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SUV有必要上四驱吗城市SUV,我觉得能上最好。主要还是看自己荷包。我们这边冬季路面是会结冰的。上次去北郊,开的后驱唯雅诺,一个三轮车走的机动车道在我前面离我50多米,突然停路上了,本来下雪我车速也不快,但是真心刹不住,直接给我90度横路中间了。后来开570全时四驱是真的稳。现在考虑买新车了,还是考虑买四驱,即使是适时四驱也比两驱的要好些。
柴油版领地这个油耗太赞了,这个图片上的是全程拖着房车大概1.5吨左右,大部分在高速上车速保持在80-95,中途有10公里左右修路走的特别慢。不拖房车的时候油耗也就8个出头。拖房车的油耗和动力都太满意了
#星越L用车分享前面写了一篇用车感受,马上就第三次(35000)保养了,随便聊聊。 总体来说,这个价位,买到这个品控的国产良心车,感到非常欣慰,也很为国产车点赞,以后只支持国产。 在如今电车百花齐放的年代,我还是选择了油混的版本,一来油车还是可靠一些,插混贵的几万,足够省下来跑十二公里左右了,所以没有选择。这车烧92号汽油,怎么开都是很省。每次加油都有记录,下面图片供大家参考。 八个月我开了35000,20年的开车经历,对我来说也是开的非常非常勤了,跑了三亚一个来回加单趟(新车托运到三亚的),加上这段时间,因房子加上一些事情,经常厦门龙岩跑 还去了长沙。里程数看着往上涨。开了那么多里程,我就随便聊几句,想到啥写啥。 在高速上,我基本都是智能驾驶,这一点给我的老腿带来太多照顾,让我非常放心,唯一不足就是刹车太及时,不过线性,这个习惯后,我都是提前解除然后马上再开启智能驾驶,这样就可以线性一些。 动力在满载的时候,会有不足,平路还好,上大长坡,设了速度110,速度上不去,一般保持在80左右,取消智能驾驶,油门踩到底了,才能提速一下。 夏天的油耗在市区开还是高,6.5左右,高速上115油耗在5.2,一箱油高速跑950+没有问题,市区750-850之间。 车机系统,升级升了好几次。从开始听歌读取U盘歌曲要十分钟,到现在秒读,算是有进步。用酷狗有歌曲记忆功能,不过歌词界面太小气了。用酷我,没有歌曲记忆功能,每次要从头开始,不过歌词下载识别功能比酷狗好,基本都可以,酷狗如果歌曲文件模糊就下载不了歌词。用吉利自带的播放歌曲,就是很多歌读不到U盘的歌词。三个听歌方式,找歌都不方便,(可能我下载的歌曲太多了)。或者有什么好方法,车友们也可以分享。最近一直想装一个DSP,提升一下功率,不知道有没有车友实现了,也可以分享一下效果。领克08的音响让我有换车的冲动,不过确实不喜欢领克的外形。 手机APP,出门都不带钥匙了,上车前,还是要习惯提前点打开APP,这样连接车辆快一些,不要要等个十秒左右。天气热,APP可以开启凉车功能,90%的状态是好用的,不过新版的APP,这方面个人觉得没有老版的好用,尤其是开启后备箱和开窗户。 有一次,到了一个没有手机信号的地方,结果要开车的时候,悲催了,APP开不了车,好在我的手机双卡双待,联通还有一点点2G信号,还是拿着梯子站的高,才把车门打开,发动车,要不然得等跑一百公里去拿车钥匙。这一点兄弟们一定要注意 空调出风口,在日常使用中,没有非常的完美。没有一个很合适的角度。 车安全方面,做的算不错,非常灵敏,虽然没有L2级别最顶,但是也很够用,太智能,目前还是不敢太相信。现在的辅助驾驶已经很满足了。 高德地图,最近很手机的并联,不是很通畅,有时会连不上。版本确实也低了不少,希望能早日解决 。 座椅稍微不够完美,长途驾驶,还是不怎么舒服。希望未来改款能注重这一点。车身的品控是做的非常好,和欧洲车没有什么区别,行驶质感非常好。 感谢圈主恩施宇推荐精华
