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足智多谋扑克qYd头像足智多谋扑克qYd头像

    足智多谋扑克qYd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28粉丝8关注43获赞关注
    盘点那些要命的汽车设计,你中了几个?图1盘点那些要命的汽车设计,你中了几个?图1
    5天前
    9天前
    豪车,为什么不灵了?图1豪车,为什么不灵了?图1
    03-17
    03-10
    L6续航 9度,达成率46%图1L6续航 9度,达成率46%图1
    03-05
    吉利银河L6冬季纯电续航达成33.1%图1吉利银河L6冬季纯电续航达成33.1%图1
    02-21

    双闪灯,是新手司机最容易忽略的,且及其重要的安全保障,如果您还没买车,请一定看完本文。 双闪的主要作用是提醒后车紧急制动,防止追尾。是高速上保护驾乘人员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不容简配! 试想在高速公路视线不好,转过弯忽然发现前方堵车,此时你一定会紧急制动,这是本能。然后你希望后方的车辆能看到你的动作,并做出响应,以避免追尾。双闪,就是让后车看到你紧急制动的信号。如果后方是载重卡车,这个信号晚发出1秒,可能结局会完全不同。 鉴于双闪灯的重要性,其设计必须遵从2个准则:1. 实体按键,低延迟,高可靠性;2.按键位置需设置在右手触手可及之处,驾驶员在触发双闪时,视线无需离开路面。 第1条好理解,因为智能车机是整车中可靠性最低的系统,响应延迟甚至不响应都是家常便饭。在保命的关键时刻,车机只能靠边站。第2条会被很多人忽略。先看图:保时捷,奔驰,宝马,奥迪,林肯,凯迪拉克,别克,大众,丰田,本田,马自达。这些百年老字号车企,无一例外,双闪灯均有实体按键,且在右手侧触手可及之处,方便驾驶员不移开视线进行操作。即便简配如日系,双闪灯用料依然十足!!这绝不是巧合。为防止有人用新能源说事儿,以上截图均是新能源车型。 这方面“特斯拉”是反面典型,以先驱者姿态带歪了一众国产。其双闪灯位于头顶上方反光镜附近。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尝试在视线不离开路面的情况下快速的按下它。我试了好多次,做不到。注意,这还是在放松的前提下。在高速公路突发情形下,更做不到。当你看到后方有车高速向你驶来,慌乱之下,你需要优雅的抬起头,伸出手向高处触摸那个能保命的开关,这波操作明显增加了前方撞车的危险。好吧,撞向路牙或前车,或是让后车把自己带走,你必须选一个。拜托,我是消费者,我不做选择!远离这些带有设计缺陷的垃圾,是最明智的! 作为一个电动移动设备,特斯拉的车机、自动驾驶、电源管理、内饰绝对出色。但作为一个车,特斯拉根本不及格!!!作为后发势力,特斯拉有充分的参考样本。别克、林肯、凯迪拉克、福特这些美国本土品牌就在那里!特斯拉的傲慢让他放弃了百年车企最本质的精华:敬畏生命!妄图以颠覆者的姿态入世,却在行业内引入了最致命的硬伤! 这里表扬一下问界,蔚来,比亚迪(不能穷尽,自行对号入座)在这个方面做的相当到位! 做个总结吧:双闪必须有实体按键,在触手可及之处,且有醒目标志。一个车,如果连这个都做不到,请远离。生命只有一次,车的选择却又很多。

    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图1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图1
    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图2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图2
    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图3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图3
    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图4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图4
    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图5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图5
    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图6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图6
    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图7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图7
    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图8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图8
    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图9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图9

    瑞虎小嵩我也是醉了!网上说的7.5-8个油!真心想问问你们都是怎么跑的。我这几天快跑慢跑暴力驾驶!啥都试过了!就不掉下来!一箱油就能跑400来公里!油灯就亮啦!对灯亮了还能跑80多公里算算不是一样的吗!再加的油也多了呀!驾驶手法问题还是这车就这油耗呀!如果是这油耗是不是欺骗消费者呢?自我安慰吧做完首保会油耗下来点希望吧!1.5的机器没跑过高速有空跑跑。

