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因为内饰爱上一辆车内饰满分,我要给铁胖墩打9分,听我来论论 1️⃣中控台+扶手处 中控看上去简约、大气,不凌乱。对称的布局设计,符合我的审美。打孔的Napa皮加上大面积的软塑料,抹上去很有质感。中控左右的空调出风口都采用了镀铬的装饰亮条,给人一种豪华感。精致小巧的水晶挡把,里面还嵌有WEY标,瞬间提升档次,满满的小豪华 吐槽不足:出风口的两条在阳光充足的室外行车会有反光投到后视镜上,中控皮面部分容易沾指纹 2️⃣车门设计 单一个车门,有三种不同的材料,精致和豪华又一次显现出来 首先大面积的是软塑料,紧接着是大面积打孔的Napa真皮,再次是手跟胳膊最容易碰触到、最容易弄脏的部位,贴心的用了翻毛皮,这个真的很容易清理。后排车门有了遮阳帘的加入,既凸显豪华又保护隐私。 吐槽不足:前车门上有出风口,如果能给加上个金属盖板,整体的质感又能得到提升 3️⃣座椅设计 材质是打孔Napa真皮+翻毛皮,主驾座椅功能最齐全:座椅迎宾、座椅记忆、加热、通风、按摩、多项项调节;副驾有老板键、座椅加热及通风功能;后排两侧座椅带有加热功能,贴心的加热功能几乎覆盖全车座椅,这个要点赞了 吐槽不足:主驾座椅按摩力度欠缺,加上个座套之后更像是在挠痒痒了 4️⃣车内灯光 支持好多好多种的氛围灯,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单独调节,也可以根据设定的去选择,亮度也可以自己设置的。 氛围灯可以根据转向灯增加车内的提示功能,尤其晚上看的更加明显,提示感更加强烈。支持小魏同学开启、关闭,操作简单 ⭕️总结:满分10分,我给铁胖墩打9分,不能多也不能少了。少的一分那就是皮面容易沾指纹扣0.5分,中控空调出风口的镀铬条反光扣0.5分。其他都让我满意,虽然是2022年的车,内饰放到现在丝毫不逊色
#爱车保养价格分享我这台2022款的魏牌拿铁DHT混动是2023年买的,算算时间开了也近4年的时间,整体倒是没什么大毛病 ,因为我个人的驾驶习惯,(稳当安全为主)近四年来也只补过一次胎。不过用久了,总觉得有些小地方在之前自己费心费力的折腾下,让它更合心意不少,今天就跟大伙分享我这宝贝疙瘩的改装和保养那些事儿。 先说一个最让我头疼的一个小物件——挡泥板! 不知道是不是设计师觉得SUV不用这玩意儿,原厂居然没给配后轮毂挡泥板。刚提车的那天赶上下雨,你猜怎么着?后轮甩起来的泥点子能直接糊到后保险杠上,新提车到家,心里那个气啊! 甚至还没装后轮毂挡泥板的时候连车门侧面都沾得花花的泥印,后面洗个车都得多费点劲。看着没有后轮毂挡泥板的车,琢磨着不行,赶紧在网上挑了套跟车身颜色接近的挡泥板,十几块钱买的后轮毂挡泥板收到货就马不停蹄的自己动手装上了。嘿,你还别说,严丝合缝!现在下雨天明显干净多了,后杠基本不怎么沾泥,这十几块花得倒也值了。 再就是上下车踏板。魏牌拿铁这车身其实对比同款车型不算矮,我自己上下倒是没什么问题,可架不住家里老人小孩,他们上下车就有点费劲,尤其我姐,每次都得扶着门框使劲挪。后来一合计,干脆装个踏板吧。挑了个跟车身线条搭的款式,不算太突兀,宽度也合适(脚踏板一定要符合法律法规,不能超过车身20公分,不然要进行备案)。装上之后确实方便多了,老人小孩踩着踏板一步就上去了,平时自己上下车脚也有个落点,确实稳当不少。而且这踏板看着还挺结实,偶尔放个东西踩一下也没问题。 另外,让我吐槽的一点是拿铁的后备箱的灯,实在有点“不给力”!不知道长城官方是怎么想的,诺大的后备箱一个只有瓶盖大小的亮光,在黑暗中怎么照亮? 