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iCAR V23建议收集v23确实是个好车,目前来说是个好看的车,公布出来两个电池版本,一个两驱401,一个四驱501,我想问为什么两驱版本不能搞一个80度电池续航550或者600毕竟有些车70度电就称有600续航了,v23四驱版弄个大电池,结果只能跑501,21寸轮胎而且胎那么薄谁还真拿去越野
#辣评新车这辆车看完实车之后觉得有点不实在了!对于这辆车的外观我没得说,之前也写过就是喜欢属于长到心坎里的那种!但是门板子一个手指头就能按瘪,门板子也太薄了我能想到唯一的好处就是开门杀无痕修复能省不少力气!另外塑料机盖!塑料前翼子板!塑料轮眉!见过吗?真的这辆车完全颠覆了我对家用车的一个认知!有人可能说塑料能更好的造型 能更好的减轻重量但是这玩是塑料啊,真的又让我想起小时候玩的四驱车,另外全塑料的配件修起来便宜吗?我觉得这覆盖件主要是给4S店的售后增加产值的,跟减重降耗关系不大这能省几分钱,这都跟全铝车身抗衡了只换不修,要不4S店这电车没多少返厂率。另外就是塑料的天生劣势北方天冷收缩变形需要注意,有可能机构缝会变大极端条件不排除能冻裂!包括车身结构也没有icar03用料来的实在,03当初摆在展厅的是一套全铝结构而这辆v23感觉所有的用心都浮在了表面改钢了… 车内其实我也发现一个比较尴尬的点我身高175体重170,驾驶位坐进去V23中控台顶膝盖。在踩刹车和油门踏板时,右腿膝盖被中控台的尖角顶膝盖。这种严重危害驾驶员安全的设计感觉还是差一点用心!没有仪表盘,没有座椅通风,没有尾门锁止器,后挡风没有雨刮,没有无线充 副驾没有手套箱,方向盘调节只有上下没有前后,这些都没有你还会接受它吗?我是不能接受的,有点像一句老话🫏💩表面光! 关于续航我了解了一下电池挺大60/80,续航确实不高400/500续航,配上这个AT胎,北京冬天能跑200?同级别车按照电量估算跑多远?小鹏p7+能标到615,特斯拉606,乐道60标到550,就因为是个方盒子就差这么多吗?所以这辆车要不要外观党买一辆还是要三思啊!总结就是还没有icar03实在!
#圈友鲜试驾iCAR V23试驾之后我的感觉是代步确实可以,但首先你得接受这个船感。 我的试驾车是一台银色的,展车是军绿色的,都还蛮好看。试驾车只是个单电机后驱的,我主要感受了舒适模式和运动模式两种,车上坐着两个销售、我和另一个试驾的人,可以说是负重500斤。 🚗加速感受 1⃣️深踩油门0-80的加速感受,我觉得就是纯粹的电车感受,我觉得可以用原始来形容,深踩下去的那一刻电机响应就来了,0-30的初段很快,说原始就是感觉没有什么特殊调教,再加上本身车身姿态就高嘛,所以全车人毫无例外就是一个很强的抬头,推背感确实给足了但体感确实不好。速度到60之后加速都感觉有点乏力,很轻松就把油门踩到底了,速度的攀升不快,100kW的电机可能带500斤多斤的人可能还是有压力的。 2⃣️就算是运动模式,后半段还是明显感觉得到拖沓感,乏力感依然存在的,相比于舒适模式来说,运动模式主要就是方向盘的转向变重了不少,需要稍微用力,没有原来舒适模式单手盘那么轻松,油门是重了,但灵敏度我感觉还是集中在起步的灵敏,轻踩一点就会有动力响应,连续轻踩就很明显出现人一蹙一蹙的,是不太舒服。 3⃣️油门和刹车踏板是属于轻的类型,就是那种脚靠在上面都会按着有反应的那种。刹车的前段是有点虚位的,前半段的减速感觉不明显,还是需要踩深了刹车才会有信心。 4⃣️转向手感算是我比较喜欢的,很灵敏,应该还是车身小的原因,一把变道很干脆,车尾出现拖沓和甩尾的感觉。 🚗底盘感受 1⃣️过坑洼路面以及减速带是有明显的船感,人有很明显的摇晃感,尤其是连续的减速带,人体都是前后摇晃,给我的感觉就是后悬架的回弹非常不干脆。 2⃣️中间还有一段上下马路牙子,车的接近角和离去角完全不用担心的,很高,马路牙子随便上,但是上下的起伏波动比较大,下来的时候我坐在后排都还感觉到有多余的晃动,还是悬架较软的原因。 3⃣️转弯的侧倾算是比较大的,尤其是后排,我在后排和销售一起坐,转大弯的时候我和销售都得抓着扶手,侧向的支撑性明显不足,而且座椅也比较滑,弧度大的圆心我都感觉我在往右边销售那边滑溜过去了,赶紧用力抓扶手抑制一下滑动。 🚗隔音表现 一开始是试乘在后排,我还对隔音满满意的,因为销售把速度提高到90多了,我觉得噪音还是能接受的,驾驶室里我们正常沟通,以及后排听音乐都很清晰。但是我在前排主驾驾驶和副驾的时候就感觉前排的风噪还是蛮大的,这个车没有什么胎噪,主要还是A柱的风噪和前挡风的风噪,导致前排风噪比较明显,速度到了90以上能够明显感觉到A柱的风噪拂拂拂的。 🖥️智能化体验 1⃣️智能识别比较一般,加速体验的图上能看的出来,前方的车都有但车机屏幕上没显示,而且也没有识别出来双黄线和双黄虚线,只能识别出白色的单行线和虚线,桩桶那些就更为难它了。 2⃣️地图是腾讯地图,而且也不支持高德地图,腾讯地图很明显地图采集不够完全,我们试驾的道路在地图上面都标注不出来,可以说是一片黑,真不好用。 3⃣️好在贴心提供了CarPlay,这一点很好,不然这个大中控屏就要成为摆设了,CarPlay还是无线的,好评。 4⃣️音乐这一块就只有7个扬声器,还是听个响而已并不是很出色,但我觉得主要功能是掩盖一下风噪。 5⃣️360全景影像不错,转向的时候也会主动弹出,而且能够显示侧后的盲区视野,也支持透明底盘,安全性比较高。 🌹试驾总结 智能驾驶这一次没有体验到,基本也能做到L2级,LCC应该还是可以的。我的体验来说确实并不是特别出色,动力没有特别强劲,地盘也没有做的很紧致,如果真的11以下的价格,我觉得作为代步车还能接受,只能说为了造型稍微牺牲一点舒适性,何尝不可,但如果11以上,我还是觉得像ID.3这种开起来更舒服的代步车会更讨喜。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