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圈友鲜试驾🚘上次店里没约上试驾,那么咱就让它送车上门来试驾,小鹏G6号自称是六项全能轿跑SUV”,作为车友本着不吹不黑跟大家聊聊我的真实体验,大家一起探讨下,从动力到智驾优缺点一次说明白。 ✍ 1. 动力表现:这车开起来是真猛!官方说电机功率升级了参数咱也看不懂,但试驾车一脚电门踩到底,确实有明显快速推背感,速度一下子就来了,环路并线超车真跟玩儿似的还特稳,销售说这是“电动车短跑冠军”,特意在高速上从80提速到120,没有工具所以没测秒,但是可以肯定几乎没延迟。慢速堵车时跟车也不费劲,不过急加速时车有点劲头大“窜”。对对新手不太友好,遇见堵车频繁启停的话,一定注意脚下控制力度。 也不用过分担心开两天就习惯咯。 ✍🏻2. 刹车是非常稳还反应快但脚踩时偏硬,不像有些车软绵绵的。还测试了一下50迈体验急刹,车身不点头副驾驶销售人没有前仰后合,日常城市用车这点对坐在后排老人小孩特别友好。 我对这车刹车脚感偏硬,如市区堵车频繁踩刹的话,脚容易累我试驾半小时下来脚脖子有点累,也有可能因为我是女生的原因。如果女生购买要试下店里一般都可以调软一点。 ✍🏻3. 当车30迈车速拐直角弯主去小辅路时,方向盘很轻车头很轻松摆直,几乎感觉不到车侧倾。反正就是很轻盈轻松。销售说车底盘是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的还有欧洲调校,这些卖家专业术语我也听不懂但实际确实挺稳。 45迈稍微带点速度过高架盘桥弯,车身明感有点倾斜但底盘抓地力还不错还能稳稳hold住。 ✍🏻4. 底盘滤震是这车的一大亮点!20迈低速过减速带颠簸不强还算柔和,我刚说说“比坐某牌滴滴还舒服”。销售就又开吹什么太极衬套矩阵,液压回弹减振啥的,说的还挺高大上的。实际体验也确实是过烂路不颠。试驾时路不熟车压了个挺深的坑,底盘还是“咚”一声闷响,吓了我销售一跳好在车不松散下车看了也没事。 ✍🏻5. 高速智驾直接按方向盘左侧键两下,自动跟车车道保持很稳,前方有慢速车G6的变道超车还是果断的。打灯后“唰”一下就并线了。还遇见了个大货车贴我车太近,小鹏G6主动往旁边避让了下,这是自我安全保护感拉满。 👉🏻在国道智驾时红绿灯识别准,绿灯自动起步。遇到行人或电动车突然窜出来,能紧急制动刹不过有点急猛,我和销售都点头了😰不过这样更安全,必定蹿出来的都是危险的。 ✍🏻导航目的地智驾出现个明显错误。智驾都是跟着导航设定走,结果在离4s店300米的双向马路中间 处没语音提下小鹏G6自己退出智驾停在那里了。这跟车位到车位梦想差距有点大。销售说这是之前别人把位置定错所以出现这个问题(鬼话) ✍🏻6. 下车自动泊车这是新手的福音,我作为老司机看了都服气,自动泊车绝对是这车亮点侧方停车、倒车入库一把进,倒车时还很柔一点一点的进入,防止突发事件为安全添保障。如果选人在车内自动泊车,车机屏幕有360度影像,四轮胎连轮胎位置都看得清楚。 🚘7. 优点和不足 ①优点续航实在官方标725公里,试驾开了50公里(市区+高速),表显电耗12度,和官方12.5度接近,满电跑600公里没问题,长途不焦虑。 ②充电快主打5C超充10分钟能充450公里,我想试下销售说得找专用桩,普通快充桩速度一般。 ③隔音好双层玻璃天气好时关上车窗世界瞬间安静,那天试驾赶上北京九级大风我们还跑在高速上,风噪是明显感觉出来不过没有漏风的声音。 👉🏻不足: ①有待提高车机偶尔的卡顿现象,切换音乐或导航时,屏幕反应明显慢半拍,希望后续OTA升级能优化。 ②后排座椅靠背角度小高个子坐久了容易累,不如某些竞品能调节到葛优瘫姿势。 ③价格虽低,但配置有取舍减配,低配版少了座椅通风按摩,想要舒适配置得加钱。 🚘适合日常通勤+偶尔长途的群体,这车续航和充电速度够用。还有自动泊车和高速智驾老让人省心省力了。如果是经常跑偏远地区的,先查查附近有没有小鹏超充桩。还有对车机流畅度要求极高的,建议等系统优化后再入手。 G6虽然比M03后面轿跑弧度高,但是身高超过1米8的,还要亲自试试后排座椅角度能否接受。 🚘试驾后的小建议 1. 一定要体验智驾和自动泊车这是G6的核心卖点,别光听销售吹得自己上手试! 2. 对比竞品同价位的比亚迪宋L和特斯拉也试试,底盘和智驾各有千秋,G6的优势就是便宜。 3. 可以等等首批车主反馈必定新车刚上市。 🚘总结 2025款小鹏 G6号称是“性价比卷王”,图灵智能、5C快充能跑、坐着舒服,但细节上还有提升空间。车机慢半拍,智驾途中下线,指定快充桩等,咱们买车图个实在实用价格合理,小鹏G6这车家用够用但别被专业术语整迷惑了,车没有十全十美的,建议购车前多两次试驾。 PS:本人身高153cm
