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k一定要k:主要问题还是在混动的产品质量上。以及定位匹配度上。 1.雪佛兰国内和国外都没啥大普量的混动平台产线。 质量行不行打问号。谁敢吃螃蟹呢? 2.另外你这z71越野定位的车。整个带电池的混动。你是让他们去翻山越岭砸电池板呢?还是去沙漠烧烤电池炸弹?还是你雪佛兰也开始堕落起来,崇尚徒有其表的装逼样子货? 极其整不明白的定位,以及质量问题信心不足,很危险啊。 本来进2.5我是想同置换的。卧槽你不早点开始整花活混动,现在才整?而且一下子又步伐那么大?新旗舰,首发混动? 那我开拓者为啥不去换那些更成熟的国产啥烂山啊啥的。或者换2.5的途昂揽境。
#保时捷中国回应经销商抗议1-4月中国汽车进口量降8%,超豪华总体走弱。今年1-4月汽车进口21万辆,同比下降8%,下滑趋势延续。2023年以来出现12%的下滑,2024年1-4月加速下滑34%。 超豪华为何会走弱呢?我觉得豪华感不在高高在上才是根本原因!昨天开了一辆加价30万的卡宴,总共125万!居然是手动调节方向盘!!!中大型SUV后排空间小的出奇,内饰到处是硬塑料。而国产更低的价位、堪称豪华的驾乘感受,国产新能源它不香吗?就像我之前测评过的上汽飞凡F7,配置空间性能上全面有优势,甚至乘坐高级感豪华感更好…… 新能源时代,变了!
#聊蔚来ES6用车感受换车初衷 之前我是一名宝马X3车主 之所以想换车主要原因还是考虑到经济实用性和我的用车场景,首先我大部分是市区通勤,其次小宝马开了4年行驶了64000公里,到4S店保养单子出来接近2万块的保养费用谋生了换车的想法。 油车开起来长途还是比较费劲,且当下油费不便宜一箱油450最顶峰600 正好朋友介绍了解了蔚来油车换电车的政策优惠满满,宝马卖了22万,蔚来es6 25.6落地,保养的钱几乎可以少补一点就可以换个新车,何乐而不为,于是4.25一天时间卖车,4.26试驾然后晚上果断下定,4.29提车。速度杠杠的。 讲一下我20天行驶了52000km的用车心得吧 本次行程我从南京开往贵州千户苗寨,总行驶历程往返3500km 途径安徽、湖北、湖南、重庆,最后达到贵州千户苗寨 NO .1全程无里程焦虑,无油费焦虑,车机和手机都可以智能规划路线,可以采用全程换电模式或者换充模式,让我更有理由更大胆带着家人一起去长途旅行,对于有宝宝的家庭可以大大提升生活品质,去诗和远方。 NO .2长途驾驶更省心,高速 NP 使用高达95%以上#蔚来es6[超话]#,以往开两小时就困了,有了 NP 一小时开4小时车程也不累了。 NO .3 nomi 以及无麦 K 歌,让开车不再只是枯燥开车,旅途中乐趣无穷, NOMI 的把玩性很高很智能,还可以各种装扮,我给 NOMI 买了两个帽子
#提车日记选车过程 之前有一辆宝骏e200作为代步通勤工具,但是由于续航里程,不能胜任远距离长途驾驶,所以一直想买一辆可以不考虑续航的🚗,由于本人喜欢轿车,所以不考虑suv,作为一名北方农村长大的孩子,脑子里其实对德系车情有独钟,有关注过速腾,迈腾,帕萨特,但是由于资金有限,只能选择十五万以内的车型,所以最后定格在速腾,星瑞,艾瑞泽八,领克,在这些车里,很明显,只有领克是最不适合家用的,因为太个性了,外观充满设计感,但是我真的很喜欢。 购车过程 我先去附近的4s店看了车,但是优惠不及预期,于是又去了同城的另一家4s店,销售小姐姐很不错,给的优惠一步到位,最终的落地价是14万,如果再把置换补贴,大客户补贴叠加,可以到十三万五,所以当天谈,当天订了车。 