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关注智博会⑤ 重庆,如何为聪明的车造一座智慧的城?

    青吧的快乐生活头像青吧的快乐生活头像
    青吧的快乐生活2023-09-05
    <html><body>
    加载中…

    第1眼-重庆广电

    “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是2023智博会的年度主旨之一,年度主旨聚焦产业,凸显了专业化的办会理念以及务实的会风。第1眼新闻“智博会观察”,深度观察作为智博会年度主旨的“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记录一些产业发展现状,呈现一些媒体思考。

    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的核心功能之一,也是汽车智能化、网联化的关键环节。目前,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都在积极行动,抢占自动驾驶发展的制高点。而重庆,在全国率先开展规模化、多场景示范应用,众多“科幻”场景加速照进现实。

    科幻场景 加速“跑”入生活

    在永川,通过小程序呼叫一辆“萝卜快跑”,全程不需要安全员乘车监管,全自动驾驶汽车就会把你送往目的地。车辆自动起步、规划路线、在城区道路行驶,遇到有车辆并线或者其他意外情况,还会自动礼让。从去年,永川的“萝卜快跑”在国内率先实现全无人自动驾驶商业运营。一年多以来,实现了同行政区除高速外全域开放。

    在西部(重庆)科学城,7款智能网联汽车月底投运。这7款车,包括自动驾驶通勤车,低速无人售卖车、低速无人配送车、低速无人安防巡逻车等。厂家不同、车型各异,配合路侧设备和云端平台的辅助,可以在示范区50公里道路及科学谷园区,各司其职、井然有序地运行。

    在两江新区,一辆普通的私家车在加装车路协同系统以后,就变得更加智慧。举例来说,路侧设备发现车辆盲区有行人、移动物,车内中控屏和语音广播就会实时预警。区域内的交通拥堵情况,在云端计算后,也将反馈给车主,并推送最优行进路线。

    身边的这些应用场景,也是重庆加快打造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先行先试范本的缩影。

    车路云网图 一体协同

    “过去我们一般认为自动驾驶,有两种技术路线。”重庆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庆禄介绍。

    一种,叫单车智能,相当于让你的车成为“老司机”,自己观察路况,选择如何执行。一种,车路协同或者说“车路云一体化”车和路更像眼睛耳朵,让强大的云端来帮助和指挥你的车辆。

    “随着技术发展和越来越多的实践经验,现在我们越来越认识到,两种技术路线‘打配合’,是我们国家未来智能网联汽车的主要发展方向。”

    以百度萝卜快跑为例,全车有 13个摄像头、5 个毫米波雷达以及 2 颗激光雷达。附近道路和人员情况,都可以探测到、并在车内的显示屏上同步。

    在路口,车路协同系统也在实时为车辆传递整体路网情况,让自动驾驶汽车更加“耳聪目明”。聪明的“车”,背后是车、路、云的协同助力。

    “自动驾驶车辆在200米开外,就能感知到红绿灯信号,路口周边的交通信息,可以进行实时安全处置和应对。”永川区大数据产业促进中心副主任张晓波介绍。

    目前,永川区已经有近60辆自动驾驶常态化运营车辆,全域近1600平方公里的范围,以及近1400公里的道路,实现了自动驾驶的测试和示范化运营。

    而在高新区和两江新区,涉及道路的改造还包括安装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等感知设备以及通信设备、路侧计算(RSU)设备。

    “单车智能存在的视野盲区,例如‘鬼探头’,行人突然窜出,车辆可能反应不及。遇到大雨、大雾、沙尘天气下,车身搭载的采集设备,识别精度可能下降,难以支持高级别自动驾驶。这些,通过车路云一体化,都可以解决。”重庆科学城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低碳科技事业部部长夏洲表示。

    “在云端,建设面向车辆赋能、交通管控的云控平台。在路端,则明确科学城道路网联化、智能化的设施分级部署原则,为车路云一体化系统提供智能路网支撑能力。”夏洲说。

    目前,高新区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的项目一期已经进入收尾阶段,完成金凤片区、科学大道、大学城片区约50km道路的设备安装,车辆、路侧设备、云控平台正在集中调试。

    从车联网先导区 到“中国方案” 在渝落地

    应用场景多点开花,最终是要实现技术交叉融合、产业升级迭代。而重庆,特殊的山地城市地形和复杂的路况,已成为智能网联汽车赛道上的“国家级选手”。

    从2017年开始,我国相继建立了17个国家级的智能网联测试区,为自动驾驶汽车测试提供便利。其中,重庆就占了2个,与北京、上海同属“第一梯队”。

    此外,全国四个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之一也设在重庆,且是西部地区唯一一个。

    今年,重庆(两江新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改造车路协同道路建设已累计超过730公里,实现直联车辆1000余辆,形成基于“车路协同”的6大类应用场景、30余种功能场景。

    “目前,两江新区已经有2000辆网约车通过加载智能后视镜和平视显示系统(HUD)等车载设备,变身智能网联汽车。预计到今年底,普通市民也可以通过地图导航软件,享受到车路协同的便利。”两江新区智慧城投车联网负责人蒋希祚透露。

    8月底,我市还公布了主城区33条城市道路,涉及山地、城市、内环快速等151公里的多种地形,作为智能网联汽车开放道路测试与应用路段。

    “大量的测试的数据和经验,反哺我们的技术去进行不断地提升和优化,更好应对我们中国复杂道路的一些场景。”百度自动驾驶公关经理郭睿告诉记者。

    8D魔幻城市提供的丰富应用场景,吸引着众多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企业来渝发展。与此同时,重庆还在从整体架构,协调联动。

    去年4月,由“智能网联汽车”概念的提出者、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李克强院士领衔的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暨李克强院士工作站,正式落户重庆高新区。

    选择重庆落地推广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李克强院士表示,“重庆是一座具有活力的城市,有很好的区位优势和战略优势,既有传统车企坐镇,又有造车新势力落地,有很强的汽车产业基础。”

    正在建设的西部科学城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建设项目,也是全国首个服务各类型网联车辆的网联云控服务示范区,首个智能网联云控量产车培育基地、首个智能网联汽车“中国方案”云控应用生态示范区。

    “目前,全国各地的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区存在建设标准差异化的问题。不同地区,不同企业,可能标准都不一样。而我们说的‘中国方案’,意味着大家统一建设标准,共享示范区成果,并在未来将方案拓展到重庆及成渝地区,促进全国标准的统一。”西部车网副总经理,示范区建设项目总工常雪阳介绍。

    去年,我市出台的《重庆市自动驾驶和车联网创新应用行动计划(2022—2025年)》提出,到2025年,建成全国领先的智能网联生态,打造以基础平台支撑产业发展的高质量样板,在全国率先开展规模化、多场景示范应用,基于车路云一体化的对车辆、交通与行业的网联服务在示范区域实现全覆盖。

    为“聪明的车”建一座城,重庆正以自身实践,为全国智能网联汽车发展贡献经验。

    (第1眼-重庆广电记者 刘恋 张骏凯 特约记者 龚毅 谭明伟 王敏)

    </body></html>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