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当年掏空家底,举债120亿收购沃尔沃,如今15年过去,吉利赚了多少

    抚观新闻头像抚观新闻头像
    抚观新闻5天前

    在商业的舞台上,每一次大胆的决策都像是在波涛汹涌的大海中航行,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吉利汽车收购沃尔沃的案例,无疑是这场大海中的一艘传奇巨轮。15年前,吉利汽车创始人李书福做出了一个震惊全球的决定——收购豪华品牌沃尔沃。这一举动在当时被许多人视为“痴人说梦”,但如今,这场“疯狂的豪赌”已经结出了累累硕果。

    收购的惊涛骇浪

    2010年,吉利汽车还只是一个年净利润仅11.8亿人民币的小厂,却要拿出相当于67年净利润总和的120亿人民币,去收购一个成熟的“洋牌子”沃尔沃。这笔交易,就像一个农村来的穷小子,试图追求一个世界顶级的明星,充满了不可思议与挑战。当时的沃尔沃,已经被福特收购后业绩一路下滑,汽车销量从50万辆下滑至37万辆,累计亏损超过50亿美元。《金融时报》甚至断言:“中国企业根本不懂如何经营豪华品牌。”然而,李书福却坚定地回应:“不能说福特搞不好,吉利就搞不好。美国人搞不好,中国人也搞不好,这个不一定。”

    资金的艰难拼凑

    收购沃尔沃的资金,对当时的吉利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李书福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倾尽所有借贷,不惜一切代价拿下沃尔沃。从大庆到浙江、上海的嘉定,再到民间借贷,吉利四处筹措资金,甚至向福特公司借了2亿美元。这一过程,就像在黑暗中摸索前行,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与不确定性。然而,正是这种坚定的决心和勇气,为吉利打开了通往成功的大门。

    收购后的华丽转身

    收购成功后,吉利并没有急于让资金回本,而是采取了一系列明智的措施。首先,保持沃尔沃100%的品牌独立性,让沃尔沃保持原班科研人马,总部保留在瑞士,维持其高端定位。接着,吉利与沃尔沃进行平台共享和技术协同,共同开发CMA(紧凑型模块化架构)和SPA(可扩展平台架构),大幅降低了研发成本。此外,吉利还加大资金投入,帮助沃尔沃迅速扭转连年的亏损。这些举措,就像为沃尔沃注入了新的生命力,让它从一个“烫手山芋”变成了一个“香喷喷的金蛋”。

    数据的惊人增长

    如今,15年过去了,吉利的这场“豪赌”已经取得了惊人的回报。截至2025年,沃尔沃在斯德哥尔摩上市后的市值已达180亿美元,吉利的持股价值增长了9倍。沃尔沃的全球销量在2024年突破了70万辆,其中中国市场贡献超过15万辆,运营收益连续多年创造新高。沃尔沃的技术支持,也让吉利从“低端品牌”跃升为“全球品牌竞争者”,多次夺下自主品牌销量第一的桂冠。吉利的年销量从2009年的32.7万辆增长到2019年的136.2万辆,净利润更是10年接近10倍的增长。

    跨国并购的成功典范

    吉利收购沃尔沃的案例,无疑是跨国并购中最成功的典范之一。这场收购不仅展现了李书福的胆识和魄力,也体现了吉利在战略布局和资源整合上的高瞻远瞩。通过保持沃尔沃的品牌独立性、进行技术共享和加大资金投入,吉利不仅让沃尔沃重新焕发生机,也让自身实现了质的飞跃。如今,沃尔沃的技术和品牌价值,已经成为吉利在全球市场上的重要资产。

    未来展望

    如今,吉利和沃尔沃的合作仍在继续深化。吉利通过技术共享研发出的SEA浩瀚架构,吸引了包括奔驰在内的众多国际品牌合作。沃尔沃也在吉利的支持下,继续拓展全球市场,提升品牌影响力。这场跨国并购的成功,不仅为吉利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也为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