻的农村适合开电动汽车吗? 对于澳大利亚偏远地区的农民来说,购买一辆小型电动汽车可能不是常见的选择,但西澳大利亚州的一对夫妇却这样做了。 杰弗里·约翰逊(Jeffrey Johnson)和他的妻子基尔斯蒂(Kirsti)经营着一块1750英亩的土地,并拥有一辆MG ZS电动汽车,他们利用太阳能电池板提供的能量进行充电。 这对夫妇住在西澳大利亚州的穆勒瓦,距离珀斯北部大约5小时车程。他们买了这辆ZS EV,主要是为了家附近活动。 杰弗里每月在土路和高速公路上开车大约2500公里。根据WLTP测试,MG ZS EV一次充电可以行驶约340公里。 他使用太阳能为他家的36千瓦时锂离子电池组充电。 当他工作附近没有电源插座时,他使用MG的车辆装载(V2L)来为工具供电。 他的房子完全依靠太阳能,他依靠雨水。 杰弗里说:“我们的食物、电、水不依赖任何城镇的供应,我们完全脱离电网,自给自足。” 名爵ZS EV经历了一场荒野求生,很酷!!!
说说中国神车在印尼的近况: 12月15日,五菱在印度尼西亚雅加达推出了五菱缤果电动汽车。五菱已成为印度尼西亚第一家开始生产两款新能源车型(五菱Air EV和五菱Bingo EV)的汽车公司。 五菱缤果EV印尼的价格区间正式披露:3.58亿至4.08亿印尼盾,折合人民币约为16.5万元至18.8万元,同款车型在中国的售价在59,800至88,800元之间。 这是身价直接翻几倍,当然定价差异归因于运费、税收和分销费等因素,导致印度尼西亚的成本上升。 五菱缤果EV于11月16日开启盲点订购阶段,仅一个月就突破3000辆。这一成绩不仅超过了五菱晴空EV此前在印尼新能源汽车预售订单2000份的记录,也凸显了印尼对电动汽车的热情与日俱增。 印尼五菱已经在该国作为新能源汽车的主要制造商占据了一席之地,拥有超过一半的市场份额。
欧拉好猫,征服全球女人的路上。 11月海外5国都呈现下滑趋势,泰国市场拉回了销量,巴西也开始有了起量,总体小幅增长。 一个冷知识:欧拉好猫巴西命名? 1⃣Good cat 2⃣Funky cat 3⃣Ora 03
📍奥克兰Newmarket商场的byd展厅 最新上市的海豹已展出,共三个版本,从左到右的版本分别是:premium,performance,dynamic。 比亚迪海豹新西兰起售价62,990新西兰元(约合人民币26.8万元,不含上路费),卖的比特斯拉model 3便宜。
分享今年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几个峰值: ⚡月销售记录:1,291,000辆(9月创造) ⚡新能源汽车(BEV+PHEV)渗透率:17%(10月) ⚡纯电动汽车(BEV)渗透率:12%(10月) ⚡纯电动汽车/新能源汽车占比:70%(1-10月) 看来,无论经济多么萧条,大家都会买车。
“国内电动三傻”出海的蔚来小鹏,总有人diss,不看好。统计了下,号称“美国电动三傻”Fisker和Lucid在欧洲的销量,这混的也不好嘛。 11月,四个品牌欧洲销量: 1⃣ 小鹏:635辆 2⃣ Fisker:265辆 3⃣ 蔚来:196辆 4⃣ Lucid:24辆 出海不易,旅途漫漫。
泰国车展结束,来看下车展上车型最受欢迎程度排名(图一)和车展预订量排名(图二)。 日系车的自留地,咱国产车攻克了一半呀!
图一:给电动汽车充电的女人(1912年) 图二:伦敦电动出租车(1898 年) 敢说不说,电车也是汽车界的时尚轮回。
看了下印度前三季度的BEV销量,只有五菱神车的增势最猛。 之前晴空刚在印度上市,五菱营销每月充电成本的广告,直接拿来跟披萨对比,印度披萨店里一个大披萨的价格约为599卢比(50.63元),以印度标准电网价格为晴空充电每月仅需519卢比(43.87元),相比便宜了80卢比(6.76元)。 所以,五菱的营销噱头就是:晴空每月的充电成本比在印度购买一个大奶酪披萨还要便宜。 现在看来,五菱确实掌握了爆款流量密码。 三哥太穷了,到现在大街上还一堆三蹦子,卖给三哥的车一定要便宜,贵了他们真买不起,五菱就挺适合。 五菱晴空在他们那真的算好货了,估计无钥匙启动,一键升降,加热通风,空气净化都是不得了的配置。 五菱神车打败印度塔塔,可以期待一下!
