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买车1年多,到现在为止行驶里程超过35000km,买的是2024款ultra,选装22寸轮辋。
在上下班途中主要使用纯电优先,一般不烧油,平均电耗在23-25之间,还是比较节能的,比较车重在这里。
节假日采用燃油优先模式,出发前把电充好,油加满,用车过程一般不充电,只加油,智驾用的比较多,能够缓解长途驾车带来的疲惫感,智驾一直在进步,到现在已经学会加塞了,但是智驾还是没有达到老司机的程度,有待提高,整体油耗在8-10个之间。
手动驾驶能够感觉底盘很稳,特意试了一下160车速,还是有信心。
整车空间较大,乘坐舒适性非常好,宝宝最喜欢零重力座椅,爱不释手,上车就要打开。小艺也比较智能,现在操作基本靠“吼”小艺小艺**干活了。
自己出车库不小心还把爱车挂了一下,好心疼
用户5514601494459:底盘很稳这是真的吗
智驾牛逼。
空间宽敞。
舒适性强。
配置顶天。
能耗待优化。
内饰做工质感有待加强。
枫澜爱车车:比我们头批车主好多了
我们现在还在等升级通知
【最满意】
最满意的肯定是驾驶辅助系统,确实非常好用,基本上城市上下班代步驾驶辅助系统开,舒服不少,当然了毕竟是车子自己开,有时候处理起来肯定没有人那么灵活快速,如果着急基本上都是自己开。另外,就是驾驶体验,操控确实不错,相比理想L9过弯什么的要灵活一些,侧倾也小一些。
【乘坐体验】
空间很宽敞,座椅也很舒服,不过有一说一座椅的柔软度是不如理想L9的,总体来说也属于舒服的类型。五座感觉还是差点意思,还得是六座更舒服。
【油耗】
油耗可以接受,大概百公里7-9L油,不过平时主要用电,所以经济性不错。
【最不满意】
主要还是价格有点高吧,毕竟比同级车确实贵了不少。
很多中产阶级的车主,在考虑一辆大型SUV的时候,第一时间肯定会联想到赛力斯的问界M9,毕竟有华为这个靠山在,能把这辆高溢价的车辆卖到50万以上,可是,买这辆车的确好处颇多,像智驾系统,空间足够大等等,可别光顾着看这辆车的好处,从而忽略掉了这辆车的坏的一面,这辆车的问题也是蛮多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养车过于费劲了。
有多麻烦呢?首先,就是保养问题,如果是纯电版本,那倒是没什么,保养只需要保养一套纯电系统就行了,但是,选择增程版就不一样了,除了纯电保养外,还需要考虑增程器的保养,也就是说,别的车主一年保养一次就够了,放到问界M9增程版这边,你需要保养两次,因为两套系统都需要保养,而且保养费还不怎么低,动辄都是上千元。
保养费劲就不说了,真正坑车主的地方,是这辆车的维修问题,不同于我们经常聊到的比亚迪,比亚迪有遍布全国的4S店,维修保养并不是什么大问题,但是,问界M9不一样,问界M9的情况更多的是倾向于销售维修分离,很多地方,人家都是开在了像万达广场或者其他一些销售门店的,维修车辆并不是在这个地方维修的,也就是说,这些地方维修是另外一回事。
这样做的好处是便宜了厂家和经销商,坏处是买车的车主可就遭殃了,因为销售和维修分离,导致车主要是想修车,不好意思,不存在这个问题的,车主需要老老实实跑去指定维修点,就算把车送到这些销售门店里面,他们也没办法修车,需要等零件,而且还需要找维修的人,总之,你想修车,就只能老老实实等着吧,至于等到什么时候,那就不好说了。
