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铁DHT黄金右脚开篇提意:现阶段通勤油耗4.9以内,一万公里平均5.33。 我的太妃拿铁是1月15号提车,现在也才跑了一万公里多一点,中间5000公里的时候做了首保哈。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油耗。 路况应该算是比较不错的,基本是市区路+三环路+市区高速+郊区路,每天单程通勤40公里,谁叫生活在北京呢,累心。 先说总的油耗,1万公里降到了5.33的百公里油耗,不是特别理想哈,主要是前期冬天油耗高,春天的时候很低的,但是中间又运动模式跑了一箱油,爽是爽,然后油耗就不美丽了。 现在呢,基本早上油耗是4.9左右,晚上下班回去4.5左右。表显油耗至少1100以上哈。说实话,这个已经比较低了吧,这还是我开空调的情况下,当然空调开的不是特别大,20度1档,开的也比较佛系。 有很多车友比我还开的省油啊!
#拿铁老司机的用车秘笈开篇必须说拿铁本身已经很省油了,毕竟它是一辆1.8吨的SUV;而且,拿铁高度偏高,对于乘坐体验来说是一个优势,但是也会增加风阻,增加油耗的。 不过我还是看到很多车友说怎么让拿铁更省油。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方法,大家可以参考参考。 既然车已经确定了,那么我们车主可以操作的地方就剩下了动能回收、单踏板、纯电模式行驶、纯油模式行驶、远程启动等影响油耗的因素啦。我可不能提什么不开空调之类的有违人性的措施哈。当然,这些因素也不是普适的,不同场景需要不同选择。 先说前提,尽量进去EV模式这是大幅度降低油耗最高的办法 (1)纯堵车路况 当车流量大,车速偏低的情况下,建议采用单踏板模式,这种模式好处在于车辆走走停停下,基本可以延续几公里的纯电状态降低油耗;同时,还可以部分替代刹车,减小刹车片损耗哈。 当然如果个人不适应这种强能量回收,那可以将动能回收设定为高,原理和单踏板类似。 (2)较通畅路况 一般情况下,在环路上,尤其是可以将车速提高至40-80之间时,那么就需要大家有一个相对合适的车速了。通过车速的控制来降低油耗。 这种情况下,由于拿铁DHT是两档变速器,它的升档区在70时速下, 因此大家开车的时候,纯油情况下要避免60-70这个区间,因为这个区间是一档高转速,相对不省油;那就最好控制纯油状态在60以下或者70以上。 当然持续的纯油肯定无法大幅度降低油耗,那么该怎么办呢?我的办法是单踏板状态下,将车速先提升至70以上一小段时间,然后松油门;此时,拿铁会在大约60速度的时候进入EV模式。 EV模式下,控制在60的速度是最省电的,那就会延长纯电行驶距离。不信,大家可以去看以前纯电动车如何宣传自己的高续航的,就是用的60km时速等效距离。 (3)高速路况 高速路况其实没啥可多说的。高速下的拿铁只能保证不费油,这也不是它的优势区间。但是保持较为持续稳定的速度,也能降低车辆油耗哈。 (4)远程启动 远程启动,是一个舒适性配置。尤其是冬天和夏天,简直不要太爽哈。 但是远程启动确实也是一个油耗高的因素。大家想想就知道了,相当于油车怠速呢。所以能不远程就不远程可以降低油耗,这个没有疑问哈。 自己的拿铁已经走了7000公里了,油耗虽然不是最低的那些车友,但是也是比较低的人啦。大家可以试试,一起探讨哈。
#拿铁老司机的用车秘笈自从买了拿铁后,发现路上很多有趣的瞬间都可以记录了。为什么呢?因为它自带拍照功能哈,虽然清晰度确实不尽如人意。据说OTA升级会改善,期待哈。 为了便捷拍照,我专门把自己方向盘左侧的自定义按键设置为了拍照,哈哈。 于是乎,自己便开始了断断续续的路上拍照,各种有意思的、新奇的、标志性的等等,就一一记录了下来。 今天去机场旁边玩耍,直接抓拍一个大飞机。下车后,更是手机拍下了近距离飞过头顶的瞬间!说实话,还是第一次在地面上这么清晰、这么靠近的拍下一个即将降落的大飞机的! 回来路上,竟然看到一个赛博坦克,于是赶紧按下拍照快捷键!一想,记录仪上拍的还不够,那么就近距离再拍两张。看看远处的中国尊,是不是还挺和谐的! 人民日报的大楼和中国尊一同出镜在拿铁记录仪下。人民日报大楼设计还是挺有个性的哈。 前几天路过雍和宫额时候,着实发现一个有意思的。大家可以数一数,这上面有多少个摄像头!街头的违章拍照,时刻提醒我们每一个司机遵守交通规则! 说一个有意思的拖车。你们见过拖坏了的车的拖车,见过拖豪车的拖车,你们见过拖老头乐的拖车吗?!老头乐的价格够拖车费吗?哈哈。 最后看一看记录仪下的魏牌汽车!一个近距离的VV5,和咖啡三兄弟没有什么区别嘛,除了名字!还有一个,对向来的拿铁,真是缘分哈。毕竟,除了自己的车外,也就看过朋友的白色拿铁。这么大的北京城,路上能碰到一个太妃,不是缘分是什么。我们拿铁又不是什么街车哈。 拿铁这个一键拍照确实很好玩,如果厂家能够再提升一下拍照画质,那就完美啦!
