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帕萨特的优缺点前两天说了帕萨特一些东西,今天把动态相关的评价写一下: 1、 动力性+换挡性能: PASSAT PRO在动力配置上使用的是大众的经典组合了,2.0T+7挡双离合的组合,在燃油车当中动力水平还是挺不错的,中小油门开度下发动机的动力输出比较灵敏...查看全文
#全新帕萨特Pro即将上市已经上市了 最近其实还是试了好几个车,但是我其实一直没有把评价发上来,感觉没啥意思,另外就是可能当时因为一些原因,一些评价并不是我自己的心里话,给他们润色了那么一下。不过我还是有点原则的,虽然说的并不一定是心里话,但是依然没有硬吹,大不了是“避重就轻”·····想了想还是发点上来得了。 第一个要说的就是上汽大众旗下的前段时间发布的最新的PASSAT PRO,先说一下一些静态方面的东西算了,后面再说动态的。 帕萨特,在我国之前一直卖的很好,长期都在中级轿车销量排行榜的前列 ,此次拿到的试驾车是帕萨特最新款高配车型,和上次试驾的途观L Pro一样,存在很多家族化的东西, 内饰方面也和上次试驾的途观L PRO风格一致,都采用了翻毛皮材质的内饰,触感很不错,座椅在支撑性,舒适性方面的表现没啥大问题。不一样的是这回搞了个三块屏幕,只不过我感觉三块屏幕各有各的风格的样子,就真是三块屏幕。 前排座椅电动调节、座椅记忆、腰部调节、按摩功能都有,副驾座椅侧面还配备了“老板键”,可以直接控制前排座椅前后以及靠背角度的位置。 后排还配上了座椅按摩功能,再加上靠背电动调节,座椅靠背角度比较大,后排座椅的舒适性十分不错。后排两个头枕集成了头枕音响,甚至还配了后排遮阳帘。 后备箱深度看着很大,后备箱尺寸不错,不过从视觉上看后备箱门槛稍微有点高的样子,其次这车在后备箱下方配备了一条小备胎,联想到成都车展上遇到的销售人员当时关于“新能源车都不配备胎”的言论,更有好感一些。 PASSAT PRO有别于途观L PRO的地方还有两处,一处是PASSAT使用的是三块屏幕,副驾多了一块小的娱乐屏。第二处是在四门门护板上增加了一块“氛围灯”区域,点亮后在夜晚视觉信息更丰富一些。 要说静态有啥不好的地方也有,就是后排座椅放倒后,和后备箱连接的地方遮蔽性我感觉不好,还露了一些钣金啥的,观感不佳。另外后排座椅后部应该是通风口都能看到里面的线束。
#用车心得上一次,我体验了奔驰E300L,这一次,又开上了插电的奔驰E350 eL,两台车有很多一样的地方,当然也有很多不一样的感觉。 此次最大的变化当然是使用了插混系统,代替原来的48V弱混系统。动力系统由2.0T发动机+电动机组成,系统峰值总功率230千瓦,峰值扭矩550Nm。而上次试驾的奔驰E300L总功率为190kW,峰值扭矩400Nm,同样都是2.0T发动机,但是弱混版本发动机258马力比混动发动机的204马力大了不少,好在由于电机加持,在总功率上混动更大。 虽然总功率更大,不过由于动力电池等的影响,奔驰E350 eL的整备质量达到了2255kg,比弱混车型增加了2255-1920=335kg。奔驰E350 eL搭载了一块25.4kWh的电池包,标称纯电续航106km,支持直流和交流充电,直流快充口和交流充电口主要是不在一个地方,直流口在车身左后尾灯前方,交流口却在右后保险杠位置。从测试结果来看,纯电续航很实在,和标称续航一致。 内饰上面其实和弱混版本基本一致,没太多好说的。只是后排座椅看起来比弱混版本坐垫更薄了一点,地台的高度看着不矮,而且后备箱的容积和高度看起来也是更小一些。 再说一下开起来的区别 1、 动力性: 虽然奔驰E350 eL在电机的加持下动力系统参数比弱混更好,但是整备质量却重了300多kg,直接抵消了动力提升带来的优势,最终官方百公里加速时间上也有体现,比奔驰E300L的6.6s慢了0.6s。