当然,这也并不是说问界M9就不好,但问题的关键是这种不好还是不可避免的,因为你想修车还得头疼另外一件事情,就是修理人员的严重缺失,请注意,我这里提到的修理可不是正常的修车店,别的量大的车型,会有更多的维修师傅和技术人员,但像问界M9这种中高端品牌的车主,你就要做好修车尴尬的问题了,因为你根本修不了车。
而且零配件成本也蛮贵的,毕竟是一辆中高端型车辆,这种车的特点,就是“贵”,也因为贵的问题,导致车主要是修起车来,那费用也会蹭蹭蹭往上涨,咱们到时候买到车后,你会经历的事情,就是买车和养车,是完全两码事,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不考虑价格的情况下,最好也是最佳的选择,其实是买量大的车,好处是这样的车,容易养车。
第一次油换电,家人一开始坐着有点晕车,现在已经逐渐适应了。小车换到大车后平时出入地库,车位停车,过一些比较窄的街道都得时刻注意,目前还没完全掌控过来。车子的驾驶感受还是不错的,转向这些比较精准,大车的开船感多少有一些。智能座舱用起来确实方便,车机的界面和操作逻辑和手机平板大体一致,不需要什么学习成本就能很快上手,就是小艺有些过于灵敏,有时候说话声音大点就会被唤醒。车内空间挺宽敞的,一家人坐着不打挤,零重力座椅舒服,不过二排扶手有点小,不太好放手,三排座椅短,六七座车型的通病,投影幕布显示效果没有液晶屏那么好。另外,辅助驾驶这块还需学习,城区智驾稍微有些保守,并没有达到所谓“老司机”水平,高速智驾要更好用一些。续航这块中规中矩吧,毕竟用车这段时间刚好遇到夏天,空调就没断过,平时纯电续航基本上就保持在140KM的样子,跑城区足够用,长途可以用油,走哪都比较方便。
用户7503527618133:问界少买,我这个厂就是给赛力斯做线束的高压低压,那个线我都不想说真的拉胯其他也是一样的我都不敢买电车了
Go_Soft:M9 可牛逼坏了,试驾要提前预约 销售又无所谓🫤…… 本来想支持一把 这德行可拉倒吧
AA毕宇航:小姨敏感你可以给它呼叫换个名字,智驾的话出厂都保守然后随着你的开车习惯它会学习跟你平时开车越来越像。
用车到现在,最满意的就是小九的长续航,让我想去哪里就能去哪里,要开长途,三四百公里也不在话下,不用担心电量不够,找充电站的麻烦事儿基本遇不到,充电速度也快得很,一两个小时就能从20%充到80%,真是方便又省心。
大空间的车坐着真是舒服,我一米七的身高坐在前排,头顶离车顶还有差不多两个拳头的距离,不会有丝毫拘谨的感觉,第二排一样宽裕,把座椅调整到适合的位置后,高大壮实的老爸坐在里面,膝盖离前排座椅有小半臂的距离,后备箱挺大的,上次帮朋友搬家,很多大件物品都能轻松装下。
性能这块的表现也不错,起步轻快,稍微给点油车子就能跑起来,加速超车一气呵成,想开多快都行,完全没压力,而且我每次过弯打方向盘,方向盘精准的指向、车子扎实稳定的底盘都让我很有底气,哪怕是高速过弯车尾也能干净利落地通过,开起来特别带劲。
总的来说,小九不仅开起来舒心,坐起来也享受,真是周末放松的完美伙伴。
嗷嗷笨老六:哈哈哈,要开长途,三四百公里都不在话下。一两个小时的充电时间。身高一米七。哈哈哈哈哈
乐观的熊猫g7Z:这么大的车,为啥载重才380公斤啊
勤俭节约的豆沙小二:馈电发动机声音大不大?
