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元EV封面
    元EV封面

    元EV车友圈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1.7万车友等你加入

    车友

    1.7万

    认证车主

    596

    问答

    899

    口碑

    69

    加入圈子看车

    34人评价

    3.38

    良好

    查看详情

    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402条内容

    难怪10万元图1难怪10万元图1
    难怪10万元图2难怪10万元图2
    02-15回复

    2025年汽车行业的风口将围绕技术革新、政策导向和消费需求展开,以下几个方向值得重点关注: ### 1. **电动化全面渗透与电池技术突破** - **固态电池商业化**:2025年可能是固态电池量产元年,能量密度提升(超400Wh/kg)、充电速度加快(10分钟补能80%),成本逐步下降,推动高端电动车普及。 - **钠离子电池应用**:在低端车型和储能领域替代磷酸铁锂电池,成本更低(预计0.3元/Wh),缓解锂资源依赖。 - **800V高压平台普及**:配合超充桩(480kW)布局,解决续航焦虑,主流车企新车型或全面搭载。 ### 2. **高阶自动驾驶(L3/L4)落地** - **政策放开**:中国、欧盟、美国或批准L3级有条件上路,城市NOA(导航辅助驾驶)覆盖率超50%,事故责任界定法规逐步完善。 - **技术路线分化**: - **纯视觉派**(如特斯拉):依赖Dojo超算训练,算法迭代成本降低。 - **多传感器融合**(激光雷达+4D毫米波):成本降至2000美元以内,成中高端车型标配。 - **Robotaxi商业化试点**:Waymo、Cruise、百度Apollo等或在一线城市开展无安全员运营,每公里成本低于网约车。 ### 3. **智能座舱与车联网生态** - **舱驾一体计算平台**:高通骁龙8295/芯驰X9等芯片支持多屏联动、3D渲染,AR-HUD前装率超30%。 - **AI语音助手**:本地大模型(10亿参数级)实现全车控制、情感交互,渗透率达60%。 - **车路协同(V2X)**:中国5G-A网络覆盖主要城市,实现红绿灯信息推送、紧急制动预警,事故率降低20%。 ### 4. **氢能商用化提速** - **燃料电池重卡爆发**:续航超800km,加氢时间<15分钟,在港口、矿区场景替代柴油车,成本与柴油车平价。 - **绿氢制取降本**:电解槽价格降至300美元/kW,欧洲、中国推进“氢能走廊”建设,加氢站超5000座。 ### 5. **新型商业模式与供应链变革** - **软件定义汽车(SDV)**:车企OTA订阅收入占比超15%,自动驾驶、娱乐服务成盈利点。 - **一体化压铸工艺**:特斯拉Cybertruck引领,车身部件减少70%,制造成本降20%,二线供应商崛起。 - **电池回收网络**:全球锂/钴回收率超95%,形成“矿产-电池-回收”闭环,市场规模破千亿。 ### 6. **区域市场差异化竞争** - **中国**:智能电动车渗透率超50%,本土品牌(比亚迪、蔚小理)主导,出口量冲击800万辆。 - **欧洲**:碳关税倒逼供应链本土化,Stellantis、大众加速电动化,小型车(ID.2)为主力。 - **美国**:IRA法案催生本土电池产能,皮卡电动化(Cybertruck、F-150 Lightning)占市场30%。 ### 投资与创业机会 - **上游材料**:固态电解质(硫化物体系)、硅碳负极、LiDAR芯片。 - **中游技术**:域控制器、线控底盘、车规级MCU。 - **下游服务**:高速/城市领航系统订阅、二手车电池检测、光储充一体化电站。 ### 风险提示 - **技术路线博弈**:固态电池vs磷酸锰铁锂、纯视觉vs多传感器。 - **地缘政治**:关键矿产(锂、镍)供应链稳定性,欧美对华电动车关税壁垒。 2025年的汽车行业将呈现“电动打底、智能决胜”格局,建议关注技术突破快、成本控制强、生态整合深的企业。

    02-09
    老头乐的天7468926187260396094视频老头乐的天7468926187260396094视频
    02-08回复
    02-06
    2月6日,上图12月6日,上图1
    2月6日,上图22月6日,上图2
    02-06

