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观】瑞风M4从设计上就给人一种家用、商用、商旅都可以的感觉,镀铬跟亮板装饰都是足量的,轮圈看着不大,但厚车顶、平车窗这些处置呢,还是让人看得见这座舱的实用方向。
【座舱】机械化的中控台功能划分的很清楚,虽然没屏幕吧,但高位换挡侧边的空调控制、屏幕预留区上方的多媒体控制都是物理按键,按压阻尼感不错。软包照顾到了扶手、座椅这些常触区域,尤其是这座椅,不管是表面面料还是内部填充都给得很扎实,坐垫两侧甚至有点点回弹感,无论手部按压还是直接坐上去都很舒服。
【配置】这款是可以选配屏幕的,基本MVP该有的功能都有,比如上坡辅助、遥控钥匙就能改善驾驶跟出入便捷,空调还是多区独立的,后排也有出风口。
【乘坐】顶置朝后的空调出风调温很给力,而且就是178cm、体型偏胖的体验者,第二排足足一臂的腿部空间真没得挑,而且座椅不光能前后移动,还能旋转,要是长途出行,后两排的人面对面打个牌什么的都行。
【动态】瑞风M4起步还是很猛的,2.0T的起步几乎不用等,油门被调得很跟脚,在城市里就是随踩随有,上高速后也没有遇到肉感,而且进入高度段,车身大部分时候也都绷得很紧,悬架在变道、超车中把车尾架得比较稳,大弯道或是急打轮的时候偶尔还是有些小侧倾产生。整体来说就是中低速指向、稳定都不错,但车子大了,跑快了转向还是稍微慢点。
【油耗】我们的测试都是开着空调进行的,测试时间在下午4:00-8:00,也经历了一段高峰期,平均时速为41km/h,停停走走一共跑了150多公里,跑下来油耗也就在9个半左右,这数据不管是2.0T,还是MPV都不算高。
用户59118175066:中控太丑了
用户3107817084617:总感觉轮胎配置太窄,上宽下窄,摇摇欲坠的感觉,下摆,轮胎,宽十公分以上,
日照山河剑照霜:太丑,大丑,太丑。
瑞风M4看着就是一台典型的多用途车的感觉,车头的三角隆起引擎舱是为了碰撞安全结构而考量的,虽说它的大灯是卤素的吧,但格栅、保险杠里粗壮的镀铬是都能保证档次,而平直的线条跟车顶则让车窗口径比较大,不管是从外往里,还是从里往外看,它的车舱都很通透。不过,这手动滑门还是单提供给右侧的,尽管说上下车没那么方便吧,但对第二排的空间优化效果却是很实在的。
车舱里因为没有中控的屏幕,出风口之间会变成一个向内掏空的小储物格,视觉上是会显得稍微空一些,但就从高位布局的挡把、基础空调控制来说,行进中的操作位置很是顺手,而且不管是中控顶上的基础多媒体,还是这里的空调控制板,这些物理按键都带有小小的阻尼,按键表面处置耐用性也比较高。另外,各处按键间带有小刻度来提示按键位置,对盲控会很有效。
就这手动低配的测试车来说,它的其它功能配置是比较有限的,但泊车中还是有后侧的雷达支持,后视镜能电动调节,除此之外就只剩手动空调、内后视镜防眩目以及前排电动车窗这些基础功能了。
两级门槛高度比较合适,第二排的两张座椅都靠左布局,留有的宽敞通道进出第三排很方便,而且平直的地板和高挑的车舱仅需稍稍弯腰就能轻松移动。同时,对我们身高178cm的测试人来说,其在主驾驶位置的头顶能有1拳半的余量,后两排虽说是固定的吧,但却是可以同时保有2拳半以上膝部顶端余量的。倒是包括座椅在内的部分软包区域,瑞风M4这做工其实还是挺精细的,就是开上郊区的烂路,它在连续颠簸里也不会有什么多余的结构响动。
跟我们测试过的大车一样,瑞风M4尽管说输出不费力吧,但爆发感还是少了些,但好在它进入高转速段还是很给力的,提速超车都不会有迟滞停顿,只是手动挡的平顺度有待提升,特别是低挡位时虽无明显冲击但还是能够感觉到一些顿挫的。就悬架来说,对转向的要求实在不能太高,半径是明显有些偏大,但不管是城市,还是上高速,它的车身控制却也不差,配合轻重合适的方向盘与比较开阔的主驾驶位置视野,上路还是有着不俗的表现的。至于说这油耗,我们测试行程覆盖了城市街巷、环线高架桥与绕城高速,根据加油费用换算平均油耗为10.7L/100km,这样的数据放在一台近2吨重的7座车上是值得表扬的。
端庄奶茶JpF:关键是生锈的解决了吗?