    安全面前,人人平等,这里盘点下新能源车企盲目跟风人为引入的致命设计! 1. 隐藏门把手:我试了比亚迪,吉利那些弹出式门把手。销售说这些都有防夹设计。因为家里有小孩儿,所以特别在意这些细节。拿旺旺雪饼做了测试,无一例外,雪饼变成雪饼渣。这要是小孩儿的手,会怎么样? 销售一再推销,意外发生时,门把手回弹开。但往上不乏车祸现场救援人员无从下手的案例。 时速低于160公里/小时的车,门把手产生的风阻完全可以忽略。但这种致命设计带来单位风险,却肉眼可见。拿致命设计当卖点,拉高车价,这不是谋财害命,还能是什么? 2. 实体案件缺失:效仿特斯拉,将实体按键集成入车机。以下是我自己的真实案例。高速充电,关闭车灯,听收音机。充完电驶出高速,刚一出公共照明区域,就意识到车灯没开,眼前一片黑。语音指令“你好银河,打开车灯”,“对不起,不能识别该操作。”于是摸黑开,手动打开三级目录才打开的近光灯。这接近15秒,完全摸黑,还不敢停车,这种绝望! 有实体按键,一秒的事儿,没有实体案件,可能导致坠崖,追尾严重事故。特斯拉是个资本包装起来的垃圾,你们吉利造车几十年,也要跟垃圾学吗? 3. 流媒体后视镜:后视镜是驾驶安全的重要被动式器件。为了创新,车企用摄像头取代反光镜。再好的传感器,也没有被动式镜面时效性高,可靠性高。 4. 混动逻辑:新能源高速失速,屡屡发生,其根源在于发动机控制逻辑。为了能耗数据好看,新能源普遍小马拉大车。虽然丰田也这么干,但人家的轻混策略从根本上杜绝失速风险。我们呢?究竟省油重要,还是驾乘人员安全重要?? 老百姓搭上自己身家支持国产,但你们却还盯着人家的性命,这就是恬不知耻了。 盗亦有道,舍弃伪创新,从驾乘人员的角度出发,设计安全、耐用、舒适的产品,才是王道。

    新能源-那些致命的设计图1新能源-那些致命的设计图1

    kkkbbzzzi10万价位的车 最后还在试驾老六的时候被加速能力所吸引 落地10.3含置换补 外观个人也很喜欢,至少不像其他车一样圆头圆脑的,很喜欢他车头灯,还有他的溜背造型。 内饰其实本来想选白内,试驾车就是白内饰,奈何白色内饰只有顶配才有,有点超预算了。 加速能力没得说,红绿灯总是第一个,经常我车已经到了对面路口了,后面的车起步还没有几米。 极速没有那个道路条件体验,最高开到160,单手操控没问题,车身很稳。 刹车十分线性 ,踩多少刹多少,个个同事试了都说好开,个人非常喜欢这个方向盘,大方向很符合我的习惯。 个人建议如果平时驾驶习惯偏激进,买回来先换套轮胎,体验更好。 座椅舒服,长途驾驶没问题,不腰疼。

    01-12

    西贝JIA吖这个车,优点特别多,缺点也很明显! 首先是优点: 1.关于老6的外观,大家都说外观见人见智,我想说审美不差的人都会觉得款式好看,车型很帅,内饰比较高级,不然你也不会考虑这款车。 2.关于老6的配置,配置比其他车企良心,中配没有减很多东西,至少在你看得到的地方,不会减配。 3.关于动力和省油,动力是真的不错,高速上只要你舍得踩油门,动力很充沛,不过油耗就会比较高,但是对于一个2吨的车来说,油耗很低了,也得于车重,不会感觉车速快了就轻飘飘的感觉,感觉很稳 关于缺点: 1.就是发动机启动,声音很大。发电机会介入发电驱动,因为发电机要提供动力和充电,所以转数比较高,车速提不起来,声音听起来就很大,因为插电车的转速一开始差不多都是2000多转速,所以声音很大,正常油车低速转速底,声音很小,速度快了才会转速大,声音大,速度快了加上风燥,也就无所谓了。 开启智能模式,只要电量在保电范围内,一起步,发动机哄哄响。速度在60以里,声音都会很大。而且智能模式挫顿感很大。 市区行驶,我一般喜欢用增程模式,增城模式先用电,直到电量在20%左右,才会开始进入增城,油驱电。但是,这样带来的缺点就是,有时候在道边停车需要开哨兵模式,但是开哨兵模式电量必须在20%以上。这样就很不到方便。

    01-06

    汽车扒一扒car给插混车上60度电池包? 都快把电车看自闭了!

