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经历】
三月试遍了二三十万除tsl以外的所有纯电车,最后发布会结束锁单su7。就图好看(提一嘴,后续各品牌4s店来电得知我已锁单基本都是恭喜之类的回复,唯独极氪 说第一次做车问题肯定很多 让我卖掉名额选择007)
【驾驶感受】
电门瞬态响应敏捷跟脚,方向盘中心区虚位较小,速度轻盈高速沉稳。底盘调教扎实,车身稳定性和操控性非常不错
【续航】
现在总里程10000+
城区跑大概两周冲一次电,一次跑五百多(哨兵模式比较耗电)
高速顶着限速跑 满电估计也是五百左右(图2百分之九十二的电从服务区出发,全程高速。四个成年人前后备箱全部装满,全程空调)
【空间表现】
后排空间略小,前后备箱空间比想象中要大挺多
用户6316504801267:3月发布会一结束就去试驾了,试驾完su7去旁边极氪试驾,一进去跟销售聊了一会直接说小米这个不行那个不行。大家都是国产车,真没必要相互诋毁。
此处禁止调头:还好你没卖掉名额换007,哈哈哈哈哈
简单橙子31D:标准版吗,看图片没有激光雷达
点评车型:
2024款小米SU7 后驱标准长续航智驾版
4分“优秀”【驾驶感受】外界对于小米SU7的评价很公允,起码从后驱单电机版本来看,它算是比较“正常”的一辆车,各方面做得都很均衡,上手难度低,没有让人开着会特别难受之处,作为小米汽车的第一款车,做到这样成熟的调试,确实值得肯定。即便从转向和悬架的反馈来看,小米SU7确实有偏向运动的设置,但我们依然不能把它完全视为传统意义上的运动车型,更像是有点运动感的家用轿车——类似20年前的大众宝来、10年前的宝马3系。首先从转向来看,小米SU7在中心区的力矩死区和窗口比较适中,中间位置转向响应给得比较充足,车辆转向较为灵敏。SU7有三种转向手力模式,前两种模式下,手力都算比较轻盈,调到运动模式时手力明显变重,力矩反馈变好,但是此时转向给人的感觉不够直接,转向的感觉显得有点“假”,电子味儿很浓,转向器给到的回正力矩感觉偏大。其次在悬架部分,小米SU7在进行单移线时,侧倾大小控制得还不错,侧倾速度也比较适中,渐进感明显,移线时的信心和稳定属于优秀水平。而在日常路况上行驶时,车辆的滚动感挺好,对于一些路面小幅激励情况能够较好地抑制。虽然在路面有再大一点的冲击下,也能感觉到从悬架带到车舱的振动,不过都是可以接受的程度,不至于像运动车那么过于颠簸。最后在动力性能方面,由于是入门款的单电机版本,低配小米SU7从加速体感上来看比较“普通”,如果习惯了高性能双电机的电动车带来的爆裂加速感,那这款单电机版就缺乏感官刺激。我们实测了它的加速表现,在35度气温下小米SU7跑出0-100km/h加速5.24s的成绩,基本和官方数据一致。而在封闭场地内,驾仕派还测试了它的0-400m加速,最终小米SU7用时13.66s、尾速165km/h——我能想到它这成绩相对接近的车型,是搭载3.0T发动机的宝马M135和奥迪S4。大家也不用担心小米SU7不好开,从日常使用来看,这套动力的性能可以被压抑得很无感,和普通2.0T车型开起来差不多,起步时低扭还更充足。而且它任何模式下加速超车都绝对足够有劲,动力响应很直接,加上扭矩发放线性、车速控制精细,已经十分贴近特斯拉Model 3的操作体验。
MtGo:我试驾了下,感觉操控挺不错的,只不过没有特斯拉那么贼,特斯拉属于一点虚位没有,小米有一点点,我感觉小米的操控会更舒适安全一些,底盘悬挂我觉得小米就完全吊打特斯拉了,特斯拉真的很硬啊,但小米就软多了,打个比方,小米的悬挂避震我觉得介于特斯拉和理想l6之间,比特斯拉软,比理想硬,整体非常均衡的一辆车
不要鄙视数字用户:小米有这么好吗?
