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疑似应届生的网友在社交平台爆料,校招offer被长城汽车毁约,入职第二天就被通知解约。8月5日,此事被微博大V @互联网八哥 曝光后引起舆论关注。据众云数据显示,8月8日该事件达到传播峰值。

(来源:人民众云)
长城官方两次回应:
网友仍“不信”
截止目前,长城官方针对此事件已经做了两次回应,均表示该消息不属实。舆论场的反馈却是“你讲你的反正我不信。”网友 @阴阳Reborn_2 更是调侃,没事,年轻人的第一个教训。

(来源:微博)
8月8日,舆情发酵高峰当天,针对这则传闻,长城汽车总务人事本部工作人员做出了第一次回应,称目前无法确认该条消息是否属实,长城汽车目前并无裁员计划。8月9日,据“新浪财经”报道,长城汽车副总裁傅小康做出了第二次回应,表示长城汽车已累计入职近8千人,剩余毕业生也将于本月底完成入职工作,网传“毁约”不属实。
原贴曝光称长城存在“毁约”行为,并在评论区贴出内部协议暗指长城利用“封口费”不让求职者对外发声。然而官方声音并未直面质疑,仅仅不痛不痒表示“在招大学生”,这样顾左右而言他的回应显然难以让公众信服。
从员工到用户:
那些年长城引起的舆论风波
这不是长城汽车第一次站在舆论中心面对公众的质疑,去年12月到现在,长城及其旗下品牌此前引起负面舆情的余波尚未平息。

从员工招聘到汽车销售,再到售后处理,长城近年来的负面舆情让不少公众表示担忧。此次网传“应届生校招被毁约”事件后,不少网友在评论区表示,作为一个大公司,签约再解约,对于应届生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会错过很多就业的机会。
舆情点评:
品牌回应当守住真诚底色
长城汽车作为全球知名的SUV、皮卡制造商,原本靠着核心技术、头顶中国智造的光环一路领跑。但从去年12月货不对板的芯片风波再到今年8月人才招聘的负面舆情,长城都被质疑回应上被质疑避重就轻。

(来源: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2022年7月产销快报)
尽管此前特斯拉也被爆出裁员负面舆情,但对于一家中国企业而言,“毁约应届生”更是激起舆情风波。为何长城的多次回应不被接受?其中有不少值得企业重视和反思之处。“中国人不骗中国人”一方面是网民的调侃,一方面也折射出公众对于企业真诚回应和妥善处置的期待。
作者: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 舆情分析师兰飞 见习舆情分析师张诗奇
来源:“人民网舆情数据中心”微信公众号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