#你买这车后悔了吗?蔚来汽车作为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品牌之一,近年来在快速发展的新能源市场中占据了一定份额,但其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也不容忽视。 1. 市场竞争加剧 国内竞争:比亚迪、理想、小鹏等品牌在价格、技术和市场策略上持续发力。比亚迪凭借成本控制和全产业链优势在中低端市场占据主导,理想通过增程式车型精准定位家庭用户,而蔚来主打高端市场(30万元以上),面临受众有限的压力。 国际巨头挤压:特斯拉频繁降价策略直接冲击高端市场,宝马、奔驰等传统车企加速电动化转型,进一步分流高端用户。 2. 财务压力与盈利难题 持续亏损:蔚来2022年净亏损达144亿元,2023年Q3单车毛利率仅为11%(2022年同期为16.7%),远低于特斯拉(约18%)和理想(约22%)。换电站、充电网络和用户服务(如NIO House)的高投入导致运营成本居高不下。 现金流紧张:截至2023年Q3,现金及等价物约452亿元,但单季研发投入超30亿元,叠加每季度约30亿元的净亏损,若无新融资或销量大幅提升,资金链可能承压。 3. 技术与供应链挑战 电池成本:碳酸锂价格虽从60万元/吨高位回落至2023年的20万元/吨,但电池仍占整车成本40%以上。蔚来的换电模式需额外储备电池,进一步增加成本。 芯片依赖:高端自动驾驶芯片(如英伟达Orin)依赖进口,地缘政治风险可能影响供应稳定性。 4. 用户增长与品牌定位 销量增速放缓:2023年全年交付约16万辆,同比增长30%,低于行业平均增速(中国新能源车2023年增速约35%)。高端市场容量有限,30万元以上纯电车型占比不足新能源总销量的10%。 品牌溢价能力:蔚来用户忠诚度高(NPS超60%),但高价策略在消费疲软环境下可能面临挑战。例如,ET5起售价32.8万元,竞品特斯拉Model 3后驱版已降至26万元。 5. 政策与外部环境 补贴退坡:2023年中国新能源国补完全退出,对高端车型影响相对较小,但地方性优惠政策(如牌照、路权)减弱可能影响消费决策。 全球化风险:蔚来在欧洲采用“订阅模式”,但欧洲市场对本土品牌保护较强,且充电标准差异(如换电站需适配欧盟标准)增加扩张成本。 6. 潜在机会点 技术壁垒:已布局全栈自研的自动驾驶技术(NAD)、换电专利超1,500项,第三代换电站实现5分钟换电,可能成为差异化优势。 生态体系:NIO Power充换电网络覆盖超2,300座电站,用户补能体验形成护城河。电池租赁(BaaS)降低购车门槛,提升价格竞争力。 政策利好:中国“双积分”政策倒逼传统车企购买新能源积分,蔚来2022年靠积分销售获利12亿元。 但是在2025年的今天,国产电车都在卷智驾,宁德时代也要出“巧克力”换电了。 兄弟们觉得蔚来2025年该何去何从。
#极氪007建议收集后驱智驾版,前机舱全是泥水,四驱版就会好很多因为四驱多一个电机。 我知道机舱确实不会做密封保护,你们的电路也都做过测试不会漏电,但是这么大面积的进泥水属实有点说不过去了吧? 没别的意思我就是想单纯的问一下极氪领导你们对众多车主反应的这件事一点都不重视吗?后期出现故障这些都是隐患啊,真心奉劝要买007的朋友们再考虑考虑吧,看看极氪对车主反馈问题的态度就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