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华为联手“成本杀手”上汽:任正非拍板,余承东“认输”?

    余承东曾公开承认,华为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技术虽强,但在20万元以下车型上-成本扛不住-。

    这一软肋被上汽集团总裁贾健旭精准狙击:-上汽帮你填上这个坑,最大基数的市场必须拿下。

    -去年11月,贾健旭带团队突袭深圳华为总部,任正非亲自设宴接待。

    这场两小时的饭局直接敲定合作基调——华为输出智能技术,上汽负责把价格打下来。

    任正非当场表态:-上汽有希望,合作必须推进。

    -贾健旭对余承东撂下狠话:-上汽的供应链平台连德国人都用,你华为不用就是浪费!-他要求华为开放智能系统权限,上汽则提供现成的生产体系、成本管控团队,甚至承诺-人员交给华为指挥-。

    首款合作车型-尚界-从签约到供应商发包仅用15天,目标9月30日上市,比行业平均周期压缩60%。

    签约后,余承东给上汽董事长王晓秋发邮件时连用两个意外:-上汽不像国企,倒像民企--承诺的事情说干就干-。

    这背后是上汽的-成本手术刀-——通过复用海外技术平台、整合长三角供应链,硬生生把智能车物料成本砍掉18%。

    华为鸿蒙智行此前只敢做高端车,上汽的入场直接改写规则:用德国验证过的底盘技术+华为智驾系统,价格下探至15万区间。

    2025年三款新车将密集投放,目标年销50万辆。

    传统车企的反击逻辑上汽此前五年在智能化赛道落后,此次合作本质是-用制造优势换技术话语权-。

    贾健旭直言:-华为需要我们的成本控制,我们需要他们的算法——谁也别想独吞蛋糕。

    -余承东的焦虑写在脸上:华为车BU年烧钱超百亿,必须靠销量摊薄研发成本。

    上汽的危机更紧迫:智己、飞凡两大品牌市场遇冷,再输不起智能化战役。

    两家巨头的利益捆绑,已容不下任何试探。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