其实白天开还好,一到晚上或者进了地库,想从后备箱拿点东西,那叫一个费劲。原厂的那个小灯,挂在后备箱左侧,那亮度属实不够用,灯还容易被行李挡着,搞得后备箱黑黢黢的,找个雨伞、充电器啥的,得瞎摸半天,有时候手忙脚乱还容易碰倒东西。 有回晚上去超市,买了一堆菜和水果,放后备箱时想找个塑料袋垫一下,摸了半天没找着,最后苹果滚了一地,蹲那儿捡的时候就想:得给这儿加个灯。 后来网上翻半天也没遇到个合适的,后面了解家里亲戚有做这个行业的,麻烦别人帮忙做了设计,改装了原有的阻燃硅胶灯带,隐藏在后备箱密封胶条里,现在再开后备箱,整个空间都亮得清清楚楚,角落的折叠凳、备用鞋盒都看得明明白白,晚上取东西再也不用“盲摸”了。最方便的是,这灯的取电是连接着原厂的小灯几乎可以做到,开后备箱自动亮,关了就灭,省得惦记着关灯。 其实以上的3个加装,就是个小改动的加装,花不了多少钱!而且自己有动手能力的十几分钟就装好了,却解决了天天遇到的小麻烦。有时候吧,车就是这样,稍微琢磨着添点小物件, 也算是对车对自己的帮助,我满意的其实是大灯升级。原厂那灯吧,平时晴天还行,一到雨天或者傍晚,就感觉光散得厉害,照不远也照不清,开着心里没底。还记得,提新车回老家 ,路过南京赶巧遇到暴雨突袭,当时的晚上,高速公路上几乎就是凭感觉开车,(没有合适的高速口,可以下,)经历此事之后,自己回来各种做攻略,做对比,最后看中奥兹姆的激光大灯,去汽车大灯升级工厂门店对比还不错,就琢磨着赶紧换一套。商量完价格,就赶紧催促工作人员帮忙更换,耐心等待了两天,换完之后那效果,真不是吹的——雨天的时候灯光穿透力明显比原厂的强,晚上的路面也看得清清楚楚;晚上开高速,远光能照出去挺远,范围也宽不少,自己的心里也踏实多了。虽然花了些钱,但我个人认为在安全这块儿,是值得的! 最后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保养情况,看车在常州,买车在江阴,江阴的魏牌4s店提车时送了我两次保养(推荐别人购车),加上长城魏牌官方的两次保养,这车前几次的保养只在4s店的推荐下部分进行内部发动机清洗,管道油路清洗啥的小费用(198/158/199),倒也还能接受不算贵,而且后续自费的官方小保养就是换个机油、机滤,检查一下轮胎、刹车这些,算下来也就六百到七百块钱,跟同级别车比,不算高。 但是大保养就多了些项目,比如换空气滤芯、空调滤芯(小保养也可以更换),甚至跑的公里数多了,变速箱油,刹车油,啥的,也要更换,一次下来大概在1500左右,(偏贵,豪华车的保养价钱!多少有点肉疼),不过还好,我一般是按照官方的一万公里或者一年做一次小保养,按照4s店的推荐,两万+公里做一次大保养,一年下来保养费两千来块钱,也还是在能接受的范围内。 总的来说,这台拿铁DHT混动开着挺舒服,小改了一下之后更合心意了,保养也省心。平时市区开油耗不高,跑高速也稳,家用其实真挺合适的!你的车型是什么?有兴趣评论区分享一下
#养一辆车要花多少钱我的车是2023年买的2022款上市发布长城旗下魏牌拿铁DHT混动(为什么没有上市的时候买?当然是新车上市等一等,安全省钱在心中!),(我的是DHT-HEV油混上蓝牌,不是PHEV上绿牌哦!)算算时间到如今开了也快4年,是有些日子了,今天就着话题跟大伙儿分享一下我这车的续航,加油,保险费,洗车费,这些真正在日常生活中的实在事儿,我个人感觉这些才是日常用车能摸着到的情况。也给大家大致的算一算,真的要买车的情况下,养一辆车需要花多少钱? 谈到用车,就先说大家比较关心的续航吧,我当初选这车的时候也是看中这混动车型最让人关心的就是能跑多远?能不能比纯油车省钱?能不能比纯电车更省心? 