从主观体验上来看也能轻微感受到差别,全油门加速时的加速感略微差于奔驰E300L,不过好在通过测试发现主观感觉上高电量和低电量的动力差异并不是很大,通过V-Box客观测试也能看到馈电加速成绩与官方的成绩接近,略慢于官方数据。 另外,电机的辅助确实带来了更好的动力平顺性,相较于E300L,变速箱的换挡平顺性更好,几乎感觉不到换挡动作,这点更好。同时因为加速有电机辅助,在动力响应上更加迅速,没有了之前那种急加速延迟的感觉。 2、 制动: 制动的感觉也有轻微差异,奔驰E350 eL在制动的线性度上主观感觉比E300L略差一点,踩下制动踏板,初段制动力建立比较平缓,但是逐渐增大踏板力时,制动力突然增大,有些不符合预期。而且在松开制动踏板时,踏板的回弹力感觉略微小了一点,回弹的感觉不如E300L自然。 中度制动时,在制动中后段一样有一点减速度波动的感觉,最初以为也是因为变速箱降挡导致的和E300L一样的感觉,后面专门在纯电模式下尝试同样有此感受。在制动俯仰的感觉上和E300L类似,制动俯仰的抑制的感觉还算舒适。 3、 底盘平顺性: 这台奔驰E350 eL底盘平顺性方面和E300L也有一些不一样的感觉。先前E300L在初级平顺性上的感觉还不错,至少在俯仰抑制方面挺好的,但是E350 eL感觉在同样的道路上俯仰幅度要略大一点,并且在一些不平路面上行驶车辆侧向的动作更多更明显了,尤其是中低速段的时候。 对于路面的冲击,奔驰E350 eL在触感上更柔软。次级平顺性方面我觉得比E300L更好一点,在一些粗糙路面上行驶方向盘上、座椅的次级振动抑制更好一点。有一段有连续小沟槽的路面,E300L以限速的速度行驶会有明显的共振,而这次E350 eL在上面同样速度行驶共振情况明显得到了控制。 我觉得奔驰E350 eL最适合的路面就是城市或者高速上路面状况比较好的路,开起来舒适性较好,对一般稍坏的路面能够应对,但是舒适性是有地方需要优化的(老板走坏路干啥是吧)。 4、 转向操稳: 转向和操稳此次体验下来主观感觉与E300L差不多的感受,没有太明显变化之处。转向依旧是相对偏舒适的设定,开起来比较轻松自然,也有一定的转向反馈给到驾驶员。操稳上面肯定不是极致操控的感觉,但是整体比较稳定,应付大多数情况没有问题。 5、 其它: 以往混动车型,不管是用户还是工程师日常评价,关注的比较多的一个点就是发动机介入时车辆的平顺性,都希望做到无感介入。奔驰E350 eL发动机在各种工况下介入时的感觉我觉得挺好的,如果不是有发动机的声音,几乎感觉不到发动机介入和退出,虽然很多人批评它只是个单电机P2架构的简单的插混系统。
#开车小技巧我觉得是预判,你看有的人开车一直在车流中穿来穿去还没见他有多么慌张的动作,也没见到怎么踩刹车。 而有的人也穿来穿去,但是他一般是一脚刹车一脚油门踱来踱去,刚加速又看到他急刹,这种一般都是预判不好,该加速不加速,该变道不变,不该的时候又在变。 有的人开了多少年车刹车片都没怎么磨,有的人一两年就在换,不可能差别那么大。
#试驾全新一代宝马5系最近又开了一下新宝马5系燃油车,我觉得和电动i5开起来还是挺不一样的,当然有差不多的地方。 1、 动力性+驾驶平顺性: 这一次试驾车型为2024款新款5系530Li尊享运动车型, 2.0T+48V+ 8AT变速箱,系统最大扭矩400Nm,最大功率190kW,最高车速可以达到250km/h,账面数据就是这样,略低于i5的210kW功率以及410Nm扭矩。 各油门开度上的加速感比很多电动车肯定吃亏,感受其实是很不错的,中小油门起步加速时,加速感没有电动车那么暴躁,够用。动力输出很线性平顺,大油门超车或者需要尽快提速时,可以很快到达需要的车速,中后段的加速感不会有电动车那样明显的衰减。 动力响应挺快,发动机转速攀升迅速,不会有很多燃油车那种思考人生的感觉,有坡道影响的情况下,动力也能够轻松应对。