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仰望U7 EV封面
    仰望U7 EV封面

    仰望U7 EV车友圈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4108车友等你加入

    车友

    4108

    认证车主

    0

    问答

    43

    口碑

    0

    加入圈子看车

    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232条内容

    锐评文轩当仰望U7车友圈涌入大量小米SU7 Ultra铁粉,而后者车友圈却鲜见仰望车主的身影,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产品定位的差异,更是消费群体价值观的分野。 用户画像的“折叠宇宙” 仰望U7以62.8万起的售价锚定百万级行政市场,目标用户是追求豪华体验与商务属性的精英阶层。这类群体更注重后排零重力座椅、五屏交互系统等“移动行宫”配置,社交场景多聚焦于商务圈层,对车友圈互动的需求相对低频。反观小米SU7 Ultra,凭借52.99万的“半价1.超跑”定位,精准收割年轻高净值用户和科技爱好者,这类人群天然活跃于社交平台,热衷于分享赛道成绩、改装方案等话题,形成强互动社区氛围。 2.性能与豪华的“单向引力” 从产品特性看,小米SU7 Ultra的1.98秒零百加速、350km/h极速和赛道调校,满足了年轻人对“速度图腾”的崇拜,其科技普惠理念甚至吸引了部分预算充足的性能控跨界关注。而仰望U7的云辇-Z磁浮悬架、后轮转向等技术虽惊艳,但3095kg的车重和行政级定位,使其更像是“移动的私人会所”,难以激发普通用户的热议欲望。性能参数的天花板更容易引发破圈讨论,而豪华配置的门槛感则天然筛选了受众。 3.品牌基因的“流量密码” 小米自带互联网基因,通过米粉文化、生态联动和雷军个人IP,构建了强大的粉丝粘性。SU7 Ultra发布时“两小时订单破万”的盛况,本身就是一场流量狂欢的产物。相比之下,仰望虽依托比亚迪技术底蕴,但高端品牌仍需时间沉淀社群文化,其用户更倾向低调的圈层认同而非公开表达。 4.打破次元壁的可能 这种现象恰恰证明中国汽车市场的成熟——不同需求都能找到对应产品。或许当仰望U7推出高性能版本,或小米SU7 Ultra迭代豪华配置时,车友圈的“单向流动”才有望被打破。在此之前,与其争论孰优孰劣,不如庆幸我们正见证国产车在多元赛道的集体绽放。

    03-28
    还好我穷,图1还好我穷,图1
    还好我穷,图2还好我穷,图2
    还好我穷,图3还好我穷,图3
    还好我穷,图4还好我穷,图4
    还好我穷,图5还好我穷,图5
    03-28
    03-28回复
    03-28
    03-28回复
    03-28回复

    锐评文轩60万级仰望U7对比50万小米SU7 Ultra:路线不同还是实力碾压?

    03-28

    #辣评新车🚗目前U7是要发布了,不管是前面爆料的爆胎不会失控,后面的美式截停依然稳定,到现在宣传的底盘可以快速的升高降低,好像都在宣传底盘的技术,不过有钱人会为这些技术买单嘛? 1.我觉得会为技术买单,但不是U7;目前U7的底盘技术都在友商的宣传里面多多少少看到了各种影子,不管最终效果如何,营销上面缺少了独特性 ,尤其是最近出的蔚来ET9和尊界S800,一旦豪华车缺少了稀缺性就意味着它的销量是好不到哪里去的,说白了有钱人不稀罕了,人家不缺的是钱,缺的是谈资,是孤傲。 2.U7的发布时间点我觉得会稍微有点晚了,大家关注更多的U8,U9,现在出一个U7,很难想象用户有什么理由不去买一个可以在水里开的U8,去买一个U7,U8当时出来的时候整个车圈大家都在说惊艳,都在怀疑比亚迪的技术,但是现在U7大家都没什么热点,不太关注这辆车,反而被蔚来ET9截胡流量了。 3.本身的品牌问题,U8好不容易建立的品牌口碑,在U9上面和小米SU7的赛道风波,到现在基本上没啥声音了,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个仰望品牌,号称那么厉害的U9如果比不过大家口中的“组装工厂”出的小米su7就尴尬了,所以可能忘记就是对U9最大的尊重吧。 4.产品的定位:有钱人是否需要这样一辆运动轿车,舒适度有一些,但比不过行政轿车;这个最好的例子就是帕梅,帕梅最初也是只有普通轴距版,但是后面出了长轴距版,为啥?因为这个级别的有钱用户大都是要舒服的,他们很多人已经过了那种争强好胜的年纪了,再加上开个车出去偶尔带个客户啥的也是需要一个空气大,坐起来舒服的车。 5.竞争对手:不和U8一样,U8当时的对手还是传统的BBA,所以它的亮相是代表了国产高端豪华和外资车的比拼,但是U7的赛道里国产的竞争对手一堆,不要说什么七系,S级了,蔚来ET9,尊界S800,甚至是小米su7ultra都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它的对手,竞争太大了,想靠单纯的产品力脱颖而出有点不现实的。 🚗总结:u7已经爆料很久了,迟迟才露面,这个更像是仰望的一个技术车型,想要走量的话,可能性不大了,至少不是U7该承担的任务。

