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9提车一个月感受,可能不太全面,就说说自己感受比较深的地方。行驶质感确实没话说,但就是胎噪有点厉害,到时候看看考虑换下静音胎。这个空调真的是我目前为止见过最冷的,也可以说很强,但正因为太强了就导致,每次被车车窗都有雾,不过也找到解决办法,空调温度调到26度左右就基本没有问题了。小艺语音误唤醒率还是太高了,放音乐声音大一点都可能会误识别,小艺现在还是差强人意,仍需加强。续航方面,就我个人的开车习惯(高速24电耗9.5油耗)来说续航达成率应该有个75左右,中规中矩吧。
建议咪咕赶紧适配,我要在M9看欧洲杯!!!虽然手机可以投屏,但是画质还是差强人意!
以上就是提车一个月到现在的感想和建议,希望能进一步优化,越做越好,越做越强!
怒喷嘴炮:语音交互,理想同学完虐所有品牌的车型。
神秘暖阳4wn:这外观还是看着不顺眼,最后还是买了理想L9
安好半面妆:说空调冷的,建议感受下混动雷克萨斯的空调。高温40的天,正常空调开27,别人上车觉得冷
比我预想的要香,这是我的第一台国产车,上月中旬提车到现在,总结了一些用车感受。
优点有以下:
乘坐真的很好,椅子比较软很舒服,而且很豪华,空气悬挂虑震不错。空间感也很大,椅子可以放平,里面的储物空间真是多,哪里都可以放,很实用。驾驶感受远远超出我的预期,很平顺丝滑,自动驾驶在高速上车不多的时候用非常好使,车好开很轻松,油门刹车转向调教真心可以。配置基本到顶了,不用额外花钱去做什么改装了,我需要的这车基本都有。
缺点吧,音响效果在重低音时比较混浊,自动驾驶时在道路比较靠右,总让我习惯靠左边的我害怕和右边的车剐蹭,特别是超车时。
主要就是这些,这个车确实解决了我这种奶爸的需求,配置和驾驶体验对得起这个价格。
Sergio:我和你定的配置一摸一样就等八月提车了,煎熬!这车太诱人了
江湖人称122:确实很牛,我试驾了,和bba完全不是一个时代产品,吊打它们
苑斌123:最近也在看M9,越看越想订
【最不满意】
暂时没有,对了,非要说的话那就是第三排座椅低,六座七座车都有这个情况,问题不大。
【购车经历】
准备换车之后就是一台一台的试,小鹏,理想都试过,当然,还有BBA,问界M7给我的综合印象最好。
【提车价格】
指导价,没优惠,也没有地方补贴了,反而还要交购置税,买了个延保,保险九千多,基本上就是这些。
【驾驶感受】
一句话概括就是坐着比开着舒服,实话,这车的精华在第二排,我要是坐这车,几百公里可能都不带累的。
【油耗】
刚提回来不久,目前就亏了一次电,表显油耗11,应该不太准,后面多少会降一点。
【续航】
增程式汽车内部系统具体怎么工作的我没研究过,像发动机和电机怎么配合工作不太清楚,提车的时候是满电,然后我去加满了油,当时仪表盘显示总续航1168km,这个印象特别深,第一次开1000+续航的车。
【动力表现】
动力不用啰嗦,四五十万的新能源车,动力都不过关,不可能卖这么好
【乘坐体验】
除了第二排,副驾驶其实也很舒服,拿放水杯比第二排还方便一点,如果只是家用的话,不存在什么老板座位,都挺舒服的
好好养猪:这配色帅啊贴的什么颜色的膜
人间谜走:请问一下 你预定了多久拿到车的?
