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三伯177:但总体来说还是能接受,比一般品牌电车的能耗还是低一点
斯维哈特:50多万的问界M9为什么销量遥遥领先,分析原因如下: 1.增程式汽车本质是电驱动,纯电车的优点都有。 2.不再有充电焦虑,自驾县城山野还是无人区。 3.智能化第一梯队(鸿蒙应用、车机和家电手机手表一体、HUD、自动泊车等)。 4.吊打纯电的是👍动力充沛👍,长途高速SOC设80%,一路秒超120-140的纯电和油车。 (高速纯电车跑130的,刚充满电;跑100的,计划跑;跑90的,电不多了) 5.夏天山区野外露营用电无忧❤️ 6.冬天极寒地区增程预热电池充电无忧👍 冬天长途高速堵车,增程油电坚持最长,油车次之,纯电车最弱。 🌟增程器一升油发3度电,曾在乌兰察布市零下5度车上过夜,开暖风,耗电12度,睡醒开弹射模式半小时充10度电,出发) 🌟油车发动机怠速过夜每小时2升油。 🌟纯电车,睡不着,每隔一小时看下电量掉多少。 掉到20%,一般会关空调热风,搜索最近的充电桩。零下30度,慢充充不进去电!!! ❤️增程汽车严格意义上不是混动❤️,是带着汽油发电机的纯电车。 🌹择车类型建议 1.增程(电驱动),长途自驾高速激驾爱好者 2.油车(充电条件不便) 3.纯电(城市代步最佳,第二辆) 4.混动(发动机驱动+小电池驱动),小电池亏电寿命短,尤其冬天。不建议,维护维修成本高。 当然增程的能耗200%要高于纯电: 1.增程器自重 2.功能越多,线热损越高 纯电车功能越少,全车布线越少,能耗越低。 对于能买得起M9车主来说,在乎的不再是能耗了。
斯维哈特:AITO中心,免费保养十年
涛动周天王:为什么我觉得电车最终会取代油车!
斯维哈特:试问:家里装修谁敢用铝线? 近日,小米SU7使用铝制线束而非传统铜制线束的话题在社交媒体上引发了热议。这一改变让公众质疑小米是否在偷工减料,同时也让行业内对材料选择产生了深入的思考。
Richard7980:开了一年半的毛豆歪,偶而发现一直没入手的加速包半价了(据说是促销至六月底),当场拍下,半个小时左右,加速模式终于变标准为运动了,当天下雨路堵,没机会地板油,一路40公里,电耗居然变160Wh/km了,当时有些后悔。 第二天天晴,午后出去溜了一圈,只找到一个掉头上桥的机会,电门到底,电机的啸叫声明显变大,还没到桥顶已经破百。这一圈的能耗居然只有137。加速的变化是很明显的。 第三天切换回舒适模式,平时常见的110能耗又回来了,回程切回运动,居然还是110。 感觉第一天的160,是能耗尚在校准阶段。 网上搜了一下加速包,有如下体会: 1. YP的3.7秒是虚标的,扣除了起步一英尺所花的时间,实际4秒内都达不到,而加速包的4.4秒是实打实的。换句话说,长续航5秒和YP 3.7秒的差距,是马斯克虚标加阉割人为造成的,实际差别不到0.4秒。 2. 国外有人把毛豆歪长续航选加速包前后分别上马力机测轮上功率,不带加速包的峰值功率居然整整被阉割了100马力:四驱的毛豆歪如果不选加速包,峰值功率不是标称的450,而是350马力左右,马斯克够狠的!(附功率机实测曲线图) 3. 4.4秒的加速,可以秒杀马路上的3.0T了😄(附上今天一路和S4小试牛刀的能耗曲线,119,出乎意料) 4. 顺便提一下轮胎,我选的是19寸标配,换胎价格比20寸的便宜一半,耐磨系数提升50%(340:220),换句话说,用胎成本相差3倍,外加的好处是可以增加续航。买了加速包,电门到底,轮胎也没有丝毫打滑。当然,喜欢激烈驾驶、蛇行的请忽略。
路雨青橙:特斯拉不给自媒体充值,认知能力低的人又有点多,有人想看就有人敢黑。大多黑的人都没用过这车。 【空间表现】 优秀,得益于集成化和智能化能力突出,Y的空间做到了极致,前后储物箱巨大,目前所有新能源车里面没有一个能比的,记住是所有,不仅仅是同级别。 【续航】标续的,跑了将近9万公里,目前充满表显423公里,官方查验电池衰减1.4%,也就是健康度98.6%,是不是很无敌?实际续航,开动能回收,城区随便跑赢表显,高速注意节能,速度110左右,跑个380公里左右没问题,一般家用足以,无续航焦虑。 【充电时间】 快,超充快,外面充电桩也快。 【智能化】 油车过度过来,智能化和油车比有天壤之别,功能简单实用易懂不花哨,高速ap可以封神,长期跑高速的安全性会提升不少。 【驾驶感受】 指哪打哪,除了model3n之外,公认最好开的车,没有之一。 【乘坐体验】 悬架和底盘偏运动,注重驾驶感受所以牺牲了部分舒适性。实际乘坐,前排舒适性尚可,后排有点颠,可以通过降低胎压来调整。不过平时后排很少坐人,加之现在的土路烂路很少,偶尔过过减速带,不管啥车都会颠,所以使用起来基本没影响。据说23款的已经完美解决这个问题。 【最不满意】 内饰简单,但大方耐看,有需求可以自己DIY。标续续航够用,有追求可以选长续。23款悬架已经调整,不再是缺点。 新能源车里面性价比最高的车,没有之一。
才高八斗晚风8h4:续航跟气温最大关系。天气一回暖,最近能耗基本都在100零几的附近。感觉市区路,干五百五以上都毫无压力。
1.电机,60% 2.全车布线电流热损耗20% 3.热空调10%,冷空调5% 4.车机大屏、360影像、电动天窗、电动尾门、按摩通风座椅💺10-15%。 功能越少,布线越少,电流热损耗越低,续航越长!