第一次刷到极石的英文名(Polestones),我还以为是模仿极星(Polestar)的一个野牌子~🤭
看下泰兰德11月的数据,海豚在泰国市场的打开速度真的超乎我的想象。 大家要低调,就怕像欧盟一样搞。
德国11月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占比25.7%--政策浪潮仍在继续? 11月,德国电车市场份额达到25.7% ,其中纯电动汽车 (BEV) 占18.3%,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HEV) 占7.4%,同比大幅下降,尤其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斯柯达Enyaq在纯电动汽车销量排行榜上位居榜首,领先于特斯拉Model Y和宝马i4。 11月,比亚迪海豚德国首发销量为17辆,作为一款高性价比纯电动汽车,月销量有望达到数百或数千辆。 德国的电车补贴一直在缩减。 从2023年1月1日起,只有新的和二手的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才能获得购买补贴,由政府(三分之二)和企业(三分之一)共同提供资金进行补贴: • 售价≤40,000欧元的新车补贴: 6,750欧元; • 40,000 欧元≤售价≤65,000 欧元的新车补贴:4,500 欧元; • 从2023年9月1日起,只有个人购买者才能申请; • 从2024年1月1日起,补贴金额将再减少,同时申请条件将更加严格。 我们可以期待一下,看看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11月,名爵海外16国BEV销量继续保持破万,同比10月相当。 年底了,再看一个阶段性总排行榜,欧洲1-10月的电车销量,名爵4一绝骑尘,是在欧洲卖的最好的中国车型,销量58,985辆。 中国电车出口看名爵,名爵出口看名爵4。
2023年1月至9月,全球注册电动汽车(EV、PHEV、HEV)电池保有量约为485.9GWh,同比增长44.4%。 纵观全球电池市场,基本“中日韩”三分天下,欧洲只得一边玩泥巴了。 中国6家电池制造商赢得全球62.9%的市场份额: 宁德时代排名第一,同比增长52.1%(178.9GWh); 比亚迪排名第二,同比增长71.4%(76.6GWh); 中航锂电排名第六,同比增长74%(22.5GWh); 国轩高科、亿纬锂能和欣旺达分别排名第八九十,同比增长9.2%(10.6GWh)、124.0%(10.1GWh)和9.4%(6.8GWh)。 韩国3家电池制造商瓜分了全球23.9%的市场份额: LG Energy Solution排名第三,同比增长49.1%(69.3GWh); SK On排名第五,同比增长13.2%(24.6GWh); 三星SDI排名第七,同比增长40.2%(21.7GWh)。 日本只有松下一家,排名第五,同比增长32.3%(33.8GWh)。
比亚迪海豹现已在墨西哥发售。此前,比亚迪在墨西哥发售的车型包括:汉、唐、元 Plus和海豚。 海豹在墨西哥的售价分两个版本,RWD版本起价为778,800比索,AWD版本起价888,800比索。 有趣的是,特斯拉Model 3 AWD版本起价为985,900比索,Model 3 Performance版本起价为1,154,900比索。 海豹 AWD版本的售价正好低于Model 3 AWD版本的售价。
分享一个地区出口数据: 今年前10个月,天津出口二手车1.62万辆,出口额达4.24亿美元,同比增长6倍,出口规模提升至全国第二。
广汽埃安进军柬埔寨汽车市场,推出Aion Y Plus,这是其继泰国之后进入的第二个海外市场。 6月28日,广汽埃安与泰国经销商签署合作备忘录,正式进军泰国市场,11月泰国销售21辆。
极氪出海时间线有了新的更新,11日,极氪正式在欧洲市场开启交付,第一辆欧版极氪001已经交付到车主手里。 欧洲首位极氪001车主是一位支持环保理念的典型新能源汽车消费者,也是前BBA车主,极氪这是要攻占BBA老家的势头啊。 之前,我们梳理了极氪的出海时间线(图三),极氪进军欧洲的速度太快了,从4月上海车展官宣出海,半年多的时间就完成了渠道布局,产品落地和实现交付了。 2024年,极氪在欧洲市场预计将增加至6个国家,2025年进入8个国家,预计2026年覆盖西欧大部分核心国家。 极氪海外的体系化战斗力包括:本土研发、直营模式、还有一站式服务,说实话,我很期待极氪在欧洲大展身手!
