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万黄金售价区间内“得性价比者得天下”而轩逸就是那个性价比之王。第十四代轩逸外观设计十分成功,动感的造型与天籁十分相似,很大程度的提升了档次感。对于日渐年轻化的市场,轩逸这样的外观设计更能博得年轻消费者的喜爱。内饰设计方面轩逸同样突出,仔细去感受实际上用料并不是很豪华,还是A级轿车该有的那些材质,但轩逸通过凹凸有致的设计和别有用心的配色营造了十足的豪华感,这样的做法十分聪明,很轻松的就赢得了好感。配置方面,常规配置分布的很好,并没有出现很多顶配独占的“流氓现象”。智能配置是轩逸的一大亮点,车联网、高德地图导航、酷我音乐、爱奇艺视频、语音控制一系列的智能配置让轩逸在同级市场脱颖而出,这份便利谁用谁知道。日产家族优秀的人体工程学设计让轩逸拥有很舒适的座椅,座椅填充到位且很柔软。后排中央凸起比较低,横向空间较大,但纵向空间在同级中中规中矩,且后排座椅不支持放到,空间灵活程度不高。动力方面1.6L CVT动力组合应对日常使用完全足够,轩逸的动力响应十分灵敏,转向手感也很轻快,这台车在市区行驶感觉十分灵活。底盘舒适型方面,虽然轩逸后悬架为扭力梁,但填充厚实的座椅拥有很好的缓冲作用,后排颠簸感处理的是同级中最好的。结合以上来看,轩逸的综合实力在同级别中确实非常恐怖。
评价一台车的好坏,销量自然是硬道理!
老少皆宜的外观击中了很广的受众面,成为了消费者靠近它的前提。再加上好开省油,后排实用,用车成本低廉,这些关键的产品力都让轩逸顺理成章成为爆款。新轩逸比经典款更加时尚一些,当然价格也贵了一点。
轩逸的内饰居家味很浓,很温馨,中间三个炮筒型的出风口又跳出一点活力,调剂了整体的沉闷感。大面积的皮质覆盖面,为使用舒适也加分不少。
中控大屏取消了实体按键,实际从左上总要够着胳膊有些不方便。大屏整体体验没有国产车那么好,有“智慧加油”功能,能省一些钱,支付在车上就能完成,很方便,冬天天气冷了,这个功能更实用一点。
日产大沙发美名依旧,座椅填充扎实柔软,对身体的承托很到位,舒适度接近满分。后排座椅的用料没有被区别对待,和前排一样舒适,空间感在这个级别也算是大的。遗憾的一点是后排座椅不支持放倒,无法给后备箱拓展,空间利用的灵活性不足。
驾驶感受上,车辆搭载的1.6自然吸气发动机 CVT变速箱是一套技术很成熟很平顺,完全是为了照顾家用实用的搭配。1.6L发动机动力输出很灵敏,一点油门就蹿,中低速反应很快,比朗逸等怎么踩都不走的表现强太多了。车开起来灵活,省油的优点继续保持了下来。
不过在隔音降噪上还以有改进提升的空间,加速的时候、高速的风噪都是比较明显的。
轩逸的优点很明显,好看、省油、轻快、空间大,不管是老款还是新款都是如此,相比之下噪音等算不上什么不足了。
点评车型:
2021款轩逸 1.6L XL CVT悦享版

4分“优秀”油耗方面还是比较省油,个人最好成绩5.3,你们呢?
噪音方面,胎噪和路噪在跑高速时候比较明显。
空间上来说这个价位的基本都差不多
油门和刹车个人觉得很灵敏,在车子起步0-60加速阶段会有点慢,但提速很平顺
总结:想要性能的车建议别考虑这款,这就是个家用代步工具,扯性能跑得快太肉了的跟这八竿子打不着啊。外观漂亮内饰用料还省油就完了。
作为国内销量最好的A级轿车,轩逸的产品力十分均衡,即便是有些许瑕疵,但都是消费者可以接受的,或者说,对比同级的其他车型来说,这点小问题微不足道。在老款车型上,最典型的问题就是自动挡车型的脚刹。要知道同级别的大多数车型都换装了电子手刹,而轩逸还是脚刹,确实在使用体验上表现不给力。
于是,在2022款轩逸上,除了最低配,其余三个配置都换装了电子手刹,同时还配上了AUTOHOLD,虽说是晚了点,但对消费者来说,好饭不怕晚,有了这个配置的调整,轩逸的在这个级别的产品力就没啥短板了。
其实销量已经足以说明问题。轩逸不是一款所谓让人喜欢的车,但它却是一款最能解决家庭用车场景的车。
空间和舒适是它的传统优势,大沙发是它在坊间的外号,在新款上,这样的优势也得到了延续。
动力是1.6L+CVT的老搭档,初段和中段的提速都还不错,只是到了后段,动力才会明显不足;而且动力的响应很快,尤其是在起步阶段,开起来还挺冲的,在变道卡位的时候,还是很给力。
底盘是这个级别最常见的前麦弗逊后扭力梁,得益于多年的技术沉淀,这并不高级的底盘结构的实际体验还很不错,很好地兼顾了日常的舒适和驾驶。
转向对于家用轿车来说是很合理的设定了,转向有一定的阻尼力道,转动起来还蛮有质感的。
另外,这辆车虽然只是低配,但智能车机已经搭载,采用了科大讯飞的数据包,语音指令可以控制车窗、天窗、导航、空调等功能,而且识别率很高,日常用起来还是很方便。
据我们从4S店了解到的数据,这个配置就是消费者买得最多的配置,它配置较高,已经能够带来不错的舒适用车体验。十分值得购买。
薛步鸣:09款轩逸用到现在车况依旧良好,销量好是有道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