    有钱人会为U7的这些科技买单嘛?图1有钱人会为U7的这些科技买单嘛?图1
    有钱人会为U7的这些科技买单嘛?图2有钱人会为U7的这些科技买单嘛?图2
    有钱人会为U7的这些科技买单嘛?图3有钱人会为U7的这些科技买单嘛?图3
    有钱人会为U7的这些科技买单嘛?图4有钱人会为U7的这些科技买单嘛?图4
    有钱人会为U7的这些科技买单嘛?图5有钱人会为U7的这些科技买单嘛?图5
    03-28回复

    #辣评新车昨晚看了仰望U7的发布会,还是有挺多惊喜的,客观的来谈谈我的拙见,首先表明立场,仰望U7我买不起,我也用不上,只是在客观的评述,欢迎大家理性探讨。 62.8万的价格我觉得并不夸张,反而相对低调了,尊界100万的预售在那摆着呢,小米Ultra的纽北限量版81.49万也在那摆着。目前国产新能源真不缺豪车,所以62.8万这个价格真的没那么出戏,并且仰望U7身上是实实在在有点东西的。 仰望U7的定位是行政轿车,没有去追求加速、极速这些东西,而是突出了主被动安全、乘坐舒适性。有“四电”更有“四电”,说到“四电”我开始也单纯的认为是四电机,当然四电机是有的,而其实更深的含义是电池、电机、电控、电悬挂。云撵Z在多种复杂路况上的表现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发布会视频,比我叙述更直观,乘坐的舒适度自己云感受一下吧。易四方+云撵Z在行驶过程中可以控制反侧倾,在遇到“美式拦截”情况追尾时,可以保持车身姿态。好钢用在刀刃上,钱是花在了技术上,别看到62.8万的价格,就说不如买Q7、X5这种幼稚的话了,传统豪华品牌除了品牌印象,现在论技术,他们有啥啊? 仰望品牌走高端路线,目前已经有了超过10000名的车主,这个成绩其实很不错了,有钱人不是傻子,真金白银拿钱消费是一定有吸引人的技术和体验,即便是贵,我们买不起,我觉得也应该尊重走极致技术路线的仰望。

    仰望U7-有点技术在身上图1仰望U7-有点技术在身上图1
    仰望U7-有点技术在身上图2仰望U7-有点技术在身上图2
    仰望U7-有点技术在身上图3仰望U7-有点技术在身上图3
    03-28
    03-28回复

    #辣评新车当看到62.8万的起售价时,我突然想起雷神那句"做车不是充门面,是让更多人开上"——所以感谢雷总,如果没有su7ultra的表率,我觉得u7应该可能不会定到60万吧。以前听说要卖100万的时候,我寻思这价格只能看看热闹。结果现在62.8万起,突然发现这车有点东西——不是车不好,是我钱包不好。这个价格比预售价百万的尊界 S800 低了近 40 万,比蔚来 ET9 的 BaaS 模式(66 万)还便宜。但要注意,U7 的入门版是五座纯电,而 ET9 的 78.8 万起售价已经标配双腔空气悬架和后轮转向。不过对比传统豪华品牌,同价位的奔驰 EQS 的售价要 84 万,虽然优惠力度大,但续航还短 100 多公里,配置更是差了一大截。 - 先说这车最硬核的安全配置。前阵子官方放出来的爆胎测试视频挺实在,120km/h爆胎还能稳稳刹停,方向盘都不带抖的。现在高速上爆胎事故不少见,光这个功能就能让很多老板动心——对比来看,蔚来ET9主要吹全线控底盘和自动驾驶,但对爆胎这种要命的场景没提解决方案;奔驰S级还是传统思路,靠钢筋铁骨和8个气囊硬扛,相当于“被动挨打”。 - U7的主动预瞄系统也值得说道,过坑过坎自动调整底盘,发布会视频5倍慢放的过杆和不碰果汁杯,真是开了眼界。虽然日常用不上,但遇到施工路段或者地库减速带或者路面有那种小的故障物,能少磕几次底盘和减少事故的发生还是有可能的。这技术目前算是独一份,传统豪车还在玩“魔毯悬挂”,但反应速度差着量级。 - 底盘悬架这技术确实感觉领先了,云辇-Z这是把磁悬浮技术微型化塞进减震器里。传统空气悬挂调节要150毫秒,它只要10毫秒,这速度比人眨眼还快。实际开起来过减速带像碾过块软糖,过弯又能撑得住车身。最逗的是这玩意还能发电,颠簸路面上跑着跑着居然能回收能量,这工程师脑洞确实挺大。 - 对比蔚来ET9的全线控底盘,U7明显更侧重“让车适应路”,而蔚来是想“让车接管路”,都很高级;至于奔驰S级,对比新技术,可能够稳但不够聪明。 u7发布会上展示最大的亮点应该就是展示的主动预瞄、平行横移还有麋鹿测试的表现了。其实真实使用用车中,主动预瞄的使用我感觉会比较鸡肋,毕竟如果平时的活动区域都是在城区,路况一般都是很好的。而平行横移的使用场景在狭窄车位以及各种极限停车,确实会帮助更大一些——尤其是对比奔驰S级5.3米的车长,U7的螃蟹步简直是老小区救命神器。 - 我觉得表现最好的是麋鹿测试,这个绝对是提升了在突发情况下的安全。麋鹿测试95km/h的成绩确实很领先,而且看发布会的时候的表现,关键车身姿态稳得像平移。这个科技创新造就的底盘悬架能力和智驾安全,我觉得才是真的核心,安全才是最大的豪华。 - 最后说点实在的:我觉得追求科技追求安全表现目前选择U7看上去会表现更好。但如果更看重商务出行和场面,还是S级和ET9或者等等尊界S800,会更商务更稳妥。毕竟快来到百万级别,面子和里子的平衡比技术派更重要。

