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公里打卡豹5是一个命运多舛的车子,我是一个豹5领航版盲定用户,经历了太多它的负面新闻,1月3日提心吊胆地提了新车,怀着忐忑的心情经历十个月的南征北战行驶27195公里,很庆幸基本没有遇到网上说的大问题,即使有小问题每次回店检查和保养都会及时主动打“...查看全文
#车主有话说我的汉的续航能耗大揭秘 作为一名比亚迪汉dmi车主,今天来给大家分享一下汉的续航能耗情况,希望能给正在选车或者对能耗感兴趣的朋友们一些参考。 我的车是比亚迪汉dmi2024款,2024年4月入手,到现在也有接近一年的时间了。当初选择这款车,除了被它的外观和内饰设计吸引,其出色的能耗表现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经过这一年的使用,它的实际表现到底如何呢?下面就和大家详细说说。 先聊聊驾驶习惯对能耗的影响。我开车比较平稳,很少急加速和急刹车。在市区行驶时,我会提前预判路况,尽量保持匀速行驶,避免频繁启停。在高速上,我也会按照经济时速行驶,一般控制在60公里/小时左右。这种驾驶习惯让我的能耗一直保持在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 日常能耗记录很重要,它能直观反映车辆的能耗情况。我平时主要在市区通勤,单程距离大概10公里,路况比较复杂,有拥堵路段,也有畅通路段。通过车载能耗统计系统和一些第三方记录软件,因为是混动车型,平时我会尽量保持50%以上的电量,我发现我的车在市区综合能耗大概是(13.3度电+2.7升)/百公里。在夏天开空调的情况下,能耗会稍微上升一些,大概增加 3度电/百公里;冬天如果使用暖风,能耗也会有所增加,但幅度没有夏天开空调那么大。 长途续航方面,我的车是混动车型,满油满电,官方续航里程是差不多是1000公里。在实际长途驾驶中,根据不同的路况和驾驶习惯,续航里程会有所波动。如果全程高速,并且保持经济时速,不开空调的情况下,续航里程能达到900公里左右,基本能达到官方续航的90%。但如果遇到恶劣天气,比如大风、暴雨,或者频繁超车、急加速,续航里程就会下降,大概只能达到850公里左右。不过总体来说,这样的长途续航表现我还是比较满意的,而且因为是混动车型,中途休息充电(加油)也不会太耽误行程。 用车成本也是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由于我的车是混动车型,平时主要成本就是充电费用。如果在外面公共充电桩充电,费用会稍微高一些,每公里大概0.33元。相比之前开的燃油车,每个月的用车成本能节省不少。保养方面, 首保免费(3500公里或5000公里),后续每7500公里保养一次, 常规项目包括机油/机滤更换、空调滤芯、汽油滤芯、空气滤芯、火花塞、刹车油等检查更换。年均保养费用2000元左右,保险费用每年5000元左右,现在有了比亚迪自己的车险,保险费用还能再降,总的来说,整体用车成本不高。 最后分享一些节能技巧。除了前面提到的平稳驾驶、保持经济时速外,合理使用车辆的空调和电器设备也很重要。在不需要的时候,尽量关闭不必要的电器,比如座椅加热、音响等。在夏天,提前通过手机APP远程开启空调,降低车内温度,这样上车后就不需要把空调温度调得很低,能减少能耗。另外,定期检查轮胎气压,保持轮胎气压正常,也能降低滚动阻力,从而降低能耗。 总的来说,我的比亚迪汉dmi在续航能耗方面的表现让我很满意。当然,不同的车型配置、驾驶习惯和使用环境都会对续航能耗产生影响,大家在买车和用车过程中可以多关注这些因素,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节能方式。
#宋PLUS DM-i用车心得各位车友好,我是宋plus DMI车主。 我是2022年购买的宋plusdmi旗舰版,这是我入手的第1台车。当很多朋友得知我想买电车的时,都劝我:现在电车技术还不成熟,尤其是电池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劝我最好是买油车。当时在网上的确有看到相关的报道,如电车在碰撞后,电池燃烧、爆炸等相关新闻。 但后来又想:就算油车发生碰撞也有可能存在这种风险啊,关键是开车要注意安全。再三思考以后,我还是坚持了自己的想法,买混动车!电车出行成本相对较省,又符合自己的预算。当时也有了解比亚迪的电池技术还可以,尤其是他的刀片电池相对是安全的。今天就来说说刀片电池和锂电池的特点对比。 比亚迪DM-i用的是刀片电池,也就是磷酸铁锂,它在安全系数以及充放电循环寿命上都优于市面上主流的三元锂电。 在试驾宋PLUS DM-i之前,我还通过网视频了解了刀片电池的针刺实验。视频演示了;人为地用“针”能刺穿电池包,从而触发最严重的电芯内部短路,直接测试了电芯的安全性。 与刀片电池作对比的是目前极为常见的NCM镍钴锰VDA铝壳方形电芯。测试在室温为25°的室内空间进行,并且对比测试当中室温、湿度等完全一致。对比结如下: ⚠️VDA铝壳方形三元锂电电芯: 钢针刺入电芯的瞬间就伴随着冒烟与喷射出火花,随后瞬间爆燃,火势极猛。而从监控可以看到,短路后的电芯电压骤降为0,温度剧烈攀升,安全阀温度大于500℃。而且在刺穿后的数分钟内,电芯还在持续燃烧。 ⚠️刀片电池: 而刀片电池的结果则完全不同,从钢针刺入,到贯穿整个电池,我都没有发现任何的烟与火,从监控数据可以看到电池的电压缓慢下降,安全阀温度也在53℃左右。 结合现场的状况看,刀片电池明显比三元锂电安全得多。 与此同时,搭载在插混车型上的刀片电池还配备脉冲自加热技术和冷媒直冷技术,脉冲自加热是通过控制电池高频充放电,来达到电池内部生热,而冷媒直冷技术则是利用空调冷媒来对电池包冷板进行制冷,从而对电池实现快速冷却。 除了刀片电池之外,车体架构也针对电池包安全作出了优化,例如车底两侧使用了高强度的热成型钢材,避免侧碰挤压电池,车底还包裹了玻璃纤维护板,防止底部磕伤。在车内乘客保护、电池包保护这件事上,宋PLUS DM-i还是想得挺周到的,看到侧面框架、车底用的高强度钢材占比就知道了。 当然,大电池单体+无模组设计让DM-i混动系统电池组的零部件减少了35%,更少的零部件,更紧凑的电池,为车内腾出了更多空间。 此次DM-i平台车型所搭载的刀片电池包会根据车型的不同匹配不同容量,官方给出的数据在8.3~18.3kWh,以满足51~110km的纯电续航。而为了让那些把插混车当油车开的用户重新用上充电功能,比亚迪还给DM-i适配了快充转接头(仅110km版本),以后插混车在高速服务区也能充电了。 选比亚迪电车,出行安全,祝大家出入平安,新年快乐!
#XC60用车心得车友们好,小威结合三年用车经历,分享一份自己的用车感受供车友们参考哈! 购车原因:家里有一台16款福克斯,随着孩子出生明显不够用了。福克斯名副其实的好车!也是福特最后的倔强!现在还没卖,8万公里!真的不舍得。于是在2021年6月开始着手考虑...查看全文
#小米SU7提车日记买车过程 发布会当天下定,其实也很盲目,那会挺拧巴的,生怕车不好,也很担心第一次做车的小米会不会很冒险,但是秉持着相信雷神的心态最后还是付了创始版的大定,然后后面试车之后更后悔了,没有一步到位买max,心里还是安慰了自己毕竟中间挺大差价的,...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