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辣评新车新M5发布了,跟车友们交流一下自己的静态感受。 首先外观方面做了微调,官方称之为的鲨鱼前脸,大嘴变小嘴头顶激光雷达其他方面变化不大,以前是张大嘴要咬人的感觉,现在是把嘴主动闭上了,是不是还有别的寓意请车友们帮忙解读一下! 内饰方面,仪表台中间多了一只“眼睛”,官方成为星环散射体,这台浅色内饰它散射蓝色,后面还有一台红色内饰它会散射红色,这东西就跟仪表台的摆件差不多,对于内饰的档次提升感觉帮助不大。像我的孩子经常自己一个人躺后排睡觉,我估计这样的一只眼睛盯着她看的话一个人会害怕。浅色内饰看上去比较老气,最主要的原因我仔细看了一下主要就是座椅皮质用了一种米白发黄的材质,一眼看上去就跟80年代的老唱片机外面包裹的那层黄皮一模一样,并且门板扶手附近还混搭了一块类似树皮颜色一样的装饰盖板,整个的内饰看下来的感觉就是一句话“人约黄昏后”!估计50岁往后的成功人士看到这款会感觉很年轻!个人小建议换个米白色会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品味! 空间方面变化也不大,我的身高体重分别是180cm和95kg,主驾就不说了整体还凑合,如图所示说说副驾和后排吧,按照我的身材如果说副驾我要坐的舒服一点,那后排根本就坐不上人,如果我坐后排的话副驾就不能坐人。所以说中国家庭买这车的一定是一个过渡,就是城市生活的一家三口,两个大人坐前面,后面一侧坐一个小孩另一侧堆她的零食和玩具就OK了 另外后排的扶手箱水杯架设计有问题,如图所示新车就出现了压痕,那冬天会不会出现异响,用车时间长了会不会掉下来?! 体验了一下红色内饰,黑红的搭配虽然颜色上看上去非常鲜艳,但是没有“生机”,不用意见评论区见!
#CR-V提车作业(用车场景) 本人80后,宝妈,体制内。日常没有通勤距离,最多带孩子到处溜达,或者回老家。不懂车,块头大,不爱打扫,爱购物,纯代步。 (购车价格) 2024年4月23日在长沙中南汽车世界东风本田全款购买2023款黑色crv活力版,指导价185,900,在4s店加装360全景影像和皮座椅,整车落地价162,000。 (选车逻辑) 家里只有我一个人会开车,所以这辆车会作为全家唯一的代步工具,还是皮实耐用比较重要。本人块头巨大,完全不像南方女性,首先考量空间和内饰,主要包括座椅舒适程度、使用空间和后备箱,内饰至少得经脏好打理。其次是维修保养成本,之前也有一个日本车,开了9年,对日系车无限包容以及对质量有大致了解,加上本人平时就是短袖凉鞋素颜,得找一个车匹配我这形象呀。 其实现在看似选择多,但也不是路上随便抓一个就行,最终让我下定决心购买crv的原因是我老家,湖南中部某贫困县城,大多数应该都不是很有钱,但这玩意到处都是,考量因素要么相对保值,要么皮实耐用,不然就是给自己找个大麻烦?驾驶半个月之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在原来车的基础上换了一个壳,同时体验了相对好的驾乘体验以及空间,相对维修保养费用可能略有增加,但完全不会让之前的生活水平下降,主打就是轻松拥有老头乐。 没有选择购买锋尚版的原因是觉得很多功能用不上,对我来说就是一个简单的代步工具。以前的旧车是一个织物座椅,时间长了不好打理,同时又觉得360全景影像很酷,于是直接在店里加装的皮座椅和360。 最开始其实并没有考虑纯油版本,可能对于我这样的性格,会更加愿意加1万大去升高混动版本,而不是仅仅考虑配置,可惜长沙的混动大多没有新鲜现车,所以作罢。 选择全款是因为我不懂,同时希望购车就是一锤子买卖,别回头想起来越想越生气。 买黑色是因为黑色不要加钱,同时在以前黑白同价的年代也有很多人选择了黑色,我是这么安慰自己的,缺点就是黑色完全不经脏。 (使用感受) 对于普遍反应的噪声过大和carplay太low,没有很大的感觉,因为上高速都把音响开的比较大,同时一般都是只用蓝牙,导航都是用的手机上的。 首先,油耗并没有想象中的低,可能是我驾驶技术不好,目前还没有进行首保,高速平均是在6.5左右,包含城际快速路在内的市区平均油耗都在9左右。 其次,灯不够亮,如果只是在市区里跑影响不大,如果晚上在乡下跑,可谓差异显著。 另外,智导互联app不太好使,经常同步不了驾驶数据。 以上均为手机编辑,希望通过这个帖子可以帮助更多的人,有问题可以给我留言哦,一定知无不言!