    01-02

    银河黑粉头子众所周知这几年电车市场异常卷,但是卷的这么奇葩的当属吉利银河首任车主! 在混动市场对比多家,最后选择吉利银河的车,除了对它的颜值的认可外,还是对吉利品牌的期待,但是自从去年入手吉利银河L6,真的是月月被背刺,还月月不一样。 购车以来,银河L6真的是大问题没有,但是小问题不断,比如冬天后尾灯里竟然会有水珠,经久不散,再比如胎噪比较大,后挡泥板里竟然没有隔音棉,甚至不到一个月挡泥板裂开了,你敢信?再比如车内行车记录仪一直出现异常的现象,最后到4S店竟然又要换新的,诸如此类问题太多了,甚至车内音响,车机偶尔卡死的情况!真不敢相信这是新车高配能够出现这么多的小问题! 至于大家关注的续航问题,作为一年多的老车主,明确的告诉大家,冬天续航直接腰斩,夏天续航表现还算可以! 作为银河L6的老车主,心真的太累了,买车时候各种优惠没有,礼品没有,价格一点不降不说,最后销售的优惠手段竟然还🉐靠政府给的补贴,不晓得啥时候政府的补贴也算4S店的优惠了! 今年银河L6大升级,价格下来了,之前给减配的空间现在都给加上了,搞得老车主永远都是不是正在背刺,就是正在背刺的路上!相当于我们是高价买了个吉利银河的低配,而且对于这种情况厂家没有任何说法,对于老车主的补贴政策,或者配置升级(⊙o⊙)啥的!真的是还是我们太年轻啊,不像某企,人家对于老车主还有相应的补贴政策! 现在银河L6创想版的发布,只能劝大家还是要慎重,别看现在配置价格还行就入手,最后整不起就是我们的下一届!吉利银河坑起人来真的是太坑了!

    2024-07-11

    越过山丘hdb开多少钱的车真的很重要吗!? 好奇大家买车的心态,求分享! 近期计划买车,但是一直在纠结,本人月薪7K,喜欢的车在20w左右 想买车的原因:逢年过节回家方便,周末去城市周边游方便,对我来说是刚需! 百犹豫的原因:平时,上班地铁较快不用开车; 20w的车每月分期还完就没有余钱了,生活会变得拮据,但是20w以下的车又会被人看不起。。。

    2024-06-21
    聊聊续航焦虑图1聊聊续航焦虑图1

    老任聊聊车比亚迪秦L到底失不失速? 我想邀请@向北不断电 一起再测一次#比亚迪秦L #失速 #领航计划 #油耗测试

    2024-06-14

    5月16号提车,到现在差不多一个月了,开了740公里,只在买车时加了200元的油,到现在燃油里程还有207公里,其他里程都是用电跑的。 说说感受吧。电机真是个好东西,噪音小,扭矩大。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启动阶段车特别的轻,没有发动机的轰鸣,加速果断迅速。和宝马520差不多的车重,却感觉轻很多。这个感觉是燃油车无法提供的。 再说说费用。我通勤距离6公里,往返12公里,5个工作日加上日常使用,差不多工作日要跑70公里左右。这个车续航标125公里,实际续航105公里,强制保电30公里,也就是纯电续航基本就是75公里,刚好满足工作日通勤需求。 我家没有充电桩,但家对面有充电站,11:00-13:00波谷电价0.88元/度(0.36元电费+0.52元服务费)。每次充满电差不多11元。算上周末用车,一周电费22元,一个月大概100元的样子。燃油车跑市区拥堵路况,差不多要10升/100公里。一个月800公里算,燃油费用640元左右。真的省了不少。最关键的是少付钱的同时,驾驶感受还提升了不少。 另外吉利无钥匙进入,无钥匙锁车,远程控制空调,车窗这些舒适型配置真的很赞!天热的时候可以远程开边缝散热,提前打开空调降温,也没有预留边缝中途下雨的焦虑。 但有一个槽点。车机会混淆锁后备箱与锁车。每次解锁,在后备箱放东西,合上后备箱准备进入驾驶位,车机总会很温柔的说:车已锁好,下次见哦 搞得很尴尬。希望吉利可以在下次车机升级时调整这个逻辑。