国产新能源车企和电池制造商异国强强联手,产业链出海初见雏形。 随着两名泰国工人于12月7日完成总装流程,国轩泰国合资公司第一批电池包下线,这是泰国首个本地生产的电池组。 该电池组基于磷酸铁锂化学材料,容量为38kWh,可以让电动汽车(EV)实现400公里的续航里程,满足泰国电动汽车市场A级车型的电池需求。 国轩今年与哪吒品牌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并获得了为哪吒多款车型供应电池的合同。哪吒在泰国的工厂也即将投产,年产量2万台车将覆盖整个东南亚右舵地区。 今年前三季度,泰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超过5万辆,是去年同期的7.6倍,市场潜力巨大。 国轩泰国合资工厂一期规划电池组产能为2GWh/年,未来将扩大至8GWh。
我在想:公共车桩比高的国家,是不是私人充电桩市场前景就很广阔? 比如,新西兰的公共车桩比最高,公共充电桩很少,平均90多台车才一个公众充电桩。 新西兰的小伙伴说,新西兰国家党说过要花多少钱去建,但是新西兰充电桩安装很慢,暂时不要抱太大希望。 不过那边的好处是家里装充电桩方便,在新西兰买电车要做到95%的时间都在家里充电才可以。
西班牙u/RoxDan告别油车--西亚特lbiza,第一次拥抱电车--名爵ZS EV,看他怎么说? 大家好,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第一次拥有电动汽车的使用感受。 三周前,我们购买了一辆名爵ZS EV标准续航版(51千瓦时,豪华内饰配置),现在已经行驶了近1500公里。 我们的前一辆车是2004款的油车--西亚特lbiza,所以变化非常大! ⚡整体方面: 加速踏板的即时响应令人惊叹,总体性能足以满足我们的使用需求。在城市道路上行驶平稳,需要时速度也很快。 ⚡充电: 目前我们不能在车库充电,但市内有很多公共/快速充电桩。到目前为止没有出现任何问题,我们测试了多个充电品牌,只有其中一个出现了问题(因为充电桩有故障),所以总体来说是一次非常不错的体验。 在购买生活必需品和吃东西的时候,使用直流快速充电桩非常适合,如果你赶时间也可以使用(不到30分钟就能充到20%-80%的电量,峰值充电功率约为85kW)。 ⚡再生制动: 再生制动功能非常出色,我在城市道路上开车时总是把它调到 3(最大值)。 ⚡耗电量/效率: 以我的标准来看是完美的。以110km/h的速度行驶时,城市路段的耗电量为14~16kWh/100km(总行驶里程为300~350km),高速公路路段的耗电量为18~22kWh/100km(总行驶里程为220~250km)! ⚡车机系统: 信息娱乐系统功能强大。速度快、反应灵敏,能完成所有基本操作。可以使用CarPlay/android auto,这很好。自适应巡航控制系统运行良好,但遗憾的是,在该模式下制动器不会再生。 ⚡传感器: 360℃摄像头和传感器是个加分项,停车时真的很有帮助,还有很多其它的传感器,如盲点警告等。 ⚡内饰: 非常舒适和宽敞,制造质量很好,在美学上也很讨我喜欢。我喜欢除了触摸屏外,还能用实体按键进行控制。天窗也是加分项! ⚡APP: 可以定位、检查电池和汽车的其他状态,还可以远程启动空调,目前体验不错。
介绍下长安汽车的出海新能源品牌,深蓝(英文名:Deepal)。 Deepal开始在泰国销售2款车型,Deepal S07和Deepal L07。 在开始预售后的前8小时内,就获得了超过3,500份预订,在45小时内获得了6,452份预订。 Deepal S07和Deepal L07于11月29日在泰国车展上发售,起价分别为1,399,000泰铢和1,329,000泰铢。 与在中国的策略类似,Deepal为泰国当地客户提供价值25万泰铢的福利套餐,包括第一年保险、家用充电器安装。
2023年1-9月,全球各国电动汽车注册总量约为966.5万辆,同比增长36.4%。 中国以比亚迪领头,5家企业共赢得全球39.6%的电车市场份额。 美国代表特斯拉交付超过132万辆,同比增长45.7%。 欧洲大众、Stellantis集团、宝马三家份额共占比15.4%。 韩国代表现代-起亚,交付42.1万辆,份额占比4.4%。 日本:勿扰,在玩泥巴!
