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爱车保养价格分享我是2023年6月份买的新能源车,当时也是听说新能源车保养很简单,而且保养的频率也不用很高,价格也不贵,现在就用实际情况给大家看看新能源车到底保养价格贵不贵。以下是我在上汽奥迪专属售后点进行保养的价格,仅供参考哈。 一、车子基本情况 上汽奥迪Q5etron是奥迪在中国市场推出的首款纯电动中型SUV,是基于大众集团MEB纯电平台打造。另外车子是单电机后驱,最大功率204马力,搭载宁德时代83.4千瓦的三元锂电池,CLTL工况续航是560公里。 二、保养情况 1、保养内容: 按照保养手册的要求每15000公里保养一次。当时车子是47000公里,属于第三次保养,保养内容是更换异味及过敏源过滤器、粉尘及花粉过滤器(油车就差不多是空调滤芯)。因为没有发动机,所有就不用更换机油跟空气滤芯,相对来说内容少很多。 2、保养价格: 工时费:130元一个工时,我这个车保养一共用了5.4个工时,所以工时费总共是702元。 材料费:异味及过敏源过滤器跟粉尘及花粉过滤器是各115元,加起来一共230元。 总费用:工时费702元+材料费230元一共932元。 三、心得体会 不得不说,光看材料费电车保养确实是比较省钱的,毕竟材料费加起来也就230元,如果是油车的话可能一瓶机油就要这个价格了。就是再看看工时费,就换这么1个东西需要5.4工时,总的工时费是702元,真狠啊。也不知道是奥迪的工时费特别贵还是说普遍这样子。当时也就是因为前3次保养是免费的(送了券)所以我也无所谓,要真的自己出钱的话这么长的工时必须好好敲打他们一下啦。
#被低估的冷门好车感觉这个话题就是给Q5 etron准备的。 作为两年半的车主,看着这车的销量一直起不来,也挺纳闷的。当然市场环境毕竟摆在这里,这个价位国内市场可选择的竞品实在太多了。这里还是想和大家分享下,作为车主为什么越来越喜欢Q5 etron。 先说说优点吧。动力和油车脚感非常相似。之前不买电车就是觉得会晕车。好在Q5 etron的动力调校非常线性。家里人开这个车也有同感,觉得和油车差不多。从乘客角度反馈也很好,就算坐在后面也不会晕车。相比很多加速超猛的电车来说,这点就很友好了。当然如果想比加速,那这不是强项。不过Q5 etron有个双电机版本,提速快很多,我的是单电机版本,就不做评价了。 续航方面也不错。83度电池包作为三年前的产品中规中矩。最大续航560公里。20%-80%快充半小时。这个车我基本在城市里开,开着空调的话续航达成率80%左右。高速从上海开到过福建,一路快充,高速上开着空调350公里左右。 辅助驾驶类配置在三年前还算能打。AR HUD能提升驾驶安全,不用低头看屏幕上的速度表和道路信息提示。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碰撞预警还有L2级别的辅助驾驶也能让驾驶轻松一些。L2辅助驾驶我只在刚提车那阵子试了试,蛮好用的,但后面基本没用过,个人对于这种辅助驾驶不太放心。 这车最大的优势在于尺寸。车长接近五米,宽小两米,轴距接近三米。车内空间巨大。我买的是个七座版,平常基本把后面两个座收起来。这样子的话后备箱容积就很客观了。之前搬家把床围都塞进去了,大家可以想像下后备箱纵深。 最后提一些可以优化的地方,无伤大雅。车机时不时的会有卡顿甚至黑屏。解决办法也简单粗暴,按右上角可以重新启动。车机屏幕的温度开久了也比较烫手。其次就是整体调教有点硬。开起来还好,但是乘坐下来确实收到反馈坐着硬,不知道是因为底盘调校还是座椅。不过硬的好处就是高速开着很稳很放心。最后一点,空调控制面板失灵过一次,好在售后很快就安排换了个硬件。 作为车主,感觉这车的销量应该远高于现在水平。只能说市场竞争环境太激烈了。