乡音无改旧难回:m7应该是最拉的,车太晃了,刹车点头也很重。
最喜欢的地方主要有几个地方,第一是行驶质感真的好,空气悬挂很舒服,沟沟坎坎都不怕,
第二,方向盘轻,好开,这是油车换电车最明显的优势;第三,智驾好用,现在这时代没有智驾的确说不过去,油车开够了。
不满意的几个地方
后排的投影效果一般,准确的说效果不如电视或者液晶显示屏,看着确实高大上,实际体验一般。
遮阳帘是手动的,我发现几家国产新势力的遮阳帘都是手动,包括小鹏X9,而这车落地接近60万,还是手动遮阳帘,感觉有点掉档次。
二排扶手不够宽大,扶上去感觉“包围感”不够,能漏出手腕没有任何承托,建议增长增大增宽。
其他的感觉就比较优秀了,最最吸引我的还是行驶质感,也就是好开。
广州粤兴塑胶张鹏:后排空间那么小吗,还是大长腿太长了,都顶座椅了
小帅哦666:幸亏没要幕布 孩子太小 上车就要看 现在没有 看不了啦
我来了_你在哪里:都说国产车崛起了,是真的吗?车机比别人好,什么语音交换,智能坐舱,是甩别人几条街,那是技术吗,算技术吗?但真正有技术的有几家车企,什么是技术,你弄个V6,V8那才是技术,有自己的底盘调校技术能超过你们说的快倒闭的现代那才是技术,还有一些插混,速天拿100米加速说事,家庭用车真的需要2秒过百吗,家用车7秒过百都很棒了,家用车又不是赛车,还有许多爱国人士买了某国产的插混,增程,纯电的车,在高速上为什么都不敢开超过120,用低速来实现你们的省电,省油,最后给中国高速添堵,你们就爱国了
第一次油换电,家人一开始坐着有点晕车,现在已经逐渐适应了。小车换到大车后平时出入地库,车位停车,过一些比较窄的街道都得时刻注意,目前还没完全掌控过来。车子的驾驶感受还是不错的,转向这些比较精准,大车的开船感多少有一些。智能座舱用起来确实方便,车机的界面和操作逻辑和手机平板大体一致,不需要什么学习成本就能很快上手,就是小艺有些过于灵敏,有时候说话声音大点就会被唤醒。车内空间挺宽敞的,一家人坐着不打挤,零重力座椅舒服,不过二排扶手有点小,不太好放手,三排座椅短,六七座车型的通病,投影幕布显示效果没有液晶屏那么好。另外,辅助驾驶这块还需学习,城区智驾稍微有些保守,并没有达到所谓“老司机”水平,高速智驾要更好用一些。续航这块中规中矩吧,毕竟用车这段时间刚好遇到夏天,空调就没断过,平时纯电续航基本上就保持在140KM的样子,跑城区足够用,长途可以用油,走哪都比较方便。
郭钢铁62:太有钱了
用户7503527618133:问界少买,我这个厂就是给赛力斯做线束的高压低压,那个线我都不想说真的拉胯其他也是一样的我都不敢买电车了
AA毕宇航:小姨敏感你可以给它呼叫换个名字,智驾的话出厂都保守然后随着你的开车习惯它会学习跟你平时开车越来越像。
近年来,随着新势力品牌不断推出新品,整体的定位也越来越高,而之前定位大型SUV的理想L9可谓是“名利双收”,而问界品牌也推出了M9与之抗衡,甚至在理想L9五百万以内最好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千万以内最好的口号,出于好奇我自然也去试了一下,看看其实际表现究竟如何。
试驾车是纯电顶配版本,即指导价56.98w的Ultra版,双电机530马力,单看参数属于是正常水平,试驾时电量还是比较多的,实际表现上,绝对动力还是挺强的,推动这个尺寸的车也远远超出了“够用”的水准。舒适模式下整体电门还是比较线性好控制的,急加速也能输出比较多的动力,突然的急加速也有一个动力线性上升的过程。运动模式下也比较好控制,整体会更加灵敏一些,此时急加速动力输出也依然线性没什么突兀感,总体表现考虑到定位可以给到好评。