用户4963683943320:10多个油还值得表扬
桃花盛开的时候:柴油版经济
在满油状态下,我们的瑞风M4经历了14km的城市拥堵路段、33km的城市环线高架桥,以及合并117km的绕城与城市间高速路,平均时速60.5km/h,测试后加油至满油状态共加入约16L,换算平均油耗为9.75L/100km,数据还是比较漂亮的。
回到车本身来说,瑞风M4不光是在样式上是种四平八稳的感觉,它的整体驾驶过程也比较稳当,后驱的马力比较足,2.0L的排量起步、爬坡都没有遇到问题,就是手动挡的挂挡稍显硬了一些,油门还算跟脚。其它的配置部分,倒车影像跟屏幕一起选装的,我们的测试车有提供,不管是它的显示清晰度,还是高德地图、酷我音乐等界面的响应速度、切换逻辑也都处理得比较到位。
【最满意】除了外观之外,内部空间与动力性能应该是此次测试里我们最满意的两个环节。这内部空间不光是说它宽敞,当然能为180cm的驾驶人还提供1拳+的头部空间,并能在第二排提供足足1臂的腿部空间,它确实很宽敞了。但此外,它平直且大口径的车门车窗与前挡风玻璃则给车内带来了不错的视野宽度,主驾驶舱能规避掉斜前方跟前伸近距离的盲区,而后排的乘客在视野感受上也会比较通透。还有一点在于,瑞风M4除了后备厢能在三排使用时也保持一定收纳功能外,它在很多地方规划了不少小储物,像中控台上的小下沉、后出风口的下方支柱、侧滑门板的上下处等等,车里几乎能掏空的地方都给掏出了小格子来优化储物。
至于说瑞风M4的动力,尽管没有能爆发的涡轮,可从我们的直观体验来说,2.0L排量的自吸机在起步时不受迟滞影响反倒是比较积极的。关键是它连续启停中的初、中段输出能很快,低端扭矩输出状态下的线性表现能在中段提速时能持续保持下来;而在抵达红线附近之后,发动机也能在入弯出弯、超车所需要的小爆发环节都保持着积极调度,整段测试很少感觉到那种大车慢起步的软绵感。
【最不满意】瑞风M4在城市铺装公路上的表现是不错的,细碎颠簸很少影响到车舱之内,可一旦遇到正在进行施工的路段,维修路面或钢板上的减速带就会显得颠一些。另外呢,跟所有大车一样,它的操控比较绵软,很难说精确到指哪儿打哪儿,但一是好在它有盲区的小三角窗,二是它的前桥双横臂虽整体偏舒适但还是保留了一些刚性,总体的动态长测还是比较安全跟稳定的。
咦?是大超呀!:这车最大的缺点就是开空调走普通道路没劲,
用户82324110912:车子外形太乱看,上宽下窄
用户5834278336002:不知道油耗多少
我们测试的这个商旅版呢就是全系自动挡的最低配,可在4S店里拿到实车,就这布满了镀铬的格栅中网就能有种高级商务车的范儿,而且明显看得出来,车辆外部还有一些小用心的,比如它的延长A柱三角窗就能减少驾驶视觉上的盲区,还有尾巴上的多反光带也能在夜里更好地示廓。
内饰给我们的感觉是中规中矩吧,因为没有中控屏会显得比较单调,主要的装饰也是搪塑材料,但客观说,这除了上挡的搪塑外,光滑的中央饰板,还有高位换挡上的装饰材料都很是细腻,而且面板间的密闭程度比较高,中控台上的空调呢又集中在右侧,按键跟旋钮的阻尼到位,因为跟换挡一块儿抬高了起来,盲控操控会是比较准确顺手的那种。
客观说,这车的空间感营造很不错,特别当我们要进入到第三排时,第二排合适的通道只需稍稍侧身就能进入,而纵向空间的高度也不需要彻底弯腰,稍稍躬身就能灵活走动。还有就是这第二排是能前后移动的,滑轨调节也不费力,后排也能整体滑动,自己要怎么用车全凭喜好,灵活度却是比较高,而且对我们身高180cm的体验者来说,每一排是都有1拳的头顶空间,宽敞程度可见一斑。