#聊聊爱车优缺点车子是2023年6月提车的,目前2年多已经行驶了60000公里,差不多每个月行驶2300公里的样子,现在就谈一谈这个车60000公里以来的实际用车心得。 一、车子基本情况介绍 我这辆车上汽奥迪Q5etron是奥迪品牌在中国市场推出的首款纯电动中型SUV,基于大众集团MEB纯电平台打造,具体的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876×1860×1675mm,轴距2965mm。车子是单电机后驱,最大功率204马力。搭载宁德时代83.4千瓦的三元锂电池,CLTL工况续航是560公里。 二、优缺点大爆料 优点: 1、空间大,装载量给力。 本人身高180体重165在驾驶位调整好以后第二排腿部还有2拳空间。第二排空间可以轻松放下宝宝椅,而且宝宝椅前面空间也很大。后备箱的空间也很给力,轻松放下空调外机+内机,还能轻松放下女儿以及的电动小汽车等等。 2、续航扎实。 作为行驶了60000公里的电车来说,目前充满80%电还能达到440公里的样子(折算成满电是550公里)。而且这个车的续航是根据事实情况来调整的,你长时间跑高速,他就根据实际能跑多少高速的里程给你显示出来,这样子就不会显得电量那么虚,作为车主也可以更好的掌控行程。 3、品牌可靠。 23年买电车的时候想不好买什么,就怕这个牌子那个牌子倒闭了,目前也有几十个品牌倒闭,包括之前卖50万+的某合汽车。而作为家用车来说,品牌必须可靠,不然倒闭了真的太影响出行了,所以坚信BBA。最近奥迪又跟保时捷合作,专属充电桩可以共享,真的太完美了,去大商城都不用找车位,直接停在专属车位上就可以了。 缺点: 1、一言难尽的车机。 这个车被吐槽最多的还是车机吧,是不是给你来个卡住或者重启系统(好在重启系统的时候基本问题都能解决),包括我最近发现一个问题就是网易云音乐不能放了,不知道是不是太热了车机也热坏了。 2、内饰不够豪华。 内饰有很多塑料板,作为曾经的30万以上的车子,塑料板的内饰多少拉跨了点。
#豪华品牌保养有多贵说实话,当初决定买这台奥迪Q5 e-tron的时候,身边几个开燃油豪车的朋友没少给我打“预防针”:“豪华车买着贵养着更贵”“换个零件都得四位数起步”“保养一次够你肉疼半个月”。但如今开了一年多,跑了一万五千多公里,我反而特别想把这台车的真实使用成本摊开说说——尤其是保养这块,它完全打破了我对豪华品牌的刻板印象。 先从最实际的保养聊起吧。提车那会儿,4S店告诉我首保5000公里免费,我心想:“嗯,套路嘛,先免费一次,后面就开始割韭菜了。”结果首保做完,售后顾问直接递给我一份后续保养清单,我一看,一万公里那次保养费用才400块出头。当时我就反复确认:“是不是少写了个零?这确定是奥迪的报价?”后来才知道,纯电车的保养和燃油车完全不是一个逻辑。没了机油、机滤这些常规项目,主要就是检查三电系统、换个空调滤芯。像我这种一年开一万多公里的,保养支出也就几百块,跟我老婆那台十几万的日系小车费用几乎持平。 而且上汽奥迪对首任车主还挺大方,直接送了三年三次免费基础保养。我算过一笔账,就算没这优惠,三年跑六万公里,总保养费也就六千出头,平均一年两千,比同价位的燃油奥迪省了可不是一点半点。记得上次和开Q5燃油版的朋友吃饭,他吐槽光换次机油机滤就一千五,听得我默默低头扒饭,没好意思接话。 当然,养车不能只看保养,日常能耗才是大头。我这台40 e-tron版本,百公里电耗大概15度左右。家里装了充电桩,晚上十点后用谷电,一度电才三毛多。