#我与007的日常└选车 其实对换车的要求其实就两个:1、能满足我的基础驾驶乐趣需求。2、空间得比之前要大一点。对比看过很多车,包括岚图free(降价王pass)、飞凡F7(星星轮毂+掀背真tm的帅,但是很担心飞凡被抛弃pass)、极氪001(2米的宽度劝退pass)、领克08(那个低速行人提示音太难受了,加上纯电续航不高pass)、蔚来et5t(帅是真帅,后排是真的难受pass)。最终还是选择盲订冲了007,75度金砖电池后驱智驾版蓝外黑内加装电动门灯幕。 └使用感受 后驱还是偏软,像我每天上班的地方有很多桥头跳,带速度过的时候还是能比较明显感觉出来的拉不住车身,对这方面有要求还是得上四驱,四驱的cdc是真的香,后驱智驾版到目前还是个期货,再次许后驱版官改cdc避震! 驾驶座的腰托感觉很鸡肋,实在不知道该怎么调,等一个大神指导。座椅角度建议不要调太大,刚提车时追求坐垫完全贴合大腿把角度打到最大,导致小腿一直酸痛,放下来之后就好,个人猜测是因为一直顶着大腿的原因。 19寸原配的eprimacy真的是抓地力不大行,20寸的psev应该会好点,我现在平均一周打滑三四次,强烈建议有激烈驾驶需求的换ps4s。 └能耗 每次有人问我续航问题我就很头疼,我开我的车续航从350-620都能开出来,抛开使用条件不提问续航简直就是耍流氓。按照我正常的开法,市区通勤能耗在16-17之间波动(加速比较猛),特意悠着开可以做到12,最低遇到过9的能耗,我自己也不知道是怎么开出来的。 高速能耗最低做到过13.0,均速80左右;正常高速平均在15上下,根据我自己的计算极限续航在450km附近(需要长距离上下坡的话另算)。很省电谈不上,纳智捷那都是玩笑话,不必当真。 └用车成本 不得不说,电车有家充是真的香,坐标珠海,家充晚上谷电是0.29/度,结合15左右的电耗算下来就是百公里只需要4.35元,真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地步。2万公里一次保养大概也是500多,也是可以接受的。就是保险会比较贵,首年300万三者车损下来在5200左右,后续续保价格有待观察。 └辅助驾驶 6.1更新后,可以明显感知到nzp的范围扩大了,之前我上班走的高速只有其中一段可以开启nzp,现在已经全覆盖了。日常上班用nzp高速狂飙,下班Lcc跟车缓慢通行。 很多人说nzp变道策略激进,其实我是不赞同的,我觉得nzp变道还是偏保守,很多我判断应该超车的时候它都选择默默跟车;还有一个感知比较明显的问题是遇前车慢车变道超车时,nzp的策略是和前车保持距离-减速-变道,等变道完成后再加速,两个逻辑单看都没有问题,但是组合在一起就不合适了,减速变道,对其它交通参与者真的很不友好。 再说LCC跟车,我一般都选择1档,慢速跟车表现尚可,但是防不住加塞车辆,它的逻辑似乎是需要前车起步一段距离才会启动遇到加塞的得手动跟进。 至于自动泊车,更新后不会傻乎乎打着双闪了,但是原地打方向还是避免不了的,总体来说还行,效率肯定是比不上老司机的,但是胜在准确率比较高,不会出现有时候我自己手动泊车没算准距离的尴尬。 └OTA 好了,进入正题,其实我是来吐槽6.1更新的。 1、升级后手机蓝牙连接会默认打开电话和媒体且无法记忆,导致手机无法播放语音,每次都要重新关闭。 2、6.1升级后NZP及LCC速度控制大失败,反复加速-减速循环,且有明显推背感,体验极差。 3、极拓是好用的,就是还是有点卡,考虑到只是个虚拟机,可以理解,希望能进一步优化。 4、新增的杜比音效和普通音效声场不一致,最重要的是音量极其不平衡,听歌需要反复调节音量。 5、新增的ai绘图功能,往往我还没说完我想要的内容就开始自行创作,不知道在听什么。 6、交通灯识别提醒时灵时不灵,另外在仪表屏上显示效果不好。 7、前车起步提醒时灵时不灵。 8、LCC跟车距离增大了,哪怕调至1档也有约10米的车距,城市跟车极易被加塞。 9、灯幕增加样式好评,但新增加的动态显示功能是不是时间太短了,只动两次就不动,希望能延长时间,做到真正的动态。 10、NZP更新后策略似乎过于保守,我在高速上设定120速度,NZP跟在80-90的车后面长达8分钟拒绝变道超越(有很多足够的机会)。 11、希望车机内高德地图加入手机高德地图类似的色觉障碍颜色。 12、雨天后视镜自动加热开启无提醒(或者是根本没自动开?)。 13、哨兵模式自动模式下,偶发无法app操控启动。 14、智能全景寻车有时候看不到图片,不知道是什么逻辑?是否需要开启哨兵才会有? 15、哨兵模式打码效果一般,遇到过打了等于没打的情况。 16、图库文件快速分享,连上wifi了为什么还要扫码17、主驾偏头车控不太靠谱,识别不准。 18、天气卡片不准,外面倾盆大雨,车机一片小雨淅淅。 暂时就想到这么多,有想到更多以后再发,希望圈主推荐