美丽的奔驰车主,以及点赞的20个某某某,何来的高贵感?瞧不上有能力“复活”一个濒死品牌,且能做到中国车出口第一的企业? 上汽收购名爵,在海外贴牌都是上汽自己的车,自己内部换牌咋算南极人? 就好像oppo折叠屏海外是一加一样,都是自己的孩子,哪个认可度高用哪个,合情合理!
早~美图分享一波~ 小鹏汽车又要崛起,这款“邪恶”的7座何时会开去中东或欧洲?
不来中国的电动车都不看好,除非当地有补贴。 介绍一下即将要来中国的“美国的电动三傻”之一--Lucid,Lucid算是与中国也有渊源,一开始是由两位华人创立。
几个海外建厂的车企动态: ⚡️哪吒年产2万台泰国工厂于11月30日投产,已开始生产哪吒V-II右舵版本; ⚡️广汽埃安将在泰国建设年产5万辆整车工厂,该工厂总投资约为23亿泰铢,一期预计将于2024年7月完工; ⚡️长安汽车泰国工厂计划于2025年第一季度投产,将推出子品牌Deepal、Avatr、Nevo等车型。该工厂总投资200亿泰铢,计划总产能为每年20万辆,第一期投资额约为100亿泰铢,年产能为10万辆。
前不久“牵手”Stellantis的零跑预计将于明年第三季度开始在欧洲交付汽车。 在国际扩张方面,零跑汽车采用出口模式,第一步是渗透到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等十个欧洲国家。 该战略融合了两种方式:利用Stellantis已建立的出口销售渠道,并在国内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探索更多的海外途径,形成适合欧洲市场的全面销售网络。 首次亮相国际市场的车型是此前在IAA Mobility和2023广州车展上展出的零跑C10。 零跑在海外销售车型方面保持灵活,旨在应对市场需求,无论是全电动还是增程式。
中国遥遥领先!!! 全球维度来看电车市场,从地区来看,中国遥遥领先,占据了 57.9% 的市场份额。 截止今年第三季度,中国新能源汽车销售总量为559.9万辆,中国目前的增长动力是由比亚迪推动,可以说,在销售的每3款新能源汽车中,就有一辆是比亚迪生产的汽车。 就欧洲市场的增长而言,大众汽车和Stellantis集团的销量一直是增长的推动因素。 由于特斯拉压倒性的高销量表现,北美市场的增长速度高于中国和欧洲。
韩国非特斯拉车主也可以使用特斯拉超级充电站了。 特斯拉已向韩国其他品牌的电动汽车开放了80个特斯拉超级充电站,约570个充电桩。 特斯拉在全世界拥有5万个超级充电桩,其中韩国有1007个,分布在148个充电站中。 特斯拉计划在韩国的所有1007个充电桩都将对其它品牌开放。
哪个国家在电池生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毫无疑问,全球一半以上的电动汽车产量和全球一半以上的电动汽车电池产量,都是中国。 但下一个是谁呢? 第二和第三位分别是美国和德国,英国位居第四,法国位居第五。 (数据:Adamas Intelligence)
看下欧洲1-10月的电车销量,名爵4“销量王”当之无愧。
避雷!!! 我想知道,这是哪家?每天要打三次卡。 “主机厂,每天打卡三次,一个月66次,某月忘记两次打卡还被罚了五十块。”
瑞典11月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创60.6%--特斯拉重回榜首 11月份的瑞典汽车市场中,汽车总销量为25,404辆,电动汽车占据了 60.6% 的份额,其中纯电动汽车 (BEV) 占39.7 %,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HEV) 占20.9 %。 特斯拉Model Y成为11月份最畅销车型,销量达1,236辆。第二第三分别是沃尔沃XC40和大众ID.4。 国产三款车型极星2、名爵4和比亚迪Atto 3分别排在第11,12和13,销量分别为:305、293和284。 比亚迪海豚也于10月首次亮相(2 辆),11 月销量增加至25辆,排名第43位。
