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辣评新车营销真的很厉害👍🏻! —— 首先说下SU7 Ultra这波操作确实厉害,雷总不愧是懂营销的一把好手。当初80多万的SU7ultra出来,我是保持沉默的,既然都80多万了,为啥不上个保时捷Taycan,多十来个,虽然没有那么夸张的马力,但是好歹是保时捷。 有下单冲动? —— 宣传预热了那么久,代价花费也很大,纽北赛道版的测试也是看得到多么不容易。现在普通版发布,52.99万,我竟然觉得有种便宜的感觉,有种物超所值,才50多个?我都感觉自己有种轻飘的感觉。有种当头一棒,然后下个单的冲动。加上网上个种好评,各种正向吹嘘,情绪被营销所带动。 冷静看待。 —— 但是后面冷静了下,仔细研究了下,我很快冷静,su7 Ultra还是要理性客观看待,不要被营销带动太多情绪,个人觉得当前小米SU7 Ultra还是定位还是处于摇摆状态。赛道运动?还是科技豪华?还是亲民跑车?还是想集齐所有,既要又要,到处横插一脚?可能小米自己也是在摸索阶段。 首先我们谈谈亮点,所谓人无完车,不吹也不要黑,客观分析。 厉害➕1 —— 之前还可以勉强说百万级,这会儿只能说五十万级别的轿跑,这个马力确实厉害,1548马力,即便是自身电车比较重,这个马力也是相当炸裂的存在。0-100加速,1.98秒,什么概念?就是(我打完-就是-这两个字,速度干到100km/h了)。 厉害➕2 —— 然后配置的双腔空气悬架也是非常豪的存在,这个级别直接标配备碳陶刹车盘,劳斯莱斯都还没标配,保时捷Taycan也是选配,这也是亮点之一,总体来说性能都超越很多同级,或者越级。再则就是宣传营销也是很真诚,没有去搞什么噱头,踩谁,比如某界(雷军五字真言又拔高了)! 疑惑点1 —— 然后说说亮点后面的东西,五十万多花了,2000多块的冰箱需要选配,这好比一套精装拎包入住房,你告诉我冰箱单独买?同时前排虽然是有液晶仪表,大中控,但是副驾和后排是没有的,选配也没看到,这个就好比精装房,只有客厅有电视,我想在几个卧室有电视,你说没有,那我自己花钱加,你说没有布线,加不了! 疑惑点2 —— 肯能有人觉得,su7 Ultra是主打赛道,是性能,是跑车,谁没事在这样车上玩儿娱乐,也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冰箱,人家主打速度,体验那种速度与激情的拉风感。但是既然速度,赛道,那么又为何需要配置高阶智驾?配置激光雷达,选配城市和高速端到端智驾,让智驾来着跑赛道? 疑惑点3 —— 这会儿肯定又有人要杠了,你买个车又不是专门取赛道跑,或者道路当普通可上路的轿跑用。这些地方肯定要用到智驾,而且智驾是当前大趋势,不配晓得不够高端。那么说下后轮转向问题。 ——矛盾点 五米左右,这个级别很多新是配置后轮转向,比如保时捷,奔驰,宝马,还有国产的什么腾势,比亚迪,智己等等。这个玩意儿在狭窄道路停车,转弯是非常方便的,但是Ultra从目前信息来看是没有的。这会儿说赛道没必要后轮转向,那么岂不又和城市用车所矛盾? 总结—— 所以还是客观理性看待,个人觉得小米SU7 Ultra目前集成的太杂,就是一个大锅烩,收集很多长处来堆积,既要这样,又要那样,还没有完全形成属于自己的特色味道,或者是说对自己的定位还在摇摆。当然这不是批判,是小米要走的路,毕竟从0到1,小米汽车已经是做到很多传统车企望尘莫及的存在,我们还要用更多的时间给小米做沉淀。
#辣评新车从当年1999元的小米1代开始,为发烧而生就是小米最初的口号!极致的性能和堆料,小米SU7的完全体来了,我感觉又回到了当初为发烧而生的时候,关键是价格!远远低于预售价,有没有一种血赚30万的感觉? 【SU7 Ultra 52.99价格意味着什么?】 52.99万元的定价,按照SU7的用料和性能来说,大概率是亏钱的,但是为什么定这个价格亏钱也要上呢?我觉得最大的原因除了品牌向上之外,还要能让更多的人去够得着自己的Dream Car! 曾经年少时对性能车都很喜欢,那时候宝马M3、M4,奥迪S、RS系列,奔驰AMG系列,动辄都是上百万的车子是遥不可及的。如今电动化时代,电机功率让动力更廉价了,普通的SU7 Max就比原来的性能车动力更强,更别说如今的Ultra了。 除此之外,Ultra的定价有点让001FR下不了台,成了个笑话,原本的预售价相比还可以对比一下,如今小米的定价直接低了20+。这个定价可以说完全锁死了电动性能车的赛道了,以后的品牌想要进入这个赛道,性能和赛道成绩得更好才能和小米来过过招吧?这次就直接把话语权拿下了,从小米征服各项赛道开始,豪华品牌的定位也树立起来了。 【购买人群】 52.99的定价把原来80+的预售价的受众人群一下子扩大了许多,原来准备买56E的人群,完全可以去考虑SU7 Ultra了,要说买56E的人群时为了面子为了商务为了家庭,但是SU7中大型的车身尺寸,空间、操控和驾驶都能满足,而且买这车的家庭绝对有更舒适的车型做为家用,这样的玩具属性更强和吊起驾驶欲望的车型,比原来油车时代的性能车便宜太多了。 年轻人的Dream Car可以换一下了,SU7 Ultra就可以!2小时大定就破万了,出一款爆一款的节奏,我现在就非常期待六七月份的YU7会有什么惊喜了!