底盘表现分开说,舒适模式下前排对于小振动的处理还算比较到位,稍微有点“忽悠”但也能接受,不过走一些路小的一些起伏反馈还是比较明显的,倒不是拉不住的感受,而是上下动作有些偏快,走一些单边的坑洼还是有点左右摇晃,一些中小的连续震动处理的还行,过减速带也没什么问题。不过后排的感受会比前排明显要差一些,小振动的过滤明显就没这么好了。运动模式下整体稍微紧绷一些,路面小起伏的反馈稍微少一些,但总体还是以舒适性为主。
运动性表现还可以,这么大个的SUV也不是运动定位,所以激烈驾驶咱就过了,日常稍微快点的过弯什么的侧倾控制倒是还行,不会有太过夸张的车身动态。
转向手感好评,低速很轻,随速随角度的增益也比较到位,不同速度下的回正力也挺好,指向性正常SUV水平没什么问题,车身跟随性考虑到尺寸也没什么问题。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没有后轮转向,但考虑到这么大尺寸这台车的转弯半径还算比较小了,这点还是比较好的。
刹车脚感好评,电制动和机械制动的衔接还是比较到位的,很容易上手刹的平稳,没什么问题。
NVH好评,环境音的隔绝还是比较到位的,电机声音的隔绝也没什么问题,时速100以内风噪和路噪的处理都非常好,而100到120噪音的增益相对比较明显,不过总体还算安静。但美中不足的是这台车的二排其实可以察觉出明显没有前排安静,还是有一定进步空间的。
静态上,这台车的外观还是比较有辨识度的,车头灯虽然功能很炫酷,但造型让我想到了一位故人(车),侧面造型还是挺大气的,就是也让我想到了一位故人(车),当然总体好不好看见仁见智。
内饰比起之前的问界车型有所变化,给了三个屏幕,总体的用料没什么问题,但整体感觉不是很高级,这点见仁见智。车机屏幕连接处的黑边看起来不是很高级的样子。车机系统倒还是问界一贯的菜单逻辑,总体还是比较好上手的,但不知道是不是展车个例,这台车的语音助手比较的“智障”,语音点个歌都无法执行,不清楚怎么回事,同时一些细节做工也不是太好。
前排人机工程学好评,座椅乘坐感受还算比较舒适,方向盘也很容易找到合适的位置。第二排好评,调度还是比较多的,座椅本身的乘坐感受也没什么问题,电调的扶手还蛮有意思的,空间也是这个尺寸SUV的正常水平。第三排考虑到SUV的架构好评,但和一些真正的MPV还是有明显差距的,座椅的乘坐感受在三排座SUV中算比较好的。后备箱空间还可以,在第三排座椅升起来后也还有一定的装载能力,之前第三排座椅放倒时如果和第二排有干涉的话会卡住的问题也得到了修复。
配置上,这台高配车型还是比较丰富的,电动门的使用感受还可以,还算是比较丝滑的,没什么突兀感。音响感受一般,没什么惊喜。第二排零重力座椅也简单试了一下,不清楚什么原因最开始无法展开的同时也没有提示,过了一会才能够展开。第二排的投影算是个比较创新的点,实际使用体验一般,虽然尺寸很大,但清晰度和亮度依然不足,由于距离很近尺寸大也没什么优势。同时想要放下幕布的话前排座椅需要去到很靠前的位置,冰箱尺寸也不大,比起一些对手还是差点意思。
总的来说,这台问界M9的表现我觉得还算是差强人意,在机械素质的完成度上还是比较高的,但一些小的细节和创新还有待商榷,当然这台纯电版肯定不是主销产品,终端销售肯定还是以增程版为主,毕竟能够加注神奇的液体在使用便利性上比起纯电版才是真正的“遥遥领先”。
一晃,问界M9也上市有一段时间了,这辆车的优缺点,不少车主和评测大佬已经做了很多次了,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看多了,所以,对这车的优缺点,想必也是略知一二的,但是,眼瞅着这辆车很难不让人怀疑赛力斯给没给公关费,居然有那么多人夸,也有那么多人黑,因此,我们换个角度来说说问界M9那些看不到的缺点。
第一个:扶手箱偏小,很多人可能也发现了,虽然,这一点很多人,有些人不以为然,觉得扶手箱无非就是装一些车里面平时用不到的东西,哪怕删掉也影响不到,是的,看起来是这么一回事,但真正到了用的时候,问题就暴露出来了,问界M9估计是光顾着弄个冰箱,完全忽略掉扶手箱的重要性,导致扶手箱变得空间比较紧张。