#辣评新车新M5发布了,跟车友们交流一下自己的静态感受。 首先外观方面做了微调,官方称之为的鲨鱼前脸,大嘴变小嘴头顶激光雷达其他方面变化不大,以前是张大嘴要咬人的感觉,现在是把嘴主动闭上了,是不是还有别的寓意请车友们帮忙解读一下! 内饰方面,仪表台中间多了一只“眼睛”,官方成为星环散射体,这台浅色内饰它散射蓝色,后面还有一台红色内饰它会散射红色,这东西就跟仪表台的摆件差不多,对于内饰的档次提升感觉帮助不大。像我的孩子经常自己一个人躺后排睡觉,我估计这样的一只眼睛盯着她看的话一个人会害怕。浅色内饰看上去比较老气,最主要的原因我仔细看了一下主要就是座椅皮质用了一种米白发黄的材质,一眼看上去就跟80年代的老唱片机外面包裹的那层黄皮一模一样,并且门板扶手附近还混搭了一块类似树皮颜色一样的装饰盖板,整个的内饰看下来的感觉就是一句话“人约黄昏后”!估计50岁往后的成功人士看到这款会感觉很年轻!个人小建议换个米白色会更符合当下年轻人的品味! 空间方面变化也不大,我的身高体重分别是180cm和95kg,主驾就不说了整体还凑合,如图所示说说副驾和后排吧,按照我的身材如果说副驾我要坐的舒服一点,那后排根本就坐不上人,如果我坐后排的话副驾就不能坐人。所以说中国家庭买这车的一定是一个过渡,就是城市生活的一家三口,两个大人坐前面,后面一侧坐一个小孩另一侧堆她的零食和玩具就OK了 另外后排的扶手箱水杯架设计有问题,如图所示新车就出现了压痕,那冬天会不会出现异响,用车时间长了会不会掉下来?! 体验了一下红色内饰,黑红的搭配虽然颜色上看上去非常鲜艳,但是没有“生机”,不用意见评论区见!
#懂车帝众测中午有时间,去附近试驾了一下小米su7,家里有3辆油车,一直觉得需要配一辆电车。最近小米su7热度太大,必须要去试一下。几点感受:[爆炸R]一、外观、内饰层面:1.展车的这个蓝色,实车比图片好看,室内比室外好看。2.内饰总体精致,比问界好一些,不如蔚来的调性和质感好。(比小鹏和理想设计风格要好看,做工大差不差)3.抬显巨大,需要适应,不过显示信息多,习惯后应该会更实用。4.方向盘皮质较一般,不高档。应该弄翻毛皮或者打孔皮会更好一些。5.全景天窗,在夏天必须得用天窗配件,不然肯定晒(我卡宴刚贴了威固最好的膜,也依然晒)6.车机必须得搭配小米手机才能更完整7.车外观总体来说,个人最喜欢亚灰,内饰浅色内饰大太阳下不高级容易脏,建议选深色内饰。[彩虹R]二、驾驶篇(试驾顶配max版)1.舒适模式够用,驾驶比较轻盈。2.小米人员开启S+模式加速的时候,我在副驾直接“卧槽”,推背感拉满。但是真担心一些开车新手驾驭不了。3.高速开到120(试驾车限速),车内噪音满意,比我想象的好不少。4.底盘滤震还可以,轻盈有余,厚重不足。怎么讲呢,个人感觉高级感会略微欠缺一些。5.主驾支撑,的确如陈震所说,回馈慢,且支撑弱。[星R]总结:个人评分75-80分,漂亮的驾驶小车。不过我在副驾坐的时候有点晕。如果是后排可能会更晕了。(开的时候,设置是调整成类油车模式,动能回收调为0)如果买车主要带娃,经常带人,可能要谨慎一些。[拥抱R]最后,试驾完,开回卡宴,即便调成S运动模式,依然觉得很肉[笑哭R]电车的加速能力真是有毒。。。同时也希望各个汽车厂家不要为了加速而加速,安全最重要。
#雷总能耗挑战车型是宋pro dm-i冠军110卓越 图片上的数字是本次行驶83公里,电量剩余22公里纯电模式 空调24度自动 气温30度左右市区出行的路况 7个月已行驶15000多公里,纯电占90% 续航达成率基本在80%以上本次行驶 总之来说是非常可以的。
