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露珠7za:问了鹏友,低配16.68 ,高配17.88,限定版19.88
#辣评新车我今天下午就已试驾了25款小鹏G6,这款车是小鹏继P7+和X9后第三款扶摇架构的车,那么他能延续P7+的爆款吗? 我觉得从硬实力来看G6还是具备不错的实力的,相比于老款G6确实可以称为另一辆车了,在不错的空间下,该车整体感觉会更加偏操控向一些。 而17.68万起的价格真的非常香了!绝对有和P7+并驾齐驱的潜力。 那么在实际试驾中,这款车究竟有哪些亮点和不足呢? ———————————————— 1.智驾 小鹏的智驾是纯视觉,可以全区域使用,实际试驾中,给人的感觉是很稳,非常有信心。我是在下午4点多的闹市区使用的,基本可以做到非常放心的使用,唯一一次主动接管是由于加塞时候感觉有可能有危险。实际使用中,在面对左转等待区等情况,智驾都能应对自如。而到了高架上,则可以很放心的交给智驾接管了。 至于自动泊车,我测试了一下离车泊入,普通的停车位一把进,泊入速度还是相当快的。作为一家2019年就能把自动泊车做到商用的车企,小鹏的自动泊车还是值得信赖的。 最最最重要的是,小鹏的智驾是免费的! 2.三电 低配68.5度,高配80.8度的电池放在这辆车上,对比P7+的低配60度电池是有优势的,不过小鹏电池不使用宁王是个遗憾。单全域800V加上5C快充,又为其增色不少。 遗憾的是,试驾时候我发现试驾车电耗为14.5左右,也可能是试驾比较激烈驾驶,对续航我是存疑的。 3.内饰 本来想夸的,可是低配砍了太多了。 顶棚是织物,主副驾没有腰托,前排没有按摩,后排没有加热。 音响13和18扬声器我反而觉得没什么,毕竟这辆车的音响并不是特别出色。 流媒体后视镜本来是个大大的加分项,确实是非常非常好用,但是低配也砍了。这就比较尴尬了。 对于有舒适性追求的用户,还是选中配吧。 后排座椅参考我四合一图片的左下角,可以做一个10度左右的倾斜角。而后排放下来不能完全放平,大概会有15度左右的倾角。 另外副驾没有手套箱,而且该位置有点小,腿不大舒服。 4.车机 实际用下来,引进AI并没有那么优秀。对于指令的识别能力没有因为AI模型的导入变得更加聪明,而是依然需要比较精确的命令才能识别准确。 现场试了让AI画画是可以的,只是这玩意儿作用不大。希望后期ota可以提升下。 作为本该是大优势车机没有给我任何惊喜。 5.驾驶 驾驶新款G6我的感觉只有一个字-轻。这辆车非常的轻盈,而且开起来给人感觉尺寸非常小。由于新平台的优势,新G6在驾驶感方面提升很大,这也许是这台车最大的优势了! 首先,我在试乘时候,过程中有很多的颠簸路面,G6在通过时候给人的感觉相当柔软,能过滤掉很多震感,同时车身一致性很好,不会让人觉得头晕,这点非常适合家用! 试驾时候,方向盘很轻,指向准确,过弯时候车子基本没有侧倾,而刹车时候点头也控制的很好,作为舒适家用车来说,非常不错了。 缺点自然也是有的,第一点就是动力略显不足,无论是舒适还是运动模式,这部车并不能给你暴力的感觉,这与他运动的定位倒是挺大出入的。第二点是电门相应较慢,踩下去会有明显延迟。虽然宣传里面对标modely,但是实际差距还是比较大的。 ———————————————— 当然了,结合17.68万起的价格,新G6还是挺有机会爆款的,毕竟在我看来这车唯一的劣势就是车身尺寸略小,可是他的空间又不差。 那么版本选择方面,我认为科技版17.68万是最划算的第一选择,虽然我自己更愿意购买18.68万的旗舰版。 哦对了,还有个隐性优势,这车的保养很便宜,每2万保养工时费165,更换空气滤芯99
提问24款刹车好用吗