    我哥们买了一辆纯电车,用了三个月越来越感觉不对劲。后来千打听万打听才知道,新能源汽车确实存在虚标的问题,要是跑到高速公路上,至少要虚标一半。 后来打听久了,他居然也成了半个专家,还总结了一大套买新能源车的经验。现在他推荐别人买车,不会再让别人看续航里程,因为那些都是假的,在他看来。最该注意的是以下这几点。 第一是选择谁家电池的问题。推荐购买宁德时代的三元锂电池,SUV别低于70度,轿车别低于60度。如此一来,在市内能保证超过500km的续航里程,至于在高速公路上,可就看个人的具体行驶速度了。 第二是不能光看续航里程,还要看能耗到底多少?能耗这东西,说白了就和燃油车的油耗差不多。哪怕你有1000L的油箱,但你百公里油耗为100L,那你的续航里程也高不到哪里去。 一般来说,市面上1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汽车能耗在15度电左右。如果是一些中大型的新能源车,再加上一些高端智驾系统,能耗甚至可达到20度电。假如10万元左右的新能源车能耗达到20度电以上,那你可要小心了,这些车的能耗管理肯定很差劲。 能耗太高体现的可不光是续航里程缩短的问题,最关键的是它会让人怀疑这个车企的技术能力。连这点控制能耗的技术能力都没有,你还指望车有多高的质量吗? 第三是充电速度的问题。这么说吧,如果有条件的话,能要多快的充电速度就要多快的充电速度,最好是有800V以上的高压平台。这样的充电速度一方面是快,另外一方面电流损耗也更小。 现在越来越发现,充电速度才是解决电动车续航的最大问题。只要充电速度达标,哪怕只有400km的续航里程也是没有任何续航焦虑的。而如果没有800V的高压平台,充电时候的焦虑简直让人无法想象。 第四是续航里程差异的问题。现在车企宣传的续航里程,如果你一个人在夏天市内开车代步,那一般来说还没太大差距。但如果你跑高速或者在冬天,那差距可实在太大。 这哥们测试了一下,跑高速的时候续航里程会打折六折以上,冬天在市内跑,续航续航里程会打折4折以上。要是再加上锁电的15%或者20%,那600km的续航里程在冬天能跑300km就算不错了。 最后还是一句话。若是只看续航里程去买车的话,只会被销售人员当成是小白,到那时候100%会忽悠你买到他能赚钱,但又不符合你自身需要的车型。所以买车之前还是多备备课为好。

    我哥们买了图我哥们买了图
    02-06回复
    竞争中国车7468150206354260504视频竞争中国车7468150206354260504视频
    02-06回复
    电车动力电7467940318336762393视频电车动力电7467940318336762393视频
    02-05回复
    2026年本田7465187347630850622视频2026年本田7465187347630850622视频
    01-29
    打破幻想!7464970530056372761视频打破幻想!7464970530056372761视频
    01-28回复
    高速1.8元7464149051395785240视频高速1.8元7464149051395785240视频
    01-26
    越来越多新图越来越多新图
    01-26
    2024年新能7464141716585579033视频2024年新能7464141716585579033视频
    01-26回复
    为什么很多图为什么很多图
    01-26回复
    01-26
    01-24
    东风日产:图东风日产:图
    01-24
    10万元能拿7428789850452640281视频10万元能拿7428789850452640281视频
    01-20回复
    01-20
    01-20
    车刚买到手7461260424764195352视频车刚买到手7461260424764195352视频
    01-18
    日前,海关图日前,海关图
    01-18
    在泰国开电图在泰国开电图
    01-18回复
    01-17
    01-16
    索尼本田电7457420844642533912视频索尼本田电7457420844642533912视频
    01-08
    东风奕派eπ7455513738197090840视频东风奕派eπ7455513738197090840视频
    01-03
    主流车企的图主流车企的图
    01-02

