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防撞梁越来越薄,秦Pro用料级别不如秦100

    大飙车头像大飙车头像
    大飙车2019-10-23

    这辆秦Pro的驾驶品质确实有些出人意料,底盘调校长进不少。那么内部做工用料与之前老款秦100相比,是否也会更胜一筹呢?今天我们就把这辆车拆开,看看情况如何。

    加载中…


    前防撞梁

    比老款更薄

    拆掉前保险杠,看到一根日系,尤其是老丰田常用的双层辊压钢板防撞梁,宽度能够覆盖67.42%的范围。不利于对于左右悬架的保护以及25%偏斜碰撞测试成绩。

    与老款秦100相比,这辆秦Pro在前防撞梁结构上并没有本质提升,而且防撞梁的钢板厚度明显更薄了。老款秦100的厚度为1.6毫米,而这辆秦Pro仅为1.14毫米,用料级别降低了不少。

    老款丰田设计的年代还没有行人保护概念,因此老款秦100也就没有保护泡沫。这次秦Pro改款增加了行人保护泡沫,确实是一种进步,值得点赞。

    这辆车和一众用老平台改的自主品牌一样,ACC雷达位置也是如此凸出。很明显原车并没有针对ACC雷达进行专门设计。这种粗暴的安装方式,如果发生低速碰撞, 这块雷达往往是第一个牺牲的。成熟的设计一般会安装在有溃缩空间的柔软支撑上,或者躲在防撞梁的斜后方,利用防撞梁进行保护。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前吸能盒可独立拆卸,带有溃缩褶皱和打孔。同时前纵梁头部也有相应的褶皱和打孔,这显然也是老款丰田的传统做法。

    后防撞梁

    还是比老款薄

    后防撞梁虽然和老款秦100结构一样,都是单层冲压钢板,但是秦100的钢板厚度为2毫米,而秦Pro的钢板厚度仅为0.88毫米,直接进入我们拆过的车中,目前最薄单层冲压后防撞梁的前三甲。

    秦Pro还取消了秦100有的后吸能盒,使后防撞梁直接与车体相连。失去了这道应有的缓冲之后,在发生低速碰撞时,撞击力会直接传递至车身,会造成较大损伤。

    由于没有后吸能盒,后防撞梁几乎是紧贴在车身上,没什么缓冲空间,自然也不会凸出于后备箱盖,其实这根后防撞梁的象征意义要大于实际意义。

    总结

    开始学大众

    尽管说,这辆秦Pro由于挖到了“能人”,在外观、内饰和驾控方面都有了显著的提高。但拆开保险杠之后,发现除了增加了行人保护泡沫之外,很多位置的用料级别都进行了“优化”。与老款秦100相比,秦Pro在防撞梁方面的用料级别要差很多,甚至后防撞梁厚度直接闯进最薄前三甲的行列。原本我们以为,一辆车在驾驶品质提升之后,其内部做工用料应该更加精细考究,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大相径庭。造车还没有学到家,怎么就学了大众的绝技呢?

    关于这辆车底盘的情况究竟如何?请继续关注我们后续的拆车内容。(本文及视频中的测量数据结论观点仅对此辆车负责)

    2018款比亚迪秦Pro EV防撞梁评分

    次阅读
    272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