每个月电费账单跳出来,基本都在一百三上下浮动。要是碰上长途,在高速服务区充国网的电,价格贵些,但Q5 e-tron充电效率挺给力。亲测在120kW的桩上,峰值功率能飙到97kW,吃个饭的工夫电量就从30%爬到80%了。最让我安心的是续航显示不虚标。官方标560公里,冬天开暖风确实会掉到400以下,但春秋季在市区通勤,满电真能跑出500+。表显续航是根据实时电耗动态计算的,堵车时看着续航数字缓缓往下降,心里反而有底——比那些前段坚挺后段尿崩的“欢乐表”踏实多了。 说到驾驶体验,这车有个特别戳我的点:它保留了德系车的扎实,又抹掉了电车的晕眩感。底盘过减速带时“咚咚”两声,干净利落,车身没有多余晃动;电门调校接近燃油车,起步柔和线性,不会一踩就窜,拉着父母孩子出门时,他们再也不抱怨晕车了。当然,你要说推背感,后驱单电机版本确实不算暴力,百公里加速九秒多,但市区里红绿灯起步超个车绰绰有余。高速上中段加速(比如80到120)够用,但别指望Model Y那种踹背感。毕竟买它的人,更多图的是带着全家舒舒服服抵达。 安全配置倒是很“奥迪”。智能矩阵大灯夜间跑山路尤其好用,自动避开对向车辆的同时,还能把弯道内侧照亮。车身刚性也让人安心,有一次在高速上躲突然变道的货车,急打方向时车身稳得不像一台近五米的大车,双闪自动急刹提示后车的功能也瞬间触发——这些细节,真到危急时刻都是保命的底气。 当然槽点也有。车机智能化确实被新势力甩开一截,语音助手偶尔答非所问,导航死机遇到过两次(重启能恢复);第三排空间适合孩子或临时应急,成人长途会委屈;最头疼的是轮胎型号小众,换条胎价格比普通SUV贵一截……但这些在超低的日常成本面前,我倒也慢慢释然了。毕竟省下来的真金白银是实打实的——保养一年省下几千,电费比油费每月少掏大几百,省下的钱带家人多玩两趟,不比“供养”一台燃油豪车香吗? 开得越久,我越觉得Q5 e-tron像一位低调的务实派。它没有新势力那些炫酷的冰箱彩电,但把豪华品牌该有的质感、安全、舒适稳稳拿住;更难得的是,它亲手撕掉了“豪华车保养一定贵”的标签。每次去奥迪专属充电站,看到旁边车主羡慕的眼神(毕竟不用排队),我都会暗爽:这次,奥迪的电车车主,可真没当冤大头。
#开车时最能缓解疲劳的配置Q5e-tron开了快4万公里,今天来说说二代目奥迪电车的智驾辅助功能(为什么是二代目,一代目算是油改电平台、二代目纯电MEB平台、三代目算是现在刚发布的PPE平台和ADP平台)。 Q5e-tron的L2 + 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该系统包括 ACC 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AEB 主动刹车、防碰撞辅助、车道偏离预警等多项功能。在长途驾驶过程中,全速域自适应巡航可以自动保持与前车的安全距离,无需驾驶者频繁控制油门和刹车;车道保持功能能使车辆自动保持在车道内行驶,减少驾驶者修正方向的频率,让驾驶变得更加轻松惬意,降低驾驶疲劳感。 这些功能的实现除了各个模块雷达相互写作外最重要的就是这辆车使用了Mobileye EyeQ4的智驾芯片。 因为平时自己的工作也跟人工智能相关,所以今天来分享下我了解的这颗芯片。 EyeQ4 芯片主动安全控制器,处理器为车规级 SOC 芯片,摄像头内参是 130W 像素,水平视角 52°或100°,垂直视角 43°,两路 CAN 通信,系统功耗<5W,帧率:20 帧/s; Mobileye EyeQ4摄像头总共有四个版本,有非视频版本,视频输出版本和原始视频输出版本;水平视角分别有52°和100°; Q5e-tron的车道居中保持就是用到了这个芯片的处理能力和摄像头识别能力,摄像头的位置放在了前挡风玻璃上方正中间。 