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马自达公布了纵置引擎的路线图。虽然只有一张照片和PPT资料,但是马自达证明了它真的要做L6。大家很疑惑,为什么到现在还要发展纵置发动机后驱呢?
2020/11/9,在季度决算说明会上公开的马自达LARGE商品群(纵置发动机)的发动机。左边是汽油直列6缸,右边是柴油直列6缸,中间是L4+PHEV的动力总成。
1 不同布局的影响
发动机横置前驱布局(FF),将使发动机和变速器组合的动力总成布置在发动机舱内侧,动力总成布置会靠近驾驶舱和发动机舱相隔用的防火墙侧。其优点是可以缩小发动机舱。能确保驾驶室的空间(相同整车长度下驾驶室空间更大)。

左图:发动机横置布局(FF),右图:发动机纵置布局(FR)
还有一点,发动机的曲轴会与作与驱动轴的前轮平行。齿轮的正前方和轴存在偏差,用这个尺寸偏差进行变速箱的布置就可以了。
发动机纵置也可以布置FF,比如斯巴鲁和奥迪就是例子。但是,此时发动机的传动轴与前轴交叉90°。如果不改变动力传递的方向,汽车就无法行驶。一般设计时使用高强度齿轮进行布局。为了不发出齿轮啮合音(牙音),该高性能齿轮要将轴心错开进行组合,因此在这里会损失3%左右的驱动力。
发动机纵置后驱(FR)也使用了高性能齿轮。保时捷那样的后置后驱(RR)和中置后驱(MR)一样也需要有高性能齿轮。因此相比FF方式,驱动力的损失是一大缺点。
2 对转向机构的影响
后拉
在前轴后方(驾驶座侧)放置转向机构的"后拉"模式基本上都是横置前驱(FF)使用的方式。车轮内侧的左右梯形臂和转向横拉杆连接,梯形臂与横拉杆在与道路平行平面内呈现L字形(交角大于90°)。从正侧面看(车轮侧)全部收束在车轮内径内。

前拉
另一种布置是在前轴前面转向机构的"前拉"模式,基本适用于后驱车辆,当然也有部分前驱车辆使用。下图为奥迪的案例,纵置发动机紧接着布置传动系统,驱动轴等。
转向梯形布置在前桥之前,交角应小于90°。

那么转向系统该如何设计呢?这个领域的专家们解释:"纵置FR布局比横置FF布局设计要容易得多"。并不是说哪种布局更优秀,而是与横置布局将发动机、排气管等密密麻麻附件周边布局转向机构的方案相比,纵置布局下转向机构有足够的空间,这一点非常方便,前轮切角可以更大,很多后驱车型虽然长,但是转弯半径更小。
向前拉伸是拉伸张力,向后拉伸是压缩张力

考虑向左转向时的旋转外侧轮。轮胎改变方向的话,路面和轮胎之间会产生横向力。这个横向力比轮胎的接地中心稍靠后。同时,轮胎还有直行修正力矩的影响,这在"前拉"布局中成为了将方向盘的拉杆旋转向外侧拉的"拉伸张力"(上)。另一方面,在"后拉"布局中反而变成了"压缩张力"。不同布局对结构应力的影响不同。
3 对碰撞的影响
对正面碰撞有什么影响呢?以往L6换V6的理由有大部分是因为碰撞的对策。正面碰撞的时候车速较高,且偏置碰撞的要求也日益被重视,因此发动机前面要有一个溃缩区,如果碰撞速度过快,可以通过溃缩区消耗碰撞能量,发动机全长短一点比较好。现在主流的都是直列4缸,如果要6缸的话,基本是V6布局。V6的长度和L4接近。由于曲柄轴可以缩短,所以V6相比于L6来说,对一阶振动的抑制稍有不足(高级感不足)。
近年来,由于大范围的偏置碰撞的普及,将来还会增加斜碰的测试,汽车的白车身设计与以往有很大不同,结构强度不断提升。即使布置了L6,生存区域的确保也不是那么困难(奔驰V6换L6)。
如下图的偏置60%碰撞,这种碰撞方式不仅影响了汽车的车身安全设计,也影响了发动机的布局。因为只有驾驶座侧承受所有的碰撞能量,所以车身会剧烈溃缩。由于这个法规,L6的纵置布局大幅度降低。这张照片是沃尔沃的测试图片,沃尔沃选择了将L5/L6发动机横置安装从而保证了溃缩空间。