这车可是我个人第一辆车,相较于其他喜欢起步更快的车主我平时开车不算太猛,多数以安全稳当为主,偶尔休息会去市区转转景点公园啥的,走走停停也会时有堵车的情况发生, 而遇到国家节假日,时间稍长的假期总会跑趟高速回老家看看,粗算下来油耗差不多稳定在5.5个左右,对于这么大一辆SUV(车自重1.79吨)来说,这个油耗我个人认为还是挺满意的。加满一箱油(60升的油箱)的话,正常开能跑850到900公里,平时上下班代步,溜玩,1个月或者1个月半才用加一次油,真是省了不少跑加油站的功夫,而我回老家长途出行几乎也不会担心半路没油,心里比原来开我哥车踏实多了! 不过说到保险,有个事儿我还真得吐槽一句,今年5月中旬的时候不小心跟别人车出了个小事故,警察叔叔判我全责,(别人车没啥损伤,没赔)我的车报了保险,修了车,还好当时买的险种多一些,我也就顺道给大家分享一下我买了那些险种(1. 机动车损失保险 2.机动车第三者责任保险 3. 机动车车上人员责任保险(保司机) 4. 机动车车上人员责任保险(保乘客)5. 附加医保外医疗费用责任保险(第三者责任保险,怕出现意外医保内药没有报销,)8. 交强险(道路交通强制保险,)9. 驾乘人员补充综合保险)。 虽然出险的时候,保险公司出了这次修车钱,可到期要续保费的时候就发现涨了不少,虽然具体数字没细算,但明显比去年多花了几百块,看来以后开车还是得多加小心,不然不光修车耽误时间,还得给自己舔麻烦,那么保费自然也得跟着遭殃! 跟大家分享这么多,粗略这么一算下来,养辆车真是不少花钱,油钱、保险费,加上平时偶尔洗个车、加点玻璃水啥的,一年下来小一万块肯定是有点不太够的。不过话又说回来,自己有台车确实方便很多,尤其在自己家里有老人孩子的,出门办事不用再等公交挤地铁,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些开销也算是为方便生活买了单。 总的来说,长城旗下的魏牌拿铁DHT这车开着还行,性价比还算说得过去,就是在自己的小算盘里,养车成本得心里有数,提前做好一定的规划!不然花超了用车的预算,就有些让自己肉疼了!
#智能配置的心动瞬间算算时间我的2022款魏牌拿铁DHT,开了已经快4年了,突然发现车里这些智能玩意儿吧,说不上多新奇,但有时候用起来也是得心应手。不像有的新能源汽车,功能看起来花里胡哨的,实际用起来简直让人抓狂,对比我的车内智能这可都是实打实的便捷! 说到智能配置,肯定避免不了车机导航,刚开始车到手那一会儿,我依旧觉得手机导航更加顺手,而且买完车我也加急买了手机支架,只为图方便,上车就把手机往出风口上的支架一搁,可以说手机也是更省心的,但自从官方推送了新款的“高德地图”,我就再也没有用过手机导航,至于当时加急买的手机支架直接扔储物盒了。相较于手机导航,车机导航只需要语音说“去东边那家菜市场”,它竟然能直接跳出我常去的那个,根本像手机那样费劲的输全称。 走在路上,快到路口的时候,屏幕上的360全景影像在那路口能放大一圈,旁边车道是左转还是直行,看到的标线是明明白白,比我伸头看路面清楚多了。有回我记得开着车随口嘟囔“昨天下班晚堵车忘记加油了”,它立马接一句“前面两公里有加油站,是否更改目的地?”,让当时在副驾的老表都惊艳了一把! 其实我始终觉得语音助手是个挺有意思的好玩意儿!刚开始提车还是车上有其他人的时候,我突然跟它讲一句“打开主驾车窗”也让我自己感觉怪怪的。反倒是它不经意间的冒泡倒让我会心一笑“主驾你好,你请说”; 后来用的习惯了,总是不经意间会;喊“小魏同学”,打开空调、温度调至24度,风量调至二档,下一首、打开3/2的天窗,真的方便自己的时候,语音助手真的可以做到不用伸手,嘴一动就行。