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国补退场,新能源汽车如何“续航”?

    人民数据头像人民数据头像
    人民数据2023-02-09

    2012年7月,《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中提到,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推动经济绿色发展重要战略措施。多项国家补贴政策支持背景下,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规模日益壮大,产销连续8年位居全球第一。


    2023年伊始,随着延续13年的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下称:“国补”)正式退出历史舞台,部分新能源车企开始收紧优惠幅度,“国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巨大拉动作用逐渐消减,新能源汽车行业能否维持高增长,成为业内关注的重点。



    “国补”延续十三年,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高速发展


    2009年,我国启动“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工程”,拉开国家补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的大幕,在13个城市的公共服务领域率先推广。2010年6月扩大到25个城市,并选定6个城市作为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2013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试点城市,扩展至88个。2015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范围扩展至全国。


    2016年2至3月期间,工信部、财政部等4部委联合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实施情况及财政资金使用管理情况专项核查”,核查发现存在部分车型补贴标准过高、企业过度依赖补贴政策等问题,工信部修订《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定》,提高准入门槛,遏制行业散乱局面,财政部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明确对国补政策中车型补贴额度下降,获补车辆标准提高。


    2020年4月,财政部、工信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中提到,将原定2020年底到期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实施期限延长至2022年底,规定2023年起上牌车辆不再接受补贴。新能源汽车国补延长两年,以期平缓补贴退坡力度和节奏,让车企和消费者更好适应新政策环境。


    表:部分新能源汽车国家补贴相关政策梳理

    时间

    发布机构

    政策名称

    2009年1月

    财政部、科技部

    关于开展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试点工作的通知(财建〔2009〕6号)

    2009年2月

    财政部、科技部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010年5月

    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关于开展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的通知(财建[2010]230号)

    2010年6月

    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展改革委

    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试点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2013年9月

    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

    关于继续开展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财建〔2013〕551号)

    2015年4月

    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

    关于2016-2020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支持政策的通知(财建﹝2015﹞134号)

    2016年12月

    财政部、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展改革委

    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6〕958号)

    2018年2月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

    关于调整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8〕18号)

    2019年3月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19〕138号)

    2020年4月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

    关于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20〕86号)

    2020年12月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部、发展改革委

    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财建〔2020〕593号)

    数据来源:人民数据研究院整理


    自2009年的《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文件开启新能源汽车行业国家补贴政策后,前后多项主要补贴政策以提高技术门槛、降低购置成本等“扶优扶强”措施,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规模、关键技术得到快速发展。



    新能源汽车爬坡下半场:财政补贴转向市场驱动


    在“国补”实施期间,根据乘联会数据显示,仅2017年至2021年5年间,国家累计发放新能源汽车补助资金1275亿元,已确认获补贴车辆400万辆。另一方面,不依赖补贴的新能源车型占比逐年增加,2021年这一比例已超50%。


    2022年,我国新能源汽车全年销售688.7万辆,市场占有率提升至25.6%,高于上年12.1个百分点,全球销量占比超过60%。2022年作为“国补”最后一年,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但新能源汽车销量仍保持高速增长,“国补”退坡对新能源汽车整体市场增长的影响有限。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国补”对新能源车发展的作用在大幅降低,大部分车型补贴占比已不足10%。补贴终止放开了新能源车的市场发展空间,对行业市场化竞争环境起到促进作用。


    里斯战略定位咨询中国区合伙人何松松提到,经过十余年的政策引导,今天新能源汽车品类的特点、优势,已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和接受,“国补”终止带来的仅仅是一点价格上的劣势,不足以对抗这种时代的大趋势。


    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日益成熟,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整车性能基本达到一流水平,电池技术持续创新,电机、驱动与国外同步,掌握电控等关键技术,已建立起从关键材料、核心零部件到整车,再到基础设施、制造装备以及回收利用等各环节的完整产业链体系,单车制造成本比海外低,市场竞争态势较好。此外,持续走高的新能源汽车销量,标志着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提升,新能源汽车能满足消费者购车需求。总体而言,新能源汽车行业已经具备由财政补贴向市场驱动转换的基础。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市场驱动阶段后,能够使车企加速技术迭代,提升终端竞争力,最终受益的仍是消费者。



    马太效应凸显,技术创新才能弯道超车


    国补退出后,市场机制下资源会逐步向头部企业集中,依靠国家补贴红利发展的边缘企业将逐步淘汰,新能源汽车行业马太效应愈发明显。


    行业转换到市场驱动模式下,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发展空间广阔,其对技术研发、产品升级、质量打磨方面的投入效果将更加明显。比亚迪为了抵消“国补”退出带来的影响,采取多方面应对措施。例如,以掌握核心技术为根本,提高整车的技术水平,使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具有国际竞争力,给消费者提供更多高质量车型、更舒适的驾驶体验,加快新能源车普及速度。


    除此之外,新能源车企还将与传统燃油车企同场竞技。新能源汽车作为我国大力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其对我国在电池、电机、电控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十分明显。相较传统燃油车企业在发动机、变速器积累的多年经验和成果,新能源汽车在技术创新上不断发展,一定程度上可以进行弯道超车。开辟新赛道发展是我国汽车产业升级,促进汽车发展向绿色、低碳、便捷、高效转型的关键。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作者:人民数据研究院研究员 吴梅芳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