第二个:杯架太小,问界M9在杯架方面,贴心地用一个木板挡住了,但是,杯架的小也是真的小,甚至连两杯可口可乐都放不下,哪怕专门的奶茶能放下了,也会互相之间冲突,车主要想有更好的体验,必须先去买一个杯架扩展槽来,不然,就等着被卡死吧。
第三个:后排娱乐屏反光问题,也不知道是不是问界的工程师在设计方面没有考虑到,还是后排娱乐屏就是赠送的产品,没有过多去设计,比起理想L9的娱乐屏来,问界M9的娱乐屏只能说是一般般,在阳光充裕的地方,反光特别严重,看久了难免会视觉疲劳,而且后排的人要看的话,还需要长时间保持抬头状态。
第四个:车内没有220V电源,这件事情有人会解释说是因为问界M9已经满足了大部分人的使用了,220V基本没啥用了,毕竟手机都可以充电了,根本用不着其他东西,是的,看起来是这么一回事,可问题是当你需要去烧热水啥的,甚至其他一些需要用到电的东西,那这时候的麻烦就非常烦人了。
第五个:各种摆设不合理,比如说点烟器的位置,平时看起来没啥感觉,可真到用的时候,麻烦程度非常厉害,要知道,车主大多数如果喜欢用蓝牙耳机和无线充啥的,这件事情就不好说了,非常占地方,很多车主但凡用起来,真的非常费劲,偶尔开起来不会有什么,可真到用的时候,车主就知道有多闹心了。
第六个:座椅偏硬,这件事情,大家平时代步开,真不会有什么感觉的地方,可一旦用久了,座椅偏硬的问题就会暴露出来了,特别是一些时候,需要长时间开车时,车主能很快就感受出来这辆车的座椅很硬,坐久了难免会屁股疼啥的,特别累人,什么女皇座椅啥的,更是十分鸡肋,用起来不怎么好。
最后,这倒不是说问界M9就完全不好,事实上,这辆车还是有蛮多的优点,还算领先的智驾,搭配上扎实的安全技术,还有底盘调教也是不错的,但问界M9的目标定位是一辆家用SUV,在产品的用户体验方面,做得比较稀烂,就对车主影响比较大了,当然,要想百分百完美是不可能的,所以很多时候,还是要靠我们自己去DIY,这也是买车后的一种乐趣,一种苦中作乐的精神。
怒喷嘴炮:原来不是车主也是可以打分的啊
青春憨动:论做工我的特斯拉差劲的一b。
平顶山三人:6座版载重380公斤,人均64公斤就超载了
基本情况:坐标,广州,购买车型,Ultra增程版,提车时间6.2,提车周期,两个月。
昨天跑了一趟山路,简单分享一下驾驶体验,满电出发,动力很充沛,上山路段电掉得飞快,app上面一看,百公里电耗30多度。过弯不敢快,车太宽了,总担心右边轮胎掉沟里,车身并没有明显的侧倾,座椅对驾驶员的支撑也很到位,这个好评。下坡的时候由于动能回收,刹车的脚感个人觉得不如油车线性,好处就是能反充不少的电。总的来说,这车更适合城里和高速,主打的还是一个平稳舒适大空间。
点评车型:
2024款问界M9 Ultra增程版六座
4分“优秀”不知道为什么高速120整车很震,体验很不好,其他都不错,市区通勤就没这个问题
智者苹果DFJ:尝试去把轮胎拆了看看,是不是里面的静音泡沫掉了。我之前看到过类似的情况,静音泡沫胶水粘上去的,脱胶了。低速影响不大,高速就有莫名的震动
HooKuang:做一下动平衡
智者苹果DFJ:还有你这个问题是新提车就有,还是近段时间就有的?如果是最近才出现的,很大可能就是静音泡沫的问题
【最不满意】
自动泊车人必须在车上,有时候停好之后就不好下车了。
【驾驶感受】
大车,肯定不如小车灵活,但是够稳,120码都没啥感觉,开着也感觉不到路面细小的颠簸,过滤得很干净。
【最满意】
车内静谧性很好,窗户关严实的话完基本上听不到车外的声音,零重力座椅很享受,打开荧幕跟家庭影院一样,第一次在车内看欧洲杯,感觉很不错,以后出门玩完全不用担心休息的问题,车里就跟家里客厅一样
时髦生活家IXQ:现在更新了自动泊车可以在车外,还可以用手机遥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