坐垫跟靠背都被厚实的软填充占据,前两排都会有足量的边缘支撑,调起扶手,在一些大弯道、连续转弯中,第二排也不会被侧倾影响。还有一个做得比较好的是,座舱的多区都有出风口,而且顶置出风能让温度调节得更快。
从驾驶感受来说,毕竟是有222马力,它的起步并没有多明显的涡轮迟滞,6AT的跟进是平顺而没有手感上的冲击的,充分给油是即踩即走。即便是经历了一些城市内的大坡道,瑞风M4爬升的过程给我们的感觉也是很轻松,大部分情况下,我们都是4人同乘的测试,城市公路上连续启停无停顿,高速上也是能跟一些小轿车比比超车,这动力足够突出。只不过,我们还是遭遇了几次低挡位时的换挡顿挫问题,多集中在怠速后的重新挂挡,其余驾驶部分,除了偶尔连续几个来回弯道上稳定性会有下降外,这大车大多时间还是更像台中型尺寸的SUV。
关于测试的油耗,因为我们的测试大多是在城市内,仅有约35km路程是在绕城高速上进行的,所以从这9.7L/100km的数据表现来看,瑞风M4也很让人满意了。当然,我们的测试很少出现深踩油门的情况,这驾驶习惯如何肯定也会对油耗产生一定影响。
战斧捣蛋:江淮出了名的生锈专家
孩儿阳阳:吉利博越的澳大利亚6at变速箱。踩刹车松刹车哒哒声音
用户8601063036060:象你说的那么好,为什么销量还不如东风菱智呢
看到瑞风M4的时候我们会想起江淮把瑞风S7等SUV推向主流市场的那几年,换句话说,把SUV的宝瓶口格栅、四方大脸用在MPV上,就风格上还是很讨喜的,关键是不会给人那种面包车的感觉。
滑门都被安装在了车身的右边,虽说不是自动滑门吧,但只需要在开启之初稍稍加力,它向后滑动就会很顺畅,关门闭合时有小小的阻尼,减少关门冲击声的同时耐用性会保持得不错。
【最满意】瑞风M4座椅不是全皮的,而是织物,可它不管是坐垫臀部边缘的支持,还是长时间乘坐过程中的散热效果都做得很棒,而且侧腰部也带有一定支撑,第二排则有能翻折下来的扶手,舒适度比一般的家轿、SUV都要高。另外,它的第二排还能中点旋转,必要时能在车上开个短会。而且瑞风M4还选择了把空调出风口置于车顶结构内,并提供给了后排,冷暖效果与快速调温反馈也值得表扬。还有一个让人满意的点在它的许多实用配件上,除了分区独立的冷暖空调外,它的内后视镜是防眩目的、外后视镜能电动调节跟加热、副驾驶位置有化妆镜;最关键的是,瑞风M4的外部配件很多,特别是照明系统,卤素远近光灯在我们的夜间测试中有很大的照明范围,而专门的雾灯在晨起的山路测试上通透效果也很出色,而且头灯是自动的,还有转向辅助灯,白天、夜晚的多路况驾驶照明测试确实没得挑。
【最不满意】在自动商旅版上屏幕跟一套车机系统是得选装的,为了实际参考价值,我们的这台车是标配没有进行任何选装,这就导致了中控上会显得有些空,也没有额外的娱乐多媒体,也是因此我们不太能感受到车联网的作用。当然,也是因为这一原因,它的方向盘没有什么按键,但没屏幕拿按键来似乎也没太大用处,毕竟空调都是拿高位挡把右侧的一堆按键和一个旋钮来操作的,在这不满意里,这种空调操作倒是很适合盲操作。
单独说这机械总成的反馈,瑞风M4其实没有那种开大车的轻飘感,特别是我们山路弯道上的多次过弯效果,车轮的过完半径虽然是大了些,但车头指向还是挺准确的,悬架遇到快速变道、急打轮也没发飘。而这2.0T的发动机马力是没得挑,就是在我们很多次坡道或烂路起步上,它的开头加速也是毫不含糊,反正在我们的测试里,油门是很敏感的,20-40km/h时速的突破里也没有感受到涡轮迟滞问题,总之在这趟覆盖了12km城市公路、74km城际快速路以及18km盘山公路的测试里,动力没有遇到过不足的情况,而且平均时速63.7km/h、共耗时1小时38分钟的测试中,其10.53L的总油耗也是很高效了。
认真伯内特7w9:油耗用不到10个油吧?我的也才7个几油!