行驶感受 整车质感非常不错,调教的比较运动,高速过弯变道都很稳,在高速上也特别稳,至于风噪什么的我是可以接受的,不过整车相比于速腾还是显得不够轻快,应该是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的原因,不过这个变速箱更稳定,更耐造啊,有利有弊吧。 车机智能 车机采用了8155芯片,非常流畅,而且还很智能,整车都可以通过语音进行控制,智能驾驶方面是L2级辅助驾驶,可以实现车道保持,自动控制车速等,我觉得对于开长途的朋友来说太棒了,可以有效缓解驾驶疲劳,另外,可以通过中控屏看bilibili,是不是很棒,终身免流量,相比于家里23款的速腾,不要太智能,哈哈哈哈哈哈 遗憾之处 领克03的缺点有没有呢,我觉得对于我来说,唯一的不足可能就是它相对较高的油耗了,提车到现在行驶了一千一百多公里,其中高速驾驶旅途有七百多公里,整体平均油耗在是10个,还是略微偏高的吧,我觉得
#小米SU7提车日记5月21日郑州首批非创始版提车,目前行驶3500公里,长途城区里程对半,只要能NOA的路段基本都开NOA,综合汇报一下选车经历和使用感受 【购买动机】 纯电/增程? 没怎么开过电车的时候感觉混动比较合适,但是有过一段电车使用体验尤其是长途体验后,其实长途的时候跑三四百公里补能一次兼顾休息刚刚好。我认为买车要么纯油要么纯电,只有一种情况考虑混动:就是购车预算有限无法购买合适续航的纯电车,且能安装家充桩。 为什么选小米? 上台车是15年购入14款520i旅行版,9年车龄真的是除了情怀啥也不剩了,决定增购电车的时候目标选择还有宝马IX40和蔚来ET5T。 选IX因为目前终端优惠十分给力,放弃的原因是感觉这车开个四五年后残值≈0,内心不太好接受。 ET5T是少有的纯电旅行车,外形漂亮质感好,放弃也是因为性价比和担心背刺。 选小米是去试驾IX的路上顺路去看了下,老婆和家里的小朋友看完全都把持不住,了解后感觉小米值得一试遂定车。 小米对比其他车配置并不特别亮眼,性价比也不算突出,但是纵观目前所有车型,小米提供的情绪价值独一无二,一方面上市前期的稀缺性让人短暂体验被围观的满足感,另一方面订单火爆让人不用太担心被背刺,开一两年换车也不会太过血亏,从4-5-6月的销售政策来看,减少必要配置的赠送相当于变相涨价。 为什么选标准版? 单说su7三个配置,我感觉性价比最高的是MAX,但是个人选择上没有为性能买单的冲动,PRO交车晚不想等,并且我认为城区自动驾驶使用场景非常有限,高架和快速路NOA使用倒是没问题,普通城市道路上路况复杂体验估计不会太好,只有机动车非机动车完全分流的主干路用起来可以,但凡红绿灯路口过电动车和行人,这自动驾驶就比自己开还不省心,综合下来如果用车不是一线城市,不要对城区NOA抱有太高期望。 【用车体验】 续航能耗 4-5月平均气温20℃以上,目前3500公里高速和城区基本对半,动能回收100%,偶尔运动模式,高速能耗15左右,城区12左右,生涯累计13多。 补能方面 快充扎上就120的充电速度,充到70%开始掉到80左右,80-100%充满差不多要20多分钟,20-80%充满差不多30分钟。没体验过800v,但400v的感觉够用。 驾驶感受 一句话总结:目前体验到的最接近特斯拉驾驶感受的国产车。加速和电门方面是所有电车的优势,随便拉出来一款电车加速上的体验都完胜同价位油车,不过电车电门前段空大很常见,小米这方面做的不错。转向和底盘,底盘也属于偏硬但是比特斯拉处理颠簸强,转向体验不错有宝马的味道。 