用户2545988510951:比2.0猛多了吧
试驾过这款大热车型,第一是操控性和动力是强项,电机响应非常非常快,推背感极强,第二是车内体验很好,空间设置合理,但配色GET不到我的点,皮质也显得一般。颜值方面,确实很像保时捷,很好看。
小米su7单电机版本从体验来看,总体上算是比较“正常”的一辆车,各方面还比较均衡,没有让人特别难受之处,第一款车做成这样值得肯定。
小米从上市以来一直有宣传运动性的方面,从转向以及悬架的反馈来看,确实有偏向运动的设置,但是它不能完全算运动车型,最多算有点运动的家用轿车。
从转向来看,小米su7在中心区的力矩死区和窗口比较适中,中间位置转向响应给的比较充足,车辆转向较为灵敏。三种转向手力模式,前两种模式下,手力都算比较轻盈,调到运动模式时,手力变重,力矩反馈变好,但是此时转向给人的感觉不够直接,转向的感觉显得有点“假”,转向器给到的回正力矩感觉偏大。
从悬架来看,车辆在进行单移线时,侧倾的大小不算大,侧倾速度也比较适中,移线时的信心感和稳定性还不错。在路面上行驶时,车辆的滚动感挺好的,对于一些小激励能够较好的抑制。在路面有一些再大一点的激励情况下,虽然也能感觉到路面带来的振动,不过都是可以接受的,不至于太过于颠簸难受。
对于动力性能,由于是单电机版本,从体感上来看“比较普通”,如果平时习惯了高性能电动车带来的加速感受,单电机版本就会显得弱了一点。不过从日常使用来看,动力性能绝对足够使用,动力响应等等没有问题,只是肯定不如动不动3秒加速性能的车战斗。
【最不满意】
默认的松刹车缓行模式下,没有坡起辅助,因为习惯开油车,松刹车缓行,所以用缓行模式,但是这个模式下坡起辅助不好用,多次溜车,大家要注意,查了下特斯拉也是这样,小米多半是照抄的,
标准版没有hud,车速不好控制,很容易超速,油车很容易匀速,电车同一力度踩油门一会就超速,要频繁低头看车速,考虑网上买个hud,但是多个盒子在前面又不好看
外观雅灰色,实车没有照片好看,光线强的时候正面很好看,光线弱的时候就是暗灰色,不那么好看了,屁股不好看,什么光线看都是灰屁股,虽然是灰色,但是一拍照片就变亮变白了,所以不要相信照片网图,去看户外实车
【提车价格】
保险尊享版4600,普通版4300,比预想的便宜的多
【购车经历】
本地没有交付中心,河北买的开一千多公里开回大连,
【驾驶感受】
确实好开,简单轻便,电门几乎没有延迟,大部分操控都可以语音实现,之前试过海豹四驱版和宝马i3,海豹四驱加速非常线性,很稳,没有刹车点头情况,但是底盘偏硬,内饰劝退,i3之前真想买来着,试驾过后放弃,底盘很软,开起来不稳,刹车点头严重,动能回收调到最低依然很强,操控并没有很好
【续航】
高速450-480,现在气温好,估计冬天能开300就不错,
【空间表现】
177,前排非常舒适,后排基本够用
【动力表现】
一直是舒适模式,加速快,完全够用,一键狂暴还没体验过
博学的柑桔SQz:补充一下,不是我打评分低,是系统审核说我指出缺点和高评分不符合不让打高分,实际车非常好开,主要指出一些不足希望改进
在人间做卧底:1单踏板模式是电车特有的,通过电机动能回收来实现的,好处是适合市区走走停停,少踩刹车,和油车是两回事,要么快速习惯这种单踏板模式,要么关闭这种模式,或者把动能回收调到最低,按油车驾驶习惯开
2市面上有hud功能的车不足10%,那难道剩下90%的车都没有开了吗?难道你第一次开油车的时候就能马上把握好油门踏板的力度和速度的关系了吗,还不是经过长年累月的经验积累形成的“脚感”,电车的动力普遍比油车强的不止一星半点,小米后驱标准版.modelY后驱版299匹马力,相当于油车2.5T发动机的马力,极氪007后驱422匹马力,相当于油车4.0T的马力,而大部分人开过的油车最大也就是2.0T,普遍是200匹~260匹之间,咱不说四驱,就说2.5T的发动机和2.0T, 1.5T ,踩油门踏板同样的幅度是同等大小的动力输出吗?自己拉不出屎咱不能赖茅房啊,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不是等着环境适应你,需要你主动适应新的变化,否则你现在还停留在马车书信肩挑手提的原始年代呢,更别提享受现代科技的成果了
Jay74761:你确定保险这么便宜吗?
驾驶行驶质感出众,驾驶模式多样随心设置,动力强劲,操控,刹车满意。胎噪风噪正常范围,车漆容易脏,白色内饰简约时尚不耐脏,空间不大不小,综合评价还可以。
好开,动力足,唯一不足就是底盘低,工况里程700公里,满电系统“预估”里程550公里,跑了一下高速,全程开冷风空调,跑了250公里,表显还剩260公里,续航比较乐观。按现在推算,工况里程达成率达到了78%。
丹青5:还是虚标
风雨0968:高速多少速度跑的,是120码吗?
不求奋斗只想躺赢:后期不锁电就谢天谢地了
八年米粉,su7价格略失望,军军子没1999交朋友,外观个人更喜欢p7,但是因为是小米就冲了。车机确实无话可说,确实国产第一梯队,而且双表盘装着确实挺帅,cariot后续能有什么样的玩法我还是很期待的,C级车确实看着挺大,后排头部空间略小,停车相比老桑塔纳得多顺几把,驾驶感受标准版动力相比油车确实加速猛很多,超车会很有信心,刹车偏软,开回家路上按照老脚法差点追尾。HUD和尾翼标准版不能选装就挺头疼。nappa内饰很高级,对我这种开破车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外观很吸引眼球,导致我在家门口停着不得不罩上车罩否则会经常被人围观。
总体21.59个人感觉性价比无功无过,小米再也不是那个性价比爆棚的小米了。
那如何做取舍:车机还第一梯队?不卡吗
买车只买BYD:p7的颜值还能再打两年
有趣的香瓜TUl:21给你个taycan还不够性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