#北京车展这些看点不容错过超级简介地总结一下保时捷的2024北京车展 这次的主题: - 沉浸式“赛博丛林”主题展台,将艺术与科技结合,为参观者提供了独特的感官体验的同时也非常注意环保(据业内人士观察。展具是从之前的发布会复用) - 紫色基调是搭配谷爱凌配置的的车身颜色搭配 保时捷Taycan: - 为中国市场定制的新款Taycan 4配备105 kWh高性能蓄电池,输出功率380 kW (517 PS),百公里加速仅需3.9秒。CLTC综合工况下续航里程达到676 km。 - 尽管外观变化不大,新款Taycan在电机和底盘(Porsche Active Ride主动电控液压悬挂等)方面进行了显著提升,被视为一次重大的中期改款。 - 作为线上首发的特别版本,Taycan Turbo GT是之前创造纽北圈速记录(7:07.55)的原型车的量产版本,最大功率达到1108马力(815kW),峰值扭矩1340牛·米,最高速度305km/h,0-100km/h加速时间仅为2.2秒。 - 新款Taycan配备了新型900A逆变器,支持“进攻模式”,能在10秒内额外增加120kW的功率。车辆前脸进气口造型进行了调整,以优化空气动力学效果。 - Taycan Cross Turismo的配置升级,包括铝合金车顶行李架、Sport Chrono组件、乘客显示屏、PASM双腔空气悬架和跑车声浪模拟等。 - 21英寸轮圈和轮胎为新车重新研发,官方表示新轮圈能提升40公里的续航。提供了全新的双色内饰选择,车门增加了软包材质,车内还提供了无线充电功能。车内仪表功能显示进行了重新设计,电子仪表可以显示车辆当前充电功率等信息。车机功能方面增加了Apple CarPlay+新功能,副驾显示屏增加了隐私观影模式。升级了辅助驾驶系统,标配了倒车影像、变道辅助、交通拥堵辅助、3D环境模拟显示等。 - Taycan 4的起售价为1,038,000元,Turbo的起售价为1,568,000元,Turbo S的起售价为1,868,000元,而Turbo GT的起售价为1,998,000元起。 保时捷Macan: - 目前只有纯电,并在北京车展上市。共推出Macan 4和Macan Turbo两款车型,售价分别为72.8万元与96.8万元起。 - 新车基于保时捷PPE平台(Premium Platform Electric)打造,拥有溜背线条和类似轿跑车的车身轮廓,风阻系数为0.25Cd。 - 座舱最多配备三块屏幕,可选增强现实技术的抬头显示系统,标配带通信灯的环境氛围灯。 - Macan 4:最大功率300kW,最大扭矩650N・m,零百加速5.2秒,WLTP续航613km(综合工况)/784km(城市工况)。 - Macan Turbo:综合功率470KW,最大扭矩1130N・m,零百3.3秒,WLTP续航591km(综合工况)/765km(城市工况)。 - 标配100kWh电池,快充功率可达270kW,支持21分钟内从10%充至80%。若使用400V充电站,最大充电功率135kW。家用壁挂充电盒交流充电功率最高11kW。 - 中国市场全系标配保时捷主动悬挂管理系统,拥有双阀门减震技术、空气悬架、后桥转向系统。并提供了先进的智慧互联体验,包括采用增强现实技术的抬头显示系统,以及“保时捷充电规划”(Porsche Charging Planner)功能,与高德地图深度联通。 - 纯电动Macan 4的起售价为728,000元,纯电动Macan Turbo的起售价为968,000元。 未来战略以及其他信息: 保时捷全球执行董事会主席奥博穆(Oliver Blume)强调了保时捷在电气化方面的承诺,包括计划在20年代中期推出纯电动718,随后是纯电动Cayenne,以及一款高于Cayenne定位的运动型纯电动SUV。