#拿铁老司机的用车秘笈从1月15号提车以来,不知不觉拿铁已经陪我三个半月啦。三个半月以来,仅仅纯粹的通勤,我的拿铁就陪我走过了近七千公里,就连首保都已经完成了。真是一个我上下班的好助手! 这个里程不是车友里面最高的,但也应该属于多的那类人吧。这么长的距离,应该也可以反应出拿铁的一些综合油耗啦。那大家排排坐,看我详细说一下自己的油费哈。 先说结论,6788公里,平均油耗5.36升/百公里,花费4.37毛/百公里。1.8吨的SUV,不知道各位还满意吗?我倒是还挺满意的哈。 自己一共加油8次,已经跑了接近七千公里,目前还剩55升油,就我现在的油耗水平估计还能跑个接近900多,所以基本上可以说900公里加一次油吧,毕竟中间两次都是正好油价涨价半箱油时候加的。嘿嘿。说实话,拿铁这一箱油跑个1100应该很轻松;就现在的天气,1200也没啥压力哈。 其实想说,我现在这个综合油耗水平不太低,还是开始的第一箱油拖了后腿了6.76升的油耗,不知道需要多久才能把平均水平拉下来。归根到底,还是开始的时候人车配合不到位,天气又冷导致。第二、三箱油就表现好多啦。 而进入3月份的时候,我这油耗是不是蹭蹭的降下来啦?一箱油综合油耗不到5都已经成为了平常事啦。 话说,我最好的表现是4.73的百公里油耗,这么一算按照拿铁61升的油箱,不是轻轻松松破1200吗?这还是我平时上下班的成绩。所以,现在看到那些所谓的测续航的视频已经无感了,毕竟持续开起来,油耗肯定可以更低的。 拿铁提车以来,正好赶上了各种国内外幺蛾子,油价蹭蹭涨了这么多,我还是有疑虑它是否可以表现出应有的水平?但是这七千公里跑下来,着实让我感受到了国产混动技术的天花板水平!4.37毛的百公里花费,压力明显不大哈。 我曾经一直以为自己适合一个插混车,毕竟自己家里没桩,没法搞电车,而公司有桩可以在单位充电。但是,自从开了拿铁之后我突然发现,我这个人比较懒,加油那几分钟都觉得烦,何况每天通勤80公里,插混那可怜的纯电里程需要的经常加电? 所以,针对自己的用车需要,我要套用一句流行语,拿铁DHT真香啊。
#拿铁DHT提车作业买拿铁已经三个多月了,5000公里的首保已经结束了。现在说一下自己的提车经历,也有了更多的感受。 首先说选车理由,很简单,就是自己上一辆车已经开很久了,08年的骐达,十四年了,如果不换车就要一年两检,烦。而且,家里小孩越来越大,小车明显有点不够用了,需要一个大车替换。然后就进入了选车经历,哈哈。 首先是看的星越l,当然看上了它车大,三连屏是我喜欢的。但是后来一想自己在北京,住的地方距离上班远,每天需要有市区+环路+高速+郊区,一个来回80多公里。一想必须的买一个油耗低的,不然油钱都烧不起。所以2.0T+95号油的星越L首先被pass了。 然后看上了宋plus dmi,看上的原因是插电,省油,自己可以在单位充电,应该挺适合自己的,在懂车帝看了很久的分析。于是与去试驾了,回头说一下星越L也去了,竟然没试驾成,销售说中午要休息,试驾不了。囧。试驾宋的过程,感觉还可以,就是中控响,怪怪的。也有点担心它什么ev受限。 朋友就推荐去看玛奇朵,玛奇朵DHT试驾了,有点小,pass。 后来发现了拿铁,回家又是一番研究,发现拿铁不错,又去试驾,感觉很赞啊,空间、内饰、静音,还是混动,长城车质量也不错。再一对比,品控还是比比亚迪强点,于是预售的时候选了拿铁啦。 当然所有车型都看到是顶配,囧。 说一下配置价格,我是在北京预售订的,没什么优惠。配置是超大杯太妃+紫内,半价选的电磁悬挂,可惜当时没有流媒体和HWA可以选配。 车价是17.98+0.25电悬,置换补贴减了0.7,税费1.55左右,保险0.53,给了4s店0.1的上牌费,就这些。