    2024-06-12
    2024-06-06
    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车企务必守护!图1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车企务必守护!图1
    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车企务必守护!图2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车企务必守护!图2
    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车企务必守护!图3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车企务必守护!图3
    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车企务必守护!图4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车企务必守护!图4
    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车企务必守护!图5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车企务必守护!图5
    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车企务必守护!图6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车企务必守护!图6
    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车企务必守护!图7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车企务必守护!图7
    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车企务必守护!图8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车企务必守护!图8
    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车企务必守护!图9双闪灯,生命的第一道防线,车企务必守护!图9

    双闪是紧急制动时的告警信号,在高速行驶时遇紧急情况提示后车以免追尾。 该按键是必须保留的关键物理按键。其设计位置有两个基本准则:1.遵从人在紧张状态下的本能;2. 触摸按键不能将视线移开路面。 试想,高速公路,前方堵车,此时你时速120,本能能做的就是踩刹车,紧盯前方。手向前下方摸。这是开车时的本能。 沃尔沃V40,宝马X1,X3,宝马5,雷克萨斯CT200,雷诺,雪铁龙这些我开过的车无一例外的将双闪按钮放置在中控,或右前方。这些绝对不是巧合,而是基于大量实验得出的结论!!!就是为了保证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保证视线不移开路面,依然可以操作!!!这是安全底线!是保证驾乘人员不被后车追尾的保命按键!! 来,再看看咱的设计,和SOS呼叫键放在一起,在头顶位置。SOS是遇险求救电话,是在险情发生后使用的,所以放在了一个不怎么容易碰到,且是,看可以离开路面操作的位置!!!是险情发生后的操作位!!! 将紧急避险信号灯和险后求救信号灯放在一起,丝毫不考虑驾乘人员安全,这是害命的设计!!! 如果说近光灯,空调没有实体按键,为了节省成本,尚且可以理解,但将如此重要的按键放置在那个位置,是无论如何不能接受的,这无关乎价钱。再便宜的车,也不能在安全上做文章! 望大家积极转发该文,督促吉利整改!!安全无儿戏!

    吉利银河L6设计致命缺陷图1吉利银河L6设计致命缺陷图1
    银河L6远程控制分享图1银河L6远程控制分享图1

    如今的汽车产业,随着新能源的加入,更新迭代如同电子产品。新品不断推出的同时,老款降价清仓已成常态。 如今的汽车博主分为两类,一类是带货,催促购买;一类是点评,等是永恒的话题。 以苹果手机为例,每一次迭代,总会带来新的功能,价格相较于上一代差距不大。于是等一等,近似的价格总能得到更多的功能,或者说等一等更实惠。 以我为例吧,我上一个手机苹果6s现在还在使用。我不打游戏,平时刷视频,翻微博一点儿不耽误,就是电池老了点儿,接个充电宝也不耽误。 说回车吧,最主要的功能还是遮风避雨,提供出行便利。根据自己的用车场景,订好自己需要的配置,然后懂车帝刷刷经销商报价,只要不是刚出的新款,基本都可以入手。和手机一样,购买达成后就注定会过时,注定会掉价,但这不应该影响正常使用,毕竟早一天用车带来的精神感受也是有价值的。 总结:如果不是买新款,且已经盯了某款车好久,现在售价较之前已大幅下降,可以直接入手。毕竟老款降价车型多是停产车型,卖完了就没了,在等就要等下一个更迭周期。买新款的的朋友,可以等新款出来3个月,一个是看看用户评价,有没有设计缺陷,二是看行情有没有变化。车是只一个工具,并不具备金融属性,不用过多担心保值问题。因为在使用周期内,它一定会贬值。买一个心怡的,在购买能力内买一个自己最满意的,每次开车都感觉开心的,只要不在新款推出的前3个月当冤大头,该入手就入手吧。