保时捷的目标是到2030年,使纯电动车型占新车销售的80%。 - 保时捷在中国的研发矩阵不断扩展,涵盖了多个实体部门,致力于提供本土化数字生态服务,并推动技术革新。 - 保时捷已投资多家中国初创企业,并与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合作设立创投基金,以更灵活地参与中国初创企业的成长。 - 保时捷推出了全新的“保时捷APP”,整合了从用车功能、智慧互联、充电到车主服务预约等一系列服务。 - 保时捷与奥迪在中国开展尊享充电网络合作,以满足中国市场日益增长的电气化出行需求。
#我和我的朗逸前沿:80年代的凤凰牌自行车,90年代的燃油汽车,到00后的新能源汽车,车已经不是那么的简单了。没车前的生活出行,骑着小毛驴和自行车载着女朋友都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往往现实就是非常残酷的,现在随着生活越来越好,车子俨然成为了大家出行的标配座驾了,可能我没车前的生活出行成本一个月一两百块以内,现在有了车之后就会增加用车成本,现在我的车也开了1年多点,现在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爱车的养车费用。 ☺️爱车的自我简历 车辆型号:2023款朗逸280TSI星空满逸版 车型颜色:珍珠白 购车信息:2022年9月提车 行驶里程:12714KM 加油标号:95号汽油 【用车场景】 我平时都是上下班代步居多,周末也会带老婆逛商 场吃东西,偶尔也会带上娇气孩子自驾游一番。我平时都会每个月回家一趟,距离老家200公里,我会走高速,因为时间比较快开起来也不会有颠簸感 对孩子也比较好,我平时也是喜欢钓鱼爱好者,有时候我也会拉上我的老婆周末出去郊游一下,这样也能感受到大自然的清新,也不会有焦虑感。 【养车清单】 ①油费 对于油品的认证,我只认可三桶油,所以我每次加油都会加中石化中石油,所以我每次也是对于油价的涨幅比较关心,国内的油价有点出奇呢!油价每次涨的都很高,但是跌的还是很少,这感觉加油站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呢,这只是个人观点。现在中石化的95号9.08(元/升),这个价格让我看到就有点想哭,这个油价怎么这么贵,我现在已经行驶了12714KM,百公里油耗5.5升,每公里差不多在五毛,一年的油费在6357元,整体看着还可以可以, 但是也感觉贵。 ②保险费用 保险对于车来说还是有好没坏的,因为遇到突发状况都可以使用保险,还可以省很多钱的。但是往往好事也会有烦心事发生,所以这次还有一个月续保了,各大保险的业务员都给我每天两三个电话问候,有时候真的很烦。保险的话我只认可人保和平安,所以我这次选择了平安,我上个月刚续保的。 机动车损失险121793元,三者300万,车上座位 险:1万每座。商业险保费合计2134元,交强险855 元,车船税150元,平安车主尊享保障费:420元,保险合计支出3359.81元。 ③保养费 保养费用都是根据保养手册来做保养的,首保是免费的,第一次保养都是3个月或5000公里做一次保养的,随后就是按照10000公里的常规保养一次了。我第二次保养更换了发动机机油4L,0W-20标号,还有机油滤清器,放油螺丝,密封环等。我当时花了1980元买了个机油包,每次都可以抵扣机油,工时费只要50元,花了314元升级了黑钻机油。所以我第二次保养花了我517大元。 ④停车费 广州这边停车的费用每个月都是400元,因为村里只收现金,所以我都是每个月交费的呢。平时周末自驾游和逛商家,一个月停车费100块,我每个月的停生费都在500元,一年的停年费在6000元。 ⑤洗车费 现在路上的车都是两种颜色,黑色和白色,当然我选择的是白色,白色容易发黄黑色容易上灰,所以平时也要一个月洗车两次,这里我给我的爱车洗车一次都要花个35元,一个月洗车2次,都要花70块,一年的洗车费用在840元,这个费用感觉还是贵了点,可惜我这边没有自助洗车,因为自助洗车会比较远,所以没有跑过去了。 费用合计 燃油费:6357元 保险费:3360元 保养费:517元 停车费:6000元 洗车费:840元 合计费:17074元 我每个月的用车成本支出大概在1400元,这个费用还是可以接受的。毕竟对于这个还是可以接受的呢,因为现在生活除了车的成本就是家里的吞金兽成本了,我现在都是三无人员,所有赚的钱都给家里支出了,毕竟有车也方便了我的生活也让我家庭更加美满,所以这个还是可以的。 省油小课堂 1.现在冬季快来了,车子的胎压容易降低,所以我们有时候开车有点软的时候,可以检查一下胎压够不够,毕竟如果胎压低的话也会增加油耗的,冬天胎压建议打到2.5bar,这样开起来才快与省油。 2.加油方面也是有很多羊毛可以搞的,可以办一张信用卡,每次用信用卡消费都会有加油优惠券200-50的,还有平时看电影和奶茶都会有优惠呢,毕竟你们没有孩子不知财迷油盐的贵,所以这里也是可以省出一点的。 3.保险续费不要着急,建议多多了解和问下朋友, 价格对比总归没有错的,提前购买话大钱,精打细算才能省钱,所以这点也是能提前省个半桶油呢。 总结:现在车是越来越多了,用钱的地方有很多,现在的社会都是什么都在涨价,唯独工资没涨,但是对于平时用车场景,还有用车的长短,也会决定我们的养车成本的费用不一, 但是平时该开还是得开,该省还是得省毕竟丰富了生活和谐了家庭,希望我的分享对大家有用。
#03踏青初体验前不久刚做完首保,感觉不知不觉03就陪了我一年了,浅谈一下一年感受。 不自从开了一次高速以后,后面是真喜欢开03上高速,我的是1.5t,但是80码你再继续深踩一点居然还能给你推背,而且高速真的是巨稳,这就给人很好的驾驶体验和驾驶信心,到这顺便说下动力,1.5绝对够用,超车起步包括中后段的动力完全不用担心,一定会超出预期,而且1.5的他才喝92油,油耗的话我高速最低跑到过4.9,市区的话因为上下班路上都有点堵,油耗在8-10之间,然后我是市区跑的站绝大多数,而且经常开运动模式,可能相对别人较高,运动模式是真的爽,油门响应特别快,方向盘会变重一些,但是你会感觉车子更加的随心所欲了,真的会上瘾,但是运动模式不适合堵车或者只能二三十码的时候用,会有一些车子拽了个东西的感觉。 最后23款领克03作为燃油车,车机真的已经是燃油车里拔尖的一部分了,和一些电车相比主要还是app少一些,期待以后的更新,但是绝对不卡!现在这个年代大厂的车都能放心买了,这一年没有任何毛病,再让我选我还是选我喜欢的03
#提车日记选车: 说道说道为什么选了L7,算算老7是自己第四台车了……第一台是刚毕业时,QQ爆火的年代,价格可以说也非常便宜,搞了一辆作为通勤开……可能除了我这种年纪的80后油腻大叔,很多90-00后不知道这个qq车,后面qq被挂车追尾直接报废……万幸人没什么事,也是很感谢老天保佑…… qq报废后提了第二辆车,一汽-大众手动挡1.6l宝来,当时qq换宝来真的感觉是质的飞跃,操控,底盘感受,驾驶感受,都非常满意,甚至觉得这辆车自己可以开个10几年不会考虑再换车。