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汽丰田被曝销售总部搬迁“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搬离北京”。 这句让无数北漂扎心的话或许也是一汽丰田内心的真实写照。几天前,有消息称一汽丰田位于北京东三环的销售总部已经全部迁至天津办公,如有不愿前往的员工最高可拿到N+7的赔偿。在外界看来,搬离北京仅是一汽丰田...查看全文
#一汽丰田被曝销售总部搬迁“如果不是迫不得已,谁愿意搬离北京”。 这句让无数北漂扎心的话或许也是一汽丰田内心的真实写照。几天前,有消息称一汽丰田位于北京东三环的销售总部已经全部迁至天津办公,如有不愿前往的员工最高可拿到N+7的赔偿。在外界看来,搬离北京仅是一汽丰田降本增效的开始。 然而在此之前,一汽丰田刚刚发布了庆祝海报,对比2023年的80万销量,一汽丰田实现了正增长,以全年销售800199台的成绩,成为主流合资车企中唯一连续两年实现正增长的品牌。 一边是全年销量飘红,一边是撤离北京降本增效,一汽丰田这样的操作着实有点相互矛盾。直至“车壹条”的一篇报道,揭开了销量增长背后的隐忧。报道称,去年一汽丰田退网的经销商数量多达50家以上,赔钱卖车导致资金压力大是其退网的主要原因,并且由于渠道缩减,致使很多消费者的权益受损,让一汽丰田的投诉量居高不下。 纵观国内汽车市场,这样的情况不在少数,如果用一个关键词总结去年的车市,“惨烈”首当其冲。特别是合资品牌,在价格战的冲击下,就连丰田、大众和本田这样的一线品牌在这一轮电动化的变革中,无不败下阵来,去年在中国市场均交出了负增长的答卷。 以比亚迪和鸿蒙智行为首的国内品牌却赢麻了,在电动化、智能化和成本控制方面优势明显,至于外资品牌要想留在牌桌上,只有一条路:降价,并且还要降得更猛。 所以我们看到有大V爆料,一汽丰田bZ3的终端裸车价格已经低至9万多,整体降幅超过5万,刷新了历史价格底线。曾经需要加价卖车的普拉多,终端优惠最高达到10万元,无不让人唏嘘。翻看该品牌的资讯,充斥着各种促销降价的信息,只是这种以价换量带来的短期增长或许很难持续。 因为降价看似屡试不爽,实则是品牌和经销商扛下了所有。除了对品牌带来伤害之外,汽车经销商赔钱卖车的行为随处可见。车企要销量,经销商要利润,一旦产品没有竞争力,就只能牺牲一方的利益。时间久了,应了那句台词,“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相关人士预测,去年退网的4S店数量将达到4000家。据了解,其中很多合资品牌的4S店由于赚不到钱开始转投比亚迪、奇瑞和吉利等自主品牌。可以预见,以价换量虽能换来短期销量的增长,但渠道的接连失守,消费者的趋之若鹜,都会让其在接下来的“淘汰赛”中更加被动。 与之相反,近期很多车企更愿意对外界提及“长期主义”。让笔者印象最印象深刻的是,某豪华品牌的全球老大曾透露,“董事会要求公司每年的投资回报率,整体销量都要在合理的范围内,低于预期或者过高增长都是不健康的,比起透支未来,我们更需要可持续发展”。 今年刚开始,在新一轮汽车国补落地之前,已超过30多家车企宣布了降价促销政策,由此可见,2025年的价格战将会更加惨烈。所有车企都需要思考的是:除了降价,产品真正打动消费者的是什么?
#比亚迪汉L配置曝光外媒透露,比亚迪在印尼市场的负责人表示,该公司计划于 2025 年年底在当地建成耗资 10 亿美元的工厂,希望可以在日本汽车主导的印尼占据主动。 虽然去年印尼汽车市场整体出现了萎缩,但是中国品牌表现十分抢眼。已经深耕印尼7年之久的五菱汽车共计销售2.2万辆,夺得中国品牌销冠,比亚迪以1.5万辆的成绩紧随其后,但仅用时7个月。随着在印尼市场本土化加速,比亚迪目标是迅速追赶排名第一的丰田,后者全年销量超过28万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