最让我不可思议的是它竟然能听出是谁在说话,比如副驾驶“副驾请讲,后排请讲”! 有次后排小侄女想看动画片喊“小魏同学,播放汪汪队”(车机里有爱奇艺视频哦!),它也能快速反应并打开,甚至有时候我嘴瓢,把“开点窗”说成“开点门”,它不跟你较真,会问一句“是不是想开窗呀?”,不像坐朋友的车,只会冷冰冰说“你在说什么,我听不懂!”。 智能互联这块,对我这种马大哈太友好了。手机上那个APP,点开就能看见剩多少油、车窗关没关。有次下班打算出去玩就没锁车,都走到单元楼门口了,才想起天窗忘记关,掏出手机点两下就神奇的关上了,也不用再像以前那样颠颠跑回停车位进到车里手动关闭了。到了夏天我认为最爽的肯定是远程启动,下班,出门提前10分钟在APP上点开空调,等出门上车的时候,座椅也不在烫屁股,方向盘摸着手也有一丝凉意的,再也不像原来坐朋友车子那样在车里跟蒸笼似的硬扛着等温度降下来! 车机的菜单也算简洁明了,常用的功能都在显眼地方。空调控制就在中控屏幕最底下的一块单独的小屏幕(魏牌拿铁DHT超大杯配置才有哦),而我的则是大杯配置,空调按键为实体按键,调温度、开AC,除雾,也还算方便手指头一点就着。仪表盘搭配着HUD也算时尚,不用像我朋友开特斯拉那样老扭头看中控。家里老一辈人,对这些智能东西本来就犯怵,教了老爸两回调座椅加热,冬天的时候他自己上车也能捣鼓明白。 车主APP功能不算多,实用性比较好,(一开始的车主APP为“魏”,后面长城品牌汽车升级统一为“长城汽车”APP,)除了远程控制,还能在APP里查啥时候车辆该保养了,记得临近保养期限(4s店也打来电话)它居然也可以提醒“再开300公里该保养了”,这在某些时候自己可能忘了车辆该保养的情况下提醒一下自己。 后面直接顺手就在长城汽车APP上约了4S店,到那儿不用排队,直接安排上架检修保养,方便的同时也兼顾了安全,有回要长途会老家,竟然在APP上看到左后轮胎压有点低,我去修配厂一看,果然扎了个小钉子,这算是提前避了个坑。 其实我认为这些所谓的智能配置,用久了就不在那么新鲜了,但如果离了是真不方便。行车途中车机偶尔过隧道会断个网,而出了隧道立马也就能接上;语音助手“小魏同学”偶尔听错话,但大多时候都很机灵。(我认为它足够使用,现在还更新AI大模型,遇到不懂的还能随时抱一下佛脚)对比过度智能化的车机和智能配置,它不跟你整那些花里胡哨的,就是你需要的时候,它就在那儿,不添麻烦,还能搭把手。说白了,好东西不就是这样嘛,看着普通,用着踏实!
#辅助驾驶使用心得三年前我不顾家人反对,贷款3年提了魏牌拿铁DHT,这款车的智驾,到如今我都觉得可以排进前列,我的车是2022款魏牌拿铁DHT大杯,说起这款车的智驾就像一位沉默的副驾,三年来陪着我穿过早晚高峰的拥堵,也走过跨省的长途。那些藏在方向盘、后视镜和仪表盘里的智能驾驶功能,早已从最初的新鲜玩具变成了日常依赖的老伙计。 自适应巡航:从堵车神器到高速搭档 每天下班总会经过一段路程的高架,而下班时间的高架也总是在拥堵中度过,可我不一样,拥堵的时候我总会往回拨一下巡航拨杆。这台拿铁的ACC能从0公里/小时开始工作,最适合应对那种走走停停的高架下班晚高峰的拥堵——前车刹停三秒内只要动了,它会自动跟上去,省去了频繁踩踏板的麻烦。但真正让我觉得省心的是高速上的"智慧巡航"模式,连拨两下拨杆激活后,方向盘会轻轻震动提示接管权限。系统通过前视摄像头和毫米波雷达的配合,不仅能保持与前车的距离(小惊喜;拨杆内侧小拨片能调五档车距,高速我通常留三档),还能顺着车道线自动微调方向。有次暴雨天,能见度不足百米,它对前车的识别反而比我肉眼更敏锐,减速时的细腻程度甚至超过老司机的脚感 。 车道保持:不打扰的隐形矫正 刚提车时总嫌车道保持太"热情",稍微压线就会猛地拽方向盘。