转自某前主机厂朋友圈: 每月第一天各厂都在公布数据,但本月最让我眼前一亮且欣慰的是来自挪威当地前战友发来的捷报。 11月上牌交付298台,单靠一款G9进入挪威市场销量前十榜单,中大型纯电SUV第一,并投票当选People's Favorite Car 2024。 历经18个月的等待,这份月度成绩单终于突破了去年4月大家创下的单月最高记录,实属不易。 尽管当年的问题和挑战犹在,尽管业务转型依旧艰辛,尽管北欧经济依旧低迷,但看到曾经的团队们熟悉又陌生的笑容,由衷地为大家感到高兴。 同时,也再次印证,电车出海适应性开发很重要,好的产品是最有力的warranty。 Product talks.
大家都知道,车桩比是新能源汽车数量与充电桩数量的比值,该数值越低,说明单车所对应的桩的数量就越多,于用户而言,充电自然也就越加方便。 AFID建议标准为每个公共充电桩满足10辆电动车的目标,即公共车桩比达到10:1,同时需满足每辆纯电动汽车配备1kW充电功率。 2022年,全球平均水平为每个充电桩对应10辆电动车,每辆电动车对应2.4kW充电功率,已达到AFID的建议标准。 中国、韩国和荷兰等国家在过去几年中一直保持每个充电桩少于10辆电动车的水平。 在严重依赖公共充电的国家,公共充电桩数量的增长速度与电动汽车的部署速度基本保持一致。 然而,在一些以家庭充电普及为特点的市场(由于有机会安装充电桩的独户住宅所占比例较高),许多国家没有达到AFID的建议标准,每个公共充电桩的电动汽车数量可能更高。 例如,在美国,每个充电桩对应的电动汽车数量为24辆,而在挪威则超过30辆。 在每辆电动车对应充电功率方面,欧盟的比例较低,平均每辆电动车对应1.18kW充电功率。 韩国的比例最高,每辆电动汽车对应6.95kW充电功率,即使大多数公共充电桩(90%)都是慢速充电桩。 中国的充电设施建设水平已超过全球平均,公共车桩比为8:1,每辆车充电功率为3.46kW。
比亚迪ATTO 3现已在全球50多个国家上市。这些市场涵盖非洲、亚洲、欧洲和南美洲等几大洲的地区。 ATTO 3的最新市场是菲律宾,比亚迪与当地经销商AC Motors合作在菲律宾推出了ATTO 3。 ATTO 3也是首款在菲律宾正式销售的纯电动乘用车,提供两个版本:标准续航版本和长续航版本,起价分别为1,598,000菲律宾比索和1,798,000菲律宾比索。 目前,比亚迪菲律宾有两家经销店,马卡蒂市和奎松市各一家。 比亚迪很看好菲律宾的电车市场,声称预计到2024年,市场上乘用电动汽车的数量将从几百辆增长到5,000辆。 比亚迪的目标是35%的市场份额,除了到2024年建立100个充电站,还要开设另外19个经销店。
一辆蔚来ET5,一辆问界M5,在美国加州的路上。
中国电车最多,中国充电桩也最多~
打车打到了一辆威马,这车机还能用? (PS:海南的新能源汽车,比亚迪,埃安,威马和哪吒偏多)
介绍下重庆新能源车厂的海外品牌命名~ 👉深蓝:Deepal 👉启源:Nevo 👉阿维塔:Avatr
法国11月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创历史新高 29.7%--MG 4跻身BEV销量前4 11月,法国电车市场份额创下了29.7%的新纪录,其中纯电动汽车 (BEV) 占20.1%,销量同比增长 52%,达到30,770 辆;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 (PHEV) 占 9.5%,同比增长 18%,达到 14,540 辆。 改款特斯拉Model 3是11月份最畅销的纯电动汽车,也是整体第二畅销的汽车,销量达6,081辆。 亚军和季军是Tesla Model Y和 Dacia Spring。这3款纯电动汽车均跻身法国11月份最畅销汽车排行榜前10名。 另一款国产车型MG 4跻身BEV销量前4,销量1,871辆。 法国新推出的环保补贴政策,下订单截止日期为12月15日,交付截止日期为3月15日。 因此,预计法国1月至3月中旬纯电动汽车注册量将有所增加。
理想汽车计划明年出海,首批进入中东北非,车型可能为L9。 这才几个月,理想就变卦了?信还是不信?
