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个国家针对燃油车的禁令逐渐从幕后走向台前,内燃机汽车的生命或许真的已经进入了倒计时,而各大车企也在积极求变转型,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内燃机的消失随同抹杀的,是一众汽车品牌的百年积淀瞬间化为泡影,没有任何的参考价值,否则,新兴纯电汽车品牌也不会如此之快的崛起。

3月17日,奥迪官方宣布,今后将不再研发新款内燃机,在禁令生效前,所有的内燃机车型都将搭载现今已有的动力系统,当然,随着排标的升级以及用户需求的升级,针对目前已有内燃发动机继续升级的脚步还暂时不会停止。比如,在2025年欧7排标来临之前,奥迪只有四年时间来对引擎进行升级。

了解奥迪的应该都知道,奥迪目前已经开始计划将旗下车型全部转向电动化,包括A4、A6等主力车型,将在这个十年末全面进入电气化时代。目前的产品阵营中,已有多款e-tron家族车型浮出水面,在大众MEB平台的加持下,奥迪日后必将逐渐在新能源领域发力,而且,与奔驰、宝马相比,奥迪其实在电气化进程方面尚且处于领先地位,到2025年,已经曝出将有20台全新电动车将推入市场,因此,纯电车型全面取代燃油车之时,或许也将是奥迪与对手真正拉开身位的时机。

说回大家对内燃汽车的焦虑,目前欧洲各主要汽车市场已经公布了燃油车退市时间表,快则2025年全面禁售,慢则2040年内燃车全面退市,目前,国内燃油车退市时间尚在拟定,没有公布确切时日。

不过,燃油车在国内的退市也已经是板上钉钉,为什么这么说呢?车德钢认为,首先,我国已经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第四阶段燃油消耗标准,从2016年到2020年当年生产乘用车设立的平均油耗目标分别为百公里6.7升、6.4升、6升、5.5升和5升,到2025年为4L,2030年为3.2L。

以目前的内燃机水平来看,消费者日益增强的动力需求与能耗水平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十年后要实现3.2L的平均油耗水平,仅凭内燃机根本无法做到,因此,势必需要采用混动、纯电来平衡整体油耗水平来降低平均值,那么燃油车被边缘化就是注定的,远的不说,就目前国内车市,已有不少品牌受到油耗威胁而选择将部分车型退市来降低油耗,未来,这一现象必然会越来越严重,甚至将导致燃油车在我国先于欧洲市场退市。

所以问题来了,车德钢问你,如果市面上仅剩纯电车,你对汽车的热爱是否会止步?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