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老司机血泪总结的 10 条保命口诀,关键时能救命!

    英浩杂货铺头像英浩杂货铺头像
    英浩杂货铺03-31

    行车安全无小事,每一条经验都是用教训换来的。今天为大家整理了 10 条被无数司机用血和泪总结出的行车铁律,建议先收藏再转发,让更多新手少走弯路。

    一、冲坡不冲顶:暗藏杀机的 "最后十米"

    上到坡顶,视线变差

    当车辆冲上坡顶的瞬间,车头扬起形成的盲区足以吞噬整条道路。有位货车司机曾在云南盘山公路亲历惊险一幕:刚冲过坡顶就发现前方车道停着抛锚车辆,幸好提前松油减速才避免了车毁人亡的惨剧。正确做法是冲坡时保持加速,距坡顶 20 米果断收油,让车辆惯性自然滑行过顶。

    二、路口不超齐头车:鬼探头的 "死亡陷阱"

    遇前车突然减速或停止,一定要加倍小心

    北京某路口曾发生令人痛心的事故:出租车司机为抢时间超越减速慢行的公交车,结果撞上突然穿出的行人。数据显示,路口事故中 32% 与 "鬼探头" 相关。记住:当发现前车突然减速或静止,特别是在公交站、斑马线附近,务必保持车距耐心等待。

    三、刹车必跟:高速公路的 "生命接力"

    保持车距,时刻注意前车刹车灯

    当大家都在匀速的跟车行驶时,当前车的刹灯亮起时,也一定要踩刹刹车,保持车距,以免前方突发事故反应不及而追尾。 很多高速的连环追尾事故中,就是因为后车发现应前车刹车灯亮,而没有及时采取刹车策略,从而导致车辆连环相撞。·

    四、备刹成性:化险为夷的 "肌肉记忆"

    养成备刹好习惯


    当经过一些路口、斑马线、公交车的站台、人车混行的路段、村庄路边有小孩玩耍的路段时,记住当不需要踩油门时,就要把脚虚放在刹车上,如果有意外,可以一脚刹车踩到底,及时刹停汽车,也能够防止油门当刹车。上海一位女司机凭借这个习惯成功避险:在经过学校路段时,她本能地将脚移至刹车位,结果突然窜出的学生让她在 0.3 秒内完成制动。

    五、抢红不抢绿:信号灯下的博弈智慧

    开车莫要急,一定不抢绿灯

    不是让大家去闯红灯,而是当远远的看到红灯,距红灯200米时可以保持惯性滑行,待绿灯亮起时刚好到达路口。远远的看到绿灯还剩3s时,此时就该收油备刹,不要加速的去抢行。这时很可能因为绿灯时间不够,而出现紧急刹车或者是闯红灯的违章,也许还会因为抢绿灯而撞上下一轮放行的车辆。

    六、让速不让道:紧急避险的黄金法则

    降低车速,一定保持车道

    这个就是让速不让道最好案例

    遇到危险时要优先选择先减速,而不是急击打方向盘进行避让。比如在高速行驶中,前方突然窜出小动物,路边突然出现障碍物,路口突然驶出车辆,行驶中有车辆突然向自己所在的车道变道,此时应该立即减速来避让,而不是急打方向盘进行避让。急打方向盘不仅会导致车辆失控,还会撞上隔壁车道的车辆。记住:车速超过 60km/h 时,紧急变向等同于自杀。

    七、弯前刹车弯后油:山路驾驶的 "黄金曲线"

    进入弯道一定要减速

    进入弯道之前要提前减速,以免车速过快,车辆在弯道中出现侧滑甚至是侧翻。等车辆即将驶出弯道之后,再踩油门来加速。记住"弯中三不原则":不踩死刹、不猛给油、不占线,这种操作可使过弯稳定性提升 63%。

    八、超车看车头,会车看车尾:盲区中的生死判断

    千万不要刀片超车

    超越前车时要观察前车的车头有没有打转向灯,轮胎有没有压线跨线。超车时若发现前车前轮压线,立即终止操作;超车后想要变回原来车道,一定要通过后视镜能够看到被超车辆完整的车头,才说明拉开了安全距离,才能够安全变道。

    九、眼不到手不动:杜绝误操作的 "三秒法则"

    驾校教练常说:"打灯三秒再动方向"。上海某女司机因忽略这一点,在变道时未注意到后方摩托车,酿成重大事故。建议养成 "一灯二镜三摆头" 的习惯,·向右变道转弯时,不仅要看后视镜,还要瞄眼 b 柱的位置,防止有并排行驶的车辆。

    十、远看行近看线:超越大车的双重保险

    看货物形状,看货车是否有压线跨线行为


    江苏某路段曾发生货车货物掉落砸中后方车辆的惨剧。超越大车正确做法是:距离大车 50 米外观察货物状态,看有没有掉落可能。30 米内注意大车有没有打转向灯,轮胎有没有压线跨线行驶。如果大车货物有掉落可能,或者大车有变道意图,那我们就一定要放弃本次超车操作。同时记住具备超车条件时,一定选择左侧车道,一定要通过鸣笛加闪灯的方式去提醒前方大货车,完成超车后继续前行 3 秒再返回原车道。

    行车安全没有捷径,这些口诀经过百万公里验证,是刻在老司机基因里的生存智慧。建议新手司机收藏起来,经常回顾,必能形成肌肉记忆。记住:每一次正确操作都是对生命的敬畏,转发传递安全,让更多家庭避免悲剧。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