    12月26日,我们从腾势品牌官方了解到,旗下中大型MPV——2025款腾势D9正式上市,新车共推出8款配置,其中插电混动版共5款车型,售价区间为33.98-44.98万元;纯电动版共3款车型,售价区间为34.98-46.98万元。作为年代改款车型,其主要针对配置进行升级,并全系标配“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等。 2025款腾势D9延续了现款车型的造型设计,“π-Motion”势能美学的家族式设计语言如今已经十分具有辨识度,盾形格栅采用鳞片装饰,两侧大灯组也与前格栅相融合,使得整车前脸拥有非常强大的气场。同时,新车车顶还增加了激光雷达,搭载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天神之眼。另外新车还增加了全新配色——繁星灰。 侧面来看,该车采用了趋于平直的车顶设计,一定程度上能够为车内乘客提供充足的头部空间,带来更加舒适的乘坐体验。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5250/1960/1900mm,轴距3110mm,相比现款车型高度降低20mm。车尾方面变化不大,贯穿式LED尾灯组依旧有着很高的辨识度,配合扰流板以及银色装饰等大量横向设计应用,给人四平八稳的感觉。 2025款腾势D9采用的是多屏互联的交互形式,可实现全球领先10屏互联,包括中控屏、液晶仪表盘、副驾屏、HUD 抬头显示、双头枕屏、二排双扶手屏、流媒体内后视镜、冰箱触控显示屏。二排搭载AirSPA双零重力座椅,并全系标配天神之眼、静音电吸门、帝瓦雷音响系统和冷暖冰箱等等。 新车将采用第五代DM技术,搭载型号为BYD472ZQB的1.5T发动机并配合插电混动系统,最大功率115kW,最高车速190km/h。电池方面,车辆将配备39.938kWh电池组,CLTC纯电续航200km,NEDC综合续航1100km,油耗为5.85L/100km。纯电动版本最大续航620km,并支持800V平台,充电5分钟可补能243km续航。

    12月26日,图112月26日,图1
    12月26日,图212月26日,图2
    12月26日,图312月26日,图3
    12月26日,图412月26日,图4
    01-02
    别克新年送7454504162865463832视频别克新年送7454504162865463832视频
    2024-12-31
    前往

    元EV · 懂车分(口碑)

    3.38

    良好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头像头像

    34人评价

    3.38

    综合

    3.39

    内饰

    3.47

    配置

    3.17

    空间

    3.57

    外观

    3.28

    舒适性

    3.33

    操控

    3.43

    动力

    圈子热议

    电车取代油车:一场不可逆转的出行革命 能源转型、技术突破与市场选择的合力,正将燃油车推向历史博物馆的门口 过去十年间,全球汽车产业经历了一场静默而深刻的革命。从政策扶持下的艰难起步,到如今在主流市场占据半壁江山,新能源汽车正以不可阻挡之势重塑我们的出行方式。 站在2025年年中回望,这场变革的深度与广度远超想象。 01 市场拐点已至,电车主导地位初现 2024年至2025年,中国新能源车市场迎来历史性转折点:月销量首次超越传统燃油车,渗透率突破50%大关。这意味着每卖出两辆车,就有一辆是新能源车。这一比例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甚至超过70%。 全球市场同样呈现加速态势。挪威新能源车渗透率突破90%,德国立法要求2030年所有新车零排放,连石油大国沙特都投入巨资建设电动车产业园。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2025年销量预计突破1600万辆(含出口),保有量将达5000万辆以上。比亚迪单品牌销量或突破500万辆,超越特斯拉成为全球电动车领导者。 滴滴平台已透露:2025年新注册网约车必须为新能源车。 这一系列数据标志着**“油电交替”的临界点已经到来,如同当年智能手机取代功能机,悄无声息却势不可挡。 02 技术突破:破解续航与补能困局 早期电动车普及的最大障碍——续航焦虑和充电不便,如今正被快速瓦解。 电池技术迎来飞跃。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在零下30℃仍能保持90%电量;半固态电池开始试量产,续航突破800公里。长安汽车金钟罩全固态电池更是将理论续航推至1500公里,超越燃油车平均水平。 充电效率的革命同样惊人。比亚迪“兆瓦闪充”技术实现5分钟充电407公里,接近传统加油速度。蔚来换电站3分钟完成电池更换,比加油更快。 基础设施建设同步加速。2025年全国充电桩数量突破1000万台,车桩比接近1:1,超充桩占比超30%。中石化在全国改建2000座“超级充电站”,加油站正转型为“能源综合体”。 03 经济性碾压:全生命周期成本优势凸显 使用成本是电动车征服市场的核心武器。以每年行驶2万公里计算: 新能源车电费仅需约2000元 燃油车油费则高达1万元 十年使用周期可节省近8万元,相当于再买一辆新车。保养费用同样悬殊——电动车无需更换机油、变速箱油,年均节省2000元以上。 政策红利持续加码: 免购置税(最高省3万元) 免费牌照(上海/深圳牌照价值超10万元) “以旧换新”补贴最高2万元 “开惯了电车都不想开油车”,一位城市车主的感言道出了消费偏见的转变。 04 政策驱动与环保需求:双重压力下的燃油车困局 政策环境对燃油车日益严苛。中国“双碳”目标明确,2035年或停售纯燃油车;海南率先宣布2030年全岛禁售燃油车。“国七”排放标准即将出台,其严苛的污染物限值被视为对燃油车的“最后一击”。 能源安全考量同样关键。中国原油进口依存度高达72.99%,石油安全成为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电动车与光伏、风电等清洁能源结合,可大幅降低对进口石油的依赖。 国际车企纷纷转向: 本田、北汽:2025-2027年停售燃油车 奔驰:2030年前全面电动化 宝马:2030年欧盟停售燃油车 05 现实挑战:油车的最后堡垒 尽管趋势明朗,燃油车仍有其坚守阵地: 极端环境适应性:寒冷地区冬季续航缩水问题依然存在,越野、长途穿越等场景燃油车仍占优 补能网络覆盖不均:三四线城市及偏远地区充电设施不足 情怀价值:发动机声浪、机械操控感仍吸引部分忠实用户 混动技术成为过渡期解决方案。长安福特的大马力E混动技术通过油电深度耦合,既保留燃油车驾驶体验,又实现新能源的经济性。2025年混动车型在新能源车中占比将接近50%。 06 未来格局:多元共存还是全面替代? 综合各方预测,未来十年将呈现“电车主导、混动过渡、油车补充” 的格局: 2030年前:电车占据70%以上新车市场 燃油车:退守特种车辆(工程车、越野车)、收藏市场 混动车:在充电设施欠完善地区继续发挥桥梁作用 中国汽车产业借此实现弯道超车。凭借电池、电机、电控技术的全球领先地位,中国车企正从“制造大国”向“汽车科技强国”转型。2024年自主品牌海外市场份额突破35%,新能源车出口暴涨83%。 汽车的本质正在改变。随着自动驾驶技术成熟,车辆将不再是私有财产,而是智能交通网络的节点。这种模式下,燃油车的机械属性将彻底失去