但是,但是,男人嘛总有喜新厌旧的心理宝来开了三年多跑了7万多km……无意中到广东出差看见了国产的“讴歌cdx”加上工作本身是各大“车厂”的小供应商员工,简单了解了下国产后讴歌的品控参数等,就去试驾了……不用说了,试驾后下定,整体没点点优惠……上路差不多29个,cdx提车后一直陪我走南闯北,钓钓鱼,露个营,自驾旅行……话说一转眼又四年……cdx跑了14万km,车真的是好车,无论操控还是稳定性,运动模式下配合换挡拨片,虽然是个1.5t发动机路上也可以做到超车自如,高速转弯不侧倾,驾驶感受绝对不比同价位的车差……公里数过12w后,车开始出现一些小故障,维修除了配件要很久,费用也真的是蛋疼,加上这车销量极差,四年的车友群还没满人,结婚了家里人多了,空间上也有点硬伤,讴歌国产停产的消息也出现了,忍痛割爱,赶在停产前卖了cdx,老婆手里留一台轩逸代步……本来想换个mpv家用,去试驾了m8,奥德赛,艾力绅,无奈自己和媳妇还是没法习惯mpv的驾驶感受,加上自己也一直有公司的车开,最终换车计划搁置………… 📒 等车日记 后面经历了疫情,家里也多了个“吞金兽”就没在考虑过买车的事了……春节后一家子挤在媳妇的轩逸里出门,回头看看嗷嗷待哺的儿子……换车的想法再次涌现,有了宝宝,选车的第一要素必须是“安全”……跟家里商量下也都觉得该买辆大点的车了,家里的预算是25左右……不用说选车自然是落在我头上了……先去看了领克08,大众途观,q3,凯迪ct5……当时我是非常中意08,差点下定……无奈家里人没法接受08的外观,加上当时某迪已经开始卷价格了,08的态度不够诚意……遗憾错过。 话说人到中年顾虑也开始多了,看着吞金兽一点点长大……开始和媳妇研究要不先买个15万左右的代步?万一以后有老二再想换mpv呢??一拍即合……这个价位能考虑的除了合资的老三样,也就是国产了,开始家里是很反对买国产的,上面说了本人工作就是给各大汽车厂做零件供应,公司的业务也基本涵盖了所有总机厂,这几年的国产进步,我是切身体会,大家也是有目共睹,至于用料区别上,我是很放心现在的“中国制造”。至于大家说的质量不稳定,问题多……我想说的是,但凡是涉及零件多的东西,就没有绝对的可靠绝对的稳定……车本身就是个工具……坏了能修,用时能跑,有问题能解决就可以了况且现在不管是合资还是国产,车的质量都是很稳定的,小毛病大家都有,大差不差,车无完车,人无完人嘛! 🙋🏻 情况介绍 废话说多了…… 聊结果吧!试驾了宋pls,l7,领克01,深蓝,瑞虎8…… 最终提了l7龙腾max版+抬头显示……其中原因如下:对比其他试驾的几款车,l7的底盘操控和动力我是最满意的,其次对于吉利的安全性我还是很放心,加上l7的乘坐空间上确实有一定优势,l2的辅助驾驶长途跑起来,降低的驾驶疲劳感简直不要太爽。至于什么宠爱副驾这些,个人觉得是个卖点,但实际需求不是很大… 📉 能耗分享 目前,车子跑了快2000公里,加了600块的油,其他都是电,充电桩也装好了,油箱大概还有200块左右的油,行驶路况:高速大概800公里左右,市内:500公里国道:600公里左右吧。 🚘 车辆信息 龙腾max115+台显 🚗 外观设计 个人觉得中规中矩,没什么亮点,但挺耐看,初看前脸很憨,看多了倒觉得挺可爱加点前卫。 🧮 驾驶体验 满分5分,给4.5,换挡轻微顿挫,车速110以上车内噪音有点大,车机这个大家说很卡,实际用下来感觉日常使用没什么问题,个别时候有点不跟手,但绝对够用!黑屏什么的没遇到过! 🚖 空间感受 满意 📉 续航/油耗 目前提车不到一个月,跑了2000公里小熊综合油耗显示是4.8…… 最后说几个扣分项供参考:1.充电时间太久,外面快充也要一小时多。家桩2小时30分左右吧。2.高速行驶时噪音还是略大。3.雷达反应较慢,是反应慢不是距离远,一般车都快贴上了雷达才开始提醒。4.没实体按键还是要习惯,很多常用功能应该还是按键更方便。5.语音助手识别度一般,偶尔出现没喊它会插话 以上,感谢支持!关于老7不清楚的可以评论,了解的一定回复[鼾