#你买这车后悔了吗?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特斯拉Model Y无疑是一款备受关注的车型。然而,不少车主在购买后却感到后悔,实际体验与预期存在落差。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下Model Y车主常见的后悔原因及对应的解决方案。 一、常见后悔原因分析 舒适性不足:Model Y悬架偏硬,过减速带或坑洼路面时颠簸感明显,长途驾驶容易让人感到疲劳。相比之下,同价位的燃油车如奥迪Q5、宝马X3等,底盘调校更偏向舒适性。 内饰过于简约:Model Y无仪表盘、实体按键少,部分用户认为内饰“简陋”,尤其是从传统豪华车转来的车主更是难以适应。而国产新势力如蔚来ES6、理想L7等,内饰更强调豪华感与人性化设计。 隔音效果差:高速行驶时,Model Y的风噪、胎噪明显,这是由于其无框车门设计导致的隔音短板。据数据显示,时速120km/h时,Model Y车内噪音约68分贝,高于同级别SUV。 续航焦虑:表显续航与实际里程差异较大,尤其在冬季或高速场景下,充电规划需要频繁操作。例如,标称CLTC 660km的长续航版,实际高速续航可能仅400km左右。 价格波动:特斯拉频繁调价,早买的车主可能会因为“降价背刺”而产生心理落差。2023年Model Y后驱版国内起售价曾从26.39万降至25.89万。 售后体验争议:部分车主反馈特斯拉售后响应慢、维修成本高,比如一体压铸车身碰撞后,维修费可达车价的50%。 二、针对性解决方案 改善舒适性: - 调整胎压:将出厂默认的3.0bar胎压降至2.7 - 2.8bar,这样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舒适性,但需要牺牲少量续航。 - 改装悬架:更换第三方软性减震器,费用约5000 - 8000元,能够显著提升滤震效果。 提升隔音效果: - 加装密封条:在车门、后备箱缝隙处加装隔音胶条,成本约200元。 - 更换静音胎:换装米其林e - Primacy等低滚阻静音轮胎,费用约6000元/4条。 优化续航体验: - 驾驶模式调整:使用“轻松”加速模式 + 低动能回收,减少急加速耗电。 - 充电策略:优先使用家充桩,并预约夜间低谷电价充电,长途前用超充补至100%。 弥补内饰不足: - 加装HUD:第三方抬头显示(如Carrobot)可弥补无仪表盘的不便,价格约2000元。 - 个性化装饰:通过座椅套、中控台木纹贴片等提升视觉质感。 心理落差应对: - 关注隐性价值:计算已节省的油费,假设年行驶2万公里,电车比油车可省约1.2万元。 - 利用OTA升级:特斯拉定期推送新功能,如最新版本新增赛道模式,提升可玩性。 三、决策建议 短期后悔:可以尝试上述改进方案,给车辆1 - 3个月的适应期,部分问题可能会因为习惯而淡化。 长期不满: - 1年内:可尝试通过官方二手车渠道置换,特斯拉1年内保值率约80%。 - 1年以上:建议继续使用至3年后再换车,3年保值率约60%,损失相对可控。 真实案例参考 有满意的车主,他们注重科技感、加速性能,充电条件便利(有家充桩),年均行驶2.5万公里;也有后悔的车主,他们常跑长途、对舒适性敏感,所在地区冬季低温(-10℃以下),无固定充电桩。 总之,特斯拉Model Y的优势在于“智能化”和“使用成本”,是否值得保留取决于您更看重哪一方面。如果您的痛点集中在舒适性/隔音方面,可以通过改装等低成本方式进行改善;若因续航/充电问题而后悔,建议未来置换混动或燃油车。希望以上内容能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