5系燃油车的“BOOST”加速的感比i5温柔许多。 对于驾驶平顺性,在中低速时,tip out和tip in时车辆会有轻微的耸动。 2、 制动: 制动的感觉和i5的感觉挺像的,就是还行,比较正常吧 3、 转向: 转向燃油5系两种模式的手力区分明显一些,低速段依旧比较轻盈,但是力矩的建立感觉比i5好,弯道中手力的反馈清晰不少。回正性能,i5和燃油5系都还比较好,回正速度以及回正的平顺性均匀性都比较好,回正效果比较好,不会有明显超调,尤其是高速回正,车辆的姿态很平稳,不会有过多的晃动。 4、 操稳: 燃油5系进行单移线等时,能感觉到车辆更轻盈,横摆和侧倾的感觉更好,虽然侧倾大小不算很小,但是侧倾的速度以及侧倾回复速度感觉很舒服,没有了之前的多次震荡的情况,车身可以更快的回复。哪怕是以更高的速度来操作都不再是之前的感觉,极限比较高,我试的时候车上显示的最大侧向加速度一度超过了1.1g。极限操作时ESP的感觉依旧是很好的,只在适当的时候控制住车身不会过多干预。 直线行驶稳定性方面加速时车身有轻微抬头,可以接受,减速时俯仰控制比较好,急加速或者紧急制动时,车辆也无需扶住方向盘就能保持直线行驶,没有扭矩转向等情况出现。在山路,明显能感觉到车辆在连续弯道时灵活性比i5有所增强。 5、 底盘平顺性: 相较于i5我觉得最大的改变是初级平顺性当中的车身控制要好一些,这台燃油车前后平衡明显更好一点,俯仰和侧倾变得更少了,车身的晃动感好一些。不过当经过一些连续的激励时,比如路面连续的坑洼、沟槽等等,车辆的垂向跳动感我觉得比i5更多了,而且垂向的动作显得有点快,会让人感觉颠簸感强一些,怀疑是由于重量变轻导致,单个激励相对舒服一点。 次级平顺性方面,燃油5系从地板传递的次级振动相对于少一些,方向盘上的振动略微少一点。而且轮胎在路面上的滚动感挺不错的,行驶起来感觉较为平滑。不太好的一点是,在一些有连续大破损或者不平路面行驶时,前后悬架的抖动感稍明显了一点。整体上路感比较清晰。 对于冲击工况,触感比较柔软,部分冲击路面能感觉到有一定“包裹感”,过减速带时车辆的垂向跳动抑制的较好。不好的地方在于过减速带时,前后悬纵向振动的抑制稍有欠缺,尤其后悬,经过减速带时或者一些连续激励时纵向的抖动感稍微有点明显。 6、 换挡性能: 这台变速箱我觉得是我最近开过的带变速箱(真的变速箱,不是电动车那种单挡变速箱)的车当中体验最好的一台。在加速换挡过程中,中小油门开度加速变速箱换挡几乎不可感知,很平顺,只能听到发动机因为换挡引起的声音变化。行驶途中超越加速时,变速箱降挡也很迅速,“思考”时间很短,动力衔接的很好。 减速降挡时就没有了升挡的平顺感了,不过依旧是比较好的体验,大多数工况下降挡感知度很弱,只在中等减速度时减速到差不多3挡降2挡的时候,偶尔能感觉到很轻微的顿挫感。
#开车小技巧朋友用小设备测了一下他的某个朋友日常开车时候各个方向的g值。 可以看到大部分时间加速度都在0.2g以下,0.2g加速度是个什么概念呢,可以说约等于没有加速[doge],说明提速都很慢,基本可以判定为悠着走。 而制动方面同样也是0.2g以下,基本上脚稍微踩一点就有这个减速度,可以说明至少没有急刹车[笑cry]。 而侧向加速度就更恼火了,依然几乎全是0.2g以下,基本就是直线行驶的节奏。 总体说明个啥道理呢?就是要毛线操稳要毛线性能啊,沙发大彩电最适合了[doge]。
#方程豹豹5官降5万至23.98万起#比亚迪方程豹发布全新价格# 方程豹品牌对旗下的豹5车型制定了全新的价格策略,豹5售价区间为23.98-30.28万元,比之前定价官降5万。 主要是比亚迪在多家车企宣布退出价格战的时候来这么一手,颇有点意思,我感觉像是表明了他的态度,就是你们不跟我就继续,实在惹不起。 不知道有没有人说一句“收手吧阿祖”?