Mobileye EyeQ4能够识别并输出障碍物及车道线信息的目标列表,包括障碍物 ID,障碍物所在车道,障碍物分类(大车小车两轮车行人静止),障碍物位置、速度、加速度,障碍物的长宽高。 实际测试物体裸摄像头精度 10-15%;车道线精度 10%左右,融合后的精度会更高。检测距离200 米以内。 EyeQ4 虽然放在2025年来看已经是老古董了,但是运算速度比 EyeQ3 有很大提升,最终输出精度对于车道线 c0 c1 c2 拟合更准确,车辆位置速度等误差都要小; 测量精度是我们自己用单独摄像头测试的,EyeQ2 是 25%的误差; EyeQ3 是 15-20%误差, EyeQ 4 精度 5-10%之间。如果车厂零部件厂他们叠加了德尔福ESR毫米波雷达做融合精度高于 5%。 Mobileye EyeQ4智能前视摄像头主要能识别并输入以下目标信息: (1)车道线检测: 4条车道线(含路沿)、车道线类型(含双车道线)、车道线颜色、车道线ID、车道线可信度、车道线宽度、绘制车道线模型的几何参数、视野范围内车道线纵向长度、Crossing、虚线平均线长度及间隙长度、主车道宽度。 (2) 目标(行人、车辆): 10个目标信息(行人、车辆)、目标ID、目标类型(pedestrian、bike、bicycle、car、truck)、目标运动分类、目标运动状态(移动的、静止的等等)、目标横向、纵向速度、目标相对的横向、纵向距离、目标的长度,宽度、目标角速度、目标的测量状态、目标的生命周期、目标的存在概率、目标的转向灯,刹车灯状态、目标所在的车道、目标的纵向加速度。 (3) 交通标识(TSR): 红绿灯、标识牌信号类型(限速牌等)、可靠性、两个补充标识及可靠性( 雨天,下雪等)、标识牌相对位置(X、Y、Z)。 (4) 刹车状态信号: 踩下、没踩下、前进、倒挡、方向盘转向角度、INACTIVE、左转、右转、双闪、实际车速、车辆横摆角度、关、低速、中速、高速、单次。 测量精度是用裸摄像头测试的,Mobileye EyeQ2是25%的误差 ;Mobileye EyeQ3是15-20%误差;Mobileye EyeQ4精度是10-15%之间。如果车厂零部件厂他们叠加了毫米波雷达做融合精度高于5%。 以上就是关于Q5e-tron智驾芯片能力的详细分解,希望大家喜欢。
#挑战全网最帅车灯提到ABB大家不会陌生,奥迪的四驱、宝马的操控、奔驰的立标都是汽车多年文化底蕴的沉淀,但是很多车友可能不清楚,奥迪除了四驱外还有一个外号叫“灯厂,”今天我来分享一下关于奥迪“灯厂”的由来。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当其他汽车品牌还在使用原始的卤素大灯时,奥迪就已经开始探索全新的照明技术,首次将氙气大灯应用于量产车,掀起了车灯革命。氙气大灯相比卤素大灯,亮度更高、寿命更长、能耗更低,为夜间行车提供了更好的照明效果,可以算是氙气大灯时代的先驱。 2004年,奥迪A8 W12成为全球首款配备LED日间行车灯的量产车,比欧盟强制法规提前了整整8年。此后,奥迪不断推动LED大灯技术的普及和应用,2008年,奥迪R8首次实现全LED大灯(远/近光、转向灯一体化),正式领航开启了LED车灯时代。 2013年,奥迪A8首发矩阵式大灯,通过25颗独立LED单元实现智能分区照明,自动避开对向车辆,兼顾远光强度与行车安全。2014年,R8 LMX成为首款激光大灯量产车,照射距离达600米,大幅提升夜间高速安全性,说明奥迪在车灯技术上的创新并未止步于LED。 