#辣评新车【写在前面】 海豹06和秦L在车身尺寸、配置、用料方面都做到了高度一致,可以说是除了外观,二者是一模一样,都属于A+级轿车。相比外观海豹06DM-i与海豹B级车还是很像的,但是在个别细节处做了改变,比如门把手设计,但还是保留了海豹的整体设计风格,尤其是内饰做到了高度一致。 【产品定位】 其实仔细看比亚迪王朝网和海洋网的车型及布局,你会发现跟南北大众很像。上汽大众和一汽大众的车型总是一模一样,无非就是外观造型有些差异,迈腾对标帕萨特、朗逸对标速腾、宝来对标桑塔纳等等。所以海豹06DM-i就是对标秦L的,所以价格相差不大,但从目前发布的车型版本来看,海豹06 DM-i只有120KW和160KW两个版本,而秦L有80KW和120KW五个版本,所以海豹06 DM-i的配置稍高,所以起售价也会高点。两者即是兄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合理的竞争才能给企业增加活力,才能稳步向前。 【外观】 海豹06 DM-i还是延续了海豹的整体设计风格,前脸依然保留海豹的造型,很多人说海豹06 DM-i的前牌照板露出了一块黑色会很难看,但我觉得这是比较正常的设计,主要是为了安放前置摄像头和雷达,也是为了看起来更年轻化一点,但如果把这一小块全部设计成黑色玻璃板或许更好看点,这是空心的就显得有点廉价感,不排除为了降低成本。尾部还是跟海豹一样,贯穿式尾灯,但是尾部LOGO变了,不再是一长串的字母,改成了更加简洁的“BYD”LOGO。侧面出了前门与后门没有连贯的经线之外,与秦L的造型很像。不过轮毂设计上海豹更加好看和时尚,同时轮胎的尺寸海豹更大,目前来看是没有16寸轮毂。 【内饰】 内饰依然沿用海豹的设计风格,同样的座椅材质和造型、同样的档把设计、同样的中控设计、同样的悬浮屏和方向盘设计……做到了海豹的套娃。所以可以理解成朗逸与帕萨特的一致,有种小海豹的感觉。 【配置】 目前秦L的配置比较详细,海豹06 DM-i的配置比较含糊。但从展车的图片来看,应该与秦L一样。 也是前麦弗逊独立悬挂和后四件杆独立悬挂,发动机都是采用的1.5L 101马力L4,电动机为120KW和160KW与秦L一样的发动机型号和电机类型,电池类型为全系磷酸铁锂电池,与秦L一致;驱动方式都是一样的前置前驱,轮胎的类型大概率全系采用225/50 R18轮胎。 两个配置的价格差异应该在电机功率上,其他方面应该保持一致。 目前来看海豹06 DM-i搭配这些配置属实比较良心了,在城市智驾流行的今天,海豹06 DM-i的配置已经完全够用了,L2级辅助驾驶已经完全可以满足日常所需。 【价格预测】 目前海豹06 DM-i的配置版本有120KW和160KW两个版本,根据目前秦L的定位和价格预测作为参考(之前发布过,详情可以看我的主页文章),海豹06 DM-i的价格应该是12.98万和14.98万,但考虑到海豹06 DM-i与秦L的同宗关系和竞争关系,再来看南北大众朗逸VS速腾、迈腾VS帕萨特的价格作为参考,海豹06 DM-i综合价格会比秦L贵个1万块左右。 所以综合来看,海豹06 DM-i 120KW的售价应该是11.98万元,海豹06 DM-i 160KW的售价为13.98万元,这样更适合当前市场环境,也更容易实现比亚迪2024年年销量400万的目标。 【总结】 海豹06 DM-i的综合配置较高,外观造型更适合年轻人,也更具时尚,内饰用料也更扎实。相比沉稳内敛的秦L,我更偏向于海豹06 DM-i!也更觉得海豹06DM-i 的用料更好,塑料感几乎没有,不像秦L的内饰塑料感重。但是在价格方面秦L的性价比最高,目前来看海豹06 DM-i的销量应该追不上秦L。但是应对和抢占合资车轩逸、朗逸、速腾的市场还是搓搓有余的,与秦L形成珠联璧合的态势,可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海豹06DM-i走的还是中高端路线,动力更高,配置更丰富,内饰用料更好,不能用秦L的标准要求海豹06DM-i,两者根本不是一个档次,秦L走的是中低端路线。 所以让我选择我还是选择海豹06DM-i作为家用车,秦L还是去做网约车吧,动力、舒适性、功能性海豹完胜,毕竟一分价钱一分货!