#汽车价格战进入下半场:BBA退出看到零跑这个图,有点感想。 拥抱价格战有道理,退出也有道理。现在退出的一波主要打感情牌,批判打价格战不利于持续发展,不利于健康发展。拥抱的也有,因为他们在这里面占到了便宜,看似价格低了,实际赚的也不少,还拿下更多的份额,以后好办事。 所以你说这玩意有对错吗?我感觉也没啥对错,只是看到底有没有利益。反正合资那几个基本上都没占到便宜,反而可能还影响了“品牌价值”,所以退出可以理解。 要是能用价格战把市场垄断了,估计都要整,关键就是有的企业不太可能[doge]。 现在这社会,说啥都不想信[允悲]。
#用车心得最近捅了奔驰窝,又开了个EQE SUV😂。 说一下感受,其实这车开起来就感觉还挺正常的,没啥特别突出的,也没太多让人特别难受的地方,开了可能要不了多久就忘了。没有刻意关注能耗,看着应该还可以,能耗不算高。 1、转向:舒适模式力矩死区适中,窗口偏大,响应量较少,响应增益较低。力矩建立较明显,转向力偏重的设定,力矩建立线性度不错。有一点橡胶感,连接不是很直接。低速回正不错,回正速度适中,回正效果好,车身控制好。高速回正轻微震荡。无明显摩擦感,轻微catch up。 运动模式主要是力矩梯度更大一些,低速转向力无明显区别,力矩死区和窗口差不多。 2、操稳:加速俯仰稍明显,制动俯仰稍明显。ESP介入比较早,车身控制倒还好,介入早但是不太粗暴。 舒适模式,大侧向加速度时,横摆轻微迟滞,收敛还凑合。运动模式好一点,横摆响应好一点,收敛好一点,侧倾小一点。 小侧向加速度变线侧倾控制还可以,侧倾速度适中,收敛也还好。直行无明显问题,没有扭矩转向。弯道稳态偏中性,弯道制动稳定性不错,弯道加速轻微偏不足转向(或中性),稳定性可以。但是弯道轮胎抓地力感觉比较一般,容易达到极限要注意。下坡制动由于后轴感觉二次弹跳有点影响,车感觉有点晃。弯道力矩反馈还比较清晰。 3、制动:轻度制动,空行程偏大,制动力建立线性度还可以,制动力建立梯度偏小,行程还好,踏板力适中有可以的反馈,调整性还将就。中度制动,制动力响应还可以,俯仰偏大,踏板力行程还可以,调整性将就。重度制动车身控制不错,比较平稳,abs噪音较小,踏板力反馈还可以。 4、动力性(65%):经济模式起步加速动力输出平缓,加速感弱一点。急加速初段加速感强,中后段加速感渐弱。高速超越加速还行,够用。 驾驶性还行,经济和舒适平顺性较好,运动模式响应快,有一点点耸(比较正常了)。 5、平顺性:初段控制感觉比E300L略强,off road晃动幅度小点。接缝处理还可以的,对于大点冲击簧下控制好些,没有横摆,一般破损小坑触感柔和(轮胎厚一些)。对小冲击处理还可以,比较柔和。平滑路面choppy较少,方向盘、制动踏板次级振动较明显(比E好点)。转弯时遇到大冲击、小减速带没有横摆(比E好),过减速带感觉触感硬点,顶升、收敛都没啥问题。在一些有凹坑、粗糙水泥路等等行驶感觉侧向的小晃动偏多一点,连续起伏路面小俯仰有点明显,别的都还好,总体上还算是舒适的。 6、内饰:有些地方做工感觉有点问题,外露结构啊、搭接面差、后排座椅靠背太直、前排座椅泡棉外露、中控屏边框缝隙大刚度小上边缘还划手等等。另外A柱视野盲区有点大,看不着啊。
