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是一个b端起家的公司,之前说华为想做中国的博世,内部和国家也希望华为成为中国的英伟达这样的企业。 过多的参与c端的竞争会让华为的精力越来越分散,从技术导向转向市场导向。
华为一直就是市场导向的。个人认为,华为不造车的原因还是,任总一直在内部会议上提的,广积粮高筑墙。这两年国产化才刚有了阶段性的进展。还是不会投更多的精力和金钱去做华为车的。但是华为会不会造车的问题,我一直觉得是会的。因为任总也留了口子的。当市场需求到了一定程度,华为还是不得不下场。
华为不造车的原因无非是容易被制裁,而做底层供应商更容易躲过制裁
说实话华为只需把问界做大做强就行了,增加问界的新款车型扩大代工制造(赛力斯)产量规模。如果属实需要增加另一个品牌就只能是问界是高端品牌另一个X界是稍兼中低端车型的品牌(扩大平民化覆盖面销量),就如手机中的华为与荣耀,这就够了!
这个不是任老爷子的初衷啊,当初任老爷子发飙说华为不造车,就是想扩大在其他厂家的应用,这个大嘴一下子把路搞窄了
大嘴说了,30万以下车,配不上华为车机
我说句实话,问界之所以现在这么强,就是因为赛力斯的管理层知道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什么能让这个品牌强大能让自己得利,为了这个目标最高层可以扫除一切阻碍。反观其他的合作厂商,无非就是自不量力,专干给自己添堵又损人不利己的事。
不要你以为。赛力斯全面投华,张兴海只要自己能赚钱,公司亏损也好都无所谓。其他公司,比如长安,不搞自主开发去搞代工,以后怎么发展?国有资产怎么保值增值?
干好滑伪的功劳,没干好供应商的问题
智界重新二次发布就可能存在这车火不了
不降价重新发布多少次都没用
智界不出意外是冷门的
@电动师兄:不降价重新发布多少次都没用
看来你没搞懂华为的套路啊,不存在华为和问界的绑定关系,问界本来就是华为的品牌,他属于华为在北京的一家子公司。而AITO商标是属于赛力斯的,两家分利润,华为可以随时踢掉赛力斯,问界换个商标不叫AITO就行了。智界也是一样,属于华为的,luxeed商标是奇瑞的。
有点你说错了,不是华为可以随时踢掉赛力斯,而是华为随时可以把所有问题甩锅给赛力斯
你消息太闭塞了aito商标去年就转给华为了,已经彻彻底底是华为的了,赛力斯也是彻彻底底的放弃灵魂了,纯粹一个代工厂
想多了,华为自从宣布不造车开始,瞄准的就不是一个问界,问界只是一张智能座舱和智能驾驶技术的名片,正因如此,问界也只会越来越好。但一棵树上的果子是有限的,对于华为来讲,复制问界的成功 合作出更多的“界”,成本低,回报高,何乐而不为
笑死,甩锅而已
其他界可以放弃了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