这个榜单入围含金量如何? 我看入围2024年欧洲年度汽车的七款车型,就比亚迪海豹一款中国车入围。 7款车型分别是:宝马5系、比亚迪Seal、起亚EV9、标致E-3008/3008、雷诺Scenic、丰田C-HR和沃尔沃EX30。 由来自22个国家的59名合格评审团成员在第一轮投票中,从28辆新车长名单中筛选出入围名单。
极氪海外开售第一枪正式打响! 哈萨克斯坦是极氪在海外欧洲外首个上市国家,目前哈萨克当地001和X官方俄语车机产品均已开售。
记得去年还专门出了一期视频,讲爱驰“墙内不香墙外开花”。 爱驰也曾远洋海外,小有成就过,是第一个把中国电动汽车卖到欧洲的中国新势力品牌,也曾在以色列市场卖过BEV月榜第一。 在我们的月统计销量榜里,我之前也是专门把爱驰各国销量独立统计。后来,能明显发觉销量越来越少,甚至有的市场已经退市,就没有单独统计销量了,再后来就听说公司内部出了状况。 拥有德系基因的爱驰,当地小伙伴反馈,在德国基本没人知道,产品也没有竞争力。 作为关注并支持电车出海的行业观察者,我当然希望看到国产品牌在海外发展越来越好,但我们出海的车企品牌,好比海上的帆船,历经风雨大浪,有的一直海上飘着,有的掉头回岸,幸运的可能就几家能到达彼岸。 我想说,只要参与了扬帆出海的每一位掌舵人,都值得尊敬。
美国电动汽车专家对VinFast VF 9寄予厚望。
印度的电车市场,塔塔以73%的市场份额主导纯电动汽车市场,塔塔Tiago EV是最畅销的纯电动汽车,其次是改款塔塔Nexon。 名爵共有两款车型印度在售,第二季度推出的新车型Comet(五菱晴空)非常受热捧,是仅次于塔塔Tigor的热销车型,排名第四。 另一个国产品牌比亚迪在印度的主销车型是Atto3,1-9月共售出1700多辆。 简言之,五菱神车印度干过比亚迪~
印尼的电车市场,怎么看? (图:出海共创群友拍摄于印尼)
“开了3.5年的e-208,换成了MG4 Extended Range (77kWh)~” MG可以使用特斯拉的超级充电桩了? 这是哪个国家?
曼谷车展上展出的智己~ 名爵牌子在海外真好用,上汽不管哪个儿子,只要走出国门,通通叫名爵算哒。
深夜曼谷车展现场,认出了熟面孔吗?