    2评论

    2点赞

    六年半16万公里 上下班每天100公里的,加上深圳限行,虽然家里有两台油车,但深圳牌的是四驱车,盘算下来每个月油钱都要2500,所以萌生了用外地牌的小车(油车)换成(二手)纯电车的念头。由于家里有一台小蚂蚁(媳妇上下班开),并且这么多年对奇瑞车的信任,首先找的就是奇瑞的电车瑞虎3X,但此车出奇的畅销,在二手市场根本找不到这个车的影子。不得已,就顺便看了二手的元EV360(现在回想也只看了这一台),价格6.2万,表显里程38900公里,二手车商跟我确保原版原漆并且未调表(其实在质保期内,二手车商也没必要调表)。爽快签协议交钱,先把车开走,待几天后指标下来过户。后来我一直称此车为小白。 从2022年6月底至今,35个月,小白从38900到马上突破160000公里,在我手上已经开了120000+公里,平均每个月3400+公里。在此期间,小白三电从未出过问题,续航满电没感觉到衰减,现在深圳的天气,140的续航可以跑120公里(其中有100公里是高速,沈海或者外环)。老实讲,小白这确实刷新了我对比亚迪车质量的认知。以前我总觉得BYD的质量真不怎么地,我也抱着开6万多公里就回本的想法买小白。当然小问题也有,比如说左前半轴异响、右后玻璃电机坏、更神奇的是胎压监测仪每隔一个月坏一个共换了4个,但这些小问题都是去4S免费更换(因为在质保期内)。基于小白的质量信任,于2024年4月底,把小蚂蚁换成元pro(小蚂蚁空间与续航原因,所以更换)。现在小白就是我上下班开,小红是媳妇上下班开并且节假日在广东范围内开(小红跑过两趟长途,每趟来回2600+公里,有此体验后真心不建议开续航500以下的电车跑长途)。估计小白还需要在我手上开两三年,按照现在每天的里程看,两三年后小白已经24--28万公里了,不确定能不能撑到那个时候。。。。。。

    2评论

    1点赞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懂车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