24款韭菜绿001:小米的第一辆车三电居然不终生质保,这谁敢上。。老百姓20,30万不是一笔小钱。。极氪001首批车主整车终身质保,后面的至少3电终身质保啊。 这关键部件就是说的三电吧。8年15万。。整车质保好像也比其他低啊 才5年10万
斯维哈特:看中小米外观了🌹,但后排空间和车标有点拉,车标为啥不设计下😂 🖤还有,交付标准和权益没公布 看了下参数,与我同价位24.6万的SF5轿跑SUV还是有点小差距,暂时不考虑了,看下一代吧!参数作下对比吧 1.SF5标准交付:大订后60天,晚交付一天补偿200元 2.动力820牛米 3.HUD 4.感应电动尾门 5.真皮座椅 6.座椅按摩 7.电动天窗 8.电动遮阳帘 9.车内后排220V电源 10.后车窗电动雨刷 11.全铝合金底盘 12.倍耐力P-ZERO赛车轮胎标配👍
斯维哈特:分享图片
斯维哈特:对比下我2021年车的参数和价格,米7性价比一般般
智宇韩:小米汽车的加工厂揭幕了,但是查了一下小米汽车现在的资质还是北汽的啊?这小米SU7到底是归谁造啊?
斯维哈特:芯片 芯片是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卡脖子技术 1.美国英伟达、高通芯片供应:蔚来、理想、小鹏、小米、比亚迪、零跑等对外资本融资型车企(外资美国券商持有小米股东占比较大,JP摩根,花旗银行,摩根士丹利。欧资券商汇丰,瑞银,渣打、德国大众) 2.美国AMD芯片供应:特斯拉、亿咖通、吉利等 以上这些无国资背景民营企业,通通被美国芯片卡脖子,怕制裁(无法出口)。 3.中国华为芯片供应:赛力斯,长安等有国资背景民营企业,不怕制裁(出口受限)。
手机和讯网:雷军最新发声!小米SU7马上开售,雷军最担心什么?
斯维哈特:❤️1.力劲科技,12000吨~16000吨 广东鸿图于2023年10月26日发布与力劲集团合作研发的全球首台最大吨位压铸设备16000T超大型压铸单元。 2.小米,9100吨? 宣称自研自用,实际制造工厂未知。 ❤️2.伊之密,7000吨~9000吨 9000吨量产的伊之密已交付10多台,赛力斯、特斯垃、一汽等。7000T压铸机相继获得中国长安、云海金属、襄阳长源朗弘、广东鸿图等。 雷军到处宣称汽车全栈自研: 1.智驾芯片用的美国英伟达orin 2.车机芯片用的美国高通9285 3.电池呢?
安逸山丘TPi:在中国今天整个车市大降价的大背景下,以比亚迪等为首的国产汽车,降价销售,让中国人民可以买到便宜优质的汽车,而特斯拉这种居然逆市涨价,割韭菜,我都不敢想象没有国产车特斯拉买多贵!!! 特粉能这个价买到特斯拉真的得感谢国产车,要是没有国产车,特斯拉y敢卖五十万
懂车帝视线:关注丨把加油站改成充电桩?壳牌宣布今明两年剥离1000个加油站
斯维哈特:芯片 试问现在我国哪一辆新生产的汽车敢说没有霉国公司设计的芯片? 当前,许多人认为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是三电🙉,三电只能说是核心部件 2023年,CHATGPT带来了全球对AI的轰动 2024年,SORA又带来更为巨大冲击 全球已迈入信息知识爆炸的新时代 🌹万亿市值曾是全球企业包括苹果🍎争相迈入的门槛 没想到英伟达市值轻松突破2万亿美元🙉 ❤️芯片决定一个国家工业的强盛,所以美国要举国之力打压。 高端仪器,航天航空,新能源汽车等等等等,各行各业先进产品都离不开、绕不开。 “汉芯”科研造假成果使我们工业发展慢了至少十年。 毫不夸张地说,没有英伟达、AMD等高端芯片,我国新能源车毫无竞争力。除了问界等极少量产的汽车用了华为高端芯片。 猜测华为芯片生产已是绝密级别了,不然,霉国分分钟出手破坏。 个人观点,仅供叁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