    U7值不值?要看怎么定位它图1U7值不值?要看怎么定位它图1
    U7值不值?要看怎么定位它图2U7值不值?要看怎么定位它图2
    03-28回复
    03-28
    03-28回复
    03-28回复
    仰望U7发布图1仰望U7发布图1
    仰望U7发布图2仰望U7发布图2
    03-28回复
    03-28回复
    03-28回复
    定价贵了10W图1定价贵了10W图1
    定价贵了10W图2定价贵了10W图2
    定价贵了10W图3定价贵了10W图3
    定价贵了10W图4定价贵了10W图4
    03-28回复

    #辣评新车仰望U7发布预售了,主要就是悬架厉害个四轮转向厉害,然后配上大马力,新能源三件套,冰箱彩电沙发,如果买一台用来租车应该很有市场。 小米su7Ultra目前日租大概2000左右,这是很多城市的均价,当然个别地方存在差异,像上海就爆出来日价1万的。这个车偏运动,静态体验没那么多,售价在五十多万入门,仰望U7入门62.8万,而且静态或者原地可玩性那么多,每天租金来个3000不过分吧? 抛开去路上拉风,那个存在风险太高,毕竟一千多匹的马力,3秒没破百,而且里程增加贬值多不划算,买个纯电,我们就做那种商场,或者外出商演展车用。 商场内: 直接在店门口,然后仰望U7不起电磁悬架挺厉害么?而且座椅按摩那些也有。直接在商场内开启跳舞模式,或者待小娃体验,打开悬架摇摇椅模式,然后车内播放:爸爸的爸爸叫爷爷,爸爸的妈妈叫奶奶!这不紧能够吸引很多小孩和家长,而且还有可能动不动就上热搜,这不挺好的么? 商演活动: 外出商演活动,仰望U7不是四轮转向么,可以原地调头画圆圈。弄个围栏围起来,没事就给大家表演一个原地转圈圈,配个音乐:爱的魔力转圈圈。然后转够了,是不是蹦一下,这吸睛效果不就来了? 一天3000块,当然不是天天都有,一年租用100天,也就是30万。两年60万,三年90万,算上价格波动,或者天数波动,以及保险,购置税,电费,好像3年也差不多能回本,还可以当婚车,或者自己开出去了拉风,好像也挺划算的。 还别说小米su7Ultra就有很多人这样干了,我主要是没钱,要不然高低整一个,或者要不拉点人众筹,大家当股东,后面分红?哈哈哈,开个玩笑,我觉得这车租用挺有市场的,你们觉得有没道理?

    仰望U7用来租车应该很有市场图1仰望U7用来租车应该很有市场图1
    仰望U7用来租车应该很有市场图2仰望U7用来租车应该很有市场图2
    仰望U7用来租车应该很有市场图3仰望U7用来租车应该很有市场图3
    仰望U7用来租车应该很有市场图4仰望U7用来租车应该很有市场图4
    03-28回复
    03-28回复
    03-27回复
    王炸啊。。图王炸啊。。图
    03-27回复
    03-27回复
    最近SUV市场图1最近SUV市场图1
    最近SUV市场图2最近SUV市场图2
    最近SUV市场图3最近SUV市场图3
    03-27回复
    03-27回复
    03-27回复
    03-27回复
    大佬们,这个价格你们满意吗?图大佬们,这个价格你们满意吗?图
    03-27回复
    傻逼比亚迪把百万级品牌直接干到六十万级图傻逼比亚迪把百万级品牌直接干到六十万级图
    03-27回复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