    #用车心得5月16号入了一台吉利银河L6 125km PLUS。 先说选车的要求吧。 车道居中保持+车距保持:我之前常跑高速,800公里左右,之前的宝马520i 旅行版,没有L2辅助驾驶(购车时智驾尚未普及)。开完肩颈僵硬,脑袋发空,浑身难受。所以换车时第一需求就是有“车道居中保持,跟车”功能的辅助驾驶,减少长时间跑高速的精力消耗。 后车窗视野:可能是个人驾驶习惯,后车窗视野对我来说很重要。这也是放弃银河L7的唯一原因。 后排空间:之前一直开大车,没操心过后排乘坐感受。试了秦plus,后排空间压迫感很强,很难受,最终放弃。L6后排空间明显比秦好。我开车喜欢半躺着,座椅放的比较靠后,即便如此,驾驶位后排腿部空间依然足够,头顶也没压迫感。 保养周期 >10000公里:之前一直在欧洲,我的宝马保养周期是25000公里,或者2年;之前开的雷克萨斯是10000公里,或者1年。欧洲的车保养周期普遍10000公里以上。所以个人感觉10000公里以下需要保养的车发动机设计肯定有缺陷。其实第一意向是秦plus,然后是宋Pro,但考虑到5000公里左右的保养周期,我改主意了。抛开费用不讲,过短的保养里程意味着更多的精力消耗。 混动,发动机可直驱,且纯电续航 > 90公里:电机驱动时加速性,平顺性是内燃机无法比拟的,且在市区拥堵路段,电驱的经济性是远超内燃机的。作为日常通勤,我的路线约为7公里,且经常拥堵,油车的话百公里油耗要10升还多。但考虑到周末可能会开出去玩,纯电车需要优先考虑充电站,还要计划充电时间,比较耗精力,就放弃了纯电。当然,不排除工作稳定后买一个便宜的纯电车通勤。混动又分为增程和发动机直驱。增程车在电池耗尽后动力相当拉夸,所以具备直驱能力的混动是我选混动车的重要诉求之一。因为我家没有充电桩,90公里续航可以让我每周充一次电,精神消耗低。问了车行,纯电200公里的混动还没上市,所以125km是当前最适合我的选择。 经过对比,满足以上要求的车,银河L6是性价比最高的车型。(试驾了五菱星光,有很不好的体验,想了解的私聊) 再说用车感受。 优点:动力平顺,低速阶段动力强劲。(还没跑过高速)。车内空间大,和我之前的宝马5没直观差别。内饰好看。语音操作比较方便。360环影巨方便。 槽点:原车不配脚垫,需另行购买。车机有时语音操作存在不操作,不报告的情况。车机不能区分空调和通风的区别,有时需要人工介入以进行精确操作。(这些在日常中并没有什么影响) 总结一下:吉利银河L6是目前10万价位中兼顾L2辅助,360环影,直驱混动且纯电续航 > 90公里(实际续航,在本人通勤路况下),后部独立悬架中性价比最高的。 当然,作为一款10万价位的代步车,其噪音隔绝,振动隔绝与之前的宝马5确实存在差距,但该差距在日常使用场景下并不明显(除了接待排面)。 最后,所有的纯电续航均是在特定条件下标定的,不存在严格一致的情况。如同燃油车,高速非拥堵路况油耗能做到6升/100公里,但市区拥堵路段10L/100公里可能还不够。电车也一样。我的125km现实中已经跑到了95公里,能满足个人需求。内燃机发展了近100年,热效率基本到尽头了。我的宝马5,70公里/小时,也能跑1200公里(不巧高速拥堵,一路70公里开,走走停停)。如果再引入苛刻的驾驶操作,跑1300公里问题不大。但跑200公里/小时,一箱油最多跑400公里。技术进步固然可喜,但片面追求纸面数据,脱离实际环境,这就是在妖魔化技术,亵渎科学精神,愚弄大众。

    没有更多了~