后来才发现中控里藏着三种模式:"偏离预警"只会震动方向盘提醒,"车道保持"在压线时轻柔回正,而"车道居中"则像有根无形的老司机把着线牵着车头走。现在跑山路我会切到保持模式,过弯时系统会顺着弯道弧度小幅度修正,既不会抢方向盘,又能避免长时间偏航。最妙的是60公里/小时以下它会主动"放手",在城中村窄路会车时,终于不用和系统"掰手腕"了。 自动泊车:新手的救赎与老手的彩蛋 小区地库那个斜列车位曾让我刮过两次轮毂,直到发现拿铁的自动泊车能识别这种非常规车位。点开全景影像界面就能轻松找到自动泊车“按钮”按系统提示点下泊车键,仪表盘会显示"寻找车位中",慢慢往前挪两米,系统就会弹出"斜列车位可用"的提示。有次朋友围观我"遥控泊车"——站在车外按手机APP,看着它自己打方向倒进仅比车身宽50公分的空隙,后视镜还会自动下翻观察马路牙子。不过它也有小脾气:地面标线模糊时会罢工,这时切换成手动模式,360度影像会帮我看清盲区。 盲区监测与全景影像:消除视觉死角 雨天变道时,外后视镜上的黄灯总比扭头观察更及时。这套盲区监测系统的探测范围能到车后110米,有次在快速路想切车道,黄灯疯狂闪烁的同时方向盘传来震动,原来是右侧车道有辆摩托车正从盲区窜出。而低速行驶时(低于30公里自动激活),540度全景影像简直是神来之笔——不仅能看到四周,连车底虚拟视角都能显示,小区里突然窜出来的小猫小狗从没逃过它的"眼睛"。有次过限宽墩,中控屏上的车身轮廓线与实际位置分毫不差,让我敢贴着10公分间隙慢慢挪过去 。 这些智能功能最难得的是"有分寸":仪表盘上的图标会实时显示系统状态,探测到强光、暴雨等复杂路况时,会提前3秒震动方向盘提示接管。就像那位总在恰当时候递上纸巾的朋友,从不会越界抢戏,却总在需要时恰好出现。三年开下来,这些藏在机械深处的算法,早已悄悄重塑了我对驾驶的理解——科技的温度,或许就在于让机器学会"懂分寸"。
#你买这车后悔了吗?三年前要提车时,家里电话那头沉默了三秒:“二十多万买国产车?还是没听过的魏牌?你这孩子是不是被忽悠了?”如今里程表跳过快4万公里,每次回家反倒成了家族的车展——老表新买的合资SUV安静停在角落,亲戚们挤进我的拿铁DHT里戳着大屏惊呼:“你这车还会自己变道?!” 一、通勤路上的“隐形副驾”:智能驾驶实战录 每天往返40公里的通勤路,是我和这台车最默契的战场。 自适应巡航(ACC):早高峰高架桥环线堵成停车场时,只需向内轻拨两次拨杆,仪表盘亮起绿色方向盘图标。它自动保持的车距比我更耐心——既不担心被加塞,又不会因跟车太远招来后车喇叭。最惊艳的是刹停后前车启动,轻点油门立刻恢复智驾,像有个老司机在帮我踩踏板。 智慧躲闪与自动变道:那次被一辆大货车贴身逼迫的经历记忆犹新。车身自动向左侧偏移半米,中控屏同步显示避让动画,直到后视镜里庞然大物消失才优雅回归车道正中。而在高速巡航中,遇到慢车时转向灯自动闪烁,丝滑并入快车道的过程果断得让我这十年驾龄的人都自愧不如。 泊车恐惧症终结者:租房子住在老小区,那6.2米宽的机械车位曾是我的噩梦。如今只需开启自动泊车,盯着环视屏幕上拼接出的“上帝视角”,轮胎精准压过引导线入位。更绝的是“遥控泊车”——有次雨天抱着快递站在车外,手机蓝牙一按,看着它自己倒进仅比后视镜宽10cm的窄位,门岗的保安大爷眼镜差点掉下来。 二、独处时光的科技伴侣:车机交互心体验 单身车主最懂车机的重要性——它可是堵车时唯一的聊天对象。 我的魏牌拿铁里“小魏同学”的傲娇日常:唤醒成功率九成五以上,但偶尔也会犯倔。“打开座椅通风”非要答成“为您播放《通风报信》”让人哭笑不得。 