时至今日奥迪的车灯设计和技术创新也成为了其他汽车品牌的模仿对象。许多汽车品牌纷纷效仿奥迪的车灯设计和技术应用,将车灯作为车辆设计的重要元素,包括新势力及部分传统国产品牌也都在车灯上下功夫,不论是保时捷的贯穿式尾灯设计还是奥迪的矩阵式LED大灯,通通拿来。 不过奥迪的大灯维修费用可以说是真的不便宜,以我的Q5e-tron为例,一个前大灯定损更换就要5万元,听说A7L的大灯还要更贵,所以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定损员常用的梗就是先问你奥迪大灯有没有撞到。 好了废话不多说,传了一些我的奥迪矩阵式LED大灯的照片供大家欣赏。
#远程控车的“含金量”天气太热了,趁着五六点之后太阳落山,当然要去江滩散一下步了,湖北作为千湖之省,武汉作为百湖之市,最有名的当然还是长江了,于是开着纯电奥迪Q5e带着家里人去江滩游玩! 现在武汉的汛期已过,但是江水还是没有退去,今天去江滩看,旁边居然都拉起了护栏,这个防溺水宣传真的很到位了,从宣传口号到大大的宣传标牌,最令我惊叹的是,还有两个志愿者坐在冲锋舟上,在江边巡逻,不停的劝阻两岸的人不要下水,并且还对大家说想玩水去游泳馆,不要在江边,每年夏天都是溺水时节的高峰期,特别是带小孩的家长 要做好带头作用! 没有办法,不能下江里玩,只好去附近的中山公园了,从江滩走到停车场,不得不提奥迪Q5e的远程控制: 1、直接手机APP打开空调,到从江边走到车里,车里别提多凉快了。 2、走到附近的时候找不到车,开启远程寻车功能,示宽灯自动闪烁鸣笛,方便找车。 到了中山公园,果然还是城市中的一片寂静,中山公园的湖泊治理也有了明显的改善,在游乐区翻新还是小时候的样子,摩天轮是一直在转,童年回忆涌上心头,这里也还是很凉快的,逛累了之后直接穿过中山公园,去后门吃一碗地道的猪脚饭真的是太开心了。 3、吃饭的同时正好在旁边充个电,充电默认到80%,手机端远程控制充电上限到百分之百,这样充电最大化,吃完饭后开着我的Q5e开心回家。
提问能装脚踏板吗
#合资品牌电车都是谁在买在当今新能源汽车市场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合资品牌电动车逐渐成为不少消费者的选择。作为一个最终选择了奥迪Q5 e-tron的车主,我想分享一下我的购车心路历程,以及我对合资电动车消费群体的观察。 合资电动车消费群体画像 从我近3个月的看车经历...查看全文
提问有智驾功能吗
#新能源汽车售后维修情况如何最近爱车在外面拐弯时,不小心蹭到了一个拐弯的柱子,就听到轰一声,赶紧下车看,左前部位的格栅、饰板、导流板、保险杠等都受损了,心痛啊,刚做完了第四次保养。还好车灯没啥问题,奥迪灯厂的灯修理和更换的成本就上去了,左前翼子板也没蹭到。在此与车友们分享下维修经历,车子大了,在小弯处一定要注意。 单车事故,第一时间打电话报警和打电话给投保的保险公司,警察和保险公司的人员很快就到现场处理,看得很细,包括车辆的受损部位,墙角的受损部位,两个部位是否匹配,车辆的受损情况等。听他们说,如果是现场看完存疑的事故,还要调取监控进行确认。下面就是车辆受损的情况: 贴了车衣的左前保险杠磨花了(图一图二) 左前饰板、导流板、格栅都磨花了(图三) 左前雾灯护罩碎了掉地上(图四) 现场勘察完车子情况,还联系柱子的管理方,对方来看了下,确认没啥问题。我就把车子送到4S店了,看着师傅一顿拆,然后定损员到现场定损完成,就等订配件,维修了。 整体定损的情况,更换了左边的前保险杠下格栅,左边的前保险杠侧装饰板,前保险杠下导流板,左前雾灯护罩亮条。另外前保险杠做了半面油漆。没有买车衣险,左前保险杠只能暂时裸奔一段时间了。整体费用是3350元,换了四个件,喷了一半的左前保险杠,其中工时费441元,几个更换的材料费2819元,还是比较实在的。(图五) 修理的时间还是有一个礼拜的,来几张修好后满血复活的爱车照片。