提了问界M9之后,感觉就像家里多了个智能大伙伴,日子过得既新鲜又有点小挑战。
买的时候冲着城区智驾去的,结果发现自己更偏爱在高速上放飞自我。高速上那智能巡航,简直是长途司机的福音,脚一放,车子自己就开始跑起来了,几个小时车程下来,除了偶尔动动方向盘,其他时间基本就是在享受沿途风景,充电间隙还能来杯咖啡,悠哉游哉。再一个我得给泊车功能点个赞,遇到那些窄得让人头疼的车位,它比我这个老手还淡定,三下五除二就搞定。
空间这块,六座模式确实能装,但牺牲了后备箱的实用性,这点我得吐槽下。四座模式才是真爱,后备箱宽敞得能塞下全家出游的行囊,零重力座椅一躺,那舒适度,简直了,午休小憩或者长途小憩,都是享受。不过,偶尔朋友多了,六座模式还是得顶上,这时候就得精打细算怎么放行李了。
续航嘛,纯电模式下跑个短途毫无压力,但要是计划个长途旅行,还是得规划好充电站,毕竟“电量焦虑”这玩意儿,谁也不想有。
LANCERmake:那天开车出去玩,在服务区遇到一个m9充电,前后脚出的服务区,道路限速120,我还说追上去看看,TMD一直看不到人影,跑道超速有5 6分钟才看到,驾驶位一手方向盘,一手手机在玩,试了下跟车,发现定速132,刚好是120+10%,智驾是真的方便
沙师弟爱胖妹:你这叫高级???我的车22年13万买回来改装花掉5万。现在上车只需要输入目的地后我就跑后排睡觉。一觉醒来车就停我家门口了。根本都不用人管。
等一辆八手仰望:高速120以上放开不管让车自己开的真的是对死亡毫无感觉
优点:空间大,智能化程度高,内饰水平之上,用料和做工比较讲究,乘坐舒适,特别是第二排,长途出行不会累。智能驾驶能减轻一点驾驶员的负担,路况简单的地方可以放心交给它处理。
缺点:品牌溢价偏高,或者说定价高了,主要也是因为竞争产品太少了,雷达对悬空物仍然无法识别,一直都存在这个问题,导致自动泊车撞了,车尾凹了一大块,好感度下降了一点。
减肥虎:BBA溢价这多年没有看见那个车主说溢价的?国产到你这里溢价了哈哈哈
买这车纠结最大的就是在它和宝马X5中很难做选择,我其实更倾向X5,但是带老婆和小孩一起看了车之后,他们都更喜欢M9,这车的家用属性确实强。空间来说比我之前的车大很多,但六座模式后备箱非常小了,我认为最佳的模式就是四座,不管放东西还是乘坐体验都更加舒适,特别是零重力的时候,整个空间就很宽敞,有时候累了就会躺到这里休息一下,打开露营模式,按个摩,看会电影,特别舒服!
纯电模式下差不多可以120-140公里,不出远门妥妥够用,目前开了11000多公里,一共加满了四箱油,还没全用完,算了一下,油费差不多省下了万把块,真的很划算!
回头率目前还是挺高的,一直会有人来看。虽然车大,开的时间久也习惯了。总体是一辆开出去非常舒服的车,特别是长途驾驶一点都不会累!
执着的光束LNd:一样,X5和M9我纠结了很久,我和你相反,我媳妇想X5,我想M9,后来一次试驾,订了M9
冰色传说:一样 很纠结
双豪台球:其实x5就面子好看点,实用性真不如好点的国产车,就单单一个app功能国产车能提前开空调就比x5舒适一百倍
提车了后,我自己diy了一些配件
优点:
1.智能驾驶无敌了!爽得不要不要的,基本上每天去哪都是智驾
2.空间很舒服,6个人一点都不拥挤,除了宝宝老是非要躺零重力
3.豪华感拉满,基本上宝马和奔驰奥迪身上百万级的豪华配置这个这都有
4.基本做到了BBA百万级有的他都有,而且比BBA多长了个脑子
缺点:
1.外观不够霸气
2.官方配件贼贵,也不是很好用
3.大灯不能手动关闭,这功能很烦
4.冰箱第一排开关不是很方便,有的时候想拿瓶水很麻烦
5.二排屏幕和扶手上的按钮很容易碰到,经常被小孩误触,但是关闭了小孩正常操作又很不方便,最好有个误触确认,减少误触的机会
6后备箱不大
总体来说瑕不掩瑜,买了确实很舒服,话说为什么没有车友群加我
【最满意】
自驾领航NCA、代客泊车AVP:目前来看的确是第一梯队的存在,虽然还不完善,但是纵观在售所有车型,还是前三的水准(低调的说法)。
舒适性:基本第一梯队,前4球头双叉臂、后多连杆、闭式空悬高低阻力可调、全铝合金摆臂(图灵)不是吹的,肉眼可见。
安全性:CNCAP、中保研都是优秀级别,第一梯队级别,玄武(这个大神龟)架构就是壳硬,纯肉。湿地距离100-0,42.59,2.5T的车这个水平,还有谁?