Neta Auto进入中南美洲市场,第一站是哥斯达黎加。 Neta计划到明年年底,全球网络覆盖50多个国家,海外销售和服务网点达到500个,海外销售目标超过10万辆。 哪吒目前除了泰国有在交付,其它市场貌似只闻雷声,不见下雨。 最近在印尼的经销店正式交付,下月看看销量情况。 (剪刀手拍照,全球通用)
长安与华为绑定后,这将是在全球维度上的一个“共赢”。 国际友人纷纷表示对长安和华为“强强联手”的期待,看看他们的评价: “这辆车看起来很时尚。所有这些中国电动汽车都让特斯拉Model 3看起来像是上一代的遗物,即使进行了新的改款。” “他们采取了正确的举措,整合了华为的硬件/软件。 长安的机械零部件实力很强,但实际上被低估了。” “Deepal S07具有超高的价值,我认为即使价格昂贵,它仍将保持竞争力。好奇华为软件将如何适应欧洲。”
看一组今年和去年的对比数据: 俄罗斯市场仍然有巨大的需求,但不一定完全依赖进口。 未来2-3年,中国对俄罗斯的汽车出口仍将保持高需求,之后中国汽车行业可能会增加在俄罗斯市场的本地化。 俄罗斯是今年前七个月中国汽车出口的最大目的地,销售了46.4万辆汽车。墨西哥以22,4万辆位居第二。 CAAM数据显示,去年全年,墨西哥是中国汽车的最大进口国,进口量为254,000辆,俄罗斯是第五大进口国,进口量为162,000辆。 路透社称,中国进口汽车目前占俄罗斯市场的49%,6月份达到4万辆,而俄乌冲突前的2021年6月的份额仅为7%。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汽车市场,但中国汽车制造商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海外,以抵消激烈的竞争和国内需求的疲软。 中国车企也在俄罗斯组装汽车,接管了西方汽车制造商空出来的工厂。 我们会在12月23-24做一场关于海外获客的汽车出口培训,俄语区也会作为重点市场分析。 作为汽车出口或者想入局这一赛道的小伙伴,认定目标,前进就对了。
长安汽车品牌东南亚发布会刚结束,去了现场的小伙伴不禁感慨: “重庆人不只带了火锅,还带了征服东南亚的野心。” 哈哈,重庆人告诉你,重庆人的野心不止东南亚,更是全球。 长安对深蓝(Deepal)有着宏伟的计划。除了东南亚和欧洲扩张,还计划到2025年在全球开设“数千个订单和服务中心”。 在泰国发布会上,Deepal S07(深蓝 S7)和Deepal L07(深蓝 SL03)亮相,将在这两天举办的泰国车展上市。 这两款车都将在长安位于罗勇省的新EEC工厂组装,该工厂本月开始建设,将于2025年初完工。 Deepal的长期目标是年销量达到150万辆。 值得提的是,长安汽车的电车都不是在国内设计的。 长安的Deepal S7和SL03是由前通用汽车资深人士、现任长安汽车全球设计总监伯特兰·巴赫(Bertrand Bach)领导的团队在意大利都灵设计的。旗下另一个电车品牌Avatr在德国慕尼黑有一个设计中心。
长城汽车之前的重点海外市场一直在南美和东南亚等市场,并没有重心放在欧洲。 2021年11月,长城汽车才在慕尼黑开设了一家德国子公司,并在慕尼黑设立了欧洲总部。 在2022年的巴黎车展上,长城汽车展示了咖啡01和咖啡02在内的多款车型,并在欧洲推出了咖啡01。 但看了下中国品牌在德国今年前10个月的销量,在长城汽车并没有认真做的情况下,竟然卖出了接近4000台电车,排在第三。 现在,长城汽车加快欧洲市场布局是对的。 在德国、英国、爱尔兰、瑞典等欧洲国家,长城汽车已经与当地合作伙伴建立了合作关系,除了启动产销规划,长城汽车也开始研发中心选址工作。 中国汽车制造商在进入海外市场时主要选择两种模式:出口到国外和在当地生产和销售。长城汽车选择了第二种模式,这涉及更大的资源投入,但也更有利于其在当地市场的长期增长。 欧盟在10月份正式对来自中国的电动汽车(EV)发起了反补贴调查,长城汽车是第一个配合提交相关应对材料的中国车企。 长城全球生态出海,欧洲站正式启航。
比亚迪进军中东地区新动作,将在阿联酋推出汉EV。 阿联酋是中东地区比亚迪首个进入的国家,Al-Futtaim是阿联酋的经销商,已在阿联酋出售ATTO 3,在迪拜开设了一个展厅。