#用车心得最近又开了一下老势力老豪华轿车中奔E300L,气场还是有的,但是感觉不够精致呢,评价如下: 1、内饰实际感觉有点硬,软包但是薄。遮阳板、化妆镜、出风口这些都没有以前那种顺滑的感觉。 2、智能化这块儿三块屏幕,操作但是流畅,画质也不错,界面比较简洁。 3、动力性+驾驶平顺性:动力挺好的,2.0T+48V,百公里6秒多。加速整体感觉动力储备挺足的,加速感还挺强的。就是大油门加速动力响应不太好,有延迟。驾驶平顺性还好,没啥特别难受的地方。 4、制动:轻度制动空行程有点长,踏板力还比较合适,线性度可以,制动力建立比较缓,照顾舒适性,制动末端因为降挡顿挫,对制动脚感有影响,不平顺。中度、重度制动响应啥的没问题,就是中度制动调整性一般,松刹车的时候拖拽感有点强。ABS介入稳定性没问题,车身动作较小,ABS噪音不算大。制动俯仰还是控制的可以。 5、转向:窗口中等,力矩死区较小,中心感一般,中间力矩建立不算特别清晰,中心区响应一般,毕竟又不是运动车,要不得。摩擦感橡胶感倒是没有。回正还可以,比较平顺,速度也还行。指向性还可以。 6、操稳:直行稳定性上俯仰可以,没有扭矩转向等,轮胎抓地力可以。转弯时,稳态偏中性,弯中加速轻微不足转向,比较安定。弯中制动稳定性较好。侧倾不算小,侧倾线性度和回复比较好。弯道中有破损、凸起等,有横摆现象。弯道中大侧向加速度过弯侧倾有点收敛不太好,或者连续快速过弯也有明显晃动。 这种车,也就不是主打这玩意,将就用吧,悬架两种模式,差别不是太明显。 6、平顺性:初级还可以,俯仰还行动作比较少,侧倾东西多一点但是比较小。次级不算很好,方向盘、座椅靠背、制动踏板上传递的振动偏多了。路面的滚动感还可以的。大冲击触感有点硬,后悬簧下振动有点明显,余振倒是不明显。总体上在一般路面上开舒适性是不错的。 7、换挡:前3挡平顺性不是太好,升挡降挡顿挫有点明显。急加速降挡感觉有点慢,要思考比较久,超车加速有点影响。 8、怠速开空调车子有个规律的抖动。没有关启停时,发动机熄火退出和介入的时候抖动都比较明显。发动机盖的隔热板和涡轮隔热板干涉了,有磨痕。
#广汽本田将裁员上千人近日,广汽本田裁员引起网友热议。 因为这次广本裁员约1700人,占公司总人数的14%左右,而且这次赔偿标准超过特斯拉。所以不少工作年限较久的老员工,抢着被裁,因为反正待着也担惊受怕还不如拿钱走人,谁让给的实在太多。 此次被裁员人员会得到工会给的“N+2+1.8”的补偿方案,N+2是标准赔偿,1.8个月可能是奖金。预计此次裁员会集中在今年5月份,持续到8月。 网友热议是由于大家觉得裁员没问题,只要给够钱。因为可能国内部分企业也经历过裁员,但是赔偿的事经常“大打折扣”甚至应用某些手段逼迫员工自行离职从而节省裁员支出。而大多数员工由于时间成本等会放弃维权,从而让一些公司肆无忌惮。还有的公司甚至会如果发现有过维权行为而对员工进行不录用的决定,这些都是导致维权困难的现实因素。 有时候公司遇到危难时方能显示格局和气概,为了私利对老员工进行“卸磨杀驴”的手段实在有失风度。这一点也经常被广大网友及主机厂员工拿来对比。 目前广本在国内销量走低,生产线用不了如此多员工进行裁员,也许这样的事情会多次被拿出来对比。其它一些公司肯定也会遇到类似的情形。 还是希望有些公司对自己的员工好点,江湖好再见嘛。 关于维权问题,我自己深有体会,不可多说,说不得说不得。