#提车日记14年的小白(速锐)在近9年的时间里,为我们家立下了汗马功劳。可是因为是手动挡?动力小,导致我在后面几年很少开它。用它进山、跑长途都会很有压力,用网上的话讲就是爬坡的时候恨不得站起来蹬[坏笑],于是就有了换车的念头,然后就开启了兴奋又漫长的看车之路。 对于新车,我个人是喜欢轿车的,动力够,样子喜欢就可以,当时看上了星瑞。硬朗成熟的外观,2.0T的排量全都长在了我的心巴上。我们家车用的少,一年不到1万公里,所以我对油耗不太在乎,只要不太离谱都可以接受。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电车包括插混都没办法考虑,电池长时间不开肯定坏的快,燃油车就没这方面顾虑。就在准备下订星瑞的前一周,我们全家6口人(我爸上班没去)打算自驾去佛坪玩,然后我就租了一辆GL8,宽敞的驾驶位和乘坐空间一下就颠覆了我对轿车的喜爱。再去看车,轿车低矮的车身已经看不进去了。然后就看到了星越L。中庸稳重的车身,略显犀利的前脸,精致丰富的内饰,超大的空间一下就爱上了。 其实21年那会就看到过星越L,但是当时没打算换车,而且那会听说大联屏还觉得挺二的。然后就各种对比,网上没输过,现实没赢过的奇瑞系列看了,长安,福特,领克,一汽大众,上海大众。合资不用说了,啥配置没有,有的又生贵。国产的其他车质感不好,内饰用料大差不差,但是做工精细程度都和星越L比不了。特别是虎8系列的车,每个车刚进去一股浓烈的塑料和皮革味。虎9我买的时候还没出,所以不予置评,但是虎9的脸个人不喜欢。领克这个大哥的外观属于喜欢的人特喜欢,不喜欢的人就贼不喜欢,两极分化严重,而我就是不喜欢那波。 然后就是比价,选配置了。我不喜欢棕色,而且21款是7速双离合,就选的23高功版,黑白内。然后让人恶心的地方就来了,23款看着8AT,貌似增配了,但是去掉了几个很有用的辅助配置,比如并线预警和开门预警,还去掉了灯语。听说24款也减配了,不知道吉利咋想的。最终也只能是忍了,谁让咱喜欢呢。 我的车是23年51假期买的,指导价是16.8优惠1.8,置换补贴5千,最后落地16.5左右。 开到今天马上1年了,目前8300多公里,给大家说说这车的优缺点吧。 优点:1、动力强劲,起步没电车那么夸张,但绝对不慢。高速120想超车也轻轻松松。2、驾乘舒适,座椅软硬度刚好,后排乘坐空间宽敞,短途长途都会提高舒适度。至于有的车友说底盘硬我个人认为是好事,遇到颠簸虽然震动直接,但是比那种软的坐船感要好,毕竟这是台家用车,老人孩子晕车的概率会大大减少。3、配置丰富,8155的车机,3块大屏,L2级辅助驾驶,大天窗,基本满足80%的日常使用了。高速上车少的时候打开G-pilot模式,还是蛮巴适的。 缺点:1、95油?油耗。准确的说我不知道这个能不能算缺点,95一箱比92贵了30多块,这动力市区10个,高速6个,城郊8个油也正常。反正我个人能接受,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不太现实。2、减配减配减配,这是我过不去坎,虽然没有不太影响,但都这年代了,那基础的配置你给去了,你说你那氛围灯那么鸡肋的东西你还留着,然后开门预警并线预警和灯语你给去了。 总体来说,这台星越L符合我目前的用车需求,样子也是我喜欢的样子,下面请欣赏它的美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