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记者从宜昌交警部门获悉,作为全国30余个试点城市之一,我市已组建交管“12123”视频快处中心接受市民视频报警,处置轻微交通事故。
交管“12123”视频快处中心是基于视频通话技术,在原有的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赔工作的基础上打造的升级版。截至5月23日中午12时,已成功处置事故责任认定66起。
据了解,当事人发生轻微交通事故后,可直接在12123app页面点击“事故视频快处”,视频连接接警中心坐席人员,由接警人员引导当事人完成事故相关取证,在线快速处置、快速定责,车辆快速撤离。无需等待民警到达现场定责,减少了当事人现场等待的时间.事故平均处理时间较以前平均每次为市民节省5—10分钟,可有效缓解因交通事故造成的道路拥堵。
在完成双方当事人基本信息采集、拍摄事故现场照片、同步识别车辆信息、驾驶人、机动车交强险信息后,按照接警人员引导即刻撤离事故现场,由民警核对交通事故事实后完成责任认定。当事人可以通过“交管12123”APP网办进度,查看事故处理进度。凭电子版事故认定书联系保险公司理赔,或者在交管12123事故详情中,点击“定损理赔”直接联系保险公司。
使用轻微道路交通事故视频快处的对象,需要同时满足以下3个条件:由追尾、变道、未让行、违反交通信号、逆行、倒车和溜车等7种常见事故原因引起的轻微交通事故;当事人不存在无证、酒驾、逃逸等违法行为,车辆有交强险且状态正常;当事人手机支持视频对话。
关于视频快处报警时间及适用范围,据了解,目前适用于已在宜昌市下载注册“交管12123”APP用户,每天7:00至19:00的时间段内发生了轻微交通事故的驾驶员可在交管12123app上点击“事故视频快处”进行报警,在宜昌市主城区范围内(包含西陵、伍家、高新、点军、猇亭,含城区快速路和高架,不含夷陵区)发生的轻微车辆受损或者致人轻微受伤的交通事故。
接下来,宜昌公安交警计划在接警过程中让保险公司参与进来,实行三方通话,做到快处快赔;计划与相关部门沟通,增加短信推送、微信报警等方式,拓宽当事人的报警渠道;运行顺畅后,逐步向县市区延伸视频快处系统。(记者皮亚捷、通讯员胡金媚)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