#用车心得最近开了新款福特电马,感觉这车还是挺多问题的,能感觉出来福特本来有点想把他做的运动点,但是呢又有点纠结的样子。 1、转向:转向刚开上的时候给人的感觉就是要运动的感觉,手力相对较大,力矩的建立很清晰,中心感比较明显。中心区的响应给的比较足,轻轻打一点方向横摆响应很充足。中间位置有点摩擦感,不是很顺溜。 2、操稳:操稳开始转向的时候我以为会挺好,其实感觉相对一般,后轴的侧倾有点大,而且大侧向加速度下收敛不是很好,前后感觉不是很平衡,前轴收敛的挺好的,后轴有点跟不上。在弯道转向时给油,车辆有过度转向趋势,毕竟后驱车,还挺好玩的,适当给点油滑起来帮你过弯。弯道转向制动的时候稳定性就差点,车辆有明显的横摆侧倾动作,晃悠悠的。而且这车轮胎抓地力感觉比较一般,有点容易打滑,雨天更明显,要注意点。 3、平顺性:底盘平顺性的问题感觉更大了点,初级平顺性上车身控制不太好,在烂路上俯仰侧倾动作都很多,尤其是后轴侧倾动作,稍有激励就感觉后轴晃来晃去,城市里开很明显。后轴的跳动太明显了,有时候甚至会引起纵向的“窜动”,脑袋在头枕上拍来拍去很不舒服,我给他形容的是就像是在健身房练腿一样,往上一顶。次级平顺性也是,底盘传上来的中高频振动在地板、方向盘、踏板上太明显了,路感特别清晰。过一些大点的冲击其实还可以的,收敛比较好,比较干脆,就是冲击感触感有一点点强。 这车感觉还不如就做成彻底一点运动化,现在有点调的太不平衡了,福特的底盘调校感觉不至于啊
#用车心得已经开完了#宝马# 纯电大轿车i5,可以说一下驾驶的感受了。 总体上来说宝马i5还是比较好开的,这么大一台车,开起来比较灵活,没有特别明显的大车感。但是吧也有好多问题,让我花这些钱买我可能不买(主要是穷)。 1、操稳:宝马一直以来操稳著称,但是说实话这台车的操稳只能说还行。主要是一些大一点侧向加速度下,车辆的横摆、侧倾控制稍微有点问题,收敛不是特别好。一般情况下的操稳没什么问题,侧倾不算很大,侧倾的控制可以。偏中性转向的感觉,在山路上还挺爽的,山路没那么极限。转弯稳定性很好,弯道中加速、减速车辆稳定信心感很强。弯道中转向的指向性、调整性都还挺不错的。加速俯仰抑制的很好,很舒服。 2、转向:转向的手力舒适和运动模式都偏轻巧,而且两种模式的手力感觉变化不是很明显。运动模式下手力的反馈会强一点点。转向的响应给的还比较足,响应的线性度也可以,比较灵活。转向的柔顺感没有那种“橡皮筋”感觉,连接还是很直接。 3、底盘平顺性:平顺性我觉得是这台宝马最不好的地方,初级平顺性的车身控制不好,在坏路上行驶车辆的俯仰、侧倾动作都挺多,头部的晃动比较多。次级也不太好,路面激励带来的振动比较清晰的传递到地板、方向盘、踏板等等。在一些平滑路面上,后轴的跳动有点明显。对小激励的过滤不太好,反而是一些大的冲击感受还更好一些。减速带这种,除了触感稍微强点,对悬架的控制很好,没有多余余振,过得很干净干脆,包裹感差一点。整体路面传递的信息比较多比较明显,悬架的声品质稍微缺少了点高级感,显得很“散”。 4、动力性:急加速初段加速感很强,中后段稍微差一点,整体很够用了,加速响应很快,山路上比较舒服。就是急加速的时候动力总成会有个很明显的冲击,咚咚咚。急加速的时候动力输出太猛想被人狠狠踢了一脚的感觉。 5、制动:制动的感觉我觉得还挺好的,响应调整那些都还不错。能量回收介入的时候比较平滑,没什么突兀感。制动俯仰也抑制的不错,挺好。
A5W工:合资车真的比国产的好吗?为何那么多人迷信合资车?
A5W工:阿特兹还是阿特“滋”?一汽马自达阿特兹异响问题起底
A5W工:新能源汽车敢买吗?看看新能汽车都有哪些典型故障
A5W工:新手还是老司机?你真的会使用转向灯吗?——实用转向灯用法
A5W工:新手还是老司机?你真的会使用转向灯吗?——实用转向灯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