动能回收 回收力度可调节,我一直是单踏板,看很多车友分项能耗偏高,我感觉一方面是开的猛另一方面是动能回收使用习惯不同,很多车友不开或者开的弱回收,一开始会不习惯,但是脚法习惯之后单踏板模式很香,单踏板不但可以优化能耗表现,同时可以使减速更线性驾乘体验更加。 车机 车机流畅,我一直用的小米手机,互联互通体验绝佳,行车过程中也可以手机投屏到车机屏幕上,如果没有太多不可告人的秘密,完全不需要用手机支架,行车过程中通过应用投屏可以把卡片拉大到2/3屏来胜任副驾娱乐屏。 智能设备使用建议 推荐顺序小米手机/穿戴设备/遥控钥匙,小米手机可以更好的匹配和释放车机生态,体验绝佳。手表手环可以优化用车体验,解决了运动党跑步的时候手机放哪里的问题,另外开启可穿戴设备蓝牙解锁手机的功能,在大屏上解锁手机屏幕的时候不需要手势验证了,体验升级。 最没用的是遥控钥匙,他能干的手机全都能干,400块钱买个手环,700块钱买个手表不香吗。 【缺陷】 高速noa时110码开始方向盘抖动明显,左右摇摆幅度较大,我去门店整备了两次动平衡依然没有解决,开自动驾驶的时候由于是手轻轻搭在方向盘上,方向盘缺乏手掌的限位左右摆动比较明显,社区里有部分车友也反应此情况,但目前官方还没有给出解决方案,希望尽快解决。 唤起电话呼叫体验不好,这么常用的功能竟然需要打开车机的二级菜单才能进去,我不喜欢喊小爱,就想点一下就打开最近联系人。 【优化建议】 ①液晶仪表显示内容单一,样式单一,尽快OTA开放更多功能增加可玩性,NOA的时候仪表看不到能耗,没有歌曲信息,这些我感觉完全可以开放自定义。 ②OTA支持方向盘按键自定义,比较实用的功能比如一键点亮我喜欢音乐,一键返回车机主页,一键打开最近通话等。 ③建议商城里的中控屏实体按键按钮全都支持自定义,建议中控扶手上的空调实体按键支持自定义,产品经理眼里只有空调嘛?增加自定义比如:一键返回车机主页,一键最近联系人,一键点亮音乐收藏,一键打开360影像,一键自动泊车,一键保存行车记录,主驾驶座椅记忆等等 【总结】 瑕不掩瑜,su7不错,期待完善
#我与007的日常└选车 其实对换车的要求其实就两个:1、能满足我的基础驾驶乐趣需求。2、空间得比之前要大一点。对比看过很多车,包括岚图free(降价王pass)、飞凡F7(星星轮毂+掀背真tm的帅,但是很担心飞凡被抛弃pass)、极氪001(2米的宽度劝退pass)、领克08(那个低速行人提示音太难受了,加上纯电续航不高pass)、蔚来et5t(帅是真帅,后排是真的难受pass)。最终还是选择盲订冲了007,75度金砖电池后驱智驾版蓝外黑内加装电动门灯幕。 └使用感受 后驱还是偏软,像我每天上班的地方有很多桥头跳,带速度过的时候还是能比较明显感觉出来的拉不住车身,对这方面有要求还是得上四驱,四驱的cdc是真的香,后驱智驾版到目前还是个期货,再次许后驱版官改cdc避震! 驾驶座的腰托感觉很鸡肋,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调,等一个大神指导。座椅角度建议不要调太大,刚提车时追求坐垫完全贴合大腿把角度打到最大,导致小腿一直酸痛,放下来之后就好,个人猜测是因为一直顶着大腿的原因。 19寸原配的eprimacy真的是抓地力不大行,20寸的psev应该会好点,我现在平均一周打滑三四次,强烈建议有激烈驾驶需求的换ps4s。 └能耗 每次有人问我续航问题我就很头疼,我开我的车续航从350-620都能开出来,抛开使用条件不提问续航简直就是耍流氓。按照我正常的开法,市区通勤能耗在16-17之间波动(加速比较猛),特意悠着开可以做到12,最低遇到过9的能耗,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开出来的。 