当然可以自己去上牌。 重点说感受了。 1月15号提车,开了三个月了,首保也过了,总体感觉很满意。加速很快,动力一踩就到,有一次一个大G在三环辅路想超我,被我一加速又超过去了。以前自己骐达真的没法比啊。 再说静音,还是可以的,比骐达,比朋友蒙迪欧都要强,除了发动机介入那一下,低速基本能达到朋友宋pro ev的静音,高速上比它强。 再说油耗,5000公里了,平均油耗5点多,最近一箱油已经到了4.9。比自己当时骐达还要低。 再说空间,拿铁前排赞,横向和纵向都给力,我和媳妇对他乘坐空间很满意。唯一不足就是,后备箱稍微小了点,没自己想象的那么大。 【吐槽】要重点说,也是给大家一个买车前的了解。当然我对车是满意的,吐槽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1,魏售前真不行,大家都说比亚迪销售不行,我去试驾包括后来退定金都还凑合,试驾还能说一些特有功能。魏的销售自己都没搞明白自己卖的是啥,也可能是当时是新上市不了解,或者坦克卖的太好,不用心, 2,后备箱同级空间一般,比星越这样的小,当然比宋大。 3,车机生态圈封闭,上玩耍的东西少,没法和比亚迪比。我不喜欢高德导航[。 4,发动机介入是声音相对较大,因为纯电模式下,声音静,发动机介入就感觉突兀,就会感觉大。 5,左右A柱粗,有点影响视线,开的时候要注意,多用360来避免。当然A柱粗也安全。 6,座椅按摩聊胜于无。 7,超大的音响低音部分一般般。 5000公里车辆感受就这些啦。目前来说,车是一个好车,自我感觉值这个价!耐久性嘛,我没法说,车友已经有开了两万公里的了,还没啥问题。后续有新感受,再和大家分享。
#拿铁DHT涨价你怎么看?平均涨价一万!着实吓人一跳。 我想了想这段时间的变化。特斯拉,理想,小鹏都涨价,甚至比亚迪连续涨了两次。就连原来不涨价的蔚来,也扛不住了。更别提涨价狂魔特斯拉了。 现在这国际形势和疫情形势,不仅仅是动力电池涨价幅度离谱,翻了八倍;就连国际大宗商品也是飙升。供应链传导,前期备的料用完了,新料买的贵,也只能涨价了, 着实没想到,我的拿铁成了理财产品。回头看,也许现在这个价格就是拿铁它的最低价了,以后通货膨胀,可能越来越贵了。
12月32日雨:作为一直关注拿铁并在下定和腰包间反复踌躇的一名普通“潜在客户“说点个人看法。表格中拿铁的销量还不如纯油宋plus,这绝对是定价问题。 首先魏的高端形象树立的并不得人心。常有人要在各种评论中说wey和比亚迪不是一个层次的,但事实是很多人根本就不知道魏是啥品牌,最好的解释就是“就是长城推得的高端”,认不认完全靠听者的认同,而且vv系列问题也多,但没有持续改进,不断优化,给人一种“不行了就不要了,换一个系列继续pua“的不良影响。 如果拿铁dht顶配定价比两驱顶配宋plus大妈便宜个购置税钱,phev版本借助自身高端定位顶配价格比宋plus大妈贵1万左右,感觉还有的打。 现在这个局面,降价或者phev定低价都背刺现任车主,骑虎难下,这样下去销量感觉还得降,现在的销量有人说是比亚迪提车难给逼出来的也有一定道理,除非顶住压力显著降价,否则声量会越来越小,破局艰难。 长城方面如果能接受这个销量又想继续保持魏的高端形象,当务之急是赶快上h6的dht版本,同配置比油版贵8000,phev贵1万5左右,推高h6家族销量,反哺魏品牌,各种黑科技高端配置狂堆,继续强化“高端豪华”属性(当然大家认不认需要时间)的同时保持对合资豪华的极大价格优势,走小而美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