你要说瑞风M4多豪华肯定算不上,毕竟这行政顶配都才卖16万还带优惠,可是吧,这全金属的格栅框架、这全黑的车窗支柱,算是在保持商务感的状态下,也迎合了一些现在流行的东西。关键是就不看车型表,光是站在瑞风M4侧门面前,就能感受到它和挺拔的车身,这接近2米的车身配上比较平直的底盘包围,内部空间是不用我们担心了。
没有电动滑门是有点可惜,但布局在车身右侧的手动门在启闭拉动时都并不费力,悬挂滑动的过程一气呵成,关门也有缓冲阻尼,没有那种廉价车的碰撞声。
【优点】对这大车来说,有倒车影像+并线辅助在动态用车中帮助很大,特别是在城市里,占道停车的侧方位规划面积很小,而瑞风M4的倒车雷达测距很敏感,对泊入的提示比较到位,而且屏内影像的显示清晰度也很高。另一点在于,瑞风M4其实是能承担商务运输任务的,除了我们试驾车的7座外,它还有三排8座、四排9座可选,加上第二排的座椅不仅能调靠背还能旋转,灵活度颇高。另外,它的座椅表面用了皮革来混搭织物,中间的散热很快、侧边的触感也因为皮革的加入显得更柔和,即便是可调范围不大,可舒适是没得挑。
关键是,在动态驾驶中,瑞风M4的悬架似乎也是柔中带着点刚性,就是这1.98米的大个子也没有侧向的摇摆,而对城市铺装公路上的小颠簸也能过滤得很彻底,除非是遇到凸起硬物或是高隆起减速带,不然它并不会像一些10万级的低价MPV时不时就在后排释放一个“大跳”。同时,我们也可以感受到瑞风M4的油门给人一种类似运动挡的紧绷感,它在1500转就到了红线,除了最初冷启动时的小迟滞外,而后的驾驶便能积极地连续启停,油门踏板不需要加力深踩,甚至在平路上踩到底还有小小的前排推背反馈。正是因为这种随踩随有的动力,加上自动挡,我们大多时间主动降挡提速或是通过制动踏板来快速减速的时间不多,这也减少了燃油在不必要环节的消耗,114km 的测试里程、4人同乘的情况下,能换来10.46L/100km的平均油耗着实不易。
【缺点】一方面,内饰的用料还是以搪塑工艺为主,软包的面积确实是比较少,触感上比较一般,但好在它的细节工艺处置也够“细”,面板间的缝隙与严密度也不差。另一方面,瑞风M4在跑上80km/h时速后,风噪还是稍大了些,特别是副驾驶一侧跟后排侧边的座椅位置上,隔音效果确实是有待加强。
lwsy005:就是+360°+无钥匙+电子手刹+北斗+大轮胎。成本多少?肯定🔥🔥🔥🔥
用户1490797925219:加个360全景,换个电子手刹,换个无钥匙启动,应该用不了多少钱吧?
就我们看到瑞风M4的第一感觉,它并不像是台不到13万的商旅车,大镀铬条覆盖的格栅、斜下方的导流槽,还有前后的灯组就是一字儿“大”。而且吧,它在对车身的处理上也没有偷工减料,粗壮的C柱、D柱那叫一个挺拔,这除了能增加结构硬度外,对后座与后备箱的空间是有有利的。
【最满意】空间跟动力是这车给出的亮点,这测试车是在座椅上装了皮革的,触感来说很是柔和,边缘包围也有足够的支撑,特别是动态里它把腰跟大腿都拖得很充分。关键是就我们身高达到181cm的体验者来说,这驾驶座上都还有1拳的头顶距离,第二排头顶上正好就是天窗,就是侧边最低点也同样有1拳,腿部就不用说了,原始位置就能跷二郎腿,也不会挤压到后座。至于三排都在使用的时候,它的后备箱确实有限,但纵向放多个中小尺寸拉杆箱是没啥问题的。但它的第三排不是翻折而是朝两边悬挂收纳,对储物宽度时有些影响的,可接近2米的进深想要拿来偶尔拉个大家伙也足够了。
这毕竟是有2.0T发动机,瑞风M4不管是我们的双人驾驶测试,还是额外承载300kg重物的起步测试,它都保持了初段的积极,就是爬个坡、在城市开阔路段超个车也没有出现动力肉的情况,而且这接近怠速状态的扭矩释放,也能让油门做到随踩随提速,能明显感受到这踏板是很跟脚的,开着不费劲儿。
【最不满意】在动态里,这总归是有5米2的大车,身形又高挑,真控制起来会有些费力,特别是快过弯的时候,车尾巴的摆动会稍稍大一些,但这个通过减速就能够解决掉,城市里起码的体验舒适没受到影响。另外呢,驾驶位置的风噪声在跑上高速后显得略大了些,对后座倒是没啥影响。
总体来说,这瑞风M4在动态驾驶中都是利大于弊的,而且能旋转的座椅、独立在车顶的空调出风等,除了触控屏是得选装的之外,整体带出的舒适感值得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