配置:不说了,自己去了解,KTV、家庭影院都搬上车了,我还说啥。
驾乘空间:突出一个“有容乃大”。
能耗:同样2.5T的车,亏电7.5,你说还有谁?
【最不满意】
内饰:虽然用料十足,定义豪华,但是走科技路线,差点奢华感,感奔驰迈巴赫还是差点意思。
操控:全铝车架减重效果不错,底盘调教尚可,乘坐舒适,家庭出行、商务出行定义准确,但是车尺寸在哪里摆着,对于习惯讲操控的人来说,还是不谈操控了。
外观:虽然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确实我不喜欢这个前脸,不霸气、不威严、不大气,与定位不符,反而有点萌。
科技:那个大屏幕就是鸡肋,你配个大平板我都觉得实用点。
【最不满意】
没有手套箱,没有流媒体后视镜。
【购车经历】
看了两年车,市场上满意的车型太少,最后只有M9满足了大部分要求
【驾驶感受】
运动模式下,悬挂支撑尚可,大车的感觉还是无法消弭,感觉有点笨重,但是作为一辆全尺寸suv我觉得已经非常不错了
【油耗】
刚提车,对油耗不是很敏感,不太在乎使用成本
【空间表现】
空间很大,即使第三排也不会觉得拥挤逼仄。
【亮点配置】
转向最小半径比较惊喜,零重力舒适
【最满意】
智驾确实不错
第一次买电车,要说印象最深的是什么,那可能是这车的科技含量,智能化程度很高,车拿回来熟悉了一段时间,现在高频率使用ADS,上周总共只有三十多公里是我手动在开,剩下的两百多公里算是ADS。这技术要说有多成熟可能算不上,但是也不失为一种新奇的体验,安全方面还是有保障,自动驾驶还算稳健。除了这一点,空间必须好评,坐在驾驶位可能还体验不到,一来到后排,有点柳暗花明的感觉,非常宽敞,可以躺可以睡,还真没几台车能做到。
新鲜感仍然很足,五月份开着去了一趟成都,很带劲,目前高频使用中,底盘和驾驶在电车时代经常被忽略,但豪车看这个,M9的质感和素质都非常高级,和我开过的卡宴、GLE相比,稳健略薄,但丝滑轻盈更多。智能驾驶绝对是惊喜,封闭道路直接满分。城区任何道路上,一开始它会有点生硬干巴,但现在有了几千公里的积累,在常走路线上已经非常成熟,游刃有余,行驶习惯越来越接近车主本人,真的是越开越好开。豪华、科技、舒适等配置又高级又好用,空间足够大,二排可开发,娱乐生活办公皆宜,商务接待直接各种秀。
智者苹果DFJ:请问高速的NVH ,能比GLE好吗
用户4003565016458:买的都是卡宴奔驰车主,羡慕一些大佬一年就可以换车
比我预想的要香,这是我的第一台国产车,上月中旬提车到现在,总结了一些用车感受。
优点有以下:
乘坐真的很好,椅子比较软很舒服,而且很豪华,空气悬挂虑震不错。空间感也很大,椅子可以放平,里面的储物空间真是多,哪里都可以放,很实用。驾驶感受远远超出我的预期,很平顺丝滑,自动驾驶在高速上车不多的时候用非常好使,车好开很轻松,油门刹车转向调教真心可以。配置基本到顶了,不用额外花钱去做什么改装了,我需要的这车基本都有。
缺点吧,音响效果在重低音时比较混浊,自动驾驶时在道路比较靠右,总让我习惯靠左边的我害怕和右边的车剐蹭,特别是超车时。
主要就是这些,这个车确实解决了我这种奶爸的需求,配置和驾驶体验对得起这个价格。
Sergio:我和你定的配置一摸一样就等八月提车了,煎熬!这车太诱人了
自由清风tZX:油车和电车没法比的
苑斌123:最近也在看M9,越看越想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