#圈友鲜试驾今天到店体验了一下刚刚上市的小米SU7Ultra,也亲身坐在主驾驶位点火感受一下,试驾车就停在旁边,一脚声浪声着实感受到了豪华跑车的魅力。 这次Ultra版不同Max版本,声浪外放声不需要在自己设定了,它默认就是自带的,起步的声浪有点低沉,一脚油门又会显得尖锐,但毕竟是一个模拟声音,靠音响外放出来跟机械化的发动机咆哮还是有点区别的,声浪声音达到怒吼咆哮的效果,总觉得它的咆哮被音响压低了,应该不会吵到邻居了! 今天分享一下我到店体验的感受。 【外观】 这次Ultra版的外观相比Max版本颜值提升了很多,整个车身在普通版面前明显大了一圈,一堆碳纤维外购件增加了很多跑车元素。尤其比较吸睛的就是碳纤维大尾翼,尾翼的高度已经与车顶平行了,这并不是自动升降的,而是固定在尾部的,手感上觉得它特别轻,很是帅气。其实尾部牌照版下部还有可以升降的后唇,打开也是比较帅气。 侧面翼子板更换了,与原型车保持一致,更有跑车的风格,而且侧面将原本塑料件更换成了带有Ultra LOGO的碳纤维,整个变化还是保留跟普通版一致。 前唇明显被伸长和压低了,侧面的碳纤维前唇延伸和加长的比较宽和高,几乎与大灯高度保持一致,还是比较帅气。值得一提的是,大灯和尾灯都做了熏黑设计,显得很有运动感。 【内饰】 内饰进车的第一感觉比较暗,主要是取消了全景天窗,改成了铁顶,同时全部装饰上了翻毛皮车顶,就是手指摸上去全部都是印子,对于有强迫症的车友来说比较苦恼。同时座椅和内饰所见之处也把皮质改成了翻毛皮材质,手感上更加柔软了,也更显档次了。而且内饰翻毛皮底下应该做了填充,比较饱满,比普通版Max更有立体感。 除此之外,侧门门框还增加了碳纤维的盖板,不会觉得单调,不过这个碳纤维盖板纹饰太深了,如果用上尾翼一样材质就好了,目前这样的材质网上一大堆,太普通了,不够有个性。 方向盘也明显比普通版粗了一圈,显得厚重,两侧是翻毛皮包围,上下是碳纤维装饰,还有专属的Ultra LOGO,手感上比较手软,转向过程中很轻。方向盘的设计还是保持与Max版本一致,比较容易上手。 【乘坐感受】 首先由于没有全景天窗,车内透光性相对来说差了一点,坐在里面还是有点偏暗。但是座椅明显变厚了,填充物增加了,同时由于翻毛皮用料,坐在座椅上摩擦力增大,几乎不太容易移动,对于推背感的体验会更好。但是坐在座椅上显得比较柔软。 Ultra版不像其他跑车,保证性能的同时,舒适感也是最吸引人的,不仅能家用,还能释放内心的欲望。 坐在前排最大的感受就是靠背柔软,又有支撑性,坐在里面要比Max版本的包裹性更强,毕竟它用上了赛道版的座椅,腰部、靠背和坐垫都会很好的包裹整个驾驶员。 【储物空间】 储物空间相比普通版没有减少,还是保留了实用性,后备箱并没有因为电机占用的空间而侵占后备箱储物空间。不过前机盖的储物舱变小了,但也够用了,要是能再深点就好了,总感觉储物会跑出来。 车内的储物空间相比普通版没有太大区别,还是保持一致。只是所有的用料都改成了碳纤维和翻毛皮,明显提升了一个档次。 【车机体验】 增加了新手模式,为了让你更好的适应它的1500多匹马力,就跟玩游戏一样,需要不断驾驶来解锁马力。 也增加了赛道大师模式,这个模式下最大的好处是没有ESP的作用,可以在普通道路上体验甩尾的漂移驾驶,可以体验不需要多专业的驾驶技术,系统就能帮你丝滑甩尾。设置有几个参数可以调节,根据自己的驾驶习惯设置成最适合自己的模式和参数。但前提是你要通过新手村的磨练! 车机的其他智能化功能与Max版本保持一致,仅仅只是增加了一些Ultra专用的一些赛道跑车功能。 【整体感受/总结】 整车的舒适度提升还是比较明显的,比如说升降玻璃变得更加更加静谧,很安静,几乎听不到升降的声音,隔音效果也提升了一个档次。再比如说电吸门,轻轻一关就能自己关紧,即使用力关门也显得比较沉闷,没有塑料声。但也有不太适应的地方,比如说在驾驶过程中,底盘悬挂变得更加硬了,坐在车里对于路面的反馈更加明显了,一个小坑、柏油路的颗粒感,都反馈到车里。对于减速带我建议你低速慢行,真颠!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