#辣评新车按照惯例每上市一款新车型都会取代老车型。再看目前秦PLUS DM-i的售价区间为7.98万-12.58万,秦L的配置和车身尺寸都比PLUS DM-i高,价格自然而然要高,但不排除保留秦PLUS DM-i,走低端路线,就像上汽大众的朗逸新锐一样,取代桑塔纳车型,做到车型整合,目的就是提高单一车型的销量,打开知名度,降低运营成本。我觉得秦L的路线与上汽大众的朗逸很像。 【车型定位】 看车展发布会,秦L主打的路线竟然是中级车,但看车身尺寸和轴距,距离中型B级车的门槛还差点距离,目前还达不到B级中型车的标准,这口号“引领中级轿车新趋势”,喊的有点过分自信了!我觉得秦L就是辆A+级轿车!细数朗逸和速腾,秦L除了车长点,也没什么区别。或许你比亚迪要自己重新定标准了,有种“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的感觉。 【车型竟品】 秦L通过配置和车身尺寸升级,按目前的销量榜来看,它的竟品轩逸、速腾和朗逸要头疼了,同样的一箱油秦L能跑2000公里,轩逸和朗逸再怎么弄也没有优势,甚至配置还比竟品轩逸、速腾和朗逸高,怎么玩?秦L这是要做到A级轿车销量垄断了! 【外观】 相比秦PLUS ,秦L的外观确实好看了很多,添加了更多的“中国龙”元素,前脸日行灯的“龙须”设计更加长,伸到了装饰板处,将“秦”LOGO做到了围绕。尾灯或许就是秦L的亮点,“中国结”设计,突出传统文化精髓,同时取消了一长串字母,只用了“BYD”的LOGO,或许想要表达“梦想已达成”,或许后面车型都会改成“BYD”的LOGO,毕竟年销量300万+已经做到了行业领先,不再是梦,而是梦想成真了。 【内饰】 内饰相比秦PLUS 更加豪华,整车塑料感变小了,替代成软包和皮质。中控扶手台也配上了更上档次和更有颜值的无线充电设计,但是充电功率只有15瓦,这怕不是只发热不充电吧!同时档把也用上了最新车型宋L同款的水晶档把,整个内饰一眼看上去,让轩逸、朗逸和速腾情何以堪,秦L是因有尽有! 【配置】 车展发布会称,秦L搭配DiLink 智能座舱,15.6英寸自适应旋转悬浮Pad、100%兼容手机生态、智能上下电、NFC数字钥匙、全场景智能语音、3D全景透明影像等都是标配。还有DiPilot智能驾驶辅助系统,不过这应该是顶配才有的,标配应该没有ICC智能领航,不过这个配置已经很厉害了,在A+级车里已经是天花板存在了,前段时间上汽大众途观L pro新车型还在宣传说是“最智能的油车”,现在看看秦L或许可以把“最”去掉了。 后悬挂也升级成了四件杆独立悬挂,终于升级了,这悬挂不知被吐槽成什么样了,但从官方发布的图片来看,还是很细呀!我对比亚迪的底盘悬挂调教还是不太有信心,总觉得不如合资车,毕竟合资车的经验更丰富,尤其是德系大众车的底盘悬挂调教目前公认最好的。 【价格预测】 我预测秦L走的是朗逸路线和战略布局,而且它的竟品就是轩逸、速腾和朗逸,妥妥的A+级轿车。 从销量榜来看,目前轩逸的价格区间为7.36-15.69万元,朗逸的价格区间为7.99-12.36万元,保留秦PLUS 的低端路线7.98万元和10.58万车型,秦L的价格区间定位在8.98万起或许更有优势。 从秦L发布的5款车型来看80KM的两款车型定价在8.98万和9.98万,另外120KM的三款车型定价为10.98万元、11.98万元和12.98万元。 同时秦L和秦PLUS 两款车型做整合,划归在秦的同一类,那销量就更好看了。 【总结】 秦L属于A+级轿车,而且秦L的上市仅仅只是秦PLUS的换代升级,不存在搞了个B级车新车型。竟品目前对标的就是轩逸、速腾和朗逸,合资车的压力很大。比亚迪有天然优势,那就是自家供应商为自家供货,再说了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的库存应该有很多,急需销售出去,现在市场更多的选择了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所以磷酸铁锂的成本对于比亚迪而言几乎没有,这也是比亚迪能把价格打下来的主要原因。 10万左右的车型还得看秦L,不管是配置、车身尺寸和性价比秦L绝对是最佳选择,主打一个便宜和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