偏置60%碰撞
如下图是正面偏置25%的碰撞,这种碰撞会削减10%~20%的车体,驾驶座侧的悬架和轮胎往往被撞飞。不过这种碰撞对于发动机越窄越有利,可以让发动机避开碰撞。

偏置25%碰撞
顺带一提,宝马坚持自家的L6发动机,因此对碰撞安全上绞尽脑汁(知恵を絞った),比如在发动机舱尽可能设计的长,留有空间,能不布置在发动机舱的就不布置,当然这样设计样子很帅气。这样保证了前排乘客在遇到正碰时有足够的溃缩区,而且设计了一套结构,距离乘客越近则白车身横截面积越大,从而保证64km/h的偏置碰撞中也能够保证吸能。
法规规定的碰撞项目会不断增加,各种各样的试验方法都出台了。这里并不是说L6不可能满足各种碰撞要求,而是说相对于V6,L6要确保安全性更困难。
常见的V6布局夏,V型夹角90°下在夹角内布置涡轮增压器并在左右侧布置排气后处理结构,而现在基本都在V型夹角内部。这种布局能够很好的控制发动机整体高度,并且能够将发动机左右排气系统延申到驾驶室/副驾驶室下部,绝不是简单的布局设计。

宝马V8
现在的法规排放很严苛,L6被重视也有根据。V型发动机的情况下,排气后处理装置需要两套,每侧的3缸要一套排气后处理(一套后处理要几千到上万)。现在欧洲的V8发动机在V型夹角内侧进行排气布局,外侧进行进气布局。就是为了让涡轮和排气后处理装置集中在V型夹角内侧。
有钱任性的话「お金を取れるV8」,造V8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基于成本和体积布置妥协的横置V6布局渐渐减少的原因是什么呢?首先为了节省排气后处理装置的成本。同时,如果是直列布局的话,一个发动机缸体/缸盖就可以了。V型的话上半部分需要两个。凸轮轴是DOHC的话,V6需要4根。当进气排气系统是可变气门正时的话,需要4个可变气门系统。如果这些是L6布局的话,只要一半就够了。
对于排气后处理装置,随着排放严苛会使用颗粒捕集器(GPF)+三元触媒(SCR),如果是直列布局,这些只需要一组就可以了。考虑到后处理成本的急剧上涨,直列布局的优势就出来了。但是,考虑到车辆的运动性能,发动机最好靠近驾驶舱的一侧。在这一点上,L6布局由于发动机空间受限,重心无法后移,因此,纵置布局下,相比V6 和L4,L6布局是不利的。
下图是以前日产的赛车设计。在同一个主体骨架上搭载了L6的RB型发动机和V6的VQ发动机,发动机和前轴的位置关系非常明显,如果从操控性考虑的话,发动机最好靠后,利于重心分布。

日产跑车用VQ系列V6和RB系列L6
综上所述,试着比较发动机纵置和横置,可以推测马自达选择直6后驱的理由是考虑排气后处理装置和转向系统的布局。进一步说,如果发动机纵向放置的话,前轮的切角可以设定得大一些。最近前轮切转角不怎么成为话题,这也是车辆设计的重要因素。
此外在外观上,从驾驶座/副驾驶座门侧到前轮中心的距离,设计师们称之为高级长度(premium length)。FF的情况下,发动机纵置也好横置也好,前轮和车门很接近。相比于后驱车,这个部分是逊色的。现在,前大灯延展至侧面已经是常规设计了,因此,就显得车头很短,突出部分看起来很短。虽然从一些细节设计可以改善,但是前驱车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

2013年阿斯顿马丁车型,V12发动机

发动机横置前驱马自达6
基于以上的猜想,未来马自达的L6发动机是汽油版和柴油版,也有纵置的L4,还有HEV(混合动力车)。外观很可能接近VISION COUPE概念车。

马自达的后驱概念车——VISION COUPE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