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抢占端到端,一段式和两段式谁占优?第三方智驾市占比见分晓

    刚刚过去的2024年,智驾的发展可谓是突飞猛进。其中的关键就在于“端到端”。

    上半年,行业在“全国都能开”的赛道上展开竞争态势,小鹏和华为呈现了你追我赶的态势。但是在下半年,更智能的端到端突然“上车”,模拟轨迹比规则计算的更灵活,用户的感受得到最直接的提升。

    与之相对的,是第三方智驾供应商,能把端到端研究的更清晰的,获得了车企的认可,也取得了更好的市场份额。根据佐思最新发布的上险数据报告显示,2023年1月到2024年10月期间,国内城市NOA第三方智驾供应商市场中,华为和Momenta站稳第一梯队,瓜分了近9成市场,其中Momenta市占率超60%

    加速入局“端到端”,第三方智驾供应商选择技术路线不同

    虽然意识到端到端的优势,但不是每一家汽车制造商都能快速跟进。除了具备自研能力的车企,更多汽车制造商选择与成熟和规模化的第三方智驾供应商合作。国内第三方高阶智驾供应商中,已有4家头部智驾供应商量产上车了端到端大模型。

    虽然都是端到端,但实现形式并不相同,有的采用成本较低的两段式端到端,有的则是难度更高的一段式端到端,如华为、百度Apollo等支持两段式,而Momenta等则倾向于一段式。

    两段式成本较低,但是数据和决策的传输会有一定的响应时间;一段式“端到端”在信息传递的无损程度上更具优势。不过一段式端到端也有成本高昂、算力需求高、高质量数据的大量输入以及强大的模型性能支撑等难题。但是相比之下,一段式的优势也很明显,它的上限更高,能够学习到更优的驾驶策略,有更强的能力应对更加复杂的驾驶环境,是实现高阶自动驾驶更理想的技术路线。

    长短期记忆模型,成为一段式端到端的更佳方案

    一段式端到端虽然实现难度大,但是其作为未来的发展主流,谁能掌握它,显然更具竞争优势,因此该技术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企业进行布局,多家车企和第三方高阶智驾供应商纷纷投身于一段式端到端自动驾驶技术的新一轮竞争。

    我们以Momenta的一段式端到端为例,它将感知与规划整合进了一个大模型中,释放人工智能技术潜力,解决了自动驾驶的长尾问题。即便用户处于复杂的驾驶环境中,也有更高的安全性和便利性,确保车辆安全顺畅地行驶。

    值得一提的是Momenta方案的背后逻辑,它模仿了人类的学习方式,实现了长短期记忆的结合。其中,短期记忆用于快速训练和验证,之后好的算法和数据会在积累后应用于长期记忆,也就是最终的端到端大模型上,形成更低成本、更短周期地训练模式。

    第三方智驾供应商赋能车企落地城市NOA实现全国都能开进程表对比

    这样的模式可以打造更低成本和更短周期的智驾大模型,而“成本”和“速度”正是如今在智驾领域刺刀见红的诸多汽车制造商最需要的。因此在已经实现城市NOA“全国都能开”的车企中,Momenta、华为、元戎启行、百度这四家中,前者抢占了先机。

    总结:

    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报告显示,中国消费者愿意为更先进的自动驾驶功能支付溢价。对于车企来说,2025年还要继续比拼智驾能力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尤其是更高阶的城市NOA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车企“生死”。可以预见,一段式端到端的玩家会越来越多,而第三方高阶智驾供应商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万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