高速能耗最低做到过13.0,均速80左右;正常高速平均在15上下,根据我自己的计算极限续航在450km附近(需要长距离上下坡的话另算)。很省电谈不上,纳智捷那都是玩笑话,不必当真。 └用车成本 不得不说,电车有家充是真的香,坐标珠海,家充晚上谷电是0.29/度,结合15左右的电耗算下来就是百公里只需要4.35元,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2万公里一次保养大概也是500多,也是可以接受的。就是保险会比较贵,首年300万三者车损下来在5200左右,后续续保价格有待观察。 └辅助驾驶 6.1更新后,可以明显感知到nzp的范围扩大了,之前我上班走的高速只有其中一段可以开启nzp,现在已经全覆盖了。日常上班用nzp高速狂飙,下班Lcc跟车缓慢通行。 很多人说nzp变道策略激进,其实我是不赞同的,我觉得nzp变道还是偏保守,很多我判断应该超车的时候它都选择默默跟车;还有一个感知比较明显的问题是遇前车慢车变道超车时,nzp的策略是和前车保持距离-减速-变道,等变道完成后再加速,两个逻辑单看都没有问题,但是组合在一起就不合适了,减速变道,对其它交通参与者真的很不友好。 再说LCC跟车,我一般都选择1档,慢速跟车表现尚可,但是防不住加塞车辆,它的逻辑似乎是需要前车起步一段距离才会启动遇到加塞的得手动跟进。 至于自动泊车,更新后不会傻乎乎打着双闪了,但是原地打方向还是避免不了的,总体来说还行,效率肯定是比不上老司机的,但是胜在准确率比较高,不会出现有时候我自己手动泊车没算准距离的尴尬。 └OTA 好了,进入正题,其实我是来吐槽6.1更新的。 1、升级后手机蓝牙连接会默认打开电话和媒体且无法记忆,导致手机无法播放语音,每次都要重新关闭。 2、6.1升级后NZP及LCC速度控制大失败,反复加速-减速循环,且有明显推背感,体验极差。 3、极拓是好用的,就是还是有点卡,考虑到只是个虚拟机,可以理解,希望能进一步优化。 4、新增的杜比音效和普通音效声场不一致,最重要的是音量极其不平衡,听歌需要反复调节音量。 5、新增的ai绘图功能,往往我还没说完我想要的内容就开始自行创作,不知道在听什么。 6、交通灯识别提醒时灵时不灵,另外在仪表屏上显示效果不好。 7、前车起步提醒时灵时不灵。 8、LCC跟车距离增大了,哪怕调至1档也有约10米的车距,城市跟车极易被加塞。 9、灯幕增加样式好评,但新增加的动态显示功能是不是时间太短了,只动两次就不动,希望能延长时间,做到真正的动态。 10、NZP更新后策略似乎过于保守,我在高速上设定120速度,NZP跟在80-90的车后面长达8分钟拒绝变道超越(有很多足够的机会)。 11、希望车机内高德地图加入手机高德地图类似的色觉障碍颜色。 12、雨天后视镜自动加热开启无提醒(或者是根本没自动开?)。 13、哨兵模式自动模式下,偶发无法app操控启动。 14、智能全景寻车有时候看不到图片,不知道是什么逻辑?是否需要开启哨兵才会有? 15、哨兵模式打码效果一般,遇到过打了等于没打的情况。 16、图库文件快速分享,连上wifi了为什么还要扫码17、主驾偏头车控不太靠谱,识别不准。 18、天气卡片不准,外面倾盆大雨,车机一片小雨淅淅。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有想到更多以后再发,希望圈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