不过“连续20秒对话”能力在如今多次升级以后确实强不少,上周一口气命令它:“空调23度、导航到常州规划馆、播放周传雄的青花、车窗开三分之一”,小魏同学也可以跟新能源汽车一样的一气呵成执行完毕。 手机与车的量子纠缠:如今地球变暖,三伏天下班前十分钟,办公室掏出手机远程启动空调。拉开车门瞬间,18℃冷风裹着座椅通风的微鸣扑面而来,方向盘自动加热却在冬天给我暖手。 忘关车窗的尴尬?我的魏牌拿铁不存在,因为手机弹窗提醒比邻居喊“你车窗没关!”更快。 骁龙8155芯片撑起的“数字客厅”:14.6英寸大屏流淌着8155芯片的超强算力,OTA升级后开机速度从一开始的10几秒缩至如今的7/8秒。 特别是新增的下拉快捷菜单把常用功能集成得像手机控制中心,动力模式切换再不用翻三层菜单。QQ音乐收藏歌单直达首页的设计,让加班夜归路上点歌快如闪电。 三、精打细算的快乐:混动哲学与静谧空间 当同事抱怨95号油破9元时,我加油频率还保持在三周一次。 油耗与续航的魔法:表显长期稳定在5.6L/百公里(运动模式爱好者认证),实测满油续航轻松突破850公里。最夸张是五一自驾,从常州到老家信阳单箱油直达还余不少,而服务区充电桩前的长队却成了窗外风景。 移动静音舱的奢侈:我记得当年这款车作为首批双层夹胶玻璃的车型,我多年来的驾驶,也感受到了深谙静谧的价值。100km/h巡航时车内噪音仅59分贝,高速上胎噪被过滤成背景白噪音。柏林之声交响乐在Infinity音响里流淌时,窗外卡车的轰鸣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 那些直击灵魂的智能闪光:冬的夜晚加班下楼,生命体征监测系统突然短信报警——原来是忘拿的笔记本电脑被毫米波雷达识别为生命体!而在偶有的暴雨天转弯时自动触发的360°全景影像+透明底盘,轮下积水坑无所遁形。 上周载着当初反对最激烈的大哥跑高速,HWA自动超卡车时他那死死攥住安全带的样子甚是好笑。抵达服务区后他围着车转了三圈,突然拍我肩膀:“这钱花得值!下次换车帮我问问魏牌有轿车没?” 从被质疑到被羡慕,拿铁DHT在我这里用3年的时间全勤且零故障的纪录替我说:“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它或许没有新势力的炫酷名号,但每次拉开车门时亮起的环抱式氛围灯,都在提醒我:科技的温度不在于屏幕数量,而在于懂你的精度——就像单身生活,选择适合自己的智能伙伴,远比迎合他人眼光更重要。 (附3年用车小账本:油费省近1.8万|自动避障触发7次|小魏同学误唤醒23次|亲戚态度反转率100%) > 开自己的智能车,让别人继续踩油门去吧。
#远程控车的“含金量”远程控制功能非常便利,操作起来也很方便 1️⃣远程空调 夏季:烈日暴晒下的车内部气温非常高,用app远程开启空调四五分钟车内的温度就降下来,上车直接开车走人 冬季:在远程开空调的基础上又加上了座椅加热,用车前提前几分钟打开,上车后非常暖和。冬季远程空调的缺点:耗电量大,这是每个电车都逃不掉的命运。 吐槽:app升级后把方向盘远程加热给删除了 2️⃣远程解锁:开关车门 最常使用的场景就是人不在家,上门配送的快递到了,这时候就能提现远程的便利了,通过app远程开启后备箱门,让快递员放入车内即可,随后再远程关闭车门。一套流程下来,非常省心 以上两种是最经常用的远程功能,最大的感受就是操作简单,使用便利
3.90
“良好”
共347人评价
3.90
综合
4.03
内饰
4.01
配置
3.87
空间
3.81
外观
3.89
舒适性
3.80
操控
3.88
动力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