#保养时踩过的坑购入Q5 e-tron已两年多时间,累计开了近55000公里。购车时上汽奥迪官方送了三次免费保养,在4万4000公里时用完了。不过购车时4S店又送了几次4S店的官方店保,也是进上汽奥迪官方系统记录的。考虑到暑期长途出行多,就在55000公里...查看全文
#夏季开空调对续航的影响适逢夏天,驾驶上汽奥迪Q5E,亲测下这款标称续航560公里的纯电SUV 的实际续航情况,先来张600公里整体能耗的情况,从上海到太姥山全程600公里,耗时7个小时,平均能耗是18.8度每百公里,平均时速是83公里每小时。天气还是不错的,平均...查看全文
#买新能源车的你,后悔了吗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与汽车制造业的大力发展,现在路上的私家车是越来越多,据权威机构调查,如今中国私家车数量已逾两亿辆,然而每辆车的日均使用时长却不到三小时。那庞大数字背后,带来的是新的社会问题,那么你还会买第二辆车吗? 我当年因为家里一直是保持一辆油车,后面有购置了一辆PHEV插电式混动新能源车,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变革,绝对卖掉家里原有的混动车(纯电续航里程只有63km实际基本一天一充)。 当时买车的预算是35-40w,因为我和老婆在购车观念上还是更倾向于合资车企,所以主要在BBA与沃尔沃、捷豹、凯迪拉克中选。这些车企每家都有自己的特点、优势和缺失部分,最后因为朋友们一直都在说美国车永远在世界上只能排在二流梯队,所以最后还是主力看BBA,当时奔驰的混动C350el比较中意,但是销售一直说没现车也没试驾车,一直让我买普通燃油版,不建议购买插混,最后无奈只能放弃,EQE当时预算有点不够,EQC续航太短了,而且底盘凸出的那一块明显是临时过度的产物。 最后综合考虑下来选择了Q5 e-tron,虽然SAIC AUDI是个新品牌,但是在2023年底还是个不错的选择,车长达到了4876mm,宽带1860mm基本符合我期望的汽车尺寸,最重要的是还多了第三排,虽然三排空间不大,但是纯电平台地台整体是平的,所以轴距做到了2965mm,整体空间还是可以。 纯电车比较看重的就是续航,虽然没有燃油车一箱油这么能跑,但是买车时销售介绍CLTC的续航里程有560km,电池又是三元锂的,有83.4kWH,宁德时代供应,上汽大众自己封装的电芯,所以可靠性上应该没有大问题。 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车机完全是油车时代的标准,不过据说现在新款车型和华为智驾合作后有很大改观。 现在车子已经行驶了3万公里了,整体还是比较满意,现在基本上下班和300km内的短途游都开电车,平时只有家附近3公里左右的区域活动才会开油车,真的是应了那句话,开了电车就回不去了,不想再开油车,所以我是觉得2025年只是自己一个人驾驶的话,没有必要再买第二辆车了。
4.02
“优秀”
共76人评价
25万-35万新能源总榜
NO.48
低于52%的同价位车系
4.02
综合
3.92
内饰
3.89
配置
4.08
空间
4.22
外观
4.00
舒适性
4.00
操控
4.02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