答案必然是名爵。 放眼全欧洲,卖得最好的中国品牌就是来自被反补贴“抽检”的三家中国车企和“主动配合”调查的那家。 长城的合作经销商在欧洲排第一,表现不错,跟渠道应该有一些关系。
牛嘴不对马头~
蔚来换电联盟又新增一员--吉利。 吉利此前宣布,到2025年,他们将拥有5,000个换电站,通过和蔚来开展换电合作,能加速实现这一目标。 吉利控股旗下在全球拥有吉利、领克、极氪、几何、路特斯、极星、沃尔沃等品牌。 其中,曹操和睿蓝都支持换电。曹操主要作为出租车,合作之后应该也是可以使用蔚来的换电站,或许这是蔚来打入下沉市场的一个变相机会。 截至11月月底,蔚来在国内拥有2,163个换电站,在欧洲拥有约30个。
群友回答:有的,靠自己努力忍到50岁买保时捷是很多德国人的目标,当然高管们早一些。现在蔚来为首的高端战略正在告诉他们,你活了50年,其实要的不是你从小就羡慕的保时捷,是蔚来。
吉利旗下电动皮卡品牌雷达汽车在老挝万象的首家旗舰店举行了发布活动,正式推出了RD6。 我以为雷达会先去澳洲市场,很意外,雷达的出海第一站竟然选在了老挝。 老挝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电动化战略,目标是到2030年实现电动汽车占汽车总销量30%以上。 Radar RD6现在在中国新能源皮卡销量中排名第一,10月份的市场份额为70.8%,1月至10月的市场份额为60.7%。 目前,雷达正在加速进入海外市场,预计到2024年1月将在十几个国家上市。
海外生态在线音乐信源除了OEM直接聊之外,还有其他可以合作的模式吗? 比如,Spotify音乐是否可以通过代理模式落地?
确实要小小提醒下,出海企业要“因地制宜”。 出海的本质,可以用主机厂出海与贸易商出口的区别来对比,一个只负责“买卖”,只需要把产品卖出去,我们称之为“出口”,比如,倒爷把理想的产品卖到中亚,最多算“出口”。 出海车企要做的,除了最基本的,“因地制宜”一款好产品,还包括渠道搭建,售后服务,品牌建设等等。 不止是在智能驾驶这块,也不止是欧洲市场,主机厂推广出海,还有很多适配性工作需要做。 这是一个长期项目,不贪一时的利益,放大格局。
极氪出海动作搞的真快,前脚刚宣布明年进入港澳市场。 这不同样的右舵市场,澳洲这边也同样在快马加鞭地推进。 听说,极氪已经开始在做澳洲市场的相关市场调研和出口认证,并且开始在澳洲物色招经销商代理(划重点)了。 我们之前分析过比亚迪澳洲经销商EV Direct的成功案例,实践说明了一个事实: 像在澳洲这样无自主汽车工业的发达国家,同时又在积极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澳洲明年网约车要全部改电动车),如果在这样的国家能拿到一个新能源汽车品牌的总代,那就好比风口上的猪,等着起飞吧。 期待澳洲哪家经销商幸运儿能乘极氪的风口,飞起来?
五菱缤果(BinuoEV)推出右舵版本,在印度尼西亚开放预订。 BinuoEV是五菱晴空(Air EV)之后在印尼推出的第二款纯电动汽车。 Air EV从2022年8月推出,截止2023年10月,在印尼的销量超过了12000辆,是印尼最畅销的纯电动汽车。
越南造车新势力Vinfast在美国还挺受欢迎? 官方声称全美已有70家汽车经销商申请销售Vinfast电动汽车。 Vinfast的目标是通过125个的销售点销售电动汽车,车型矩阵包括:VF8,VF6,VF7和VF9。
比亚迪在澳大利亚即将推出的首款电动皮卡,将于2024年上市。 会先出PHEV版本,后出EV版本。 上汽大通Maxus的市场不再独一份?
三菱在PHEV领域还是很有优势的~ 图:新西兰10月最畅销的10款PHEV(PS:澳洲卖的最好的PHEV也是三菱欧蓝德)
欧拉好猫南非官宣了售价(如图),起价37,610美元,是该国最便宜的电动汽车。 弱弱问一句,欧拉好猫在全球的命名为啥五花八门的?在南非,巴西,尼泊尔等地叫:Ora 03;在欧洲叫:Ora Funky cat;在泰国等地又叫:Ora good cat。 这有啥区别意义?
欧拉10月海外8国销量共计1544辆,新西兰增长明显,10月环比增长870%,打破退出新西兰市场谣言。
沃尔沃10月海外17国销量共计6153辆,环比减少31.4%,日本、新西兰、澳大利亚等7国销量出现下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